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桥梁设施

申请号 CN201710449468.2 申请日 2017-06-14 公开(公告)号 CN107181138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9
申请人 孙美娟; 发明人 孙美娟;
摘要 一种新型 桥梁 设施,包括 机体 ,机体中设置有旋转槽,旋转槽中旋转地安装有卷筒,机体左端面中设置有取拿槽,取拿槽与旋转槽之间设置有联通的穿孔,卷筒上盘绕有线缆,旋转槽上端壁中间处设置有上下延长的中间槽,中间槽中上下 滑行 地安装有滑行 块 ,中间槽上端壁中设置有联通中间槽的第一装配槽,滑行块中设置有端口朝向第一装配槽的第一螺旋孔,第一螺旋孔中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旋杆,第一螺旋杆上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装配槽中并固定安装有第一 齿形轮 ,滑行块下端固定安装有 摩擦片 以及位于摩擦片中间处的插柱,卷筒朝向滑行块的端面中间处安装有插套。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桥梁设施,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机体中设置有旋转槽,旋转槽中旋转地安装有卷筒,机体左端面中设置有取拿槽,取拿槽外侧设有部,门锁部包括门体以及锁部,取拿槽与旋转槽之间设置有联通的穿孔,卷筒上盘绕有线缆,线缆穿通穿孔并伸进到取拿槽中,且线缆末端固定安装有插板,插板安装在取拿槽中,旋转槽上端壁中间处设置有上下延长的中间槽,中间槽中上下滑行地安装有滑行,中间槽上端壁中设置有联通中间槽的第一装配槽,滑行块中设置有端口朝向第一装配槽的第一螺旋孔,第一螺旋孔中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旋杆,第一螺旋杆上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装配槽中并固定安装有第一齿形轮,滑行块下端固定安装有摩擦片以及位于摩擦片中间处的插柱,卷筒朝向滑行块的端面中间处安装有插套,插套中间处设置有与插柱相配合的插孔,卷筒背离滑行块的端面中安装有盘绕装置,机体左端面还设置有操控槽,操控槽中固定安装有变压器,操控槽两侧壁上端设置有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之间旋转地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盖板,机体中还安装有遮盖构件,机体底部固定设有底座,底座内设有凹槽,凹槽内可拆装的设有配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桥梁设施,所述遮盖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中的前蜗轮和后蜗轮,所述机体中位于所述操控槽与所述第一装配槽之间设置有前后延长的第二装配槽,所述第一装配槽与所述第二装配槽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一驱动机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转轴和右转轴,所述右转轴伸进到所述第一装配槽中并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形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齿形轮,所述左转轴伸进到所述第二装配槽中并固定安装有第一齿形盘和第二齿形盘,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与所述第二装配槽之间分别可旋转地安装有前接连轴和后接连轴,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中分别安装有与所述前蜗轮和后蜗轮相配合的前蜗杆和后蜗杆,所述前蜗杆和后蜗杆分别与所述前接连轴和后接连轴固定连接,所述前接连轴和后接连轴右端均伸进到所述第二装配槽中,并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齿形盘和第四齿形盘,所述第三齿形盘与所述第二齿形盘上安装有前齿形链,所述第四齿形盘与所述第一齿形盘上安装有后齿形链,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桥梁设施,所述盘绕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卷筒下端面中的第二螺旋孔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旋孔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槽底壁中的第二驱动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桥梁设施,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外侧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前罩壳和后罩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桥梁设施,所述线缆与所述插套电路连接,且所述插柱与市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桥梁设施,所述门体通过铰链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取拿槽外侧壁,所述锁部设置于所述门体外侧端面且背离所述铰链的一端,所述锁部与所述门体固定设置。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型桥梁设施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桥梁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桥梁设施。

背景技术

[0002] 在桥梁维护过程中经常使用电气化维护设备,然而在一些桥梁建设中其预设的供电座较少,无法满足为维护设备供电连接需求,另外现有中桥梁供电座均为固定设置,当施工维护部位距离供电座较远时,由于电气化维护设备的供电线设置相对较短,则使得无法完成供电连接,现有中遇到类似问题一般都是利用一个或多个接线板加长连接以达到为电气化维护设备插接供电的目的,然而多个接线板连接后,其供电线具有一定长度在收卷时极为不便,且使用后如不及时收卷,则容易造成供电线表皮破损,缩短使用寿命的同时存在较大的供电隐患,另外由于施工中的维护设备功率大小不一,现有中一般都是通过设置变压器来满足不同类型维护设备的供电需求,然而这些变压器一般都设置在外界且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桥梁设施,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0004]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新型桥梁设施,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设置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中旋转地安装有卷筒,所述机体左端面中设置有取拿槽,所述取拿槽外侧设有部,所述门锁部包括门体以及锁部,所述取拿槽与所述旋转槽之间设置有联通的穿孔,所述卷筒上盘绕有线缆,所述线缆穿通所述穿孔并伸进到所述取拿槽中,且所述线缆末端固定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安装在所述取拿槽中,所述旋转槽上端壁中间处设置有上下延长的中间槽,所述中间槽中上下滑行地安装有滑行,所述中间槽上端壁中设置有联通所述中间槽的第一装配槽,所述滑行块中设置有端口朝向所述第一装配槽的第一螺旋孔,所述第一螺旋孔中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上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装配槽中并固定安装有第一齿形轮,所述滑行块下端固定安装有摩擦片以及位于所述摩擦片中间处的插柱,所述卷筒朝向所述滑行块的端面中间处安装有插套,所述插套中间处设置有与所述插柱相配合的插孔,所述卷筒背离所述滑行块的端面中安装有盘绕装置,所述机体左端面还设置有操控槽,所述操控槽中固定安装有变压器,所述操控槽两侧壁上端设置有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之间旋转地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机体中还安装有遮盖构件,所述机体底部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拆装的设有配重块。
[000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遮盖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中的前蜗轮和后蜗轮,所述机体中位于所述操控槽与所述第一装配槽之间设置有前后延长的第二装配槽,所述第一装配槽与所述第二装配槽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一驱动机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转轴和右转轴,所述右转轴伸进到所述第一装配槽中并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形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齿形轮,所述左转轴伸进到所述第二装配槽中并固定安装有第一齿形盘和第二齿形盘,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与所述第二装配槽之间分别可旋转地安装有前接连轴和后接连轴,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中分别安装有与所述前蜗轮和后蜗轮相配合的前蜗杆和后蜗杆,所述前蜗杆和后蜗杆分别与所述前接连轴和后接连轴固定连接,所述前接连轴和后接连轴右端均伸进到所述第二装配槽中,并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齿形盘和第四齿形盘,所述第三齿形盘与所述第二齿形盘上安装有前齿形链,所述第四齿形盘与所述第一齿形盘上安装有后齿形链,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盘绕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卷筒下端面中的第二螺旋孔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旋孔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槽底壁中的第二驱动机固定连接。
[0006]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外侧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前罩壳和后罩壳。
[0007]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线缆与所述插套电路连接,且所述插柱与市电路连接。
[000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门体通过铰链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取拿槽外侧壁,所述锁部设置于所述门体外侧端面且背离所述铰链的一端,所述锁部与所述门体固定设置。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二驱动机驱动卷筒转动而对线缆进行放线,当线缆拉到合适长度且插板与电气化维护设备的插接头插接后,第一驱动机一方面可驱动滑行块向下滑动,使插柱插入到插孔中并与插套相接,从而使插板通电,而且摩擦片会与卷筒上端面接触,从而防止卷筒发生转动,可使线缆的伸进长度保持固定,另一方面,第一驱动机还可转轴发生转动,转轴转动时可驱动盖板向上翻转而将变压器露出,从而可对供电电压进行调节;
2.供电完成后,先反向启动第一驱动机,第一驱动机可驱动滑行块向上滑动,从而可使摩擦片脱离与卷筒的接触而允许卷筒发生转动,而且插柱会脱离插孔并与插套脱离接触,从而使插板断电,同时第一驱动机还可驱动转轴反向转动,转轴可驱动盖板向下翻转而逐渐将变压器关闭,从而可在不供电时对变压器进行保护,防止外界因素干扰;
3.反向启动第二驱动机,第二驱动机可带动第二螺旋杆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卷筒反向转动而对线缆进行盘绕,从而在不供电时防止线缆外露造成损坏,也可防止线缆绊倒过路行人,也可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装置在对线缆进行放线和收线的过程中,插板始终保持断电状态,从而可确保用电安全,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1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桥梁设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发明装置插板伸出但未通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是本发明装置插板伸出且通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是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5是图1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6时本发明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7是本发明门体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19]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20] 如图1-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桥梁设施,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中设置有旋转槽10,所述旋转槽10中旋转地安装有卷筒23,所述机体1左端面中设置有取拿槽11,所述取拿槽11外侧设有门锁部,所述门锁部包括门体8以及锁部81,所述取拿槽11与所述旋转槽10之间设置有联通的穿孔12,所述卷筒23上盘绕有线缆26,所述线缆26穿通所述穿孔12并伸进到所述取拿槽11中,且所述线缆26末端固定安装有插板27,所述插板27安装在所述取拿槽11中,所述旋转槽10上端壁中间处设置有上下延长的中间槽14,所述中间槽14中上下滑行地安装有滑行块37,所述中间槽14上端壁中设置有联通所述中间槽14的第一装配槽15,所述滑行块37中设置有端口朝向所述第一装配槽15的第一螺旋孔,所述第一螺旋孔中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旋杆36,所述第一螺旋杆36上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装配槽15中并固定安装有第一齿形轮35,所述滑行块37下端固定安装有摩擦片38以及位于所述摩擦片38中间处的插柱39,所述卷筒23朝向所述滑行块37的端面中间处安装有插套24,所述插套24中间处设置有与所述插柱39相配合的插孔25,所述卷筒23背离所述滑行块37的端面中安装有盘绕装置,所述机体1左端面还设置有操控槽13,所述操控槽13中固定安装有变压器132,所述操控槽13两侧壁上端设置有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之间旋转地安装有转轴134,所述转轴134上固定安装有盖板131,所述机体1中还安装有遮盖构件,所述机体1底部固定设有底座100,所述底座100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可拆装的设有配重块101,通过所述配重块101的配重可增加所述底座100的底重,从而提高支撑时的稳定性
[0021] 有益地,所述遮盖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中的前蜗轮135和后蜗轮59,所述机体1中位于所述操控槽13与所述第一装配槽15之间设置有前后延长的第二装配槽50,所述第一装配槽15与所述第二装配槽50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机30,所述第一驱动机30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转轴31和右转轴33,所述右转轴33伸进到所述第一装配槽15中并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形轮35配合连接的第二齿形轮34,所述左转轴31伸进到所述第二装配槽50中并固定安装有第一齿形盘52和第二齿形盘57,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与所述第二装配槽50之间分别可旋转地安装有前接连轴32和后接连轴54,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中分别安装有与所述前蜗轮135和后蜗轮59相配合的前蜗杆136和后蜗杆55,所述前蜗杆136和后蜗杆55分别与所述前接连轴32和后接连轴54固定连接,所述前接连轴32和后接连轴54右端均伸进到所述第二装配槽50中,并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齿形盘51和第四齿形盘53,所述第三齿形盘51与所述第二齿形盘57上安装有前齿形链58,所述第四齿形盘53与所述第一齿形盘52上安装有后齿形链580,
有益地,所述盘绕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卷筒23下端面中的第二螺旋孔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旋孔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旋杆22,所述第二螺旋杆22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槽10底壁中的第二驱动机21固定连接。
[0022] 有益地,所述前安装腔和后安装腔外侧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前罩壳133和后罩壳56。
[0023] 有益地,所述线缆26与所述插套24电路连接,且所述插柱39与市电路连接,从而在所述插柱39与所述插套24接触后可将电导入到所述插板27中。
[0024] 有益地,所述门体8通过铰链82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取拿槽11外侧壁,所述锁部81设置于所述门体8外侧端面且背离所述铰链82的一端,所述锁部81与所述门体8固定设置,通过所述锁部81与所述门体8的锁定配合可防止未经允许使用所述插板27。
[0025] 初始状态时,所述插板27插入在所述取拿槽27,而所述线缆26盘绕在所述盘绕盘23上,所述滑行块37位于所述中间槽14上端,而使所述插柱39未插入到所述插孔25中,所述插柱39不与所述插套24接触,所述盖板131向下枢转并将所述操控槽13密闭,从而将所述变压器132与外界隔离;
为电气化设备供电时,先启动所述第二驱动机21,所述第二驱动机21可带动所述第二螺旋杆22转动,所述第二螺旋杆22转动后可驱动所述卷筒23转动而对所述线缆26进行放线,与此同时,将所述插板27向外拉出,当所述线缆26拉到合适长度且所述插板27与电气化维护设备的插接头插接后,停止所述第二驱动机21并启动所述第一驱动机30,所述第一驱动机30运行可带动所述左转轴31和右转轴33发生转动,所述右转轴33转动后可驱动所述第一螺旋杆36转动,所述第一螺旋杆36可驱动所述滑行块37向下滑动,所述左转轴31转动后可带动所述第一齿形盘52和第二齿形盘57转动,而所述第一齿形盘52和第二齿形盘57可分别驱动所述第四齿形盘53和第三齿形盘51转动,从而使所述后蜗杆55和前蜗杆136同时转动,从而所述后蜗杆55和前蜗杆136可带动所述转轴134发生转动,所述转轴134转动时可驱动所述盖板131向上翻转而将所述变压器132露出,当所述滑行块37向下滑动至最底端时,所述插柱39插入到所述插孔25中并与所述插套24相接,从而使所述插板27通电,而所述盖板131向上翻转而将所述变压器132完全露出,从而可进行对供电电压的调节;
供电完成后,先反向启动所述第一驱动机30,所述第一驱动机30可驱动所述左转轴31和右转轴33反向转动,所述右转轴33可驱动所述第一螺旋杆36反向转动,所述第一螺旋杆
36可驱动所述滑行块37向上滑动,所述左转轴31可带动所述第一齿形盘52和第二齿形盘57反向转动,而所述第一齿形盘52和第二齿形盘57可分别驱动所述第四齿形盘53和第三齿形盘51反向转动,从而使所述后蜗杆55和前蜗杆136同时反向转动,从而所述后蜗杆55和前蜗杆136可带动所述转轴134发生反向转动,所述转轴134可驱动所述盖板131向下翻转而逐渐将所述变压器132关闭,当所述滑行块37向上滑动至最上端时,所述插柱39脱离所述插孔25并与所述插套24脱离接触,从而使所述插板27断电,而所述盖板131向上翻转而将所述变压器132完全关闭,而后反向启动所述第二驱动机21,所述第二驱动机21可带动所述第二螺旋杆22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卷筒23反向转动而对所述线缆26进行收线。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二驱动机驱动卷筒转动而对线缆进行放线,当线缆拉到合适长度且插板与电气化维护设备的插接头插接后,第一驱动机一方面可驱动滑行块向下滑动,使插柱插入到插孔中并与插套相接,从而使插板通电,而且摩擦片会与卷筒上端面接触,从而防止卷筒发生转动,可使线缆的伸进长度保持固定,另一方面,第一驱动机还可转轴发生转动,转轴转动时可驱动盖板向上翻转而将变压器露出,从而可对供电电压进行调节;供电完成后,先反向启动第一驱动机,第一驱动机可驱动滑行块向上滑动,从而可使摩擦片脱离与卷筒的接触而允许卷筒发生转动,而且插柱会脱离插孔并与插套脱离接触,从而使插板断电,同时第一驱动机还可驱动转轴反向转动,转轴可驱动盖板向下翻转而逐渐将变压器关闭,从而可在不供电时对变压器进行保护,防止外界因素干扰;
反向启动第二驱动机,第二驱动机可带动第二螺旋杆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卷筒反向转动而对线缆进行盘绕,从而在不供电时防止线缆外露造成损坏,也可防止线缆绊倒过路行人,也可提高线缆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装置在对线缆进行放线和收线的过程中,插板始终保持断电状态,从而可确保用电安全,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安全性高。
[0027]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