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附属装置及连接缆线

申请号 CN201480019644.3 申请日 2014-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5229870B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发明人 藤田真治; 原田英树;
摘要 电子 设备(110)具备被连接 端子 (210)和附属装置(510),所述被连接端子(210)能够与连接缆线(410)连接,所述附属装置(510)在连接缆线(410)被连接于被连接端子(210)的状态下抑制连接缆线(410)以被连接端子(210)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连接端子、盖和旋转抑制部件,
前述被连接端子能够与连接缆线连接,
前述盖装备在前述被连接端子的附近,前述盖经由铰链部被能够开闭地支承于电子设备的箱体上,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在前述被连接端子上连接有前述连接缆线的状态下,抑制前述连接缆线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具有与前述箱体的外表面相比向外侧突出的突起,
当前述连接缆线在被连接于前述被连接端子的状态下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时,前述突起和前述连接缆线抵接,由此,抑制前述连接缆线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前述既定量为,当前述连接缆线在被连接于前述被连接端子的状态下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时前述连接缆线不与前述盖抵接的量。
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连接端子和旋转抑制部件,
前述被连接端子能够与连接缆线连接,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在前述被连接端子上连接有前述连接缆线的状态下,抑制前述连接缆线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能够相对于电子设备的箱体拆装,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具有自转抑制突起,前述自转抑制突起抑制该旋转抑制部件相对于前述箱体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自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自转抑制突起是形成于前述旋转抑制部件的外表面的突起,前述突起通过在前述旋转抑制部件自转时抵接于前述箱体的既定部分,来抑制前述旋转抑制部件的自转。
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连接端子和旋转抑制部件,
前述被连接端子能够与连接缆线连接,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在前述被连接端子上连接有前述连接缆线的状态下,抑制前述连接缆线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前述被连接端子配置于形成在电子设备的箱体的外表面上的凹陷部内,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具有自转抑制突起,前述自转抑制突起抑制该旋转抑制部件相对于前述箱体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自转,
前述自转抑制突起接触于前述凹陷部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箱体上设置有能够与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嵌合的突出部。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连接端子和旋转抑制部件,
前述被连接端子能够与连接缆线连接,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在前述被连接端子上连接有前述连接缆线的状态下,抑制前述连接缆线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具有能够将前述连接缆线插入的开口。
7.一种附属装置,前述附属装置在将连接缆线向电子设备的被连接端子连接时被使用,其特征在于,
前述附属装置具备嵌合部、旋转抑制突起和自转抑制突起,
前述嵌合部能够嵌合于前述电子设备的箱体的一部分,
前述旋转抑制突起在前述嵌合部嵌合于前述电子设备的箱体的一部分的状态下与前述箱体的外表面相比向外侧突出,
前述自转抑制突起形成在前述附属装置的外表面上,以便通过在前述附属装置自转时与前述箱体的既定部分抵接,来抑制前述附属装置的自转,
前述旋转抑制突起的位置形成为,在前述嵌合部被嵌合且前述连接缆线被连接于前述被连接端子的状态下,在前述连接缆线以前述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时,该旋转抑制突起与前述连接缆线抵接。
8.一种连接缆线,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接缆线具有连接端子和附属装置,
前述连接端子能够连接至前述电子设备的被连接端子,
前述附属装置为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附属装置。

说明书全文

电子设备、附属装置及连接缆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附属装置及连接缆线。

背景技术

[0002] 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电供给至电子设备的电源缆线。此外,专利文献1公开了下述技术:将缆线保护器一体地成形于电源缆线来提高电源缆线的耐久性。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28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耐久性进一步提高的电子设备、附属装置及连接缆线。
[0005] 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具备被连接端子和旋转抑制部件,前述被连接端子能够与连接缆线连接,前述旋转抑制部件在连接缆线被连接于被连接端子的状态下抑制连接缆线以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0006] 本发明中的附属装置在将连接缆线向电子设备的被连接端子连接时被使用。附属装置具备嵌合部和突起,前述嵌合部能够嵌合于电子设备的箱体的一部分,前述突起在嵌合部嵌合于电子设备的箱体的一部分的状态下与箱体的外表面相比向外侧突出。突起的位置形成为,在嵌合部被嵌合且连接缆线被连接于被连接端子的状态下,在连接缆线以被连接端子为中心旋转既定量时,该突起与连接缆线抵接。
[0007] 本发明中的连接缆线具有能够连接于电子设备的被连接端子的连接端子和本发明的附属装置。
[0008]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使耐久性进一步提高的电子设备、附属装置及连接缆线。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子设备主体的外观的图。
[0010]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子设备主体的被连接端子露出的状态的图。
[0011]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子设备主体的被连接端子露出的状态的放大图。
[0012]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连接缆线的外观的图。
[0013]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将电子设备主体和连接缆线经由附属装置连接的结构的概要的图。
[0014]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附属装置的正面侧的表面(外观)的图。
[0015]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附属装置的背面侧的表面(外观)的立体图。
[0016] 图8是表示沿图6中的F-F’线的截面的图。
[0017]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将电子设备主体和连接缆线经由附属装置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8]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将电子设备主体和连接缆线经由附属装置连接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9] 图11是表示沿图10中的A-A’线的截面的图。
[0020]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在电子设备主体上装配有附属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1]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装配有附属装置的电子设备主体的侧面的放大图。
[0022]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装配有附属装置的电子设备主体的侧面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但是,有省略不必要的详细说明的情况。例如,有省略已经众所周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和省略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的情况。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不必要地变得冗长,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0024] 另外,发明人(们)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提供附图及以下的说明,并不是意图由此对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主题进行限定。
[0025] (实施方式1)
[0026] 以下,参照附图,对涉及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附属装置及连接缆线进行说明。
[0027] 1-1.结构
[0028] 涉及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具有电子设备主体和附属装置。在电子设备主体上能够将连接缆线连接。
[0029] 1-1-1.电子设备主体的结构
[0030]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子设备主体的外观的图。
[0031]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主体110是笔记本电脑。电子设备主体110具有上箱体120和下箱体130。上箱体120具有液晶显示器。下箱体130与上箱体120借助铰链连结。在下箱体130的内部配置有电源回路、控制回路、存储装置等。在下箱体130的表面上配置有键盘。键盘是使用者用来操作电子设备的接口。键盘将对应于从使用者接收的指示的信号输出至控制回路。控制回路基于从键盘接收的信号等控制电子设备的工作,在上箱体120的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基于指示等的图像。
[0032]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子设备主体的被连接端子露出的状态的图。
[0033] 电子设备主体110具有能够将连接缆线(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电源缆线)连接的被连接端子210。
[0034] 被连接端子210与配置于下箱体130的内部的电源回路电连接。通过将电供给至被连接端子210,电子设备主体110进行工作。
[0035] 在下箱体130上,在被连接端子210的周围,设置有盖220和支点(铰链部)230。
[0036] 盖220是树脂制的。
[0037] 支点230相对于下箱体130支承盖220。支点230以将构成盖220的外壳的部件的下箱体130侧的端部(边部)设置得较薄的方式来形成。由此,支点230具有柔软性,盖220能够以支点230为轴转动。盖220通过转动能够呈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这2种状态。图2表示打开状态的一例。在打开状态下,被连接端子210的一部分露出至下箱体130的外部。图1表示关闭状态的一例。在关闭状态下,被连接端子210被盖220遮盖。另外,在关闭状态下,下箱体130的一部分也被盖220遮盖。
[0038]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子设备主体的被连接端子露出的状态的放大图。基于图3对盖220的打开状态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9] 如图3所示,被连接端子210是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销。在下箱体130上,在被连接端子210的周围形成有凹陷部300。
[0040] 凹陷部300以使下箱体130的侧面向下箱体130的内部方向凹进既定量的方式来形成。凹陷部300及凹陷部300的底面301从下箱体130的侧面方向观察呈大致正方形的形状。被连接端子210配置于凹陷部300的内侧。
[0041] 在凹陷部300的底面301上形成有在从垂直于下箱体130的侧面的方向观察时呈环状的形状的环状肋310(以下适当地称为“环状肋310”)。环状肋310以从凹陷部300的底面301在垂直于下箱体130的侧面的方向上向外部侧突出既定量的方式形成。环状肋310包围被连接端子210。
[0042] 1-1-2.连接缆线的结构
[0043]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连接缆线的外观的图。
[0044] 连接缆线410将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引导至电子设备主体110。连接缆线410具有连接端子420、端子体430、软线440。
[0045] 连接端子420设置于连接缆线410的一端。连接端子420具有金属制的外壳。连接端子420在连接缆线410向电子设备主体110连接时,和电子设备主体110的被连接端子210接触。借助连接端子420与被连接端子210的接触,能够向电子设备主体110供给电。
[0046] 软线440是绳状的部件。软线440在内部具有导电性线材。导电性线材电连接于连接端子420。软线440具有覆盖导电性线材的树脂制的外壳。树脂制的外壳具有柔软性。因此,软线440具有柔软性。软线440具有除去电源的高频率成分的滤波器412。图4中省略软线440的末端侧(图4中的下侧)的记载,但软线440的末端侧连接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的适配器。
[0047] 端子体430保持连接端子420,并且覆盖连接端子420与软线440的导电性线材的连接部。端子体430是树脂制的。端子体430与软线440的外轮廓一体形成。所谓一体形成,是指互相的位置暂时或永久地固定。端子体430以软线440的延伸方向和连接端子420的连接方向(插入方向。连接端子420的长度方向)呈大致90度的度的方式保持端子体430和软线440的端部。
[0048] 1-1-3.电子设备主体与连接缆线的连接的概要
[0049] 参照附图,对电子设备主体与连接缆线410的连接的概要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将电子设备主体和连接缆线经由附属装置连接的结构的图。
[0050] 在本发明中,连接缆线410经由附属装置510连接于下箱体130的被连接端子210。具体而言,在附属装置510上形成有开口511,在该开口511中插入连接缆线410的连接端子
420。然后,在该状态下连接端子420被插入至被连接端子210来连接。附属装置510相对于电子设备主体110的下箱体130能够拆装。
[0051] 1-1-4.附属装置的结构
[0052] 对附属装置的结构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附属装置的正面侧的表面(外观)的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附属装置的背面侧的表面(外观)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沿图6中的F-F’线的截面的图。所谓正面侧的表面,是在将附属装置510安装至电子设备主体110时朝向与电子设备主体110相反一侧的表面。所谓背面侧的表面,是在将附属装置510安装至电子设备主体110时朝向电子设备主体110侧的表面。
[0053] 附属装置510具有环520、一对旋转抑制突起530、自转抑制突起540。附属装置510是树脂制的。
[0054] 环520呈圆环状的形状。环520具有大径部521、小径部522。大径部521的外径比小径部522的外径大,但大径部521的内径和小径部522的内径相同。
[0055] 一对旋转抑制突起530在环520的周向上配置于相隔180度的位置(参照图6)。各旋转抑制突起530从环520向外侧突出。旋转抑制突起530呈大致状的形状。具体而言,各旋转抑制突起530具有横壁部531和纵壁部532。如图8所示,横壁部531在环520的中心线方向C上从环520的大径部521向与小径部522相反一侧突出。纵壁部532在环520的径向M上从横壁部531的端部向外侧突出。即,横壁部531和纵壁部532向互相正交的方向突出,由此,旋转抑制突起530的截面形状呈L字形。
[0056] 如图6所示,自转抑制突起540从环520向径向(环520的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在图6中为左上方向)突出。如图7所示,自转抑制突起540是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既定长度的棱状的突起。
[0057] 1-1-5.使用附属装置将电子设备主体和连接缆线连接的具体例
[0058] 对使用附属装置将电子设备主体和连接缆线连接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将电子设备和连接缆线经由附属装置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将电子设备主体和连接缆线经由附属装置连接的状态的侧视图。
[0059] 如图9、图10所示,在附属装置510装配于电子设备主体的状态中,旋转抑制突起530从电子设备主体110的下箱体130的侧面向外侧突出。具体而言,旋转抑制突起530从电子设备主体110的下箱体130的侧面在垂直于该侧面的方向上向与下箱体130相反一侧突出。
[0060] 图11是表示沿图10中的A-A’线的截面的图。如图11所示,连接缆线410的连接端子420在末端侧具有长孔421。长孔421截面为圆形。在连接缆线410向被连接端子210连接时,在连接缆线410的连接端子420的长孔421中插入下箱体130的被连接端子210。此时,被连接端子210和连接端子420接触,被电连接。
[0061] 连接端子420及端子体430的一部分插入至附属装置510的开口511中。在附属装置510装配于下箱体130上的状态下,环520的小径部522和环状肋310嵌合。
[0062] 如图8中也示出的那样,在附属装置510的环520的小径部522及大径部52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第1附属装置侧肋910及第2附属装置侧肋920。第1附属装置侧肋910及第2附属装置侧肋920分别形成为环状。如图11所示,在附属装置510装配于下箱体130的状态下,第1附属装置侧肋910与下箱体130的环状肋310接触。因此,附属装置510难以从下箱体130脱落。
[0063] 第2附属装置侧肋920在连接缆线410被连接的状态下,与端子体430接触。因此,端子体430变得难以从附属装置510脱落。此时,端子体430的阶梯部432抵接于下箱体130的环状肋310的末端。由此,限制端子体430被向被连接端子210方向进一步推入。
[0064]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电子设备主体上装配有附属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实施方式1中的装配有附属装置的电子设备主体的侧面的放大图。另外,在图13中,附属装置510以外的部件用两点划线表示。
[0065] 如图13所示,在附属装置510被装配在电子设备主体上的状态下,电子设备主体的被连接端子210的中心X和附属装置510的中心X(环520的中心X)一致。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主体的被连接端子210的中心X与凹陷部300的底面301的角部321之间的长度L2,比附属装置510的中心X(环520的中心)与自转抑制突起540的末端之间的长度L1稍长。与此相对,电子设备主体的被连接端子210的中心X与凹陷部300的底面301的纵向(横向)的长度L2,比附属装置510的中心X(环520的中心)与自转抑制突起540的末端之间的长度L1短。因此,在将附属装置510装配于电子设备主体的下箱体130的凹陷部300的情况下,有必要以使附属装置510的自转抑制突起540位于凹陷部300的角部321的方式进行装配。借助这样的结构,在将附属装置510装配于凹陷部300的状态下向附属装置510施加旋转方向的的情况下,附属装置510仅稍微旋转,附属装置510的自转抑制突起540与凹陷部300的内壁320就会接触。此时,在内壁320上产生应力。由此,防止附属装置510相对于下箱体130向R方向相对旋转(自转)。即,限制附属装置510相对于电子设备主体110的旋转(自转)。
[0066] 1-2.由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缆线连接结构产生的作用
[0067] 对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子设备中的缆线连接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若使用者接触连接缆线410,或对连接缆线410施加外力,则存在连接缆线410以被连接端子210为轴旋转的情况。该情况下,连接端子420向相对于连接缆线410的插入方向E大致正交的方向即R方向(如图9~图11所示)旋转。若连接端子420旋转,则与连接端子420一体地形成的软线440也旋转。在图11中软线440由两点划线表示。软线440在图11中从近前侧向里侧延伸。
[0068] 若连接缆线410旋转,则使附属装置510向R方向旋转的力施加至附属装置510。如参照图11进行的说明,这是因为连接缆线410被向附属装置510嵌入。但是,如用图13进行的说明,附属装置510向R方向的旋转借助自转抑制突起540和内壁320的抵接来限制。具体而言,若向附属装置510施加向R方向旋转的力,则在自转抑制突起540和内壁320之间产生应力。因此,当附属装置510向R方向稍微旋转时,附属装置510向R方向的旋转停止。
[0069] 若附属装置510的旋转停止,则连接缆线410不只相对于被连接端子210,也相对于附属装置510向R方向相对旋转。在此,旋转抑制突起530从下箱体130的侧面突出地设置,使得在附属装置510被装配在下箱体130上的状态下,旋转抑制突起530位于连接缆线410的端子体430的旋转轨迹上。因此,若连接缆线410的端子体430旋转,则如图10所示,端子体430碰到旋转抑制突起530。
[0070] 对此进行详细说明。图14是装配有附属装置的电子设备主体的侧面的放大图。另外,在图14中,附属装置510以外的部件由两点划线表示。若连接缆线410相对于附属装置510向R方向旋转,则端子体430碰到旋转抑制突起530的横壁部531。由此,连接缆线410的端子体430的旋转被限制在以被连接端子210为中心的角度D的范围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抑制突起530具有向相对于横壁部531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纵壁部532,所以在向横壁部531施加来自端子体430的旋转力时,能够抑制横壁部531的变形。因此,能够较好地抑制端子体430的旋转。
[0071] 回到图10,若端子体430碰到旋转抑制突起530,则端子体430及软线440的旋转被限制,所以软线440不会碰到支点230。图14中的角度D的量设定为,在连接缆线410被连接于被连接端子210的状态下以被连接端子210为中心旋转时,连接缆线410的软线440与盖220不发生抵接。换言之,以得到角度D的方式设定旋转抑制突起530的形状。另外,若故意地使软线440较大地弯曲,则能够使软线440碰到支点230,但此时软线440推支点230的力比软线440碰不到旋转抑制突起530的结构的情况小。
[0072] 1-3.效果等
[0073]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具备被连接端子210和附属装置510,所述被连接端子210能够将连接缆线410连接,所述附属装置510在被连接端子210上连接有连接缆线410的状态下,抑制连接缆线410以被连接端子210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0074] 由此,在被连接端子210上连接有连接缆线410的状态下,能够抑制连接缆线410以被连接端子210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007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附属装置510具有与该电子设备的下箱体130的外表面相比向外侧突出的旋转抑制突起530,当连接缆线410在连接至被连接端子210的状态下以被连接端子210为中心旋转时,旋转抑制突起530与连接缆线410抵接,由此,抑制连接缆线410以被连接端子210为中心旋转既定量以上。
[0076] 由此,在连接缆线410被连接至被连接端子210的状态下、连接缆线410以被连接端子210为中心旋转的情况下,连接缆线410的端子体430碰到旋转抑制突起530。因此,软线440不会碰到支点230,或者即使碰到,软线440向支点230施加的力也会減少。这是因为,软线440旋转的力借助端子体430和旋转抑制突起530的抵接被阻挡。因此,减少由于软线440碰到支点230而产生的支点230的破损和软线440的断线等问题发生的可能。即电子设备的耐久性提高。
[007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在被连接端子210的附近具有经由支点230(铰链部)能够开闭地支承在下箱体130上的盖220,前述既定量为,在连接缆线410在被连接于被连接端子210的状态下以被连接端子210为中心旋转时连接缆线410与盖220不发生抵接的量。
[0078] 由此,只要软线440不被强力地弯曲,连接缆线410的软线440碰到支点230的可能就会进一步降低。因此,能够将电子设备的耐久性进一步提高。
[007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附属装置510相对于下箱体130能够拆装。
[0080] 由此,使用者能够在判断使用附属装置510较好的情况下安装附属装置510,在判断不需要使用附属装置510的情况下拆下附属装置510。由此,使用者能够对应电子设备的使用状况使用附属装置510。因此,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008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附属装置510具有自转抑制突起540,所述自转抑制突起540抑制该附属装置510相对于下箱体130以被连接端子210为中心进行自转。
[0082] 由此,能够抑制附属装置510的自转。
[008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自转抑制突起540是设置于附属装置510的外表面的突起。自转抑制突起540在附属装置510自转时抵接于电子设备的下箱体130的内壁320,由此,抑制该附属装置510自转既定量以上。
[0084] 由此,能够抑制附属装置510的自转。因此,能够使连接缆线410的软线440和旋转抑制突起530更切实地接触。
[008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连接端子210配置于形成在电子设备的侧面上的凹陷部300内。自转抑制突起540接触至凹陷部300的一部分。
[0086] 由此,能够使电子设备整体的结构紧凑。此外,能提高被连接端子210的防、防尘性能。
[008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箱体130上,设有能够与附属装置510嵌合的环状肋310(突出部)。
[0088] 由此,使用者能够使附属装置510简单地装配于下箱体130。因此,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008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附属装置510具有能够将连接端子420插入的开口511。
[0090] 由此,通过将连接端子420预先插入至附属装置510的开口511,能够抑制附属装置510从下箱体130脱落。因此,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0091]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在将连接缆线410向电子设备的被连接端子210连接时使用的附属装置510。附属装置510具备环520和旋转抑制突起530,所述环520能够嵌合于电子设备的下箱体130的环状肋310(箱体的一部分),所述旋转抑制突起530在环520被嵌合于电子设备的下箱体130的环状肋310的状态下,与下箱体130的外表面相比向外侧突出。旋转抑制突起530的位置形成为,在环520被嵌合且在连接缆线410被连接于被连接端子210的状态下,在连接缆线410以被连接端子210为中心旋转既定量时,旋转抑制突起530与连接缆线410抵接。
[0092] 由此,若对现有的电子设备附加附属装置510,则即使在现有的电子设备中,也能够简单地实现旋转抑制功能。
[0093]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附属装置510也可以作为连接缆线410的一构成部件来供给。换言之,也可以供给具有附属装置510的连接缆线410。
[0094] 由此,使用者能够在使用连接缆线410时使用附属装置510。
[009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附属装置510上形成旋转抑制突起530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限于此。旋转抑制突起530也可以形成于电子设备主体110。
[009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支点230与盖220的外壳部件一体地成形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限于此。支点230也可以借助众所周知的使用金属材质的轴的铰链部来形成。
[009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连接缆线是向电子设备供给电的缆线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不限于此。连接缆线也可以是在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输入或输出电信号光信号的缆线。
[0098] 如上所述,作为本发明中的技术的例示而说明了实施方式。因此,提供了附图及详细的说明。
[0099] 因此,在附图及详细的说明中记载的技术特征中,不只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为了例示上述技术,也可能含有对于解决技术问题非必要的技术特征。因此,不应该因为这些非必要技术特征记载于附图或详细的说明中,即认定这些非必要技术特征是必要的。
[0100]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是用于例示本发明中的技术的,所以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或其等同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
[010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02]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有连接缆线的电子设备。具体而言,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平板终端和智能电话等。
[0103] 附图标记说明
[0104] 110 电子设备主体;120 上箱体;130 下箱体;210 被连接端子;220 盖;230 支点;300 凹陷部;310 肋;320 内壁;410 连接缆线;420 连接端子;430 端子体;440 软线;510 附属装置;520 环;530 旋转抑制突起;540 自转抑制突起。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