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及其与电缆的连接方法

申请号 CN201410534428.4 申请日 2014-10-11 公开(公告)号 CN104319513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8
申请人 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朝晖; 王萍萍; 吕玉春; 杨家坤; 曾恕金;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便于内锥 电缆 插拔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承 力 环、压紧 端子 、连接导体和设置有表链触指的 接触 环;压紧端子一端与导体线芯围压连接,另一端与接触环 螺纹 连接;承力环套设在与压紧端子围压连接后的导体线芯上并与电缆头部连接;连接导体套设在与压紧端子外部且分别与承力环和接触环相抵。同时,本发明也提供一种连接装置与电缆的连接方法,该方法采用围压方式将压接端子的一端沿周向压接在导体线芯上,并从压接端子的另一端依次套入承力环和连接导体,最后将设置有表链触指的接触环与压接端子的另一端 螺纹连接 。本发明可提高内锥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连接的稳固性、便利性,从而实现电气设备良好的电气性能和通流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连接内锥电缆的导体线芯,用于内锥电缆的导体线芯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的插拔式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承环、压紧端子、连接导体和设置有表链触指的接触环;所述压紧端子一端与导体线芯围压连接,另一端与接触环螺纹连接;所述承力环套设在与压紧端子围压连接后的导体线芯上并与电缆头部连接;所述连接导体套设在压紧端子外部且分别与承力环和接触环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体为连接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端子由套接部和连接部连接组成;所述套接部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为设置有外螺纹的圆柱,一端与套接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端子一端与导体线芯围压连接,另一与接触环螺纹连接是指:压紧端子一端通过套接部套设在导体线芯外表面并与导体线芯压接形成带间隔的六面体,另一端通过连接部的外螺纹与接触环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与压紧端子另一端螺纹连接,并紧贴在接触环远离连接导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环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表链触指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7.一种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与电缆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围压方式将压接端子的一端沿周向压接在导体线芯上,并从压接端子的另一端依次套入承力环和连接导体,最后将设置有表链触指的接触环与压接端子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与电缆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体设置在承力环和接触环之间,并分别与承力环和接触环相抵;所述承力环与电缆头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与电缆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围压方式将压接端子的一端沿周向压接在导体线芯上是指:压紧端子由空心管体的套接部和带有外螺纹的连接部连接组成,压接端子的一端通过套接部套设在导体线芯外表面并与导体线芯进行压接,实现压接端子与导体线芯的围压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与电缆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触环与压接端子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后,将螺母与压接端子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并与接触环远离连接导体的一侧贴合。

说明书全文

一种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及其与电缆的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电缆附件,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的连接装置及其与电缆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中高压GIS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断路器变压器中普遍采用内锥插座金属导体与电缆进行插拔连接,电缆与金属导体的内锥插拔式结构以其通流能力好、插拔次数多、安装使用方便及良好的电气性能受到客户的青睐。
[0003] 目前,用于内锥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的连接结构较多使用下述两种:
[0004] 一种是在导体线芯上先安装一个锥形压紧结构,然后在锥外套上一个环形结构用于电流导通。此种连接结构,会存在如下缺陷:①此种结构需要使用专用的导体压接工具,且没有相关标准,各生产厂家提供的设备不尽相同,不能通用;②现场使用过程中,插拔时容易脱落,对使用造成不便。
[0005] 另一种是在电缆绝缘层外侧开设一个勾槽,将电缆导体线芯与具有勾槽的环形结构压接后,通过绝缘扣具扣在电缆绝缘层和环形结构的勾槽内实现电缆导体线芯与环形结构的连接,则形成用于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存在以下缺点:电缆绝缘层老化或磨损后,容易导致扣具与电缆绝缘层连接失效,从而影响电缆导体线芯与环形结构的电连接;而且,通过外力对电缆插拔时,电缆绝缘层的勾槽开设处也容易断裂,导致连接结构残留在内锥插座的金属导体内,难以现场处理。
[0006] 因此,现需设计出一种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及其与电缆的连接方法,以提高内锥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连接的稳固性、便利性和通用性,从而实现电气设备良好的电气性能和通流能力。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通用性强的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可有效避免电缆插拔时与电缆电连接的部件脱落的现象,从而提高内锥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电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该连接装置与电缆线芯的电接触紧密可靠,具有较大的通流能力,适用于通流较大的电缆使用;同时,本发明也提供一种上述连接装置与电缆的连接方法,以提高内锥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连接的稳固性、便利性和通用性,从而实现电气设备良好的电气性能和通流能力。
[0008]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连接内锥电缆的导体线芯,用于内锥电缆的导体线芯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的插拔式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环、压紧端子、连接导体和设置有表链触指的接触环;所述压紧端子一端与导体线芯围压连接,另一端与接触环螺纹连接;所述承力环套设在与压紧端子围压连接后的导体线芯上并与电缆头部连接;所述连接导体套设在压紧端子外部且分别与承力环和接触环相抵。
[0009] 在上述方案中,本发明的压紧端子与电缆导体线芯之间采用围压方式固定,而且,压紧端子另一端与接触环螺纹连接,则可实现电缆导体线芯与接触环在结构上的快捷和便利连接;而且围压方式可有效避免导体线芯压接需配备专用工具的问题,通用性强,因此本发明也可实现两者稳定可靠的电连接,从而有效避免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时,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电连接的接触环容易脱落的现象,进而提高内锥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电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承力环起到与电缆头部分安装定位的作用,承力环与接触环之间的连接导体,使接触环与承力环可靠连接和电接触紧密可靠,而且使用时承力环与开关柜的内锥插座金属导体充分接触,具有较大的通流能力,保持等电位,不会出现悬浮电位,放电现象,从而使得该连接装置适用于通流较大的电缆使用。
[0010] 更具体地说,所述连接导体为连接弹簧。连接弹簧在减少加工材料的同时也可起到连接导体同样的作用,使承力环和接触环有效连接,从而使电缆导体与内锥插座保持等电位,不会出现悬浮电位,避免放电现象发生,而且连接弹簧具有弹性,使用过程中其弹性可灵活压缩和恢复,从而增加该连接装置的通用性。
[0011] 所述压紧端子由套接部和连接部连接组成;所述套接部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为设置有外螺纹的圆柱,一端与套接部连接。为了提高压紧端子的结构强度,本发明的压紧端子一体成形。而连接部可以是空心的圆柱也可以是实心的圆柱。
[0012] 所述压紧端子一端与导体线芯围压连接,另一与接触环螺纹连接是指:压紧端子一端通过套接部套设在导体线芯外表面并与导体线芯压接形成带间隔的六面体,另一端通过连接部的外螺纹与接触环螺纹连接。本发明通过压紧端子可将导体线芯和接触环从结构和供电上实现紧密连接,从而提高内锥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压紧端子与接触环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使得两者安装和拆卸方便,可反复使用。其中,压紧端子与导体线芯压接形成带间隔的六面体在提高压紧端子与导体线芯围压的结构紧密性的同时,可达到有效保证围压后导体线芯不发生形变的效果。若不采用带间隔的方式和不是以六面体的形状进行压紧端子与导体线芯围压,而是采用连续方式和多面体形状进行围压,则会导致使用过程中围压后的导体线芯出现比较大的弯曲形变,当其再与接触环螺纹连接或与其它金属件配合对接时,会因为接触不良而引起发热,严重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0013] 本发明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与压紧端子另一端螺纹连接,并紧贴在接触环远离连接导体的一侧。螺母的设置使得压紧端子与接触环的连接更加牢固。
[0014] 所述接触环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表链触指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该接触环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之间采用表链触指连接,使得电缆导体连接系统通流能力强,接触电阻小。这比采用弹簧触指具有较大优势,由于弹簧触指的单环截面是圆形,导致其占有空间大,并容易滑落;而且弹簧触指与动触头和静触头分别只有一个接触点,只有一条半圆弧形通径,因此其同流能力小。本发明采用的表链触指相对于弹簧触指来说结构简单,而且表链触指与环形凹槽之间尺寸配合要求比较高,因此不容易出现滑落现象。同时,表链触指触点多,导电能力强,使得其通流能力大。因此,表链触指与弹簧触指相比,可实现在减少材料和简化结构的同时不降低通流能力。
[0015] 一种上述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与电缆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围压方式将压接端子的一端沿周向压接在导体线芯上,并从压接端子的另一端依次套入承力环和连接导体,最后将设置有表链触指的接触环与压接端子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0016] 在上述方案中,压紧端子与电缆导体线芯之间采用围压方式固定,而且,压紧端子另一端与接触环螺纹连接,可提高内锥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连接的稳固性、便利性和通用性,从而实现电气设备良好的电气性能和通流能力。
[0017] 所述连接导体设置在承力环和接触环之间,并分别与承力环和接触环相抵;所述承力环与电缆头部连接。本发明的承力环起到与电缆头部分安装定位的作用,承力环与接触环之间的连接导体,使接触环与承力环可靠连接和电接触紧密可靠,而且使用时承力环与开关柜的内锥插座金属导体充分接触,具有较大的通流能力,保持等电位,不会出现悬浮电位,放电现象,从而使得该连接装置适用于通流较大的电缆使用。本发明的连接导体为连接弹簧,连接弹簧在减少加工材料的同时也可起到连接导体同样的作用,使承力环和接触环有效连接,从而使电缆导体与内锥插座保持等电位,不会出现悬浮电位,避免放电现象发生,而且连接弹簧具有弹性,使用过程中其弹性可灵活压缩和恢复,从而增加该连接装置的通用性。
[0018] 采用围压方式将压接端子的一端沿周向压接在导体线芯上是指:压紧端子由空心管体的套接部和带有外螺纹的连接部连接组成,压接端子的一端通过套接部套设在导体线芯外表面并与导体线芯进行压接,实现压接端子与导体线芯的围压连接。
[0019] 在接触环与压接端子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后,将螺母与压接端子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并与接触环远离连接导体的一侧贴合。螺母的设置使得压紧端子与接触环的连接更加牢固。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0021] 1、本发明的压紧端子与电缆导体线芯之间采用围压方式固定,而且,压紧端子另一端与接触环螺纹连接,则可实现电缆导体线芯与接触环在结构上的快捷和便利连接,也可实现两者稳定可靠的电连接,从而有效避免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时,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电连接的接触环容易脱落的现象,进而提高内锥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电连接的稳定性。
[0022] 2、本发明连接装置与电缆线芯的电接触紧密可靠,具有较大的通流能力,适用于通流较大的电缆使用。
[0023] 3、本发明承力环起到与电缆头部分安装定位的作用,承力环与接触环之间的连接弹簧,使接触环与承力环可靠连接,而且使用时承力环与开关柜的内锥插座金属导体充分接触,保持等电位,不会出现悬浮电位,放电现象。
[0024] 4、本发明的表链触指触点多,导电能力强,使得其通流能力大。表链触指与弹簧触指相比,可实现在减少材料和简化结构的同时不降低通流能力,从而提高电缆导体连接系统通流能力,减小接触电阻。
[0025] 5、本发明的方法可提高内锥电缆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连接的稳固性、便利性和通用性,从而实现电气设备良好的电气性能和通流能力。
[0026] 6、本发明的承力环、连接弹簧、接触环及螺母与压接后的导体线芯之间安装和拆卸方便,当工程使用中,电缆头安装走位或者击穿毁坏时,可方便调整和更换。
[0027] 7、本发明压紧端子与导体线芯压接的方式,加强两者连接的稳固性,使得该电缆可适用于多次插拔或震动等极端的使用环境中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实现电连接。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内锥电缆通过连接装置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插拔连接的示意图;
[0029] 其中,1为电缆、2为承力环、3为压紧端子、4为接触环、5为表链触指、6为导体线芯、7为连接弹簧、8为螺母、9为内锥插座金属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1] 实施例
[003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便于内锥电缆插拔的连接装置,连接内锥电缆的导体线芯6,用于内锥电缆的导体线芯6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9的插拔连接。该连接装置包括承力环
2、压紧端子3、连接弹簧7和设置有表链触指5的接触环4。其中,压紧端子3一端与导体线芯6围压连接,另一端与接触环4螺纹连接;承力环2套设在与压紧端子3围压连接后的导体线芯6上与电缆1头部连接;连接弹簧套7设在与压紧端子3外部且分别与承力环2与接触环4相抵。
[0033] 本发明的压紧端子3由套接部和连接部连接组成。其中,套接部为空心管状结构,连接部为设置有外螺纹的圆柱,一端与套接部连接。为了提高压紧端子3的结构强度,本发明的压紧端子3一体成形。连接部可为实心的圆柱或为空心的圆柱。
[0034] 而压紧端子3一端与导体线芯6围压连接,另一端与接触环4螺纹连接具体是指:压紧端子3一端通过套接部套设在导体线芯6外表面并与导体线芯6压接形成带间隔的六面体,另一端通过连接部的外螺纹与接触环4螺纹连接。本发明通过压紧端子3可将导体线芯6和接触环4从结构和供电上实现紧密连接,从而提高内锥电缆1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9插拔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压紧端子3与接触环4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使得两者安装和拆卸方便,可反复使用。其中,压紧端子3与导体线芯6压接形成带间隔的六面体在提高压紧端子3与导体线芯6围压的结构紧密性的同时,可达到有效保证围压后导体线芯6不发生形变的效果。
[0035] 本发明还包括螺母8,该螺母8与压紧端子3另一端螺纹连接,并紧贴在接触环4远离连接弹簧7的一侧。螺母8的设置使得压紧端子3与接触环4的连接更加牢固。而接触环4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表链触指5设置于环形凹槽内。该接触环4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9之间采用表链触指5连接,使得电缆1导体连接系统通流能力强,接触电阻小。
[0036] 本发明一种上述连接装置与电缆1的连接方法,是采用围压方式将压接端子3的一端沿周向压接在导体线芯6上,并从压接端子3的另一端依次套入承力环2和连接弹簧7,最后将设置有表链触指5的接触环4与压接端子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接触环4与压接端子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后,将螺母8与压接端子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并与接触环4远离连接弹簧7的一侧贴合。而连接装置与电缆1连接后,连接弹簧7设置在承力环2和接触环4之间,并分别与承立环2和接触环4相抵,承力环2与电缆1头部连接。
[0037] 具体地说,采用围压方式将压接端子3的一端沿周向压接在导体线芯6上是指:压紧端子3由空心管体的套接部和带有外螺纹的连接部连接组成,压接端子3的一端通过套接部套设在导体线芯6外表面并与导体线芯6进行压接,实现压接端子3与导体线芯6的围压连接。本发明压紧端子3与电缆导体线芯6之间采用围压方式固定,而且压紧端子3另一端与接触环4螺纹连接,可提高内锥电缆1与内锥插座金属导体9插拔连接的稳固性、便利性和通用性,从而实现电气设备良好的电气性能和通流能力。
[0038] 实施例二
[003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仅在于:连接弹簧可采用管状的连接导体,该连接导体套设在压紧端子外部且分别与承力环和接触环相抵。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一致。
[0040]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