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电气组件的设备

申请号 CN200410098108.5 申请日 2004-10-22 公开(公告)号 CN100364371C 公开(公告)日 2008-01-23
申请人 尼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彼得·I·A·范登黑德; 弗勒迪恩·J·E·瓦特朔特;
摘要 用于连接电气组件的设备包括端钮 支架 (1),其在第一侧(10)可机械地连接到连接元件(2),并且在与第一侧(10)相对的第二侧(40)上可机械地连接到至少一个应用元件(3、4、5)。
权利要求

1.用于连接电气组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端钮支架(1),该端钮支架适合于安装到墙壁上或者安装到能够在墙壁上安装的元件上,并且在第一侧(10)相对于连接元件(2)在若干位置处能够机械地连接到连接元件(2),并且在第二侧(40)能够机械地连接到至少一个应用元件(3、4、5),该第二侧与第一侧(10)相对,所述端钮支架(1)在第一侧(10)上包括第一接触元件(11、12、13),所述第一接触元件能够与连接元件(2)的接触元件(20)形成电接触,该端钮支架(1)在第二侧(40)上包括第二接触元件(41、42、43),所述第二接触元件能够与至少一个应用元件(3、4、5)的接触元件(50)形成电接触,端钮支架(1)包括电连接件(15、16;36、38、39;37、45、46),该电连接件将上述的第一接触元件(11、12、13)电连接到上述的第二接触元件(41、42、4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琳組支架(1 )在第二侧(40) 包括若干组第^^触元件(41、 42、 43),其中絲第^^触元件能够与应用 元件(3、 4、 5)的接触元件(50)接触,以及电连掩降(15、 16、 45、 46), 其中这些电连掩降以电方i^目互连接上述的若干组笫4触元件(41 、42、43 )。
3. ,;^f'j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M于:輪組支架(1 )在第一侧(10) 包括若干组第一接触元件(11、 12、 13)以及电连耕(15、 16、 36、 37、 38、 39、 45),其中每组第一接触元件能够与连接元件(2)的接触元件(20)接触, 其中这些电连發降以电方^目互连接上述的若干组笫一接触元件(11、 12、 13 )。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端钮支架(1)包括笫一定 M件(60、 65),该第一定位元件能够结合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元件(3、 4、 5) 的定狀件(61、 64);朋。
5. 才MI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于:^支架(1)包括第二定 4仏件(30),该第二定^^t件能够结合所iii^接元件(2)的定^?b件(31) ^f饥
6.才Mt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膽棘于:所述电连耕(15、 16、 37、錄、46)由^Mfi成。
7. ^^U'jJ^长6f斤述的i殳备,^#站于:上述的电连##(15、 16、 37、必、46)安^端钮支架(1)的同一侧(40)。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絲征在于:端钮支架(1)包括第一和 第4触元件(11、 12、 13; 41、 42、 43),所述接触元件能够与所述连接元 件(2)和分别地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元件(3、 4、 5)的接触元件(20; 50) — ^^^J4^平的电表面"^触。
9. 才Mt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端钮支架(l)的所述第一 和第^^触元件(11、 12、 13; 41、 42、 43)包括平接触板,所述平接触板平 行于端钮支架(1)的一侧(10, 40)安装。
10. 才隊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絲#于: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连接 元件(2 ),该至少一个连接元件(2 )包括能够与端钮支架(1)的所述第一接 触元件(11、 12、 13)形成电接触的接触元件(20)。
11. 才睹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连接元件(2)包括能够 连接到连##套(25)的出口 (24)。
12. 絲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i殳备包^r至少一个应用 元件(3、 4、 5),该至少一个应用元件(3、 4、 5)包括接触元件(50),所述 接触元件(50)能够与端钮支架(1)的接触元件(41、 42、 43)形成电接触。
13. 才緣权利要求1所述的i殳备,其特棘于:所iti^接元件(2)的接 触元件(20)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元件(3、 4、 5)的接触元件(50)包括有 举性安装的^fe部分。

说明书全文

用于连接电^i且件的设备;^发明涉;s^—种用于连接电^i且件的i殳备。 背景拔术通狄装印刷^(wanprin一目互连接电^Hi且件是已知的,该墙装印刷;Mt 第H具有电^^f端线夹,并脉另外^W可以絲衬套灵敏^t(biish touch buttons),后者可固定在墻装印刷;felJi。该墻装印刷板的泉是,难以将电缆 连接到墙装印刷板的终端线夹。另夕卜,电m^接到墙装印刷板的终端线夹时, 墙装印刷板的位置已经确定了 , 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连接电^i且件的设备,其没有上迷的氣吝、,并 且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电气组件之间的连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才緣本发明的设备包括棘支架,其在"H^可城^it接到连接元件,并iL^与第"H)i!湘对的第二侧可^^^接到至少一个应用元件,借Wfe支絲第,'〗上包括第一接触元件,该接触元件可与连接元件的接触元件形成电接触,并且该端钮支架在第二侧上包括第^^触元件,该接触元件可与至少一个应用元件的接触元件电接触,以;5i^支架^电连接件,该电连,将上述的第一接触元件电连接到上述的第二接触元件。才娘本发明包括上述的端钮支架的设备是有利的,连接元件的接触元件 和至少一个应用元件的接触元件之间的电连接可一直通i^^支架来实现,并JLiUtm支架,连接元件和至少一个应用元件之间还可形AWfc^接。才緣 本发明的设备的优点还有,通过^^#^|本发明的^支架,4i^接元件上可 安装任意数量的应用元件。本发明的优点*,应用元件lt量的:^^立于连 接元件。il^特别有利的,因为安絲只须安^i^接元件,然后只须选择应用 元件和^支架的数量。有利地是,应用元件和端钮支架的数量还可在以后改 变,而不必Jl^U^^元件。i^意^M,安^^可完^t接元件4^的安装, 而不必^道关于应用元件的所有细节。由于每个连接元件可以连接若千个应用

元件,终端用户可一直等到^时刻,从而将所需的应用元件或控制功能*iil^安^MN并且/或者终端用户直到^时刻或更晚仍可改变应用元件M 制功能。通过接触元件形成电接触也是有利的,因为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一次或^f次实现电^^,而不^"损坏s^触元件。##^的实施例,在第二侧端钮支架可连接到若干个应用元件。• 支架包M干组第二接触元件,其中a第^^触元件可与应用元件的接触元 件接触;以及电连撿降,它们以电方^目互连接上述的接触元件组。这样,通it^钮支架可^干个应用元件才;i^^接并且电连接到一个连接元件。WH^的实施例,安装端钮支架以在第一侧的若干个位置上将其连接 到连接元件。才NI—种可能情况,端钮支M第"H^包^^干组第一接触元件, 其中每組第一接触元件可与连接元件的接触元件接触;以及电连樹中,它们以 电方iU目互连接上述的接触元件组。这样,可将^fe支架安^N对于连接元 件的若干^f争定位置。才緣另一种可能情况,微支架包括至少一妾JL^向第一 接触元件,在端钮支架和连接元件的若干个相互位置上,该第一接触元件可接 触连接元件的接触元件。这样,可将^支架安i!M^目对于连接元件的许多位 置上。因此,端钮支架的位置不再由连接元件的安装位置唯一确定,这样就不 用严^W连接元件准确定位。这样,例如可将端钮支架安^f目对于连接元 件的不同位置,即不同高度和H i^仅安装了连接元件^选^^应用元件的数量时也是^^r利的。才»本发明的设备,其中端钮支架可在特定位置^^(k^接到连接元件, 至少一个应用元件可在特定的位置Wi^固定到i^支架,也使得这些位置可 以选择,从而可以一直正确«1得连接元件的接触元件和至少一个应用元件的 接触元件之间的电连餅。所以,排除了m的电连接'##一实施例,端钮支架包括定^L件,其可结合应用元件的定^it件 "-^fM。这样,当端钮支架和应用元件^WM目互连接时,可以将它们相互 定位。有利的是,它们可一直«1#连接在特定的相互位置上。所以,排除 了4脊误的电连接。根据一实施例,端钮支架包括定位元件,其可结合连接元件的定^iit件 ^fU。这样,当餘支絲连接元件^W目互固定时,可以将它们相互 定位。i^l有利的,因为它们可一直it^妙固定在特定的相互位置上。所以,

排除了错误的电连接。M—实施例,端钮支架包括由路^A的电连拾fr。这样的*以简 单的已知的方式安鈔,J端钮支架上。这样可以以简单的方^目互连##触元件。,一实施例,端钮支架包括上述的第一接触元件和/或上述的第4 触元件,它们与其^^触元^-^&形成电表面接触,特别是形成几乎平的电表 面接触。端钮支架的这样的接触元件可包括平接触板,其最好平行于^^支架 的"HW安装。为了防jU员坏该接触元件和获得坚固的餘支架,在練支IUi 安装平接lfc^作为接触元件是有利的。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设备还包括至少一连接元件,该至少一连 接元件包M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可电接触*支架的接触元件。该连接元 件的接触元件可与任何连^JI^^Se^f吏用,而不考虑应用元件的^支架。>»—实施例,##本发明的设备还包^^接元件,该连接元件具有可 连接到连翻寸套的出口'才Mt—种情况,所述出口包括用于连接电缆的终端线 夹,其是连##套的一^分。才娘另一种情况,该出口包括传送器和/或接收 器,它们是网络的-"^分,并且可结合网络的另4送器和/或另一M器一 起工作。才Nt—实施例,连^^件包^fe^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可电接触^WL 件的接触元件,以及电连M, *#连接元件的上述接触元件直接连接到连接 元件的出口。才緣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连接元件包括电子零件,后者安絲 连接元件的接触元件和连接元件的出口之间,并且,连^^元件的上述接触元 件间接连^^到连接元件的出口 。该电子零件例如可转妙用元件和上述出口之 间的电4言号,具妹M以任何的头他方^UL、变换或转换它们。才»—实施例,4»本发明的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应用元件,该至少一 个应用元件包括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可电接触i^fe支架的接触元件。该接 触元件安装的选择不,于连接元件的接触元件的安装。才»—实施例,连接元件的接触元件和/或至少一个应用元件的接触元 件包括有举法的或弹簧安装的接触部分。该接触元件优选的包括,弓形的接触 部分.该接触元件可制m弓形片簧或弓形接械,该弓形接舰由一弹黃支 撑。该弹簧安装的接触部分,W^^该弹蒉安装的弓形接触部分确保了良好

的电连接,即使被电连接的接触元件相对于^支架的接触元件没有^^定位 或没有准确对齐。该接触元件的优点还有,在与^fe^触元卿成每个电连接的期间,它们可相对于那些^k^触元件相对移动,这样就可以i)t^每个电连接期间以这种方式它们都得以清洁。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特性和进一步的优点将在下面详细的描述中,通过附图示出的 非P艮定性实施例作进一步Wf释。^M^迷中参考如下附图,其中:图1是才緣本发明的设备的前侧的示奮Hi^L图,其中包括未安装状态 下的连接元件和若干个应用元件;图2是图1中应用元件的后,]it^L图;图3是图1中的i^L支架(contactsupport)的前侧透视图;图4是图1中的j^fe支架的后侧it^l图;图5-7是具有她支架的^L^棘的俩败图,其中该端钮支斜目对于连接 元件处于不同的位置;图8是图1中的部分的变型;图9是图8的变型。 黑实施方式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设备,包括端钮支架l,连接元件2,以U 千个应用元件3、 4、 5。该i^L支架l包括,在笫一侧10的^N且第一接触 元件ll、 12、 13和电连楱降15、 16、 36、 37、 38、 39和45, ##需要它们可 以分别与连接元件2的接触元件20形成电接触,并且电连撿ft15、 16、 36、 37、 38、 39和45以电方式与上述接触元件组的接触元件U、 12、 13相互连 接。在第一侧IO,端钮支架1可以与连接元件2枳^tfe^接,并JL^第H^ 10的若千个位置上与该连接元件2點5i^接。因此,微支架1包^f个 定^(^t件30,它们可以分别与连接元件2的附属定^iL件31配^f吏用。定位 元件30包括例如异形开口,其延伸穿it^支架l。 *出的例子里,定位 元件31由螺紋构成,其可抨Ai^接元件2。这些螺紋可穿it^fe支架1的定4iit件邻,并且它们可在特定位置^P^支架1 Wtt固鈔'j连接元件2. 进一步地,该连接元件2包:^意性示出的出口 24,该出口 24可连接到

连##套25'从而, 一电缆可vyj^糾套25由终端线夹连接到连接元件2的 出口24。在^L^^支架1之前该电缆可由安^"连接。安^fe支架l时, 对于电缆与连接元件2的连^^^r不再需JHt,改动。彭卜,安M可根 据需J^"装一类^支架,而不必改变电缆的连接。如图5中示意性的表示, 连接元件2 ^电连餅,每个电连^Hf^接元件2的接触元件20连接到 连接元件2的出口24。这才羊的连M可以包括,如图5所示,电导本26、 27, 以及例如用于转雖号的电子部件28。 #4^变型,导电体26、 27还可直接 将接触元件20连接到出口 24,并且以这种方式形^^接'在与第一侧10相对的第二側40, ^支架1还可进一步^i^接到至少 一个应用元件3、 4或5。因jH^fe支架l在第二侧40包:i^N且第^^^触元 件41、 42和43,其中它们每个都可与应用元件3、 4或5的附^^触元件50 接触,以及电连##15、 16、 45和46,所述电连接降以电方i^目互连接上述 的,元件組41、 42和43。輪組支架l包括定^iL件60,其可结^^应用元件 3、 4或5的定^L件61 —起使用。该定^L件60例如包括定位,而定位 元件61例如具有一个正方形开口,该开口该i在应用元件3、 4或5上,进一 步地,在每个定位块的高红,端钮支架1例如包括带螺紋的内孔62,其使 得应用^L件3、 4或5可由未示出的螺4jW^接到^支架l。从而,未示 出的螺^J^伸穿it^用元件3、 4或5的孔63,该孔iU在上述的正方形开口 的范围内。作为-"种变型或《且合,每^h应用it件3、 4或5di可包,形^l位 元件64,后者可结合端钮支架l的定^it件65 (体现为孔) 一起^^)'因为定位元件可以积^tMI定以明确方式连接的接触元件的相互位置, 从而排除了以错误方式电连^^触元件,因此,使用定^iit件30、 31、 60、 61、 64和65也是有利的。当替换应用元件或i^fe支架时,ii才^^l有利的'连接元件2例:ljn^可结合示意性指示的固^t件S6"^^^,该固^t 件可将所iii^接元件2固定在某处。这样允许例如以已知的无论什么方式将连 接元件2相对于腔57直立地固定在壁上,或相对于4iit^^^t件固定。例 如,可以已知的方式#^接元件2保持,夹住或固定到固定元件56的未示出的壳体中的端部。从而,如图4中示意'HM^斤示,^支架1包括电连接件15、 16、 36、 37、 38、 39、 45和46,它们可^Ji述的笫一接触元件11、 12和13电连接到

上述的第二接触元件41、 42和43'在^"定的例子中,每次提供八个这样的电 连接ff。电连撿降15、 16、 37、 45和46由相互接续安装的铜^i^铜ii^形 成。连M36、 38和39可穿it^钮支架l从第一侧10延伸到第二侧40,并 且它们可以将接触元件11、 12和13分别电连接到连接件37,连掩降15和45, 以及连接件16和46。从而电连接件15和16也连接到电连接件45和46。如 上所述,各个"^触元件U、 12和13i^目互连接到电连掩降,并且4^接触元 件41 、 42和43 ^tM目互连接到电连*,这#^触元件11 、 12和13同样由上 述电连M连接到接触元件41、 42和43。可以看到,^支架1包^^触元件11、 12、 13和/或接触元件41、 42、 43,它们可与连接元件2的接触元件,或应用元件3、 4、 5的接触元件50形 成财平整的电表面接触。从而,接触元件ll、 12、 13和*支架1的接触 元件41、 42、 43例如由平整接)li^i且成。在^^定的例子中,这些接/fe^安装 成与*支架1的一侧10和/或一侧40平行。i^L支架1的上述接触元件可 分别结合连接元件2的接触元件20 —起使用,或结合应用元件3-5中一个的 接触元件50—起使用。接触元件20或50可包括举fi的或以已知的方式弹簧 安装的接触部件。这样的接触元件^fc包括,弓形接触部分,其是由弹簧支 撑的弓形片簧或弓形接触板的-"^分。因为不需要对这些接触元件进行准确相 互定位,因jtW吏用形成平表面接触的接触元件是有利的,这样可使接触元件的 定位有相对大的相对误差。因为也不需要对连接元件和端钮支架和/或对端钮 支架和应用元件进行准确相互定位,因此欣用形成平表面接触的接触元件也是 有利的。这意味着,即^Ji述接触元件没有定^lt确的相互位置或带有某些 相互间隙,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电连接。即使形成电连41^接触元件之间相互 相对有些移动,例如由于温度差而导致的膨胀影响,但这样的接触元件同#^ 保证良好的电接触。才«本实施例的变型,i^fe支架1的接触元件的至少""^分可由弹黄安 装的接触元件构成。应用元件的接触元件50可包^^如平接觖板,其在安装 时最樹目互平行并且平行于i^支架1 ,并且其可结合*支架1的弹簧安装 的接触元4^-^fM。才Ni另一变型,M电连接的所有接触元件可包括弹黃 安装的鹏元件。##一实施例,自支架1主要地由所谓的电印刷板形成,特别是合成

支架,其上安装有具有合适形状的导电^#料的薄层,例如鹏。该.#|^例如可形成i^L支架l的接触元件和上iiit^^15、 16、 37、 45和46。 Jiii的连 接件36、 38和39,例^导体,也延伸穿过合成支架,其相iLi^^^^端 钮支架1两侧上的上述的导电'汰材料薄层。上迷的铜^*£可由铜路形成。其 中在ij(^支架l的同一侧40上设置电连掩ft15、 16、 37、 45和46是有利的, 因为上迷的印刷板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形成。#^-~实施例,应用元件3、 4或5包4##^員,^M:具有许多所 谓的衬套灵敏按钮19的#^模块,该灵敏^l可产生电信号,该电信号例如 可由ife^支架1和连接元件2传iH^连,套25'这样的连旨套25还可连 接到控制模块,例如电控制开关模块,继电器或^tt^T电的或用电控制的单 元。应用元件还可包括灯泡,其通iti^ll^套25控制。应用元件具有至少一 个衬套灵敏按組,其可产生它自己的信号或具有独特编码的所谓的电报,提供 这样的应用元件^_有利的,因为应用元件在i^fe支架1上的定位是不重要的, 并Jit过^^丑支架每个应用元件可4f^适的信号传idfij连接元件2,然后由连 接元件2猴号传酬连糾套25。从图5、 6和7中可以清絲到,她支架1可被安^j^目对于连接元件 2的不同位置。当连接元件2##安絲同一位置时后者是可能的,并絲连 接元件2的高^Ji最终没有^^改变。在图W的每个位置中,连接元件2的 接触元件20与端钮支架1的另一组接触元件接触,特别是分别与^支架1 的上部组^li元件11,中部组接触元件12和下部组接触元件13接触。这样 有利的是,安^"可##需要自由*上述位置中的一个上安^^支架1。才缺图7的实施例,出口 24 *^接到传送器和/或接收器5S,后者是网 络的一^分并且可结合该网络的另一传送器和/或接收器""^工作。这样的传 送器和/皿收器例如可利用^卜线^il^于无线电频率波。图8示出了一种变型,其中^支架1在第二侧40包括至少"^a接触元 件41,该接触元件可与应用元件的接触元件50接触,就如图3中的接触元件 41、 42和43。因此,还提供连接件36和37,它们利用安^^S^L支架1另 "H)lj的未示出的接触元件^^^##触元件41 ,并且如同图4中接触元件11、 12或13 —样,它们可结合连接元件2的接触元件20以类如乂的方式""^工作。虽然,在给定的实施例中,每次都示出了三个应用元件3、 4、 5,但是也 可育yt特定B支架i上提供^it量的应用元件。当然,这样的应用元件不 必竖直^^"^^4线上,但它们例如可以在*支架的一側上分开,例如在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各度的高^Ji。 ;f睹楚, 一支架可以具有合适的尺寸。 作为一个例子,图9示出了用于三个应用元件的^支架1,这些应用元件 平雌互接续安装。从而,通iii^接件15、 16、 36、 37、 38、 39、 45和46使 接触元件41 、 42和43与未示出的接触元件相互连接,该未示出的接触元件在 i^支架l的另一侧上并分别相对于连接元件36、 38和39安装,所述接触元 件41、 42、 43与图1中的接触元件U、 12和13类合:Ofc制造。虽然,在给定的实施例中,每次八个接触元件的成组接触元件相互电连 接,條械明,非常清楚的是,也可以以电方iU目互连^^触元件组至另一 数量的接触元件。很清楚,不必总是4^1所有接触元件。例如,某应用元件只 有四个接触元件,所以虽然給組支架有八个接触元件,实际上只^fM四个附带 的鵷元件。Wl^楚的是,在某连接元件2上,可提供用于至少一个应用元件的端 钮支架。还可提^^tlt另 一端钮支架的连接元件2上的用于更多或更少的应 用元件的端钮支架。hM崎楚的是,在用于许多应用元件的*支架上,可提 供更少的这样的应用元件,并iUfe;f^触应用元件的接触元件的高度上,例如 可安装一盖板以^A^支架的接触元件。才M)^未示出的变型,也可使^支架1结^干个连接元件2 —起使 用,例憐个连接元件2的接触元件20可与端钮支架1的附^#触元件组11、 12、 13接触。为了获得稳固的端钮支架,有利的是不提W^电^i且件,并棘端钮 支架中不^^H^可移动接触元件。然而,并不排除雄支架具有某些电^^i且件 和/或移动接触元件。显然,端钮支架的接触元件不必安狄直线,更合狄它们可安絲例如圃形或弓形。这WL例如有利于使端钮支^a对于连接元件旋转,并JJi接 元件的位置不必那么精确。如果端钮支架包括电印刷板,该端钮支架也可被称为支撑印刷板(攀pportog print).如絲样的聰支架被安^^t上,还可以被称为墻装印刷板。

为了排除电接触元件的#^电连接,^ii^, ^支架的接触元件,连 接元件和/錄用元件不对称ife^装,也不镜面对#^^装'当然,并不排除 上述接触元件对称安絲镜面对絲装。显然,4缺本发明在她支架的##〗10或40上,不必安装等数量的接 触元件组,它们由附属电连##连接,而且每側10或40上也可安装不同数量的接触元件组。才W""未示出的变型,例如在第^a'J io上可安装两组第一接触元件11和12,而在另一侧40上安^三组第二接触元件41、 42、 43。才m—未示出的变型,在端钮支架1的第-H^ 10上的连接元件2可通过 固^L件才;M^k^接到微支架,其中连接元件和端钮支架械固定到固^L 件上。为了以冶、适的方式安^i^^元件2,该固定元件可例如相对于腔57固 定在壁上,类似于图5中示意性示出的固定元件56。为此,该固定元件可例 如M已知的接线夹、螺紋和支撑表面,从而以已知的方式将该固定元件安装 在上述的与^J5合的腔57中,因此它被紧密固定而叙己。例如,可以采用螺 钉31将连接元件2固定到该固狄件,并且该固定元件可具有螺紋,其可结 合雜支架1的开口 32或雞开口^^f线,从而将敏支架1固定到该固 定元件。才Nt本发明的设备可以在多种应用领域中使用。该设备适合用于家^! 具或所谓的家用系统中的电设备。^i^,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用于房屋照明的 开关系统中的电压电流部分。当然,才M^4^明的设^^可用于电导向通讯信 号,例如;^以的或数字的低电压通信信号,还可用于传输电能的信号,例如用 于供给电单元的强电流信号。很清楚地,本发明最适于导电低电压信号。更有利地,才Nt本发明的设备可简单,糾制造。当然,才緣本发明 的设备并不限于举例中描述的实施例,而是还包M些实施例的变型和组合,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