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和可动触头的软线的连接方法

申请号 CN200710159682.0 申请日 2007-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1202183A 公开(公告)日 2008-06-18
申请人 LS产电株式会社; 发明人 徐在官;
摘要 公开空气 断路器 的可动触头及该可动触头的软线的连接方法。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包括:多个指状物;软线,每根软线的一个端部连接到每个指状物;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插槽,这些插槽用于将软线的另一个端部插入连接器的一侧,其中插槽具有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具有从开口沿软线的插入方向逐渐增加的宽度。因此,能够防止 短路 和热 变形 ,并能减小制造时间和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包括:
指状物,这些指状物接触固定触点;
软线,每根软线的一个端部连接到每个指状物;以及
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在指状物的一侧处以连接到电源侧或负载 侧,且具有插槽,这些插槽用于插入软线的另一个端部,其中所述插槽具有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具有从开口沿软线的插 入方向逐渐增加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的可动触头,其中所述插槽具有多边形的横截面。
3.如权利要求1的可动触头,其中所述插槽具有圆弧形的横截面。
4.如权利要求1的可动触头,其中所述软线在插入所述插槽后经 历塑性变形
5.如权利要求1的可动触头,其中所述指状物具有用于容纳所述 软线的端部的容纳部分。
6.如权利要求5的可动触头,其中所述容纳部分具有侧壁部分, 该侧壁部分具有沿软线的拉伸方向向开口逐渐减小的宽度。
7.如权利要求6的可动触头,其中所述容纳部分具有多边形的横 截面。
8.如权利要求6的可动触头,其中所述容纳部分具有圆弧形的横 截面。
9.如权利要求6的可动触头,其中所述软线在被容纳进所述容纳 部分后经历塑性变形。
10.如权利要求5的可动触头,其中所述软线在被容纳进所述容 纳部分后被焊接联接。
11.如权利要求5的可动触头,其中所述容纳部分形成为多个。
12.如权利要求11的可动触头,其中所述容纳部分在联接到所述 软线的端部后被堵缝。
13.在具有接触固定触点的指状物、一个端部连接至电源侧或负 载侧的连接器、以及用于连接指状物和连接器的软线的空气断路器的 可动触头中,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的软线的连接方法,包括:
在连接器处形成插槽,使得这些插槽的宽度能够从开口沿软线的 插入方向逐渐增加;以及
将软线的一个端部插入插槽中。
14.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将软线的一个端部插入插槽的步骤之后,使软线的所述端 部塑性变形。
15.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还包括:
在指状物处形成容纳部分以便容纳软线的所述端部;和
将软线的所述端部插入容纳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将软线的所述端部插入容纳部分的步骤之后,焊接容纳部 分和软线。
17.如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
在执行将软线的所述端部插入容纳部分的步骤之后,使软线的所 述端部塑性变形。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和可动触头的软线的连接方 法,更尤其涉及能通过减少焊接过程的数目或焊接截面(点)来防止热变 形并减小制造时间和成本的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和该可动触头的软 线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总的来说,断路器是设置在电路上用于当发生例如短路等异常状 态时断开/闭合电路的一种装置。
根据应用的线路,这种断路器可以分为交流断路器、直流断路器 等。根据灭弧的介质,断路器也可以分为空气断路器、气体断路器、 真空断路器等。在这些断路器中,空气断路器是在空气中进行开关操 作的断路器。这样的空气断路器包括:框架,该框架在其中具有容纳 空间;设置在框架内部以便接触框架和从框架分离的固定触头和可动 触头;用于驱动该可动触头的驱动单元;以及用于检测过载电流和故 障电流的检测单元。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的侧视图。图2是 图1中的连接器的正视图。如附图所示,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30设 置在固定触头10的一侧处,以便通过旋转接触该固定触头10和从固 定触头10分离,固定触头10连接框架(未示出)内部的电源侧和负载侧 中的一个。在可动触头30的一侧处提供驱动单元20,以根据控制信号 断开/闭合可动触头30,并且该驱动单元20包括多个连杆21、弹簧23 等。
可动触头30包括:多个指状物41,所述多个指状物41具有接触 固定触头10的可动触点42;用于容纳并支撑指状物41的罩31;以及 连接器51,该连接器51设置在罩31的一侧处,并连接到电源侧和负 载侧中的另一个。
指状物41和连接器51通过软线45连接。在连接器51处形成多 个插槽53,使得软线45的连接每个指状物41的端部能插入所述多个 插槽53中。插入插槽53的软线45与插槽53的周边部分焊接联接。 在每根软线45的端部和每个插槽53的开口处形成焊接部分54。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中,在将软线45插入 到连接器51的插槽53中之后,进行焊接操作。因此,焊接时产生的 高热可能使连接器51变形
此外,当焊接时,软线45可能短路,由此降低它的导电性能。
进一步,由于焊接操作的特性,需要附加的焊接设备。此外,软 线45的端部和插槽53的周边部分应该单独地焊接,由此焊接操作需 要大量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防止短路和热变形的空气断路 器的可动触头和该可动触头的软线的连接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减少制造时间和成本的空气断路器 的可动触头和该可动触头的软线的连接方法。
为实现这个和其他优点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这里实施和宽广 描述的那样,提供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该可动触头包括:指状物, 这些指状物接触固定触点;软线,每根软线的一个端部连接到每个指 状物;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在指状物的一侧处以连接电源侧或 负载侧,并具有插槽,这些插槽用于将软线的另一个端部插入其中, 其中插槽具有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具有从开口沿软线的插入方向逐 渐增加的宽度。
这里,插槽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或圆弧形状的横截面。
优选地,软线在被插入到插槽后经历塑性变形。
指状物具有用于容纳软线的端部的容纳部分,且容纳部分可以具 有侧壁部分,该侧壁部分具有沿软线的拉伸方向向开口逐渐减小的宽 度。
容纳部分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或者圆弧形状的横截面。
软线可以在被容纳进容纳部分之后经历塑性变形,或者可以在被 容纳进容纳部分之后被焊接联接。
所述容纳部分可以形成为多个。
进一步,容纳部分可以在联接到软线的端部之后被堵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具有接触固定触点的指状物、一个 端部连接电源侧或负载侧的连接器、以及用于连接指状物和连接器的 软线的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中,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的软线的连 接方法,包括:在连接器处形成插槽,使得这些插槽的宽度能够从开 口沿软线的插入方向逐渐增加;以及将软线的一个端部插入插槽中。
这里,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执行将软线的一个端部插入插槽的步 骤之后使软线的所述端部塑性变形的步骤。
进一步,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指状物处形成容纳部分以容纳软线 的所述端部的步骤、和将软线的所述端部插入容纳部分的步骤。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执行将软线的所述端部插入到容纳部分之后 焊接容纳部分和软线的步骤。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执行将软线的所述端部插入到容纳部分的步 骤之后使软线的所述端部塑性变形的步骤。
当结合附图时,本发明的前述和其他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 将从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变得更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被并入本说明书且组 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和说明书一起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解释本发 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展示现有技术的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3是展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的透 视图;
图4是展示图2中的指状物和连接器的联接过程的分离透视图;
图5是图4中的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6是展示图4中的软线和连接器之间的联接状态的视图;
图7和图8分别示出了图3中插槽的改进实例;
图9示出了图4中的指状物的容纳部分的改进实例;
图10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指状物和软线之 间的联接状态的视图;
图11是展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 的指状物的透视图;并且
图12是示出图11中的联接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给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附图中示出这些 优选实施例的实例。
参考图3和图4,本发明的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包括:指状物 121,这些指状物121接触固定触头(未示出)的固定触点;软线131,每 根软线131的一个端部连接到每个指状物121;连接器141,该连接器 141设置在指状物121的一侧以连接电源侧或者负载侧,并在其一个端 部处具有插槽152,用于插入软线131的另一个端部,其中该插槽152 具有延伸部分154,该延伸部分154具有从开口沿着软线131的插入方 向逐渐增加的宽度。
指状物121被容纳以联接罩111的内部,该罩111具有在其中分 开用于指状物121的容纳空间,并且在罩111的一侧处设置旋转支撑部 分113,使得连接器141能可旋转地联接到其上。旋转支撑部分113以 旋转轴115为中心相对于罩111旋转。
指状物121以由(Cu)材料制成的长板形状形成。可动触点122 在每个指状物121的一侧处形成为接触固定触点,并且相对于纵向 平地弯曲的弯曲部分124形成在每个指状物121的一个端部处。容纳 部分125形成在每个指状物121的另一个端部处,以便在该容纳部分 125中容纳软线131的一个端部。容纳部分125形成在沿厚度方向的长 方形凹槽中。
软线131由具有细直径的多根软线形成为具有柔性。压缩部分132 在每根软线131的两端处单独形成为容易插入容纳部分125和插槽152 中。
同时,连接器141包括连接电源侧或者负载侧的连接部分142、和 连接软线131的接线部分145。连接部分142具有圆杆形状,并且具有 相对薄板形状的接线部分145与连接部分142整体地形成在连接部分 142的一侧处。多个联接孔144贯通地形成在连接部分142的端面处, 以便通过固定螺栓等连接到电源侧或者负载侧。
螺栓孔146形成在接线部分145处,以便使联接旋转支撑部分113 的固定螺栓147通过。多个插槽152形成在接线部分145的一个端部 处,以便在所述多个插槽152中插入软线131的端部。每个插槽152 的一端形成为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以插入两个压缩部分132,即连接指状 物121的容纳部分125的软线131的端部。在该实施例中,接线部分 145具有五个插槽152,使得连接到十个指状物121的软线131能插入 其中。
如图5中所示,每个插槽152形成为具有延伸部分154,该延伸部 分154具有从所述开口沿软线131的插入方向逐渐增加的宽度。如图6 中所示,这是为了:当每个软线131垂直于接线部分145的板表面设 置时,并且如果每个压缩部分132被强制地插入所述开口,防止每根 软线131的已插入压缩部分132在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上分离。在这 里,如图7所示的插槽162可以构造为具有圆弧形状的横截面,该圆 弧形状具有离开口预定长度的延伸部分164。如图8中所示,插槽172 可以构造为具有多边形形状的横截面,该多边形形状具有离开口预定 长度的延伸部分174。
软线131的两个压缩部分132被强制地同时插入一个插槽152,被 挤压,然后塑性变形成与插槽152的内部形状对应的形状。也就是, 软线131如下形成:缠绕多根细线,并且对软线131的两端进行第一 压缩,以制成插入到插槽152和容纳部分132的形状,由此形成每个 压缩部分132。在这些压缩部分132中被插入到插槽152的压缩部分 132被再次压缩,然后塑性变形成与插槽152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因此, 能够防止每根软线131的端部即压缩部分132从所述开口沿插入方向 的相反方向分离。
通过这样的结构,将在下面详细地描述连接器141和软线131之 间的连接方法。首先,软线131的两个压缩部分132被强制地同时插 入连接器141的每个插槽152。然后,如图5中所示,被强制地插入对 应插槽152的压缩部分132被再次压缩,由此形成塑性变形为与插槽 152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压缩部分133。
同时,软线131和指状物121之间的连接方法如下:首先,软线 131的另一个压缩部分132被强制地插入指状物121的每个容纳部分 125。接着,将容纳部分125和软线131的压缩部分132焊接在一起, 由此形成焊接部分127。
图9是展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的 指状物的透视图。图10是用于描述图9中指状物和软线之间的联接状 态的视图。为了便于解释,将不示出以上提及和描述的结构的相同和/ 或等同部件,并且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描述。如附图所示,空气断 路器的可动触头包括:多个指状物121,所述多个指状物121接触固定 触点,并在其一个端部处具有容纳部分185;软线131,这些软线131 的一个端部连接到每个指状物121;以及连接器141,该连接器141设 置在指状物121的一侧处以连接电源侧或负载侧,并具有插槽152,用 于将软线131的另一个端部插入到连接器141的一侧,其中插槽152 具有延伸部分154,该延伸部分154具有从开口沿着软线131的插入方 向逐渐增加的宽度。
容纳部分185形成在指状物121的一个端部处,以容纳软线131 的压缩部分132。软线131的压缩部分132被插入容纳部分185的内部, 然后塑性变形成与容纳部分185的内部形状对应的形状。
如图10中所示,焊接部分187沿着厚度方向形成在容纳部分185 的开口处,以便防止软线131在指状物121的厚度方向上分离。
如果软线131在纵向延伸,容纳部分185形成为具有沿指状物121 的纵向朝所述开口逐渐减小的内部宽度W1。这是为了当软线131被拉 时防止软线131的容纳在容纳部分185内部的端部从容纳部分185分 离。进一步地,这是为了通过降低在焊接过程之后所需的结合强度来 减小焊接截面和焊接时间。这里,容纳部分185可以具有如图7所示 的圆弧形的横截面、或者具有如图8中所示的多边形的横截面。
通过这样的结构,当连接指状物121和软线131时,软线131的 压缩部分132插入指状物121的容纳部分185中。接着,将容纳部分 185和软线131的压缩部分132焊接在一起,由此形成焊接部分187。
图11是展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的 指状物的透视图,并且图12是展示图11中联接状态的视图。如附图 中所示,空气断路器的可动触头包括:指状物121,这些指状物121接 触固定触点,且在其一端处具有多个容纳部分195;软线131,这些软 线131的一个端部连接到每个指状物121;和连接器141,该连接器141 设置在指状物121的一侧处以连接电源侧或负载侧,并具有插槽152, 用于将软线131的另一个端部插入到连接器141的一侧,其中插槽152 具有延伸部分154,该延伸部分154具有从开口沿着软线131的插入方 向逐渐增加的宽度。
所述多个容纳部分195形成在指状物121的一个端部处,以容纳 软线131的压缩部分135,并且所述多个压缩部分135形成在软线131 的一个端部处,且根据容纳部分195的数目分开被压缩。
软线131的每个压缩部分135被容纳在每个容纳部分195中,并 塑性变形成与容纳部分195对应的形状。这里,为了更有效地防止软 线131在指状物的厚度方向上分离,可以通过堵缝操作使堵缝部分197 塑性变形,使得容纳部分195的在厚度方向上的开口能更窄。
如果软线131被延伸,容纳部分195形成为具有向开口逐渐减小 的内部宽度W2。这是为了当软线131被拉时防止压缩部分135即软线 131的容纳在容纳部分195内部的端部从容纳部分195分离。这里,容 纳部分195可以具有如图7中所示的圆弧形的横截面,或者具有如图8 中所示的多边形的横截面。
通过这样的结构,当连接指状物121和软线131时,形成在软线 131的端部处的压缩部分135被强制地插入指状物121的每个容纳部分 195中。接着,容纳在每个容纳部分195的内部的压缩部分135被挤压 以塑性变形为与容纳部分195的内部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且,为了更 有效地防止软线131在指状物121的厚度方向上分离,可以通过堵缝 操作使堵缝部分197进一步塑性变形,使得容纳部分195在厚度方向 上的开口能更窄。
如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到连接器的插 槽形成为具有延伸部分来消除焊接过程,该延伸部分具有从开口沿软 线的插入方向逐渐增加的宽度,由此控制由于连接器的高温引起的变 形并防止软线的短路。进而能获得几乎与当通过焊接过程连接时相同 的结合强度,并且能提高导电性能。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通过在连接器处形成具有延伸部分的插槽, 并且通过在指状物处形成具有沿软线的拉伸方向向开口逐渐减小的宽 度的容纳部分,可以消除焊接过程,或者可以减小焊接面积。因此, 可以控制由于焊接操作而引起的构件变形,并且能防止软线的短路。
此外,根据本发明,软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连接器和指状物,然 后塑性变形成与插槽及容纳部分对应的形状。因此,可以消除焊接过 程,由此不需要使用焊接设备。简化了制造过程,由此缩短制造过程 的制造时间并减少制造成本。
由于本发明的特征可以以若干形式实施而不背离其特性,还应当 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不限于前面描述的任何细节,除非另有说明, 而是应当在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被宽广地解释,因 此,所附权利要求意图包含落在权利要求的界限内的所有变化和变型、 或者这样的界限的等同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