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申请号 CN201710855607.1 申请日 2017-09-20 公开(公告)号 CN107492735A 公开(公告)日 2017-12-19
申请人 徐丽玲; 发明人 徐丽玲;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新 能源 汽车 装置,包括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中的左上侧内设置有充电部,所述充电桩体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充电部左端面上设置有盖腔,所述盖腔右端壁中端设置有联电腔,所述联电腔右端壁中端设置有联电碰头,所述盖腔右端壁顶部设置有插腔,所述盖腔中设置有通过转销轴可转动地设置有盖帽,所述转销轴与所述盖帽的底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本发明中插 块 的 锁 定和解锁操作以及联电碰头的通电和断电操作通过一个驱使机即可同时完成,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投入成本,且插块的锁定安全稳定,有效减少了现有生活中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适合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充电桩体中的左上侧内设置有充电部,充电桩体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底座,其特征在于:充电部左端面上设置有盖腔,盖腔右端壁中端设置有联电腔,联电腔右端壁中端设置有联电碰头,盖腔右端壁顶部设置有插腔,盖腔中设置有通过转销轴可转动地设置有盖帽,转销轴与盖帽的底部可转动配合连接,盖帽顶部的右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插,盖帽顶部的左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拉手,插块顶端面上设置有紧槽,插块顶端壁上设置有向上伸展的左滑移槽,充电部中在左滑移槽的右端设置有与左滑移槽平行的右滑移槽,左滑移槽顶部和右滑移槽顶部之间连通设置有联槽,左滑移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左滑移块,左滑移块中设置有左螺状孔,左螺状孔中配合有一顶端与设置在左滑移槽顶端壁中的驱使机连接的左螺状杆,左螺状杆上接近顶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左转轮,左滑移槽顶部接近联槽位置处设置有与左滑移槽的左右两端壁固定连接的左限移块,左限移块中设置有供左螺状杆穿过的左穿腔,右滑移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右滑移块,右滑移块中设置有右螺状孔,左螺状孔中配合有一顶端与右滑移槽顶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的右螺状杆,右螺状杆上接近顶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右转轮,右滑移槽中端位置处设置有与右滑移槽的左右两端壁固定连接的右限移块,右限移块中设置有供右螺状杆穿过的右穿腔,左转轮和右转轮之间配合连接有转条,右滑移槽底端壁上呈左右互称设置有第一联电柄和第二联电柄,右滑移块底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分别与第一联电柄和第二联电柄配合连接的第一联电凹腔和第二联电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螺状杆和右螺状杆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左螺状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右螺状杆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轮和右转轮的体积相同,所述盖帽的两端呈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电碰头与所述第一联电柄电连接,所述第二联电柄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联电凹腔与所述第二联电凹腔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穿入到所述插腔中时,所述锁紧槽与所述左滑移槽相对,所述锁紧槽与所述左滑移槽的截面相同,所述左滑移块底端面面积与所述锁紧槽的口部面积相同,所述锁紧槽的口部位置处还设置有斜状口。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电都是将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枪直接穿入到充电部的联电腔中配合连接,而充电部的联电腔与市电连接会一直处于通电状态,在新能源汽车不充电使用时,其充电枪往往是从联电腔中拔出的,而联电腔没有设置任何防护部件,这样就会造成联电腔的裸露,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中的左上侧内设置有充电部,所述充电桩体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充电部左端面上设置有盖腔,所述盖腔右端壁中端设置有联电腔,所述联电腔右端壁中端设置有联电碰头,所述盖腔右端壁顶部设置有插腔,所述盖腔中设置有通过转销轴可转动地设置有盖帽,所述转销轴与所述盖帽的底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盖帽顶部的右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插,所述盖帽顶部的左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拉手,所述插块顶端面上设置有紧槽,所述插块顶端壁上设置有向上伸展的左滑移槽,所述充电部中在所述左滑移槽的右端设置有与所述左滑移槽平行的右滑移槽,所述左滑移槽顶部和右滑移槽顶部之间连通设置有联槽,所述左滑移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左滑移块,所述左滑移块中设置有左螺状孔,所述左螺状孔中配合有一顶端与设置在所述左滑移槽顶端壁中的驱使机连接的左螺状杆,所述左螺状杆上接近顶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左转轮,所述左滑移槽顶部接近所述联槽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左滑移槽的左右两端壁固定连接的左限移块,所述左限移块中设置有供所述左螺状杆穿过的左穿腔,所述右滑移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右滑移块,所述右滑移块中设置有右螺状孔,所述左螺状孔中配合有一顶端与所述右滑移槽顶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的右螺状杆,所述右螺状杆上接近顶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右转轮,所述右滑移槽中端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右滑移槽的左右两端壁固定连接的右限移块,所述右限移块中设置有供所述右螺状杆穿过的右穿腔,所述左转轮和右转轮之间配合连接有转条,所述右滑移槽底端壁上呈左右互称设置有第一联电柄和第二联电柄,所述右滑移块底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联电柄和第二联电柄配合连接的第一联电凹腔和第二联电凹腔。
[000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螺状杆和右螺状杆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左螺状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右螺状杆的长度。
[000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转轮和右转轮的体积相同,所述盖帽的两端呈环面。
[000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联电碰头与所述第一联电柄电连接,所述第二联电柄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联电凹腔与所述第二联电凹腔电连接。
[000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块穿入到所述插腔中时,所述锁紧槽与所述左滑移槽相对,所述锁紧槽与所述左滑移槽的截面相同,所述左滑移块底端面面积与所述锁紧槽的口部面积相同,所述锁紧槽的口部位置处还设置有斜状口。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盖帽转动进入盖腔中将联电腔封闭,插块则穿入在插腔中,左滑移块穿入到锁紧槽中将插块锁定在插腔中,右滑移块顶端面与右限移块底端面处于抵接状态,第一联电柄和第二联电柄分别与第一联电凹腔和第二联电凹腔相对,此时,联电腔处于封闭状态,同时也处于断电状态,因此,通过盖帽将联电腔封闭,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避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0010] 2.通过驱使机工作提供动驱动左滑移块向上滑动和右滑移块向下滑动,从而使得左滑移块脱离与锁紧槽的配合连接而缩回到左滑移槽中,从而使得第一联电柄和第二联电柄分别穿入到第一联电凹腔和第二联电凹腔中配合连接,以使得联电碰头处于通电状态,而后通过拉手拉动盖帽,以使得盖帽转动退出盖腔,从而将联电腔打开,方便连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穿入到联电腔中与联电碰头抵接而通电,从而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通电,通过拉手顺时针推动盖帽转动度即可使得盖帽转动进入盖腔以将联电腔封闭,联电腔的打开和封闭操作简单方便,且运行安全稳定。
[0011] 3.本发明中插块的锁定和解锁操作以及联电碰头的通电和断电操作通过一个驱使机即可同时完成,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投入成本,且插块的锁定安全稳定,有效减少了现有生活中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1为本发明中充电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联电腔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5] 参阅图1-3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100,所述充电桩体100中的左上侧内设置有充电部1,所述充电桩体100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底座101,所述充电部1左端面上设置有盖腔3,所述盖腔3右端壁中端设置有联电腔2,所述联电腔2右端壁中端设置有联电碰头21,所述盖腔3右端壁顶部设置有插腔4,所述盖腔3中设置有通过转销轴31可转动地设置有盖帽32,所述转销轴31与所述盖帽32的底部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盖帽32顶部的右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插块33,所述盖帽32顶部的左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拉手35,所述插块33顶端面上设置有锁紧槽34,所述插块33顶端壁上设置有向上伸展的左滑移槽5,所述充电部1中在所述左滑移槽5的右端设置有与所述左滑移槽5平行的右滑移槽6,所述左滑移槽5顶部和右滑移槽6顶部之间连通设置有联槽7,所述左滑移槽5中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左滑移块51,所述左滑移块51中设置有左螺状孔52,所述左螺状孔52中配合有一顶端与设置在所述左滑移槽5顶端壁中的驱使机54连接的左螺状杆53,所述左螺状杆53上接近顶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左转轮56,所述左滑移槽5顶部接近所述联槽7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左滑移槽
5的左右两端壁固定连接的左限移块55,所述左限移块55中设置有供所述左螺状杆53穿过的左穿腔,所述右滑移槽6中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右滑移块61,所述右滑移块61中设置有右螺状孔62,所述左螺状孔62中配合有一顶端与所述右滑移槽6顶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的右螺状杆63,所述右螺状杆63上接近顶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右转轮66,所述右滑移槽6中端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右滑移槽6的左右两端壁固定连接的右限移块65,所述右限移块65中设置有供所述右螺状杆63穿过的右穿腔,所述左转轮56和右转轮66之间配合连接有转条71,所述右滑移槽6底端壁上呈左右互称设置有第一联电柄67和第二联电柄64,所述右滑移块
61底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一联电柄67和第二联电柄64配合连接的第一联电凹腔641和第二联电凹腔671。
[0016] 其中,所述左螺状杆53和右螺状杆63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左螺状杆53的长度小于所述右螺状杆63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左螺状杆53和右螺状杆63分别驱动所述左滑移块51和所述右滑移块61的滑动速度相同。
[0017] 其中,所述左转轮56和右转轮66的体积相同,所述盖帽32的两端呈环面,从而方便所述盖帽32转动进入或者转动退出所述盖腔3。
[0018] 其中,所述联电碰头21与所述第一联电柄67电连接,所述第二联电柄64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联电凹腔641与所述第二联电凹腔671电连接。
[0019] 其中,所述插块33穿入到所述插腔4中时,所述锁紧槽34与所述左滑移槽5相对,所述锁紧槽34与所述左滑移槽5的截面相同,所述左滑移块51底端面面积与所述锁紧槽34的口部面积相同,所述锁紧槽34的口部位置处还设置有斜状口,从而方便所述左滑移块51穿入到所述锁紧槽34中以将所述插块33锁定在所述插腔4中。
[0020] 在初始位置状态时,所述驱使机54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盖帽32处于所述盖腔3中将所述联电腔2封闭的状态,所述插块33则穿入在所述插腔4中,所述左滑移块51处于穿入到所述锁紧槽34中将所述插块33锁定在所述插腔4中的状态,所述右滑移块61顶端面与所述右限移块65底端面处于抵接状态,所述第一联电柄67和第二联电柄64分别与所述第一联电凹腔641和第二联电凹腔671处于相对状态,此时,所述联电腔2处于封闭状态,同时也处于断电状态,因此,通过所述盖帽32将所述联电腔2封闭;当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时,先控制所述驱使机54工作,所述驱使机54工作提供动力驱动所述左螺状杆53转动,所述左螺状杆53转动通过所述左转轮56、右转轮66和转条71传递动力使得所述右螺状杆63同时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左螺状杆53驱动所述左滑移块51向上滑动,所述左滑移块51向上滑动脱离与所述锁紧槽34的配合连接而缩回到所述左滑移槽5中,而所述右滑移块61则向下滑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联电柄67和第二联电柄64分别穿入到所述第一联电凹腔641和第二联电凹腔671中配合连接,以使得所述联电碰头21处于通电状态,而后通过所述拉手35拉动所述盖帽32,以使得所述盖帽32转动退出所述盖腔3,从而将所述联电腔2打开,所述盖帽32逆时针转动90度以后处于平放状态,此时所述盖帽32无法继续逆时针转动,所述盖帽32顶端面与所述联电腔2底端壁处于同一平面,而后将连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穿入到所述联电腔2中与所述联电碰头21抵接,即可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
当新能源汽车使用完毕后,拔出充电枪即可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断电,先通过所述拉手35顺时针推动所述盖帽32转动90度使得所述盖帽32转动进入所述盖腔3,所述插块33穿入到所述插腔4中恢复到处于位置,而后通过控制所述驱使机54工作反转使得所述左滑移块51向下滑动到初始位置状态,所述右滑移块61也向上滑动恢复到初始位置状态,从而使得所述联电碰头21断电。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盖帽转动进入盖腔中将联电腔封闭,插块则穿入在插腔中,左滑移块穿入到锁紧槽中将插块锁定在插腔中,右滑移块顶端面与右限移块底端面处于抵接状态,第一联电柄和第二联电柄分别与第一联电凹腔和第二联电凹腔相对,此时,联电腔处于封闭状态,同时也处于断电状态,因此,通过盖帽将联电腔封闭,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避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0022] 2.通过驱使机工作提供动力驱动左滑移块向上滑动和右滑移块向下滑动,从而使得左滑移块脱离与锁紧槽的配合连接而缩回到左滑移槽中,从而使得第一联电柄和第二联电柄分别穿入到第一联电凹腔和第二联电凹腔中配合连接,以使得联电碰头处于通电状态,而后通过拉手拉动盖帽,以使得盖帽转动退出盖腔,从而将联电腔打开,方便连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穿入到联电腔中与联电碰头抵接而通电,从而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通电,通过拉手顺时针推动盖帽转动度即可使得盖帽转动进入盖腔以将联电腔封闭,联电腔的打开和封闭操作简单方便,且运行安全稳定。
[0023] 3.本发明中插块的锁定和解锁操作以及联电碰头的通电和断电操作通过一个驱使机即可同时完成,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投入成本,且插块的锁定安全稳定,有效减少了现有生活中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适合推广使用。
[002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