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管连接装置

申请号 CN201410439758.5 申请日 2014-09-01 公开(公告)号 CN104426040A 公开(公告)日 2015-03-18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久保田光二;
摘要 本 发明 的课题在于降低经由供 电缆 线的供电误停止的可能性。本发明的布线管连接装置(P1)具有 接触 件(2)、 断路器 (4)、筐体(1)、 手柄 罩(5)。手柄罩(5)安装在筐体(1)上,在 覆盖 断路器(4)的操作手柄(40)的关闭 位置 与使操作手柄(40)露出到外部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手柄罩(5)构成为,以支承在筐体(1)上的第1端部为 支点 ,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位自如的方式进行旋转。而且,在手柄罩(5)的与第1端部不同的可移位的第2端部设有用于限制从关闭位置移位的限制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布线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触件,与布线管的导体接触并且与供电缆线的芯线导通;
断路器,对连接所述接触件和所述芯线的电路进行开闭,并且具有用于手动进行所述电路的开闭的操作手柄
筐体,在使所述操作手柄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将所述接触件和所述断路器收纳在内部;以及
手柄罩,安装在所述筐体上,在覆盖所述操作手柄的关闭位置与使所述操作手柄露出到外部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
所述手柄罩构成为,以支承在所述筐体上的第1端部为支点,以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位自如的方式进行旋转,
在所述手柄罩的与所述第1端部不同的可移位的第2端部设有用于限制从所述关闭位置移位的限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具有贯通孔,在所述手柄罩位于关闭位置时,的锁梁或绳体贯穿插入到设置在所述筐体上的贯穿插入孔和该贯通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罩具有设置在所述第2端部的爪,
所述筐体具有卡止孔,在所述手柄罩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爪插入到该卡止孔中,所述限制部通过将所述爪卡止在所述卡止孔的周缘,限制所述手柄罩从所述关闭位置移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线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罩具有箱状的罩主体以及从所述罩主体的一个方向的两端起相互对置设置的第1侧板和第2侧板,
所述第1侧板具有所述第1端部,
所述第2侧板具有所述第2端部,
所述爪朝向所述第1侧板突出。

说明书全文

布线管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一般涉及布线管连接装置,更详细地讲,涉及使布线管的导体和供电缆线的芯线电连接的布线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现有例,例示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2-114000)记载的布线管用插头。该现有例具有与布线管的导体接触并且与供电缆线的芯线导通的接触件、对连接接触件和供电缆线的电路进行断路的断路器、以及将接触件和断路器收纳在内部的筐体。另外,断路器由流过异常电流(短路电流或过负载电流)时断开触点(off)的电路断路器、或不仅是异常电流还在流过泄漏电流时断开触点的漏电断路器等构成。
[0003] 并且,在断路器中设有使强制断开的触点复位(闭合)、或手动开闭触点的操作手柄。操作手柄通过在筐体的前表面开口的开口窗露出到筐体外。
[0004] 但是,在文献1记载的现有例中,由于操作手柄露出到筐体外,所以,可能对操作手柄进行误操作而使经由供电缆线的供电停止。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降低经由供电缆线的供电误停止的可能性。
[0006]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具有接触件、断路器、筐体、手柄罩。所述接触件与布线管的导体接触并且与供电缆线的芯线导通。所述断路器对连接所述接触件和所述芯线的电路进行开闭。并且,所述断路器具有用于手动进行所述电路的开闭的操作手柄。所述筐体在使所述操作手柄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将所述接触件和所述断路器收纳在内部。
所述手柄罩安装在所述筐体上,在覆盖所述操作手柄的关闭位置与使所述操作手柄露出到外部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所述手柄罩构成为,以支承在所述筐体上的第1端部为支点,以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位自如的方式进行旋转。而且,在所述手柄罩的与所述第1端部不同的可移位的第2端部设有用于限制从所述关闭位置移位的限制部。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0008] 图2A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打开位置时的主视图。
[0009] 图2B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关闭位置时的主视图。
[0010] 图3A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打开位置时的立体图。
[0011] 图3B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关闭位置时的立体图。
[0012] 图4A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打开位置时的剖视图。
[0013] 图4B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关闭位置时的剖视图。
[0014] 图5A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手柄罩位于关闭位置且利用进行上锁时的剖视图,图5B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15] 图6是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P1进行详细说明。
[0017] 首先,对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装配本实施方式的布线管连接装置P1(以下简称为“插头P1”。)的布线管100进行简单说明。布线管100如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是以往公知的,如图1和图6所示,构成为在截面形状为大致正六边形的管主体102内配设有3条导体101A、101B、101C。插入槽103沿着长边方向在管主体102的下表面开口。插头P1的接触件2穿过该插入槽103而插入到管主体102内。3条导体101A、101B、101C中的相当于单相
3线式的布线的中性线的1条导体(导体101C)配置在管主体102内的顶面上。并且,3条导体101A、101B、101C中的相当于电压线的其余2条导体(导体101A、101B)配置在管主体
102内的左右两个侧面上。但是,管主体102的截面形状不限于正六边形,例如有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四边形。并且,布线管100的布线方式也不限于单相3线式的布线方式,例如有时是三相3线式或三相4线式等布线方式。
[0018] 如图1、图2A、图2B、图3A、图3B所示,插头P1具有接触件2、断路器4、筐体1。接触件2与布线管100的导体101A、101B、101C接触,并且与供电缆线150的芯线导通。断路器4对连接接触件2和供电缆线150的芯线的电路进行开闭。筐体1将接触件2和断路器4收纳在内部。
[0019] 如图1~图3B所示,筐体1由主体10和罩11构成。主体10由下表面开口的筒状的合成树脂成形体构成。罩11由上表面开口的角筒状的合成树脂成形体构成,与主体10的下表面侧结合。在主体10的上表面安装有保护接触件2的保护罩12。保护罩12为扁平箱状,其宽度尺寸(图2A中的进深方向的尺寸)比布线管100的插入槽103的宽度尺寸(插入槽103的短边方向的尺寸)窄。并且,在保护罩12上,在从上表面到侧面的范围内形成有沿着布线管100的长边方向的凹部12A(参照图3B)。并且,在沿着保护罩12的长边方向的左右两侧的侧面(图2A中的进深方向的两侧的侧面)形成有孔12B,在该孔12B中,形成为板状的接触件2以进退自如的方式从保护罩12突出。但是,筐体1不限于合成树脂制,例如也可以是金属制。并且,在筐体1为金属制的情况下,筐体1不是必须由主体
10和罩11这2个部件构成,也可以由箱形的1个部件构成。
[0020] 在沿着布线管100的长边方向的主体10的上部两个侧面(图2A中的左右两个侧面)分别配设有在平方向上旋转自如的操作齿轮13。而且,当从正面观察左侧的操作齿轮13从下方观察逆时针旋转时,配设在保护罩12的内侧的齿轮120旋转。于是,与该齿轮120连结的接触件2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并从保护罩12的孔12B突出(参照图4A)。另一方面,当该操作齿轮13从下方观察顺时针旋转时,接触件2在相反方向上旋转并退避到保护罩12的孔12B中。但是,在与左侧的操作齿轮13相反的方向上对从正面观察右侧的操作齿轮13进行操作。
[0021] 即,如图1和图6所示,在包含保护罩12的筐体1的上部被插入到布线管100的插入槽103中的状态下,使左侧的操作齿轮13逆时针旋转,并且使右侧的操作齿轮13顺时针旋转。于是,分别从保护罩12的2个孔12B突出的2个接触件2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导体101A、101B接触并导通。这里,如图2A、图2B所示,在各操作齿轮13上连结有固定板14。
而且,当左侧的操作齿轮13逆时针旋转、并且右侧的操作齿轮13顺时针旋转时,固定板14旋转并与管主体102的插入槽103的周缘部分卡合。即,通过使固定板14与管主体102的插入槽103的周缘部分卡合,防止筐体1从管主体102脱离。并且,在保护罩12的凹部12A内设有与配置在管主体102内的顶面上的导体101C接触的接触件(未图示)。在筐体1固定在管主体102(防止从管主体102脱离)上的状态下,该接触件与导体101C接触并导通。
即,从与左右两侧的导体101A、101B接触的2个接触件2之间得到200伏的交流电压。并且,从与左右任意一个导体101A、101B接触的1个接触件2和与顶面的导体101C接触的接触件之间得到100伏的交流电压。但是,100伏或200伏等电压(实效值)是一例,也可以供给100伏和200伏以外的电压。
[0022] 断路器4由以往公知的电路断路器或漏电断路器构成,构成为在由合成树脂成形体构成的器体的内部收纳有主触点、辅助触点、开闭机构、引出装置等(均未图示)。在器体的一端侧设有1次侧端子,在器体的另一端侧设有2次侧端子。而且,1次侧端子与接触件2电连接,2次侧端子与供电缆线150的芯线(导体)电连接。在连接1次侧端子和2次侧端子的电路中设有主触点。通过开闭机构对主触点进行开闭。在包含主触点的电路中流过异常电流(过负载电流或短路电流)时,引出装置释放开闭机构,强制断开(松开)主触点。
[0023] 并且,断路器4具有对开闭机构进行操作并使主触点开闭的操作手柄40。进而,辅助触点具有共同触点和2个切换触点。辅助触点构成为与基于开闭机构实现的主触点的强制断开(松开)连动,共同触点与任意一个切换触点择一地接触导通。另外,输出线200、201、202分别与辅助触点的共同触点和2个切换触点电连接。这些输出线200、201、202被引出到筐体1外(参照图2A、图2B)。即,如果检测与共同触点电连接的输出线200和分别与2个切换触点电连接的输出线201、202的导通/非导通,则能够判别有无从插头P1外强制断开(松开)主触点。
[0024] 在罩11的底部,在罩11的长边方向上并列形成有引入供电缆线150的引入口(未图示)和引出输出线200~202的引出口(未图示)。并且,如图2A所示,在罩11的外侧的底面设有防止从引入口引入的供电缆线150脱离的夹钳19、以及统一保持3条输出线200~202的螺钉式的缆线保持器具20。
[0025] 这里,在主体10的前表面开口有使断路器4的前表面(设有操作手柄40的表面)露出的窗孔17(参照图4A)。通过嵌合收纳在主体10内的断路器4的前端部,堵住该窗孔17。
[0026] 并且,在主体10的前表面中的窗孔17的上部设有与断路器4并联电连接的由霓虹灯构成的显示灯7。该显示灯7在断路器4的主触点被强制断开(松开)时点亮,除此以外时熄灭。即,在流过异常电流而使断路器4的引出装置强制断开主触点时,显示灯7点亮,由此,能够目视判断针对供电缆线150的供电停止。另外,代替霓虹灯,也可以利用发光二极管构成显示灯7。
[0027]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插头P1具有手柄罩5,该手柄罩5在覆盖操作手柄40而限制操作的关闭位置与使操作手柄40露出到外部而不限制操作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该手柄罩5利用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形矩形箱状的罩主体50、第1侧板51、第2侧板52。第1侧板51从罩主体50的长边方向(一个方向)的一端(图2A中的左端)朝向后方突出。第2侧板52从罩主体50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图2A中的右端)朝向后方突出。
[0028] 罩主体50在第2侧板52突出的一侧的侧面520的中央设有凹处521。并且,在该凹处521的底面以贯通底面的方式设有贯通孔(第1贯通孔56)(参照图4A)。
[0029] 在第1侧板51上设有从其前端朝向第2侧板52突出的一对突片53。并且,在各突片53的前端设有向远离罩主体50的方向突出的卡合爪530。
[0030] 在第2侧板52的前端设有向远离第1侧板51的方向突出的L字形的把手54。并且,在第2侧板52的中央以贯通第2侧板52的方式设有与罩主体50的第1贯通孔56相邻的贯通孔(第2贯通孔57)(参照图3A和图4A)。进而,在第2侧板52中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设有从其前端朝向第1侧板51突出的一对爪55(参照图4A)。
[0031] 而且,一对突片53分别插入到设置在主体10的左侧面上的一对卡合孔110中,分别在主体10的内壁中的卡合孔110的周缘卡合(勾挂)卡合爪530,由此,手柄罩5安装在主体10上。并且,手柄罩5构成为,以插入到卡合孔110中的一对突片53和卡合爪530为支点,以在打开位置(参照图4A)与关闭位置(参照图4B)之间移位自如的方式进行旋转。进而,在主体10的右侧面上设有一对卡止孔111,如图4B所示,位于关闭位置的手柄罩5的一对爪55分别卡止(勾挂)在卡止孔111的周缘。即,手柄罩5构成为,爪55卡止在卡止孔111的周缘,由此,不会不经意地从关闭位置移位(旋转)。
[0032] 这里,如图4B所示,在手柄罩5位于关闭位置时,露出到主体10的前表面的断路器4的操作手柄40被罩主体50覆盖,由此限制操作手柄40的操作。因此,能够防止不经意地对操作手柄40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如图4A所示,在手柄罩5位于打开位置时,断路器4的操作手柄40未被罩主体50覆盖,由此,不会限制操作手柄40的操作,所以能够对操作手柄40进行操作。
[0033]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P1中,爪55卡止在主体10的卡止孔111的周缘,限制手柄罩5从关闭位置移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P1中,通过防止手柄罩5不经意地从关闭位置移位而对操作手柄40进行操作,能够降低经由供电缆线150的供电误停止的可能性。
[0034] 进而,在主体10上贯通设置有与位于关闭位置的手柄罩5的第1贯通孔56连接的第1贯穿插入孔112。并且,在主体10上贯通设置有与位于关闭位置的手柄罩5的第2贯通孔57连接的第2贯穿插入孔113(参照图3A和图4A、图5)。
[0035] 而且,如图1和图5A、图5B所示,在手柄罩5的第1贯通孔56和第2贯通孔57、主体10的第1贯穿插入孔112和第2贯穿插入孔113中贯穿插入有锁8的锁梁(搭扣)81。该锁8是具有锁主体80和锁梁81的以往公知的南京锁,通过在设置在锁主体80上的钥匙孔(未图示)中插入钥匙(未图示)并转动,进行上锁或开锁。
[0036] 而且,该结构通过对锁8进行上锁,能够更加牢固地限制手柄罩5从关闭位置移位。因此,在该结构中,由于不具有锁8的钥匙的人无法对操作手柄40进行操作,所以,由于恶作剧等而使经由供电缆线150的供电停止的可能性极低。但是,代替锁8的锁梁81,也可以将束带这样的绳体贯穿插入到第1贯通孔56和第2贯通孔57、以及第1贯穿插入孔112和第2贯穿插入孔113中。
[0037]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具有接触件2和断路器4。接触件2与布线管100的导体101A、101B、101C接触,并且与供电缆线150的芯线导通。断路器4对连接接触件2和芯线的电路进行开闭。并且,断路器4具有用于手动进行电路的开闭的操作手柄40。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具有筐体1,该筐体1在使操作手柄40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将接触件2和断路器4收纳在内部。进而,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具有手柄罩5。手柄罩5安装在筐体1上,在覆盖操作手柄40的关闭位置与使操作手柄40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手柄罩5构成为,以支承在筐体1上的第1端部(突片53)为支点,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位自如的方式进行旋转。并且,在手柄罩5的与第1端部不同的可移位的第2端部设有用于限制从关闭位置移位的限制部(爪55)。
[0038]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通过限制部(爪55)来限制手柄罩5从关闭位置移位,所以,能够降低经由供电缆线150的供电误停止的可能性。
[0039]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中,手柄罩5具有设置在第2端部的爪55。并且,主体10(筐体1)具有卡止孔111,在手柄罩5位于关闭位置时,爪55插入到该卡止孔111中。而且,限制部通过将爪55卡止在卡止孔111的周缘,限制手柄罩5从关闭位置移位。
[0040]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中,手柄罩5具有箱状的罩主体50、以及从罩主体50的长边方向(一个方向)的两端起相互对置设置的第1侧板51和第2侧板52。第1侧板51具有第1端部,第2侧板52具有第2端部。而且,爪55朝向第1侧板51突出。另外,“一个方向”是图4B(即,爪55卡止在卡止孔111中的状态)中的左右方向。
[0041]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中,限制部(爪55)具有贯通孔56、57。在手柄罩5位于关闭位置时,锁8的锁梁81或绳体贯穿插入到设置在筐体1上的贯穿插入孔112、113和该贯通孔56、57中。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能够进一步降低经由供电缆线150的供电误停止的可能性。
[0042]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具有以下的第1特征。
[0043] 在第1特征中,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具有接触件2、断路器4、筐体1、手柄罩5。接触件2与布线管100的导体101A、101B、101C接触,并且与供电缆线150的芯线导通。
断路器4对连接接触件2和芯线的电路进行开闭,并且,具有用于手动进行电路的开闭的操作手柄40。筐体1在使操作手柄40露出到外部的状态下将接触件2和断路器4收纳在内部。手柄罩5安装在筐体1上,在覆盖操作手柄40的关闭位置与使操作手柄40露出到外部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手柄罩5构成为,以支承在筐体1上的第1端部为支点,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位自如的方式进行旋转。而且,在手柄罩5的与第1端部不同的可移位的第2端部设有用于限制从关闭位置移位的限制部。
[0044]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也可以在第1特征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的第2特征。
[0045] 在第2特征中,限制部具有贯通孔(第1贯通孔56、第2贯通孔57)。在手柄罩5位于关闭位置时,锁8的锁梁81或绳体贯穿插入到设置在筐体1上的贯穿插入孔(第1贯穿插入孔112、第2贯穿插入孔113)和贯通孔(第1贯通孔56、第2贯通孔57)中。
[0046]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也可以在第1或第2特征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的第3特征。
[0047] 在第3特征中,手柄罩5具有设置在第2端部的爪55。并且,筐体1具有卡止孔111,在手柄罩5位于关闭位置时,爪55插入到该卡止孔111中。而且,限制部通过将爪55卡止在卡止孔111的周缘,限制手柄罩5从关闭位置移位。
[0048]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也可以在第3特征的基础上具有以下的第4特征。
[0049] 在第4特征中,手柄罩5具有箱状的罩主体50、以及从罩主体50的一个方向的两端起相互对置设置的第1侧板51和第2侧板52。第1侧板51具有第1端部。第2侧板52具有第2端部。而且,爪55朝向第1侧板51突出。
[0050] 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中,在手柄罩5的可移位的第2端部设有限制手柄罩5从关闭位置移位的限制部(爪55)。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插头(布线管连接装置)P1具有能够降低由于不经意地对操作手柄40进行操作而使经由供电缆线150的供电误停止的可能性的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