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

申请号 CN201180054782.1 申请日 2011-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3222023A 公开(公告)日 2013-07-24
申请人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发明人 藤田贤; 菊地翔太; 町田谨斋;
摘要 [问题]通过使得能够使用较小的电磁体来减少闭 锁 继电器的尺寸。[解决方案]该继电器设有:大致U形的固定 铁 芯,该固定铁芯在两端处具有磁极片以及在中间卷绕在固定铁芯周围的励磁线圈;可动铁片,其中, 永磁体 夹在彼此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棒状铁片之间的中心部内,可动铁片由绝缘 树脂 保持件一体地保持在位;以及可切换电 接触 点。固定铁芯和可动铁片设置成彼此面对,因而,带有间隙地将固定铁芯两端处的磁极片插入位于可动铁片的两端处的两个棒状铁片之间的空间内。可动铁片沿两个棒状铁片的对准方向可转动地被支承,可动铁片和电接触点彼此连接,且通过可动铁片来切换电接触点。
权利要求

1.一种闭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致U形固定芯,在所述固定铁芯的中间部周围卷绕有励磁线圈,所述固定铁芯在各端部处具有磁极片;
可动铁片,所述可动铁片将永磁体夹在位于彼此间隔开并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棒状铁片之间的中心部内,并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保持件一体地保持和固定;以及可切换电接触部,其中
所述固定铁芯和所述可动铁片设置成彼此面对,因而,将所述固定铁芯的每侧上各一个的所述磁极片插入位于两个棒状铁片之间的空间内,以与所述磁极片的对应端部间隔开,
所述可动铁片被支承为沿两个棒状铁片的对准方向枢转,以及
所述可动铁片连接到电接触部,由此使所述可动铁片实施所述电接触部的切换。
2.一种闭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致I形固定铁芯,在所述固定铁芯的中间部周围卷绕有励磁线圈,所述固定铁芯在各端部处具有磁极片;
可动铁片,所述可动铁片将永磁体夹在位于彼此间隔开并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大致U形铁片之间的中心部内,并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保持件一体地保持和固定;以及可切换电接触部,其中
所述固定铁芯和所述可动铁片设置成彼此面对,因而,将所述固定铁芯的每侧上各一个的所述磁极片插入位于两个U形铁片之间的空间内,以与所述磁极片的对应端部间隔开,
所述可动铁片被支承为沿两个U形铁片的对准方向枢转,以及
所述可动铁片连接到电接触部,由此使所述可动铁片实施所述电接触部的切换。
3.一种闭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致C形固定铁芯,在所述固定铁芯的中间部周围卷绕有励磁线圈,所述固定铁芯在各端部处具有磁极片;
可动铁片,所述可动铁片将永磁体夹在位于彼此间隔开并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棒状铁片之间的中心部内,并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保持件一体地保持和固定;以及可切换电接触部,其中
所述固定铁芯和所述可动铁片设置成彼此面对,因而,将所述固定铁芯的每侧上各一个的所述磁极片插入位于两个棒状铁片之间的空间内,以与所述磁极片的对应端部间隔开,
所述可动铁片被支承为沿两个棒状铁片的对准方向枢转,以及
所述可动铁片连接到电接触部,由此使所述可动铁片实施所述电接触部的切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铁芯的与所述可动铁片相对的表面或者所述可动铁片的与所述固定铁芯相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部分地设有倾斜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铁芯的与所述可动铁片相对的表面或者所述可动铁片的与所述固定铁芯相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部分地设有倾斜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铁芯的与所述可动铁片相对的表面或者所述可动铁片的与所述固定铁芯相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部分地设有倾斜面。

说明书全文

继电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闭锁继电器,该闭锁继电器设置成通过使电磁体通电来控制电接触件的切换,在通电停止之后,借助永磁体的磁来保持切换的状态。

背景技术

[0002] 如专利文献1中所示,这种闭锁继电器设置成使直流正向和反向电流交替地流经电磁体的励磁线圈,且可动片的两端部与固定铁芯的各端部的磁极表面交替地接触,由此使可动铁片进行反向运动,并使可动铁片的反向运动来切换电接触件。此外,闭锁继电器设置成当停止对励磁线圈通电以使电磁体不励磁时,通过永磁体的磁力来保持将可动铁片吸引到固定铁芯的磁极表面的状态,由此保持电接触件的切换状态。
[0003] 这种至今已知的闭锁继电器100如图19中所示由电磁体部110、可动铁片部120、可动接触部130、固定接触部140等构成。将各个部预先组装成,并设置在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基部构件102上。此外,可动铁片部120和可动接触部130通过滑动构件150连接。这些构件在设置于基部构件102上之后被遮盖构件所覆盖
[0004] 如图20中简化地示出的,电磁体部110由大体U形固定铁芯111、与固定铁芯111内嵌模制成一体的绕线筒112、绕在该绕线筒112周围的励磁线圈113等构成。励磁线圈113的两端连接到线圈端子114。此外,在由电磁体部110的固定铁芯111的两个相应腿部构成的磁极片111a和111b之间桥接的辅助磁轭122设置在磁极片111a和111b之间。
[0005] 此外,如图20中简化地示出的,可动铁片部120由大致长方体形的永磁体121、永磁体121所固定于的辅助磁轭122、通过可枢转支承机构123(参见图19)可枢转地支承于永磁体121上的可动铁片124等构成。
[0006] 可动铁片124是通过例如压制软磁性铁板而形成的大致矩形板状本体,并具有在与永磁体121相对的表面的大致中心部内形成的支点突出部124a,以突出到永磁体121侧(参照图20)。
[0007] 永磁体121设置成例如辅助磁轭122侧是N极,而可动铁片124侧是S极。当组装可动铁片部120时,永磁体121设置成夹在辅助磁轭122和可动铁片124之间。如图20的(A)中的虚线箭头所示,从永磁体121的N极发出的磁通量穿过辅助磁轭122、固定铁芯111的磁极片111a、可动铁片124和支点突出部124a、并返回到永磁体121的S极,磁极片
111a借助励磁线圈113的励磁来吸引可动铁片124的一端。
[0008] 即便在停止对励磁线圈113通电以将电磁体110切换到非励磁状态之后,也可通过由永磁体121的磁通量引起的这种磁性动作保持可动铁片124被固定铁芯111磁性吸引的状态。
[0009] 可动接触部130由通过将金属板弯成预定形状所形成的可动端子131、由弹性板金属构成的可动接触弹簧132、固定到弹簧132的金属可动接触件133等构成。此外,与滑动构件150配合的突出部132a在可动接触弹簧132的前端处形成。此外,固定接触部140通过将弹性板金属弯成预定形状来形成,并由具有固定端子141的固定端子板142、金属固定接触件143等来构成。
[0010] 在这种类型的闭锁继电器100中的电接触件如下进行切换操作。
[0011] 图19的状态是电接触件处于断开状态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当可动铁片124的上端侧通过永磁体121的如图20的(A)中的虚线箭头所示穿过的磁通量而被磁性吸引到固定铁芯111的上侧磁极片111a时,可动接触弹簧132经由滑动构件150通过可动铁片124被拉到电磁体部110侧,且使可动接触件133与固定接触件143不接触,这意味着电接触件切换到切断状态。
[0012] 在此,当产生向下磁通量的极性的励磁电流如图20的(A)中的实心箭头所示流过励磁线圈113时,在可动铁片124的下端部和固定铁芯111的下侧磁极片111b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而在彼此接触的可动铁片124的上端部和固定铁芯111的上侧磁极片111a之间产生电磁排斥力,这意味着可动铁片124相对于作为其枢转支点的支点突出部124a顺时针枢转,并切换到图20的(B)中的这种状态。由此,沿可动接触弹簧132的方向推动连接到可动铁片124的上端部的突出片124c的滑动构件150。通过这样做,连接到滑动构件150的另一端部的可动接触弹簧132向固定端子板142运动,并且使固定到可动接触弹簧132的可动接触件133与固定端子板142的固定接触件143接触,由此将接触件切换到接通状态。
[0013] 由于在停止线圈113的励磁电流时电磁体不再形成磁通量,可动铁片121上的固定铁芯111的下侧磁极片111b的磁性吸引力变弱。然而,由于通过永磁体121产生的磁通量如图20的(B)中的虚线箭头所示通过闭合磁回路,该闭合磁回路从永磁体121的N极经由辅助磁轭122和可动铁片124返回到永磁体121的S极,则通过由磁通路引起的磁力来保持使可动铁片124的下端部吸引到固定铁芯111的下侧磁极片111b,并且保持电接触件的接通状态。
[0014] 在此状态下,当通过使与至今所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电流如图20的(B)中的实线箭头所示流经励磁线圈113因而产生向上的磁通路来对电磁体进行励磁时,固定铁芯111的上侧磁极片111a呈吸引可动铁片124的上端部的磁极性,而下侧磁极片111b呈排斥可动铁片124的磁极性,且将可动铁片124的上端部被吸引到上侧磁极片111a。通过这样做,可动铁片124相对于作为其枢转支点的支点突出部124a沿逆时针方向枢转,并切换到图17的(A)中所示的状态。由此,连接到可动铁片124的突出片124c的滑动构件150沿离开可动接触弹簧132的方向运动,由此使与滑动构件150的另一端连接的可动接触弹簧
132离开固定端子板142运动。通过这样做,可动接触弹簧132的可动接触件133与固定端子板142的固定接触件143不接触,并且电接触件切换到切断状态。
[0015] 由于在停止线圈113的励磁电流时电磁体不再形成磁通量,可动铁片124上的上侧磁极片111a的磁性吸引力变弱,但永磁体121的磁力起作用,这意味着保持可动铁片124的上端部与固定铁芯111的上侧磁极片111a邻抵的状态,由此将电接触件保持在切断状态。
[0016] 这样,对于闭锁继电器100,可以通过切换流经电磁体部110的励磁线圈113的励磁电流的极性来切换电接触件的状态,并且即便在停止励磁电流时也可以借助永磁体来保持电接触件的切换状态。
[0017] 现有技术文献
[0018] 专利文献
[0019] 专利文献1:2009-1997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20] 技术问题
[0021] 前述类型的至今已知的闭锁继电器采用如下结构,即,用于电磁体的可动铁片的枢转运动的支点由永磁体来支承。由此,闭锁继电器呈如下结构,即,周围卷绕有励磁线圈的固定铁芯、保持永磁体的辅助磁轭、永磁体和可动铁片彼此对准地堆叠在同一轴线上,存在的问题是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的整体尺寸变大。
[0022] 此外,闭锁继电器用于使电接触件闭合并持续地使控制回路通电一定长的时间的这种目的。出于这种目的,会发生由于施加于继电器的较大机械振动或冲击而不当地切换电接触件。为了使继电器实施稳定的保持操作,而不发生这种故障,较好的是增大包括永磁体在内的电磁体部的磁性吸引力,但这有必要在试图从电磁体部获得较大的磁性吸引力时增大包括永磁体在内的电磁体部的尺寸,这意味着电磁体部的尺寸变大,由此阻碍使闭锁继电器的尺寸减小。
[0023] 为了解决前述类型的问题,本发明具有能采用较小的电磁体部由此实现闭锁继电器尺寸减小的问题。
[0024] 问题的解决方案
[0025]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的特征在于包括:大致U形的固定铁芯,在该固定铁芯的中间部周围卷绕有励磁线圈,固定铁芯在各端部处具有磁极片;可动铁片,可动铁片将永磁体夹在位于彼此间隔开并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棒状铁片之间的中心部内,并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保持件一体地保持和固定;以及可切换电接触部,其中固定铁芯和可动铁片设置成彼此面对,因而,将在固定铁芯的每侧上各一个的磁极片插入位于两个棒状铁片之间的空间内,以与磁极片的对应端部间隔开,可动铁片被支承为沿两个棒状铁片的对准方向枢转,以及可动铁片连接到电接触部,由此使可动铁片实施电接触部的切换。
[0026] 此外,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的特征在于包括:大致I形固定铁芯,在固定铁芯的中间部周围卷绕有励磁线圈,固定铁芯在各端部处具有磁极片;可动铁片,可动铁片将永磁体夹在位于彼此间隔开并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大致U形铁片之间的中心部内,并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保持件一体地保持和固定;以及可切换电接触部,其中固定铁芯和可动铁片设置成彼此面对,因而,将在固定铁芯的每侧上各一个的磁极片插入位于两个U形铁片之间的空间内,以与磁极片的对应端部间隔开,可动铁片被支承为沿两个U形铁片的对准方向枢转,以及可动铁片连接到电接触部,由此使可动铁片实施电接触部的切换。
[0027] 此外,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的特征在于包括:大致C形固定铁芯,在固定铁芯的中间部周围卷绕有励磁线圈,固定铁芯在各端部处具有磁极片;可动铁片,可动铁片将永磁体夹在位于彼此间隔开并彼此平行设置的两个棒状铁片之间的中心部内,并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保持件一体地保持和固定;以及可切换电接触部,其中固定铁芯和可动铁片设置成彼此面对,因而,将在固定铁芯的每侧上各一个的磁极片插入位于两个棒状铁片之间的空间内,以与磁极片的对应端部间隔开,可动铁片被支承为沿两个棒状铁片的对准方向枢转,以及可动铁片连接到电接触部,由此使可动铁片实施电接触部的切换。
[0028] 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或2中,较佳的是在固定铁芯的与可动铁片相对的表面或者可动铁片的与固定铁芯相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局部地设有倾斜面。
[0029]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0030] 根据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永磁体夹在构成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可动铁片的两个棒状铁片之间的构造,即便在增大了永磁体尺寸时也可将电磁体部的尺寸保持较小,并因此可以将闭锁继电器减小到较小的尺寸。附图说明
[0031]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该图是从闭锁继电器移除了盖子的闭锁继电器的正视图。
[0032] 图2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正视图。
[0033] 图3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侧视图。
[0034] 图4是以分解形式示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可动铁片的立体图。
[0035] 图5是示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可动铁片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0036]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闭锁继电器的切换操作的视图。
[0037] 图7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正视图。
[0038] 图8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侧视图。
[0039] 图9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正视图。
[0040] 图10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侧视图。
[0041] 图11示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切换状态的正视图。
[0042] 图12是示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功能的图示。
[0043] 图13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正视图。
[0044] 图14是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侧视图。
[0045] 图15示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切换状态的正视图。
[0046] 图16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5,该图是从闭锁继电器移除了盖子的闭锁继电器的正视图。
[0047] 图17示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构造,其中,(a)是正视图,(b)是平面图,而(c)是侧视图。
[0048]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闭锁继电器的切换操作的视图。
[0049] 图19是从闭锁继电器移除了盖子的、至今已知的闭锁继电器的正视图。
[0050] 图20示出至今已知的闭锁继电器的切换操作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将借助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来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说明。
[0052] 实施例1
[0053] 图1到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闭锁继电器。
[0054] 在图1到5中,1是闭锁继电器,该闭锁继电器包括电磁体部10和电接触部20,并容纳于由绝缘树脂构成的壳体2内。
[0055] 如图2和3中所示,电磁体部10包括固定铁芯11和可动铁片14,卷绕在绕线筒12周围的励磁线圈13安装在固定铁芯上,而可动铁片由于被固定铁芯11吸引而进行反向的切换运动。
[0056] 固定铁芯11由以形成为大致U形的铁芯构成,该铁芯包括位于上端和下端处的平延伸的磁极片11a和11b。
[0057] 此外,如图4和5中所示,可动铁片14包括彼此间隔开并彼此平行设置的I形棒状铁片15和16以及夹在铁片15和16之间的中心部内的长方体永磁体17。如图5中所示,铁片15和16以及永磁体17通过装入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保持件18内来一体地保持和固定。在一个铁片16的前端处形成用于与电接触部20连接的配合片16a。用于可枢转地支承可动铁片14的支承轴18a设置在保持件18的中心部内(参见图2和3)。
[0058] 以此方式构成的可动铁片14容纳于壳体2内、与固定铁芯11相对设置,因而,使固定铁芯11的对应端部的磁极片11a和11b插入两个铁片15和16之间的空间内,如图2和3中所示。此时,可动铁片14经由支承轴18a由壳体2或未示出的盖子支承,以沿使两个可动铁片15和16对准的方向、即沿图1和2的平面上的左右方向进行枢转。
[0059] 电接触部20包括固定接触部20A和可动接触部20B,在固定接触部中,固定接触件22连结于固定端子板21,而在可动接触部中,可动接触件24所连结于的可动接触弹簧25连结到可动端子板23。固定接触部20A和可动接触部20B容纳于壳体2内,以彼此相对,而固定接触件22和可动接触件24彼此间隔开并设置成彼此相对,以能彼此接触和脱开。
[0060] 为了使电磁体部10和电接触件部20连接,如图1中所示设有由壳体2支承以能水平滑动的滑动板31。电磁体部10和电接触部20通过使滑动板31的一个端部与可动铁片14的配合片16a配合并使另一端部与电接触部20的可动接触弹簧25的前端部配合来连接。
[0061] 接下来,参照图6,对以此方式构造的闭锁继电器的电接触部切换操作给出说明。
[0062] 如图6中所示,包含到可动铁片14内的永磁体17设置成与棒状铁片16接触的那侧是N极,而与棒状铁片15接触的那侧是S极。
[0063] 当处于如下状态,即如图6的(A)中所示,由于永磁体17的磁力,通过将棒状铁片16的上端部吸引到固定铁芯11的上端侧磁极片11a、而将棒状铁片15的下端部而被吸引到下端侧磁极片11b而使可动铁片14沿逆时针方向枢转时,与棒状导体16的前端部配合的滑动板31由可动铁片14拉向左侧,这意味着滑动板31处于它向左侧(电磁体部侧)水平运动的位置,如图1中所示。通过这样做,通过滑动板31将电接触部20的可动接触弹簧
25的前端拉向左侧,这意味着可动接触件24与固定接触件22不接触,且电接触部20切换到切断状态。
[0064] 在此状态下,当产生向上磁通量φm的极性的直流励磁电流流过励磁线圈13时,如图6的(A)中实心箭头所示,磁通量φm呈与虚线箭头所示永磁体17所产生的磁通量φp的极性相反的极性,这意味着在彼此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上端部的磁极片11a和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的上端部之间、以及在彼此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下端部的磁极片11b与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5的下端部之间产生磁性排斥力。此外,在彼此不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上端部的磁极片11a和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5的上端部之间以及在彼此不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下端部的磁极片11b与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的下端部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通过这样做,可动铁片14沿图6的(A)中所示的箭头R方向(顺时针方向)枢转,并切换到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5上端部和棒状铁片16下端部如图6的(B)中所示分别被吸引到固定铁芯11的上端部的磁极片11a和固定铁芯的下端部的磁极片11b的状态。
[0065] 通过以此方式切换的可动铁片14的枢转位置,滑动板31通过沿向右方向由可动铁片14推动而运动。通过这样做,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电接触部20的可动接触弹簧25的前端向右侧运动,这意味着可动接触件24与固定接触件22邻抵,且电接触部20切换到接通状态。在已切换电接触部20的状态之后,停止励磁电流流过励磁线圈13,但在停止励磁电流流过之后,如图6的(B)中的虚线箭头所示,由永磁体17产生的磁通量φp沿与图6的(A)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可动铁片14和固定铁芯11之间,并且在彼此接触的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5的上端部与固定铁芯11的上端部的磁极片11a之间以及在彼此接触的棒状铁片16的下端部与下端部的磁极片11b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并且保持该枢转位置,这意味着电接触部20可以保持接通状态不变。
[0066] 在图6的(B)中所示的状态下,当与之前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励磁电流流过励磁线圈13时,如由实心箭头所示,在固定铁芯11内产生向下的磁通量φm,并且此时,在彼此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上端部的磁极片11a和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5的上端部之间、以及在彼此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下端部的磁极片11b与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的下端部之间产生磁性排斥力。此外,在彼此不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上端部的磁极片11a和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的上端部之间以及在彼此不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下端部的磁极片11b与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5的下端部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通过这样做,可动铁片14沿图6的(B)中所示的箭头L方向(逆时针方向)枢转,并且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上端部和棒状铁片15下端部分别被吸引到固定铁芯11的上端部的磁极片11a和固定铁芯11的下端部的磁极片11b,这意味着可动铁片14切换到如图6的(A)中所示的状态。
[0067] 通过以此方式切换的可动铁片14的枢转位置,滑动板31通过沿向左方向由可动铁片14推动而运动。通过这样做,电接触部20的可动接触弹簧25的前端向左侧运动,并返回到由图1的实线所示的初始位置,这意味着可动接触件24不与固定接触件22接触,且电接触部20切换到切断状态。在已切换电接触部20的状态之后,停止励磁电流流过励磁线圈13,但在停止励磁电流流过之后,如图6的(A)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永磁体17的磁通量φp沿与图6的(B)中的电流通过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可动铁片14和固定铁芯11之间,并且该枢转位置由磁性吸引力来保持,该磁性吸引力在彼此接触的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的上端部与固定铁芯11的上端部的磁极片11a之间以及在彼此接触的棒状铁片15的下端部与下端部的磁极片11b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这意味着电接触部20可以保持切断状态不变。
[0068] 实施例2
[0069] 图7和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电磁体部的构造。
[0070] 在之前所述的实施例1中,电磁体部10的固定铁芯11由大致形成为U形的铁芯构成,且与固定铁芯11相对的可动铁片14由两个I形棒状铁片15和16构成,但在实施例2中,电磁体部10的固定铁芯11’由I形棒状铁芯构成,而与固定铁芯11’相对的可动铁片
14’由大致形成为U形的两个可动铁片15’和16’构成。两个可动铁片15’和16’将永磁体17夹在中间部内,并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保持件18一体地保持。在一个可动铁片16’的前端处形成用于与电接触部2连接的配合片16’a,且用于可枢转地支承可动铁片14’的支承轴18a设置在保持件18的中心部的外侧。
[0071] 以此方式构成的可动铁片14’以与图1的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容纳于壳体2内,并与固定铁芯11’相对设置,因而,使形成固定铁芯11’的磁极片的两端部插入两个可动铁片15’和16’的脚片部15’b和16’b之间以及脚片部15’c和16’c之间的空间内,如图7和8中所示。此时,可动铁片14’由壳体2或未示出的盖子通过支承轴18a来支承,以沿使两个可动铁片15’和16’对准的方向、即沿图7的平面上的左右方向枢转。
[0072] 实施例2的其它构造与实施例1中的那些相同,并且以与实施例1中的方式完全相同的方式,通过切换流经电磁体部10的励磁线圈13的励磁电流的极性,可以在正转位置和反转位置之间切换可动铁片14’的枢转位置,因此可以在接通和切断状态之间切换电接触部20,并且即便在停止励磁电流通过之后也借助永磁体的磁力保持切换状态。
[0073] 实施例3
[0074] 图9和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电磁体部的构造。
[0075] 实施例3设计成对之前所述的实施例1进行如此改进:增大电磁体部10的可动铁片14的枢转行程(枢转度)以及电磁体部10的固定铁芯和可动铁芯片之间的磁性吸引保持力。
[0076] 实施例3中的电磁体部10以与实施例1中的电磁体部10相同的方式设计成固定铁芯11由大致U形的铁芯构成,而与固定铁芯11相对的可动铁片14由两个I形棒状铁片15和16构成。此外,两个可动铁片15和16将永磁体17夹在中间部内,并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保持件18一体地保持。在一个可动铁片16的前端处形成用于与电接触部2连接的配合片16a,且用于可枢转地支承可动铁片14的支承轴18a设置在保持件18的中心部的外侧(参见图9和10)。
[0077] 此外,在实施例3中,通过局部斜切去可动铁片14而在与固定铁芯11接触的部分内形成的倾斜面15b和15c以及16b和16c设置在可动铁片14的两个I形棒状铁片15和16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与固定铁芯11相对的表面上,而这是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所在。
[0078] 在实施例3的电磁体部10以此方式构造的情况下,以与实施例1中的方式完全相同的方式,通过切换流经电磁体部10的励磁线圈13的励磁电流的极性,可以在正转位置和反转位置之间切换可动铁片14的枢转位置,因此可以在接通和切断状态之间切换电接触部,并且即便在停止励磁电流通过之后也能借助永磁体的磁力保持该枢转位置不变。
[0079] 由于倾斜面15b和15c以及16b和16c设置在实施例3的电磁体部10的可动铁片14的两个I形棒状铁片15和16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与固定铁芯11相对的对应表面的与固定铁芯11接触的部分内,可动铁片14向左或向右枢转,且分别与固定铁芯11接触,并且在所保持的枢转位置,倾斜面15b和15c以及16b和16c中的每个的基本上整个面积与固定铁芯11的对应的相对侧表面接触,由此使可动铁片14和固定铁芯11彼此面接触,如图11的(A)和(B)中所示。
[0080] 通过将倾斜面以此方式设置在可动铁片14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与固定铁芯11接触的部分内,在由向左或向右枢转并与固定铁芯11接触的可动铁片14所保持的枢转位置,可动铁片14和固定铁芯11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彼此面接触的两者来加大,这意味着借助固定铁芯11的磁力来保持可动铁片14的力增大,且加强对外部的振动、冲击力等的抵抗力,由此能改善电接触部的操作稳定性
[0081] 此外,根据实施例3,可动铁片14的枢转角度增大的量相当于可动铁片14被切去以提供倾斜面的量。由此,由于由虚线所示的实施例1的可动铁片14和由实线所示的实施例3的可动铁片14在图12中示出为彼此叠置,所以实施例3的可动铁片14的枢转行程(枢转角度)增大的量为两者之间的位移差x。由此,在采用实施例3的电磁体部的闭锁继电器的情况下,电接触部的接触件打开距离增大,可以加强闭锁继电器的耐压性。
[0082] 实施例4
[0083] 图13到1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电磁体部的构造。
[0084] 实施例4设计成对之前所述的实施例2做如此改进:增大电磁体部10的可动铁片14’的枢转行程(枢转角度)以及电磁体部10的固定铁芯和可动铁片之间的磁性吸引保持力。
[0085] 实施例4的电磁体部10以与实施例2的电磁体部10相同的方式包括由I形棒状铁芯构成的固定铁芯11’和由大致U形的两个可动铁片15’和16’构成的可动铁片14’。两个可动铁片15’和16’将永磁体17夹在中间部内,并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保持件18一体地保持。在一个可动铁片16’的前端处形成用于与电接触部2连接的配合片16’a,且用于可枢转地支承可动铁片14’的支承轴18a设置在保持件18的中心部的外侧。
[0086] 此外,在实施例4中,通过在斜切去与可动铁片15’和16’接触的部分而形成的倾斜面11c'和11d’以及11e’和11f’设置在由I形棒状铁芯构成的固定铁芯1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与可动铁片14’相对的对应侧表面上,这是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区别所在。
[0087] 在实施例4的电磁体部10以此方式构造的情况下,以与实施例2中的方式完全相同的方式,通过切换流经电磁体部10的励磁线圈13的励磁电流的极性,可以在正转位置和反转位置之间切换可动铁片14’的枢转位置,因此可以在接通和切断状态之间切换电接触部,并且如图15的(A)和(B)中所示,即便在停止励磁电流通过之后也可借助永磁体的磁力保持枢转位置不变。
[0088] 由于倾斜面11c'和11d’以及11e’和11f’设置在实施例4的电磁体部10内的I形固定铁芯1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与可动铁片14’相对的表面的与固定铁片接触的对应部分内,如图15的(A)和(B)中所示,在由可动铁片14’所保持的枢转位置,可动铁片14’的相对侧表面与倾斜面11c'和11d’以及11e’和11f’中的每个的基本上整个面积接触,该可动铁片14’沿向左或向右方向枢转并与固定铁芯11接触,由此可动铁片14’和固定铁芯11’彼此面接触。
[0089] 根据这种实施例4,以与实施例3相同方式,通过将倾斜面设置在固定铁芯1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与可动铁片14’接触的部分内,在由向左或向右枢转与固定铁芯11’接触的可动铁片14’保持的枢转位置,可动铁片14’和固定铁芯11’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彼此面接触的两者来加大,这意味着借助固定铁芯11’的磁力来保持可动铁片14’的力增大,且加强对外部的振动、冲击力等的抵抗力,由此能改善电接触部的操作稳定性。
[0090] 此外,根据实施例4,可动铁片14’的枢转角度增大的量相当于固定铁芯11’被部分地斜切去以提供倾斜面的量。由此,以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可动铁片14’的枢转行程(枢转角度)增大,这意味着将采用实施例4的电磁体部的闭锁继电器设计成电接触部的接触件打开距离增大,且可以加强闭锁继电器的耐压性。
[0091] 实施例5
[0092] 在图16到18中示出本发明的闭锁继电器的实施例5。
[0093] 通过如图16中所示将电磁体部10和电接触部20容纳于由绝缘树脂制成的壳体2内来构成实施例5的闭锁继电器1,并且该闭锁继电器具有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1基本上相同的构造。
[0094] 然而,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下述构造。
[0095] 首先,第一点是如下构造:其上安装有电磁体部10励磁线圈13的固定铁芯11的定向是实施例(图1)的固定铁芯11沿水平方向转过90°的定向。
[0096] 此外,第二点是如下构造:沿上下方向略延伸的磁极片11c和11d通过将固定铁芯11的上和下水平磁极片11a和11b的前端部中的每个以直角向内弯曲来新形成,由此形成大致C形的固定铁芯11。
[0097] 如图17中所示细节,电磁体部10具有呈大致C形的固定铁芯11,固定铁芯在前端部处包括沿上下方向略延伸的磁极片11c和11d。周围卷绕有励磁线圈13的绕线管12安装在固定铁芯11的中间部上。结构设计成卷绕在绕线管12周围的励磁线圈13的卷绕高度h保持小到等于或小于固定铁芯11的磁极片11c和11d之间的间隙宽度d的尺寸,以便于卷绕工作。
[0098] 此外,可动铁片14可枢转地设置在固定铁芯11的磁极片11c和11d之间切开的空间G内。以与实施例1中的可动铁片相同的方式,可动铁片14由两个I形棒状铁片15和16和长方形永磁体17构成,铁片15和16彼此间隔开并设置成彼此平行,永磁体夹在铁片15和16之间的中心部内并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保持件18一体地保持和固定。为了与电接触部20连接而与滑动板31配合的配合片16a一体地连结于一个棒状铁片16的上端部。
[0099] 用于可枢转地支承可动铁片14的可枢转支承轴18a设置在保持件18上。支承轴18a在容纳于壳体2内时由在此未示出的形成于壳体2内的轴承支承,并支承可动铁片14,以使可动铁片14沿使棒状铁片15和16对准的方向可枢转。
[0100] 结构设计成可动铁片14和固定铁芯11彼此相对地设置,因而,当可动铁片14设置成插入固定铁芯11的相对的磁极片11c和11d之间切开的空间G内时,固定铁芯11的上和下磁极片11c和11d的前端部进入两个棒状铁片14和16之间的空间内。
[0101] 此外,倾斜面15b和15c以及16b和16c形成于棒状铁片15和16的上和下端部的与磁极片11c和11d相对的对应表面上。
[0102] 以此方式构成的实施例5的闭锁继电器的切换操作基本上与实施例1的闭锁继电器的切换操作相同。
[0103] 即,当通过以图18的(A)中所示的极性磁化的永磁体17的磁力使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的上端部的倾斜面16b被吸引到固定铁芯11的上端侧磁极片11c,而棒状铁片15的下端部的倾斜面15c被吸引到下端侧磁极片11d时,并且当在如图18的(A)中所示的可动铁片14沿逆时针方向枢转的状态下时,滑动板31处于如图16中所示通过连结于棒状导体16的可动铁片14的配合片16a来拉向左侧的位置。由此,通过滑动板31将电接触部
20的可动接触弹簧25的前端拉向左侧,这意味着可动接触件24不与固定接触件22接触,且电接触部20切换到切断状态。
[0104] 在此状态下,当产生向上磁通量φm的极性的直流励磁电流如图18的(A)中实心箭头所示流过励磁线圈13时,磁通量φm呈与由永磁体17产生的由虚线箭头所示的磁通量φp的极性相反的极性,这意味着在彼此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上侧磁极片11c和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的上端部的倾斜面16b之间以及在彼此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下侧磁极片11d与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5的下端部的倾斜面15c之间产生磁性排斥力。此外,在彼此不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上侧磁极片11c和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5的上端部的倾斜面15b之间以及在彼此不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下侧磁极片11d与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的下端部的倾斜面16c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由此,可动铁片14沿图18的(A)中所示的箭头R方向(顺时针方向)枢转,并且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5的上端部的倾斜面15b和棒状铁片16的下端部的倾斜面16c切换到倾斜面15b和倾斜面16c分别如图18的(B)中所示被吸引到固定铁芯11的上侧磁极片11c和下侧磁极片11d的状态。
[0105] 通过以此方式切换的可动铁片14的枢转位置,滑动板31通过经由配合片16a而由可动铁片14向右推动来运动。通过这样做,如图16中的虚线所示,电接触部20的可动接触弹簧25的前端向右侧运动,这意味着可动接触件24与固定接触件22邻抵,且电接触部20切换到接通状态。在切换电接触部20的状态之后停止励磁电流流过励磁线圈13,但在使励磁电流停止通过之后,由永磁体17产生的磁通量φp穿过可动铁片14和固定铁芯11之间,如图18的(B)中的虚线箭头所示。通过由磁通量φp产生的磁力,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5的上端部的倾斜面14b被磁性吸引到固定铁芯11的上侧磁极片11c,且棒状铁片16的下端部的倾斜面16c被磁性吸引到下端侧磁极片11d,并且保持该枢转位置,这意味着可以保持电接触部20处于接通状态不变。
[0106] 在图18的(B)中所示的状态下,当与之前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励磁电流流过励磁线圈13时,在固定铁芯11内产生向下的磁通量φm,如由实心箭头所示,此时,在彼此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上侧磁极片11c和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5的上端部的倾斜面15b之间、以及在彼此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下侧磁极片11d与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的下端部的倾斜面16c之间产生磁性排斥力。此外,在彼此不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上侧磁极片11c和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的上端部的倾斜面16b之间以及在彼此不接触的固定铁芯11的下侧磁极片11d与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5的下端部的倾斜面15c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通过这样做,可动铁片14沿图18的(B)中所示的箭头L方向(逆时针方向)枢转,并且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的上端部的倾斜面16b和棒状铁片15的下端部的倾斜面15c分别被吸引到固定铁芯11的上端部的磁极片11c及其下端部的磁极片11d,这意味着可动铁片14切换到图18的(A)中所示的状态。
[0107] 通过以此方式切换的可动铁片14的枢转位置,滑动板31通过沿向左方向由可动铁片14推动来运动。通过这样做,电接触部20的可动接触弹簧25的前端向左侧方向运动,并返回到由图16的实线所示的初始位置,这意味着可动接触件24不与固定接触件22接触,且电接触部20切换到切断状态。在已切换电接触部20的状态之后停止使励磁电流流过励磁线圈13,但在使励磁电流停止通过之后,由永磁体17产生的磁通量φp穿过可动铁片14和固定铁芯11之间,如图18的(A)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彼此接触的可动铁片14的棒状铁片16的上端部的倾斜面16b和固定铁芯11的上侧磁极片11c以及彼此接触的棒状铁片15的下端部的倾斜面15c和下侧磁极片11d通过磁通量φp的磁力而被磁性吸引,并且保持该枢转位置,这意味着可以保持电接触部20处于切断状态不变。
[0108] 当采取电磁体10的固定铁芯11由大致C形的铁芯构成且可动铁芯14如实施例5中那样设置在C形固定铁芯11的切开部分的空间G内的结构时,可动铁芯11的一个棒状铁芯15设置在C形固定铁芯的空间内,这意味着可以将整个电磁体10减小到较小的尺寸。此外,由于构造设计成电磁体部10的励磁线圈13和可动铁片14以及电接触部20直线设置,所以可以将闭锁继电器的厚度保持在励磁线圈13的直径尺寸内,由此产生较薄构造的闭锁继电器。
[0109]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在电磁体部的固定铁芯和可动铁片的彼此相对的表面的每个上提供一个倾斜面,并且当采取在固定铁芯和可动铁片上设置倾斜面的结构时,可以进一步增大可动铁片的枢转行程(枢转角度)。
[0110] 这样,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切换使励磁电流流经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的极性并由此使可动铁片的枢转位置反向而在接通和切断状态之间切换电接触部,并且可以甚至在停止励磁电流通过之后借助永磁体的磁力来保持切换状态。
[0111]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采取了将永磁体夹在构成闭锁继电器的电磁体部可动铁片的两个棒状铁片之间的构造,即便在增大永磁体尺寸时也可将电磁体部的尺寸保持较小,并因此可以将闭锁继电器减小到较小的尺寸。
[0112]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通过永磁体的磁力来保持可动铁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可动铁片的一个铁片的上端部和另一铁片的下端部或者一个铁片的下端部和另一铁片的上端部总是与固定铁芯11的上和下端部的磁极片接触来增大借助永磁体的吸引可动铁片的力,这意味着即便采用较小的永磁体也可稳定地实施电接触件的保持操作。因此,即便施加诸如振动或冲击的外力,也可以抑制诸如不当切换电接触件的故障的发生,并由此可以加强闭锁继电器的可靠性。
[0113] 附图标记说明
[0114] 1:闭锁继电器
[0115] 2:壳体
[0116] 10:电磁体部
[0117] 11:固定铁芯
[0118] 11a,11b:磁极片
[0119] 12:绕线管
[0120] 13:励磁线圈
[0121] 14:可动铁片
[0122] 15,16:棒状铁芯
[0123] 16a:配合片
[0124] 17:永磁体
[0125] 18: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保持件
[0126] 18a:可枢转支承轴
[0127] 20:电接触部
[0128] 21:固定端子板
[0129] 22:固定接触件
[0130] 23:可动端子板
[0131] 24:可动接触件
[0132] 25:可动接触弹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