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及电线接头连接方法

申请号 CN201611119462.0 申请日 2016-12-08 公开(公告)号 CN106450807A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申请人 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顾陆於; 王兴旺; 李万新;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电线接头连接 端子 及电线接头连接方法,其中所述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包括:热缩管; 铜 管,设置于所述热缩管中;其中,所述热缩管包裹住所述铜管。本发明提供的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及电线接头连接方法,在进行电线连接固定时,不仅保证了较好的防 水 密封性 ,而且大大提高了电线连接的 拉拔 力 。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缩管;
管,设置于所述热缩管中;其中,
所述热缩管包裹住所述铜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管为双层共挤热缩管,其内层为热熔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表层有一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内设置有卡位结构。
5.一种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电线接头连接端子的电线接头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需要连接的电线端部剥线;
将剥好的电线插入铜管中直至卡位结构;
从热缩管外部压接所述铜管部位,使得所述铜管变形住插入其内部的电线;
加热所述热缩管,将所述电线包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加热所述热缩管的同时,所述热缩管内层的热熔胶层融化并填充部内间隙并包覆在电线的外皮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过程中,所述铜管外层的锡层融化并渗透至所述电线内部。

说明书全文

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及电线接头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管材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及电线接头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的电线电缆的接头连接过程中,常用的方式是先将需要连接的电线电缆端头部分剥皮,将里面的线芯进行缠绕连接,然后用电工胶布包裹。这种连接方式的接头不牢固且防性能比较差,并且在电线使用过程中,接头处长期处于通电发热的状态下,会加速电工胶带的老化、脱落,导致漏电、短路等。
[0003] 目前一些汽车行业直接使用双层热缩套管进行接头处的密封防水,比直接使用电工胶带要更方便快捷,且密封防水效果较好,但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0004] 1、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热缩套管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在线束上随意滑动,中心定位比较困难,如果某一端离接头位置比较近,此端容易成为密封防水的薄弱点,容易导致雨水从该接头位置渗入。
[0005] 2、使用双层热缩套管包裹线束接头,仅仅具有密封防水作用,无法提供较强的拉拔,在线束两端收到较大的外力拉扯时,不仅容易导致胶层剥离,产生间隙,还会导致接头松开并脱落,失去导电功能。
[0006] 综上所述,目前的产品及使用方式容易引发漏电、短路、断路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电线电缆的接头连接工艺中,线束线缆接头定位、接头固定,密封防水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其包括:热缩管;管,设置于所述热缩管中;其中,所述热缩管包裹住所述铜管。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热缩管为双层共挤热缩管,其内层为热熔胶层。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铜管表层有一层层。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铜管内设置有卡位结构。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电线接头连接端子的电线接头连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3] 将需要连接的电线端部剥线;
[0014] 将剥好的电线插入铜管中直至卡位结构;
[0015] 从热缩管外部压接所述铜管部位,使得所述铜管变形住插入其内部的电线;
[0016] 加热所述热缩管,将所述电线包紧。
[0017] 进一步的,在加热所述热缩管的同时,所述热缩管内层的热熔胶层融化并填充部内间隙并包覆在电线的外皮上。
[0018] 进一步的,在加热过程中,所述铜管外层的锡层融化并渗透至所述电线内部。
[0019] 本发明提供的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及电线接头连接方法,使用时,线缆端头剥皮后,芯线从端子两端穿入镀锡铜管中直至卡位结构,通过压接钳从外部压接端子的镀锡铜管部位使铜管变形并压紧线缆,然后加热端子使热熔胶融化并使外层热缩管收缩紧紧包覆在线缆外皮上,同时加热过程中,镀锡铜管表面锡层融化渗透至线芯内部,进一步增强连接部位的强度,提高拉拔力。相较于现有技术,不仅防水密封性好,而且拉拔力度高。附图说明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线接头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线接头连接端子中的铜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A,3B及3C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电线接头连接端子进行线束连接的过程示意图;
[0024] 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电线接头连接端子进行线束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0025] 附图标号说明:
[0026] 热缩管110,铜管120,热熔胶层111,锡层121,卡位结构122,电线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鉴于现有技术中,在现有的电线电缆的接头连接过程中,连接方式的接头不牢固且防水性能比较差,并且在电线使用过程出现老化、脱落,导致漏电、短路等,本发明设计了由热缩管配合镀锡铜管,一方面利用热缩管的物理特性,在进行电线连接处保证了防水密封性,另一方面,利用镀锡铜管加强了电线连接处的拉拔力,同时达到了防水密封性及牢固性高的效果。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线接头连接端子,其包括:热缩管110;铜管120,设置于所述热缩管110中;所述热缩管110包裹住所述铜管12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热缩管110的长度长于所述铜管120,所述热缩管110在对应所述铜管120的位置通过预加热收缩方式,使该部分热缩管110收缩,将铜管120牢牢的包裹住,形成一体式连接端子。
[003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热缩管110为双层共挤热缩管,其内层为热熔胶层111。加热熔融后会粘附在线缆表层,冷却后具有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
[0031] 请参见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铜管120表层镀有一层锡层121。所述锡层121加热熔融后可渗透到电线的芯线中,冷却凝固后可大幅度提高接头的拉拔力。
[003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铜管120中间设置有向内的卡位结构122,可以方便两端的线束进行快速定位,保证两端穿入的电线长度一致且位置固定。
[0033]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发明,以下结合上述实施例及附图,对采用电线接头连接端子进行连接的方法步骤进行说明。
[0034] 该电线接头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 步骤S110将需要连接的电线200端部剥线。
[0036] 请结合参见图3A及图1,步骤S120将剥好的电线200插入所述铜管120中直至卡位结构122。以实现两端的电线进行快速定位。
[0037] 请结合参见图3B及图1,步骤S130从热缩管110外部压接所述铜管120部位,使得所述铜管120变形并锁住插入其内部的电线。
[0038] 请结合参见图3C及图1,步骤S140加热所述热缩管110,使其外层热缩层收缩,将电线200包紧。
[0039] 在步骤S140加热的同时,步骤S150,热缩管110内层热熔胶层111融化并填充部内间隙并包覆在电线的外皮上,待冷却后,可牢固地粘接在线缆外皮上,起到密封防水功能。
[0040] 步骤S160,在加热过程中,所述铜管120外层的锡层121融化并渗透至所述电线内部,冷却后可大幅度提高连接部位的拉拔力。
[004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线接头连接端子,使用时,线缆端头剥皮后,芯线从端子两端穿入镀锡铜管中直至卡位结构,通过压接钳从外部压接端子的镀锡铜管部位使铜管变形并压紧线缆,然后加热端子使热熔胶融化并使外层热缩管收缩紧紧包覆在线缆外皮上,同时加热过程中,镀锡铜管表面锡层融化渗透至线芯内部,进一步增强连接部位的强度,提高拉拔力。相较于现有技术,不仅防水密封性好,而且拉拔力度高。
[004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