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接插模

申请号 CN201610060673.5 申请日 2016-01-28 公开(公告)号 CN105703090A 公开(公告)日 2016-06-22
申请人 湖北盛佳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万叶萍; 万叶琳; 发明人 万家盛;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导电接插模 块 ,包括一接 插件 座,还包括:一第一电连接部,其位于所述接插件座的第一 位置 ;一第二电连接部,其位于所述接插件座的第二位置;一导电部,其位于所述的接插件座内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接插件座外部设置一主滑动副,所述主滑动副与一被连接件上设置的副滑动副的对应结合导电接插模块;导电接插模块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存在高度差。这样,完成了具有高度差的接线对象之间的电连接,不仅接线方便,同时还有利于接线的规范,且通过主滑动副与外部固定,结合稳固。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电接插模,包括一接插件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电连接部,其位于所述接插件座的第一位置
一第二电连接部,其位于所述接插件座的第二位置;
一导电部,其位于所述的接插件座内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
所述接插件座外部设置一主滑动副,所述主滑动副与一被连接件上设置的副滑动副的对应结合导电接插模块;导电接插模块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存在高度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部中部为软质导电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连接部和/或第二电连接部包括:至少一接线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的接插件座内部,数量与伸入其中的接线对象数量一致;
所述的接线对象伸入所述接插件座上设置的第二连接孔中,并与所述的接线装置紧密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孔为错层排列,用以减少接线对象之间的位置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连接部和/或第二电连接部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件,其数量与接线对象数量一致;
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接插件座上设置的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数量一致的第一连接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件包括:一导电杆
一导电片与所述的导电杆结合;
若干密合珠,其位于所述的导电杆与所述的导电片之间,用于增强第一导电件与其他导电结合面接触稳定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插件座包括:一基座和一与之结合的盖体;所述的第一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的基座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数量一致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的第一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上开有固定孔,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第二导电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电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二导电件上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两个。

说明书全文

一种导电接插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电接插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电力能源的依赖性不断提高,而电表作为用电计量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0003] 目前,电表与外部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外部导线直接通过电表的接线孔连接在电表上,在出入接线对象之间具有高度差的时候,这种方式不仅接线难度大,而且不利于对进入电表处的外部导线进行规范,难以梳理,需要中间接插一接插模块进行转接。
[0004] 一般情况下,接插件通过接插在电表上进行固定,但是这种固定方式不够稳固。
[0005]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试验终于提出了一种导电接插模块。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接插模块,包括一接插件座,其还包括:
[0007] 一第一电连接部,其位于所述接插件座的第一位置
[0008] 一第二电连接部,其位于所述接插件座的第二位置;
[0009] 一导电部,其位于所述的接插件座内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
[0010] 所述接插件座外部设置一主滑动副,所述主滑动副与一被连接件上设置的副滑动副的对应结合,对所述导电接插模块进行固定;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存在高度差。
[0011] 较佳的,所述的第一电连接部和/或第二电连接部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件,其数量与接线对象数量一致;
[0012] 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接插件座上设置的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数量一致的第一连接孔中。
[0013] 较佳的,所述导电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数量一致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的第一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电连接。
[0014] 较佳的,所述的第一电连接部和/或第二电连接部包括:至少一接线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的接插件座内部,数量与伸入其中的接线对象数量一致;
[0015] 所述的接线对象伸入所述接插件座上设置的与所述第二导电件数量一致的第二连接孔中,并与所述的接线装置紧密电连接。
[0016] 所述接线装置优选为接线框。
[0017] 较佳的,所述的第一导电件包括:一导电杆;
[0018] 一导电片与所述的导电杆结合;
[0019] 若干密合珠,其位于所述的导电杆与所述的导电片之间,用于增强第一导电件与其他导电结合面接触稳定性
[0020] 较佳的,所述的接插件座包括:一基座和一与之结合的盖体;所述的第一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的基座上部。
[0021] 较佳的,所述的第一连接孔的侧部设置有紧固孔,用以通过设置固件使所述的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与第二导电件紧密接触并固设于所述的基座上。
[0022] 较佳的,所述的第二连接孔为错层排列,用以减少接线对象之间的位置干扰。
[0023] 较佳的,所述的盖体上设置有安装孔,用以使安装工具穿过从而紧固所述接线框上的紧固件。
[0024] 较佳的,所述的第二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的基座上。
[0025] 较佳的,所述接插件座包括一接线框固定块,所述接线框固定块对所述接线框进行固定。
[0026] 较佳的,一个所述第二导电件上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两个。
[0027] 较佳的,所述第二导电件上开有固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第二导电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电件上。
[0028] 较佳的,所述的导电部中部为软质导电片。
[0029]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这样,通过主滑动副与外部(架子等)固定;同时主滑动副,可以加强主滑动副强度以及结合部的强度,防止断裂;且外部有轨道,安装与拆卸也方便;完成了具有高度差的接线对象之间的电连接,不仅接线方便,同时还有利于接线的规范,尤其是在多个接线对象并列使用时,能够使接线对象在进入接线孔时的排列更加整齐,使接线故障维修方便、避免安全隐患,更加美观;盖体可以遮挡,防止连接部暴露在外,引发触电等安全问题;多个钢珠都与所述导电结合面之间在弹簧挤压下接触,不会因为外界压力而轻易晃动,因此接触地比较稳定,增强了接触稳定性;减少了接线对象与第二端之间的电连接要求,使得将接线对象接入接线框时更方便,快速;错层排列,用以减少接线对象之间的位置干扰。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本发明导电接插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0032] 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33] 图4为本发明导电接插模块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4] 图5为本发明导电接插模块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5] 图6为本发明导电接插模块中第二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6] 图7为本发明导电接插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7] 图8为本发明导电接插模块中第二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请参阅图1、2、3、5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导电接插模块,其包括一接插件座10、一第一电连接部11、一第二电连接部12、一导电部13;第一电连接部11位于所述接插件座10的第一位置;第二电连接部12,其位于所述接插件座10的第二位置;导电部13位于所述的接插件座10内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联通;接插件座10外部设置一主滑动副1032,所述主滑动副与一被连接件上设置的副滑动副的对应结合,滑动对所述导电接插模块进行固定或取下。
[0039] 接插件座10外部(基座103上部)设置一主滑动副1032,所述主滑动副与外界的对应一被连接件上设置的副滑动副的对应结合等相结合,滑动对所述导电接插模块进行固定或取下。
[0040] 这样,通过主滑动副与外部(架子等)固定;同时主滑动副,可以加强主滑动副强度以及结合部的强度,防止断裂;且外部有轨道,安装与拆卸也方便。
[0041] 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存在高度差;导电部13位于所述的接插件座10内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联通,以解决出入接线对象位置的高度差。
[0042] 目前,电表与外部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外部导线直接通过电表的接线孔连接在电表上,但是,在出入接线对象之间具有高度差的时候,这种方式不仅接线难度大,而且不利于对进入电表处的外部导线进行规范,难以梳理。
[0043] 这样,不仅可以将位于不同高度的出入接线对象连接起来,解决出入接线对象之间的高度差问题,还使得出入接线对象的连接整齐有序,不会使得出入接线对象的导线杂乱(如果存在高度差,将出入接线对象对接时花费的时间会比较长,且较长的连接线很难理顺,连接线之间的空隙也会比较杂乱,后续检查时不容易进行分辨,另外部分连接线会间隔过小,过密,这样这些裸露的过密连接线会因为长度较长,间隔过小,互相之间摩擦等加大连接线外绝缘层的损坏,进而可能会导致触电或短路),缩短了连接时间,且避免了因导线杂乱等造成的绝缘层破损等不良后果。
[0044] 也可以说,上述技术方案完成了具有高度差的接线对象之间的电连接,不仅接线方便,同时还有利于接线的规范,尤其是在多个接线对象并列使用时,能够使接线对象在进入接线孔时的排列更加整齐,使接线故障维修方便、避免安全隐患,更加美观。
[0045] 所述的接插件座10上设置至少一第一连接孔101,至少一第二连接孔102,分别与第一电连接部11、第二电连接部12连接。接插件座10还包括:基座103和一与之结合的盖体104;所述的基座103上设置所述的第二连接孔102,所述的第一连接孔101设置在所述的基座103上部,这样,盖体104可以将第一连接孔101和第二连接孔102遮挡,防止连接部暴露在外,引发触电等安全问题。
[0046] 第一电连接部11包括至少一第一导电件111,其数量与接线对象数量一致,第一导电件111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101中,所述第一导电件111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01数量一致;导电部13包括至少一第二导电件131,第二导电件131与所述第一导电件111数量一致,所述的第一导电件111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导电件131的第一端电连接,这样,将第一导电件111与第二导电件131导通。
[0047] 所述的第一连接孔101的侧部设置有紧固孔105,用以通过设置紧固件106使所述的第一导电件111的一端与第二导电件131紧密接触并固设于所述的基座103上,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第一导电件111和第二导电件131脱离,同时也将第一导电件111固定在了基座103上。这里,第一导电件111的一端可以叠在第二导电件131的第一端上方,也可以叠在第二导电件131的第一端的下方,只要两者接触,中间无绝缘层,两者之间的可以进行电的传输,即可达到本发明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第一导电件111以及第二导电件131进行形状、位置等的变化,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化。
[0048] 紧固件106可以为螺栓和螺帽,螺栓透过紧固孔105将第一导电件111和第二导电件131贯穿之后与螺帽结合,将其固定在第一连接孔101上;也可以为一螺钉,通过旋拧,透过紧固孔105顶住第一导电件111和第二导电件131到第一连接孔101的内壁上并压紧,将其固定。
[0049] 所述的第一导电件111包括:一导电杆1111;一导电片1112与所述的导电杆1111结合;若干密合钢珠1113,其位于所述的导电杆1111与所述的导电片1112之间,用于增强第一导电件111与其他导电结合面接触稳定性。导电杆1111内有若干槽,导电片1112上对应位置有相同数量的孔,密合钢珠1113数量与导电片1112上的孔数量相同;每个钢珠对应放入导电杆1111的槽内,钢珠底部和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将钢珠顶起;钢珠顶部从导电片1112上的对应孔中露出,但孔的直径小于钢珠的直径,这样,可以保证钢珠可以从孔中部分露出但不会从孔中掉落;这样第一导电件111与其他导电结合面接触时,钢珠会先与所述导电结合面接触,并在所述导电结合面的压力下向槽内移动,压缩所述弹簧,这样在结合后,多个钢珠都与所述导电结合面之间在弹簧的挤压下接触,不会因为外界压力而轻易晃动,因此接触地比较稳定,增强了接触稳定性。另外,钢珠也可以为钢球,刚柱或其他形状的导电材料制品,只要其上部可以从孔中伸出且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孔的直径即可。
[0050] 第二导电件131上开有固定孔132,紧固件106穿过固定孔132将第二导电件131固定在基座103上,这样可以防止第二导电件131松动。紧固件106为可以为螺栓或螺钉。
[0051] 第二电连接部12包括至少一接线装置,所述接线装置优选为接线框121,其设置于所述的接插件座10内部,数量与伸入其中的接线对象数量一致;所述的接线对象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孔102中,第二导电件131的第二端也伸入接线框121中,接线对象与第二导电件131的第二端电连接;接线框121的侧部设置紧固孔105,用以通过设置紧固件106使所述的接线对象与第二导电件131紧密接触并固设于所述的接线框121上。这里,接线对象可以叠在第二导电件131的第二端上方,也可以叠在第二导电件131的第二端的下方,只要两者接触,中间无绝缘层,两者之间的可以进行电的传输,即可达到本发明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第一导电件111以及第二导电件131进行形状、位置等的变化,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化。
[0052] 另外,也可以将接线框121设置为导电框,第二导电件131的第二端与接线框121电连接,接线对象与接线框121电连接,这样,接线对象与第二导电件131的第二端是否电连接均可,减少了接线对象与第二端之间的电连接要求,使得将接线对象接入接线框121时更方便,快速。接线框121对应的紧固件106为螺栓或螺钉,通过旋拧,透过紧固孔105顶住接线对象和/或第二导电件131到接线框121的内壁上并压紧,将其固定。
[0053] 所述的第二连接孔102为错层排列,用以减少接线对象之间的位置干扰;对应的第二导电件131的第二端也是错层排列,以与第二连接孔102的位置对应。
[0054] 所述的盖体104上与接线框121对应位置设置有安装孔1041,用以使安装工具穿过从而紧固所述接线框121上的紧固件106,所述安装孔1041的数量与接线框121对应的紧固件106数量相同,可能或为接线框121的整倍数(包括一倍),这样每个接线框121上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106进行紧固,使得对接线对象和第二导电件131的第二端的固定更加牢固。
[0055] 盖体104上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孔1042,用以与基座103进行固定。
[0056] 实施例
[0057] 如上述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1和第二电连接部12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件111,第一电连接部11和第二电连接部12的第一导电件111的数量均与接线对象一致。这样,可以直接通过将第一导电件111插入的方式直接将接线对象连接,快捷方便。
[0058] 实施例二
[0059] 如上述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部11和第二电连接部12均包括至少一个接线框121,第一电连接部11和第二电连接部12的接线框121的数量均与接线对象一致。这样,可以直接通过将接线对象插入接线框121的方式将接线对象连接,快捷方便。
[0060] 实施例三
[0061] 如上述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连接部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件111,第一导电件111的数量与接线对象一致;第一电连接部11包括至少一个接线框121,接线框121的数量与接线对象一致。这样,可以适用于接线对象中接入线高于接出线的情况。
[0062] 实施例四
[0063] 如上述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盖板104下部为透明PC,这样可以在接线对象的连接过程中随时观察接线对象的安装情况。
[0064] 实施例五
[0065] 如上述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连接孔102贯通基座103的下部。这是指第二连接孔102贯通基座103的下部的两个相对的表面,采用这样的方式,接入对象既可以从两个相对的表面的一侧进入接线框121,也可以从另一侧进入接线框121。从而使接线的方式更加灵活,有利于规范外部接线对象,使接线对象的排布更加整齐、美观。
[0066] 实施例六
[0067] 如上述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基座103上部设置一固定钩1031,所述固定钩与外界的钩槽对应,对所述导电接插模块进行固定。
[0068] 实施例七
[0069] 如上述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第二导电件131上开有固定孔132,第一导电件111后端开有对应孔,紧固件106穿过固定孔132将第二导电件131固定在第一导电件111上,这样可以防止第二导电件131松动。紧固件106为可以为螺栓或螺钉。
[0070] 实施例八
[0071] 如上述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第二导电件131上所述固定孔13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这样,基座103或第一导电件111后端对应的孔也为至少两个。
[0072] 一般情况下,所述固定孔为一个,接线框接线后,在第一导电件频繁接插等情况下固定孔上的紧固件106容易松动,(如果固定在第一导电件111上)紧固件松动后结合部结合接触面积迅速变小,进行通电时容易造成结合部发热,接触不良等状况;固定孔(数量对应紧固件)的数量多,可以避免出现松动的情况,且即使其中一个固定孔松动后,因松动后结合部电阻增大等原因,发热现象也不明显,接触不良等对电力传输造成的影响也极小(电力传输可以以其他固定孔为通道)。
[0073] 第二导电件131上所述固定孔132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基座103或第一导电件111后端对应的孔也为两个;这样,节省空间且避免出现第二导电件松动的情况。
[0074] 优选地,紧固件106上还套有垫片,这样可以将紧固件106与固定孔132结合更牢固,防止频繁接插等引起的松动。
[0075] 实施例九
[0076] 如上述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盖体104上与基座103上部的紧固孔105对应位置有通孔108,这样在后续检修时,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插头将任意两个第一导电件111短接(通常是将两边的两个第一导电件分别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一导电件短接,即1和2,3和4通过插头短接),所述插头包括是两个互相之间联通的金属头及外部的绝缘层。
[0077] 实施例十
[0078] 如上述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所述接插件座10还包括一接线框固定块107,所述基座103下部中空,所述接线框固定块107固定在所述基座103下部,对接线框进行固定。接线框121固定在接线框固定块107内部,通过接线框固定块107下方对应长度的孔槽与接线对象连接。
[0079] 一般情况下,接线框虽然固定在基座103下部,但是要将接线对象接入接线框时,需要将接线框与第二连接孔102对齐,但是这种情况下的接线框容易晃动、错位,使得接线动作复杂,耗时长,增加了导电接插模块的使用难度,添加了接线框固定块之后,对接线框进行固定、定位,这样可以直接将接线对象插入第二连接孔102进行接线,而不需要担心接线框错位,重新进行对齐;另外,对接线框固定后,即使多次进行接线动作,接线框也不会晃动,进而不会因晃动产生错位等其他影响接线动作的不良结果。
[0080] 优选地,接线框固定块107一侧有滑槽/滑轨,与基座103内壁上的滑轨/滑槽对应,将接线框固定块107固定在基座103上。
[0081] 实施例十一
[0082] 如上述所述的导电接插模块,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导电件131(或导电部)中部为软质导电片133。
[0083] 一般情况下,第二导电件131中部为硬质导电片,第二导电件131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件111、接线框121相固定;而在进行接线或者与对应的孔进行接插时,第一导电件111或接线框121会因为外力而改变位置或插入度,这时候,第一导电件111受力后位移会通过第二导电件131将应力传递给接线框121,接线框121接线后改变位置会通过第二导电件131向第一导电件111施加力;这样,会使得第一导电件111或接线框121与第二导电件131的连接处松动,通电后连接处发热或接触不良,影响电力传输,以及接线框位置变动,影响接线;将中部更换为软质导电片,则可以使得第一导电件111与接线框121互不影响,避免引起后续的连接松动,接线框位置变动等不良后果。
[008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座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