一种天线、载波射频电路、终端和载波聚合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588738.3 申请日 2016-07-22 公开(公告)号 CN106252845A 公开(公告)日 2016-12-21
申请人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伟;
摘要 本 发明 实施例 提供一种天线、载波射频 电路 、终端和载波聚合方法,该天线包括天线体和 辐射 体;天线体包括设置在印制 电路板 上的第一走线,辐射体包括受话器的金属 外壳 ,该受话器的金属外壳接地;第一走线通过电 连接线 连接受话器的金属外壳,受话器的金属外壳通过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二走线连接至天线馈点。即将终端内受话器的金属外壳作为该天线的天线辐射体,不需再设置额外的天线辐射体,有效的利用终端的受话器的金属外壳很好的实现了天线的设置,而且充分利用了终端内受话器所在区域的空间,提高了终端空间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体和辐射体;所述天线体包括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一走线;所述辐射体包括受话器的金属外壳,所述受话器的金属外壳接地;所述第一走线通过电连接线连接所述受话器的金属外壳;所述受话器的金属外壳通过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二走线连接至天线馈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还包括扩展金属片,所述扩展金属片与所述受话器的金属外壳电接触,所述第一走线通过电连接线连接所述扩展金属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金属片设置在所述受话器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之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金属件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接地点电连接。
5.一种载波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收发器,第一电路网络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所述天线为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通过所述第一电路网络与所述射频收发器电性连接,形成第一收发通路;所述第一收发通路用于第一频段载波的接收和发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波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收发器包括:第一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所述第一电路网络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和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一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通过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与所述第一双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双工器还与所述第一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载波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天线和第二电路网络,所述第二天线通过所述第二电路网络与所述射频收发器电性连接,形成第二收发通路;
所述第二收发通路用于进行第二频段载波、第三频段载波和第四频段载波的接收和发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波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收发器包括:第二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第三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第四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所述第二电路网络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第三功率放大器,第四功率放大器,第二双工器,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第一滤波器和第一天线开关;所述第二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通过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与所述第二双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双工器与所述第一天线开关和所述第二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三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通过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与所述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还与所述第一天线开关,所述第三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及所述第四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电性连接;所述第四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通过所述第四功率放大器与所述第一滤波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器还与所述第一天线开关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波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天线和第三电路网络,所述第三天线通过所述第三电路网络与所述射频收发器电性连接,形成第三接收通路,所述第三接收通路用于载波聚合状态下的所述第一频段载波和所述第二频段载波的分集接收,以及用于所述第三频段载波和所述第四频段载波的分集接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波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收发器包括第一分集接收端口和第二分集接收端口;所述第三电路网络包括第二双工滤波器模组,第三双工滤波器模组和第二天线开关;所述第一分集接收端口通过所述第二双工滤波器模组与所述第二天线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分集接收端口通过所述第三双工滤波器模组与所述第二天线开关电性连接。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10任一项所述的载波射频电路。
12.一种载波聚合方法,用于包括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载波射频电路的终端实现载波聚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收发待聚合的第一载频载波;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二天线收发待聚合的第二载频载波。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天线、载波射频电路、终端和载波聚合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载波射频电路、终端和载波聚合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通信业务数据的快速增长,及用户对网络资源需求的不断提高,移动通信的宽带网络需要不断演进;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的方式来实现通信带宽的扩展,以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处理效率。在实现载波聚合时往往需要增加终端天线的数量,但是在目前全金属背盖手机的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天线的设计难度也越来越高,而且对天线数量也有严格的要求,不可能像塑料手机背壳那样,可以堆叠很多天线;所以如何利用终端有限的空间资源实现天线设置,从而更好地实现载波聚合,是当前值得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载波射频电路、终端和载波聚合方法,主要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天线设置时需要避开受话器设计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包括:
[0005] 天线体和辐射体;天线体包括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一走线;辐射体包括受话器的金属外壳,受话器的金属外壳接地;第一走线通过电连接线连接受话器的金属外壳;受话器的金属外壳通过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二走线连接至天线馈点。
[0006] 其中,辐射体还包括扩展金属片,扩展金属片与受话器的金属外壳电接触,第一走线通过电连接线连接扩展金属片。
[0007] 其中,扩展金属片设置在受话器与印制电路板上之间。
[0008] 其中,受话器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金属件与印制电路板上的接地点电连接。
[0009]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载波射频电路,包括:
[0010] 射频收发器,第一电路网络和上述天线,天线为第一天线,第一天线通过第一电路网络与射频收发器电性连接,形成第一收发通路;第一收发通路用于第一频段载波的接收和发送。
[0011] 其中,射频收发器包括:第一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第一电路网络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和第一双工器,第一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通过第一功率放大器与第一双工器电性连接,第一双工器还与第一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电性连接。
[0012] 其中,还包括:第二天线和第二电路网络,第二天线通过第二电路网络与射频收发器电性连接,形成第二收发通路;第二收发通路用于进行第二频段载波、第三频段载波和第四频段载波的接收和发送。
[0013] 其中,射频收发器包括:第二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第三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第四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和发送端口;第二电路网络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第三功率放大器,第四功率放大器,第二双工器,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第一滤波器和第一天线开关;第二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通过第二功率放大器与第二双工器电性连接,第二双工器与第一天线开关和第二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电性连接;第三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通过第三功率放大器与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电性连接,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还与第一天线开关,第三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及第四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电性连接;第四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通过第四功率放大器与第一滤波器电性连接,第一滤波器还与第一天线开关电性连接。
[0014] 其中,还包括:第三天线和第三电路网络,第三天线通过第三电路网络与射频收发器电性连接,形成第三接收通路,第三接收通路用于载波聚合状态下的第一频段载波和第二频段载波的分集接收,以及用于第三频段载波和第四频段载波的分集接收。
[0015] 其中,射频收发器包括第一分集接收端口和第二分集接收端口;第三电路网络包括第二双工滤波器模组,第三双工滤波器模组和第二天线开关;第一分集接收端口通过第二双工滤波器模组与第二天线开关电性连接,第二分集接收端口通过第三双工滤波器模组与第二天线开关电性连接。
[0016]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载波射频电路。
[001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载波聚合方法,用于包括上述载波射频电路的终端实现载波聚合,终端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终端通过第一天线收发待聚合的第一载频载波;终端通过第二天线收发待聚合的第二载频载波。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9]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载波射频电路、终端和载波聚合方法,该天线包括天线体和辐射体;天线体包括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一走线,辐射体包括受话器的金属外壳,受话器的金属外壳接地;第一走线通过电连接线连接受话器的金属外壳,受话器的金属外壳通过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二走线连接至天线馈点。即将终端内受话器的金属外壳作为该天线的天线辐射体,不需再设置额外的天线辐射体,有效的利用终端的受话器的金属外壳很好的实现了天线的设置,而且充分利用了终端内受话器所在区域的空间,提高了终端空间的利用率。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天线设置位置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天线设置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另一天线设置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载波射频电路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另一载波射频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 实施例一:
[002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包括:天线体和辐射体;天线体包括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一走线,辐射体包括受话器的金属外壳,金属外壳接地;第一走线通过电连接线连接受话器的金属外壳,受话器的金属外壳通过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二走线连接至天线馈点。
[0028] 具体的,如图1所示,目前传统的受话器一般是设置在终端的上部中间位置,而且受话器一般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或一般都设置有金属部件,如金属外壳,金属底座等;因此,为避免受话器影响天线的性能,一般天线都是要避开受话器设置的,如图1所示,是将天线A和天线B设置在终端两侧远离受话器的位置,这就造成了终端内距离受话器较近区域的空间浪费。为能有效的利用受话器临近区域的空间资源,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请参见图2,该天线包括:第一走线1,用于作为天线体;受话器5,该受话器5包括金属外壳51,该金属外壳51用于作为天线辐射体,该金属外壳51可以是受话器5的完整金属外壳,也可以是受话器5的部分金属外壳,如金属底座等。该第一走线1设置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上,具体是设置在PCB上与金属外壳51距离较近的任意位置,如在PCB上金属外壳
51对应位置的上方、下方,或者左侧、右侧等位置;优选的,可以设置在其对应位置的上方位置。另外,第一走线1与该金属外壳51之间通过电连接线3连接,使得金属外壳51成为天线的辐射体部分;第二走线2连接金属外壳51和天线馈点6,使得该天线接收的载波通过天线馈点6馈入信号,即载波在天线馈点6输入对应的载波射频电路。
[0029] 进一步的,辐射体还包括扩展金属片,扩展金属片与受话器的金属外壳电接触,第一走线通过电连接线连接扩展金属片。具体的,通常情况下,受话器本身的金属外壳大小是有限的,当天线对辐射体的要求较高时,可能需要更多的金属部分,所以可以在受话器上设置与金属外壳连接的扩展金属片,来增大作为天线辐射体的金属外壳的体积,如图3所示,当金属外壳是受话器的完整金属外壳或金属底座时,扩展金属片8可以设置在金属外壳51的底部,即可以是设置在受话器与印制电路板上之间;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任意位置。该扩展金属片8的大小可以是和受话器的底部等大或者比其稍大一些,当然,当受话器周围的空间足够或者需要天线更多资源时,可以调整该扩展金属片8的大小。进一步的,当金属外壳设置有上述扩展金属片8时,电连接线3可以直接连接该扩展金属片8;另外,第二走线2也可以直接连接该扩展金属片8与天线馈点6。
[0030] 进一步的,受话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可以是通过接地金属件4与印制电路板上的接地点电连接。即接地金属件4连接金属外壳51和印制电路板上的接地点7,用于实现天线的接地,从而增加与其他天线的隔离度。
[0031]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提供的天线中,第一走线1、第二走线2和接地金属件4都可以是长度和宽窄不一的金属贴片,如可以是金属皮等;其中作为天线体的第一走线1的长短和宽窄可以根据其需要接收的载波的频率具体设置,即可以将其设置为单频天线,用于接收单一频段的载波,也可以是设置为双频天线或多频天线,用于接收更多频段的载波。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手机、Pad(平板电脑)等设备,也可以是其他任何需要设置天线和受话器的设备。
[003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载波射频电路、终端和载波聚合方法,该天线包括天线体和辐射体;天线体包括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一走线,辐射体包括受话器的金属外壳,金属外壳接地;第一走线通过电连接线连接受话器的金属外壳,受话器的金属外壳通过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第二走线连接至天线馈点。即将终端内受话器的金属外壳作为该天线的天线辐射体,不需再设置额外的天线辐射体,有效的利用终端的受话器的金属外壳很好的实现了天线的设置,而且充分利用了终端内受话器所在区域的空间,提高了终端空间的利用率。
[0033] 实施例二:
[003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射频电路,包括:射频收发器,第一电路网络和实施例一的天线,天线为第一天线,第一天线通过第一电路网络与射频收发器电性连接,形成第一收发通路;第一收发通路用于第一频段载波的接收和发送。
[0035] 具体的,随着用户对带宽资源需求的提升,当前通常通过载波聚合的方式来提升带宽资源。比如现有的中国区实现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时分双工-长期演进技术)的载波聚合的主要方案是使用更高成本的四工器,而且四工器插损相对于双工器插损比较大,PA(Power Amplifier,功率放大器)需要输出更高的功率来补偿四工器带来的额外插损,而且终端的发射功率越大,需要的电流更多,功耗更大;另外,当终端状态在非CA状态下时,PA的发射功率仍然跟CA状态下的一样,造成功耗的浪费。为避免这种情况,可以设置额外的天线,将需要聚合的载波进行分离收发,避免四工器的使用;此时用于收发载波的天线的设置可以是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天线,将其命名为第一天线,将该第一天线作为FDD-LTE载波聚合射频电路中的一种载频收发天线。具体的,请参见图4,该载波射频电路中包括射频收发器40(Transceiver),第一天线ANT41和第一电路网络411,该第一天线ANT41通过第一电路网络411与射频收发器40电性连接,形成第一收发通路;第一收发通路用于第一频段载波的接收和发送。
[0036]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射频电路中,射频收发器40包括:第一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PRX1和发送端口TX1;第一电路网络411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和第一双工器DUP1(Duplexer,双工器),第一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TX1通过第一功率放大器PA1与第一双工器DUP1电性连接,第一双工器DUP1还与第一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PRX1电性连接;当然该第一双工器DUP1还与第一天线ANT41电连接;其形成的第一收发通路用于第一频段载波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在中国FDD-LTE载频聚合时,一般是需要B1和B3频段的载波实现聚合时,则此时需要通过不同的天线实现B1和B3频段的载波的分离接收,则可以将第一天线设置为可以收发LTE的B1频段载波的单频天线,作为B1频段载波的主集接收的功率发射,或设置为可以收发B3频段载波的单频天线;即此时的第一收发通路用于B1频段载波或B3频段载波的收发,B1频段的载波或B3频段的载波即为第一频段载波。
[0037]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射频电路中,还包括:第二天线ANT42和第二电路网络422,第二天线ANT42通过第二电路网络422与射频收发器40电性连接,形成第二收发通路;第二收发通路用于进行第二频段载波、第三频段载波和第四频段载波的接收和发送。此时,射频收发器40包括:第二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PRX2和发送端口TX2,第三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PRX3和发送端口TX3,第四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PRX4和发送端口TX4;第二电路网络422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PA2,第三功率放大器PA3,第四功率放大器PA4,第二双工器DUP2,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1,第一滤波器FT1(Filter)和第一天线开关ASM;第二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TX2通过第二功率放大器PA2与第二双工器DUP2电性连接,第二双工器DUP2与第一天线开关ASM和第二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PRX2电性连接;第三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TX3通过第三功率放大器PA3与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1电性连接,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1与第一天线开关ASM,第三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PRX3及第四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PRX4电性连接;第四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TX4通过第四功率放大器PA4与第一滤波器FT1电性连接,第一滤波器FT1还与第一天线开关ASM电性连接;该第一天线开关ASM还与第二天线电连接。第二天线ANT42可作为主集天线,负责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频段和LTE部分载波聚合频段包含LTE B3、B39和B41的功率发射和主集接收。
[0038]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射频电路中,还包括第三天线ANT43和第三电路网络433,第三天线ANT43通过第三电路网络433与射频收发器40电性连接,形成第三接收通路,第三接收通路用于载波聚合状态下的第一频段载波和第二频段载波的分集接收,以及用于第三频段载波和第四频段载波的分集接收。具体的,射频收发器40还包括第一分集接收端口DRX1和第二分集接收端口DRX2;第三电路网络包括第二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2,第三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3和第二天线开关Switch;第一分集接收端口DRX1通过第二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2与第二天线开关Switch电性连接,第二分集接收端口DRX1通过第三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3与第二天线开关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的ANT2天线可以用于LTE所有频段的载波的分集接收,包括LTE B1,B3,B39和B41频段的载波。
[0039] 另外,第一天线开关ASM和第二天线开关Switch为射频切换开关,其中当载波射频电路工作于不同载波聚合状态时,该第一天线开关ASM和第二天线开关Switch需要进行相应的切换处理;如当载波射频电路工作于第一频段载波和第二频段载波聚合状态时,第一天线开关ASM需要切换至与第二双工器DUP2连接,而断开与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1的连接;第二天线开关Switch则相应的需要切换至与第二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2连接,断开与第三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3的连接。
[0040] 即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射频电路可以通过第一天线ANT41收发第一频段载波,实现一路载波的收发,该第一天线ANT41是实施例一的天线,即通过将终端内受话器的金属外壳作为该天线的天线辐射体,可以不需设置额外的天线辐射体,有效的利用终端受话器的金属外壳实现天线的设置,而且充分利用了终端内受话器所在区域的空间,提高了终端空间的利用率。另外,通过这种天线,可以不用影响终端原来天线的布局和空间,而且不需要设置四工器也能实现待聚合载波的收发,在节约功耗的同时,能更加方便的实现载波聚合。
[0041] 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射频电路,在实现中国区FDD-LTE载波聚合时,可以将该第一天线ANT41作为收发B1(或B3)频段载波的单频天线,将第二天线ANT42作为收发B3(或B1),B39,B41频段载波的主集天线,将第三天线ANT43作为分集收发B1和B3,B39和B41的分集天线;其中第一频段载波信号可以是B1频段载波信号,第二频段载波信号可以是B3频段载波信号,第三频段载波信号可以是B41频段载波信号,第四频段载波信号可以是B39频段载波信号。进一步的,第一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PRX1为PRX B1端口,第一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TX1为TX B2端口;第二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PRX2为PRX B3端口,第一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TX2为TX B3端口;第三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PRX3为PRX B41端口,第三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TX3为TX B41端口;第四频段载波信号接收端口PRX4为PRX B39端口,第一频段载波信号发送端口TX4为TX B41端口;第一分集接收端口DRX1为DRX B1,B3分集接收端口,第二分集接收端口DRX2为DRX B39,B41分集接收端口。其具体收发过程如图5所示。
[0042] 第二天线ANT42作为主集天线,负责B3、B39和B41频段载波的功率发射和主集接收,接收的B3频段载波依次通过开关模组ASM和第二双工器DUP2输入到射频收发器40上的PRX B3端口;射频收发器40发送的B3频段载波通过TX B3端口输出到第二功率放大器PA2,再输入到第二双工器DUP2,由第二双工器DUP2发送到开关模组ASM,通过开关模组ASM发送到第二天线ANT42上。第二天线ANT42接收的B39和B41频段载波通过开关模组ASM输入到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1,由该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1分别输入到对应的PRX B39端口和PRX B41端口;射频收发器40发送的B41频段载波通过第三功率放大器PA3输入到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1上,由该第一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1输入到开关模组ASM,再由开关模组ASM发送到第二天线ANT42上;射频收发器40发送的B39频段载波通过第四功率放大器PA4输入到第一滤波器FT1上,再由第一滤波器FT1输出到开关模组ASM,最后由开关模组ASM发送到第二天线ANT42上。第一天线ANT41作为B1单频天线收发LTE的B1频段载波,第一天线ANT41接收的B1频段载波,通过第一双工器DUP1发送到PRX B1端口;射频收发器40发送的B1频段载波通过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到达第一双工器DUP1,再由第一双工器DUP1发送到第一天线ANT41上。第二天线ANT43作为分集天线分别收发B1和B3,B39和B41频段载波,具体的,第二天线ANT43接收的B1和B3频段载波通过第二开关Switch,输入到第二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2,再由第二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2输入到对应的DRX B1,B3端口;第二天线ANT43接收的B39和B41频段载波通过第二开关Switch,输入到第三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3,再由第三双工滤波器模组Dual Saw 3输入到对应的DRX B1,B3端口。
[0043] 本实施例提供的射频载波电路可以利用设置的第一天线,实现B1和B3判断载波的分离收发,进而实现了B1和B3频段载波的聚合。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频段载波信号可以是B3频段载波信号,第二频段载波信号可以是B1频段载波信号,第三频段载波信号可以是B39频段载波信号,第四频段载波信号可以是B41频段载波信号。当然,根据需要进行载波聚合的载波频段的不同和进行载波聚合的地区或运营商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B1,B3,B39和B41频段的载波也可以是其他任意频段的载波。另外,载波载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射频载波电路的各个元器件时,该元器件都会对该载波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功率放大器会对经过它的载波根据需要进行功率放大处理,滤波器会对相应载波进行滤波处理等。
[0044]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上述载波射频电路。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基于上述载波射频电路实现需要进行载波聚合的不同频段的载波的分离收发,如可以实现需要进行载波聚合的B1和B3频段载波的分离收发,从而提高终端的传输带宽,更好的实现业务处理。
[0045] 实施例三:
[004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聚合方法,用于至少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终端,终端通过第一天线收发待聚合的第一载频载波;终端通过第二天线收发待聚合的第二载频载波。
[0047]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方法,将待聚合的第一频段载波和第二频段载波分别通过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进行分离收发,其中第一天线和射频收发器之间形成用于进行该第一频段载波传输的第一收发通道;第二天线和射频收发器之间形成用于进行该第二频段载波传输的第二收发通道,该第二收发通道还用于第三频段载和第四频段载的传输。即将利用受话器金属外壳设置的天线作为第一天线,该第一天线可以是单频天线,用于进行待聚合第一频段载波的收发,该第一频段载波可以是中国区FDD-LTE载波聚合中需聚合的B1载波或B3载波。相应的,当第一频段载波时B1载波是,主路天线第二天线则用于第二频段载波B3载波的收发;当第一频段载波时B3载波是,主路天线第二天线则用于第二频段载波B1载波的收发。该第二天线可以是已设置好的主路天线,即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方式中,在设置第一天线的基础上,可以不改变原有主路天线的设置方式和天线空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高的载波聚合方法中,需要对待聚合的第一频段载波和第二频段载波,或第三频段载波和第四频段载波进行分集接收,有效的提高了载波带宽,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0048] 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方法,通过将待聚合的不同频段载波进行分离收发,在设置利用受话器金属外壳设置的天线作为第一天线的同时,不需要设置四工器,使得整个载波聚合处理过程中,功耗更低,而且不需要改变原有天线结构去增加新的载波收发天线,使得终端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0049]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软件结合。
[0050]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