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开关

申请号 CN201611235537.1 申请日 2016-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6601536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州市供电公司;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陈允营; 罗甲佳; 李玉宁; 马磊; 王鹏飞; 陈其涛;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隔离 开关 ,包括 箱体 和箱 门 ,所述箱体内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绝缘子支柱和第二绝缘子支柱,所述第二绝缘子支柱上设有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二静触头铰接有闸刀,所述第一绝缘子支柱上设有第一静触头,所述闸刀上设有动触头,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连接有闭 锁 控制器 ,所述闭锁控制器包括 电压 电流 采集模 块 ,继电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通过配备遥控操作器可以实现遥控操作,也可以手动控制,解决了目 前杆 塔上 隔离开关 没有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 缺陷 。
权利要求

1.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6)和箱(27),所述箱体(26)内设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上设有第一绝缘子支柱(3)和第二绝缘子支柱(12),所述第二绝缘子支柱(12)上设有第二静触头(11),所述第二静触头(11)铰接有闸刀(4),所述第一绝缘子支柱(3)上设有第一静触头(2),所述闸刀(4)上设有动触头(21),所述第一静触头(2)和第二静触头(11)连接有闭控制器(18),所述闭锁控制器(18)包括电压电流采集模(1),继电器,所述电压电流采集模块(1)连接有信息采集模块(17),所述信息采集模块(17)连接有中央处理单元(16),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6)连接有设备控制模块(14),所述设备控制模块(14)用于控制继电器,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6)还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刀(4)为双刀片型闸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包括闭锁绝缘杆(7)、电磁(9),所述闭锁绝缘杆(7)与闸刀(4)连接,所述闭锁绝缘杆(7)下端设有磁铁(10),所述电磁铁(9)套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绝缘设置,所述第一弹簧(8)一端与闭锁绝缘杆(7)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3)链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第一静触头(2)包括接触头(24)、锁片(22)、按钮(23)及弹性装置,所述锁片(22)设于接触头(24)远离底座(13)的一侧并与接触头(24)间隔设置,所述弹性装置设于所述接触头(24)靠近底座(13)的一侧并与接触头(24)固定连接,所述按钮(23)连接于锁片(22)并控制锁片(22)开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21)和接触头(24)分别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凸起状和凹槽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第二弹簧(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6)设有弯折部(29),所述弯折部(29)向箱门(27)处弯折,所述箱门(27)靠近箱体(26)一侧设有连接部(30),所述连接部(30)上设有第二密封块(32),所述箱门(27)外缘设有附加板(28),所述附加板(28),所述附加板(28)截面为L型,所述箱体(26)设有与附加板(28)配合的第一密封块(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端部向内侧弯折,所述第二密封块(32)设置于连接部(30)上。

说明书全文

隔离开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配网线路规模的不断提高,配网线路的日常检修工作也不断增多。为了确保停电检修线路与带电部分在检修期间有明显的断开点,配网线路在分段处均安装柱上隔离开关。由于柱上隔离开关不能带负荷拉、合,而目前使用的柱上隔离开关均没有防误操作闭装置,极易造成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的恶性误操作,造成配网线路故障引起大面积停电,甚至造成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隔离开关。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隔离开关,包括箱体和箱,所述箱体内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绝缘子支柱和第二绝缘子支柱,所述第二绝缘子支柱上设有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二静触头铰接有闸刀,所述第一绝缘子支柱上设有第一静触头,所述闸刀上设有动触头,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连接有闭锁控制器,所述闭锁控制器包括电压电流采集模,继电器,所述电压电流采集模块连接有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连接有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有设备控制模块,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继电器,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还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
[0006]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闸刀为双刀片型闸刀。
[0007]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继电器包括闭锁绝缘杆、电磁,所述闭锁绝缘杆与闸刀连接,所述闭锁绝缘杆下端设有磁铁,所述电磁铁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绝缘设置,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闭锁绝缘杆连接,另一端与底座链接。
[0008] 作为一种改进:第一静触头包括接触头、锁片、按钮及弹性装置,所述锁片设于接触头远离底座的一侧并与接触头间隔设置,所述弹性装置设于所述接触头靠近底座的一侧并与接触头固定连接,所述按钮连接于锁片并控制锁片开合。
[0009]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动触头和接触头分别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凸起状和凹槽状。
[0010]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装置为第二弹簧。
[0011]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箱体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向箱门处弯折,所述箱门靠近箱体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密封块,所述箱门外缘设有附加板,所述附加板,所述附加板截面为L型,所述箱体设有与附加板配合的第一密封块。
[0012]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部端部向内侧弯折,所述第二密封块设置于连接部上。
[0013]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通过配备遥控操作器可以实现遥控操作,也可以手动控制,解决了目前杆塔上隔离开关没有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缺陷。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1为本发明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2为本发明隔离开关中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3为本发明隔离开关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4为本发明隔离开关中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5为本发明隔离开关中密封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6为图5中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电压电流采集模块;2-第一静触头;3-第一绝缘子支柱;4-闸刀;5-操作挂环;6-固定螺栓;7-闭锁绝缘杆;8-第一弹簧;9-电磁铁;10-磁铁;11-第二静触头;12-第二绝缘子支柱;13-底座;14-设备控制模块;15-无线通信模块;16-中央处理单元;17-信息采集模块;18-闭锁控制器;19-导线;20-航空插头;21-动触头;22-锁片;23-按钮;24-接触头;25-第二弹簧;26-箱体;27-箱门;28-附加板;29-弯折部;30-连接部;31-第一密封块;32-第二密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实施例:
[0023] 如图1到6所示,隔离开关,包括箱体26和箱门27,所述箱体26内设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上设有第一绝缘子支柱3和第二绝缘子支柱12,所述第二绝缘子支柱12上设有第二静触头11,所述第二静触头11铰接有闸刀4,所述第一绝缘子支柱3上设有第一静触头2,所述闸刀4上设有动触头21,所述第一静触头2和第二静触头11连接有闭锁控制器18,所述闭锁控制器18包括电压电流采集模块1,继电器,所述电压电流采集模块1连接有信息采集模块17,所述信息采集模块17连接有中央处理单元16,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6连接有设备控制模块14,所述设备控制模块14用于控制继电器,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6还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15。所述闭锁控制器18连接有导线19,所诉导线19上设有航空插头20。
[0024] 电流及电压信息反馈到中央处理单元16,作为判别配网线路是否带负荷的条件。
[0025] 所述闸刀4上设有操作挂环5。
[0026] 所述闸刀4为双刀片型闸刀。
[0027] 所述继电器包括闭锁绝缘杆7、电磁铁9,所述闭锁绝缘杆7与闸刀4连接,所述闭锁绝缘杆7下端设有磁铁10,所述电磁铁9套接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绝缘设置,所述第一弹簧8一端与闭锁绝缘杆7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3链接。所述闭锁绝缘杆7通过固定螺栓6与闸刀4连接。磁铁10通过粘贴固定于闭锁操作杆7上。
[0028] 第一静触头2包括接触头24、锁片22、按钮23及弹性装置,所述锁片22设于接触头24远离底座13的一侧并与接触头24间隔设置,所述弹性装置设于所述接触头24靠近底座13的一侧并与接触头24固定连接,所述按钮23连接于锁片22并控制锁片22开合。
[0029] 所述动触头21和接触头24分别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凸起状和凹槽状。
[0030] 所述弹性装置为第二弹簧25。
[0031] 所述箱体26设有弯折部29,所述弯折部29向箱门27处弯折,所述箱门27靠近箱体26一侧设有连接部30,所述连接部30上设有第二密封块32,所述箱门27外缘设有附加板28,所述附加板28,所述附加板28截面为L型,所述箱体26设有与附加板28配合的第一密封块
31。
[0032] 所述连接部30端部向内侧弯折,所述第二密封块32设置于连接部30上。
[0033]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