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688039.0 申请日 2017-08-12 公开(公告)号 CN107394551A 公开(公告)日 2017-11-24
申请人 江苏中泽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军;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大对数 电缆 的连接器装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将若干根导电线芯嵌入排线版的凹槽中;S2、在若干根导电线芯外表面上 覆盖 一层绝缘 薄膜 ,并将绝缘薄膜与导电线芯外表面热熔为一体,形成线排;S3、将线排插入刺破式连接器,进行压接,完成安装。本发明使得能够同时将多根线芯插入到刺破式连接器的合适 位置 ,工艺可靠性高。对线芯按色谱排序的过程在排线版中完成,效率比在插入连接器时进行排序大大提升。排线、覆膜、插线、压接环节可以借助装置自动化实现,操作方便,且材料、装置成本低廉、环保无污染。因此,本发明能够大幅度提升连接器装配速度和成品率,降低加工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将若干根导电线芯嵌入排线版的凹槽中;
S2、在若干根导电线芯外表面上覆盖一层绝缘薄膜,并将绝缘薄膜与导电线芯外表面热熔为一体,形成线排;
S3、将线排插入刺破式连接器,进行压接,完成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排线版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条具有同样深度和长度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S21、固定已嵌入导电线芯的排线版;
S22、将一层绝缘薄膜覆盖于导电线芯的外表面之上;
S23、用高温压融板紧压于绝缘薄膜上,使得绝缘薄膜与导电线芯外表面热熔为一体;
S24,切除绝缘薄膜多余部分;
S25,取出已经与绝缘薄膜熔为一体的若干根导电线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刺破式连接器的刺破针同时穿过绝缘薄膜、导电线芯的绝缘层和护套层与内部的导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深度为
0.1mm-2mm;所述凹槽长度为20mm-80mm;所述凹槽的间距为0.05mm-3mm;所述凹槽的宽度为
0.2mm-3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排线版为合金或纯制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薄膜的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绝缘聚合物25-50份、增塑剂20-40份、填充剂10-35份、热稳定剂1-
8份、阻燃剂1-8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薄膜为透明或半透明,厚度为0.01mm-0.5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3中,压融板温度为100℃-300℃,压融板紧压于绝缘薄膜之上持续0.2秒-5秒。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大对数电缆是一种电气设备之间实现电连接常用的组件,一般由多根互相绝缘的导线或导体构成导电线芯,外部具有密封护套,有的在护套外面还装有外护层。在使用时,电气设备与大对数电缆之间需要通过一对相互匹配的接口进行对接,电气设备上的接口部件通常焊接在电气设备的电路板上,大对数电缆部分的接口部件装配在电缆上,接口部件的可靠性高低将直接影响电缆的传输性能,进而影响电气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大对数电缆通常为多路平行排列或在接口处平行排列,大对数电缆上所装配的接口通常以压接或焊接方式与电缆连接,压接的方式由于其连接质量稳定以及操作较为便利、高效被通常使用,刺破式连接器就是一种十分常用的压接电缆接口。
[0003] 刺破式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的外壳和外壳内的导体,导体以与大对数电缆相对应的多路结构顺序排列在外壳内,导体一端与设备接口电连接,导体的另一端为导电的插针或切刀形结构,插针或切刀穿过大对数电缆的导电线芯外表包覆的绝缘层后与内部的导线连接。给大对数电缆装配刺破式连接器一般需要两个工艺环节:1、插线,即将大对数电缆的多根导电线芯按特定排序插入连接器的接口;2、压接,即通过机械压紧的方式将连接器内部插针或切刀穿过导电线芯外表包覆的绝缘层后与内部的导线连接。由于大对数电缆的导电线芯通常比较细且排列密集,因此插线很容易出现线芯排序错误、线芯插入深度不一致的问题。由于插线工艺的不稳定,进而会造成压接工艺更容易出现不足压接或过分压接,不足压接会导致开路或接触电阻激增,同时也会导致插入损耗激增;过分压接会导致在连接扭和拉力的反复作用下,电缆连接器抗拉力降低直至拉断。综上所述,连接器的装配对于大对数电缆的生产与应用极为重要。
[0004] 现有技术通常是先将刺破式连接器用装置固定,然后将大对数电缆的导电线芯逐一插入刺破式连接器的连接口,再与其内部导体进行压接,由于导电线芯本身通常较细且为柔性结构,且压接时多根导电线芯与连接器内部导体分别受力,位置和形状易发生变化。因此,要保证多根导电线芯都能插入适当位置,而且刺破式连接器与导电线芯能够正确压接,必须精细地操作才能保证不出现错误。采用现有技术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且出现连接错误的几率较高,降低了大对数电缆安装连接器的成品率,增加了电缆生产的成本。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种大对数电缆的连接器装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将若干根导电线芯嵌入排线版的凹槽中;
S2、在若干根导电线芯外表面上覆盖一层绝缘薄膜,并将绝缘薄膜与导电线芯外表面热熔为一体;形成线排;
S3、将线排插入刺破式连接器,进行压接,完成安装。
[0006] 优选的,所述S1中,所述排线版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条具有同样深度和长度的凹槽。
[0007] 优选的,所述S2中,包含以下几个步骤:S21、固定已嵌入导电线芯的排线版;
S22、将一层绝缘薄膜覆盖于导电线芯的外表面之上;
S23、用高温压融板紧压于绝缘薄膜上,使得绝缘薄膜与导电线芯外表面热熔为一体;
S24,切除绝缘薄膜多余部分;
S25,取出已经与绝缘薄膜熔为一体的若干根导电线芯。
[0008] 优选的,所述S3中,刺破式连接器的刺破针同时穿过绝缘薄膜、导电线芯的绝缘层和护套层与内部的导线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凹槽深度为0.1mm-2mm;所述凹槽长度为20mm-80mm;所述凹槽的间距为0.05mm-3mm;所述凹槽的宽度为0.2mm-3mm。
[0010] 优选的,所述S1中,所述排线版为合金或纯制成。
[0011] 优选的,所述绝缘薄膜的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绝缘聚合物25-50份、增塑剂20-40份、填充剂10-35份、热稳定剂1-8份、阻燃剂1-8份。
[0012] 优选的,绝缘薄膜为透明或半透明,厚度为0.01mm-0.5mm,优选的,所述S23中,压融板温度为100℃-300℃,压融板紧压于绝缘薄膜之上持续0.2秒-5秒。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增加排线、覆膜环节使得多根导电线芯形成一个整体的线排,其位置、间距都被精确固定,使得能够同时将多根线芯插入到刺破式连接器的合适位置,工艺可靠性高。对线芯按色谱排序的过程在排线版中完成,效率比在插入连接器时进行排序大大提升。排线、覆膜、插线、压接环节可以借助装置自动化实现,操作方便,且材料、装置成本低廉、环保无污染。因此,本发明能够大幅度提升连接器装配速度和成品率,降低加工成本。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的简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对数电缆(以50芯为例)插线工艺,包含以下步骤:S1、排线嵌线
将50根导电线芯嵌入排线版的凹槽中;所述排线版上表面设置有50条具有同样深度和长度的凹槽。所述凹槽深度为0.8mm,大于导电线芯截面半径小于截面直径;所述凹槽长度为40mm;所述凹槽的间距为1.2mm,与50芯刺破式连接器插口一致;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mm,略小于导电线芯截面直径,使其能在凹槽中卡紧。所述排线版为铝镁合金制成。对线芯按色谱排序的过程在排线版中完成,效率比在插入连接器时进行排序大大提升。
[0017] S2、热熔覆膜固定已嵌入导电线芯的排线版;将一层绝缘薄膜覆盖于导电线芯的外表面之上,绝缘薄膜的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聚氯乙烯40份、增塑剂39份、填充剂25份、热稳定剂4份、阻燃剂3份。绝缘薄膜为透明,厚度为0.2mm;用温度为220℃-250℃压融板紧压于绝缘薄膜上,持续1-2秒,使得绝缘薄膜与导电线芯外表面热熔为一体;切除绝缘薄膜多余部分;取出已经与绝缘薄膜熔为一体的50根导电线芯,此时绝缘薄膜和50根导电线芯已形成一个长方形线排。
[0018] S3、将线排插入刺破式连接器对应位置,进行压接,刺破式连接器的刺破针同时穿过绝缘薄膜、导电线芯的绝缘层和护套层与内部的导线连接,完成安装。
[001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