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电路断路器

申请号 CN201080067035.7 申请日 2010-05-27 公开(公告)号 CN102959663B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申请人 艾普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V.卢斯; Y.卡诺尔; V.纳格里;
摘要 一种用于在危险 位置 中用于封闭 电路 断路器 的密封电气外罩,密封电气外罩具有:底部 外壳 和顶部外壳,其带有形成在两者之间的 迷宫密封 接合面、锯齿状接合面或两者的组合;第一孔,其延伸穿过底部外壳的第一端壁并邻近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一 接触 端子 设置,第一孔还包括延伸穿过其并与第一 接触端子 电接触的第一金属总线;和第二孔,其延伸穿过底部外壳的第二端壁并邻近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二接触端子设置,第二孔还包括延伸穿过其并与第二接触端子电接触的第二金属总线;以及第一致动机构,其设置在顶部外壳上,适用于操纵第一电路断路器的 开关 。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危险位置中用于封闭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部件的密封电气外罩,所述密封电气外罩包括:
底部外壳,其具有第一端壁和与所述第一端壁相对置的第二端壁;
顶部外壳,其设置在所述底部外壳上方;
迷宫密封接合面与锯齿状接合面的组合,其形成在所述底部外壳与所述顶部外壳之间;
所述底部外壳适合于接纳第一电路断路器和第一电气部件;
第一机加工孔,其延伸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并且当将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设置在所述底部外壳内时邻近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一接触端子设置,所述第一机加工孔还包括第一金属总线,所述第一金属总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机加工孔并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电接触并且还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二机加工孔,其延伸穿过所述第二端壁,并且当将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设置在所述底部外壳内时邻近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二接触端子设置,所述第二机加工孔还包括第二金属总线,所述第二金属总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二机加工孔并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电接触并且还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一致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顶部外壳上,适用于操纵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开关
并且其中所述顶部外壳以可拆除的方式固定至所述底部外壳,以允许所述外壳内的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或所述第一电气部件的拆除和更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所述第一致动机构从所述顶部外壳的表面延伸一定的距离,在将所述密封电气外罩设置在配电盘内时足以允许所述第一致动机构的外部致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还包括:第三金属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四金属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二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三金属总线与所述第四金属总线适合于在被安置于所述底部外壳内时接触第二电路断路器的第一和第二电气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所述第三金属总线与所述第四金属总线包括带有柔性线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所述外罩可用于I级第2区和I级第1地区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垂直肋沿所述第一端壁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延伸,并且垂直肋沿所述第二端壁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第一端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壁上的肋之间,并且第二端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壁上的肋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第一垂直隆起从所述第一端壁上的所述肋中的一个肋向内延伸,并且第二垂直隆起从所述第一端壁上的相邻的肋朝所述第一垂直隆起向内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总线的第二端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当穿过所述第一端壁设置所述第一金属总线时,所述第一槽接合所述第一垂直隆起,并且所述第二槽接合所述第二垂直隆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总线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一端壁中钻出的所述第一机加工孔并且压配在其中,所述第一机加工孔与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一电气触头对准,并且所述第二金属总线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二端壁中钻出的所述第二机加工孔并且压配在其中,所述第二机加工孔与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二电气触头对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还包括:第三金属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四金属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二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三金属总线与所述第四金属总线适合于在被安置于所述底部外壳内时接触第二电路断路器的第一和第二接触端子,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金属总线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一端壁中钻出的所述第一机加工孔,所述第一机加工孔与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一接触端子对准,并且所述第二金属总线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二端壁中钻出的所述第二机加工孔,所述第二机加工孔与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二接触端子对准,并且所述第三金属总线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一端壁中钻出的第三孔,所述第三孔与第二电路断路器的第一接触端子对准,并且所述第四金属总线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二端壁中钻出的第四孔,所述第四孔与所述第二电路断路器的所述第二接触端子对准。
11.一种用于在危险位置中用于封闭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部件的密封电气外罩,所述密封电气外罩包括:
底部外壳,其具有第一端壁和与所述第一端壁相对置的第二端壁;
顶部外壳,其设置在所述底部外壳上方;
迷宫密封接合面或锯齿状接合面,其形成在所述底部外壳与所述顶部外壳之间;
所述底部外壳适合于接纳第一电路断路器和第一电气部件;
第一机加工孔,其延伸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并且当将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设置在所述底部外壳内时邻近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一接触端子设置,所述第一机加工孔还包括第一接触端子总线,所述第一接触端子总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机加工孔并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电接触并且还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二机加工孔,其延伸穿过所述第二端壁,并且当将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设置在所述底部外壳内时邻近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二接触端子设置,所述第二机加工孔还包括第二接触端子总线,所述第二接触端子总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二机加工孔并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电接触并且还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一致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顶部外壳上,适用于操纵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开关;
并且其中所述顶部外壳以可拆除的方式固定至所述底部外壳,以允许所述外壳内的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或所述第一电气部件的拆除和更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迷宫密封接合面形成在所述底部外壳与所述顶部外壳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锯齿状接合面形成在所述底部外壳与所述顶部外壳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还包括:第三接触端子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四接触端子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二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三接触端子总线与所述第四接触端子总线适合于在安置于所述底部外壳内时接触第二电路断路器的第一和第二电气端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还包括:第三接触端子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四接触端子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二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三接触端子总线与所述第四接触端子总线适合于在被安置于所述底部外壳内时接触第二电路断路器的第一和第二电气端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所述第三接触端子总线与所述第四接触端子总线包括带有柔性线的端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所述外罩可用于I级第2区和I级第1地区的应用。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垂直肋沿所述第一端壁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延伸,并且垂直肋沿所述第二端壁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第一端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壁上的肋之间,并且第二端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壁上的肋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第一垂直隆起从所述第一端壁上的所述肋中的一个肋向内延伸,并且第二垂直隆起从所述第一端壁上的相邻的肋朝所述第一垂直隆起向内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端子总线的第二端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当穿过所述第一端壁设置所述第一接触端子总线时,所述第一槽接合所述第一垂直隆起,并且所述第二槽接合所述第二垂直隆起。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端子总线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一端壁中钻出的第一机加工孔并且压配在其中,所述第一机加工孔与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一电气触头对准,并且所述第二接触端子总线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二端壁中钻出的第二机加工孔并且压配在其中,所述第二机加工孔与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二电气触头对准。
2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还包括:第三接触端子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四接触端子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二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三接触端子总线与所述第四接触端子总线适合于在被安置于所述底部外壳内时接触第二电路断路器的第一和第二电气端子,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端子总线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一端壁中钻出的所述第一机加工孔,所述第一机加工孔与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一电气触头对准,并且所述第二接触端子总线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二端壁中钻出的所述第二机加工孔,所述第二机加工孔与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二电气触头对准,并且所述第三接触端子总线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一端壁中钻出的第三孔,所述第三孔与第二电路断路器的第一电气触头对准,并且所述第四接触端子总线延伸穿过在所述第二端壁中钻出的第四孔,所述第四孔与所述第二电路断路器的第二电气触头对准。
2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还包括:第三接触端子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四接触端子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二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三接触端子总线与所述第四接触端子总线适合于在被安置于所述底部外壳内时接触辅助触头的第一和第二电气端子。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其中所述第三接触端子总线与所述第四接触端子总线包括带有柔性线的端部。
2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电气外罩,还包括:第三接触端子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四接触端子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二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五接触端子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一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第六接触端子总线,其从在所述底部外壳内部的位置穿过所述第二端壁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五接触端子总线与所述第六接触端子总线适合于在被安置于所述底部外壳内时接触第三电路断路器的第一和第二电气端子。
26.一种将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部件设置在密封电气外罩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提供底部外壳,所述底部外壳具有第一端壁和与所述第一端壁相对置的第二端壁;
提供顶部外壳,所述顶部外壳设置在所述底部外壳上方;
形成当将所述顶部外壳安置在所述底部外壳上时在所述底部外壳与所述顶部外壳之间的锯齿状接合面;
将第一电路断路器或第一电气部件设置在所述底部外壳中;
在邻近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或第一电气部件的第一接触端子的位置中钻出穿过所述第一端壁的第一孔;
设置第一金属总线穿过所述第一孔,并使所述第一金属总线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电接触;
在邻近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或第一电气部件的第二接触端子的位置中钻出穿过所述第二端壁的第二孔;
设置第二金属总线穿过所述第二孔,并使所述第二金属总线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电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金属总线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以允许另外的电连接,
提供第一致动机构,所述第一致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顶部外壳上,适用于操纵所述第一电路断路器的开关,以及
将所述顶部外壳固定至所述底部外壳。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锯齿状接合面的所述步骤还包括形成当所述顶部外壳安置在所述底部外壳上时的迷宫密封接合面。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将第二电路断路器或第二电气部件设置在所述底部外壳中;
在邻近所述第二电路断路器或第二电气部件的第一接触端子的位置中钻出穿过所述第一端壁的第三孔;
设置第三金属总线穿过所述第三孔,并使所述第三金属总线与所述第二电路断路器或第二电气部件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电接触;
在邻近所述第二电路断路器或第二电气部件的第二接触端子的位置中钻出穿过所述第二端壁的第四孔;
设置第四金属总线穿过所述第四孔,并使所述第四金属总线与所述第二电路断路器或第二电气部件的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电接触,
其中所述第三与第四金属总线延伸至在所述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以允许另外的电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电气部件包括辅助触头。

说明书全文

密封电路断路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大体上涉及用于在危险位置中用于诸如电路断路器、电动开关、GFI装置和光电池等各种电气部件的密封电气外罩。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地,在欧洲,根据IEC方法,每一个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装置被单独并且永久地密封(常常灌装在环树脂中),以提供防爆装置。这样的电路断路器可从Stahl、CEAG和ATX得到。每一个防爆密封电路断路器或电气装置于是通常被安置在非金属或片状金属外罩中。在需要更换电路断路器的情况下,拆除防爆电路断路器,并安装更换的防爆电路断路器。该方法的缺点是更换每一个单独密封的防爆电路断路器比更换非防爆电路断路器更昂贵。
[0003] 替代性地,在北美洲,为了在危险(分级)区域中使用电路断路器,将标准电路断路器安置在诸如铸造金属外壳内,其中铸造金属外壳用螺栓拴住。在这样的布置中,可通过螺栓连接至铸造金属外壳的铸造金属来操纵电路断路器开关。在北美洲,该构造适合于I级第1区(division)和I级第2区的应用。该布置的缺点在于外罩是巨大并且笨重的。此外,从铸造金属外壳拆除通常数目众多的螺栓以达到内部的电路断路器可能是费时并且费的。因此,更换使用具有这种结构的外罩的电路断路器可能是费时并且昂贵的。
[0004] 在北美洲和全世界存在对密封断路器的日益增加的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在危险(分级)位置中使用的电气外罩,其可实现从可重复使用的电气外罩拆除或更换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部件。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在危险位置中用于封闭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部件的密封电气外罩,该密封电气外罩包括:底部外壳,其具有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顶部外壳,其设置在底部外壳上方;迷宫密封接合面(joint)或者锯齿状接合面或两者的组合,其形成在底部外壳和顶部外壳之间;第一孔,其延伸穿过第一端壁,并且当将第一电路断路器设置在底部外壳内时邻近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一接触端子设置,第一孔还包括第一金属总线,第一金属总线延伸穿过第一孔并与第一接触端子电接触并且还延伸至在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和第二孔,其延伸穿过第二端壁,并且当将第一电路断路器设置在底部外壳内时邻近第一电路断路器的第二接触端子设置,第二孔还包括第二金属总线,该第二金属总线延伸穿过第二孔并与第二接触端子电接触并且还延伸至在底部外壳外部的位置;以及第一致动机构,其设置在顶部外壳上,适用于操纵第一电路断路器的开关,并且其中顶部外壳以可拆除的方式被固定至底部外壳,以允许外壳内的第一电路断路器或第一电气部件的拆除和更换。附图说明
[0006] 在此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0007] 图1是密封电气外罩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0008] 图2是图1的密封电气外罩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09] 图3是图2的致动器机构的透视图;
[0010] 图4是具有外部致动器机构的密封电气外罩的剖视图;
[0011] 图4a是图4的外部致动器机构的剖视局部放大视图;
[0012] 图5是图1的密封电气外罩的底部外壳的透视图;
[0013] 图5a是顶部外壳与底部外壳之间的锯齿状和迷宫密封接合面的剖视图;
[0014] 图6是示出了DIN导轨的安置的底部外壳的剖视图;
[0015] 图7是安装在图1的密封电气外罩的底部外壳中的DIN导轨上的电路断路器的透视剖视图;
[0016] 图8是底部外壳的透视图;
[0017] 图9是图1的密封电气外罩的底部外壳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在装配之前的电气总线的设置;
[0018] 图10是各种各样的电路断路器的视图;
[0019] 图11是可设置在图1的密封电气外罩中的各种电气部件的透视图;
[0020] 图12是示出了可设置在密封电气外罩中的电气部件的各种构造的另一透视图;
[0021] 图13是示出了设置在配电盘箱(electrical panel box)内的密封电气外罩的透视图;
[0022] 图14是设置在带有外部致动器机构的配电盘箱内的密封电气外罩的透视图;
[0023] 图15a是用于在图1的密封电气外罩中使用的电气总线的透视图;
[0024] 图15b是用于连接图1的密封外罩中的辅助触头所使用的电气总线的透视图;
[0025] 图16是密封电气外罩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正好在装配到外罩中之前的电气总线;
[0026] 图17是密封电气外罩的底部外壳的侧壁与延伸肋的透视图;
[0027] 图18是密封电气外罩的剖视图,其示出了穿过侧壁并与设置在底部外壳内的电路断路器接合的电气总线的安置;
[0028] 图19是设置在密封电气外罩的底部外壳内的电气总线的仰视图;
[0029] 图20是密封电气外罩的剖视图,其示出了穿过侧壁并与设置在底部外壳内的辅助触头接合的电气总线的设置;
[0030] 图21是密封电气外罩的九模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参考图1,示出了具有底部外壳12和顶部外壳14的密封电气外罩10的透视图,其中顶部外壳14利用内六螺钉22以可拆除的方式被固定至底部外壳12。当然,由于可使用诸如螺栓、夹子、螺钉、夹具、闩等任何其它合适的手段以可拆除的方式将顶部外壳14固定至底部外壳12,所以不要求使用内六角螺钉。优选地,底部外壳12与顶部外壳14由诸如塑料或复合材料的硬的非传导性的材料组成,优选地为Solvay IXEF 1022,但IXEF 1521或者Ryton R-4同样可能是合适的。
[0032] 密封电气外罩10还包括致动机构旋钮20,其允许操纵设置在外罩10内的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部件的开关。致动机构20设置用于旋转致动,但也可使用线性致动。外罩10可用于容纳各种类型的电路断路器及其它电气部件,仅举几个例子诸如电路断流器、电动开关、GFI装置和光电池。此外,外罩10可用于容纳IEC与NEC认可产品中的任何一种或两者。
[0033] 如图1中所示,示出了设置在垂直延伸的肋42之间的接触端子保持器组件30、32和34,所述垂直延伸的肋42设置在外罩10的第一侧壁40上。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产品可完全设置在外罩10内,并且可电连接至配电盘箱(未示出)中的电气端子。利用所示的构造,密封外罩10设置用于防爆外壳,所述防爆外壳用于在IEC 第1地区(zone)和第2地区中使用,并且可能地在以区或地区(诸如I级第1地区、或I级第2区等)进行划分的其它危险位置或区域中使用。
[0034] 采用密封电气外罩10的构造,通过拆除内六角螺钉22,可从底部外壳12拆除顶部外壳14。结果,在允许重复使用密封电气外罩10的同时,可拆除并更换设置在外罩10内的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产品。可通过利用设置在电气外罩10外侧的致动机构旋钮20来操纵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装置。因此,设置在外罩10外侧的致动机构旋钮20允许外罩10被设置在配电盘箱(未示出)内,并且还允许致动机构旋钮操纵设置在外罩10内的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装置的开关。
[0035] 图2示出了在顶部外壳14上具有致动机构旋钮20的密封电气外罩10的截面透视图,其中旋钮20附接至延伸穿过外罩10的顶盖14到达外罩10内位置的致动器轴24。致动器轴24延伸穿过连接件60和致动器块78。当旋钮20旋转时,致动器轴24旋转以使肘节(toggle)操作器70操纵设置在设置于外罩10内的电路断路器或电气装置80的顶部之上的开关74。如图2中所示,电路断路器或电气装置80设置在外罩10的底部上的DIN导轨82上。设置在DIN导轨82的两侧上的是通板84。
[0036] 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的致动机构的局部放大视图。具体地,示出了致动器轴24延伸穿过连接件60并与连接件60连接。当致动器轴24旋转时,连接件60包括围绕开关操纵器86设置的槽,所述开关操纵器86继而设置在致动器块78上。连接件60的旋转使开关操纵器
86在线性方向上移动,其用来操纵外罩(未示出)内的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装置的开关。
[0037] 图2公开了可称为内部致动器机构的机构。采用内部致动器机构,包括致动旋钮20的电气外罩10被设置在分配盘或外罩内。由于致动器机构旋钮20设置在分配盘或外罩内,所以外罩具有称为内部致动器机构的机构。替代性地,如图4中所示,电气外罩10可包括外部致动器机构,所述外部致动器机构设计成具有当电气外罩10设置在分配盘或外罩27内时设置在分配盘或外罩27外侧的致动器旋钮20。在该实施方式中,致动器轴24从外罩10向外延伸一定的距离,足以延伸穿过分配盘或外罩27的门27a。在该外部致动器机构实施方式中,旋钮20可以进行旋转,以便操纵设置在分配盘或外罩27内侧的电气外罩10的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装置80的开关。图4a是示出了延伸穿过门27a进入分配盘或外罩的内部的致动器轴24的局部放大剖视图,然而旋钮20可在分配盘或外罩外部的位置中进行操纵。
[0038] 图5示出了具有用于容纳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部件的腔体13的底部外壳12的透视图。底部外壳12包括迷宫密封接合面和锯齿状接合面的组合。具体地,底部外壳12包括锯齿17,所述锯齿17设计成以配合关系与外罩(未示出)的顶部外壳的底面上的锯齿接合。另外,底部外壳12包括迷宫密封延伸部19,所述迷宫密封延伸部19设计成以配合关系与位于外罩(未示出)的顶部外壳的底面上的迷宫密封接合面沟槽接合。图5a示出了外罩的底部外壳12与顶部外壳14之间的锯齿状齿17的配合关系。图5a中所示的部分是图2中所示的圆圈部65的局部放大视图。在该附图中,示出了五个完全接合的锯齿,但在某些情况下,更少或者更多的接合的锯齿可能是合适的,并且尺寸变化的齿可能是合适的。除图5和5a中所示的锯齿状齿之外,该实施方式还包括底部外壳12与顶部外壳14之间的迷宫密封接合面,其中底部外壳12的迷宫密封延伸部19延伸到设置在顶部外壳14上的对应迷宫密封沟槽19a中并与之接合。这样,在采用底部外壳12与顶部外壳14之间的迷宫密封接合面与锯齿状接合面两者的情况下,提供较强的保护机制,以允许装置取得防爆外壳的资格,并满足在IEC第1地区和第2地区的环境中、和可能地在I级第2区的环境中,以及在I级第1地区的环境中操作所需的火焰通路(flame path)要求。外罩优选地可仅设置有迷宫密封接合面,但可仅使用锯齿状接合面、或迷宫密封接合面与锯齿状接合面的组合。
[0039] 下一系列的附图示出了如何将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装置配置、装配和安装在外罩内。图6是底部外壳12的剖视图。示出了设置在底部外壳12的底壁12b上的两个通风板84。通风板84允许压力和热在外罩内耗散。通风板84优选地由烧结材料形成。取决于应用可将诸如不锈或铝等其它材料用作通风口材料。在图6中,示出了设置在底部外壳12的底壁12b中的两个单独的通风板84。然而,就像可以使用另外的通风板一样,也可使用单个通风板。
[0040] 转回至图6,示出了设置在通风板84之间、在底壁12b上的两个安装孔90。DIN导轨82设置在通风板之间,并通过利用安装螺钉92a和92b(其在该实施方式中为M4×6螺钉)附接至底壁12b。止动板96设置在安装螺钉92b与DIN导轨82之间。这样,包括DIN导轨82(以及止动板96)的基部可设置在底部外壳12的底壁12b上,以允许各种电路断路器及其它电气装置被设置在外罩的腔体13内。DIN导轨82包括相对置地设置的唇缘82b,所述唇缘82b为安装目的设计成接合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装置的底部。
[0041] 图7描绘了使电路断路器99安装到DIN导轨82上,以将电路断路器99安装到底部外壳12的底壁12b上。实际上,电路断路器99向一侧倾斜,并且电路断路器99的底部的一部分接合DIN导轨82的唇缘82b。电路断路器于是倾斜回到其正常位置,在其正常位置中,其接合DIN导轨82的另一唇缘82b。这样,电路断路器99变成以可拆除的方式附接至DIN导轨82。其它类型的电路断路器和电气装置可以相同的方式附接至DIN导轨。止动板(图6中所示)用于防止电路断路器99或其它电气装置的侧向移动,并用于使电路断路器99或其它电气装置的端子与底部外壳12的侧壁合适地对准。
[0042] 图8是具有设置在其中的电路断路器99的底部外壳12的透视图。示出了从底部外壳12的第一侧壁40向外延伸的垂直延伸的肋42。示出了在设置于如图1中所示的垂直延伸的肋42之间以前的端子保持器组件30、32和34。还示出了在设置于垂直延伸的肋42之间以前的端子保持器辅助组件36。
[0043] 图9是具有设置在其中的电路断路器99的底部外壳12的透视图。示出了设置在侧壁40上的垂直延伸的肋42之间的端子保持器组件30、32和34。还示出了设置在侧壁40上的垂直延伸的肋42之间的端子保持器辅助组件36。还示出了等待设置在端子保持器组件30、32和34中的接触端子总线50、52和54。还示出了设置在垂直延伸的肋42之间的端子保持器辅助组件36。还示出了等待设置在肋42之间的具有柔性线组件56的接触端子总线。
[0044] 本实施方式设想设置在外罩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路断路器及其它电气部件的使用。本实施方式设计成与由各种不同的厂家制成的各种各样不同的电路断路器和部件一起使用。在图10中图示了可得到的不同类型的电路断路器的多样性和所使用的变化的几何形状的示例。假设可得到不同电路断路器的多样性和几何形状,本实施方式设想将孔机加工/钻入到底部外壳12的侧壁中,其中这些孔的位置取决于所选择的特定电路断路器的几何形状。适合于与特定电路断路器一起使用的钻孔允许外壳定制成与这样的特定电路断路器一起使用。为了使底部外壳12适合于与特定电路断路器一起使用,在底部外壳12的侧壁中与特定电路断路器的总线端口的位置对应的指定位置处钻孔。为了满足IEC 60079-1/IECEx 60079-1(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气设备。第1部分:电气设备的防爆外罩的结构和验证试验)的要求,必须以+0.02/+0.05mm的直径公差非常精确地钻孔。
[0045] 和许多热塑性塑料一样,较软的塑料在出现局部载荷集中时倾向于被撕裂。热塑性塑料是良好的绝热体,意味着由切削刀具给予的高能量变成摩擦热,所述摩擦热由于其不容易耗散,所以迅速地达到许多塑料的熔点甚至有些塑料的燃点。基本上所有的塑料都具有其中塑料失去刚性和强度的热变形极限。因此,对于机加工操作,使用特殊的切削刀具和技术以获得所期望的结果是有利的。
[0046] 例如,不是由高速钢或整体硬质合金制成的钻头应具有硬质合金或金刚石尖端。此外,钻头应具有光洁度高的排屑凹槽和铬的或渗氮的表面。钻头设计优选地具有常规的刃带(land)、具有规则的或较缓的螺旋角(16-30度)的螺旋、具有正角度(0至+5度)的前角(rake angle)、具有常规角度(90-118度)的钻尖角(point anlge)、具有常规值(120-135度)的终止角(end angle)以及具有常规值(12-18度)的钻刃余隙角(lip clearance anlge)。
[0047] 关于铰孔,高速或硬质合金钢机用铰刀将铰削热塑性塑料中精确尺寸的孔。优选地,使用比所期望的孔尺寸大0.015-0.126mm的铰刀,以允许塑料的回弹。在直径为15mm的通孔中可保持接近+/-0.01mm的公差。有凹槽的铰刀用于获得良好的完工面是最好的。另外,铰刀速度优选地接近用钻的速度。每次切削去除的材料量将随塑料的硬度而变化,但铰削可以是干的,优选地使用溶性冷却剂以产生较好的光洁度。
[0048] 本外罩设计成容纳多个不同的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部件。尽管本外罩可用于容纳单个的电路断路器或电气部件,但其优选地设计成容纳多个这样的部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3.5模块设计。在3.5模块设计中,外罩可容纳一个两极电路断路器和辅助触头。外罩还可以与带有GFI和辅助触头的一个(极+中性)电路断路器一起使用。图11图示了可设置在外罩10内的各种电气装置。例如,可将具有三极和一个辅助触头的电路断路器130安置在外罩10中。类似地,还可将GFI断路器140、电动起动器150和接触器/继电器160安置在外罩10内。在图11中,示出了带有致动器旋钮20的外罩10,由于外罩10(和旋钮20)设计成被封闭在不锈钢外罩32a或塑料外罩32b内,所以致动器旋钮20设计成用作内部致动器机构。
[0049] 在图12中,示出了关于可设置在密封断路器内的电路断路器和电气部件的各种构造的另一图例。例如,构造118包括三个单极断路器118a和辅助触头118b。构造120包括一个两极断路器120a、一个单极断路器120b和一个辅助触头120c。构造122包括一个三极断路器122a和一个辅助触头122b,构造124是GFI断路器,构造126是电动起动器,并且构造128是接触器/继电器。构造118、120、122、124、126和128中的每一个可设置在底部外壳12内,并且一旦将顶部外壳14固定至底部外壳14,就产生了密封电气外罩10。在图13中,示出了安装在配电盘170上的八个不同的密封装置10。可以想到,密封外罩10可安装在合适的配电盘箱中,包括不锈钢、塑料和薄壁铸造盘箱(panel box)。图14示出了由于可从配电盘170外部操纵致动器旋钮20,所以密封外罩10设置有外部致动器。
[0050] 现在返回到电路断路器在外罩10内的装配和安装,一旦做出了关于哪些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部件将被设置在外罩内并以可拆除的方式固定至设置在底部外壳的底壁上的DIN导轨的决定,就必须为该特定的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装置在与几何形状相关联的位置中钻出用于总线的孔。
[0051] 一旦钻出了用于总线的孔,就必须安装总线。返回参考图2,示出了安装在外罩10中的总线200。具体地,总线200延伸穿过底部外壳12的侧壁40中的钻孔,其中总线200的第一端延伸至与电路断路器80的接触端口85接合。总线200的第二端设置于在底部外壳12的内侧外部的位置上,并且其中总线200的第二端接合端子组件30。类似的构造存在于底部外壳12的相对置的壁40a上,其中总线200a延伸穿过底部外壳12的侧壁40a中的钻孔,其中总线200a的第一端延伸至与电路断路器80的接触端口85a接合。总线200的第二端设置于在底部外壳12的内侧外部的位置上,并且其中总线200的第二端接合端子组件30a。
[0052] 在图15a和15b中,示出了电气总线200和210。电气总线200具有第一端201,所述第一端201包括用于接合密封电气外罩内的电路断路器或其它电气装置的接触端口的平面203。类似地,电气总线210具有第一端211,所述第一端211包括柔性线并适合于连接至密封电气外罩内的辅助触头。电气总线200和210都分别包括第二端202和212,所述第二端202和
212示出包括平面部,以在装配期间改善总线的操纵。电气总线200包括设计成与底部外壳的侧壁的肋上的槽(未示出)接合的两个槽204。电气总线210类似地包括设计成与底部外壳的侧壁的肋上的槽(未示出)接合的两个槽214。电气总线200和210优选地由诸如带有镀处理的黄铜或者带有镀镍的铜条等传导性材料制成。电路断路器上的螺钉或其它自溃锁定机构用于将电气总线的端部固定至电路断路器。
[0053] 在图16中,示出了正好在穿过底部外壳12的侧壁40设置之前的电气总线200。示出了钻穿侧壁40并与电路断路器80的接触端口85对准的孔95。电气总线被压配穿过侧壁40中的孔95,并且电气总线的第一端201移至与电路断路器80的接触端口85接合。螺钉可穿过电路断路器80的孔83插入,以将电气总线200的第一端201固定在电路断路器80的接触端口85内。当插入电气总线200时,电气总线200的第二端202的平面如所示的那样应与底部外壳12的肋42共面。如图17中所示,电气总线200的第二平面端202被插在底部外壳12的肋42之间,并穿过从垂直肋42延伸的向内定向的隆起230和231。
[0054] 一旦总线的第一端插入电路断路器的接触端口,就应使电气总线旋转90度,从而使得槽204与隆起230和231接合。图18示出了合适地设置并连接至电路断路器80的电气总线200。具体地,示出了电气总线200的第一端201设置在电路断路器80的接触端口85中。电气总线延伸穿过底部外壳的侧壁40,并且电气总线200的第二端202设置在侧壁的肋42之间。第二端202已旋转90度,从而使得槽204与从肋42垂直并向内延伸的隆起231接合。
[0055] 图19示出了设置在密封外罩的每一侧上的三根电气总线。每一根电气总线的第一端202被示出为具有与肋42上的隆起230和231接合的槽204。还示出了电气总线210以合适的接合方式用于连接至外罩内的辅助触头。图20示出了带有电气总线210的密封电气外罩10的剖视图,所述电气总线210延伸穿过底部外壳12的侧壁40,并具有带有插入辅助触头
180的接触端口182中的柔性线的第一端211。
[0056] 在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图21中示出了以9模块设计的密封外罩310。在该实施方式中,可将多至9个不同的电路断路器或电气部件设置在外壳内。如图21中所示,在外罩的底部外壳的外表面上有九组垂直肋342。在图21中,示出了设置在垂直肋342之间的端子组件350、352和354。当然,还可使用甚至具有更多(或更少)的模块的其它实施方式。采用9模块设计,可以适应电气部件的以下构造,包括:四个两极断路器;三个两极断路器和三个辅助触头;三个(极+中性)紧凑断路器与GFI和三个辅助触头;三个三极断路器;两极断路器与GFI;两个四极断路器;两个三极断路器和两个辅助触头;带有一个辅助触头的两个紧凑四极断路器与GFI;或者一个三或四极断路器和三个模块的GFI块;和辅助触头。
[0057] 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用于在危险(分级)区域中使用的防爆外罩,其中开关的操纵在外罩外部。采用这样的设计,密封电气外罩内的电路断路器本身不需要防爆,并且在允许密封电气外罩重复使用的同时可简单地通过拆除顶部外壳而更容易地进行拆除和更换。
[0058] 本发明以特定的结构示出仅是出于说明性的目的。密封电气外罩可具有变化的几何形状,以适应各种尺寸的电路断路器和电气部件。可以想到,外罩可与当前可从ABB得到的电路断路器库存单品(skus)一起使用。在对外壳的几何形状进行某些可能的变型的情况下,可以想到,本设计将适合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可得到的或还有待于发布的电路断路器。
[0059] 可以了解,外罩可扩大以容纳另外的电路断路器,并且其几何形状可变型以便适应尺寸变化的电路断路器。
[0060] 可以想到,在此描述的密封外罩的实施方式可用于诸如IEC 第1地区和第2地区的环境、以及I级第2区和I级第1地区环境等危险(分级)位置中。
[0061] 尽管在此已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某些特征和实施方式,但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包括在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的所有变型和改进。此外,除非特别申明,否则在方法权利要求中没有关于步骤的顺序的要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