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

申请号 CN201510013976.7 申请日 2015-01-12 公开(公告)号 CN104506134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8
申请人 苏州高创特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银; 寇晨晨; 陶倩华;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带有 最大功率点 跟踪 技术的超薄高效 太阳能 组件,包括:玻璃层、 太阳能 电池 片组件、太阳能 背板 和 接线盒 ,所述玻璃层、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太阳能背板和接线盒依次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组件通过焊带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盒,所述焊带表面设置有反光膜,所述玻璃层为厚度小于3.2mm的 钢 化玻璃,所述接线盒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接线盒。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具有保持组件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减轻了组件重量、增加电池片光照吸收、提高组件转换效率、增加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等优点,在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层、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太阳能背板接线盒,所述玻璃层、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太阳能背板和接线盒依次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组件通过焊带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盒,所述焊带表面设置有反光膜,所述玻璃层为厚度小于3.2mm的化玻璃,所述接线盒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接线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固定所述玻璃层、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太阳能背板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材质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与所述太阳能背板之间通过橡胶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背板的材质采用聚氟乙烯复合膜或者热塑性弹性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包括若干串行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片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的宽度大于所述焊带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的厚度为2.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层的最大承受压强大于5400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的发电效率大于16%。

说明书全文

一种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光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时,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独特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各个国家纷纷出台各种补贴政策来促进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
[0003] 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一般设置于住宅或大厦等的建筑物而暴露于雨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由于是在这样的严酷的环境下使用的产品,所以相对于风载荷或积载荷的强度是表示产品品质的指标之一。近年来,为了降低每单位输出的价格,或者为了缩短施工作业所花费的时间以及接线作业所花费的时间,而推进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大型化和轻量化。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通过采用具有相同载荷能的超薄化玻璃,增加了透光率、提高了光伏组件效率,同时设计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接线盒,进一步提高组件效率,在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包括:玻璃层、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太阳能背板和接线盒,所述玻璃层、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太阳能背板和接线盒依次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组件通过焊带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盒,所述焊带表面设置有反光膜,所述玻璃层为厚度小于3.2mm的钢化玻璃,所述接线盒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接线盒。
[0006]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固定所述玻璃层、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太阳能背板的侧面。
[0007]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边框的材质为
[0008]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与所述太阳能背板之间通过硅橡胶密封。
[0009]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背板的材质采用聚氟乙烯复合膜或者热塑性弹性体。
[001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包括若干串行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片单元。
[0011]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反光膜的宽度大于所述焊带的宽度。
[0012]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层的厚度为2.5mm。
[0013]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层的最大承受压强大于5400帕。
[0014]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的发电效率大于16%。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具有保持组件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减轻了组件重量、增加电池片光照吸收、提高组件转换效率、增加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等优点,在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发明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反光膜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接线盒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包括:玻璃层1、太阳能电池片组件2、太阳能背板3和接线盒4。
[0019] 所述玻璃层1、太阳能电池片组件2、太阳能背板3和接线盒4依次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片2组件通过焊带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盒4,所述焊带表面设置有反光膜,通过在焊带上增加反光膜,改变焊带表面结构,使得太阳能电池片组件2增加光照吸收,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组件转换效率,反光膜的宽度一般略大于焊带的宽度,确保反光膜完全覆盖焊带,加入反光膜技术,CTM有明显增益,增益至少在1.4%,同时保证生产出的组件可以顺利通过可靠性测试项目,如热斑耐久测试、热循环(200)测试+反向电流过载测试、DH1250测试、温度测试以及UV90KWH等,所述玻璃层为厚度小于3.2mm的钢化玻璃,所述接线盒4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接线盒。通过对阵列中每电池板分布式安装最大功率跟踪模块,使电站仿真中每块板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输出点。当阵列中的组件被建筑、、树等阴影遮挡、自身出现失配情况时,由于二极管的作用部分电池会被旁路掉,从而减低了整个组件阵列的发电总量。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对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单位进行控制,使其在MPP状态下工作,在以上情况发生时与之前比较可提高发电量。
[0020] 优选地,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固定所述玻璃层、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太阳能背板的侧面。
[0021] 优选地,所述边框的材质为铝。
[0022] 优选地,所述边框与所述太阳能背板3之间通过硅橡胶密封。
[0023]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背板3的材质采用聚氟乙烯复合膜或者热塑性弹性体。
[0024]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组件2包括若干串行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片单元。
[0025] 优选地,所述反光膜的宽度大于所述焊带的宽度。
[0026] 优选地,所述玻璃层1的厚度为2.5mm。
[0027] 优选地,所述玻璃层1的最大承受压强大于5400帕。采用了2.5mm厚度的钢化玻璃组件替代了原来3.2mm厚度的钢化玻璃,通过一系列的化学或物理方法,使其表面形成均匀压应力,而内部则形成一定的张应力,使2.5mm厚度玻璃的抗弯和抗冲击强度与原3.2mm厚度的钢化玻璃一样,即通过了5400帕压强实验。通过这一技术,增加光伏组件的透光率,从而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0028] 优选地,所述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的发电效率大于16%。
[0029] 本发明带有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超薄高效太阳能组件的有益效果是:一、通过采用具有相同载荷能力的超薄钢化玻璃,增加了透光率、提高了光伏组件效率;
二、通过采用反光膜技术,增加电池片光照吸收,从而提供组件转换效率;
三、通过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接线盒,进一步提高组件效率。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