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申请号 CN200610001422.6 申请日 2006-01-17 公开(公告)号 CN100511091C 公开(公告)日 2009-07-08
申请人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嘉腾;
摘要 本 发明 是有关一种具有多个连接器的 电子 装置,包括一壳体、一第一 电路 板、一内 机架 以及一旋转件。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 电路板 容纳于壳体内,并具有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而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位于第一电路板上。内机架配设于第一电路板,且围绕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并具有一第一窗口及一第二窗口,以分别暴露出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插接端及第二连接器的一第二插接端。旋转件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枢设至壳体,并局部地穿过第一开口而暴露于壳体外,而第二部分固设至第一电路板,且第一电路板随着旋转件相对于壳体来作转动。当旋转件位于第一 位置 时,第一连接器位于第二开口,当旋转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连接器位于第二开口。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
一第一电路板,容纳于该壳体内,并具有一第一连接器及一第二 连接器,而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位于该第一电路板上;
一内机架,配设于该第一电路板,且围绕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 连接器,并具有一第一窗口及一第二窗口,以分别暴露出该第一连接器的 一第一插接端及该第二连接器的一第二插接端;以及一旋转件,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枢设至该壳 体,并局部地穿过该第一开口,而该第二部分固设至该第一电路板,且该第一 电路板随着该旋转件相对于该壳体来作转动,当该旋转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连接器位于该第二开口,当该旋 转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二连接器位于该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第二开口位于该壳体的一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第二部分更具有一第一接合部,且该第一接合部固定于该第一电 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包括:
一卡扣件,设于该壳体上,且该卡扣件于受后在一解扣位置及一卡 扣位置之间移动,当该卡扣件位于该卡扣位置时,该卡扣件卡住该旋 转件,使得该旋转件无法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卡扣件滑设或枢设于该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内机架具有导电性,并电连接至该第一电路板的接地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中包括:
一第二电路板,配设于该壳体内,并电连接至该第一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中包括:
一传输缆线,配设于该壳体内,且该第二电路板经由该传输缆线电连 接至该第一电路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分别位于该第一电路板之一第一侧及 一第二侧,且该第一侧垂直于该第二侧。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足够连接器 (connector)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类产品的体积也随着使用者期待电子产品具有 可携带便利性的优点的需求,而倾向于轻薄短小。举例来说,用以处 理大批资料数据的处理器,就是从大型的计算机中心(Calculating Center)演变成能够提供个人使用的桌上型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再蜕变成便于手提携带的笔记本电脑(Notebook PC)。
一般而言,笔记本电脑除了提供使用者处理文书资料、影音欣赏等功 能之外,其便于携带的优点更是使其成为使用者在对客户做简报时的 利器。然而,针对不同的目的,笔记本电脑上需配设不同的接口才能 跟外部不同的装置连接。例如,使用者在处理文书资料或对客户做简 报时,可能会使用到下列的接口:用以外接磁盘或光驱的抽换式媒体 接口、与印表机连接的并口(parallel port)、与鼠标或数据机连接的 串口(serial port)、局域网的接口(RJ-45)、外接显示器的D-sub视频 输出接口或是S端子输出接口等等。由于笔记本电脑是在有限的体积下 配设一些必须构件如电池硬盘、连接器与光驱等等,而壳体的侧边 又需要热气排出孔来协助处理器散热,因此接口的数量及种类便受到 限制,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其 具有足够的连接器供使用者选择使用。
为达上述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 置,此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第一电路板、一内机 架以及一旋转件。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的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及第 二开口。第一电路板容纳于壳体内,并具有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 而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位于第一电路板上。内机架配设于第一电 路板,且围绕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并具有一第一窗口及一第二窗 口,以分别暴露出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插接端及第二连接器的一第二插接 端。此外,旋转件具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枢设至壳体, 并局部地穿过第一开口,而第二部分固设至第一电路板,且第一电路板 随着旋转件相对于壳体来作转动。当旋转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连接器位于 第二开口,当旋转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连接器位于第二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开口位于壳体的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部分更具有第一接合部,且第一接合部 固定于第一电路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更包括一设于壳体上 的卡扣件,且卡扣件于受后在解扣位置及卡扣位置之间移动,当卡扣件位于 卡扣位置时,卡扣件会卡住旋转件,使得旋转件无法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卡扣件滑设或枢设于壳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内机架具有导电性,并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 的接地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更包括一配设于壳 体内第二电路板,且第二电路板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更包括一配设于壳 体内的传输缆线,且第二电路板经由传输缆线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分别位于第一电路 板的第一侧及第二侧,且第一侧垂直于第二侧。
本发明的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将连接器排列于电路板的侧边而配 置于壳体中,使用者可藉由旋转件旋转第一电路板来选择所欲使用的连接 器,因此本发明的具有多个连接器的电子装置提供较习知多个且多种的连接 器让使用者选择使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 一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爆炸图。
图2是图1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组合图。
图3A是图2的壳体的仰视图。
图3B~3C分别是卡扣位于解扣位置以及卡扣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其他电子装置藉由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及第二装置电连接 的示意图。
100:电子装置              110:壳体
110a:底面                 112:第一开口
114:第二开口              120:第一电路板
122:第一连接器             122a:第一插接端
124:第二连接器           124a:第二插接端
126:第三连接器           126a:第三插接端
128:第四连接器           128a:第四插接端
130:旋转件               132:第一部份
132a:第一接合部           134:第二部分
140:卡扣件               150:内机架
152:第一窗口              154:第二窗口
156:第三窗口             158:第四窗口
160:第二电路板           170:传输缆线
200:第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爆炸图,而图2为图1的电 子装置的局部组合图。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电子装置100可以是笔记本 电脑或是其他需要用到多种接口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100包括 一壳体110、一第一电路板120以及一旋转件130。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 置100的壳体110具有第一开口112及第二开口114,其中第一开口112位 于壳体110的底面,而第二开口114位于壳体110的侧面。
承上述,第一电路板120容纳于壳体110内,其中第一电路板120上 配置有多个连接器,如第一连接器122、第二连接器124、第三连接器 126、第四连接器128等,其中第一连接器122例如具有第一插接端122a,而 第二连接器124例如具有第二插接端124a,且第三连接器126例如具有第三插 接端126a,第四连接器128例如具有第四插接端128a以此类推。在本实施例 中,这些连接器可以是环绕于电路板120的侧边来排列,如第一连接器122与 第二连接器124分别位于第一电路板120相互垂直的两侧,而第三连接器 126与第四连接器128可位于第一电路板120的同一侧。其中几个连接器的 插接端会朝向第二开口114,以与其他电子装置电性连接,而这些插接端可 以是抽换式媒体接口、并口、串口、局域网的接口、D-sub视频输出接口或 S端子输出接口等等。
请继续参考图1及图2,旋转件130具有第一部分132及第二部分 134,其中第一部分132枢设至壳体110,并局部地穿过第一开口112而暴 露于壳体110外。第二部分134固设至第一电路板120,且第二部分134更 具有一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20上的第一接合部132a,以使旋转件130能够 稳固地固定在第一电路板120上。
此外,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内机架150,此内机架150配设于第一电 路板120上,并围绕第一电路板120上的多个连接器。内机架150具有多 个窗口,例如为对应于第一连接器122的插接端122a的第一窗口152、对应 于第二连接器124的插接端124a的第二窗口154、对应于第三连接器126 的插接端126a的第三窗口156及对应于第四连接器128的插接端128a的 第四窗口158等,以此类推。在本实施例中,内机架150是以金属等具有 导电性的材质做成,且内机架150可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120的接地端。
另外请继续参考图1及图3A,电子装置100更包括一卡扣件140,且卡扣 件140例如是以滑设或枢设的方式配设于壳体110上。此卡扣件140在受 力后会在一解扣位置以及一卡扣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卡扣件140位于卡 扣位置时,卡扣件140会卡住旋转件130,使旋转件130无法旋转。
为了说明书的简洁,以下皆以第一连接器122以及第二连接器124来 举例说明,但第一连接器122以及第二连接器124也可以用第三连接 器126、第四连接器128等其他连接器来代替。请继续参考图2,当使用者 欲将显示器、随身碟或印表机等第二装置200与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00连 接时,使用者可藉由第二开口114来审视,此时位于第二开口114的第二 连接器124,其第二插接端124a(如图1所示)是否适合与此第二装置200 连接。若第二插接端124a不适合与第二装置200连接,使用者可先施力于 卡扣件140,使卡扣件140离开卡扣位置而移动至解扣位置,以解除卡扣件 140对旋转件130的限制,让旋转件130得以转动。
图3A为图2的壳体的仰视图,而图3B~3C分别为卡扣位于解扣位置以及 卡扣位置的示意图。以卡扣件140滑设于壳体110上为例,当卡扣件140位于 卡扣位置时,如图3A所示,卡扣件140会卡住旋转件130,使旋转件130无法 旋转。当使用者欲更换第二开口114所暴露出的连接器的插接端时,使用者施 力推移卡扣件140,使卡扣件140从卡扣位置移动至解扣位置,然后使用者再 施力于旋转件130,使旋转件130转动,如图3B所示。
特别的是,在卡扣件140离开卡扣位置,使用者施力于旋转件 130,旋转件130会带动第一电路板120跟着旋转件130相对于壳体 110来转动。因此,位于第一电路板120上的第二连接器124会因为 第一电路板120的转动而离开第二开口114,使第二开口114暴露出 其他插接端如第一插接端122a。之后,使用者再审视第一插接端122a 是否适合与第二装置200连接(图未示)。
当使用者确认所要使用的第一连接器122的第一插接端122a是暴露于 第二开口114时,使用者可将卡扣件140推移回复至卡扣位置,让卡扣件 140卡住旋转件130,如图3C所示。
同理,若是第一插接端122a也不适合与第二装置200连接,使用者可 重复上述步骤以选择适合的连接器的插接端。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电子 装置100能够在其有限的局部宽度之下,比以往提供更为多样的连接 器,让使用者选择使用。此外,为了让使用者方便选择插接端,我们也可 以在壳体110的底面110a(如图1或图3A)上,在对应于各个连接器的位 置以文字叙述,或是绘示插接端的图案亦可。
图4为其他电子装置藉由第一电路板的连接器以与第二电路板及 第二装置电连接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电子装置100中更包括一第 二电路板160,其中第二电路板160配设于壳体110内,并藉由一传 输缆线170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160 为笔记本电脑的主机板,且第二电路板160也可以是藉由排线来电连 接至第一电路板120。当第二装置200电连接至电子装置100的第一 电路板120后,第二电路板160以及第二装置200便可以藉由第一电 路板120来进行资料的传递。当然,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00中,还 可以配设多个电路板,且这些电路板上都配设有多个连接器,因此使 用者可以让多个不同的第二装置200同时电连接至本发明的电子装置 10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在其有限的局部宽度之中容置较以往更 多个且多种的连接器,而这些连接器排列于电路板的侧边,使用者可藉由 旋转件来选择欲使用的连接器,因此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提供更多个且多 种的连接器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