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检测解扣单元

申请号 CN201480016682.3 申请日 2014-03-07 公开(公告)号 CN105122415A 公开(公告)日 2015-12-02
申请人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藤昌弘; 稻次崇;
摘要 能够外装至 电路 断路器 的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具备: 箱体 (11);负载 端子 部,连接至电线;连接端子部(7a),与电路断路器的负载侧端子部连接;主电路棒(7),作为连接负载端子部与连接端子部(7a)的电路设置;漏电检测电路,设于主电路棒(7)的路径上,检测漏电;以及解扣驱动部,在漏电检测电路检测出漏电时驱动电路断路器来进行电路断路动作。箱体(11)包括:第一面,设于负载端子部所位于之侧,具有第一通气口(16);以及第二面,与第一面对置,具有第二通气口(18)。主电路棒(7)存在于从第一通气口(16)至第二通气口(18)的流路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漏电检测解扣单元,能够外装至电路断路器,具备:
箱体
负载端子部,连接至电线;
连接端子部,与所述电路断路器的负载侧端子部连接;
主电路棒,作为连接所述负载端子部与所述连接端子部的电路设置;
漏电检测电路,设于所述主电路棒的路径上,检测漏电;以及
解扣驱动部,在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检测出漏电时驱动所述电路断路器来进行电路断路动作;
所述箱体包括:
第一面,设置在所述负载端子部所位于之侧,具有第一通气口;以及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对置,具有第二通气口;
所述主电路棒存在于从所述第一通气口至所述第二通气口的流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解扣单元,还具备:
突起部,设于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构成所述漏电检测电路的零相电流互感器之间,使所述流路变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解扣单元,
所述箱体包括:
箱体主体,收容所述主电路棒以及所述漏电检测电路;以及
箱体盖体,堵塞所述箱体主体的开口,
所述第一通气口包括:
负载端子部通气口,设置于在所述箱体主体上所述负载端子部所位于之侧的面上;以及
底面通气口,设置于在所述箱体盖体上所述负载端子部所位于之侧的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检测解扣单元,
所述主电路棒配置于连接所述负载端子部通气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而成的线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检测解扣单元,还具备:
突起部,设于所述底面通气口与构成所述漏电检测电路的零相电流互感器之间,使所述流路变窄。

说明书全文

漏电检测解扣单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具备电路断路器的外部解扣式的漏电断路器、且外装至电路断路器的漏电检测解扣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提出了若检测出漏电则切断电路的漏电断路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就漏电断路器而言,有在电路断路器中内置有漏电检测功能的漏电断路器,以及在外装至电路断路器的设备中内置有漏电检测功能的漏电断路器。后者称为“外部解扣式的漏电断路器”,外装至电路断路器的设备称为“漏电检测解扣单元”。
[0003] 一般而言,电路断路器在其一端侧具备电源端子部而在另一端侧具备负载端子部,并且在两端子部之间,具备触点部、解扣机构部、以及进行触点部的导通或断开的柄机构部。另外,也存在如下电路断路器,其具备对在触点部由解扣机构部解扣之际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的消弧栅部。另一方面,漏电检测解扣单元在一端侧具备连接端子部而在另一端侧具备负载端子部,并且在两端子部之间,具备漏电检测电路、成为电路的主电路棒、以及响应漏电检测信号从而驱动电路断路器的解扣机构部的解扣驱动部。在外部解扣式的漏电断路器中,在电路断路器的负载端子部(以下,称为“电路断路器的连接端子部”)连接有漏电检测解扣单元的连接端子部。
[0004] 在漏电检测解扣单元的漏电检测中使用例如零相电流互感器(零相变流器,Zero phase Current Transformer,以下称为“ZCT”),在该ZCT中穿通有主电路棒。例如3相4线时,在ZCT中穿通有4根主电路棒。通电时,漏电检测电路检测经过ZCT的往路与归路的电流的差。若尚未产生漏电,则上述差为零,若产生漏电,则往路与归路的电流会产生差。放大该差并切断电路。作为电线的替代而设的主电路棒的一端侧形成漏电检测解扣单元的连接端子部,通过端子螺丝固定于电路断路器的连接端子部。主电路棒的另一端侧介由端子板通过端子螺丝固定于漏电检测解扣单元的负载端子部。
[0005] 在先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特开2011-1242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 在外部解扣式的漏电断路器中,通电时的电路断路器的连接端子部的温度上升高于只对电路断路器通电时。因此,存在电路断路器的连接端子部附近的盖体的温度上升变高的倾向。
[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路断路器的连接端子部附近的温度上升的漏电检测解扣单元。
[0011]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2] 本发明的一方式为一种漏电检测解扣单元,能够外装至电路断路器。漏电检测解扣单元具备:箱体;负载端子部,连接至电线;连接端子部,与所述电路断路器的负载侧端子部连接;主电路棒,作为连接所述负载端子部与所述连接端子部的电路设置;漏电检测电路,设于所述主电路棒的路径上,检测漏电;以及解扣驱动部,在所述漏电检测电路检测出漏电时驱动所述电路断路器来进行电路断路动作;所述箱体包括:第一面,设于所述负载端子部所位于之侧,具有第一通气口;以及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对置,具有第二通气口;所述主电路棒存在于从所述第一通气口至所述第二通气口的流路上。
[0013] 在一方式中,所述漏电检测解扣单元也可以还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设于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构成所述漏电检测电路的零相电流互感器之间,使所述流路变窄。
[0014] 在一方式中,所述箱体也可以包括:箱体主体,收容所述主电路棒以及所述漏电检测电路;以及箱体盖体,堵塞所述箱体主体的开口。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一通气口也可以包括:负载端子部通气口,设于在所述箱体主体上所述负载端子部所位于之侧的面上;以及底面通气口,设于在所述箱体盖体上所述负载端子部所位于之侧的面上。
[0015] 在一方式中,所述主电路棒也可以配置在连接所述负载端子部通气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而成的线上。
[0016] 在一方式中,所述漏电检测解扣单元还可以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设于所述底面通气口与构成所述漏电检测电路的零相电流互感器之间,使所述流路变窄。
[0017] 发明效果
[0018]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电路断路器的连接端子部附近的温度上升。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表示具备漏电检测解扣单元的外部解扣式的漏电断路器的主视图。
[0020] 图2为表示除去漏电检测解扣单元的箱体盖体后的图1的外部解扣式的漏电断路器的主视图。
[0021] 图3为除去箱体盖体的漏电检测解扣单元的斜视图。
[0022] 图4为漏电检测解扣单元的斜视图。
[0023] 图5为漏电检测解扣单元的仰视图。
[0024] 图6为漏电检测解扣单元的俯视图。
[0025] 图7为漏电检测解扣单元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说明漏电检测解扣单元的一实施方式。
[0027] 图1表示外部解扣式的漏电断路器。漏电断路器总而言之包括多个(例如4个)电路断路器3与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各电路断路器3包括电源端子部3a以及连接端子部3b。在电源端子部3a上,通过端子螺丝2固定有电线1。连接端子部3b为负载侧端子部的一例。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包括连接端子部7a(参照图3)以及负载端子部4a(在此各为
4个)。在负载端子部4a上,通过端子螺丝2固定有电线1。4个电路断路器3通过作为柄机构部的连接柄5相互连接。该连接柄5连接至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的联动柄6,在检测出漏电时与联动柄6的动作联动从而切断电路。联动柄6为解扣驱动部的一例。
[0028] 如图2所示,在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的内部引绕有成为电路的主电路棒7(在此为4根)。各主电路棒7的顶端焊接端子板8。在4个主电路棒7的路径上,设有作为检测漏电并生成漏电检测信号的漏电检测电路的零相电流互感器(Zero phase Current Transformer、以下,称为“ZCT”)9。联动柄6在ZCT9检测出漏电时驱动电路断路器3来进行电路断路动作。
[0029] 如图3所示,主电路棒7的一端侧作为连接端子部7a而设,该连接端子部7a通过端子螺丝2固定于电路断路器3的连接端子部3b(参照图1)。主电路棒7的另一端侧介由端子板8通过端子螺丝2固定于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的负载端子部4a。
[0030] 如图4所示,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具备端子盖体10、箱体主体11以及箱体盖体12,它们形成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的箱体。另外,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具备导热部件14。该导热部件14由例如弯曲成大致L形的板材形成。该板材包括第一板部以及第二板部。作为第一板部而设的导热部件14的一端侧与端子盖体10的端面10a相接。由该端子盖体10保护的主电路棒7的连接端子部7a贯通导热部件14的第一板部。作为第二板部而设的导热部件14的另一端侧配置于位于接近机械部13一侧的箱体主体11的侧面。
[0031] 另外,如图3所示,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具备箱体内导热部件15。该箱体内导热部件15由弯曲成例如大致U形的板材形成。导热部件14、15隔着箱体主体11对置配置。
[0032] 如图5所示,在负载端子部4a所位于之侧所设的箱体主体11的面11a上,形成有大致长椭圆形状的即开缝形状的负载端子部通气口16。另外,在负载端子部4a所位于之侧所设的箱体盖体12的面12a上,也形成有与负载端子部通气口16同样形状的底面通气口17。另外,在设置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时,面11a、12a朝向地面侧。据此,能够将温度低于箱体内部的空气从地面侧导入至箱体内部。
[0033] 如图6所示,在箱体主体11中与面11a相反侧的面11b上,形成有与通气口16、17同样形状的上表面通气孔18。负载端子部通气口16以及上表面通气口18存在于同一线上,在该线上配置有主电路棒7。上表面通气口18能够将从地面侧经负载端子部通气口
16以及底面通气口17流入的空气从箱体内部放出至外部。据此,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具有基于通气的箱体内部冷却功能。如图2或图3所示,主电路棒7存在于从负载端子部通气口16以及底面通气口17至上表面通气口18的流路上。
[0034] 如图7所示,在箱体盖体12的内侧,从联动柄6与面12a之间的部分起朝向箱体主体11形成有突起部19。突起部19位于形成在面12a上的底面通气口17与ZCT9之间。突起部19能够使从底面通气口17至上表面通气口18的流路变窄,从而使与没有突起部19时相比更快的气流直接吹向主电路棒7。
[0035] 接着,说明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的作用。
[0036] 从地面侧经负载端子部通气口16以及底面通气口17导入至箱体内部的空气朝向上表面通气口18流动。此时,由于主电路棒7存在于从负载端子部通气口16以及底面通气口17至上表面通气口18的流路上,因此伴随通电时主电路棒7的温度上升而高温化的箱体内部的空气经上表面通气口18放出至箱体外部。而且,通过突起部19使流路面积缩小,流速更快的气流吹向主电路棒7,因此提高向外部的热排放。如以上,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通过负载端子部通气口16、底面通气口17、上表面通气口18以及突起部19的协动,箱体内部的通气性以及冷却性提高,易于冷却主电路棒7。因此,即使在主电路棒7的连接端子部7a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基于通气的热移动降低温度上升值。
[0037] 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优点。
[0038] (1)通过在从负载端子部通气口16以及底面通气口17至上表面通气口18的流路上流动的气流,能够将伴随通电时主电路棒7的温度上升而高温化的箱体内部的空气放出至箱体外部。据此,主电路棒7的发热被散热从而电路断路器3的连接端子部3b被冷却,因此能够抑制电路断路器3的连接端子部3b附近的温度上升。
[0039] (2)通过设置突起部19,与没有突起部19时相比流路面积缩小,流速变快。因此,流速更快的气流吹向主电路棒7。因此,能够促进主电路棒7的冷却效果。
[0040] (3)能够将从连接端子部7a在导热部件14以及箱体内导热部件15中传递并到达箱体内部的热与气流一起放出至箱体外部。
[0041] (4)由于电路断路器3的连接端子部3b附近的温度上升得到抑制,因此无需另行安装用于覆盖连接端子部3b的盖。即、无需设置使连接端子部3b附近的箱体的温度降低的专用的部件。
[0042]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也能够如下进行变更。
[0043] ·负载端子部通气口16、底面通气口17、上表面通气口18的配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但是,优选的是,在设置漏电检测解扣单元4时气流从地面向其对面方向流动。据此,能够导入温度低于箱体内部的空气。
[0044] ·负载端子部通气口16、底面通气口17、上表面通气口18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但是,优选的是,这些通气口16~18为易于加工的形状。
[0045] ·突起部19的形状、位置度、个数等可根据对气流要求的流速或流量等任意地设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