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1310252826.2 申请日 2013-06-24 公开(公告)号 CN103515723B 公开(公告)日 2016-01-13
申请人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桑原高志; 松尾诚也;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能够以低的成本确保充分的 接触 压 力 并且具有长的连接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所述连接器(10)包括 基础 构件(100)和从基础构件(100)向上和向下凸出的触点(200)。形成在所述基础构件(100)上的开口(110)沿着与所述触点(200)的间距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所述触点(200)具有弹性 支撑 构件(220)和粘附在所述弹性支撑构件(220)上的触点 薄膜 (260)。触点薄膜(260)面对所述开口(110),使得所述触点薄膜(260)的长度能够长于在所述间距方向上的触点(200)之间的间隔。所述触点(200)吸收连接物体的焊盘的尺寸的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基础构件,所述基础构件具有多个触点连接部和多个开口,所述触点连接部布置成在第一平方向上具有多个列和在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相交的第二水平方向上具有多个行的矩阵形式,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触点连接部,每个开口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垂直方向穿透所述基础构件,每个开口沿着在由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限定的水平面中的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相交的预定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被所述基础构件保持并且布置成矩阵形式,每个触点包括弹性支撑构件和触点薄膜,所述弹性支撑构件具有上端、连接表面和下端,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是所述弹性支撑构件的沿所述垂直方向相对的末端,所述连接表面定位在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之间并且面对所述开口,所述弹性支撑构件连至相应的触点连接部并且从所述基础构件向上和向下突出,所述触点薄膜包括绝缘薄膜和形成在所述绝缘薄膜上的导电部,所述绝缘薄膜定位在所述弹性支撑构件和所述导电部之间,所述导电部面对所述开口并且在相应的弹性支撑构件的所述上端、所述连接表面和所述下端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支撑构件的所述连接表面是沿着预定方向凸出的弯曲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支撑构件还具有被定位成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与所述连接表面相对的后表面,所述基础构件形成有与所述触点连接部相对应的多个后开口,所述弹性支撑构件的后表面面对相应的后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与所述触点连接部中的一个相对应的开口也用作与所述触点连接部中的另一个相对应的后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基础构件由硬度比所述弹性支撑构件高的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具有较高硬度的所述材料是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通过用绝缘物涂覆所述金属的表面而获得所述基础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基础构件具有由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边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边构成的矩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导电部的展开长度比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上所述触点连接部之间的间隔中的每个间隔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开口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上所述触点连接部之间的间隔中的每个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所述预定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两者都形成45度的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在水平面上包围所述基础构件的框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基础构件在所述水平面上具有中心区域和包围所述中心区域的外围区域,所述多个开口形成在所述中心区域上,定位孔形成在所述外围区域上,定位凸起形成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孔。
14.一种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器具有多个触点和保持所述触点的基础构件,所述方法包括:
将弹性基础构件形成至所述基础构件,所述基础构件具有多个触点连接部和多个开口,所述触点连接部布置成沿第一水平方向具有多个列和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相交的第二水平方向具有多个行的矩阵形式,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触点连接部,每个开口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两者的垂直方向穿透所述基础构件,每个开口沿着在由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限定的水平面中的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两者相交的预定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基础构件具有至少两个弹性支撑构件和连接在所述弹性支撑构件之间的连接部,每个弹性支撑构件连至所述触点连接部并且具有上端、下端和连接表面,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是所述弹性支撑构件的沿所述垂直方向相对的末端,所述连接表面设置在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之间并且面对所述开口;
去除所述连接部;
准备多个触点薄膜,其中每个触点薄膜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支撑部和形成在所述支撑部上的导电部;以及
通过将所述触点薄膜连至所述弹性支撑构件、使得所述导电部面对所述开口并且在所述弹性支撑构件的所述上端、所述连接表面和所述下端上延伸,而形成多个触点。

说明书全文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配置用于建立基板的焊盘之间的连接或者LGA(接点格栅阵列)封装与基板的焊盘之间的连接。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 在JP-A2009-38171(专利 文献1)、JP-A2002-57416(专 利文献2) 和JP-A2011-86590(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这种连接器。
[0003] 如图28和29所示,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连接器中的每一个通过在绝缘基体1上形成导体2并且一起弯曲导体2和绝缘基体1而被制成,其中绝缘基体1具有片状形状。
[0004] 如图30所示,专利文献3的连接器具有绝缘弹性片5和通孔7,该绝缘弹性片5具有凸起部4和4’。导体6被覆到凸起部4上、通孔7的内侧上以及相对的凸起部4’上。导体6用作触点3。导体6的定位在凸起部4与通孔7之间的部分以大约45度延伸,使得施加于触点3的应被减小。
[0005] 在专利文献1中,触点的高度由导体2的长度确定(导体2被展开的长度),并且该长度是通过触点之间的间隔来确定的。详细地,如果触点之间的间隔小,则触点的高度将不大。结果,不能确保充分的接触压力,或者触点可能不会跟随基板的变形
[0006] 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不适于与以矩阵形式布置的焊盘(诸如LGA封装的焊盘)连接。
[0007] 专利文献3的连接器具有制造工艺复杂并且需要高成本的问题。应力集中在定位于通孔7附近的导体6的弯曲部上。因此,导体6可能会被损坏。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确保充分的接触压力并且具有长的连接寿命。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0009]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基础构件,所述基础构件具有多个触点连接部和多个开口,所述触点连接部布置成在第一平方向上具有多个列和在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相交的第二水平方向上具有多个行的矩阵形式,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触点连接部,每个开口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两者的垂直方向穿透所述基础构件,每个开口沿着在由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限定的水平面中的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两者相交的预定方向延伸;以及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被所述基础构件保持并且布置成矩阵形式,每个触点包括弹性支撑构件和触点薄膜,所述弹性支撑构件具有上端、连接表面和下端,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是所述弹性支撑构件的沿所述垂直方向相对的末端,所述连接表面定位在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之间并且面对所述开口,所述弹性支撑构件连至相应的触点连接部并且从所述基础构件向上和向下突出,所述触点薄膜包括绝缘薄膜和形成在所述绝缘薄膜上的导电部,所述绝缘薄膜定位在所述弹性支撑构件和所述导电部之间,所述导电部面对所述开口并且在相应的弹性支撑构件的所述上端、所述连接表面和所述下端上延伸。
[0010]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连接器具有多个触点和保持所述触点的基础构件,所述方法包括:将弹性基础构件形成至所述基础构件,所述基础构件具有多个触点连接部和多个开口,所述触点连接部布置成沿第一水平方向具有多个列和沿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相交的第二水平方向具有多个行的矩阵形式,所述开口对应于所述触点连接部,每个开口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两者的垂直方向穿透所述基础构件,每个开口沿着在由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限定的水平面中的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两者相交的预定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基础构件具有至少两个弹性支撑构件和连接在所述弹性支撑构件之间的连接部,每个弹性支撑构件连至所述触点连接部并且具有上端、下端和连接表面,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是所述弹性支撑构件的沿所述垂直方向相对的末端,所述连接表面设置在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之间并且面对所述开口;去除所述连接部;准备多个触点薄膜,其中每个触点薄膜具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支撑部和形成在所述支撑部上的导电部;以及通过将所述触点薄膜连至所述弹性支撑构件、使得所述导电部面对所述开口并且在所述弹性支撑构件的所述上端、所述连接表面和所述下端上延伸,而形成多个触点。
[0011] 通过参考附图研究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可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并且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斜视图;
[0013] 图2是示出图1的基础构件的斜视图;
[0014] 图3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基础构件和触点的斜视图;
[0015] 图4是示出沿预定方向P取的横截面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0016] 图5是示出图2的基础构件的俯视图,该基础构件形成有弹性基础构件;
[0017] 图6是示出图5的基础构件的斜视图;
[0018] 图7是示出图5的基础构件的俯视图,连接部被去除;
[0019] 图8是示出图7的基础构件的斜视图;
[0020] 图9是示出由导电部基础构件形成的绝缘薄膜基础构件的斜视图;
[0021] 图10是示出由保护构件形成的图9的绝缘薄膜基础构件的斜视图;
[0022] 图11是示出触点-薄膜基础构件的斜视图;
[0023] 图12是示出图11的触点-薄膜基础构件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0024] 图13是示出梳形夹具的斜视图;
[0025] 图14是示出通过使用弯曲夹具形成触点的过程的横截面视图;
[0026] 图15是示出图3的基础构件、图3的触点和框架的斜视图;
[0027] 图16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斜视图,所述连接器定位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
[0028] 图17是示出置于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
[0029]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斜视图,所述基础构件形成有弹性支撑构件;
[0030] 图19是示出用于形成弹性支撑构件的过程的俯视图;所述基础构件形成有弹性基础构件;
[0031] 图20是图19的斜视图;
[0032]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斜视图;所述基础构件形成有弹性支撑构件;
[0033] 图22是示出用于形成弹性支撑构件的过程的俯视图;所述基础构件形成有弹性基础构件;
[0034] 图23是图22的斜视图;
[0035]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斜视图,连接器的上侧被示出;
[0036] 图25是示出图24的连接器的下侧的斜视图;
[0037] 图26是示出图24的连接器的斜视图,所述连接器定位在LGA封装与下基板之间;
[0038] 图27是示出图24的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所述连接器置于所述LGA封装与所述下基板之间;
[0039] 图28示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连接器;
[0040] 图29示出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连接器;
[0041] 图30示出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连接器。
[0042] 虽然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更实施方式和可选形式,但是在附图中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并且在文中将详细描述所述特定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对应特定实施例的附图和详细描述不是想要将本发明限定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相反地,旨在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实施方式、等同方案和可选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第一实施例)
[0044] 参考图1、图16和图26,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被配置成将基板900的焊盘(未示出)或LGA封装1000的焊盘(未示出)与基板950的焊盘960电连接。基板900和LGA封装1000中的每一个布置在连接器10之上(+Z侧),而基板950布置在连接器10之下(-Z侧)。
[004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包括基础构件100、被基础构件100保持的多个触点200以及保持基础构件100的框架300。触点200以矩阵形式布置,所述矩阵沿X方向(第一水平方向)具有多个列、沿Y方向(第二水平方向)具有多个行。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总共具有49个触点200。触点200以7行×7列的矩阵形式布置。
[0046] 如图1和2所示,基础构件100具有板状形状。详细地,基础构件100具有正方形瓦片形状。基础构件100包括多个开口(稍后描述的开口110和后开口120)和多个触点连接部130。类似于触点200,触点连接部130以矩阵的形式布置。基础构件100由金属片制成。金属片的表面例如通过绝缘涂层等而被绝缘。
[0047] 如在图2中示出的,触点连接部130定位在开口110与后开口120之间。开口110(后开口120)沿Z方向(垂直方向)穿透基础构件100。
[0048] 如从图4可以理解的,左边的触点连接部130的开口110和右边的触点连接部130的后开口120形成为一个开口。换言之,沿预定方向P定位在相邻的触点连接部130之间的开口用作对应触点连接部130中的一个触点连接部的开口110,并且还用作对应触点连接部130中的另一个触点连接部的后开口120。
[0049] 如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基础构件100具有沿预定方向P延伸的多个长开口。一个或多个触点连接部130设置在长开口中的每个长开口中,以便沿预定方向P将长开口分成两个或更多个开口。尤其地,在设置有两个或更多个触点连接部130的长开口中,触点连接部130沿预定方向P以规则间隔布置。
[0050] 如从图1和图2可以理解的,预定方向P与XY平面(水平平面)中的X方向和Y方向均相交。开口110沿着预定方向P延伸。因此,开口110在预定方向P上的尺寸L1大于X方向上和Y方向上的触点连接部130之间的间隔L2。
[0051] 本实施例的预定方向P相对于X方向和Y方向两者形成45度的角度。45度角度能够使开口110的尺寸L1在预定方向P上最大。
[0052]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触点200具有桶形形状,并且连至基础构件100的触点连接部130。
[0053] 如在附图4中最佳示出的,触点200包括弹性支撑构件220和触点薄膜260。弹性支撑构件220具有上端222、连接表面226、下端224和后表面228。上端222和下端224是沿Z方向(垂直方向)相对的端部。连接表面226设置在上端222与下端224之间。后表面228定位成沿预定方向P与连接表面226相对。
[0054] 弹性支撑构件220连至基础构件100,使得触点连接部130定位在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中心处。换言之,触点连接部130完全嵌入弹性支撑构件220中。根据该结构,弹性支撑构件220被沿X方向和Y方向精确地定位。并且,弹性支撑构件220被牢固地保持并且能够被防止从触点连接部130滑动。
[0055] 弹性支撑构件220沿+Z方向(向上)和-Z方向(向下)从基础构件100突出。换言之,弹性支撑构件220中每一个的上端222和下端224沿Z方向离开基础构件100。触点200吸收连接物体(基板900和950,参见图16)的焊盘在Z方向上的尺寸变化,该焊盘定位在触点200上和在其下面。因此,触点200可靠地与连接物体连接。
[0056] 如图4所示,弹性支撑构件220的连接表面226面对开口110。后表面228面对后开口120。换言之,弹性支撑构件220沿预定方向P定位在开口110与后开口120之间。
[0057] 如图3和4所示,触点薄膜260具有矩形形状。触点薄膜260包括绝缘薄膜(支撑部)262和形成在绝缘薄膜262上的导电部264。绝缘薄膜262定位在弹性支撑构件220与导电部264之间。导电部264面对开口110,并且在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上端222、连接表面226和下端224上延伸。因此,导电部264将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上端222与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下端224相连接。
[0058] 本实施例的导电部264的长度长于X方向和Y方向上的弹性支撑构件220之间的间隔(L2,见图2)。结果,在Z方向上具有大尺寸的弹性支撑构件220能够用于连接器10。根据本实施例,每个触点200能够以充分的接触压力与上连接物体和下连接物体(基板的焊盘或者LGA封装的焊盘)相连接。
[0059] 弹性支撑构件220的连接表面226是在预定方向P上的凸起的弯曲表面。本实施例的后表面228也具有在预定方向P上凸起的弯曲表面。换言之,后表面228和连接表面226的横截面中的每一个横截面具有在由预定方向P和Z方向限定的平面中的弧形形状。
弹性支撑构件220具有凸起的弯曲表面,使得在触点薄膜260连到弹性支撑构件220时应力不会集中到触点薄膜260的一部分上(例如,导电部264)(以后描述)。
[0060] 上述基础构件100由金属制成,然而,材料不限于金属。例如,基础构件100可以由绝缘材料(聚酰亚胺薄膜或树脂片等等)制成,只要绝缘材料的硬度比弹性支撑构件220的硬度高就可以。基础构件100的表面涂覆有绝缘材料,以便例如基础构件100与触点200的导电部264之间不会发生短路
[0061] 基础构件100具有中心区域和围绕中心区域的外围区域150。开口110形成在中心区域上。8个定位孔152形成在外围区域150上。详细地,定位孔152定位在基础构件100的外围区域150的四条边的中部和四个角的附近。定位孔152对应于框架300的定位凸起302。如从图1和图2可以理解的,基础构件100相对于两条对角线中的每一个是对称的。基础构件100的矩阵形式的布置由7列和7行组成,即,列的数量与行的数量相同。
触点200的布置即使在连接器10被围绕平行于Z方向的轴线旋转180度之后也不变(见图1)。因此,定位孔152的数量是2个就足够了。然而,定位孔152的数量可以是3或更多个。尤其地,如果触点200的列和行的数量彼此不同,则优选设置三个或更多个定位孔152,或者优选设置两个定位孔152,而连接器10形成为具有相对于连接两个定位孔152的线为非对称的形状。
[0062] 如图1和图15所示,框架300保持和固定基础构件100。框架300具有方形形状。框架300具有形成在中心处的开口和保持基础构件100的容纳部340。容纳部340围绕开口形成并且从上表面303向下凹陷。8个定位凸起302形成在容纳部340上。定位凸起302对应于基础构件100的定位孔152。定位凸起302的高度优选小于上表面303。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框架300还具有两个定位凸起310和两个定位凸起320。定位凸起310插入基板900(上连接物体)的定位孔920中。定位凸起320插入基板950(下连接物体)的定位孔970中。
[0063] 本实施例的基础构件100由具有高硬度的金属制成,使得定位孔152可以被省略。在这种情况中,可以通过将基础构件100的边缘配合到框架300的侧表面301(见图1和图
15)来进行位置调整。容纳部340和基础构件100的尺寸优选被确定为使得在容纳部340与基础构件100之间没有间隙。然而,在基础构件100的边缘配合到框架300的侧表面301时,由上述绝缘材料等制成的基础构件100可能被变形(翘曲)。在这种情况下,优选通过使用基础构件100的定位孔152和框架300的定位凸起302来进行位置调整。
[0064]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解释用于制造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10的方法。
[0065] 参考图2,例如通过冲压金属基础构件来获得正方形的金属片。定位孔152和开口110(后开口120)形成在金属片上。可以通过激光加工、冲压加工或者挤压加工等形成定位孔152、开口110和后开口120。同时进行冲压金属基础构件的加工过程和形成定位孔152、开口110和后开口120的加工过程。
[0066] 接着,如图5和6所示,弹性基础构件240通过注塑成型等形成至基础构件100。每个弹性基础构件240被形成在沿着垂直于预定方向P的方向的直线或行中。详细地,每个弹性基础构件240具有弹性支撑构件220和连接部230。弹性支撑构件220包围基础构件100的触点连接部130。连接部230连接在沿着垂直于预定方向P的方向邻近的弹性支撑构件220之间。连接部230比弹性支撑构件220薄。
[0067] 此后,如图7和8所示,连接部230从弹性基础构件240去除。连接部230可以通过激光切割、挤压加工等去除。作为经历上述加工的结果,可以获得具有连至触点连接部130的弹性支撑构件220的基础构件100。从图4可以理解,触点连接部130定位在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中心处。触点连接部130,即,基础构件100的一部分完全嵌入弹性支撑构件
220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弹性基础构件240去除连接部230来获得弹性支撑构件220。
然而,弹性支撑构件220可以直接形成至相应的触点连接部130。
[0068] 参考图7和图8,将解释将触点薄膜260粘贴至弹性支撑构件220的过程。如图4所示,粘合剂置于上端222和下端224上,触点薄膜260粘贴到弹性支撑构件220上并且粘附至弹性支撑构件220。
[0069] 通过使用夹具和多个触点薄膜260形成在其上的薄片同时将触点薄膜260粘贴到相应的弹性支撑构件上。详细地,如图9所示,包括多个导体基础构件274的导电图案形成在绝缘薄膜基础构件272的下侧(即,绝缘薄膜基础构件272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本实施例的导电图案通过光刻术或者镀覆形成,并且由Au/Ni/Cu等的多层薄膜(金属薄膜)制成。如从图9中清楚看到的,每个导体基础构件274沿着预定方向P延伸。
[0070] 如图10所示,保护构件290粘贴至绝缘薄膜基础构件272,以覆盖导体基础构件274,以便保护导体基础构件274。保护构件290是保护胶带或者具有粘附侧的保护片。通过粘贴保护构件290,总的厚度变大,使得能够改善所述薄片的操纵。
[0071] 如图11所示,切口280、定位孔292和矩形孔288形成在绝缘薄膜基础构件272的上侧(即,下侧的相对侧)上。详细地,对于绝缘薄膜基础构件272的上侧实施挤压加工或者激光加工,使得形成多个切口280。绝缘薄膜基础构件272的上侧形成有与定位孔292和矩形孔288相对应的切口。然后,孔中不需要的部分被去除。切口280对应于基础构件100的开口110(见图2)。矩形孔288对应于没有与开口110合并的后开口120。定位孔292对应于基础构件100的定位孔152。
[0072] 详细地,如图12所示,切口280具有矩形(或直角)的U形形状。直角的U形形状的两个边沿着预定方向P延伸,剩下的一个边横过导体基础构件274或与导体基础构件274相交并且与上述两个边相连。导体基础构件274被切口280划分,使得形成多个导电部264。导电部264对应于弹性支撑构件220(见图3和图12)。下文中,在三个边上被切口280包围的区域(即,直角的U形形状的内部区域)被称为“小284”。接续小块284的部分被称为“固定部282”,接续固定部282并且沿预定方向P延伸的部分被称为“支撑带
286”。小块284和固定部282对应于触点薄膜260(见图3)。
[0073] 如图12所示,设置有多个触点薄膜260的触点薄膜基础构件270通过在绝缘薄膜基础构件272和导体基础构件274上制造切口280而被获得,其中每个触点薄膜260包括绝缘薄膜262和导电部264。随后,粘合剂粘贴到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上端222和下端224。触点薄膜基础构件270的固定部282粘附至下端224。在本实施例中,触点薄膜基础构件
270的定位孔292被调整至基础构件100的定位孔152,使得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下端224能够被调整至触点薄膜260的固定部282。然而,下端224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被调整至固定部282。在本实施例中,粘合剂是热固性粘合剂。然而,可以使用弹性粘合剂等。
[0074] 如图13和14所示,梳形夹具700设置在触点薄膜基础构件270的下面。详细地,梳形夹具700具有为正方形形状的板状基底710、沿+Z方向(向上)从基底710凸起的多个梳齿720以及定位凸起730。梳齿720对应于开口110。换言之,梳齿720以矩阵形式布置,该矩阵形式沿X方向具有多个列以及沿Y方向具有多个行。每个梳齿720具有在XY平面中沿预定方向P延伸的矩形形状的横截面。斜面部725形成在梳齿720的上端上,使得梳齿720平滑地插入开口110中。定位凸起730的高度不大于梳齿720的高度。定位凸起730对应于触点薄膜基础构件270的定位孔292(见图11),并且定位在梳齿720的矩阵形式的对角线的延长线上。
[0075] 如图12-14所示,梳形夹具700的梳齿720从下侧(沿-Z方向)插入基础构件100的开口110,并且定位凸起730插入触点薄膜基础构件270的定位孔292中(见图11)以及定位在基础构件100的对角线上的定位孔152中。如从图14可以理解的,小块284沿着连接表面226(见图4)被梳齿720向上(沿+Z方向)弯曲,并且从梳齿720的上端向上(沿+Z方向)凸起。结果,触点200的下半部分被形成。
[0076] 具有平的大的底表面的弯曲夹具800在梳形夹具700的梳齿720上滑动,使得小块284的凸起部分朝向弹性支撑构件220弯曲。小块284的弯曲部分粘附至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上端222。为了平滑地滑动弯曲夹具800,引导构件可以用于引导弯曲夹具800。梳形夹具700和弯曲夹具800在弯曲夹具800覆盖所有梳齿720的状态下彼此固定。之后,粘贴在弹性支撑构件220的上端222和下端224的粘合剂被硬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粘合剂是热固性粘合剂。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0夹在梳形夹具700与弯曲夹具800之间。
连接器10、梳形夹具700和弯曲夹具800通过夹子等被固定并且被加热,使得粘合剂被硬化。最后,梳形夹具700和弯曲夹具800被去除。
[0077] 如从图14中触点薄膜基础构件270定位在梳形夹具700的基底710上的情形可以理解,在这种状态中,触点薄膜基础构件270的固定部282与支撑带286连接(见图11和12)。在本实施例中,矩形切口280沿着预定方向P延伸。小块284大于固定部282,即,固定部282与支撑带286之间的连接部很小。在该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在去除梳形夹具700之后沿预定方向P剥离支撑带286而一次将支撑带286与固定部282分离。结果,如图15所示,能够获得包括基础构件100和触点的结构(连接器中间件)。
[0078] 如图15所示,通过将框架300的定位凸起302插入基础构件100的相应的定位孔152中实现基础构件100与框架300之间的位置调节。基础构件100可以例如通过压配合、激光焊接、粘合剂的灌封以及直接用粘结剂粘贴而被固定至框架300。
[0079] 如图16和17所示,连接器10用在基板900与基板950之间。框架300的定位凸起310插入基板900的定位孔920中。定位凸起320插入基板950的定位孔870中。如图17中所最佳显示的,基板900的焊盘910通过导电部264(见图4)与基板950的焊盘960电连接。此外,当基板900的上侧和基板950的下侧被按压时,触点200弹性变形,使得能够通过回复力获得充分的接触压力。开口110和后开口120设置在触点200的前部和后部,使得触点200能够沿着预定方向P向前和向后变形。换言之,与仅设置有开口110的基础构件相比,触点200的连接表面226的变形体积能够被最小化。由于触点200发生变形,能够防止导电部264破损。保持连接状态(即,触点200弹性变形的状态)的保持装置能够被提供给连接器10。
[0080] (第二实施例)
[0081] 如图18-20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第一实施例的触点200的弹性支撑构件220的形状的变化示例(见图1)。因此,第一实施例的触点薄膜260、基础构件100和框架300(未示出)被用于第二实施例,因此关于这些部件的解释将被省略。类似地,制造基础构件100的方法以及在将弹性支撑构件220A连至触点连接部130的过程之后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解释将弹性基础构件240A形成至基础构件100以及形成弹性支撑构件220A的过程。
[0082]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支撑构件220A具有椭圆柱体形状并且连至基础构件100的触点连接部130。弹性支撑构件220A具有上端222A、连接表面226A、下端(未示出)和后表面228A。上端222A和下端(未示出)是弹性支撑构件220A的沿Z方向(沿垂直方向)相对的端部。连接表面226A定位在上端222A与下端224A之间。后表面228A沿预定方向P与连接表面226A相对地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构件220A具有与由Z方向和预定方向P限定的平面平行的侧表面229A。
[0083]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弹性支撑构件220A向上(沿+Z方向)和向下(沿-Z方向)凸起。换言之,弹性支撑构件220A中每一个的上端222A和下端224A与基础构件100分离开。触点200吸收连接物体(基板900、950:见图16)的焊盘在Z方向上的尺寸变化,该焊盘定位在触点200上和其下面。因此,每个触点200可靠地与每个焊盘连接。弹性支撑构件220A的连接表面226A面对开口110,后表面228A面对后开口120。换言之,弹性支撑构件220A沿预定方向P定位在开口110与后开口120之间。
[0084] 弹性支撑构件220A被如下制造。如图19和20所示,弹性基础构件240A通过注塑形成至基础构件100。如图19所示,每个弹性基础构件240A被形成在沿着垂直于预定方向P的方向的直线中。详细地,每个弹性基础构件240A具有弹性支撑构件220A和连接部230A。弹性支撑构件220A包围基础构件100的触点连接部130。连接部230A连接沿着垂直于预定方向P的方向相邻的弹性支撑构件220A。本发明的连接部230A具有与弹性支撑构件220A相同的直径(形状)。
[0085] 之后,如图18和19所示,连接部230A从弹性基础构件240A去除。连接部230A可以通过激光切割、按压处理等被去除。作为上述过程的结果,获得具有粘附至触点连接部130的弹性支撑构件220A的基础构件100。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触点连接部130定位在弹性支撑构件220A的中心处。触点连接部,即,基础构件100的一部分,完全嵌入弹性支撑构件220A中。根据该结构,弹性支撑构件220精确地沿X方向和Y方向定位。弹性支撑构件
220被稳固地保持,并且能够被防止从触点连接部130滑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弹性基础构件240A去除连接部230A而获得弹性支撑构件220A。然而,弹性支撑构件220A可以直接形成至相应的触点连接部130。
[0086] (第三实施例)
[0087] 如图21-23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涉及触点200的弹性支撑构件220的形状的变化示例(见图1)。因此,第一实施例的触点薄膜260、基础构件100和框架300(未示出)被用于第三实施例,因此关于这些部件的解释将被省略。类似地,制造基础构件100的方法以及在将弹性支撑构件220B连至触点连接部130的过程之后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解释将弹性基础构件240B形成至触点连接部130以及形成弹性支撑构件220B的过程。
[0088]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支撑构件220B具有椭圆环形形状并且粘附至基础构件100的触点连接部130。弹性支撑构件220B具有上端222B、连接表面226B、下端(未示出)和后表面228B。上端222B和下端(未示出)是弹性支撑构件220B沿Z方向(沿垂直方向)相对的末端。连接表面226B定位在上端222B与下端224B之间。后表面228B沿预定方向P与连接表面226B相对地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构件220B具有与由Z方向和预定方向P限定的平面相平行的侧表面229B。
[0089]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弹性支撑构件220B向上(沿+Z方向)和向下(沿-Z方向)凸起。换言之,弹性支撑构件220B中每一个的上端222B和下端224B与基础构件100分离开。触点200吸收连接物体(基板900、950:见图16)的焊盘在Z方向上的尺寸的变化,该焊盘定位在触点200上和其下面。因此,每个触点200可靠地与每个焊盘连接。弹性支撑构件220B的连接表面226B面对开口110,后表面228B面对后开口120。换言之,弹性支撑构件220B定位在开口110与后开口120之间。
[0090] 弹性支撑构件220B被如下制造。如图22和23所示,弹性基础构件240B通过注塑形成至基础构件100。如图19所示,每个弹性基础构件240B被形成在沿着垂直于预定方向P的方向的直线中。详细地,每个弹性基础构件240B具有弹性支撑构件220B和连接部230B。弹性支撑构件220B包围基础构件100的触点连接部130。连接部230B连接沿着垂直于预定方向P的方向相邻的弹性支撑构件220B。本实施例的连接部230B具有与弹性支撑构件220B相同的直径(形状)。
[0091] 之后,连接部230B被从弹性基础构件240B去除。连接部230B可以沿着图22中所示的切割线c1通过激光切割、按压处理等被去除。作为上述过程的结果,获得具有形成至触点连接部130的弹性支撑构件220B的基础构件100。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触点连接部完全嵌入弹性支撑构件220B中,使得弹性支撑构件220B精确地沿X方向和Y方向定位。由此,弹性支撑构件220B被基础构件100稳固地保持。通过从弹性基础构件240B去除连接部230B而获得本实施例的弹性支撑构件220B(见图22)。然而,弹性支撑构件220B可以直接形成至相应的触点连接部130。
[0092] (第四实施例)
[0093]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涉及连接器10的框架300的变化示例。如图24-27所示,连接器10A包括框架300A。第一实施例的基础构件100和触点200可以用于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A,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那些部件,并且因此将省略对这些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结构的解释。
[0094] 框架300A具有形成在上表面303上的容纳部350(见图24)和形成在下表面305上的容纳部340A(见图25)。容纳部350容纳LGA封装1000,而容纳部350A容纳连接器10A。如图26所示,LGA封装1000容纳在容纳部350中,使得LGA封装1000的焊盘1010被以适当的位置调整至触点200。在这种状态下,当基板950的下侧和LGA封装1000的上侧被按压时,触点200变形,使得能够通过回复力获得充分的接触压力。结果,焊盘960通过触点200与相应的焊盘1010电连接。
[0095] 本申请基于2012年6月26日向日本专利局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2-143353,其内容通过参考全文并入本文。
[0096] 虽然已经描述了据信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其他和进一步的修改,并且旨在要求落入本发明真实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实施例的权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