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

申请号 CN201380068788.3 申请日 2013-06-07 公开(公告)号 CN104904069B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申请人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西尾明洋; 田端正明; 守安圣典; 大森康雄; 松井元;
摘要 本 发明 实现 接触 可靠性的提高。卡缘连接器具有在 线束 侧壳体(10)并列配置有多个 端子 配件(50)的线束侧连接器(H)以及在 基板 侧壳体(60)安装有 电路 基板(62)的基板侧连接器(P)。当嵌合两壳体(10、60)时,多个端子配件(50)与并列配置于电路基板(62)的多个接点部(64)弹性接触。线束侧壳体(10)具有将多个端子配件(50)以在并列方向上 定位 的状态进行容纳的端子容纳部(39),端子容纳部(39)的至少一部分由线膨胀系数与电路基板(62)的材料大致相同的材料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卡缘连接器,具有在线束侧壳体并列配置有多个端子配件的线束侧连接器以及在基板侧壳体安装有电路基板的基板侧连接器,当将所述基板侧壳体嵌合于所述线束侧壳体时,所述多个端子配件与并列配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多个接点部弹性接触,所述卡缘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线束侧壳体具有端子容纳部,该端子容纳部将所述多个端子配件以在并列方向上定位的状态进行容纳,
所述端子容纳部构成为,包括:所述线束侧壳体的壳体主体,形成有用于防止所述端子配件脱出的能够弹性弯曲的矛杆;以及
端子保持部件,与所述壳体主体分体形成,并保持所述多个端子配件,所述端子保持部件容纳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内部,
所述端子保持部件的线膨胀系数与所述电路基板的线膨胀系数大致相同并且比所述壳体主体的线膨胀系数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配件具有与所述接点部弹性接触的弹性接触片,
所述端子保持部件将所述端子配件中的至少与所述弹性接触片对应的部分沿并列方向定位并保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配件具有:弹性接触片,与所述接点部弹性接触;以及
箱部,保持所述弹性接触片,
所述矛杆从后方卡定于所述箱部的后端,
所述端子保持部件将所述箱部在所述箱部的全长范围沿并列方向定位并保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由线膨胀系数比31ppm/℃小的材料构成。

说明书全文

卡缘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卡缘连接器,该卡缘连接器具有在线束侧壳体并列配置有多个端子配件的线束侧连接器以及在基板侧壳体安装有电路基板的基板侧连接器。多个端子配件分别容纳在设置于线束侧壳体内的多个端子容纳室,并以不在并列方向上位置偏移的方式被定位。另一方面,在电路基板的连接边缘部以与端子配件相同的间距设置有多个接点部。当嵌合两壳体时,多个端子配件与电路基板的多个接点部弹性接触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910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 作为线束侧壳体的材料而广泛应用PB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作为电路基板的材料而广泛应用玻璃环树脂(glass epoxy resin)。PBT树脂的线膨胀系数大致为100ppm/℃,与此相对地,玻璃环氧树脂的线膨胀系数大致为10~15ppm/℃,线束侧壳体的材料与电路基板的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差别很大。
[0008] 在将这种卡缘连接器设置在发动机室等这种高温环境下时,由于端子配件的并列间距与电路基板的接点部的并列间距产生偏差,因此存在接触可靠性降低的可能性。
[0009] 本发明基于上述情形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实现接触可靠性的提高。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1] 本发明的卡缘连接器,有在线束侧壳体并列配置有多个端子配件的线束侧连接器以及在基板侧壳体安装有电路基板的基板侧连接器,当将所述基板侧壳体嵌合于所述线束侧壳体时,所述多个端子配件与并列配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多个接点部弹性接触,所述卡缘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侧壳体具有端子容纳部,该端子容纳部将所述多个端子配件以在并列方向上定位的状态进行容纳,所述端子容纳部构成为,包括:壳体主体,形成有用于防止所述端子配件脱出的能够弹性弯曲的矛杆;以及端子保持部件,与所述壳体主体分体形成,并保持所述多个端子配件,所述端子保持部件容纳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内部,所述端子保持部件的线膨胀系数与所述电路基板的线膨胀系数大致相同并且比所述壳体主体的线膨胀系数小。
[0012] 发明效果
[0013] 根据该结构,在构成端子容纳部的壳体主体和端子保持部件中,保持端子配件的端子保持部件的材料与电路基板的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大致相同,因此在卡缘连接器处于高温时,在端子配件的并列间距与电路基板的接点部的并列间距之间不易产生偏差。因此,本发明的卡缘连接器的接触可靠性优异。并且,能够抑制热伸缩时的电路基板的接点部与端子配件之间的并列间距的偏差,并且可以通过能够弹性弯曲的矛杆而切实地防止端子配件脱出。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实施例1的卡缘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5] 图2是卡缘连接器的侧剖视图。
[0016] 图3是卡缘连接器的俯视剖视图。
[0017] 图4是示出使线束侧连接器与基板侧连接器脱离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0018] 图5是线束侧连接器的主视图。
[0019] 图6是图5的X-X线剖视图。
[0020] 图7是图5的Y-Y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在本发明的卡缘连接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端子配件具有与所述接点部弹性接触的弹性接触片,所述端子保持部件将所述端子配件中的至少与所述弹性接触片对应的部分沿并列方向定位并保持。
[0022] 根据该结构,端子保持部件将端子配件中的至少与弹性接触片对应的部分沿并列方向定位并保持,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热伸缩时的弹性接触片与接点部之间的间距偏差。
[0023] 在本发明的卡缘连接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端子配件具有:弹性接触片,与所述接点部弹性接触;以及箱部,保持所述弹性接触片,所述矛杆从后方卡定于所述箱部的后端,所述端子保持部件将所述箱部在全长范围沿并列方向定位并保持。
[0024] 根据该结构,端子保持部件将箱部在全长范围进行保持,因此在热伸缩的过程中,端子配件的朝向由端子保持部件保持为恒定。
[0025] <实施例1>
[0026] 以下,参照图1~图7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构成为具有线束侧连接器H以及基板侧连接器P。基板侧连接器P相对于线束侧连接器H从其前方嵌合。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方和后方的朝向,以线束侧连接器H作为基准。另外,前后方向与两连接器H、P的嵌合方向以相同的含义使用。
[0027] <线束侧连接器H>
[0028] 线束侧连接器H构成为具备线束侧壳体10、多个端子配件50以及与端子配件50相同数量的电线53。在线束侧壳体10内,以沿左右方向(宽度方向)按照预定的间距并列配置的状态容纳有多个端子配件50。在各端子配件50的后端部连接有电线53,这些电线53向线束侧壳体10的后方导出。
[0029] <线束侧壳体10>
[0030] 线束侧壳体10包括壳体主体11、总橡胶塞23、后支架25、端子保持部件30、密封环45、盖46以及弹性部件49,线束侧壳体10是将这些部件11、23、25、30、45、46组装而构成的。
[0031] 为了形成后述的能够弹性弯曲的矛杆18,壳体主体11由PB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构成。PBT树脂的线膨胀系数大致为100ppm/℃。壳体主体11的外形在整体上形成为高度尺寸(上下尺寸)设定得比宽度尺寸和前后尺寸小的扁平的形状。壳体主体11是将主体部12与从主体部12的前端外周缘向前方呈单臂梁状突出的形态的罩部13一体地形成而构成的。如图6、7所示,在主体部12的内部形成有使其前端面的大致整个区域凹陷的单一形态的前部空间14。在前部空间14内容纳有端子保持部件30。另外,在主体部12的内部形成有使其后端面的大致整个区域凹陷的单一形态的后部空间15。
[0032] 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12中的前部空间14与后部空间15之间形成有使两空间14、15连通的形态的多个后部腔体16。多个后部腔体16分为上下2层,以沿宽度方向以预定间距并列的状态配置。上层的后部腔体16与下层的后部腔体16通过隔壁17来区划出。另外,在主体部12内形成有矛杆18,该矛杆18从各后部腔体16的前端向斜前方呈单臂梁状延伸并位于前部空间14内。矛杆18能够向上下方向(与端子配件50相对于线束侧壳体10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弯曲。
[0033] 罩部13的内部空间与主体部12的前部空间14连通。在罩部13内,从其前方容纳有基板侧连接器P。在构成罩部13的上壁部19形成有定臂20。锁定臂20能够向上下方向(与两连接器H、P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弯曲。另外,在构成罩部13的上壁部19和下壁部21形成有其前端部外表面呈台阶状凹陷的形态的卡定凹部22。
[0034] 如图2所示,在后部空间15内容纳有总橡胶塞23和后支架25。在总橡胶塞23沿前后贯通地形成有分为上下2层的多个密封孔24。总橡胶塞23呈液密状紧贴在后部空间15的内周面而进行密封。后支架25以与总橡胶塞23的后方接近配置的状态组装到壳体主体11。后支架25限制总橡胶塞23向后方脱离。在后支架25形成有与各密封孔24对应的多个贯通孔26。
[0035] <端子保持部件30>
[0036] 端子保持部件30具有与电路基板62相同程度的线膨胀系数,因此由含玻璃的PPS树脂(聚苯硫醚)材料构成。含玻璃PPS树脂的线膨胀系数大致为10~30ppm/℃(例如,作为东丽株式会社的PPS树脂的TORELINA(登记商标)的流动方向为23ppm/℃、直方向为31ppm/℃)。端子保持部件30的含玻璃PPS树脂的线膨胀系数为壳体主体11的PBT树脂的约
1/10~3/10。端子保持部件30在整体上形成为高度尺寸(上下尺寸)设定得比宽度尺寸小的扁平的形状。如图2、3所示,端子保持部件30是具有上下一对支撑壁部31、左右一对侧壁
32以及前壁部33的单一部件。一对侧壁部32具有将上下两支撑壁部31的左右两端缘彼此连接的形态。前壁部33具有将两支撑壁部31的前端缘彼此连接的形态,并与侧壁部32的前端相连。这些壁部31、32、33都构成端子保持部件30的外壁面。
[0037] 端子保持部件30容纳在前部空间14内。如图3所示,形成在端子保持部件30的左右两侧壁部32的外表面上的弹性卡定片34与形成在前部空间14的左右两内侧面的卡定台阶部27卡定。通过该弹性卡定片34与卡定台阶部27的卡定作用,使端子保持部件30保持在前部空间14内。如图2、3所示,在端子保持部件30的前端部外周形成有凸缘部35,在该凸缘部35卡定有橡胶制的密封环45的后端部。通过该卡定作用,密封环45使其外周与罩部13的后端部内周紧贴,在配置成比端子保持部件30靠前方的状态下组装到壳体主体11。
[0038] 如图6所示,在端子保持部件30的内部形成有从两支撑壁部31的内表面分别向上下方向中央呈肋状突出的多个分隔壁36。分隔壁36在前后方向上细长且在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通过支撑壁部31与分隔壁36区划出的空间成为前部腔体37。因此,在端子保持部件30的内部,分为上下2层的多个(与后部腔体16数量相同的)前部腔体37沿宽度方向以预定间距(与后部腔体16相同的间距)并列配置而形成。上述支撑壁部31的内表面和分隔壁36的侧面直接面对前部腔体37。多个前部腔体37和多个后部腔体16分别以1对1前后排列的方式对应配置而构成端子容纳室38。并且,壳体主体11的主体部12和端子保持部件30构成用于将多个端子配件50并列配置并进行容纳的端子容纳部39。
[0039] 如图2所示,端子保持部件30的内部空间中的处于上层的前部腔体37与下层的前部腔体37之间的空间,成为上下尺寸设定得比左右方向小的单一的基板容纳空间40。在基板容纳空间40中,上层的前部腔体37与下层的前部腔体37直接面对。在前壁部33前后贯通地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细长且呈狭缝状开口的基板插入口41。基板容纳空间40的前端与基板插入口41连通。
[0040] 另外,在前壁部33形成有用于对容纳在前部腔体37中的端子配件50的箱部51的前端部进行支撑的上下一对支撑板部42。支撑板部42具有如下形态:从基板插入口41的开口边缘中的沿着左右方向(基板插入口41的长度方向)的上下一对长边侧开口边缘43向后方呈单臂梁状突出。在端子配件50的箱部51容纳在前部腔体37内的状态下,箱部51的前端部被支撑板部42限制向基板容纳空间40侧位移。由此,端子配件50以姿势不向上下方向倾斜的方式被保持。
[0041] 支撑壁部31的前端与前壁部33相连,因此在支撑壁部31产生向端子保持部件30的外表面侧(上方或下方)膨胀这样的变形时,前壁部33以向上下扩展的方式变形。伴随该前壁部33的变形,基板插入口41的上下两长边侧开口边缘43以彼此分离的方式相对位移。在本实施例1中,作为用于防止基板插入口41的上下扩展变形的构件,如图3、5、6所示,在前壁部33形成有将长边侧开口边缘43彼此连接的形态的一个连接部44。
[0042] 连接部44的前端缘与前壁部相连。连接部44的上端缘与上侧的上壁部31相连。连接部44的下端缘与下侧的上壁部31相连。连接部44的后端缘与隔壁17的前端相连。即,连接部44在从上下一对支撑壁部31的前端到后端的整个区域范围相连。因此,通过该连接部44,限制上侧的支撑壁部31和下侧的支撑壁部31以彼此分离的方式变形。
[0043] 另外,如图5、6所示,通过在基板插入口41形成连接部44,基板插入口41被区划为左右两个开口区域41L、41R。因此,对于作为单一空间的基板容纳空间40,对应两个(多个)开口区域41L、41R。连接部44配置在从长边侧开口边缘43的长度方向中央位置向左右方向偏移的位置。即,连接部44是在左右方向上不对称的配置。两个开口区域41L、41R的形状和大小在左右方向上不对称。
[0044] 如图2所示,在罩部13安装有从前方堵塞其前端的开口部的合成树脂制的盖46。在两连接器H、P正确嵌合的状态下,基板侧壳体60整体容纳在罩部13内。因此,盖46在整体上形成为平板状。在盖46的上端缘和下端缘分别形成有卡定臂47。关于安装在罩部13的盖46,通过使卡定臂47卡定到罩部13的卡定凹部22,从而将盖46保持为不从罩部13向前方脱离。该盖46和罩部13构成用于容纳基板侧壳体60的壳体容纳部48。
[0045] 壳体容纳部48配置成与端子容纳部39的前方相邻。另外,壳体容纳部48的内部空间经由基板插入口41而与基板容纳空间40连通。在壳体容纳部48内容纳有由橡胶材料构成的弹性部件49。弹性部件49配置成与盖46的内表面(后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范围紧贴。弹性部件49的后表面与基板侧壳体60的背面60R的大致整个区域范围紧贴。当将盖46组装到罩部13时,弹性部件49以弹性地压扁变形的状态夹持在盖46与基板侧壳体60之间。
[0046] <端子配件50>
[0047] 端子配件50成型为整体上在前后方向(与端子配件50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细长的形状。端子配件50是对冲裁成预定形状的2个金属板材进行弯曲加工并组装而构成的。如图2所示,端子配件50的前端侧区域成为公知形态的箱部51。端子配件50的后端侧区域成为公知形态的压接部52,在压接部52通过压接而连接有构成线束的电线53的前端部。在箱部51设置有弹性接触片54。弹性接触片54的一部分从箱部51向外侧突出。
[0048] 端子配件50依次通过后支架25的贯通孔26和总橡胶塞23的密封孔24而插入到端子容纳室38内。箱部51的后端与矛杆18卡定,从而将所插入的端子配件50保持为防脱状态。在插入有端子配件50的状态下,箱部51和弹性接触片54配置在前部腔体37内,压接部52配置在后部腔体16内。即,箱部51(端子配件50的前端侧部分)在从其前端到后端的整个长度范围由端子保持部件30保持。另外,压接部52(端子配件50的后端侧部分)在其整个长度范围配置于壳体主体11内。
[0049] 在将端子配件50插入到各端子容纳室38的状态下,弹性接触片54的一部分向支撑壁部31的相反侧突出,并面对基板容纳空间40内。另外,各端子配件50被分隔壁36从左右夹持,从而以在左右方向(并列方向)上不会较大地晃动的方式相对于端子保持部件30定位。
[0050] <基板侧连接器P>
[0051] 如图2~4所示,基板侧连接器P是通过模制成型使合成树脂制的基板侧壳体60与电路基板62一体化而成。基板侧壳体60在整体上形成为高度尺寸(上下尺寸)设定得比宽度尺寸小的扁平的形状。如图2所示,在基板侧壳体60的上表面(外表面)形成有锁定突起61。在电路基板62的上下两面(表里两面)通过印刷而形成有电路,并且安装有电子部件等(省略图示)。电路基板62中的线束侧连接器H侧的端缘部成为作为与端子配件50之间的连接单元的连接边缘部63。
[0052] 电路基板62由玻璃环氧树脂材料构成。玻璃环氧树脂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为与作为端子保持部件30的材料的含玻璃PPS树脂大致相同的大致10~15ppm/℃。电路基板62中的除了连接边缘部63之外的整个区域被埋设在基板侧壳体60内。因此,电路基板62的连接边缘部63成为从基板侧壳体60的正面60F向线束侧壳体10侧突出的状态。如图3、4所示,在该连接边缘部63的上下两表面以与端子配件50相同的间距分别并列配置有构成电路的多个接点部64。另外,在连接边缘部63形成有与线束侧壳体10的连接部44对应的切口部65。
[0053] <作用和效果>
[0054] 在将线束侧连接器H与基板侧连接器P嵌合时,在将盖46从罩部13卸下的状态下,将基板侧连接器P插入到罩部13内。在插入过程中,电路基板62的连接边缘部63通过基板插入口41而进入到基板容纳空间40内。此时,切口部65与连接部44成为压入状态而嵌合。当两连接器H、P正确嵌合时,通过锁定臂20与锁定突起61的卡定,两连接器H、P锁定为嵌合状态。并且,上层的端子配件50和下层的端子配件50的弹性接触片54分别弹性地抵接到连接边缘部63的上表面的接点部64和下面的接点部64,使电路基板62与端子配件50以能够导通的方式连接。另外,罩部13的内表面与基板侧壳体60的外表面之间由密封环45密封。
[0055] 在将基板侧连接器P插入罩部13中之后,使弹性部件49紧贴到基板侧壳体60的背面60R,并且使盖46抵接到弹性部件49的前表面,将该盖46组装到罩部13。这样一来,弹性部件49以在前后方向上被压扁的方式弹性变形,通过该弹性部件49的弹性复原,将基板侧壳体60的正面60F弹性地按压到端子容纳部39(端子保持部件30)的前表面39F。通过该弹性的按压作用,限制两壳体10、60向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移。另外,通过由弹性按压而在两壳体10、6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还限制两壳体10、60向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相对位移。通过以上内容,完成两连接器H、P的嵌合。
[0056] 本实施例1的卡缘连接器是在线束侧壳体10设置端子容纳部39以及壳体容纳部48而构成的,该端子容纳部39容纳多个端子配件50,该壳体容纳部48以面对端子容纳部39的前表面39F的方式配置,并容纳基板侧壳体60。并且,在壳体容纳部48内设置有将端子容纳部39和基板侧壳体60向与嵌合方向平行地接近的方向施力的弹性部件49。
[0057] 根据该结构,通过弹性部件49的作用力,限制基板侧壳体60与端子容纳部39的相对位移,因此防止由两壳体10、60的相对位移引起的端子配件50与电路基板62之间的振动所造成的位置偏移。因此,本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在端子配件50与电路基板62的接触可靠性上较优异。
[0058] 另外,壳体容纳部48具有:罩部13,与端子容纳部39形成为一体并向端子容纳部39的前方突出;以及盖46,以堵塞罩部13的前端的开口的方式组装于该罩部13。根据该结构,当将两壳体10、60嵌合时,基板侧壳体60容纳在罩部13内,因此在到组装盖46为止的期间,能够将两壳体10、60以不会相对位移的方式进行定位。
[0059] 另外,在两连接器H、P正确嵌合的状态下,基板侧壳体60整体容纳在罩部13内。因此,在两连接器H、P嵌合之后,到组装弹性部件49和盖46为止的期间,能够保护基板侧壳体60不受异物的干扰。
[0060] 另外,弹性部件49配置在罩部13内的基板侧壳体60的背面60R与盖46的内表面之间。根据该结构,基板侧壳体60通过来自其背面60R侧的弹性部件49的作用力而向端子容纳部39侧被按压,通过该按压作用,限制线束侧壳体10与基板侧壳体60的相对位移。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中,与使弹性部件49介设于端子容纳室39的前表面39F与基板侧壳体60的正面60F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电路基板62从基板侧壳体60突出的突出尺寸。
[0061] 另外,弹性部件49被制造为与壳体容纳部48分体形成的部件。并且,该弹性部件49容纳在壳体容纳部48的内部。如果将构成壳体容纳部48的部件与弹性部件49一体地形成的情况下,产生了脱模的可否和弹性强度等的制约,因此设计上的自由度较低。相对于此,在本实施例1中,由于将弹性部件49形成为与壳体容纳部48分体形成的分体部件,因此在设计壳体容纳部48和弹性部件49时,自由度较高。
[0062] 另外,基板侧壳体60通过模塑成型而与电路基板62一体化,因此在基板侧壳体60与电路基板62之间不会产生相对位移。并且,基板侧壳体60与线束侧壳体10之间的相对位移被弹性部件49限制,因此可以切实地限制电路基板62相对于端子配件50的相对位移。
[0063] 另外,在连接了端子配件50与电路基板62的状态下,端子配件50的弹性接触片54与电路基板62弹性地抵接,因此由该弹性接触片54的弹性复原力引起的反作用力从电路基板62侧施加到端子配件50侧。该反作用力被支撑壁部31接受,该支撑壁部31隔着端子配件50而位于电路基板62的相反侧。但是,支撑壁部31以沿着并列配置的所述多个端子配件50的方式设置,因此当端子配件50的并列数量较多而支撑壁部31的宽度尺寸变大时,支撑壁部31的刚性降低。在该情况下,存在支撑壁部31无法接受来自电路基板62侧的反作用力而以向远离电路基板62的方向(向上方或下方)膨胀的方式弯曲变形的可能性。当产生这种变形时,存在端子配件50与电路基板62之间的接触压降低的可能性。
[0064] 因此,在本实施例1中,着眼于与支撑壁部31的前端缘相连的前壁部33的基板插入口41,通过连接部44将基板插入口41的开口边缘中的与支撑壁部31大致平行的一对长边侧开口边缘43彼此连接。由此,能够限制基板插入口41向上下扩展,因此还限制前壁部33的上缘部和下缘部以向外侧膨胀的方式变形,而且,防止上下两支撑壁部31的弯曲变形。由此,支撑壁部31能够切实地接受由弹性接触片54的弹性按压作用引起的反作用力,因此可以将端子配件50与电路基板62之间的接触压保持为预定值。
[0065] 另外,在基板插入口41中插入有电路基板62的连接边缘部63,因此存在电路基板62与连接部44发生干扰而对两连接器H、P的嵌合产生阻碍的可能性。但是,在电路基板62的连接边缘部63形成有在向基板容纳空间40的插入过程中避免与连接部44的干扰的切口部
65,因此不会对两连接器H、P的嵌合产生阻碍。
[0066] 另外,前壁部33构成容纳多个端子配件50的端子容纳室38。并且,连接部44与切口部65以在端子配件50的并列方向上抵接的状态嵌合。根据该结构,通过连接部44与切口部65的嵌合,使电路基板62的多个接点部64和多个端子配件50的弹性接触片54在端子配件50的并列方向上被定位,因此接触可靠性优异。而且,连接部44压入切口部65而与切口部65在压入状态下嵌合,因此电路基板62与端子配件50的相对位移不仅在左右方向上被限制,而且还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被限制。因此,即使卡缘连接器受到振动,端子配件50与电路基板62的接触压也稳定。
[0067] 另外,连接部44和切口部65配置于从长边侧开口边缘43的长度方向中央位置偏移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当要将电路基板62以左右反转的不正确的姿势插入到基板插入口41时,电路基板62与连接部44产生干扰,因此能够防止电路基板62以不正确的方向插入。
[0068] 另外,线束侧壳体10具有用于将多个端子配件50以在并列方向上定位的状态下进行容纳的端子容纳部39。并且,端子容纳部39的至少一部分(端子保持部件30)由线膨胀系数与电路基板62的材料(玻璃环氧树脂)大致相同的材料(PPS树脂)构成。根据该结构,在卡缘连接器处于高温时,在端子配件50的并列间距与电路基板62的接点部64的并列间距之间不易产生偏差。因此,本实施例1的卡缘连接器的接触可靠性优异。
[0069] 另外,端子容纳部39具有壳体主体11和端子保持部件30而构成。在壳体主体11形成有用于防止端子配件50脱出的能够弹性弯曲的矛杆18。端子保持部件30与壳体主体11分体形成,由线膨胀系数与电路基板62大致相同的材料构成。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热伸缩时的电路基板62的接点部64与端子配件50之间的并列间距的偏差,并且可以通过能够弹性弯曲的矛杆18切实地防止端子配件50脱出。
[0070] 另外,端子配件50具有与电路基板62的接点部64弹性接触的弹性接触片54。并且,端子保持部件30在并列方向上对端子配件50中的至少与弹性接触片54对应的部分进行定位并保持。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热伸缩时的弹性接触片54与接点部64之间的间距偏差。
[0071] 另外,构成端子容纳部39的前端的端子保持部件30与构成端子容纳部39的后端侧的主体部12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因此,在热伸缩的过程中,端子配件50的前端侧与后端侧之间在向左右方向的位移量上产生差异,其结果是,存在端子配件50的姿势在左右方向上倾斜的可能性。但是,在本实施例1中,端子配件50的前端侧部分成为保持弹性接触片54的箱部51,该箱部51在其全长范围以在并列方向上被定位的状态被端子保持部件30保持。因此,在热伸缩的过程中,端子配件50的朝向由端子保持部件30保持为恒定。
[0072] 另外,在线束侧连接器H与基板侧连接器P正确嵌合的状态下,基板侧壳体60在其全长范围容纳在罩部13内。即,基板侧壳体60整体容纳在罩部13内。关于该结构,与罩部13的突出尺寸短而仅基板侧壳体60的一部分容纳在罩部13中的情况相比,在没有将盖46与弹性部件49组装的状态下,也可以抑制由壳体10、60间的振动引起的位置偏移。
[0073] 另外,关于本实施例1的卡缘连接器,还可以在将线束侧连接器H与基板侧连接器P嵌合的状态下,不组装盖46与弹性部件49而使用。在该情况下,在线束侧壳体10和基板侧壳体60覆盖橡胶制的固定部件(省略图示)等,从而如果将两壳体10、60以不会相对移动的方式固定,则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或切实地防止由振动引起的壳体10、60间的位置偏移。另外,作为不组装盖46与弹性部件49而切实地防止壳体10、60间的位置偏移的构件,也可以将两壳体10、60通过共用的螺栓(省略图示)而固定于车两的车体(省略图示)。如上所述,本实施例1的卡缘连接器能够通过组合其他构件来代替盖46和弹性部件49,抑制或防止由两壳体10、60间的振动引起的位置偏移。
[0074] <其他实施例>
[0075] 本发明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载和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如下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076] (1)在上述实施例1中,端子保持部件将箱部在全长范围进行保持,但是也可以是端子保持部件仅保持箱部中的一部分的形态。在该情况下,端子保持部件所保持的位置可以是与弹性接触片对应的位置和与弹性接触片不对应的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
[0077] (2)在上述实施例1中,矛杆卡定在箱部的后端,但是矛杆也可以卡定在比箱部的后端靠前方的位置。
[0078] (3)在上述实施例1中,使端子保持部件的材料为含玻璃PPS树脂,但是端子保持部件的材料也可以是PPS以外的树脂。
[0079] (4)在上述实施例1中,使壳体主体的材料为PBT树脂,但是壳体主体的材料也可以是PBT以外的树脂。
[0080] (5)在上述实施例1中,端子配件与电路基板的表里两面接触,但是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端子配件仅与电路基板中的表里任意一个面接触的卡缘连接器。
[0081] (6)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连接部配置于从长边侧开口边缘的长度方向中央位置偏移的位置,使由连接部区划出的两个开口区域形成为左右非对称,但是也可以是,将连接部配置于长边侧开口边缘的长度方向中央位置,使由连接部区划出的两个开口区域形成为左右对称。
[0082] 标号说明
[0083] H…线束侧连接器
[0084] P…基板侧连接器
[0085] 10…线束侧壳体
[0086] 11…壳体主体
[0087] 18…矛杆
[0088] 30…端子保持部件
[0089] 39…端子容纳部
[0090] 50…端子配件
[0091] 51…箱部
[0092] 54…弹性接触片
[0093] 62…电路基板
[0094] 64…接点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