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保护盖以及电子设备

申请号 CN201380075885.5 申请日 2013-04-25 公开(公告)号 CN105229873A 公开(公告)日 2016-01-06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松田健作; 铃木秀典; 伊藤孝修;
摘要 一种插座保护盖(3),其能够在具备供插头插入的插座的 电子 设备的框体上装卸,通过对形成于框体处的凹部进行 覆盖 ,从而对在该凹部处配置的所述插座进行保护,插座保护盖(3)具备:矩形板状的盖板(30);以及插头安装部(312、313),其设置在盖板(30)的内侧面(31)处,以使插头的 端子 部从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3a)或另一端(3b)凸出的方式固定插头,插座保护盖(3)通过从框体卸下,从而成为用于将安装于插头安装部(312、313)的插头向插座插入的夹具。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座保护盖,其能够在具备供插头插入的插座的电子设备的框体上装卸,通过对形成于所述框体处的凹部进行覆盖,从而对在该凹部处配置的所述插座进行保护,所述插座保护盖的特征在于,具备:
矩形板状的盖板;以及
插头安装部,其设置在所述盖板的一个面处,以所述插头的端子部从所述盖板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凸出的方式固定所述插头,
所述插座保护盖通过从所述框体卸下,从而成为用于将安装于所述插头安装部的所述插头向所述插座插入的夹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保护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保护盖应用于具备形状不同的两个插座的电子设备,
对应于向所述两个插座分别插入的插头,在所述盖板的一个面处设置有两个所述插头安装部,
所述插头在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插头安装部处时,端子部从所述盖板的所述长度方向的端部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保护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保护盖具有误安装防止凸起,该误安装防止凸起妨碍非对应的所述插头相对于所述插头安装部进行安装。
4.一种电子设备,其具备:具有凹部的框体;以及覆盖该凹部并能够在所述框体上装卸的插座保护盖,在所述凹部处配置有分别插入形状不同的两个插头的两个插座,所述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保护盖具有:
矩形板状的盖板;
插头安装部,其在所述盖板的一个面处,对应于分别向所述两个插座插入的插头而设置有两个,以所述对应的插头的端子部从所述盖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中的一者凸出的方式固定插头;以及
凸起,其在所述盖板的另一个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在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处以不同的排列进行设置,
所述框体在所述凹部的配置有所述插座的部位处具有引导件,所述引导件对所述盖板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的一个凸起进行引导,对另一个凸起的进入进行妨碍,在所述凹部的配置有所述插座的部位处,仅能从与配置于该部位的所述插座对应的插头的所述端子部凸出的一个端侧,插入所述插座保护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在所述凹部处具有卡合凹部,该卡合凹部在所述插座中插入有所述插头的状态下与所述凸起卡合。

说明书全文

插座保护盖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电子设备所具备的插座进行保护的插座保护盖、以及将插头与插座连接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在将插头向设置于设备中的插座(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插入的情况下,用手指把持插头的外壳而将端子部向插座插入,但如果插座设置在凹陷得较深的位置,则没有手指进入的余地。在此情况下,把持线缆部而将端子部向插座插入,但由于线缆部的刚性低,所以插入方向不确定,难以将端子部向插座插入。
[0003] 在凹陷得较深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插座的情况下,可观察性变差,因此有可能向另一个插座误插入。
[0004] 另外,在插头中不存在定机构的情况下,插头仅利用与插座之间的接触而进行保持,如果拉拽插头,则导致将插头简单地拔出。如果插头在通信中拔出,则设备有可能发生误动作或故障。
[0005]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构造,即,即使向线缆施加拔出方向的力,也会防止线缆外壳从连接器拔出(插头从插座拔出)。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669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虽然能够防止插头从插座拔出,但在将插头向插座插入时难以把持外壳的情况下必须持握线缆部而插入的问题未得到解决。
[0008]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通信插座保护盖以及电子设备,即使在将插座设置在凹陷得较深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插头容易地插入插座。
[0009]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保护盖,其能够在具备供插头插入的插座的电子设备的框体上装卸,通过对形成于框体的凹部进行覆盖,从而对在凹部处配置的插座进行保护,该插座保护盖的特征在于:具备:矩形板状的盖板;以及插头安装部,其设置在盖板的一个面处,以插头的端子部从盖板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凸出的方式固定插头,插座保护盖通过从框体卸下,从而成为用于将安装于插头安装部的插头向插座插入的夹具。
[0010] 发明的效果
[0011] 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保护盖以及电子设备具有下述效果,即,即使在将插座设置在凹陷得较深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插头容易地插入插座。附图说明
[0012] 图1A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保护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
[0013] 图1B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保护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
[0014] 图2是表示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保护盖进行应用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图。
[0015] 图3是表示对插座保护盖进行应用的电子设备的凹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0016] 图4是对插座保护盖进行应用的电子设备的正面盖的凹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0017] 图5A是表示向插座插入的插头的结构的图。
[0018] 图5B是表示向插座插入的插头的结构的图。
[0019] 图6是表示将插头向插头安装部进行夹入的状态的图。
[0020] 图7A是表示插头安装部中安装有插头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1] 图7B是表示插头安装部中安装有插头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2] 图8A是表示插头安装部中安装有插头的状态的斜视图。
[0023] 图8B是表示插头安装部中安装有插头的状态的斜视图。
[0024] 图9A是将插座保护盖设为闭合状态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0025] 图9B是将插座保护盖设为打开状态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0026] 图9C是表示将插座保护盖从正面盖卸下的状态的图。
[0027] 图10A是表示将不对应的形状的插头向插头安装部安装后的状态的图。
[0028] 图10B是表示将不对应的形状的插头向插头安装部安装后的状态的图。
[0029] 图11A是表示将插座保护盖的一端侧向凹部插入的状态的图。
[0030] 图11B是表示将插座保护盖的另一端侧向凹部插入的状态的图。
[0031] 图12A是表示将盖板从一端侧向凹部插入后的状态的图。
[0032] 图12B是表示将盖板从另一端侧向凹部插入后的状态的图。
[0033] 图13A是表示从一端侧向凹部插入后的插座保护盖固定于正面盖的状态的图。
[0034] 图13B是表示从另一端侧向凹部插入后的插座保护盖固定于正面盖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保护盖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0036] 实施方式
[0037] 图1A、图1B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保护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插座保护盖3具有大致矩形的板状的盖板30。在盖板30的内侧面31处,设置有轴承部311和插头安装部312、313,在外侧面32处设置有卡合凸起321、322、323。
[0038] 插头安装部312和插头安装部313设置在与盖板30的长度方向端部的距离不同的位置处。具体地说,插头安装部312与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3a之间的距离,大于插头安装部313与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3b之间的距离。卡合凸起321设置在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3a处,卡合凸起322、323设置在另一端3b处。轴承部311在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3a以及另一端3b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此外,插头安装部312的宽度a大于插头安装部313的宽度b。
[0039] 图2是表示应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保护盖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应用插座保护盖的电子设备的凹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应用插座保护盖的电子设备的正面盖的凹部附近的局部放大图。电子设备1的壳体的一部分由正面盖2构成。在正面盖2中设置有凹部21,该凹部21以大致矩形形状的底面211由内壁220包围的方式凹陷。电子设备1具备形状不同的两个插座11、12。插座11、12以下述方式设置,即,能够经由设置于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后述的插头插入孔212、213而插拔后述的插头4、5。
[0040] 插座保护盖3通过以覆盖凹部21的方式安装于正面盖2上,从而对插座11、12进行保护。
[0041] 图5A、图5B是表示向插座插入的插头的结构的图。图5A表示向插座11插入的插头4的结构,图5B表示向插座12插入的插头5的结构。插头4具有端子部41、外壳42和线缆部43。端子部41是为了进行电连接而向插座11插入的部分。外壳42是对端子部41与线缆部43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保护的部分,在线缆部43侧设置有张力缓和部421。张力缓和部421对在外壳42与线缆部43之间的边界附近处线缆部43弯曲时产生的张力进行缓和。线缆部43与作为通信对象的设备、或者连接于该设备的插头相连。插头5具有端子部51、外壳52和线缆部53。端子部51是为了进行电连接而向插座12插入的部分。外壳52是对端子部51与线缆部53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保护的部分,在线缆部53侧设置有张力缓和部521。张力缓和部521对在外壳52与线缆部53之间的边界附近处线缆部53弯曲时产生的张力进行缓和。线缆部53与作为通信对象的设备、或者连接于该设备的插头相连。插座11和插座12的形状不同,向它们插入的插头4以及插头5的各部分的形状、大小也不同。在此,插头4的外壳42与插头5的外壳52相比,宽度较宽且长度更长。
[0042] 张力缓和部421的宽度c与插头安装部312的宽度a大致相同(c≈a)。张力缓和部521的宽度d与插头安装部313的宽度b大致相同(d≈b)。
[0043] 由于张力缓和部421的宽度c与插头安装部312的宽度a大致相同,所以通过将张力缓和部421夹持于插头安装部312上,从而将插头4固定于插座保护盖3上。由于张力缓和部521的宽度d与插头安装部313的宽度b大致相同,所以通过将张力缓和部521夹持于插头安装部313上,从而将插头5固定于插座保护盖3上。图6是表示将插头向插头安装部进行夹入的状态的图。通过将张力缓和部521从箭头A方向向插头安装部313插入而安装插头5,从而将插头5固定于插座保护盖3上。
[0044] 正面盖2在凹部21处具备轴部216、插头插入孔212、213、引导件214、215、以及卡合凹部218、219。卡合凹部217设置在内壁220的与插头插入孔212相邻的部分处,卡合凹部218、219设置在内壁220的与插头插入孔213相邻的部分处。引导件214以夹持卡合凹部217的方式以肋状设置有一对,引导件215在卡合凹部218、219之间以肋状设置。插头插入孔212、213设置在凹部21的底面211处,穿过插头插入孔212、213能够将插头4、5向电子设备1内部的插座11、12插入。
[0045] 图7A、图7B是表示插头安装部中安装有插头的状态的俯视图,图7A表示插头安装部312中安装有插头4的状态,图7B表示插头安装部313中安装有插头5的状态。图8A、图8B是表示插头安装部中安装有插头的状态的斜视图,图8A表示插头安装部312中安装有插头4的状态,图8B表示插头安装部313中安装有插头5的状态。通过在插头安装部312中安装插头4,端子部41的部分从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3a凸出。另外,通过在插头安装部313中安装插头5,端子部51的部分从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3b凸出。
[0046] 通过使轴承部311与正面盖2的轴部216卡合,从而以能够在对凹部21进行覆盖的闭合状态与使凹部21露出的打开状态之间转动的方式,对插座保护盖3进行轴支撑。图9A是将插座保护盖设为闭合状态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图9B是将插座保护盖设为打开状态的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图。插座保护盖3在打开最大的状态下能够将轴部216与轴承部311进行卡合或解除卡合,由此能够进行向正面盖2的装卸。图9C是表示将插座保护盖从正面盖卸下的状态的图。在全部打开的状态下,在盖板30的外侧面31处形成的卡合凸起321与正面盖2相接触。因此,通过向盖板30的与设置有轴承部311的一侧相反侧的长边的端部314施加使设为全部打开的状态的插座保护盖3进一步打开的方向(箭头B方向)的力,从而利用以端部314为施力点、以卡合凸起321为支点、以轴承部311为作用点的原理,使轴承部311向箭头C方向移动。由此,轴部216与轴承部311之间的卡合被解除,插座保护盖3从正面盖2分离。此外,能够在全部打开的状态下将轴部与轴承部分离的轴承构造能够应用公知构造。
[0047] 图10A、图10B是表示将不对应的形状的插头向插头安装部安装后的状态的图,图10A表示将插头5向插头安装部312安装后的状态,图10B表示将插头4向插头安装部313安装后的状态。插头5的外壳52比插头4的外壳42短,并且插头安装部312与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3a之间的距离大于插头安装部313与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3b之间的距离,因此在将插头5向插头安装部312安装后的情况下,端子部51在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3a侧不凸出。另一方面,在试图将插头4向插头安装部313安装的情况下,张力缓和部421与插头安装部313相比宽度更宽(c>b),因此张力缓和部421进行干涉而无法向插头安装部313插入。因此,在将插头4向插头安装部313安装后的情况、以及将插头5向插头安装部312安装后的情况下,均能够容易地判别出安装方向相反。此外,在此,以插头安装部313自身与张力缓和部421进行干涉而作为误安装防止凸起发挥作用的构造为例,但也可以与插头安装部独立地设置对非对应的插头的安装进行妨碍的误安装防止凸起。
[0048] 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3a侧仅在插头插入孔212侧与卡合凹部217卡合,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3b侧仅在插头插入孔213侧与卡合凹部218、219卡合。即,插头插入孔212侧的卡合凹部217的配置与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3b侧的卡合凸起322、323的配置不一致,插头插入孔213侧的卡合凹部218、219的配置与盖板3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3a侧的卡合凸起321的配置不一致,因此能够防止误插入。
[0049] 图11A是表示将插座保护盖的一端侧向凹部插入的状态的图。此外,为了易于理解卡合凸起321的配置,在图11A中使外侧面32侧为纸面外侧而示出插座保护盖3,但实际上在使内侧面31侧为纸面外侧的状态下将插座保护盖3向凹部21插入。由于卡合凸起321的配置与卡合凹部217的配置一致,所以能够使卡合凸起321与卡合凹部217卡合。图
11B是表示将插座保护盖的另一端侧向凹部插入的状态的图。此外,为了易于理解卡合凸起
322、323的配置,在图11B中使外侧面32侧为纸面外侧而示出插座保护盖3,但实际上在使内侧面31侧为纸面外侧的状态下将插座保护盖3向凹部21插入。由于卡合凸起322、323的配置与卡合凹部218、219的配置一致,所以能够使卡合凸起322、323与卡合凹部218、219卡合。
[0050] 在将安装于插头安装部312的插头4向插座11插入时,盖板30从长度方向的一端3a侧向凹部21插入。此时,通过由引导件214夹持卡合凸起321而对盖板30进行引导,因此能够容易地使插头4穿入至设置在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插头插入孔212。图12A是表示将盖板从一端侧向凹部插入后的状态的图。通过由引导件214夹持卡合凸起321而对盖板30进行引导。此外,在将盖板30从另一端3b侧向凹部21插入的情况下,通过由引导件214对卡合凸起322、323向凹部21的进入进行妨碍,从而使盖板30只能插入至凹部21的中途为止。
[0051] 同样地,在将安装于插头安装部313的插头5向插座12插入时,盖板30从长度方向的另一端3b侧向凹部21插入。此时,通过由卡合凸起322、323夹持引导件215而对盖板30进行引导,因此能够容易地使插头5穿入至设置在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插头插入孔213。图12B是表示将盖板从另一端侧向凹部插入后的状态的图。通过由卡合凸起322、323夹持引导件215而对盖板30进行引导。此外,在将盖板30从一端3a侧向凹部21插入的情况下,通过由引导件215对卡合凸起321向凹部21的进入进行妨碍,从而使盖板30只能插入至凹部21的中途为止。
[0052] 如果将盖板30插入直至插头4向插座11中插入为止,则卡合凸起321与卡合凹部217卡合,插座保护盖3固定于正面盖2处。由此,在插头4插入至插座11的状态下进行锁定。图13A是表示从一端侧向凹部插入后的插座保护盖固定于正面盖的状态的图。同样地,如果将盖板30插入直至插头5向插座12中插入为止,则卡合凸起322、323与卡合凹部218、219卡合,插座保护盖3固定于正面盖2处。由此,在插头5插入至插座12的状态下进行锁定。图13B是表示从另一端侧向凹部插入后的插座保护盖固定于正面盖的状态的图。
[0053] 在上述说明中,以电子设备具备形状不同的两个插座的情况为例,但电子设备所具备的插座也可以是一个(或一种)。在此情况下,在插座保护盖中设置一个插头安装部即可。
[0054]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持握插座保护盖而向插座插入,所以即使在凹部较深、没有手指进入的余地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插头向插座插入。
[0055] 另外,即使电子设备具备形状不同的两种插座,也能够利用一个保护盖应对不同的两个插头形状。
[0056] 另外,在将插头向插座插入时,将卡合凸起沿着引导件向卡合凹部引导,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插头向插座插入,能够防止误插入、由误插入造成的插座以及插头的损坏。
[0057] 另外,如果将插头向插座插入,则利用卡合凸起与卡合凹部的卡合而进行锁定,因此能够防止在通信中由插头拔出造成的设备的误动作、故障。
[0059] 如上述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插座保护盖以及电子设备在下述方面是有用的,即,能够容易地将插头连接至在电子设备壳体中凹陷设置的、宽度较窄的凹部处所配置的插座中。
[0060] 标号的说明
[0061] 1电子设备,2正面盖,3插座保护盖,3a一端,3b另一端,4、5插头,11、12插座,21凹部,30盖板,31内侧面,32外侧面,41、51端子部,42、52外壳,43、53线缆部,211底面,212、213插头插入孔,214、215引导件,216轴部,217、218、219卡合凹部,220内壁,311轴承部,312、313插头安装部,314端部,321、322、323卡合凸起,421、521张力缓和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