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结构

申请号 CN201410493429.9 申请日 2014-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4518345A 公开(公告)日 2015-04-15
申请人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发明人 目良一;
摘要 一种带连接器的 线束 的防 水 结构,在不会使连接器本身的大型化的情况下,能够简便地实现压接 端子 的紧固部分的防水。所述带连接器的线束由构成线束的多个电线的电线末端上所压接的压接端子分别容纳保持于连接器内所设置的多个腔体中而构成,在所述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中,相对于多个电线从连接器的后方侧腔体开口部向外方突出的连接器颈部,具有从后方侧腔体开口部扩张到连接器侧和电线侧双方范围的宽度尺寸、具备防水性和弹性、且单面成为粘接面的片材从将连接器夹持在中间的两侧使各粘接面紧贴而进行固定,从而连接器颈部被片材 覆盖 。
权利要求

1.一种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结构,由构成线束的多个电线的电线末端上所压接的压接端子分别容纳并保持于连接器内所设置的多个腔体中而构成,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多个电线从所述连接器的后方侧腔体开口部向外方突出的连接器颈部,具有从所述后方侧腔体开口部扩张到所述连接器侧和所述电线侧双方范围的宽度尺寸、具备防水性和弹性且单面成为粘接面的片材从将所述连接器夹持在中间的两侧使各粘接面紧贴而进行固定,从而所述连接器颈部被所述片材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其中,
所述片材由独立发泡体或半独立发泡体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其中,
所述电线为电线,被配置在汽车的车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其中,在所述连接器的周壁面外方设置有部,所述耳部在与所述周壁面之间不隔着间隙,所述耳部是不在中间夹持所述连接器或所述电线且所述片材的所述粘接面彼此直接紧贴的耳部。

说明书全文

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由多个电线构成的线束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器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在汽车的电气系统所使用的线束的末端部,安装有将构成线束的多个电线末端上所压接的压接端子容纳并保持在内部的腔体中的连接器。并且,将上述连接器连接到设置在各种电气部件上的对方侧连接器,从而容易且切实地进行从电池到电气部件的供配电。这种带连接器的线束例如记载在日本特开昭62-188186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中。
[0003] 另外,最近,为了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考虑使用电线代替电线来作为构成线束的电线。但是,在铝电线与由以铜作为主成分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压接端子的连接部分,容易由于液体进入而产生不同种类金属腐蚀等电腐蚀。因此,例如,如日本特开2013-1617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示,提出了利用防止液体进入的环树脂等防水或防腐蚀材料来覆盖铝电线与压接端子的连接部分。
[0004] 但是,在这种现有的防水结构中,虽然能够对各电线的压接端子的紧固部分切实地进行防水,但是需要对每个电线实施防水加工,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并且工时也增加,存在无法避免成本增加的问题。并且,各电线的压接端子的紧固部分因防水或防腐蚀剂而变粗,因此还存在无法避免安装它们的连接器的腔体及连接器整体的大型化的问题。
[0005] 另外,存在如下实际情况:还有带连接器的线束配置在车室内的情况等对带连接器的线束要求的防水基准比较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廉价且小型地提高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性的结构还没有被提出。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188186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617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完成,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在不会使连接器本身大型化的情况下,能够简便地实现压接端子的紧固部分的防水。
[0011]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由构成线束的多个电线的电线末端上所压接的压接端子分别容纳并保持于连接器内所设置的多个腔体中而构成,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多个电线从所述连接器的后方侧腔体开口部向外方突出的连接器颈部,具有从所述后方侧腔体开口部扩张到所述连接器侧和所述电线侧双方范围的宽度尺寸、具备防水性和弹性且单面成为粘接面的片材从将所述连接器夹持在中间的两侧使各粘接面紧贴而进行固定,从而所述连接器颈部被所述片材覆盖。
[0012] 根据本方式,对于存在从外部向连接器内部进水的可能性的连接器颈部,使片材的粘接面彼此紧贴而进行固定,以使具备防水性和弹性的片材从在中间夹持连接器的两侧将连接器颈部夹入其中。并且,片材具有从连接器的后方侧腔体开口部扩张到连接器侧和电线侧双方范围的宽度尺寸。因此,不对各电线末端的压接端子的紧固部实施防水材料,就能够以非常简便的结构防止从连接器后方侧的腔体开口部向内部进水,确保压接端子的紧固部分的大致的防水性。因此,对于防水基准比较低的车室内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等,能够简便且廉价地实现防水性的提高。并且,由于不需要对各电线末端的压接端子的紧固部实施防水材料,因此在不会使连接器的大型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防水性的提高。
[0013] 特别是,由于从将连接器颈部夹在中间的两侧贴合的片材具有从腔体开口部扩张到连接器侧和电线侧这两侧的较宽的宽度尺寸,因此与将聚氯乙烯绝缘带螺旋状卷绕的情况相比,不会在上下重合的带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有助于确保配置在连接器内的各压接端子的紧固部分的防水性。
[0014] 并且,由于片材具有弹性,因此还能够有助于追随连接器颈部的移动。因此,能够有助于适用于有向所有方向弯曲的可能性的连接器颈部,并且能够稳定地确保所希望的防水性能。
[0015]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片材由独立发泡体或半独立发泡体构成。
[0016] 根据本方式,由于片材由独立发泡体或半独立发泡体构成,因此能够确保可以有助于追随连接器颈部的弯曲的足够的弹性。并且,与甲酸乙酯等连续发泡体相比,发泡体内部的气泡不连续,因此附着在片材上的水分通过气泡向内部流入的危险性得以避免。因此,即使在采用铝电线作为电线的情况下,也能够有助于班组车室内等中所需的防水基准。
[0017]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在所述第二方式中,所述电线为铝电线,配置在汽车的车室内。
[0018] 根据本方式,在带连接器的线束使用铝电线并配置在车室内的情况下,利用独立发泡体或半独立发泡体的片材能够简便且有助于确保所需的防水性。
[0019]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是,在所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在所述连接器的周壁面外方设置有部,所述耳部在与所述周壁面之间不隔着间隙,所述耳部是不在中间夹持所述连接器或所述电线且所述片材的所述粘接面彼此直接紧贴的耳部。
[0020] 根据本方式,在连接器的周壁面外方,片材的粘接面彼此直接紧贴的耳部被设置为在与周壁面之间不隔着间隙。由此,能够将片材更稳定地紧贴固定于连接器的颈部,能够有助于防止从连接器颈部发生位置偏移,确保防水性能的稳定化及耐久性。
[0021] 根据本发明,使片材的粘接面彼此紧贴而进行固定,以使具备防水性和弹性的片材从将连接器夹持在中间的两侧将连接器颈部夹入其中。因此,对于防水基准比较低的车室内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等,能够简便且廉价地实现防水性的提高。并且,由于不需要对各电线末端的压接端子的紧固部实施防水材,因此在不会使连接器大型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防水性的提高。特别是,由于片材具有扩张到连接器侧和电线侧这两侧的较宽的宽度尺寸,因此与用聚氯乙烯绝缘带卷绕的情况相比,不会产生带之间的间隙。并且,由于片材具有弹性,因此还能够有助于追随连接器颈部的移动。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的俯视图。
[0023] 图2是图1所示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的主视图。
[0024]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中所使用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0025] 图4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0026] 图5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的后视图。
[0027] 图6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0028]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中所使用的压接有压接端子的线束的电线末端的俯视图。
[0029] 图8是图7所示的线束的电线末端的侧视图。
[0030]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的其他方式的俯视图。
[0031] 图10是图9所示的带连接器的线束的防水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33] 图1~8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线束10的防水结构,通过片材16对担心从外部向连接器11内部进水的带连接器的线束10的连接器颈部14进行防水的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带连接器的线束10包括构成线束的多个电线18、以及设置在多个电线18的末端的连接器11。并且,从连接器11的前方侧(图1中,左侧)与设置在未图示的各种电气部件上的对方侧连接器连接。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前方侧是指图1中的左侧,后方侧是指图1中的右侧,并且上方是指图2中的上方,下方是指图2中的下方。
[0034] 图3~6表示构成连接器11的连接器壳体12。连接器壳体12形成为大致形状,例如由聚丙烯(PP)、聚酰胺(PA)等合成树脂通过射出成型等而一体形成。如图5及图6所示,在连接器壳体12的内部贯通形成有多个腔体。具体地说,在连接器壳体12的后表面22侧形成有朝向后方开口的矩形状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个)腔体即后方侧腔体24,另一方面,在与连接器壳体12的前表面26侧相对的位置,形成有朝向前方开口的矩形状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个)前方侧腔体28。后方侧腔体24和前方侧腔体28在连接器壳体12内连通,插入到前方侧腔体28中的对方侧连接器的未图示的连接器端子嵌入到后方侧腔体24中所插入的电线18的后述的电线末端42上所压接的压接端子44中,从而连接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另外,插入有压接端子44的后方侧腔体开口部30构成为比插入有连接器端子的前方侧腔体开口部32大。
[0035] 并且,如图1(图3)所示,在连接器壳体12的上表面34上,设置有以剖面L字形状朝向后方侧突出设置而成为单臂梁结构的矩形状的卡合突部36。在卡合突部36的中央部设置有朝向斜后外方突出的卡合突起38,另一方面卡合突部36的突出端部成为卡合解除部40。由此,通过将连接器11从前方侧插入到对方侧连接器,连接器壳体12的卡合突部36的卡合突起38与对方侧连接器的未图示的卡合突起卡合而进行连接固定。另外,在要解除卡合的情况下,按压连接器壳体12的卡合解除部40,并同时向后方拉拽连接器11,从而能够从对方侧连接器拔出连接器11。
[0036] 图7及图8表示构成带连接器的线束10的多个电线18的一例。在各电线18的电线末端42上压接有压接端子44,如图1及图5所示,上述压接端子44各自容纳并保持在连接器11的连接器壳体12内所设置的多个后方侧腔体24中,从而构成带连接器的线束10。更详细地说,剥除电线末端42的电线18的前端侧的绝缘覆层48而使芯线50露出,将芯线50紧固加工于压接端子44的芯线紧固部52,并且将露出了芯线50的电线18的前端部分紧固加工于压接端子44的电线紧固部54,由此电线18固定、连接于压接端子44。进而,在压接端子44的前端部(图7及图8中左侧)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开口的筒状的触点部56。并且,将以上述方式压接在电线末端42上的压接端子44分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12内所设置的多个后方侧腔体24。由此,压接端子44的触点部56的后端部58与设置在后方侧腔体24内的未图示的卡定臂卡合,从而防止脱出。进而,通过将连接器11插入到对方侧连接器,从而将对方侧连接器的未图示的连接器端子插入压接端子44的筒状的触点部56中,各电线18与对方侧连接器电连接。
[0037]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电线18由铝电线构成。铝电线形成为如下结构:扎束多个由铝或铝合金等铝类材料构成的金属线而成的芯线50被乙烯类树脂或苯乙烯类树脂等的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覆层48覆盖。并且,通过剥除各电线18的前端侧的绝缘覆层48,露出芯线50。
[0038] 形成为这种结构的带连接器的线束10例如配置在汽车的车室内,存在从外部向连接器11内部进水的可能性的连接器颈部14通过片材16进行防水。在此,如图1所示,连接器颈部14是指,多个电线18从连接器11的后方侧腔体开口部30向外方(图1中右侧)突出的区域。
[0039] 图1及图2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线束10的防水结构所使用的片材16。片材16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带状构件,将上述带状构件弯折二次而从连接器颈部14的侧方(图1中近前侧)将连接器颈部14整体以从上下两侧覆盖的方式进行组装而覆盖,从而对连接器颈部14进行防水。
[0040] 更详细地说,片材16是由独立发泡体或半独立发泡体构成的一体成型构件,形成为具有弹性且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带状构件,且其单面成为粘接面60。并且,可以将上述带状构件切断为任意长度(切断为与连接器11的大小对应的所希望的长度)来使用。另外,片材16具有从后方侧腔体开口部30扩张到连接器11侧和电线18侧双方范围的宽度尺寸L1。
[0041] 在此,独立发泡体和半独立发泡体主要由EPDM(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独立发泡体构成为在橡胶主体内形成的气泡彼此独立,因此其本身就具有防水性。另一方面,半独立发泡体构成为在橡胶主体内的气泡的一部分连续,因此存在缺乏防水性的部位,但是在防水基准比较低的车室内的情况下,能够有助于确保所需的防水性。另外,作为独立发泡体,例如可以采用日东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制的エプトシーラー(Eptsealer)6800系列等。另一方面,作为半独立发泡体,例如可以采用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制的エバーライトモラン(Everlight Moran)#730等。
[0042] 将形成为这种结构的大致矩形状的片材16弯折二次,从连接器颈部14的侧方(图1中近前侧)朝向连接器颈部14进行组装。并且,相对于连接器颈部14,各粘接面60、60(图2中参照左侧)从在中间夹持连接器11的上下方向两侧彼此紧贴而进行固定,从而连接器颈部14被片材16覆盖。
[0043] 在此,片材16相对于连接器11重合的量L2只要能够确保不会因连接器颈部14的移动而导致片材16从连接器11脱落的程度的紧贴强度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避开卡合突部36的最大值。另一方面,片材16的粘接面60、60彼此直接紧贴的耳部62a在连接器11的周壁面即侧面64a外方被设置为在其中间不夹持连接器11或电线18且在与连接器11的侧面64a之间不隔着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耳部62a的宽度尺寸L3确保为10mm以上。由此,能够稳定地确保防水性能,还能够确保车载后的耐久性。另外,耳部62a设置在连接器11的25周壁面中的没有设置卡合突部36的平坦的侧面64a上,从而尽可能地确保片材16的卷绕量,并且能够防止耳部62a从连接器11剥离。
[0044]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线束10的防水结构,对于存在从外部向连接器11内部进水的可能性的连接器颈部14,使片材16的粘接面60、60通过彼此紧贴来进行固定,以使具备防水性和弹性的片材16从上下两侧将连接器颈部14夹入其中。由此,能够通过非常简便的结构防止从连接器11的后方侧腔体开口部30向内部进水,确保压接端子44的芯线紧固部52的大致的防水性。因此,对于防水基准比较低的车室内的带连接器的线束10等,即使不像以往那样对各电线末端42的压接端子44的芯线紧固部52实施防水材料,也能够确保所需的防水性,因此能够避免连接器11的大型化。
[0045] 特别是,由于从连接器颈部14的上下两侧贴合的片材16具有从后方侧腔体开口部30扩张到连接器11侧和电线18侧这两侧的较宽的宽度尺寸,因此与像以往那样将聚氯乙烯绝缘带螺旋状卷绕的情况相比,不会在上下重合的带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有助于确保配置在连接器11内的各压接端子44的芯线紧固部52的防水性。
[0046] 并且,由于片材16具有弹性,因此还能够有助于追随连接器颈部14的移动。因此,能够有助于适用于可能向所有方向弯曲的连接器颈部14,并且能够稳定地确保所希望的防水性能。
[0047] 并且,由于片材16由独立发泡体或半独立发泡体构成,因此能够确保可以有助于追随连接器颈部14的弯曲的足够的弹性。并且,与氨基甲酸乙酯等连续发泡体相比,发泡体内部的气泡不连续,因此附着在片材16上的水分通过气泡向内部流入的危险性得以避免。因此,即使在采用铝电线作为电线18的情况下,也能够有助于满足车室内等中所需的防水基准。
[0048] 接着,用图9及图10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带连接器的线束10的防水结构中所使用的片材16的其他方式,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结构的构件及部位,在图中标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从而省略其详细说明。即,该带连接器的线束66的防水结构的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连接器11的周壁面即两侧面64a、64b外方均被设置为不在中间夹持连接器11或电线18且片材68的粘接面60、60彼此直接紧贴的耳部62a、62b在与两侧面64a、64b之间不隔着间隙。在带连接器的线束66中,也是片材68从上下侧夹入连接器颈部14并使粘接面60、60彼此紧贴而进行固定,并且片材68具有从连接器11的后方侧腔体开口部30扩张到连接器11侧和电线18侧双方的宽度尺寸,因此能够形成为与前一实施方式的带连接器的线束10的防水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所以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0049] 并且,在连接器11的周壁面即两侧面64a、64b外方被设置为片材68的粘接面60、60彼此直接紧贴的耳部62a、62b在与两侧面64a、64b之间不隔着间隙。因此,能够将片材
68更稳定地紧贴固定于连接器颈部14,因此能够有助于防止片材68从连接器颈部14发生位置偏移,确保防水性能的稳定化及耐久性。
[0050] 另外,在本方式中,片材68为1张大致矩形状的带状构件,将该带状构件弯折二次,从而将连接器颈部14整体以从上下两侧覆盖的方式进行覆盖,但也可以由2张相同形状的矩形状的带状构件构成。通过使用2张相同形状的带状构件来将连接器颈部14整体以从上下两侧覆盖的方式进行覆盖,在耳部62b处能够去除片材68的弯折部70,因此能够以比宽度尺寸L4(参照图10)更宽的宽度尺寸使片材68的粘接面60、60彼此直接紧贴。因此,能够将片材68更稳定地紧贴固定于连接器颈部14。
[0051]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的记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片材16由独立发泡体或半独立发泡体构成,但只要具备防水性和弹性,就不限于此。并且,片材16从在中间夹持连接器11的两侧将连接器颈部14夹入其中,使片材16的粘接面60、60彼此紧贴来固定于连接器颈部14即可。既可以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从上下方向两侧将连接器颈部14夹入其中,也可以根据连接器11的形状从左右两侧将连接器颈部14夹入其中。
[0052] 并且,本发明除了能够适用于由铝电线构成的带连接器的线束以外,还同样能够适用于有铜电线构成的带连接器的线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