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排斥性的通气板

申请号 CN01800558.6 申请日 2001-03-15 公开(公告)号 CN1188878C 公开(公告)日 2005-02-09
申请人 通用电气公司; 发明人 D·J·杜蒂; R·L·格林伯格;
摘要 一种用于线路 断路器 底座(100)中的通气板(110),其结构特性使它能正确地安装在线路断路器底座(100)内,并能让 电弧 气体从电弧室中流出。
权利要求

1.线路断路器底座,包括:
右半边底座,具有在其一端带有第一弯头形部分的第一槽沟;
左半边底座,具有在其一端带有第二弯头形部分的第二槽沟,所 述左半边底座与右半边底座连在一起,所述第一槽沟与所述第二槽沟 相配合,所述第一弯头形部分与所述第二弯头形部分相邻;
处于左右两半边底座之间的熄弧沟;
通气板,它被卡在所述槽沟中并位于所述左右两半边底座之间并 处于上述熄弧沟的出口处,该通气板包括通气部分和从所述通气部分 的边缘伸出并连续的薄片部分,所述通气部分包括许多小孔;
所述薄片部分接合在所述第一弯头形部分和第二弯头形部分之 间,当所述右半边底座和所述左半边底座连接时,所述通气部分的所 述小孔与所述出口对正,所述通气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薄片部分的宽 度,以防止当所述右半边底座和所述左半边底座连接时所述通气部分 接合在所述第一弯头形部分和所述第二弯头形部分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断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 部分和通气部分做成一件,形成一个相连的整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断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这许多小 孔的横截面为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断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这许多小 孔按照矩阵方式排列,形成一个筛。

说明书全文

发明广义而言与线路断路器有关,更具体地说,是与线路断路 器的底座部件有关。

线路断路器是用于线路断路保护和隔离的种类繁多的过流保护装 置中的一种。其基本功能是在系统任何部分出现电异常时对电系统 提供保护。在旋转触点式线路断路器中,电流由一条供电线路流入系 统。电流经过一个汇流条流至固定在汇流条上的固定触点,然后流到 活动触点。活动触点固定连接在一条杆上,此杆安装在一个转子上, 转子则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底座上。只要固定触点与活动触点直接接 触,电流就从固定触点流至活动触点。并流出线路断路器,流向下面 的电气装置。

当出现过流状态(例如短路)时,将产生电磁力。这些电磁力将 活动触点从固定触点推开。由于活动触点是固定安装在一个旋转杆 上,杆就转动并将固定触点和活动触点分开,从而使装置跳闸。当触 点迅速打开时(例如电短路引起跳闸时的情形),会有电弧产生。通 常都采用熄弧沟来熄灭所产生的电弧。

线路断路器,特别是其底座的设计应能使各部件(如转子,熄弧 沟装置,通气板等)有效而正确地安置在底座上。比方说,如果转子 在底座上装得不合适,底座的两半就不能很好地配在一起。另外,必 须认真保证熄弧沟装置在底座上的正确定位。这样能保证活动触点和 最接近活动触点的板之间有合适的间隙,并使活动触点杆正常地旋 转。如果转子,熄弧沟装置或通气板在半个底座内装得不合适,就需 要对底座重新拆装。这不但耗时,而且会增加线路断路器的生产成本。

发明概要

用在线路断路器底座中的通气板,其结构特性能让它正确地 安装在线路断路器底座内,以便让电弧气体从电弧室中流走,该通气 板包含一个由许多小孔组成的通气部分,同时从通气部分的一个边缘 延伸出一个薄片部分。

附图简介

图1是线路断路器右半边底座的侧视图;

图2是线路断路器左半边底座的侧视图;

图3是线路断路器底座的第一侧视图;

图4是线路断路器底座的第二侧视图;

图5是图3的侧视图,表示沿一个公共面分开的线路断路器底座 的右半边和左半边;

图6是图4的侧视图,表示沿一个公共面分开的图1所示的线路 断路器底座的右半边和左半边;

图7是沿图2中6-6线切开的通气板的第一剖视图;

图8是沿图2中7-7线切开的通气板的第二剖视图;

图9是沿图2中8-8线切开的通气板的第三剖视图;

图10是一个具有筛形结构的通气板的透视图。

发明的详细描述

图1是一个线路断路器底座100的右半边底座102的大概形状。 线路断路器底座100通常是由一个右半边底座102和一个左半边底座 104(见图2)通过适当的固紧方式连在一起而构成的。右半边底座102 包括一个内表面101,上面有一个转子凹座103,转子凹座两边各有一 个熄弧沟凹座105和107。在右半边底座102内表面101靠近熄弧沟 凹座105和107的地方还开有一个负载边接触条凹座109和线路边接 触条凹座111。两个凹座中分别装着一个相应的线路边接触条和一个负 载边接触条。此外,在右半边底座102的内表面101上还开有一些用 来安放通气板110(见图3)的槽沟132。通常通过一个接线片(未示) 或诸如双金属元件或电流探测器(未示)之类的装置,将线路边接触 条与电分布电路中线路边接线(未示)作电连接,负载边接触条与负 载边接线(未示)作电连接。线路断路器底座100中包含一个旋转接 触杆,当杆闭合时让电流通过,打开时不让电流通过。

图2表示左半边底座104,它的所有特性与上面所述的右半边底座 102镜象对称,而且基本上相似。左半边底座104包含一个内表面113, 其上有一个转子凹座115,转子凹座115两边各有一个熄弧沟凹座117 和119。在左半边底座104内表面113靠近熄弧沟117和119的地方 还有一个负载边接触条凹座121和一个线路边接触条凹座123,其中分 别装着负载边接触条和线路边接触条。此外,在左半边底座104内表 面113上还开有一些用来安放通气板110的槽沟132。

通常电力传输是通过线路断路器内部,从线路边接触条至活动接 触杆一端的相应第一固定和第一活动触点,再到杆另一端的第二固定 和第二活动触点,最后到相应的负载边接触条。当用手挂上线路断路 器的操纵机构时,活动接触杆就与转子一起运动,使得第一和第二活 动触点在闭合和开启的位置之间跳动。当线路断路器跳闸且第一和第 二活动触点突然从第一和第二固定触点分开时所形成的电弧,可利用 处于左半边底座104和右半边底座102之间的熄弧沟凹座内的熄弧沟 予以熄灭。

另外,电弧能引起熄弧沟内的空气分子产生电离并形成相当高压 的气体。因此,在电离消散和气体温度降低之前必须将气体隔离开来。 因为这些气体对电气元件有害,通常采用一个排气口来将这些线路断 路器内的气体排走。因此,利用通气板110来将电弧气体流从熄弧沟 排到外面去。通气板110的设计可以让右半边底座102和左半边底座 104正确地组装在一起,以保证沿它们的接触缘完全隔离并将熄弧沟严 格地密封起来,不使电弧气体流至线路断路器底座100内部。

参看图3和4,线路断路器底座100的右半边底座102和左半边底 座104连成一体构成一个盒子,其公共面106沿两半间的接触线形成 一条缝108。按上面所述将右半边底座102和左半边底座104相连后, 在线路断路器底座100的一端形成一个窗口128,而在另一端形成一个 通气沟130(图4)。有了窗口128和通气沟130,可以让电弧气体从 相应的熄弧沟中通过。为了把电弧气体彻底排出而不致流入线路断路 器底座内部,必须将左右两边底座102和104彼此紧紧地沿有缝108 的公共面106连起来。为此必须保证在组装线路断路器底座100时, 正确地无颠倒地安装与负载边熄弧沟相对应的通气板110和与线路边 熄弧沟相对应的通气板110。

参见图5和6,图中表示在将通气板110放到左半边底座104和 右半边底座102间之前的情形。由于通气板110是在组装线路断路器 底座100之前就要放好的,所以必须把负载边一端的通气板110和线 路边一端的通气板110正确地安放在底座两半之间,以便使线路断路 器底座100完全封闭起来。下面将会谈到,通气板110的结构特性能 防止它们在线路断路器底座100内的定位出错。

参见图7和8,图中对通气板110作了详细说明。应注意线路边触 点用的通气板110(图7)基本上与负载边触点用的通气板110(图8) 相似。通气板110一般由一个薄片部分112和一个通气部分116组成。 通气部分116通常由许多圆截面孔(也可以是其它截面形状)114构 成,让电弧气体从中流过。薄片部分112最好是通气板110的一个整 体部分,且与通气部分116连成一个相连的整体。此外,最好把孔114 按矩阵形式安置,形成一个筛形结构(图10)。孔114的作用是让气 体从中自由流过(如从图2中的熄弧沟134看),而薄片部分112的 作用是阻止气体流动,这样可以防止气体流过缝108。

通气板110卡在线路断路器底座100的右半边底座102和左半边 底座104的槽沟132中。通气板110的薄片部分112还包括两个肩部 124,它们与左右两半边底座102和104的弯头形部分122不完全相 配。这样能防止通气板110在装配线路断路器底座100时产生无意的 绕轴线136的转动。通气板110的薄片部分112做得比通气部分116 窄可以防止把线路断路器底座100装错,而这样会把通气部分116和 薄片部分112倒过来,或者从侧面将通气板装入槽沟132中。

参见图9,可看到一个从线路断路器底座100的左右两半边底座 102和104伸出的裙边126。它的作用是帮助把通气板110装进槽沟 132内,并阻止气流流过。

这里所述的通气板110可以避免它在线路断路器底座内装错,因 而不必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纠正装错了的线路断路器底座。

虽然我们是参照一个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但业内人士明 白,可以对它作各式各样的更改或采用其它的代用元件,而不偏离本 发明的范围。此外,还可以进行许多修改,把一种特殊的状态或材料 引进本发明中,而不会偏离本发明的基本范围。因此,我们并不认为 本发明只限于这里作为最佳方案而描述的这个特殊实施例,而应把所 有落入下面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实施方案都包括在本发明内。

引用的相关申请文件

专利申请是基于并得益于2000年3月17日提出的美国临时专 利申请No.60/190455,我们把它全面引用到本申请中。

发明背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