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装置

申请号 CN99118935.3 申请日 1999-08-30 公开(公告)号 CN1248052A 公开(公告)日 2000-03-22
申请人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发明人 牟田淳治; 伊藤克弥;
摘要 为了生产要求较少零件的线圈装置,多个线圈20连接在一个连接 底板 10上,每个线圈的引线24连接在一个连接器件13的 端子 接头30A和30B上,并且电源线连接器C与连接器件13相配合。 电流 沿着电源线W,电源线连接器C,连接器件和引线的路径分配给每个线圈。引线24作为单一单元连接在单一的连接器件13上。由于连接器C连接在该连接器件13上,与每个线圈20都设置一单独的连接器件的情况相比,则要求较少的零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多个线圈的连接器底板(10),该底板(10)具 有多个连接位置(11),一个位置用于多个线圈中的一个线圈,和 一个形成在其上的连接器体(13),所述的连接器体(13)具有多 个被容纳在其内并且适于连接多个线圈的引线的端子 (30A,30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底板,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设 置在其上的电线分布路径(15A和15B),一个相应于每个线圈的 分布路径(15B)用于从所述的连接器体(13)延伸,而不与其他 分布路径(15B)相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底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 述的分布路径(15A,15B)由在所述的底板上形成的通道限定。
4.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连接器底板,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的连接位置(11)围绕所述的连接器体(13)布置。
5.如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底板,其特征在 于,其中,所述的连接位置(11)由在所述的底板上的凹陷所限 定。
6.如前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底板,其特征在 于,其中,所述的连接器体(13)具有用于每个所述的端子 (30A,30B)的管形壳体(14),每个管形壳体(14)在其壁上具 有一个的缝隙(14B),并且每个端子件(30A,39B)穿过相应的 一个缝隙(14B)到相应的壳体(14)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底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每 个所述的端子在其中间部分包括一个颈部(33),每个颈部(33) 位于相应的一个缝隙(14B)中。
8.一种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 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底板(10),和用于连接所述的端子 (30A,30B)的电源线连接器(C)。
9.一种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 连接器底板(10),和在所述的连接位置的多个线圈(21),每个 线圈具有连接在相应的一个端子(30B)上的引线(24),并且每 个所述的引线(24)由填充剂(16)保持在通道(15A,15B)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连接在其上的盖子(40),所述的盖子(40)封闭住所述的线圈 (21)和引线(24),而不阻碍所述的端子(30A,30B),并且轴 向穿过所述的线圈(21)的通孔(23)。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线圈装置。

如本说明书的图9所示,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变速箱壳体a的内 部设置有线圈盒c,这些线圈盒c容纳着多个线圈b,而这些线圈包 括用于打开和关闭液压的电磁线圈装置。断电连接器d这样连接 在变速箱壳体a上,使得其可从内部通到其外部。在变速箱壳体a 内,一个内连接器e安装在断电连接器d上,多根电线f从该内连 接器e分出来,并且分线连接器g连接在每个这些分路电线f上。 每个这些分线连接器g安装在在每个线圈盒c上形成的连接器元件 h上。另外,线束连接器k安装在断电连接器d的连接件j上。该 连接件j在变速箱壳体a的外部。至每个线圈b的电流沿着从线束 连接器k到断电连接器d,内连接器e,电线f,分线连接器g,和 连接器元件h延伸的路径供应。

在上述的实例中,电流通过在线圈盒c上形成的连接器元件h 供给每个线圈b,该线圈盒c容纳着线圈b。分线连接器g安装在每 个连接器元件h上。因此,每个线圈b需要一个分线连接器g,因 此元件的数目很多。结果,其成本增加,连接操作和管理也是麻烦 的。

在将上述问题加以考虑以后提出了本发明,目的是给出一种要 求较少元件的线圈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多个线圈的连接器底板,该底板具 有多个连接位置,一个位置用于多个线圈中的一个线圈,和一个形 成在其上的连接器体,所述的连接器体具有多个被容纳在其内并且 适于连接多个线圈的引线的端子。这样的装置要求较少的单独连接 装置,因而可降低成本。

优选的是,该底板为线圈的引线限定单独的电线分布路径,至 少一个路径用于每个线圈,而彼此不交叉。这样可确保电绝缘。分 布路径可以由通道或者壁来限定,并且引线可以由例如环树脂的 填充剂来固定在其上。线圈可以位于所述路径延伸入其中的凹槽 中。

每个端子可以容纳在管形体中。优选的是,这些管形体具有一 个在其壁上的缝隙,通过该缝隙相应的端子可达到内部。每个端子 可以具有位于相应的缝隙中的颈部。

底板优选由一个盖子盖住,而该盖子可以在线圈组装在所述的 底板上以后与其整体地模压出来。这样的盖子可以防止外界物质的 干扰并且可以避免用于每个线圈的单独的盖子。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从下面的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会一目了 然,这些实施例仅以举例的方式示于附图中,其中: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示出模压盖装置以前的状态平面图;

图3是示出模压以前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4是连接状态的截面图;

图5是连接状态的截面图;

图6是连接器元件的局部放大的斜视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状态的截面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状态的截面图;

图9是现有技术实例的侧面图。

下面借助附图1-6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A设置在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变速箱壳体内 并且形成电磁线圈装置,用于打开和关闭液压阀。一个断电连接器 这样连接在变速箱壳体上,使得其可从内部通到外部。一个内连接 器在变速箱壳体内安装在断电连接器的连接件上,多个电源线W (本实施例中是六条线)作为一束从内连接器延伸出来,这些电源 线W的端部连接在电源线连接器C上。该电源连接器C与本实施例 的线圈装置A相连接。一个外连接器与断电连接器在变速箱壳体的 外部的连接件连接。该外部连接器连接在一个线束上。另外,变速 箱壳体,断电连接器,内连接器和外连接器与示于图9的惯用实例 的具有相同的构形。

下面将详细解释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A。线圈装置A设置有一 个连接底板10,多个线圈20(本实施例中是5个),多个端子接 头30A和30B(本实施例中是6个)和一个盖子。连接底板10总的 来说是平的和对称的。总共有5个线圈连接元件11形成在连接底 板10上,其中的3个形成在连接底板10的较长的一侧,其中的2 个形成在较短的一侧。每个线圈连接元件11是圆形的并且以凹陷 型式形成在连接底板10的上面。每个线圈连接元件11的中央具有 一个圆的通孔12,线圈20的下端紧密地容纳在其内。每个线圈20 包括缠绕在绕线管21的外圆周上的多股盘绕线,法兰22设置在绕 线管的上和下端上。下端法兰22装入线圈连接元件11上并且借助 粘结剂固定在连接底板10上。在该固定状态下,线圈连接件11的 通孔12的中心部分和直径与绕线管21的中央孔23相配合。一个 (未示出)从中穿过。该衔铁和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A一起形 成电磁线圈装置。另外,盘绕线的两端形成两根引线24,该引线从 线圈20的下端伸出来。

一个连接器件13形成在连接底板10的上面上,其位置在较短 侧边的两个线圈20和在较长侧边的处于中央的线圈20之间。该连 接器件13具有6个多管形端子支承件14,它们从连接底板10向 上敞开,这些端子支承件14支承着端子件30A和30B。该端子支 承件14排成两行,每一行具有3个端子支承件14。这些端子支承 件14紧密地聚集在一起。一个竖向缝隙14B从每个端子支承件14 的侧壁的顶部到底部沿着整个长度形成,该缝隙将容纳空间14A通 到其外表面。

端子接头30A和30B由长而窄的金属条制成,包括一个向上伸 出的薄片部分31,一个将薄片件31的下端向上倾斜弯曲而形成的 电线连接部分32,和一个在薄片部分31和电线连接部分32之间 形成的窄宽度部分33。端子接头30A和30B通过将每个薄片部分 31的下端压入端子支承件14的容纳空间14A中而被固定。每个薄 片部分31的上端从端子支承件14向上伸出。当进行上述压入时, 窄宽度部分33沿着缝隙14B向下移动。另外。当端子接头30A和 30B处于受压和固定状态时,电线连接部分32从端子支承件14的 下端沿着侧向伸出。在包括连接器件13的6个端子接头30A和 30B中,一个端子接头30A使所有的线圈20接地。其余5个端子 件30B单独地连接在每个线圈20上。

电线分布槽15A和15B以凹陷型式形成在连接底板10的上 面,电线分布槽15A和15B形成从5个线圈连接件11至连接器件 13的通路。在这些电线分布槽15A和15B中的5个是独立的电线 分布槽15B,它们单独地将每个线圈20的两个引线24中的一个分 布到连接器件13处。其余的电线分布槽是接地的电线分布槽 15A,它们将两个引线24中的另外一个从每个线圈20分布到连接 器件13处。5个独立的电线分布槽15B没有相互交叉地各引至连 接器件13处,并且到达支承着端子件30B的5个端子支承件14 (接地的端子接头30A不在由5个端子支承件14支承的那些当 中)。沿着这些独立的电线分布槽15B分布的每个引线24的端部 缠绕在每个相应的端子接头30B的电线连接部分32,并且通过例 如声波焊接的熔结方法与其合并在一起。接地的电线分布槽15A 也沿着在它们与线圈20相遇的一侧的分开的路径分布,但是然后 并入一个共同的路径中,而该路径通到支承着连接器件13的接地 端子接头30A的端子支承件14处。分布在接地电线分布槽15A中 的5个引线24缠绕在接地端子接头30A的电线连接部分32,并且 也通过例如超声波焊接的熔结方法与其合并在一起。诸如环氧树脂 的/填充剂16被注入所有的电线分布槽15A和15B中,该填充剂 16将引线24固定在电线分布槽15A和15B中。

在线圈20和端子接头30连接在连接底板10上和引线24由填 充剂16固定之后,通过模压将一个盖子40连接在连接底板10的 上面。该盖子40盖住线圈20,并在盖子40和线圈20的外圆周之 间未留任何空间,但是使上法兰22和绕线管21的内圆周暴露着。 另外,盖子40盖住连接器件13,使得紧紧地盖住端子支承件14的 上面和外侧面,但是使端子接头30的薄片部分31暴露着。另外, 多角管形连接件41形成在盖子上,以便包围住薄片件31,这些连 接件41的上面是敞开的。电源线连接器C与这些连接件41相配 合。此外,除去线圈20和连接器件13以外,盖子40紧紧地盖在 连接底板10的整个上面上,其中也包括电线分布槽15A和15B。

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A如上构成,而电源线连接器C通过连接 在连接件41上而安装在连接器件13上。一旦完成上述工作,电源 线连接器C的电源线端子插头便连接在端子接头30A和30B上。 电流沿着线束连接器,断电连接器,内连接器,电源线W,电源线 连接器C,端子接头30A和30B和引线24的路径供给每个线圈 20。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多个线圈20(5个线圈)的引线24聚集 在一起并且连接在一个连接器件13上。该连接器件13安装在电源 线连接器C上,因此,与每个线圈20都设置有单独的连接器件的 情况相比,其要求较少的部件。另外,引线24沿着独立的电线分 布槽15B分布,因此避免了与其他引线24的接触。此外,盖子40 盖住线圈20和其引线24。因此,可防止外界物质从外部进入和干 扰线圈20或者引线24。另外,引线24由填充剂16固定在电线分 布槽15A和15B中,并且盖子40通过模压以整体方式连接在线圈 20和连接底板10上。因此可避免部件的拍击运动,并且也可防止 进入部件之间的空间中。此外,引线24由填充剂16的固定可防 止模压时这些引线24的断开。

下面将借助图7和8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B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 有一个盖子50。由于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同,因此根 据其采用相同的标号,因而省略对其的解释。

该实施例的盖子50是采用与连接底板10分别接合的工艺制成 的,并且包括一个连接件部分51,线圈盖件部分52和一个连接器 盖件部分53。连接件部分51是板形的,盖住电线分布槽15A和 15B,并且紧紧地与连接底板10的上表面的整个面积相配合,但是 线圈20和连接器件13除外。线圈盖件部分52是圆形的,从连接 件部分51向上伸出,盖住线圈20的外圆周和上部法兰22。具有 与绕线管21的中心部分相同尺寸的一个通孔54形成在每个线圈盖 件部分52的上面处。连接器盖件部分53以一个箱形向上伸出,以 便盖住连接器件13,并且一些薄片孔55形成在其上部,以便让端 子接头30A和30B的薄片部分31紧紧地在其内相配合。一个其顶 部是敞开的连接件部分56设置在连接器盖部分件53上。该连接件 部分56包围着薄片部分31的上部,并且与电源连接器C相配合。 盖子50的连接件部分51通过焊接或者其他方法以整体方式固定在 连接底板10上。在该实施例中,一个盖子50可以盖住所有5个线 圈20,因此,与每个线圈20分开盖住的情况相比,要求较少的零 件和较少量的操作。

本发明不限于借助附图说明的上述实施例。例如,下面说明的 可能性也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另外,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其他方 式体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1)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盖子装置盖住了多个线圈。然而根 据本发明,每个线圈也可以由一个盖子单独地盖住。

(2)在本实施例中,电线分布路径是凹入连接底板表面的槽 形,然而,根据本发明,电线分布路径完全可以是一组从连接底板 的表面向上凸出并且从线圈延伸到连接器件的长而窄的肋,而引线 沿着该组肋分布。

(3)在本实施例中,接地引线全部连接在作为单一单元的一 个端子接头上,然而,根据本发明,每个线圈的引线可以单独地连 接在不同的端子接头上。

(4)在本实施例中,线圈借助粘结剂固定在线圈连接元件 上。然而,根据本发明,不仅可以用粘结剂,也可以用其他装置, 例如象在连接底板上具有弹性止动件的定机构的机械支承装置, 线圈由该支承装置所啮合和支承。

(5)在本实施例中,端子接头借助端子支承件被支承在连接 底板上,端子接头是推压在其上的。然而,根据本发明,推压不是 所采用的唯一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嵌入模压,以与连接底板的整 体方式来形成端子接头,或者,设置在连接底板上的弹性止动装置 可以以连接的状态支承端子接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