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插座适配器

申请号 CN200810180063.4 申请日 2008-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0568637C 公开(公告)日 2009-12-09
申请人 深圳市派高模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维峰; 杨根林;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插头插座适配器,它具有作为电源输入的插头部分和作为电源输出的插座部分。插头部分具有四个不同标准的可移动插头,并且这些插头呈十字方向分布在适配器内,各个插头均具有上下两个固定 位置 ,在有插头导电插销移出适配器处于输入状态时,插头上的导电片与连接导体以较大的弹 力 与之可靠 接触 ,实现电连接,当导电插销不移出适配器时,插头的导电片与连接导体处于没有电连接的分离状态。插头通过内部两个滑杆相互制约移动,使得插头不能同时有多于一个以上地移动伸出,该适配器的输出插孔可以插入不同标准的插头,实现多种不同标准的电器插头和电源插座之间的转换连接,解决了不同标准的电器插头和电源插座的匹配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头插座适配器,包括作为电源输入的插头部分和作为电源输出 的插座部分,二者可拆卸地连接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部分包括,
上壳,为截面呈矩形的底部敞口箱形壳体,该壳体的顶面上设有适配于英 国式、美国式、澳洲式、欧洲式及中国式标准电源插头的接口
所述插头部分包括,
下壳,为与上壳相适配的顶部敞口箱形壳体;
英国式插头、美国式插头、澳洲式插头、欧洲式插头,上述插头分别呈十 字形滑动设置在下壳内;
滑杆移动制约机构,由成十字形交叠设置的纵、横滑杆组成,所述纵、横 滑杆的交叠部分别开有相互容纳的凹槽,所述纵、横滑杆的两外端面分别设有 向上倾斜的斜坡,纵、横滑杆上分别固定有复位弹簧片,该复位弹簧片的两端 分别与下壳固定,滑杆移动制约机构处于中位时,上述四个插头的相对内侧面 位于纵、横滑杆上的斜坡面的上方;
四个滑动操作键,分别插装在英国式、美国式、澳洲式和欧洲式插头上并 穿出上、下壳体的侧壁上下移动,所述滑动操作键的上下移动带动相应的英国 式、美国式、澳洲式或欧洲式插头的导电插销伸出下壳的下表面且同时推动该 插头下方的滑杆移动脱离中位,任一个插头完全伸出下壳下表面时该插头与插 座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设置在 下壳内的欧洲式插头体,欧洲式插头滑动设置在欧洲式插头体内,欧洲式插头 体的外侧壁上开有纵向凹槽,该纵向凹槽的底端开有横向卡槽,下壳的底面开 有用于欧洲式插头体向外伸出的开口,欧洲式插头体的底面开有供欧洲式插头 的导电插销伸出的插口,滑动操作键滑动设置在欧洲式插头体上的纵向缝隙内 且当滑动操作键滑至纵向凹槽的底端时横向卡在横向卡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欧洲式插头体 的后壁上设有两个纵向条形孔,该条形孔内分别设有弹性挂钩,插头部分下壳 的底面上开有与条形孔对齐的扣槽,欧洲式插头向外伸出时分别将所述弹性挂 钩顶出并钩扣在下壳的扣槽内。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插头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英国 式插头、美国式插头、澳洲式插头以及欧洲式插头分别由两个导电插销、两个 与之电连接的导电触片和插头支架体组成,导电插销和导电触片分别镶嵌于插 头支架体内且导电触片分别位于插头支架体的左右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上、下壳的侧壁上 分别设有容纳英国式插头、美国式插头和澳洲式插头的滑动操作键的凹槽,凹 槽内开有通透该侧壁的缝隙,该缝隙的上下端分别开有横向卡槽,滑动操作键 置于该缝隙内且沿缝隙上下移动并在滑至上下两端时卡在横向卡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操作键的 底部设有弹簧,所述插头的纵向轴线上设有凹槽,滑动操作键插装在该凹槽内 且弹簧弹性地抵靠于滑动操作键与凹槽的底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的插口下 方设有安全,该安全门与插口相对处为楔形且尾部设有与上壳抵靠的弹臂, 该安全门弹性地封住插口且在插头插时露出该插口。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

背景技术

现国际上的电气标准不一致,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电器插头和电源插座都 不能实现统一标准,这样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用电器到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 就因为插头和插座不能够匹配而无法使用。随着国际间的商贸文化等的交流发 展的需要,许多家用或便携式电器产品在国际间不同地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用一个方便携带、安全可靠、适用性广的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就可以解决不 同标准的插头和插座的匹配问题。
现市场上有一些有适配功能的电源插头,它们有的有多种标准的插头,能 够插入不同标准的电源插座中,它们本身也设计有插座口,适应电器插头插入, 这样的插头,方便在不同标准的插头和插座之间转换,使得用户的电器插头可 以与不同的插座适配,有这样一种功能的多功能电源插头种类较多,但结构功 能并不是很完善,有的是由单体的插头插座组成套件,在使用时临时组合,这 样不便于操作和携带,也有的虽然是将功能件整合在一起,但安全性较低,操 作复杂,或是负荷较小,不适合大电器使用,实际使用范围受到局限。
现市场上也有一种相对完善的旅行多用的电源插头,如参考 CN02815377.4,其有至少两个不同标准的插头接点,每个插头接点的支持件有 一个设置在触针旁边的操作销,操作销贯穿于外壳可连同插头接点的触针在外 壳的缝隙中移动,并且这些插头接点的支持件上有一个圆孔套在外壳内部竖立 的导柱上,可以从插接体中移出和移入,插接体内又一个活动的保险体及三个 制动体,它们和插头接点共同作用,通过对保险体的操作,可以使所有插头接 点在有效位置和无效位置制动,制动体被设置在外壳内壁的圆弧形导轨内,当 有任何一个插头接点移出时,由于它的操作销的移动推挤制动体闭了其他插 头操作销的移动行程,使其它插头接点被制动在插接体内,不能被移出到有效 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多种不同标准的电器插头和电源插座 之间的转换匹配连接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插头插座适 配器,包括作为电源输入的插头部分和作为电源输出的插座部分,二者连接为 一整体结构,所述插座部分包括上壳,所述上壳为截面呈矩形的底部敞口箱形 壳体,该壳体的顶面上设有适配于英国式、美国式、澳洲式、欧洲式及中国式 标准电源插头的接口;所述插头部分包括下壳、英国式插头、美国式插头、澳 洲式插头、欧洲式插头、滑杆移动制约机构和四个滑动操作键,所述下壳为与 上壳相适配的顶部敞口箱形壳体;英国式插头、美国式插头、澳洲式插头、欧 洲式插头,上述插头分别呈十字形滑动设置在下壳内;滑杆移动制约机构,由 成十字形交叠设置的纵、横滑杆组成,所述纵、横滑杆的交叠部分别开有相互 容纳的凹槽,所述纵、横滑杆的两外端面分别设有向上倾斜的斜坡,纵、横滑 杆上分别固定有复位弹簧片,该复位弹簧片的两端分别与下壳固定,滑杆移动 制约机构处于中位时,上述四个插头的相对内侧面位于纵、横滑杆上的斜坡面 的上方;四个滑动操作键,分别插装在英国式、美国式、澳洲式和欧洲式插头 上并穿出上、下壳体的侧壁上下移动,所述滑动操作键的上下移动带动相应的 英国式、美国式、澳洲式或欧洲式插头的导电插销伸出下壳的下表面且同时推 动该插头下方的滑杆移动脱离中位,任一个插头完全伸出下壳下表面时该插头 与插座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滑动设置在下壳内的欧洲式插头体,欧洲式插头滑动 设置在欧洲式插头体内,欧洲式插头体的外侧壁上开有纵向凹槽,该纵向凹槽 的底端开有横向卡槽,下壳的底面开有用于欧洲式插头体向外伸出的开口,欧 洲式插头体的底面开有供欧洲式插头的导电插销伸出的插口,滑动操作键滑动 设置在欧洲式插头体上的纵向缝隙内且当滑动操作键滑至纵向凹槽的底端时 横向卡在横向卡槽内。
所述欧洲式插头体的后壁上设有两个纵向条形孔,该条形孔内分别设有弹 性挂钩,插头部分下壳的底面上开有与条形孔对齐的扣槽,欧洲式插头向外伸 出时分别将所述弹性挂钩顶出并钩扣在下壳的扣槽内。
所述英国式插头、美国式插头、澳洲式插头以及欧洲式插头分别由两个导 电插销、两个与之电连接的导电触片和插头支架体组成,导电插销和导电触片 分别镶嵌于插头支架体内且导电触片分别位于插头支架体的左右两侧。
上、下壳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容纳英国式插头、美国式插头和澳洲式插头的 滑动操作键的凹槽,凹槽内开有通透该侧壁的缝隙,该缝隙的上下端分别开有 横向卡槽,滑动操作键置于该缝隙内且沿缝隙上下移动并在滑至上下两端时卡 在横向卡槽内。
所述滑动操作键的底部设有弹簧,所述插头的纵向轴线上设有凹槽,滑动 操作键插装在该凹槽内且弹簧弹性地抵靠于滑动操作键与凹槽的底面之间。
所述插座的插口下方设有安全,该安全门与插口相对处为楔形且尾部设 有与上壳抵靠的弹臂,该安全门弹性地封住插口且在插头插时露出该插口。
本发明内部具有四个不同标准的可移动的插头,这些插头通过内部两个滑 杆相互制约移动,使得插头不能同时有多于一个以上地移动伸出,该适配器的 输出插孔可以插入不同标准的插头,实现多种不同标准的电器插头和电源插座 之间的转换连接,解决了不同标准的电器插头和电源插座的匹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的四种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的滑杆移动制约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的各插头及滑杆移动制约机构在下壳内 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处于澳洲式插头模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处于英国式插头模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处于美国式插头模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处于欧洲式插头模式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英国式插头伸出时滑杆位置的示意 图;
图12是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欧洲式插头体伸出时滑杆位置的示意 图;
图13是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美国式插头伸出时滑杆位置的示意 图;
图14是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澳洲式插头伸出时滑杆位置的示意 图;
图15a、15b、15c是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澳洲式插头移动过程示意 图;
图16a、16b是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欧洲式插头伸出时插头体的位 置变化图;
图17a、17b是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插座部分安全门的工作位置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不同规格标准的可移动插头和有一个通用型 插座的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更广泛的通用性,操作更方便 可靠,其结构更为紧凑,将具有输入功能的插头部分和输出功能的插座部分整 合成一体。
该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具有由上下外壳组成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 四个不同标准的插头,这些插头和适配器下壳组成插头输入部分,并且这些插 头呈十字方向分布在适配器内的四个位置,可以在外壳内上下移动,各个插头 在适配器内有两个固定位置,它们的滑动操作键穿过外壳上的滑移缝隙可以上 下移动并在滑至滑移缝隙的上下端时可以固定在滑移间隙的卡槽中,上述滑动 操作键弹性的置于插头支架表面的凹形孔和外壳的内壁上,在有插头导电插销 移出适配器处于输入状态时,插头上的导电片能够依靠连接导体上的弹性触头 以较大的弹与之可靠地接触,实现电连接,当插头导电插销缩回适配器时, 插头的导电片与连接导体处于没有电连接的分离状态。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
图3是本发明各个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所有部件,适配器 的外壳由上壳1和下壳2组成,内置有四个不同标准的插头6、7、8、9,两个 滑杆13、14,四个操作键11a、11b、11c、11d,两个连接导体19、20以及其 它组成部件。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图中上面部分为适配器的插座部分,上壳1的面 板101上设有插接口31、接地插接口32,上壳1和下壳2的侧壁上分别开有 纵向凹槽34a、34d,纵向凹槽34a、34d的底面上分别开有贯通侧壁的纵向缝 隙35a、35d,该纵向缝隙35a、35d的上下端分别开有横向卡槽33a、33d,滑 动操作键11a、11d滑动设置在纵向缝隙35a、35d内,可沿纵向缝隙35a、35d 上下移动,并且在滑移至纵向缝隙35a、35d的上下端时可以卡在横向卡槽33a、 33d内实现定位。与滑动操作键11d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同样的结构,图中未表 示。该插座部分的插孔可以插入不同标准的电器插头,插孔内的连接片设计成 可插入不同标准插头并且能够实现可靠接触的结构,连接片采用有较大的弹性 力的磷片使得连接片和插入的插头接触良好。
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中上面部分为适配器的插头部分,下壳2的面板 201上有澳洲式、英国式、美国式插头导电插销的伸出口41、42、43和用于欧 洲插头体伸出的缺口44,在缺口44的内侧设有两个扣槽211,用于欧洲插式 头体12伸出时的定位,欧洲式插头体12上设有用于插头导电插销伸出的出口 125,在面板上还有一个用于收藏英国式插头接地销22的凹槽43,还有用于放 置保险丝23的保险丝盒45,活动的保险丝盖24是可以从下壳2的面板上取下 以方便随时更换保险丝。插头部分与插座部分卡接或螺接成一个整体。
图4是四个不同标准的插头结构示意图,欧洲式插头6、美国式插头7, 英国式插头8和澳洲式插头9。每个插头的插头导电插销63、73、83、93分别 与导电触片64、74、84、94电连接并且分别与插头支架体61、71、81、91一 体注塑成形,导电触片分别位于插头支架体的左右两侧。插头支架体61、71、 81、91上沿纵向轴线分别设有与操作键11a、11b、11c和11d相适配的方孔62、 72、82、92,用于插入上述操作键。
图5滑杆移动制约机构示意图,它包括两个滑杆13、14和两个弹片15, 弹片15分别固定在滑杆13、14的一端并且弹片15的两端由下壳体固定限位, 两个滑杆13、14垂直地上下交叠,交叠部位分别开有一个凹缺131、141,两 个滑杆的两端都有垂直向上的突起部132、142,该突起部都有一个斜坡面133、 143,任何一个滑杆移动时,它的凹缺移位就会阻挡另一个滑杆的移动行程, 弹片15的作用是当移动的插头收回时使移动的滑杆恢复到中位。
图6为各插头及滑杆移动制约机构在下壳内的位置示意图,其中澳洲式插 头7和美国式插头9分列在下壳2内部的两侧,英国式插头8和欧洲式插头体 12分列在下壳内部的两端,起制约作用的滑杆13、14机构设置在中间,当滑 杆移动制约机构处于中位时,澳洲式插头7、美国式插头9、英国式插头8以 及欧洲式插头体12的内侧面分别位于斜坡面133、143的上方。
图7是本发明处于澳洲式插头模式的示意图,图中操作键11a在外壳凹槽 34a中从上壳1的卡槽中离开沿间隙34a移动到下壳2的卡槽中,同时澳洲式 插头7的插头导电插销73从下壳面板201的伸出口42中伸出,这样适配器就 可以插入到澳洲式插座中实现电连接。
图8是本发明处于英国式插头模式的示意图,图中操作键11b在外壳凹槽 34b中从上壳1的卡槽中离开沿间隙34b移动到下壳2的卡槽中,同时英国式 插头8的插头导电插销83从下壳面板201的伸出口41中伸出,而且英国式接 地销22也从凹槽43中竖立起来,这样适配器就可以插入到英国式插座中实现 电连接。
图9是本发明处于美国式插头模式的示意图,图中操作键11d在外壳凹槽 34d中从上壳1的卡槽中离开沿间隙34d移动到下壳2的卡槽中,同时美国式 插头9的插头导电插销93从下壳面板201的出口40中伸出,这样适配器就可 以插入到美国式插座中实现电连接。
图10是本发明处于欧洲式插头模式的示意图,这一模式的操作有别于以 上三种,在图中可以看到上、下壳没有形成一个与其它三个面一样的凹槽,而 是在下壳形成一个缺口202,这个缺口的作用是为移出插头体12提供操作空 间,首先欧洲插式头体12从下壳的缺口44伸出,然后压下并推动操作键11c 从插头体的凹槽121中沿间隙移动到下端的卡槽内,同时欧洲式插头6的插头 导电插销63从插头体的出口125中伸出,这样适配器就可以插入到欧洲式插 座中实现电连接。欧洲式插头因为有一个插头体,而且插头导电插销又可以从 插头体内伸出,因此欧洲式插头的有效长度较长,为了使欧洲插头在移进适配 器内时,不至于增加适配器的整体体积,故巧妙设计欧洲插头二级伸缩移出结 构。
图11是本发明英国式插头8伸出时滑杆位置示意图,图中英国式插头8 移动时,滑杆13被插头支架体挤推向欧洲插头体12方向移动,箭头D1指示 滑杆13的移动方向,它的前端制约了欧洲插头体12的移动行程,而滑杆14 也因为滑杆13的移动而卡在滑杆13是的凹槽内被制约移动。
图12是本发明欧洲式插头体12伸出时滑杆位置示意图,图中欧洲插头体 12伸出外壳时滑杆13被插头体上的凸起123(参见图6)挤推向英国式插头8 方向移动,箭头D2指示滑杆13的移动方向,它的前端制约了英国式插头8 的移动行程,而滑杆14也因为滑杆13的移动而被制约移动。
图13是本发明美国式插头7伸出时滑杆位置示意图,图中美国式插头7 移动时,滑杆14被插头支架挤推向澳洲式插头方向移动,箭头D3指示滑杆 14的移动方向,它的前端制约了澳洲式插头9的移动行程,而滑杆13也因为 滑杆14的移动而被制约移动。
图14是本发明澳洲式插头9伸出时滑杆位置示意图,图中澳洲式插头9 伸出时,滑杆14被插头支架挤推向美国式插头7方向移动,箭头D4指示滑杆 14的移动反向,它的前端制约了美国式插头7的移动行程,而滑杆13也因为 滑杆14的移动而被制约移动。
图15a、15b、15c是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澳洲式插头移动过程示意 图,在操作过程中,操作键11d处在外壳间隙35d中的不同位置,在图15a中, 澳洲式插头9未被移动时,操作键11d卡在上壳卡槽133d中;在图15b中, 澳洲式插头9在移动中途时,操作键11d在上、下壳缝隙35d中;在图15c中, 澳洲式插头9移至缝隙35d底端时,操作键11d卡在下壳卡槽233d中,从而 插头导电插销93的完全移出,使适配器处于澳洲式插头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适配器中的美国式插头7、英国式插头8的移动过程与澳洲 式插头9的移动过程一样。而欧洲式插头的移动包括两个动作,首先插头体12 从下壳2的缺口44中移出,然后移动插头6,这时操作键是在插头体的凹槽 122和间隙中滑移,并且卡在插头体的卡槽中。
图16a、16b是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欧洲式插头伸出时插头体的位 置变化图,在图16a中,欧洲式插头体12内的插头6未伸出时,插头体12上 的弹性挂扣121此时处于自然状态;在图16b中,插头体12内的插头6伸出 插口,此时插头体的弹性挂扣121被插头支架61挤推出来,使弹性挂扣钩扣 可以在适配器下壳2的扣槽211中(参见图2),使适配器形成欧洲式插头模式 状态。
图17a、17b是本发明电源插头插座适配器插座部分安全门的工作位置示 意图。插座部分安全门的主体部分设计有一个斜坡面38,并有一对弹臂39, 图中只显示出一个弹臂,另一个弹臂与其对称设置,插入的插头会沿着斜坡面 38滑行同时挤推压缩弹臂39,迫使安全门打开插口31,如在图17a中示出没 有插头插入时,弹臂39处于自然状态,安全门关闭插座口;在图17b中示出 当有插头插入时,弹臂39处于压缩状态,安全门开启插座口。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 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