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

申请号 CN201510920344.9 申请日 2015-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5336526A 公开(公告)日 2016-02-17
申请人 二一三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咏辰; 曹胜鑫; 王志华; 张淑荣;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包括公共端静触头、静触头 外壳 、灭弧罩盖、第一灭弧栅和第二灭弧栅;其中,所述静触头外壳和所述灭弧罩盖构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一灭弧栅和第二灭弧栅相背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公共端静触头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其中,所述公共端静触头的一端与第一灭弧栅相对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灭弧栅相对应。本发明将公共端静触头和负载侧触头灭弧结构整合为一,简化了产品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体积,减少了零件的数量,节约成本;本发明设置有第一灭弧栅和第二灭弧栅,能够分别熄灭两路电源合分闸时产品的 电弧 ,且有良好的触头 散热 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共端静触头、静触头外壳、灭弧罩盖、第一灭弧栅和第二灭弧栅;
其中,所述静触头外壳和所述灭弧罩盖构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一灭弧栅和第二灭弧栅相背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公共端静触头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其中,所述公共端静触头的一端与第一灭弧栅相对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灭弧栅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所述公共端静触头包括相连的电极安装件和触头散热件;所述触头散热件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电极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静触头外壳的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前侧面、后侧面、上侧面设置有散热凹槽;
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后侧面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后侧面相对;所述电极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上侧面、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上侧面与所述静触头外壳的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外壳和所述灭弧罩盖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公共端接线板和公共端连接板;
其中,所述公共端连接板连接所述公共端静触头;所述公共端接线板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端静触头的两端设置有静触头点;
所述第一灭弧栅设置第一动触头通过槽,所述第二灭弧栅设置第二动触头通过槽;
所述公共端静触头一端的所述静触头银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触头通过槽上侧,所述公共端静触头另一端的所述静触头银点设置在所述第二动触头通过槽上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外壳的底板内侧面和所述灭弧罩盖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相对的两个第一灭弧栅安装槽和相对的两个第二灭弧栅安装槽;
所述第一灭弧栅卡装在相对的两个第一灭弧栅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灭弧栅卡装在相对的两个第二灭弧栅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外壳与所述公共端静触头接触位置设置有半圆长孔型散热孔。

说明书全文

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转换开关,具体地,涉及一种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自动转换有以下几种主流组合方式:电机操作机构加两台断路器本体触头系统,电机操作机构加两台隔离开关触头系统,电机操作机构加一体式本体触头系统,电磁操作机构加一体式本体触头系统;另外还有较老的机械连加两台接触器型式的转换开关,此型式已渐渐被淘汰。
[0003] 以上转换开关都有各自的缺陷,具体为,电机操作机构由于电机的限制,转换时间较长,由两台断路器或者隔离开关组成的本体系统体积上也比较大,电磁操作机构加一体式本体触头的形式,虽然切换时间短,但触头部分基于软联接形式的限制,其短时耐受和接通能以及载流能力有限,在转换开关的未来发展中,这种结构性能上很难再有所提高。双断点的触头系统已成为低压电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0004] 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够应用于双断点的触头系统的灭弧装置,因此市场中急需一种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
[0006]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包括公共端静触头、静触头外壳、灭弧罩盖、第一灭弧栅和第二灭弧栅;
[0007] 其中,所述静触头外壳和所述灭弧罩盖构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一灭弧栅和第二灭弧栅相背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公共端静触头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其中,所述公共端静触头的一端与第一灭弧栅相对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灭弧栅相对应。
[0008] 优选地,所述静触头外壳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0009] 所述公共端静触头包括相连的电极安装件和触头散热件;所述触头散热件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电极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静触头外壳的侧壁之间。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前侧面、后侧面、上侧面设置有散热凹槽;
[0011] 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后侧面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后侧面相对;所述电极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上侧面、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上侧面与所述静触头外壳的侧壁之间。
[0012] 优选地,所述静触头外壳和所述灭弧罩盖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0013] 优选地,还包括公共端接线板和公共端连接板;
[0014] 其中,所述公共端连接板连接所述公共端静触头;所述公共端接线板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板。
[0015] 优选地,所述公共端静触头的两端设置有静触头点;
[0016] 所述第一灭弧栅设置第一动触头通过槽,所述第二灭弧栅设置第二动触头通过槽;
[0017] 所述公共端静触头一端的所述静触头银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触头通过槽上侧,所述公共端静触头另一端的所述静触头银点设置在所述第二动触头通过槽上侧。
[0018] 优选地,所述静触头外壳的底板内侧面和所述灭弧罩盖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相对的两个第一灭弧栅安装槽和相对的两个第二灭弧栅安装槽;
[0019] 所述第一灭弧栅卡装在相对的两个第一灭弧栅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灭弧栅卡装在相对的两个第二灭弧栅安装槽内。
[0020] 优选地,所述静触头外壳与所述公共端静触头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半圆长孔型散热孔。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2] 1、本发明将公共端静触头和负载侧触头灭弧结构整合为一,简化了产品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体积,减少了零件的数量,节约成本;
[0023] 2、本发明设置有第一灭弧栅和第二灭弧栅,能够分别熄灭两路电源合分闸时产品的电弧,且有良好的触头散热效果;
[0024] 3、本发明中静触头外壳和公共端静触头接触的地方均有半圆长孔型散热孔,即散热凹槽以便产生的热量由此类孔散出,以及与外界冷空气流通。附图说明
[0025]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6]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去掉灭弧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去掉灭弧罩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发明去掉灭弧罩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0031] 图6为本发明的组装示意图;
[0032] 图7为本发明与其它部件组合的相间绝缘示意图。
[0033] 图中:
[0034] 1为静触头外壳;
[0035] 2为公共端静触头;
[0036] 3为静触头银点;
[0037] 4为第一灭弧栅;
[0038] 5为公共端接线板;
[0039] 6为公共端连接板;
[0040] 7为第二灭弧栅;
[0041] 8为灭弧罩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3]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包括公共端静触头2、静触头外壳1、灭弧罩盖8、第一灭弧栅4和第二灭弧栅7;
[0044] 其中,所述静触头外壳1和所述灭弧罩盖8构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一灭弧栅4和第二灭弧栅7相背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公共端静触头2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其中,所述公共端静触头2的一端与第一灭弧栅4相对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灭弧栅7相对应。
[0045] 所述静触头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公共端静触头2包括相连的电极安装件和触头散热件;所述触头散热件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电极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静触头外壳1的侧壁之间。
[0046] 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前侧面、后侧面、上侧面设置有散热凹槽;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后侧面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后侧面相对;所述电极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上侧面、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上侧面与所述静触头外壳1的侧壁之间。
[0047] 所述静触头外壳1和所述灭弧罩盖8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0048] 本发明提供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还包括公共端接线板5和公共端连接板6;其中,所述公共端连接板6连接所述公共端静触头2;所述公共端接线板5连接所述公共端接线板5;所述公共端接线板5和所述公共端连接板6均设置有散热孔。
[0049] 所述公共端静触头2的两端设置有静触头银点3;所述第一灭弧栅4设置第一动触头通过槽,所述第二灭弧栅7设置第二动触头通过槽;所述公共端静触头2一端的所述静触头银点3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触头通过槽上侧,所述公共端静触头2另一端的所述静触头银点3设置在所述第二动触头通过槽上侧。当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双断点触头的灭弧装置时,一动触头的一端通过第一动触头通过槽连接所述公共端静触头2的一端设置的静触头银点3,另一动触头的一端通过第一动触头通过槽连接所述公共端静触头2的另一端设置的静触头银点3。
[0050] 所述静触头外壳1的底板内侧面和所述灭弧罩盖8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相对的两个第一灭弧栅安装槽和相对的两个第二灭弧栅安装槽;所述第一灭弧栅卡装在相对的两个第一灭弧栅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灭弧栅卡装在相对的两个第二灭弧栅安装槽内。
[0051]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将公共端静触头2和负载侧触头灭弧结构整合为一,简化了产品的结构,降低了产品的体积,减少了零件的数量,节约成本;本发明设置有第一灭弧栅和第二灭弧栅,能够分别熄灭两路电源合分闸时产品的电弧,且有良好的触头散热效果;本发明中静触头外壳1和公共端静触头2接触的地方均有半圆长孔型散热孔,以便产生的热量由此类孔散出,以及与外界冷空气流通。
[0052]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