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

申请号 CN201410535187.5 申请日 2014-10-11 公开(公告)号 CN104300324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发明人 邓晓廉; 刘军志; 陈芳;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用于大 电流 电气设备或 导线 连接的组合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接线鼻,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头,中间连接头总有一端与接线鼻连接,另一端用于外接或者与所述接线鼻连接,所述中间连接头具有正丝段和反丝段,所述接线鼻具有无 螺纹 管段和螺纹段,接线鼻的螺纹段与中间连接头的正丝段或者反丝段向匹配。本发明连接处的 接触 面增大,机械可靠性好,连接拆除方便,操作工序简化,能有效减少故障。
权利要求

1.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接线鼻(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头(2),中间连接头(2)总有一端与接线鼻(1)连接,另一端用于外接或者与所述接线鼻连接,所述中间连接头具有正丝段(21)和反丝段(22),所述接线鼻具有无螺纹管段(11)和螺纹段(12),接线鼻的螺纹段(12)与中间连接头(2)的正丝段或者反丝段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鼻具有辅助扳手位(13),中间连接头上具有主扳手位(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有并帽(3)与所述接线鼻或者中间连接头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头为一内螺纹管,其外表呈六棱柱状或者中间部分呈六棱柱,六棱柱部分用作主扳手位(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头一段为内螺纹管,一段为外丝螺杆,主扳手位(23)在内螺纹管和外丝螺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头的正丝段和反丝段均为外丝螺杆,主扳手位(23)在正丝段(21)和反丝段(2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接线鼻(1)的辅助扳手位(13)处或者中间连接头(2)的主扳手位处(23)装有一个防转垫圈(4),该防转垫圈包括被压垫圈(41)和两防转卡(42),所述两防转卡之间成平且位于被压垫圈(41)外周,与被压垫圈形成整体,两防转卡(42)能沿各自底边弯折,防转卡(42)的底边到被压垫圈(41)中心的距离小于扳手位外接圆或者并帽外接圆的半径,用于防止接线鼻(1)相对中间连接头(2)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垫圈安装在所述接线鼻的辅助扳手位(13)与中间连接头的主扳手位(23)之间,用于防转垫圈的两防转卡能分别弯折在接线鼻的辅助扳手位(13)及中间连接头的主扳手位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垫圈安装在所述接线鼻的辅助扳手位(13)与并帽(3)之间或者在所述中间连接头上的主扳手位(23)与并帽(3)之间,用于防转垫圈(4)的两防转卡能分别弯折在接线鼻的辅助扳手位及并帽上,或者两防转卡能分别弯折在中间连接头的主扳手位及并帽上。

说明书全文

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

背景技术

[0002] 长期以来,高电压大电流的电气设备连接一直是电系统中的薄弱环节。电力负荷过大时,连接点较常出现因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烧坏设备引起火灾的问题,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目前,电力系统使用的接线鼻的结构如图14所示,使用时先将连接线插入接线管内,用压接钳压牢,再将连接孔套在接线柱上,用螺丝并紧。这种结构的接线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连接处的接触面积小、机械稳定性差、施工工艺不简便。上述三个问题中任一个问题都可能导致另外两个问题的产生。该问题多年来不乏研究和探索者,但是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面积大,机械稳定性好,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
[0004]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用于大电流电气设备或导线连接的组合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接线鼻,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连接头,中间连接头总有一端与接线鼻连接,另一端用于外接或者与所述接线鼻连接,所述中间连接头具有正丝段和反丝段,所述接线鼻具有无螺纹管段和螺纹段,接线鼻的螺纹段与中间连接头的正丝段或者反丝段相匹配。
[0005] 作为本发明的优先方式所述接线鼻具有辅助扳手位,中间连接头上具有主扳手位。有并帽与所述接线鼻或者中间连接头相匹配。所述中间连接头为一内螺纹管,其外表呈六棱柱状或者中间部分呈六棱柱,六棱柱部分用作主扳手位。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优先方式所述中间连接头有如下几种:所述中间连接头一段为内螺纹管,一段为外丝螺杆,主扳手位在内螺纹管和外丝螺杆之间。所述中间连接头的正丝段和反丝段均为外丝螺杆,主扳手位在正丝段和反丝段之间。
[0007] 为了进一步使导线或设备之间稳固连接,在接线鼻的辅助扳手位处或者中间连接头的主扳手位处装有一个防转垫圈,该防转垫圈包括被压垫圈和两防转卡,所述两防转卡之间成平且位于被压垫圈外周,与被压垫圈形成整体,两防转卡能沿各自底边弯折,防转卡的底边到被压垫圈中心的距离小于扳手位外接圆或者并帽外接圆的半径,用于防止接线鼻相对中间连接头转动。所述防转垫圈安装在所述接线鼻的辅助扳手位与中间连接头的主扳手位之间,用于防转垫圈的两防转卡能分别弯折在接线鼻上的辅助扳手位及中间连接头上的主扳手位上。所述防转垫圈也可以安装在所述中间连接头上的主扳手位与并帽之间,用于防转垫圈两防转卡能分别弯折在中间连接头的主扳手位及并帽上。
[000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连接处的接触面增大;
2.节省了过渡连接的设备线夹,减少了故障点;
3.连接的机械可靠性好,有效减少电动力对连接的影响;
4.连接拆除方便,操作工序简化。
[0009] 5、适用于各种大电流的导线或者设备之间的连接,可用于非张力导线的连接、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可用于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部件接线鼻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接线鼻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是本发明部件中间连接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是中间连接头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是中间连接头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15] 图6是中间连接头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0016] 图7是本发明部件防转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9是图8的安装图。
[0019]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14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从图1可以看出本发明部件接线鼻1的一种结构,接线鼻1包括无螺纹管段11和螺纹段12,无螺纹管段11主要用于连接导线,导线插入该管段中然后采用压接,使导线与接线鼻有最大面积的接触。螺纹段12采用的是外丝螺纹杆,也可以采用内螺纹管,如图2所示。螺纹段12上面有辅助扳手位13。螺纹段12主要用于与中间连接头2连接。
[0025] 从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部件中间连接头2的一种结构,中间连接头2具有正丝段21、反丝段22、主扳手位23。中间连接头2采用内螺纹管,外表面呈六棱柱状,全长用作主扳手位23,使用非常方便。也可以中间采用六棱柱状,两边为圆柱状,中间用于主扳手位23,如图4所示。中间连接头2还可以采用一段内螺纹管、一段外丝螺杆,内螺纹管与外丝螺杆之间为扳手位,如图5所示。也可以两段都用外丝螺杆,中间为扳手位,如图6所示。
[0026] 从图7可以看出本发明部件防转垫圈4,该防转垫圈包括被压垫圈41和两防转卡42,两防转卡之间成平角且位于被压垫圈外周,与被压垫圈形成整体,两防转卡能沿各自底边弯折,防转卡底边到被压垫圈中心的距离小于扳手位或者并帽外接圆的半径,使用时将两防转卡分别向两边的并帽或者扳手位弯折,限制并帽或者扳手位的转动,防止接线鼻相对中间连接头转动。
[0027] 实施方式一:从图8和图9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具有接线鼻1和中间连接头2,有防转垫圈4。接线鼻1的螺纹段12采用外丝螺杆,在螺纹段12和无螺纹管段之间有辅助扳手位13,中间连接头2采用一内螺纹管,该内螺纹管外表呈六棱柱状,全长用作主扳手位23。防转垫圈4穿入接线鼻1的外丝螺杆上,当该外丝螺杆与中间连接头连接紧后,将防转垫圈的两个防转卡41一个向接线鼻的辅助扳手位13弯折,贴向辅助扳手位的一方平面,另一个防转卡向中间连接头的主扳手位弯折,贴向辅助扳手位的一方平面,防转卡的弯折底边到被压垫圈的中心距离小于连接头辅助扳手位的外接圆半径,相应的防转卡也小于中间连接头的主扳手位的外接圆半径,防转卡弯折后使接线鼻1与中间连接头2之间无法相对转动。在没有并帽的情况下,防转垫圈放在主、辅助扳手位之间;有并帽的情况下,防转垫圈放在并帽与中间连接头之间。
[0028] 对于实施方式一,在接线鼻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中间连接头仍为内螺纹管,但主扳手位在中间,两边是圆柱状,如图9所示,此时可以在接线鼻的外丝螺杆上加一并帽3,将接线鼻与中间连接头连接紧后,将并帽与中间连接头并紧,使接线鼻与中间连接头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转动。
[0029] 本实施方式可以用于多种工况的导电连接:例如可用于非张力导线的连接,这种情况应采用两个接线鼻,连接操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一根导线插入一个接线鼻的无螺纹管段内,采用压接连接固定;另一根导线插入另一个接线鼻的无螺纹管段内,采用压接连接固定,然后将防转垫圈及并帽上到接线鼻1上,用接线鼻1与中间连接头2螺纹连接,用接线鼻螺杆上的并帽23并紧,压下防转垫圈的防转卡,完成两导线之间的连接。另一种方式可以先将两接线鼻与中间连接头连接,然后将导线插入接线端压紧,完成两导线之间的连接。拆除时松开并帽,启开防转卡41,通过中间连接头的主扳手位13转动接线鼻1,连接线端子可以同时退出连接,完成拆除工作。
[0030] 又例如可用于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这种情况下电气设备的接线柱均应带有外螺纹,导线插入接线鼻的无螺纹管内牢固压接,中间连接头2一端与接线鼻1连接另一端与电气设备接线柱连接,完成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拆除的方式同上,松开并帽和防转垫圈的防转卡,再转动中间连接头,设备与导线之间退出连接。
[0031] 再如可用于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电连接。这种情况下要使用两个接线鼻1和两个中间连接头2。两设备均应具有螺纹接线柱,用导线将两个接线鼻1进行连接,两中间连接头2分别一端与接线鼻连接一端与设备连接,完成两设备之间的电连接。拆除两设备之间的连接时,也是松开并帽3和防转卡41,再转动中间连接头2,完成拆除工作。
实施方式二:图11反映了实施方式二的结构,该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相比也具有接线鼻和中间连接头,不同的是接线鼻1和中间连接头2的结构不同,本实施方式的接线鼻1仍包括无螺纹管段和螺纹段,螺纹段采用的是内螺纹管,内螺纹管的外壁为六棱柱,全长作为扳手位。中间连接头2的正丝段和反丝段均为外丝螺杆,扳手位在正丝段和反丝段之间。
防转垫圈4两个,分别上到中间连接头2的正丝段和反丝段,接线鼻1与中间连接头2连接紧后,将防转垫圈4上的防转卡41弯折,接线鼻1与中间连接头2之间无法相对转动,稳固的连接,有效防止了电连接不稳固带来的火灾隐患。在没有并帽的情况下,防转垫圈放在主、辅助扳手位之间;有并帽的情况下,防转垫圈放在并帽与中间连接头之间。
[0032] 对于实施方式二,在中间连接头2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接线鼻1的螺纹段是内螺纹管,该内螺纹管与无螺纹管之间是辅助扳手位,两边呈圆柱状,中间连接头与实施方式二相同,如图12所示,此时可以在中间连接头的外丝螺杆上加并帽3,将接线鼻1与中间连接头2连接紧后,将并帽3并紧,实现稳固连接。
[0033] 实施方式三:图13反映了实施方式三的结构,该实施方式与上述两实施方式相比也具有接线鼻1和中间连接头2,但中间连接头2的结构不同,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连接头2采用一段内螺纹管,一段外丝螺杆,接线鼻1的螺纹段应于中间连接头的两螺纹段相匹配。在需要两个接线鼻的情况下,一个接线鼻的螺纹段为外丝螺杆,另一个接线鼻的螺纹段为内螺纹管,防转垫圈4与并帽3的使用同上。
[0034] 总之本发明连接组合件中接线鼻和中间连接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匹配,无论哪种组合,本发明都具有连接稳固,机械性能好,连接接触面积大,适应大电流导线或设备的连接,能有效避免因电连接的问题引起的火灾。本发明在试用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