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电连接器

申请号 CN201710238484.7 申请日 2017-04-13 公开(公告)号 CN107086397A 公开(公告)日 2017-08-22
申请人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德祥;
摘要 一种 电连接器 的制造方法及其电连接器,包括:一片材经一个 冲压 步骤同时冲切出多个第一 端子 、多个第二端子和一料带,将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 注塑成型 于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料带冲切开,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相互之间即完成了排布组装,所述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料带,与所述料带一起用做接地,二者共同接地对所述第一端子进行噪音屏蔽,既增强了屏蔽效果,又提高了材料利用率,产品电气性能优良、生产成本低。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片材,冲切形成多个端子和连接于多个所述端子一端的一料带,所述料带用以传动定位
S2:提供一绝缘件,将多个所述端子设于所述绝缘件;
S3:将至少一所述端子与所述料带冲切分离,与所述料带冲切分离的所述端子定义为第一端子,与所述料带相连接的至少一所述端子定义为第二端子,所述料带和所述第二端子用做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和S2中,多个所述端子仅通过所述料带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或在S2之后,所述料带具有冲切形成的一定位部和一弯折部,每一所述端子由所述弯折部连接至所述定位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平板部, 所述平板部由所述弯折部连接至所述定位部,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定位部位于不同平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去除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定位部之间的所述弯折部,使得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料带分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之后,提供一线缆,用以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线缆具有一线芯、收容所述线芯的一绝缘层和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侧的一接地层,所述线芯部分显露出所述接地层用以与所述第一端子电性接触,所述接地层用以与所述料带电性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或在S2之后,所述料带具有冲切形成的一定位部和一弯折部,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平板部,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平板部,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定位部位于不同平面,所述线芯与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平板部电性接触,所述接地层与所述定位部电性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下边缘至所述接地层下边缘的距离,等于所述定位部上边缘至所述第一端子上边缘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遮蔽壳体,将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绝缘件收容于所述遮蔽壳体,所述接地层与所述遮蔽壳体相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由中心对称的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组成,将所述遮蔽壳体与所述接地层焊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与所述接地层经由激光焊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电路板,用以与所述电连接器对接,所述上壳体的一端和所述下壳体的一端分别弯折延伸一限位部对所述电路板形成限位。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之后,提供两排线缆,所述线缆具有一线芯、收容所述线芯的一绝缘层和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侧的一接地层,所述片材为两片,其冲切形成两条所述料带分离设置,所述线缆将两条所述料带夹设于中间,所述接地层抵接于所述料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为信号端子,在S3之后,提供一线缆,所述线缆具有一线芯,将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线芯激光焊接。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为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为接地端子,多个相邻的预留端子连接于所述料带,所述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预留端子的形状大小相同。
16.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端子模组,包括:一绝缘件、多个端子和连接于多个所述端子一端的一料带,其中,多个所述端子包括至少一第一端子和至少一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料带冲切分离,所述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料带,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料带用做接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仅通过所述料带相互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具有一定位部和一弯折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平板部,所述平板部经由所述弯折部连接至所述定位部,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定位部位于不同平面。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和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具有一平板部,一线缆,用以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线缆具有一线芯、收容所述线芯的一绝缘层和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侧的一接地层,所述线芯部分显露出所述接地层用以与所述第一端子焊接,所述线芯贴覆于所述平板部,所述接地层抵接于所述料带。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遮蔽壳体,用以遮蔽所述端子模组,一线缆,用以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其具有一接地层,所述接地层抵接于所述遮蔽壳体。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子与所述绝缘件一体注塑成型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组为上模组,一下模组和所述上模组呈对称设于一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相互固定的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呈对称设置,且所述下模组和所述上模组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电路板,用以与所述电连接器对接,所述上壳体的一端和所述下壳体的一端分别弯折延伸一限位部对所述电路板形成限位。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处于同一平面交错排列,所述第一端子成对分布,每一对所述第一端子由至少一所述第二端子间隔开。
25.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为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为接地端子,多个相邻的预留端子连接于所述料带,所述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预留端子的形状大小相同。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端子数量为三个,三个连接件用以对应连接于三个所述预留端子。
2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提供两排线缆,所述线缆具有一线芯、收容所述线芯的一绝缘层和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侧的一接地层,所述料带为两条,两条所述料带分离设置,两排所述线缆将两条所述料带夹设于中间,所述接地层抵接于所述料带。

说明书全文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电子产品中,随着信号传输高频化的趋势,对电连接器的电气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对电连接器的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用做高频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其信号端子之间由接地端子间隔以达到较好的屏蔽效果,而接地端子之间通常并不直接相互导通,致使产品电气性能不稳定,并且为了方便设计,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分开冲压生产,随之带来的是大量的冲压工序,之后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再进行组装,这导致了繁琐的组装工序,工序繁多导致产品生产周期延长,产品的总成本增加。
[0003]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电连接器,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和技术手段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由同一料带冲切而成,简化生产工艺,接地端子之间直接由料带相互导通,从而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优化产品电气性能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电连接器。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片材,冲切形成多个端子和连接于多个所述端子一端的一料带,所述料带用以传动定位;S2:提供一绝缘件,将多个所述端子设于所述绝缘件;S3:将至少一所述端子与所述料带冲切分离,与所述料带冲切分离的所述端子定义为第一端子,与所述料带相连接的至少一所述端子定义为第二端子,所述料带和所述第二端子用做接地。
[0006] 进一步,在S1和S2中,多个所述端子仅通过所述料带相互连接。
[0007] 进一步,在S1中或在S2之后,所述料带具有冲切形成的一定位部和一弯折部,每一所述端子由所述弯折部连接至所述定位部。
[0008] 进一步,在S1中,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平板部, 所述平板部由所述弯折部连接至所述定位部,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定位部位于不同平面。
[0009] 进一步,在S3中,去除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定位部之间的所述弯折部,使得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料带分离。
[0010] 进一步,在S3之后,提供一线缆,用以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线缆具有一线芯、收容所述线芯的一绝缘层和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侧的一接地层,所述线芯部分显露出所述接地层用以与所述第一端子电性接触,所述接地层用以与所述料带电性接触。
[0011] 进一步,在S1中或在S2之后,所述料带具有冲切形成的一定位部和一弯折部,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平板部,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平板部,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定位部位于不同平面,所述线芯与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平板部电性接触,所述接地层与所述定位部电性接触。
[0012] 进一步,所述线芯下边缘至所述接地层下边缘的距离,等于所述定位部上边缘至所述第一端子上边缘的距离。
[0013] 进一步,提供一遮蔽壳体,将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绝缘件收容于所述遮蔽壳体,所述接地层与所述遮蔽壳体相接触。
[0014] 进一步,所述遮蔽壳体由中心对称的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组成,将所述遮蔽壳体与所述接地层焊接
[0015] 进一步,所述遮蔽壳体与所述接地层经由激光焊接
[0016] 进一步,提供一电路板,用以与所述电连接器对接,所述上壳体的一端和所述下壳体的一端分别弯折延伸一限位部对所述电路板形成限位。
[0017] 进一步,在S3之后,提供两排线缆,所述线缆具有一线芯、收容所述线芯的一绝缘层和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侧的一接地层,所述片材为两片,其冲切形成两条所述料带分离设置,所述线缆将两条所述料带夹设于中间,所述接地层抵接于所述料带。
[0018]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为信号端子,在S3之后,提供一线缆,所述线缆具有一线芯,将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线芯激光焊接。
[0019]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为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为接地端子,多个相邻的预留端子连接于所述料带,所述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预留端子的形状大小相同。
[0020]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端子模组,包括:一端子模组,包括:一绝缘件、多个端子和连接于多个所述端子一端的一料带,其中,多个所述端子包括至少一第一端子和至少一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件,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料带冲切分离,所述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料带,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料带用做接地。
[0021] 进一步,所述第二端子仅通过所述料带相互连接。
[0022] 进一步,所述料带具有一定位部和一弯折部,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平板部,所述平板部经由所述弯折部连接至所述定位部,所述平板部和所述定位部位于不同平面。
[0023] 进一步,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和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具有一平板部,一线缆,用以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线缆具有一线芯、收容所述线芯的一绝缘层和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侧的一接地层,所述线芯部分显露出所述接地层用以与所述第一端子焊接,所述线芯贴覆于所述平板部,所述接地层抵接于所述料带。
[0024] 进一步,一遮蔽壳体,用以遮蔽所述端子模组,一线缆,用以与所述电连接器电性连接,其具有一接地层,所述接地层抵接于所述遮蔽壳体。
[0025] 进一步,多个所述端子与所述绝缘件一体注塑成型
[0026] 进一步,所述端子模组为上模组,一下模组和所述上模组呈对称设于一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包括相互固定的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呈对称设置,且所述下模组和所述上模组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
[0027] 进一步,一电路板,用以与所述电连接器对接,所述上壳体的一端和所述下壳体的一端分别弯折延伸一限位部对所述电路板形成限位。
[0028]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处于同一平面交错排列,所述第一端子成对分布,每一对所述第一端子由至少一所述第二端子间隔开。
[0029] 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为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为接地端子,多个相邻的预留端子连接于所述料带,所述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预留端子的形状大小相同。
[0030] 进一步,所述预留端子数量为三个,三个连接件用以对应连接于三个所述预留端子。
[0031] 进一步,提供两排线缆,所述线缆具有一线芯、收容所述线芯的一绝缘层和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侧的一接地层,所述料带为两条,两条所述料带分离设置,两排所述线缆将两条所述料带夹设于中间,所述接地层抵接于所述料带。
[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所述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电连接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由同一料带冲切而成,减化冲压工序,减少组装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在产品中,料带与第二端子作为一整体,共同与遮蔽壳体对第一端子进行遮蔽,使得产品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第二端子直接连接于料带,二者之间无需进行焊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同时,简化生产工艺、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其生产成本。
[0033]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模组的制造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模组另一视的制造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电连接器S1至S3的制造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模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连接器与线缆对接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装配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连接器与线缆和电路板对接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电连接器与线缆对接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电连接器与线缆和电路板对接后,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与线缆和电路板对接后,沿B-B方向的剖视图。
[0034]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电连接器100 端子模组1 片材2 绝缘件3 端子4 料带5 第一端子6
第二端子7 定位部8 弯折部9 平板部10 线缆11 线芯12 接地层13
绝缘层14 上模组15 下模组16 遮蔽壳体17 上壳体18 下壳体19 限位部20预留端子21 连接件22 绝缘本体23 上本体24 下本体25 凸包26 电路板PCB【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5]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一片材2,所述片材2冲切形成多个端子4和连接于多个所述端子4一端的一料带5,多个所述端子4仅通过所述料带5相互连接,所述端子4具有一平板部10,所述料带5具有冲切形成的多个定位孔(未标号)用以传动定位。
[0036] S1中所述片材2为两片,如图1所示,为其中一片所述片材2的加工过程,对另一所述片材2进行相同的加工过程。
[0037] 接着进行S1.1:所述料带5冲切形成一定位部8和多个弯折部9,所述平板部10由所述弯折部9连接至所述定位部8,所述平板部10与所述定位部8位于不同平面平行设置。
[0038] 接着进行S2:提供一绝缘件3,将多个所述端子4收容于所述绝缘件3,可选择的方式是将所述端子4组装于所述绝缘件3,或者二者一体注塑成型。
[0039] 接着进行S3:将至少一所述端子4与所述料带5冲切分离,与所述料带5冲切分离的所述端子4定义为第一端子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6为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可传输差分信号;与所述料带5相连接的至少一所述端子4定义为第二端子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7为接地端子,每一对信号端子之间由一根接地端子间隔开;三根相邻的预留端子21连接于所述料带5,所述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预留端子21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预留端子21既可连接于所述料带5作为接地端子,也可将所述预留端子21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与所述料带5冲切开作为信号端子或电源端子或其他用途,本实施例中,所述预留端子
21为接地端子,所述料带5和所述接地端子用做接地。
[0040] 如图5至图7所示,接着进行S3.1:将所述绝缘件3、所述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料带5组成的上模组15注塑成型于一上本体24,将另一与上模组15相同的下模组16注塑成型于一下本体25,所述上本体24和所述下本体25呈中心对称相互扣接组成一绝缘本体23。
[0041] 如图5和图8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与两排线缆11对接的示意图,接着进行S3.2:提供两排线缆11,所述线缆11将两条所述料带5夹设于中间,所述线缆11具有一线芯12、收容所述线芯12的一绝缘层14和包覆于所述绝缘层14外侧的一接地层13,所述线芯12部分显露出所述接地层13用以与所述信号端子电性接触,将所述线芯12抵接于所述信号端子的所述平板部10,所述接地层13抵接于所述定位部8,所述线芯12下边缘至所述接地层13下边缘的距离,等于所述定位部8上边缘至所述平板部10上边缘的距离,将所述线芯12与所述信号端子焊接,将所述定位部8与所述接地层13焊接,优选激光焊接。
[0042] 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接着进行S3.3:提供一遮蔽壳体17,其由中心对称的一上壳体18和一下壳体19所组成,将所述第一端子6、所述第二端子7和所述绝缘件3收容于所述遮蔽壳体17,所述接地层13抵接于所述遮蔽壳体17上的一凸包26,将所述遮蔽壳体17与所述接地层13焊接,优选激光焊接。
[0043] 如图8和图10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与一电路板PCB对接的示意图,接着进行S3.4:提供一电路板PCB与所述电连接器100对接,所述上壳体18的一端和所述下壳体19的一端分别弯折延伸一限位部20从四周对所述电路板PCB形成限位。
[0044] 在其他实施例中,S1中所述片材2可以为一片,则S3.2中只需要一排线缆11与之对应,所述定位孔可以是其他形状,或者所述料带5采用吸附传动而未设置所述定位孔;在其他实施例中,S1.1中所述定位部8和所述弯折部9可以调整为成型于S2之后;在其他实施例中,S3.1中的所述绝缘件3、所述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料带5可以采用组装或其他方式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23而不是注塑成型,所述绝缘件3和所述绝缘本体23可合二为一,即未设置所述绝缘本体23;所述遮蔽壳体17未设置所述凸包26等等。
[0045]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端子模组1,所述端子模组1包括一料带5、与所述料带5冲切分离的多个第一端子6和连接于所述料带5的多个第二端子7,多个所述第二端子7仅通过所述料带5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端子7和所述料带5用做接地。
[0046] 如图4所示,所述端子模组1包括:一绝缘件3、一第一端子6、一第二端子7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6和所述第二端子7一端的一料带5;所述料带5具有一定位部8和一弯折部9,所述第一端子6和所述第二端子7分别具有一平板部10,所述平板部10和所述定位部8位于不同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端子6和所述第二端子7注塑成型于一绝缘件3;经冲切去除所述第一端子6与所述定位部8之间的所述弯折部9使所述第一端子6与所述料带5分离,所述第二端子7连接于所述料带5;其中,所述第一端子6为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端子7为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料带5用做接地对所述信号端子进行屏蔽。
[0047]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端子模组1为上模组15,一下模组16和所述上模组15呈对称设置;一绝缘本体23,所述绝缘本体23由中心对称的一上本体24和一下本体25组成,所述上模组15、所述下模组16分别和所述上本体24、所述下本体25注塑成型。
[0048] 如图2、图4和图11所示,所述端子模组1还包括三根相邻的预留端子21连接于所述料带5,所述信号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和所述预留端子21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预留端子21既可连接于所述料带5作为接地端子,也可将一根或多根或全部所述预留端子21与所述料带5冲切开作为信号端子或电源端子或其他用途,本实施例中,所述预留端子21为接地端子,所述信号端子成对设置,每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之间由至少一个接地端子间隔开,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11所示,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的排列方式从左至右依次为:一个所述接地端子,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一个所述接地端子,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一个所述接地端子,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一个所述接地端子,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三个所述接地端子,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一个所述接地端子,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一个所述接地端子,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一个所述接地端子,一对所述信号端子,一个所述接地端子。
[0049] 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遮蔽壳体17,用以收容所述端子模组1和所述绝缘本体23,所述遮蔽壳体17为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相互固定的一上壳体18和一下壳体19,所述上壳体18和所述下壳体19呈对称设置。
[0050] 如图8和图10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与一电路板PCB对接,所述上壳体18的一端和所述下壳体19的一端分别弯折延伸一限位部20,对所述绝缘本体23形成包覆和挡止,同时从上下左右对所述电路板PCB形成限位。
[0051]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与多根线缆11对接,所述线缆11具有一线芯12、收容所述线芯12的一绝缘层14和包覆于所述绝缘层14外侧的一接地层13,所述线芯12部分显露出所述接地层13用以与所述信号端子电性接触,所述线芯12平直贴覆于所述平板部10,所述接地层13抵接于所述定位部8,将所述线芯12与所述平板部10焊接,将所述接地层13与所述定位部8焊接,优选激光焊接;所述预留端子21为接地端子,其可通过三根连接件22对应连接于一接地路径(未图示),增强其接地效果;所述上模组15、所述下模组16、所述绝缘本体23和所述线缆11共同收容于所述遮蔽壳体17,所述接地层13抵接于所述遮蔽壳体17上的一凸包26,将所述接地层13与所述遮蔽壳体17焊接,优选激光焊接,即借由外部激光(未图示)加热所述遮蔽壳体17,使其熔融与所述接地层13焊接。
[0052]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6、所述第二端子7和所述预留端子21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3可以和所述绝缘件3合二为一,即所述绝缘本体23为所述绝缘件3的一部分;所述遮蔽壳体17未设置所述凸包26。
[0053] 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同一片材2冲切出交错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端子6和多个所述第二端子7连接于所述料带5,所述第一端子6和所述第二端子7通过一套模具同时冲压成型,减少了冲压次数,缩短了生产周期,之后将多个所述第一端子6和多个所述第二端子7注塑成型于所述绝缘件3,将所述第一端子6与所述料带5冲切开,所述第一端子6和所述第二端子7之间无需通过组装即可完成排布,工艺简单易操作,所述第二端子7连接于所述料带5,二者共同接地对所述第一端子6进行噪音屏蔽,既增强了屏蔽效果,又提高了材料利用率,产品生产成本低、电气性能优良。
[0054] 2、所述线缆11的接地层13抵接于所述定位部8并与其焊接,接地端子不需焊接,所述定位部8面积大,使得焊接更加容易,所述线缆11的接地层13同时抵接于所述遮蔽壳体17上的一凸包26,增强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遮蔽效果。
[0055] 3、所述上壳体18和所述下壳体19中心对称、所述上本体24和所述下本体25中心对称,使得所述上壳体18和所述下壳体19可由同一模具制成、所述上本体24和所述下本体25可由同一模具制成,降低模具制造费用,节省成本,同时所述电连接器100呈中心对称,可实现正反插,优化用户体验。
[0056]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