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

申请号 CN200680025948.6 申请日 2006-07-05 公开(公告)号 CN101223673A 公开(公告)日 2008-07-16
申请人 沙尔特宝有限公司; 发明人 延斯·特里姆博尔恩; 托马斯·科赫; 沃尔夫冈·施塔尔; 彼得·奥尔;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充 电连接器 ,包括具有插头机壳的插头以及具有插座机壳的插座,其中插头机壳和插座机壳的每一个包括用于按照可互换的方式来固定 手柄 的标准固定孔,其中充电连接器另外具有用于液体线路和/或 定位 触点的可互换转接器,其中所述转接器排列在可互换手柄上并且此外将其固定到充电插头机壳和/或插座机壳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充电连接器(1),包括具有插头机壳(12)的插头(9)以及 具有插座机壳(3)的插座(2),其中插头机壳(12)和插座机壳(3)的每 一个包括用于按照可互换的方式来固定手柄(10)的标准固定孔(8),其中 充电连接器(1)另外具有用于液体线路和/或定位触点的可互换转接器(26, 27),其特征在于
转接器排列在可互换手柄上并可与此固定于充电插头机壳和/或插座机 壳。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充电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每个转接器(26, 27)收纳在一个转接器机壳(11,16,17)中,该转接器(26,27)可拆卸 的与所述转接器机壳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充电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机 壳可以被定到手柄上的位置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至少一个的充电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与 插头机壳(12)相关的手柄以及与插座机壳(3)相关的手柄具有至少一个转 接器机壳。
5.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至少一个的充电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 述转接器机壳(11)被配备成具有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27)与插头机 壳(12)相关并且一个部分(26)与插座机壳(3)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充电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每个转接器机壳(11) 包括收纳部分(23)或插入部分(18),其中包括有插入部分(18)的转接 器机壳(16)与包括有收纳部分(23)的转接器机壳(17)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充电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转接器机壳(11, 16,17)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至少一个的充电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至 少两个转接器机壳排列在彼此上。
9.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至少一个的充电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在 转接器机壳(11,17,18)的外顶侧和/或外底侧上形成有咬合元件(20,21, 24,25)。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至少一个的充电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每 个转接器机壳(11,16,17)的每个外顶面配备成具有形成于相对端部上的 咬合鼻形物(20)和咬合腔(22)。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至少一个的充电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每 个转接器(26,27)的机壳的底侧包括收纳有转接器或手柄的固定带的凹槽。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连接器,该充电连接器包括具有插头机壳的插头和 具有插座机壳的插座。例如,相应充电连接器用于为例如铲车传送电流和媒 介。

背景技术

不仅具有用于对电电压进行传送的插头与插座设备,并且同时还具 有用于媒介传输系统的插头与插座设备的各种充电连接器已为大家所熟知。 在彼此插入单独的插头与插座设备时,随着电池与充电站之间的电连接还同 时产生了媒介传输系统的充电站与电池之间的连接,以便例如同时在对电池 进行充电处理期间可使媒介耦合以对液体和气体媒介进行传送。同时,可通 过插头与插座设备的耦合压缩空气供给而将来自压缩空气供给单元的压缩空 气供给至电池。
从DE 203 18 583可以知道包括有转接器的充电连接器套件,在该充电连 接器套件中可使定位触点或者还有液体穿过。
所公开的充电连接器套件包括插入到插座机壳中的插头机壳。插座机壳 包括具有收纳在插头机壳的插入式之内的两个相应插脚触点收纳凹槽中 的两个插脚触点的护板。在护板和插入式凸块中所形成的编码插脚收纳凹槽 和编码插脚可确保仅将相应插头插入到对应的插座中。此外,在护板的区域 以及插入凸块的区域这两者中,可在纵向上将转接器可拆卸地插入到机壳中。 在插头和插座的纵向上,以插入式转接器或收纳转接器的方式,可按照相互 配对的方式将转接器插入到插头中以与插座相面对并且将转接器插入到插座 中以与插头相面对。在每个转接器中,按照将位于插入式转接器外部上的液 体分支通路的端部配备成中空插入式凸块这样的方式,可使相同终止的液体 主通路和液体分支通路延伸,所述插入式凸块被引入到收纳转接器的液体分 支通路中以在插头和插座的插入状态下产生液密连接。通过此,可很容易实 现液体/空气触点元件的可移动性,并且还可很容易修理或者交换这些液体/ 空气触点与附加的定位触点。
从DE 90 16 595可以知道充电连接器,其中在电器插头和电器插座的外 部提供液体线路和液力耦合的布局,也就是说在每一个固定在机壳的相应一 半上的机壳盖板上提供液体线路和液力耦合的布局。此外,提供一个支架, 借助于该支架可按照相互可拆卸的方式来定义与液体套管和插入到这些套管 中的液体插脚的连接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仅仅需要电相互连接的情况下或者在需要至 少一个附加液体/空气传输系统的情况下可在尤其多用途方面使用的充电连 接器。同时,充电连接器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可以低成本制造。
实现该目的的充电连接器包括具有插头机壳的插头以及具有插座机壳的 插座,其中插头机壳和插座机壳的每一个包括用于固定手柄的标准固定孔, 其中充电连接器另外具有用于液体线路和/或定位触点的可互换转接器并且 其中使转接器排列在该可互换的手柄上并且此外将其固定到充电插头机壳和 /或插座机壳上。液体尤其是包括空气、电池酸液、等等。
本发明可使任何商用充电连接器与转接器相连而不会有任何问题,因此 它不但用作供电,并且同时还具有一个或多个液体或压缩空气传输系统,借 此转接器可产生液体耦合以对液体和气体媒介进行传送。此外,可使液体耦 合密闭以作为空气模块和水模块并且另外还可采用该液体耦合以作为排气模 块。因此可采用传统使用的标准手柄以便围绕该机壳的部分具有用于转接器 机壳的固定元件。因此本实施例可根据手柄的选择而提供具有或不具有转接 器的充电连接器。此外,转接器的位置可根据相应手柄的选择而变。因为元 件是标准元件,因此可使具有转接器的相应手柄位于传统可用的充电连接器 上。相应装备的充电连接器是全世界可用的,因此可降低必需充电连接器的 数目。
根据优选实施例,提供了每个转接器收纳在一个转接器机壳中,该转接 器可拆卸的与所述转接器机壳相连。因为转接器不是与手柄直接相连,因此 可使转接器的维护和可能的互换相当简单化,同时可很容易由定位触点来替 代该转接器而无需占用冗长的修改时间。此外,还可能可以继续使用已有的 转接器。
有益地,可将转接器机壳定到手柄上的位置中。这使转接器的装配和 互换相当简单化。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与插头机壳相关的手柄以及与插座机壳相关的手 柄具有至少一个转接器机壳。
可将该转接器机壳有益地配备成具有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与插头机 壳相关并且一个部分与插座机壳相关。该特征也有助于该充电连接器的该两 部分实施例。同时利用插座与插头的连接,还可使分别相关的转接器机壳部 分彼此相连。
根据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每个转接器机壳包括收纳部分或插入 部分,其中包括有插入部分的转接器机壳与包括有收纳部分的转接器机壳相 关。这确保了转接器的尤其可靠的连接,因为通过实际的插头与插座型连接 不但可紧固转接器而且还可紧固转接器机壳。
有益地,将转接器机壳配备成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在实际操作中, 证明该形状是尤其方便的。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排列在彼此上的至少两个转接器机壳。再 次,该实施例提高了改变充电连接器的可能性,因为不同的转接器或定位触 点由此可同时排列在充电连接器上。
有益地,在转接器机壳的外顶侧和/或外底侧上形成了咬合元件。相应咬 合元件允许转接器机壳自由叠加在彼此上这样的问题。然而,相应咬合元件 还可用于将转接器机壳紧固到手柄上。
根据优选实施例,可将转接器机壳部分的每个外顶面配备成具有形成于 相对端部上的咬合鼻形物和咬合腔。借助于咬合鼻形物和咬合腔的连接可提 供安全的连接,其中单独的机壳可彼此相连或可彼此分离而不存在任何问题。
有益地,每个转接器的机壳的底侧包括收纳有转接器或手柄的固定带的 凹槽。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在附图中:
图1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充电连接器的透视图中的具有插座机壳的插 座;
图2给出了从顶部来看具有固定到插头机壳上的手柄并且具有排列在手 柄一侧上的转接器机壳的插头机壳的透视图;
图3给出了具有手柄以及与插头机壳的顶侧相关的转接器机壳的插头机 壳的透视图;
图4给出了具有手柄和排列在侧面上的转接器机壳的插头机壳的透视 图,
图5给出了具有与排列在相同上的已连接转接器机壳的图1和图2的已 装配插头机壳和插座机壳的透视俯视图,并且
图6给出了插入式转接器和收纳转接器的透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的每一个给出了充电连接器的两个单独部分,即插座和插头。
插座2包括位于护板4所处一端上的插座机壳3。该护板4围绕两个带 电触点5以及排列在插脚触点5之间的一个编码插脚。
机壳固定装置7,7′横向排列在两个侧面上,插头机壳借助于该机壳固定 装置可与手柄相连。固定装置7,7′包括相对于机壳的外顶面而言垂直延伸的 固定孔8。因此对于该类型的充电连接器而言固定孔的排列是标准化的。按 照将两个单独固定装置排列成彼此相距预定距离这样的方式,在插座机壳的 横向外表面上形成了固定装置7,7′,其中与护板相面对的固定装置具有一个 固定孔8,同时排列在与护板远距离相面对端上的固定装置具有两个固定孔。 单独的固定装置7,7′不完全在横向外表面上延伸,但是相对于外顶面和外底 面而言保持预定距离。
图2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充电连接器1的插头,其中在一方面中该插头 9已具有手柄10以及手柄10的每一个横向排列的转接器机壳11。
详细地,插头9包括插头机壳12,其中将插头机壳12的一部分配备成 插入式凸块13。在该插入式凸块13中提供了与插头9的纵轴相平行的插脚 触点收纳凹槽14。此外,编码插脚15排列在插脚触点收纳凹槽之间的编码 插脚接受器16中。
在插头和插座的已装配状态下,将插座的插脚触点5和编码插脚6插入 到插头的插脚触点收纳凹槽14和编码插脚接受器16中。
用于更好的操纵插头的手柄10位于机壳12的外部。因此通过固定装置 7,7′的固定孔8来固定手柄10。为此,插头机壳12还具有固定装置7,其 被配备成与插座机壳的固定装置7相对应。手柄具有形成于机壳区域中的每 一个基本上是U形的固定部分34,其中基座部分与机壳12的横向外表面平 行延伸并且U形腿分别与外顶面或外底面平行延伸。因此分别使U形腿延伸 预定程度以超过固定装置而直到机壳12的外顶面或外底面的上面。支架元件 15从固定部分34伸出,该支架元件15相对于机壳而言稍微倾斜的偏移。
两个转接器机壳11排列在固定部分34的外表面上。在所说明的实施例 中,转接器机壳排列在侧面上,也就是说它们被固定到固定部分的U基座的 外表面上。
图3给出了相应插头机壳,其中转接器机壳11与插头机壳12的外顶面 相关,也就是说转接器机壳处于排列在固定部分的两个相对U形腿上。可将 转接器插入到转接器机壳11中以便提供附加的液体/空气传输,这是在设备 插座和设备插头被一起插入时同时产生的。在该情况下,彼此直接相邻的两 个转接器机壳包括插入到相同中的转接器。
此外可由图3可知本实施例允许多个可能的附加插入式元件,因为转接 器机壳11是按照还可使两个或多个转接器叠加在彼此上这样的方式来配备 的。下面对该转接器机壳的结构进行说明。
因为转接器机壳可按照可选方式而排列在手柄上,因此本发明示出了对 于通过附连上具有转接器机壳11的手柄10来使用的大多数各种情况而言可 使具有标准固定孔8的任何普通充电连接器变化这样的可能性。
图4给出了两个转接器机壳11。可知还可将该转接器机壳配备成插入式 转接器机壳16和收纳转接器机壳17。在使用过程中,在插头和插座的纵向 上,可按照相互配对的方式使插入式转接器机壳或收纳转接器机壳排列在插 头上以与插座相面对并且排列在插座上以与插头相面对。
使插入式转接器机壳16形成为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的纵向机壳。在 一端上,该机壳具有形成为U形截面的插入式凸块18,其中U基座元件基 本上与转接器机壳16的顶面平行延伸。因此使U形腿以及U基座相对于外 顶面而言向内偏移。此外,使两个咬合部分19,20排列在转接器机壳16的 外顶面上,其中咬合部分19直接与插入式凸块18相接。使咬合部分19形成 为基本上四边形的凹槽,其中在机壳的外顶面中该凹槽整体地具有一个咬合 鼻形物21,该咬合鼻形物21从与插入式凸块18远距离相面对的侧面上朝着 插入式凸块18的方向伸出并且在与插入式凸块18相面对的端部上具有隆起。 仅仅使咬合鼻形物21的隆起位于机壳11的外顶面上,然而其余的咬合鼻形 物稍微在外顶面的下面。
使咬合部分21形成为咬合腔,该咬合部分也基本上是四边形的并且排列 在外顶面的下面。大约在咬合腔的中间形成了基本上四边形的咬合接受器 22。
收纳转接器机壳17具有基本上与插入式转接器机壳16相同的尺寸,然 而其中即就是在使用时分别与插座或插头相对的端这样的一端与收纳部分 23相连。收纳部分23具有基本上U形的横截面,其中U形腿和U形基座分 别与转接器机壳的侧壁和外顶面平行延伸。在这里将收纳部分的单独部分配 备成与机壳的相应面平行,然而,这使外径更大。在使用时,机壳转接器17 的收纳部分23收纳相对插入式转接器机壳16的插入式凸块17。这确保了两 个机壳之间的安全连接。收纳转接器机壳17还具有位于其外顶面上的咬合部 分24和25,借此使直接与收纳部分23相接的咬合部分24形成为咬合腔, 该咬合腔在其大约中间具有咬合接受器。
在与收纳部分23相对的收纳转接器机壳17的端部上,形成了咬合鼻形 物部分25,借此形成了与机壳一体的咬合鼻形物以延伸直至机壳的端部,并 且在与机壳相关的咬合鼻形物的端部形成了隆起。
咬合部分20,22,24,25可允许若干转接器机壳11,16,17排列在彼 此之上,其中还在机壳的底侧上配备了相应咬合部分。
在转接器机壳11底侧区域中形成了两个附加的凹槽,手柄的固定元件的 转接器的相应固定带可插入到这两个的凹槽中。
从图2和3可知,按照使插入式凸块18延伸以超过机壳而至插入式凸块 13的区域中这样的方式,使转接器机壳排列在插头机壳上。按照类似方式, 转接器机壳27的收纳部分23伸出到插座机壳上,借此可在与插入式凸块18 平行的机壳上提供咬合鼻形物以将转接器11紧固到手柄上。
图5对由其上排列有转接器机壳16和17的插座2和插头9所组成的充 电连接器的已装配状态进行说明。可知转接器机壳的插入轴与插头和插座的 插入轴平行延伸。
在使用时,更好地将收纳转接器插入到插入式转接器机壳中并且将插入 式转接器插入到收纳转接器机壳中。
图6给出了转接器的两个元件,即插入式转接器26和收纳转接器27。 插入式转接器26的内部包括未显示的两个液体分支通路和一个液体主通路。 液体分支通路在插入式凸块28中延伸。为了在装配状态下获得紧密连接,插 入式凸块28的每一个具有固定有密封环29的径向槽。在与插入式凸块28 相对的插入式转接器的端部上形成了终止液体主通路的另一插入式凸块30。 使插入式转接器26的底侧形成为固定带,也就是说使立刻与底侧相接的侧面 的区域收缩。这确保了转接器机壳之内可靠的齐平触点。
收纳转接器27还具有在液体主通路中终止的液体分支通路。在这里液体 主通路8终止于在与插入式转接器相对的侧上所形成的插入式凸块31。插入 转接器26的插入式凸块28所引入到的液体分支通路32在与插入式转接器相 对的侧上延伸。
收纳转接器27还具有位于其底侧上的固定带33,借助于该固定带33可 将收纳转接器27牢固地紧固在转接器机壳11的内部。
在使用时,首先将插入式转接器26和收纳转接器27插入到相关转接器 机壳16,17中,并且将转接器机壳固定到手柄上。在这里对手柄进行配备以 便可将转接器锁存到手柄中。
在将手柄固定到插头机壳12和插座机壳3上时,一起插入插头9和插座 2以便将插脚触点5插入到插脚触点凹槽14中并且可与电流一起传送。同时, 使收纳转接器机壳16与插头转接器机壳17相连并且使插入式转接器26与位 于该机壳中的收纳转接器27相连。由此,在收纳转接器与插入式转接器之间 创建了液密耦合。因此液体通过收纳转接器27的液体主通路和液体分支通路 而从收纳转接器27流入到液体分支通路中并且此后流入到插入式转接器26 的液体主通路中,或者反之亦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