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接线盒

申请号 CN201510182887.5 申请日 2015-04-17 公开(公告)号 CN104734625A 公开(公告)日 2015-06-24
申请人 江西晶科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祝菊芬; 袁震;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光伏 接线盒 ,包括扣在一起的上盖和底座,且该底座内设有导电体和轴向 二极管 ,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设有防呆装置。该防呆装置为位于该上盖上的 定位 块 和位于该底座上的定位槽,该定位块和定位槽相互配合,且不同类型的光伏接线盒的底座上定位槽的 位置 不同。本发明的优点是:上盖与底座组装时不易扣错。
权利要求

1.光伏接线盒,包括扣在一起的上盖(10)和底座(20),且该底座(20)内设有导电体(30)和轴向二极管(4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和底座(20)之间设有防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装置为位于该上盖(10)上的定位(51)和位于该底座(20)上的定位槽(52),该定位块(51)和定位槽(52)相互配合,且不同类型的光伏接线盒的底座(20)上定位槽(52)的位置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二极管(40)采用SMT方式予以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30)采用整块片制备。

说明书全文

光伏接线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光伏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0002] 光伏接线盒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作为最为常用的光伏配件,其常见缺陷在于:1、上盖与底座组装时易于扣错。即,接线盒有TUV认证和UL认证两种类型,但这两种类型的接线盒的上盖与底座在外形和结构上完全一样,仅以不明显的Logo标识作为区分,在生产作业时难以辨认,故而易于出现将TUV的上盖盖入UL底座上或将UL上盖盖入TUV底座上的现象。2、散热效果不好。主要有接线盒内的轴向二极管通常采用人工焊接,焊不均匀、一致性较差,以及导电体采用分体结构的片继而不利于散热等两种原因。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它具有上盖与底座组装时不易扣错的特点。进一步,它还具有散热效果较好的特点。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伏接线盒,包括扣在一起的上盖和底座,且该底座内设有导电体和轴向二极管,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设有防呆装置。
[0005] 所述防呆装置为位于该上盖上的定位和位于该底座上的定位槽,该定位块和定位槽相互配合,且不同类型的光伏接线盒的底座上定位槽的位置不同。
[0006] 所述轴向二极管采用SMT方式予以焊接。
[0007] 所述导电体采用整块铜片制备。
[0008]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1、上盖与底座组装时不易扣错。本发明的光伏接线盒具有防呆装置,从而一旦扣错,则上盖即无法扣到底座上,有效防止了扣错现象的发生。
[0009] 2、散热效果较好。本发明的光伏接线盒内的轴向二极管采用SMT方式予以焊接,使二极管均匀且更牢靠的焊接在导电片上,结合以导电体为一整块铜片,避免了散热点较多且难以控制的情况,确保了接线盒的良好散热性。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伏接线盒的上盖和底座在分解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伏接线盒的底座及其内部部件的立体图。
[0011] 图中:10、上盖;
20、底座;
30、导电体;
40、轴向二极管;
51、定位块,52、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光伏接线盒,包括扣在一起的上盖10和底座20,且该底座20内设有导电体30,该导电体30上焊接有轴向二极管40。
[0013] 进一步的讲,该上盖10和底座20之间设有防呆装置。所谓防呆,是一种预防矫正的行为约束手段,运用避免产生错误的限制方法,让操作者不需要花费注意、也不需要经验与专业知识即可直觉无误完成正确的操作。防呆装置有多种。本实施例中,该防呆装置为位于该上盖10上的定位块51和位于该底座20上的定位槽52,该定位块51和定位槽52相互配合。即,定位块51卡在相应的定位槽52内且仅当定位块51卡在相应的定位槽52内时,方可实现上盖10和底座20的扣合。以及,不同类型的光伏接线盒的底座20上定位槽52的位置不同,相同类型的底座20上定位槽52的位置相同。也就是说,TUV认证类型的接线盒的底座20上的定位槽52和UL认证类型的接线盒的底座20上的定位槽52位置不同,而同为TUV认证类型的接线盒的底座20上的定位槽52的位置相同、同为TUV认证类型的接线盒的底座20上的定位槽52的位置相同。这样,一旦一个上盖10扣到不与其属于同类型的接线盒的底座20上时,定位块51即无法卡到定位槽52内,该上盖10和该底座20即无法扣合,进而有效避免了扣错现象的发生。
[0014] 更进一步的讲,该轴向二极管40采用SMT(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缩写)方式焊接在相应的导电体30上,而导电体30采用整块铜片制备。这样,通过提高焊接的质量和均匀度,以及避免采用多块铜片的方式,极大提高了该接线盒的散热性能。
[00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