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

申请号 CN201410550720.5 申请日 2014-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4576240B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申请人 LS产电株式会社; 发明人 吴基焕;
摘要 在此公开的用于 断路器 的脱扣装置包括:与电源侧连接的第一接线 端子 、与负载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以及双金属器件,该双金属器件一侧与该第一接线端子连接且另一侧与该第二接线端子连接,以便 电流 可流经其中,其中该双金属器件与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中的至少一个表面 接触 ,其中抗 电弧 构件插入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所述脱扣装置包括:
第一接线端子,其与电源侧连接;
第二接线端子,其与负载侧连接;以及
双金属器件,其一侧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连接,以便电流流经其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器件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其中抗电弧构件插入其间;
其中所述抗电弧构件由具有抗电弧性和传导性的金属形成;
其中所述金属为
其中,所述双金属器件包括设置在其一端部上的挤压构件,
其中,所述双金属器件包括设置在其另一端部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接触表面,以及设置在其另一端部的后表面上的第二接触表面;
其中,第一抗电弧构件插入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双金属器件的第一接触表面之间,并且第二抗电弧构件插入在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和所述双金属器件的第二接触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装置,其中所述抗电弧构件覆于所述双金属器件的表面上。
3.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所述脱扣装置包括:
第一接线端子,其与电源侧连接;
第二接线端子,其与负载侧连接;以及
双金属器件,其一侧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连接,以便电流流经其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器件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其中抗电弧构件插入其间;
其中所述抗电弧构件由绝缘纸形成,
其中电流沿穿过所述抗电弧构件插入的导电铆钉流动;并且
其中所述导电铆钉由形成;
其中,所述双金属器件包括设置在其一端部上的挤压构件,
其中,所述双金属器件包括设置在其另一端部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接触表面,以及设置在其另一端部的后表面上的第二接触表面;
其中,第一抗电弧构件插入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双金属器件的第一接触表面之间,并且第二抗电弧构件插入在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和所述双金属器件的第二接触表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扣装置,其中所述绝缘纸为NOMEX。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脱扣装置,其中所述抗电弧构件与所述双金属器件、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分离地设置。

说明书全文

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且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双金属器件作为脱扣机构的的脱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断路器是一种电气装置,在故障电流出现时,其使用手柄手动地断开和闭合电路或通过感测故障电流(例如短路电流等)自动地阻断电路,以保护负载装置和电路。
[0003] 在下文中,参考图1和图2,将描述依照现有技术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
[0004]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断路器可包括外壳10、固定至外壳10的固定触头20、能够与固定触头20接触且能够与其分离的活动触头30、断开和闭合活动触头30的开关机构40、以及感测故障电流(例如短路电流等)的发生以便于自动地触发开关机构40至脱扣位置的脱扣装置60。开关机构40可包括允许手动断开和闭合的手柄50,以及横杆42,当稍后待解释的双金属器件66弯曲时,横杆42执行最终解开关机构40的闩锁(未示出)的所谓触发功能。
[0005] 如图2所示的脱扣装置60可包括连接至电源侧的第一接线端子62、连接至负载侧的第二接线端子64、以及双金属器件66,该双金属器件66的一侧与第一接线端子62连接,另一侧与第二接线端子64连接,以便电流能够沿其流动。
[0006] 在该情况下,第一接线端子62以及双金属器件66的一侧可以如下的方式来彼此连接: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与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彼此表面接触且通过插入两者的第一铆钉67a来彼此联接。
[0007] 第二接线端子64和双金属器件66的另一侧可以如下方式彼此连接: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彼此表面接触且通过插入两者的第二铆钉67b来彼此联接。
[0008] 通过该结构,当故障电流流动时,双金属器件66可由于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热量。
[0009] 温度升高后的双金属器件66会向图2中的右侧弯曲,并因此挤压构件66c可挤压横杆42。然后横杆42可旋转,从而解锁开关机构40的闩锁。
[0010] 当闩锁被解锁时,通过开关机构40的脱扣弹簧(未示出)的弹,活动触头30可与固定触头20快速地分离。
[0011] 然而,依照现有技术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在处于表面接触状态中的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之间,以及在处于表面接触状态中的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之间的微孔(细微的孔)中会产生电弧
[0012] 产生的电弧会导致双金属器件66的热结合以及电阻值的变化、产生的热量的变化、以及弯曲程度的变化。这可由于延迟脱扣而导致脱扣操作可靠性的降低。发明内容
[0013] 因此,详细的说明的一个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能够以阻止电弧从双金属器件与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接触)部分产生的方式来阻止双金属器件的热结合和由此导致的电阻值的变化、产生的热量的变化、以及弯曲程度的变化,并由此阻止由于延迟脱扣导致的脱扣操作的可靠性降低。
[0014]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势以及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在此具体体现的和宽泛地描述的,提供了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所述脱扣装置包括:与电源侧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子、与负载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以及双金属器件,所述双金属器件一侧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且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连接,以便电流可流经其中,其中所述双金属器件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其中抗电弧构件插入其间。
[0015] 根据在此公开的一个典型实施例,所述抗电弧构件可由具有抗电弧性和传导性的金属形成。
[0016] 所述金属可为(AgC)。
[0017] 在该情况下,所述抗电弧构件可覆于所述双金属器件的表面上。
[0018] 根据在此公开的另一典型实施例,所述抗电弧构件可由绝缘纸形成。
[0019] 在该情况下,电流可沿穿过所述抗电弧构件插入的导电铆钉流动。
[0020] 所述绝缘纸可为NOMEX。
[0021] 所述导电铆钉可由形成。
[0022] 这里,所述抗电弧构件可与所述双金属器件、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分离地设置。
[0023] 本申请适用性的进一步范围从下文给出的详细说明中将变得更显而易见的。然而,应该理解的是,由于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将从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变得显而易见的,因此表示本公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的说明和具体的实例,仅仅通过说明的方式来给出。附图说明
[0024] 被包括以提供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且并入和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图示出典型实施例且连同本说明书一起用作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5] 附图中:
[0026] 图1是依照现有技术的断路器的截面图;
[0027] 图2是图1图示出的脱扣装置的立体图;
[0028] 图3是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脱扣装置的立体图;
[0029] 图4是从相反侧观看图3时的立体图;
[0030] 图5是图3的分解立体图;以及
[0031] 图6是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脱扣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参考附图,现在将给出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的详细说明。
[0033] 图3是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脱扣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从相反侧观看图3时的立体图,以及图5是图3的分解立体图。
[0034] 如图3至图5所图示,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160可包括:连接于电源侧的第一接线端子62、连接于负载侧的第二接线端子64、以及双金属器件66,该双金属器件66的一侧与第一接线端子62连接,且另一侧与第二接线端子64连接,以便电流可流动。
[0035] 第一接线端子62和第二接线端子64可用作用于支撑双金属器件66的支架,且同时地用于将双金属器件66与电路电连接。
[0036] 第一接线端子62可包括接触表面62a,该接触表面62a与稍后解释的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的一个表面形成表面接触。
[0037] 第二接线端子64可包括接触表面64b,该接触表面64b与稍后解释的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的一个表面形成表面接触。
[0038] 双金属器件66可包括设置在其一端部上的挤压构件66c。
[0039] 双金属器件66可包括设置在其另一端部的一个表面上且覆有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的第一接触表面66a,以及设置在其另一端部的后表面上且覆有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的第二接触表面66b。
[0040] 因此,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可与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的后表面形成表面接触,并且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可与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的后表面形成表面接触。
[0041] 换句话说,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可与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形成表面接触,其中,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插入第一接触表面66a与接触表面62a之间。
[0042] 同样地,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可与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形成表面接触,其中,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插入第二接触表面66b与接触表面64b之间。
[0043] 在该情况下,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应该由具有抗电弧性和传导性的材料形成,以便电流能够通过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从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稳定地流动至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
[0044] 也即,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应该由具有抗电弧性和传导性的材料形成,以便能够阻止在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之间产生电弧且电流能够在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之间流动,并且能够阻止在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之间产生电弧且电流能够在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之间流动。
[0045] 为了制作的简易化,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应该由金属形成,以便被覆于双金属器件66上。
[0046] 因此,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可由碳化银形成,以便被覆于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和第二接触表面66b上,其中该碳化银为具有抗电弧性和传导性的金属。
[0047] 然而,本公开可不限制于此。
[0048] 例如,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可被覆于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和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上,而不是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和第二接触表面66b。
[0049] 在另一个实例中,将稍后解释的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可以形成为与双金属器件66、第一接线端子62以及第二接线端子64分离的板状构件,且然后布置在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与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之间以及在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与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之间。
[0050] 同样地,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可由具有抗电弧性和传导性的不同材料以覆的方式来形成或由这种材料分离地形成。
[0051] 另外,在双金属器件66中,其是一种具有由彼此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一个表面和一后表面结合的构件,如果第一接线端子62和第二接线端子64连接至该一个表面和该后表面中的仅仅一个,则连接表面的材料可被加热,使得由于熔化或反向地弯曲而被切断。为阻止这种情况发生,双金属器件66可在第一接触表面66a处与第一接线端子62连接,其中,第一接触表面66a是双金属器件66的另一端部的一个表面;并且,双金属器件66在第二接触表面66b处与第二接线端子64连接,第二接触表面66b是双金属器件66的另一端部的后表面。
[0052] 然后,为了使得双金属器件66固定地联接至第一接线端子62,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以及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可通过插入它们全部的第一铆钉67a来联接。
[0053] 同样地,为了使得双金属器件66固定地连接至第二接线端子64,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a、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以及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可通过插入它们全部的第二铆钉67b来联接。
[0054] 第一铆钉67a和第二铆钉67b可用例螺栓等的其它紧固构件来代替。
[0055] 与现有技术部件相同或等同的部件用相同或等同的附图标记给出。
[0056] 在下文中,将描述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160的操作效果。
[0057] 即,在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160中,从电源侧施加的电流可按序地沿着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以及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朝向负载侧流动。
[0058] 因此,双金属器件66可通过从第一接触表面66a流动至第二接触表面66b的电流来产生热量。
[0059] 参考图3,当双金属器件66的温度由于所产生的热量而上升时,双金属器件66会向图中的右侧弯曲。
[0060] 这里,当正常电流流动时,双金属器件66可显现出产生较少量的热量以及低的弯曲程度。因此,双金属器件66不会使得断路器的开关机构40脱扣。
[0061] 然而,当在电路上产生故障电流(例如短路电流等)时,双金属器件66的产生的热量和弯曲程度会增加。因此,双金属器件66可通过挤压构件66c来挤压横杆42,使得横杆42能旋转。横杆42的旋转可解锁开关机构40的闩锁(未示出)。因此,活动触头30可与固定触头20快速地分离。
[0062] 在该过程中,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能通过阻止在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与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之间产生电弧而允许电流在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与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之间流动。
[0063] 同样地,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能通过阻止在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a与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之间产生电弧而允许电流在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a与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之间流动。
[0064] 这里,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160能以将由碳化银(AgC)制成的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分别覆于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和第二接触表面66b上的方式来形成。
[0065] 同样地,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和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可以彼此表面接触,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插入在第一接触表面66a和接触表面62a之间。
[0066] 同样地,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和第一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可以彼此表面接触,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插入在第二接触表面66b和接触表面64b之间。
[0067] 通过该结构,电流可按序地沿着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以及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来从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朝向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流动。双金属器件66可由于电流的流动而因此产生热量。
[0068] 以这种方式,在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160中,能够阻止在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与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之间以及在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与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之间产生电弧。因此,双金属器件66的热结合和由此导致的电阻值的变化、产生的热量的变化和弯曲程度的变化可被阻止。这可使得阻止由于延迟脱扣导致的脱扣操作的可靠性降低。
[0069] 在该情况下,在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160中,由于双金属器件66处于与第一接线端子62和第二接线端子64两者的表面接触状态中,所以抗电弧构件已设置在两表面接触部分处。然而,如果双金属器件66与第一接线端子62和第二接线端子64中的仅仅一个形成表面接触,即,双金属器件66与另一个没有处于表面接触状态而是处于与其线连接的状态中,则抗电弧构件可仅仅形成在表面接触部分处。
[0070] 同样地,在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160中,为了双金属器件66由于其本身响应于流经其中的电流而产生的热量而弯曲,即以直接的方式弯曲,第一接线端子62和第二接线端子64可仅仅用于允许电流的流动。然而,如果双金属器件66由于其本身响应于流经其中的电流而直接产生的热量而弯曲且同时由于加热器加热而弯曲,即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弯曲,则第一接线端子62或第二接线端子64可设置有加热器,以加热双金属器件66以及允许电流的流动。这里,通过加热器的加热可对应于以下方案中的一个:直接加热方案,其中加热器与双金属器件66接触,以传导方式来加热它;辐射方案,其中加热器距离双金属器件有预设间隙而面向双金属器件66,以传导或辐射方式加热双金属器件66;以及直接-辐射方案,其中加热器的一部分与双金属器件66接触以通过传导方式加热双金属器件,而加热器的另一部分距离双金属器件有预设间隙而面向双金属器件66,以传导或辐射方式来加热双金属器件。
[0071] 图6是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脱扣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72] 如图6所图示,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260可以相同方式来配置,除了由绝缘纸所形成的抗电弧构件268a和268b分离地设置,代替通过以具有抗电弧性和传导性的碳化银(AgC)覆于双金属器件66来形成的第一抗电弧构件1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168b。
[0073] 即,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260可包括:与电源侧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子62、与负载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64以及双金属器件66,该双金属器件66的一侧与第一接线端子62连接且另一侧与第二接线端子64连接,以便电流可流过布置在第一接线端子62与双金属器件66的一侧之间的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布置在第二接线端子64与双金属器件66的另一侧之间的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穿过第一接线端子62、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和双金属器件66的一侧插入的第一导电铆钉267a、以及穿过第二接线端子64、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和双金属器件66的另一侧插入的第二导电铆钉267b。
[0074] 为了参考,图6中的那些部件可被组装成图3的形状。
[0075] 第一接线端子62和第二接线端子64可用作用于支撑双金属器件66的支架,且同时用于将双金属器件66与电路电连接。
[0076] 第一接线端子62可包括接触表面62a,该接触表面62a与稍后解释的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的一个表面形成表面接触。
[0077] 第二接线端子64可包括接触表面64b,该接触表面64b与稍后解释的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的一个表面形成表面接触。
[0078] 双金属器件66可包括设置在其一端部上的挤压构件66c。
[0079] 双金属器件66可包括设置在其另一端部的一个表面上以与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的后表面形成表面接触的第一接触表面66a,以及设置在其另一端部的后表面上以与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的后表面形成表面接触的第二接触表面66b。
[0080] 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可形成为板状构件。
[0081] 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可在其一个表面处与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形成表面接触,且在其后表面处与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形成表面接触。
[0082] 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可在其一个表面处与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形成表面接触,且在其后表面处与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形成表面接触。
[0083] 第一导电铆钉267a和第二导电铆钉267b可形成为杆状构件。
[0084] 第一导电铆钉267a可穿过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以及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插入,以便双金属器件66能够固定地联接至第一接线端子62。。
[0085] 第二导电铆钉267b可穿过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以及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插入,以便双金属器件66能够固定地联接至第二接线端子64。
[0086] 第一导电铆钉267a和第二导电铆钉267b可用例如螺栓等的其它导电的固件来代替。
[0087] 在该情况下,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可由例如NOMEX的绝缘纸来形成,且可作为板状构件实施,可与双金属器件66和第一接线端子62分离。作为板状构件实施的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可为绝缘而设置在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之间,以便阻止在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之间产生电弧。
[0088] 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可由例如NOMEX的绝缘纸来形成,且可作为板状构件实施,可与双金属器件66和第二接线端子64分离。作为板状构件实施的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可为绝缘而设置在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之间,以便阻止在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之间产生电弧。
[0089] 这里,由于第一导电铆钉267a和第二导电铆钉267b由例如铜的导电材料形成,因此电流可按序地经由第一导电铆钉267a、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以及第二导电铆钉267b来从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向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流动。
[0090] 如上文提到地,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可分离地设置,且通过使用第一导电铆钉267a和第二导电铆钉267b来联接。可选择地,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也可通过使用粘合剂等分别附接至双金属器件66第一接触表面66a和第二接触表面66b来与双金属器件66一体地联接。
[0091] 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也可通过使用粘合剂等分别附接至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和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来分别与第一接线端子62和第二接线端子64一体地联接。
[0092] 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还可由具有绝缘性质的不同材料分离地形成,以便被铆接或附接于双金属器件66或接线端子62和64上。
[0093] 另外,在双金属器件66中,其是一种具有由彼此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一个表面和后表面的结合构件,如果第一接线端子62和第二接线端子64仅与该一个表面和该后表面中的一个连接,则连接表面的材料可被加热,以便由于熔化或反向地弯曲而被切断。为了阻止这种情况发生,双金属器件66可在第一接触表面66a处与第一接线端子62连接,其中,第一接触表面66a是双金属器件66的另一端部的一个表面;并且,双金属器件66在第二接触表面66b处与第二接线端子64连接,第二接触表面66b是双金属器件66的另一端部的后表面。
[0094] 与现有技术部件相同或等同的部件用相同或等同的附图标记来给出。
[0095] 在下文中,将描述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260的操作效果。
[0096] 即,在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260中,从电源侧施加的电流可按序地沿着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第一导电铆钉267a、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第二导电铆钉267b以及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来朝向负载侧流动。
[0097] 因此,双金属器件66可通过从第一接触表面66a向第二接触表面66b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热量。
[0098] 参考图6,当双金属器件66的温度由于所产生的热量而上升时,双金属器件66会向图中右侧弯曲。
[0099] 这里,当正常电流流动时,双金属器件66会显现出产生较少量的热量以及低的弯曲程度。因此,双金属器件66不会使得断路器的开关机构40脱扣。
[0100] 然而,当在电路上产生故障电流(例如短路电流等)时,双金属器件66的产生的热量和弯曲程度会增加。因此,双金属器件66可通过挤压构件66c来挤压横杆42,使得横杆42能旋转。横杆42的旋转可解锁开关机构40的闩锁(未示出)。因此,活动触头30可与固定触头20快速地分离。
[0101] 在该过程中,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能通过使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彼此绝缘来阻止电弧产生。
[0102] 同样地,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能通过使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a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彼此绝缘来阻止电弧产生。
[0103] 这里,因为电流由于通过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的绝缘而不能流动,因此如上文提到的,都由传导性材料形成的第一导电铆钉267a和第二导电铆钉267b可用作电线。
[0104] 这里,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260可分离地使用都由例如NOMEX的绝缘纸形成的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和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
[0105] 同样地,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和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可以在其之间插入第一抗电弧构件268a的方式彼此表面接触,并且通过穿过其插入的第一导电铆钉267a来彼此联接。
[0106] 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和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可以在其之间插入第二抗电弧构件268b的方式彼此表面接触,并且通过穿过其插入的第二导电铆钉267b来彼此联接。
[0107] 通过该结构,电流可按序地沿着第一导电铆钉267a、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以及第二导电铆钉267b来从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朝向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流动。因此,双金属器件66可通过电流的流动而产生热量。
[0108] 以这种方式,在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160中,能够阻止在第一接线端子62的接触表面62a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一接触表面66a之间产生电弧,以及阻止在第二接线端子64的接触表面64b和双金属器件66的第二接触表面66b之间产生电弧。因此,双金属器件66的热结合和由此导致的电阻值的变化、产生的热量的变化和弯曲程度的变化可被阻止。这可使得阻止由于延迟脱扣而导致的脱扣操作的可靠性降低。
[0109] 在该情况下,在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260中,由于双金属器件66处于与第一接线端子62和第二接线端子64两者的表面接触状态中,所以抗电弧构件已设置在两表面接触部分处。然而,如果双金属器件66与第一接线端子62和第二接线端子64中的仅仅一个形成表面接触,即,双金属器件66与另一个没有处于表面接触状态而是处于与其线连接的状态中,则抗电弧构件可仅仅形成在表面接触部分处。
[0110] 同样地,在依照在此公开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260中,为了双金属器件66由于其本身响应于流经其中的电流而产生的热量而弯曲,即以直接的方式弯曲,第一接线端子62和第二接线端子64可仅仅用于允许电流的流动。然而,如果双金属器件66由于其本身响应于流经其中的电流而直接产生的热量而弯曲且同时由于加热器加热而弯曲,即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弯曲,则第一接线端子62和第二接线端子64可设置有加热器,以加热双金属器件66以及允许电流的流动。这里,通过加热器的加热可对应于以下方案中的一个:直接加热方案,其中加热器与双金属器件66接触,以传导方式来加热它;辐射方案,其中加热器距离双金属器件有预设间隙而面向双金属器件66,以传导或辐射方式加热双金属器件66;以及直接-辐射方案,其中加热器的一部分与双金属器件66接触,以通过传导方式加热双金属器件,而加热器的另一部分距离双金属器件有预设间隙而面向双金属器件
66,以传导或辐射方式来加热双金属器件。
[0111] 断路器除脱扣装置之外的其它部件以及它们的操作效果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它们的描述将被省略。
[0112] 如上文所述,在此公开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可包括:与电源侧连接的第一接线端子、与负载侧连接的第二接线端子以及双金属器件,该双金属器件的一侧与第一接线端子连接且另一侧与第二接线端子连接,以便电流可流动,并且该双金属器件可与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其中抗电弧构件插入其间,以便阻止接触表面之间产生电弧。因此,双金属器件的热结合和电阻值的变化、产生的热量的变化、以及弯曲程度的变化能够被阻止,并因此能够阻止由于延迟脱扣导致的脱扣操作的可靠性降低。
[0113] 同样地,通过将例如具有抗电弧性和传导性的碳化银(AgC)的金属覆于双金属器件或接线端子上,在此公开的用于断路器的脱扣装置可以更简单的方式制作。
[0114] 上述实施例和优势仅仅为示例性的,而不解释为限制本公开。本教导可轻易地应用至其它类型的设备。该说明书旨在说明,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许多可选方案、修改以及改变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为显而易见的。在此描述的典型的特征、结构、方法以及其它的特性可以各种方式合并,以获得附加的和/或可选择的典型实施例。
[0115] 由于本特征可以几种形式来示例而不脱离其特性,因此还应该理解的是,除非另有说明,上述的实施例没有被上述说明的任何细节来限定,而是应该被宽泛地解释在如在附上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其范围内,且因此落入权利要求书的界限和边界内的全部的改变和修改,或这种界限和边界的等同物因此意在通过附上的权利要求书来包括。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