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 电开关;继电器;选择器;紧急保护装置 / 制造 / .成型;半冲孔 / 装饰板、装饰成形体及装饰按键板和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装饰板、装饰成形体及装饰按键板和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0810095813.8 申请日 2008-04-24 公开(公告)号 CN101293408A 公开(公告)日 2008-10-29
申请人 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发明人 特迪·昆桑迪; 新井麻沙美;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装饰成形体及装饰按键板,该装饰板是提高了柔适涂层(soft-feel)的边缘部的耐久性且不容易被损坏的装饰板。在具有柔软触感的装饰板(A1)的边缘的侧面上将 泡沫 层(2)沿厚度方向压扁而形成压缩部(2a)。由于压缩部(2a)外露在构成柔适涂层(3)的泡沫层(2)的端部的侧面上,因此能够得到不容易被损坏的装饰板(A1)。由此,装饰板(A1)与泡沫层(2)外露且具有以往的柔软触感的装饰板相比具有高耐久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装饰板(A1、A2、A3、B1、B2、B3、C1、C2、C3),具有柔适 涂层(3),该柔适涂层(3)由表皮层(1)和泡沫层(2)构成,该泡沫层 层叠在与该表皮层(1)的外表面(1a)相反方向的背面(1b)上,该装饰板 (A1、A2、A3、B1、B2、B3、C1、C2、C3)的特征在于,
在泡沫层(2)的边缘部设置有沿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2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板(A1、A2、A3、B1、B2、B3、C1、C2、 C3),其特征在于,具有贯穿柔适涂层(3)的壁厚的通孔(40),在泡沫层 (2)的该通孔(40)边缘部设置有上述压缩部(2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板(C1、C2、C3),其特征在于,在柔适涂层 (3)的背面(3a)上具有隔离层(9),该隔离层(9)使热和压难以传递 到该柔适涂层(3)上。
4.一种装饰成形体(11,13),其特征在于,在由成形体构成的芯材(12, 14)的表面上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板(A1、A2、A3、 B1、B2、B3、C1、C2、C3)。
5.一种装饰按键板(16,30),具有基片(19,33)、键顶(18,31) 和撑片(17,32),而且该装饰按键板的表面被装饰,其中,该基片(19, 33)由树脂薄膜构成,该键顶(18,31)设置在该基片(19,33)上,该撑 片(17,32)与该键顶(18,31)并列地设置在该基片(19,33)上,该装 饰按键板(16,30)的特征在于,
撑片(17,32)由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板(A1、A2、 A3、B1、B2、B3、C1、C2、C3)构成。
6.一种装饰按键板(27),具有基片(4)和撑片(3),并在该撑片(3) 的表面上设置有显示部(28b),其中,该基片(4)由树脂薄膜构成,该撑 片(3)设置在该基片(4)上,该装饰按键板(27)的特征在于,
撑片(3)由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板(A1、A2、A3、B1、 B2、B3、C1、C2、C3)构成。
7.一种装饰按键板(22),具有基片(26)和键顶(25),其中,该基 片(26)由橡胶态弹性体构成,该键顶(25)设置在该基片(26)上,而且 该键顶(25)的操作面被装饰,该装饰按键板(22)的特征在于,
键顶(25)由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板(A1、A2、A3、 B1、B2、B3、C1、C2、C3)构成。
8.一种装饰按键板(27),在与操作板(28)上设置的按压操作部的操 作面(28a)相反方向的背面(28c)上具有按压件(29),该按压件(29) 从该背面(28c)向按压方向凸出,该装饰按键板(27)的特征在于,
操作板(28)由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饰板(A1、A2、A3、 B1、B2、B3、C1、C2、C3)构成。
9.一种装饰板(A1、B1、C1)的制造方法,该装饰板(A1、B1、C1) 具有柔适涂层(3),该柔适涂层(3)由表皮层(1)和泡沫层(2)构成, 该泡沫层(2)层叠在与该表皮层(1)的外表面(1a)相反方向的背面(1b) 上,该装饰板(A1、B1、C1)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泡沫层(2)以从柔适涂层(3)的表皮层(1)侧或泡沫层侧的至少一 侧沿厚度方向压扁的方式压缩,以此形成有底的槽部(6a、10a),并在该槽 部(6a,10a)的底面,将柔适涂层(3)沿厚度方向切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饰板(A1、A2、A3、B1、B2、B3、C1、C2、 C3)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环状形成上述槽部(6a、10a),并在该环 状槽部(6a、10a)的底面,将柔适涂层(3)沿厚度方向切断,以此设置通 孔(40)。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提供一种覆盖人所接触到的部分,即,覆盖便携式信息终端机器、 OA机器、AV机器、家电产品等的各种电子机器的外饰,汽车的内饰,内饰 用建材,文具,日用品等,以此给这些物品提供柔软的手触摸感(以下称为“柔 软触感”)的装饰板、装饰成形体及装饰按键板和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些便携式信息终端机器、家电产品等的各种电子机器的外饰或汽车的 内饰,为了给这些物品提供高级感来提高设计价值或体现个性化,进行通过 使用柔软的材料来给使用者提供柔软触感的装饰处理。
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5-221271号公报或日本专利特开2000- 158463号公报中公开了赋予汽车内饰以柔软触感的表皮材料。该表皮材料通 过由固态(solid)层构成的外层和由泡沫层构成的内层的层叠(lamination) 结构构成,并通过搪塑成形法(powder slush)形成。
另外,在日本专利特开平5-84775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5-98041 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6-254885号公报中公开了获得具有柔软触感的成 形品的技术,上述柔软触感是通过将柔软触摸板和成形树脂进行一体化处理 而获得的。该柔软触摸板是将膨胀性珠(beads)、中空状珠、弹性粒子等与 树脂混合在一起,并将该组成物涂抹或延伸来形成板,并还层叠了泡沫树脂 层。而且,将该柔软触摸板嵌入到射出成形金属模中,通过将树脂射出成形, 从而得到柔软触摸板和成形树脂体成为一体的成形品。这种在嵌入成形中进 行一体化处理的制造技术比在成形了的树脂体表面上后加柔软触感板,具有 作业效率高并能够简单地制造的优点。
但是,在将如下的表皮材料或柔软触感板应用于产品中的情况时,即, 上述的日本专利特开平5-221271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0-158463号公 报中所记载的表皮材料或日本专利特开平5-84775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 5-98041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6-25488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柔软触感板, 将板状的上述表皮材料或上述柔软触感板进行切断并粘贴在产品主体的外表 面上。于是,泡沫层或发泡树脂层外露在被切断的表皮材料或柔软触板边缘 部的侧面上。由于这些泡沫层或发泡树脂层比较脆弱而且抗药物性弱,因此, 在实际的使用上,存在边缘部容易被损伤且损伤部位逐渐从边缘部扩大的担 忧。例如,在使用于移动电话机上时,因使用者的手指或衣服等摩擦边缘部, 从而泡沫层或发泡树脂层被磨掉,或者因汗或护手霜等附着在边缘部而侵 入到泡沫层或发泡树脂层中,从而表皮材料或柔软触感板的边缘部受损伤, 并该损伤部位逐渐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上述的现有技术为背景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 高切断后的边缘部的耐久性且不容易被损坏的装饰板及装饰成形体及装饰按 按键板和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以如下方式构成。即,本发明提供一种装 饰板,具有柔适涂层,该柔饰涂层由表皮层和泡沫层构成,该泡沫层层叠在 与该表皮层的外表面相反方向的背面上,该装饰板特征在于,在泡沫层的边 缘部设置有沿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
在本发明中,对于具有由表皮层和泡沫层构成的柔适涂层的装饰板,在 其泡沫层的边缘部上设有压缩部。因为该压缩部是将泡沫层沿厚度方向压扁 而形成的,所以几乎不包含气泡而成为与固态层相同的结构。因此,与未压 缩的泡沫层相比,即使被摩擦也不容易消去,并且药物也不容易侵入,从而 在使用时能够使泡沫层的边缘部不容易受损坏。因此,与现有的表皮材料相 比,能够提高耐久性。这种装饰板不是单独使用其本身的,而是将柔适涂层 的背面粘合在用树脂成形体或树脂薄膜上来使用,所以存在泡沫层露在柔适 涂层的背面上的这一点不会成为本发明的缺陷
本发明的上述装饰板具有贯穿柔适涂层的壁厚的通孔,能够在泡沫层的 该通孔的边缘部上设置上述压缩部。因为在贯穿形成柔适涂层的壁厚的通孔 的泡沫层的孔边缘部上也设置压缩部,所以孔边缘部的泡沫层即使被摩擦也 不容易被消去,并且药物也不容易侵入,从而在使用时能够使孔边缘部的泡 沫层不容易受损坏。因此,与现有的表皮材料相比,能够提高耐久性。
本发明的上述装饰板,能够在柔适涂层的背面上具有隔离层,该隔离层 使热和压难以传递到该柔适涂层。即,隔离层缓冲来自柔适涂层的背面侧 的热和压力,并使上述热和压力难以传到柔适涂层,从而能够减小对柔适涂 层的热和压力的影响。例如,在将本发明的装饰板以柔适涂层接触金属模面 的方式嵌入成形的情况下,射到金属模内的溶解树脂冲击到层叠在柔饰涂层 背面侧的隔离层侧,从而隔离层侧受到该熔解树脂的热和压力。隔离层缓冲 所受的上述热和压力,使上述热和压力不容易传到柔适涂层,因此能够减小 构成柔适涂层背面侧的泡沫层所受到的热和压力的影响。泡沫层是在加热状 态下容易变形,若受热的同时被压缩则容易被损坏,如本发明一样如果泡沫 层所受到的热和压力的影响小,则能够使泡沫层不容易受损坏,从而能够抑 制柔软触感的损失。
具有本发明的隔离层的上述装饰板,能够将隔离层形成为橡胶态状的弹 性体。因此,隔离层具有变形现象从而能够提高所受压力的缓冲效果。因此, 能够减小泡沫层所受的压力的影响,能够使泡沫层不容易受损坏。由此,能 够抑制柔软触感的损失。
具有由本发明的橡胶态状弹性体构成的隔离层的上述装饰板,能够将该 橡胶态状弹性体设为聚酯。聚氨酯类橡胶态状弹性体弹性高,冲击吸收性 也大,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所受的压力的缓冲效果。因此,能够减小泡沫层 所受压力的影响,并能够使泡沫层不容易被损伤。从而能够抑制柔软触感的 损失。
这样若在泡沫层上设置压缩部则会在装饰板上形成阶梯面。在本发明中, 该阶梯面能够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对于本发明的上述装饰板,伴随着压缩 部的形成在表皮层侧的外表面上可以形成阶梯面。如此则在将装饰板的背面 粘合在成形树脂等的粘附物的表面上时,容易使边缘部的背面紧贴在粘附物 上,从而使边缘部不容易脱落。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上述装饰板,伴随着压缩部的形成能够在基体材料 板侧的背面上形成阶梯面。这样,能够使装饰板上的外表面的边缘部变成平 坦面,从而变得美观。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上述装饰板,伴随着压缩部的形成能够在外表面和 背面上形成阶梯面。如上所述,要是在外表面和背面这两个面上形成阶梯面, 则与在任一个面上形成阶梯面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高度差变小,从而能够提 高伴随着泡沫层的压缩的表皮层的同步变形特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饰成形体,其在由成形体构成的芯材的表面上 具有上述任一个发明的装饰板。
因为在本发明的装饰成形体的芯材表面上具有上述装饰板,从而能够实 现具有柔软触感的装饰成形体。
另外,本发明能够设定为具有如下结构的装饰按键板。其第一装饰按键 板将表面装饰成具有基片、键顶和撑片,而且该装饰按键板的表面被装饰, 其中,该基片由树脂薄膜构成,该键顶设置在该基片上,该撑片与该键顶并 列地设置在该基片上,该装饰按键板的特征在于,撑片由上述任一发明的装 饰板构成。
在第一装饰板中将装饰板作为撑片来使用,因此能够实现具有撑片的装 饰按键板,该撑片具有柔软触感。除了这种优点之外,还能够实现如下的薄 型装饰按键板,即,具有由树脂构成的基片和设置在基片上的键顶和印刷粘 合层的装饰按键板,上述印刷粘合层是作为印刷层来形成的且由以软化或熔 解状态与键顶、撑片、基片接触而成的硬化体构成。而且,能够使本发明的 装饰按键板变成具有高精度地控制键顶和基片的固定位置、涂敷厚度的印刷 粘合层的装饰按键板。即,例如,与将粘合剂滴落在键顶的底面上而进行粘 合的现有的装饰按键板相比,在粘合层的位置、面积上不存在参差不齐的情 况,能够使本发明的装饰按键板变成键顶牢固地粘合并不容易脱落的薄型的 装饰按键板。特别是,因为在键顶之间具有框状的装饰板,所以指甲前部难 以进入到键顶和基片之间,从而能够实现键顶不容易脱落的薄型的装饰按键 板。
第二装饰按键板与第一装饰按键板相同,将装饰板作为撑片来使用。第 二装饰按键板具有基片和撑片,该撑片是上述任一发明中的装饰板,在其表 面上具有显示部,其中,该基片由树脂薄膜构成,该撑片设置在该基片上,。
在第二装饰按键板中,撑片由装饰板构成,在撑片的表面上具有显示文 字或数字、记号的显示部。换句话讲,键顶和相当于框架的部分都是由装饰 板构成的装饰按键板。因为键顶由装饰板构成,所以能够实现具有键顶的装 饰按键板,该键顶具有柔软触感。
第三装饰按键板是一种具有基片和键顶的装饰按键板,其中该基片由橡 胶状弹性体构成,该键顶设置在该基片上,而且该键顶的操作面被装饰,第 三装饰按键板的特征在于,键顶具有上述任一发明所述的装饰板。
因为在第三装饰按键板中在键顶主体的操作面上具有装饰板,所以能够 实现具有键顶的装饰按键板,该键顶具有柔软触感。除了这种优点之外,能 够对每个键顶进行各种设计的装饰,从而能够实现崭新的设计的装饰按键板。
第四装饰按键板在与在操作板上设置的按压操作部的操作面相反方向的 背面上具有按压件,该按压件从该背面向按压方向凸出,该第四装饰按键板 特征在于,操作板由上述任一发明的装饰板构成。
在第四装饰按键板中将装饰板用作操作板,因此,能够实现具有操作面 的装饰按键板,该操作面具有柔软触感。除了这种优点之外,例如,在装饰 按键板的背面侧具有电路板的情况下,该电路板具有碟形弹簧触点,从背面 凸出的按压件能够正确地按压碟形弹簧触点,从而能够实现能够进行正确的 按压操作的装饰按键板。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饰板的制造方法,该装饰板具有柔适涂层,该 柔适涂层由表皮层和泡沫层构成,该泡沫层层叠在与该表皮层的外表面相反 方向的背面上,该装饰板的特征在于,将泡沫层从柔适涂层的表皮层或泡沫 层侧的至少一侧沿厚度方向压扁的方式,以此而形成有底的槽部,在该槽部 的底面上将柔适涂层沿厚度方向切断。
在本发明的装饰板的制造方法中,在将泡沫层以沿厚度方向压扁的方式 压缩而形成有底的槽部底面中,将柔适涂层沿厚度方向切断,所以切断面的 泡沫层几乎不包含气泡而成为与固态层相同的结构。因此,与压缩之前的泡 沫层相比,即使被摩擦也不容易消去,并且药物也不容易侵入,从而在使用 时能够使泡沫层不容易受损坏。因此,与现有的表皮材料相比,能够提高耐 久性。
在本发明的上述装饰板的制造方法中,能够以环状形成上述槽部,并在 该环状槽部的底面上将柔适涂层沿厚度方向切断,以此设置通孔。要是这样 则在通孔的泡沫层的孔边缘部上也能够设置压缩部,孔边缘部的泡沫层即使 被摩擦也不容易消去,并且药物也不容易侵入,从而在使用时能够使孔边缘 部的泡沫层不容易受损坏。因此,与现有的表皮材料相比,能够提高耐久性。
在本发明的上述装饰板的制造方法中,通过热压焊法和声波熔敷法将 泡沫层以沿厚度方向压扁的方式压缩而形成有底的槽部。要是使用热压焊法 则能够使热传递到泡沫层的整个壁厚上,因此,能够制造厚的装饰板。要是 使用超声波熔敷法则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泡沫层进行加热,从而能够缩短压缩 工序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装饰板、装饰成形体及装饰按键板和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切断面的泡沫层几乎不包含气泡而成为与固态层相同的结构。因此,与未压 缩的泡沫层相比,即使被摩擦也不容易消去,并且药物也不容易侵入,从而 在实际使用时能够使泡沫层不容易被损坏。因此,与现有的表皮材料相比, 能够实现高耐久性的装饰板、装饰成形体及装饰按键板和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该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途,通 过以下的说明变得更加明确,该说明是参照附图进行叙述的。另外,需要理 解的是: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所进行适当的变更都属于本发明的 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装饰板的剖面图,图1A是装饰板A1的剖面图,图 1B是装饰板A2的剖面图,图1C是装饰板A3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装饰板A1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其中,图2A是表 示柔适涂层(soft-feel)的俯视图,图2B是沿图2A的II-II线的剖面图和夹 具(jig)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装饰板A1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其中,图3A是表 示柔适涂层的俯视图,图3B是沿图3A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装饰板A1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其中,图4A是表 示柔适涂层的俯视图,图4B是沿图4A的IV-IV线的剖面图和刀片(cutter blade)的剖面图。
图5是经过本发明的装饰板A1的制造工序而获得的装饰板A1,其中, 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沿图5A的V-V线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种装饰板的剖面图,其中,图6A是装饰板B1 的剖面图,图6B是装饰板B2的剖面图,图6C是装饰板B3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种装饰板的剖面图,其中,图7A是装饰板C1 的剖面图,图7B是装饰板C2的剖面图,图7C是装饰板C3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装饰板C1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其中,图8A是层 叠板的俯视图,图8B是沿图8A的VIII-VIII线的剖面图和夹具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装饰板C1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9A是层叠板 的俯视图,图9B是沿图9A的IX-IX线的剖面图和刀片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成形体的立体图。
图11是沿图10的XI-XI线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成形体的立体图。
图13是沿图12的XII-XII线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图12所示的装饰成形体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其中,图14A 是层叠板的俯视图,图14B是沿图14A的XIV-XIV线的剖面图和夹具的剖 面图。
图15是表示图12所示的装饰成形体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其中,图15A 是层叠板的俯视图,图15B是沿图15A的XV-XV线的剖面图和刀片的剖 面图。
图1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的俯视图。
图17是沿图16的XVII-XVII线的剖面图。
图18是表示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上的装饰板B1的俯视图。
图19是沿图18的XIX-XIX线的剖面图。
图2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1是沿图20的XXI-XXI线的剖面图。
图22是表示使用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上的装饰板的立体图。
图23是沿图22的XXIII-XXIII线的剖面图。
图2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的俯视图。
图25是图24的XXV-XXV线的剖面图。
图2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的俯视图。
图27是沿图26的XXVII-XXVII线的剖面图。
图28是表示实施例中的装饰板的边缘部的截面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 片。
图29是表示实施例中的装饰板的制造工序中的截面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 照片。
图30是表示形成在本发明的装饰板A1~A3上的通孔的剖面图,图30A 是装饰板A1的剖面图,图30B是装饰板A2的剖面图,图30C是装饰板A3 的剖面图。
图31是表示形成在本发明的装饰板B1~B3上的通孔的剖面图,图31A 是表示装饰板B1的剖面图,图31B是装饰板B2的剖面图,图31C是装饰 板B3的剖面图。
图32是表示形成在本发明的装饰板C1~C3上的通孔的剖面图,图32A 是表示装饰板C1的剖面图,图32B是装饰板C2的剖面图,图32C是装饰 板C3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附图中附图标记 标记局部或部件。此外,对于在各实施方式中共同的构件、材质、结构、制 造方法、作用效果,省略其重复说明。
装饰板的实施方式{图1~图9,图30~图32}:作为装饰板的实施方式, 对于在图1、图6、图7、图30~图32中所示的截面结构的装饰板A1~装饰 板C3,进行说明。
装饰板A1:装饰板A1如图1A中所示,通过层叠表皮层1和泡沫层2 来构成柔适涂层3。
柔适涂层3具有赋予柔软触感的功能。其中,表皮层1是构成柔适涂层3 的表面的固态层,形成为薄膜状。在与该表皮层1的外表面1a相反方向的背 面1b上层叠有泡沫层2,表皮层1保护着该泡沫层2。泡沫层2是构成柔适 涂层3的背面侧且含有气泡的层,由多孔材质的树脂层形成。而且,在装饰 板A1的边缘部上形成将泡沫层2向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2a,伴随着该压 缩部2a的形成在表皮层1侧的外表面1a上设置有阶梯面5。另外,能够在柔 适涂层3上设置贯穿壁厚的通孔40。如图30A所示,在该通孔40的边缘部 上也形成压缩部2a。
在此,对装饰板A1的各构成构件的材质进行说明。表皮层1的材质能够 使用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水性、抗药性的树脂或弹性材料。例如,能够举 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来酸酐(Styrene maleic anhydride)共聚物等聚苯乙烯型树脂,聚氨酯树脂、聚氯乙烯脂树脂、 热可塑性弹性材料等。而且能够使用使这些树脂含有可膨胀珠、中空状珠、 弹性珠、无机材料的树脂等的树脂组成物。通过这样的加入珠子或无机材料 来在表皮层1上形成凹凸,从而能够带来多种触感。所谓可膨胀珠是指加热 时成为中空的珠,作为其材料有如下:例如,聚氯酯、丙烯酸-聚氨酯共聚 物、聚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稀共聚物等。所谓中空状珠是指中空的球体, 作为其材质,例如列举出,偏二氯乙烯和丙烯腈等的共聚物、交联丙烯酸 (cross-linked acrylic)等。所谓弹性珠是具有如下性质的树脂粒子,即,施 加压力到其形状变化为止,然后放开时恢复弹性的树脂粒子,并且能够举出, 例如聚氯酯树脂、丙烯酸-聚氨酯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稀共 聚物等。作为无机材料能够举出,例如,(SiO2:也被称为硅石或 无水硅酸(anhydrous silicic acid))或水合硅酸盐(SiO2·xH2O)、水合硅酸 (Al2O39SiO2·xH2O)(hydrated aluminum)等。另外,在上述树脂组成物 中,有时还根据需要添加颜料、染料等着色剂,防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各种添加剂。另外,也能够使用脱模板或金属模,在表皮层1的外表面1a上 复制形成凹凸形状。这种表皮层1的厚度在5μm~200μm为佳,要是不足5μm, 容易被损坏而不能保护泡沫层2,要是超过200μm则硬度变强而使使用者的 触感变硬,从而不容易感觉到柔软触感。
泡沫层2的材质为能够膨胀成形的树脂或弹性材料,与表皮层1的材质 相同能够举出例如,即,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等的聚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氯乙稀树脂、热可塑 性弹性材料等。该泡沫层2中的气泡的体积比例优选为5%~90%。若超过 90%则定形性差从而操作变困难。另外,层压等的作业性变差。要是不足5 %则没有良好的柔软触感。该泡沫层2的厚度优选为100μm~1000μm,更优 选为200μm~500μm。要是不足100μm,则触感硬且不容易感觉到柔软触感, 若超过1000μm则由于泡沫层的弹性难以保持形状,从而难以形成三维形状。 压缩部2a是将泡沫层2的边缘部沿厚度方向压扁而形成的。该压缩层2a是 不作为泡沫层2发挥作用且实际上不包含气泡的层,最优选地,成为与表皮 层1等固态层相同的结构。但是,即使泡沫层2没有被完全压扁,只要在压 缩部2a中的气泡的体积比例为5%以下就为优选。
根据附图,对装饰板A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表皮层1、泡沫层2是通 过如下方式取得大的柔适涂层3(图2A),即,将各材料形成为板状之后, 通过层压作业层叠粘合。在层叠时层间的粘合不充分时,能够夹入底漆层或 粘合剂层来层叠粘合。另外,作为上述之外的制造方法,可以将两层进行一 体化处理之后加工成板状,还可以成为板状之后使之膨胀等而形成。另外, 也可以使用涂凝模塑法(slush molding)等公知的方法。接着,使用热压焊法或 超声波熔敷法,如图2B所示,从表皮层1侧按压夹具7到大的柔适涂层3, 将泡沫层2以向厚度方向压扁的方式进行压缩而形成有底的环状槽部6a(图 3A、图3B)。然后,将刀片8抵接至环状槽部6a的底部并沿厚度方向对柔 适涂层3(图4A、图4B)进行穿孔加工,从而获得装饰板A1(图5A、图5B)。 如上所述制造的装饰板A仅由柔适涂层3构成,不会夹入多余的层,从而能 够做成薄层,因此是一种比较好的制造方法。
下面,对装饰板A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即,根据装饰板A1,因为存 在压缩部2a,与未压缩的泡沫层2相比即使发生摩擦也不容易被削去,而且 能够使药物难以侵入。由此,在将装饰板A1的背面粘合在树脂成形体等上并 作为带有装饰板A1的成形体来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使泡沫层2的边缘部难以 损坏,与现有的表皮材料相比,能够提高耐久性。
装饰板A2:装饰板A2与装饰板A1不同的构成在于,如图1B所示,在 柔适涂层3中的背面的边缘部上设有阶梯面5。其余的结构及作用效果与装饰 板A1相同。
柔适涂层3与装饰板A1相同,具有赋予柔软触感的功能。而且,在装饰 板A2的边缘部上也形成将泡沫层2沿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2a并设置有阶 梯面5,但与装饰板A1不同,表皮层1没有变形。而且,在柔适涂层3中能 够设置贯穿壁厚的通孔40。如图30B所示,在该通孔40的边缘部上也形成 压缩部2a。
对装饰板A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与装饰板A1相同,表皮层1、泡沫 层2将各材料形成为板状。接着,使用热压焊法或超声波熔敷法,从泡沫层2 侧按压夹具7到大的柔适涂层3,将泡沫层2以沿厚度方向压扁的方式压缩, 从而形成有底的环状槽部。然后使刀片8从表皮层1侧向环状槽部的底面穿 过并沿厚度方向对柔适涂层3进行穿孔加工,从而获得装饰板A2。
装饰板A3:装饰板A3与装饰板A1不同的构成在于,如图1C所示,在 柔适涂层3中的表皮层1侧的外表面1a和泡沫层2侧的背面这两个面的边缘 部设置有阶梯面5。其余的结构及作用效果与装饰板A1相同。
柔适涂层3与装饰板A1相同,具有赋予柔软触感的功能。而且,在装饰 板A3的边缘部上也形成将泡沫层2沿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2a。而且,在 柔适涂层3中能够设置贯穿壁厚的通孔40。如图30C所示,在该通孔40的 边缘部上也形成压缩部2a。
对装饰板A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与装饰板A1相同,表皮层1、泡沫 层2是通过将各材料形成为板状来取得大的柔适涂层3。接着,使用热压焊法 或超声波熔敷法,从表皮层1侧和泡沫层2侧这两侧按压夹具7到大的柔适 涂层3,将泡沫层2以沿厚度方向压扁方式压缩,从而形成有底的环状槽部。 然后使刀片8从一侧的环状槽部的底面向另一侧的环状槽部的底面穿过并沿 厚度方向对柔适涂层3进行穿孔加工,从而获得装饰板A3。
接下来说明的装饰板B1到装饰板B3是在从装饰板A1到装饰板A3的各 背面上设有基体材料板4的装饰板。下面,对装饰板B1~装饰板B3进行详 细说明。
装饰板B1:装饰板B1如图6A所示,具有柔适涂层3和基体材料板4, 而且在柔适涂层3的背面3a上层叠有基体材料板4,其中,该柔适涂层3具 有表皮层1和泡沫层2。
柔适涂层3的构成与装饰板A1相同。另一方面,基体材料板4为薄膜状 且具有赋予装饰板B1定形性的功能。此外,能够设置贯穿柔适涂层3及基体 材料板4的壁厚的通孔40。如图31A所示,在该通孔40的边缘部上也形成 压缩部2a。
基体材料板4的材质可以为硬质树脂,并能够使用根据ASTM-D883被 定义且根据JIS K7203得到的弯曲弹性模量在稳定状态下为7000kg/cm2以上。 具体地讲,列举出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萘二酸丁醇酯树 脂、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 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苯醚树脂、聚醚醚树脂,聚苯 硫树脂、聚苯醚树脂等热可塑性树脂、或者这些的复合树脂。此外,通过在 热可塑料性树脂中添加粉末状或纤维状的金属、玻璃等填充剂,还能够提高 尺寸精度或耐热性。基体材料板4的厚度优选为100μm~500μm。要是不足 100μm则强度小,在后面的加工中与芯材的树脂形成一体来使用的情况下, 存在容易被损坏的可能性,进而刚性也小,例如,即使作为嵌入成形的前工 序预成形为立体形状也不容易保持该形状。若超过500μm则刚性大,例如、 不容易预成形为立体形状,从而难以嵌入成形。
对于装饰板B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表皮层1、泡沫层2是将各材料形 成为板状之后,通过层压作业将这些各层和基体材料板4层叠粘合而得到大 的层叠板6。在层叠时层间的粘合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夹入底漆层或粘合剂 层而能够层叠粘合。另外,还能够预先制造好柔适涂层3。由于也能够在柔适 涂层3上层压基体材料板4,所以层压工序不需要将所有的层一次性层叠。接 着,使用热压焊法或超声波熔敷法,与装饰板A1相同地进行加工而得到装饰 板B1。如上所述制造的装饰板B1仅由柔适涂层3和基体材料板4构成,不 夹入多余的层而能够做成薄层,因此是优选的。之后,与装饰板A1相同设置 压缩部2a。
对装饰板B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根据装饰板B1,在泡沫层2的边缘 部2上设有沿厚度方向压扁而形成的压缩部2a,该压缩层2a几乎不包含气泡, 变成与固态层相同的结构,因此与未压缩的泡沫层2相比,即使被摩擦也不 容易被磨损,而且药物也不易侵入。由此,在使用装饰板B1时泡沫层2的边 缘部不容易被损坏,与现有的表皮材料相比,能够提高耐久性。
装饰板B2:装饰板B2与装饰板B1不同的结构,如图6B所示,在于柔 适涂层3和基体材料板4中的各自的边缘部。其余的结构及作用效果与装饰 板B1相同。
柔适涂层3具有赋予柔软触感的功能,并且基体材料板4为薄膜状且具 有向装饰板B2赋予定形性的功能。而且,在装饰板B2的边缘部上也形成将 泡沫层2沿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2a,但与装饰板B1不同地,在基体材料 板4侧的背面4a上设置阶梯面5而形成压缩部2a。而且,能够设置贯穿柔适 涂层3及基体材料板4的壁厚的通孔40。如图31B所示,在该通孔40的边 缘部上也形成压缩部2a。
对装饰板B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与装饰板B1相同,表皮层1、泡沫 层2在将各材料形成为板状之后,通过层压作业将这些各层和基体材料板4 层叠粘合而得到大的层叠板6。接着,使用热压焊法或超声波熔敷法,从基体 材料板4侧按压夹具7到大的层叠板6,将泡沫层2以沿厚度方向压扁的方式 压缩而形成有底的环状槽部。然后使刀片8从表皮层1侧向环状槽部的底面 穿过并沿厚度方向对层叠板6进行穿孔加工,从而获得装饰板B2。
装饰板B3:装饰板B3与装饰板B1的不同的结构,如图6C所示,在于 柔适涂层3和基体材料板4中的各自的边缘部。其余的结构及作用效果与装 饰板B1相同。
柔适涂层3与装饰板B1相同,具有赋予柔软触感的功能,并且基体材料 板4为薄膜状且具有向装饰板B3赋予定形性的功能。而且,在装饰板B3的 边缘部上也形成将泡沫层2沿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2a,但与装饰板B 1不 同地,伴随着压缩部2a的形成在表皮层1侧的外表面1a和基体材料板4侧 的背面4a这两个面上设置有阶梯面5。而且,能够设置贯穿柔适涂层3及基 体材料板4的壁厚的通孔40。如图31C所示,在该通孔40的边缘部上也形 成压缩部2a。
对装饰板B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与装饰板B1相同,表皮层1、泡沫 层2在将各材料形成为板状之后,通过层压作业将这些各层和基体材料板4 层叠粘合而得到大的层叠板6。接着,使用热压焊法或超声波熔敷法从表皮层 1侧和基体材料板4侧的两侧按压夹具7到大的层叠板6,将泡沫层2以沿厚 度方向压扁的方式压缩而形成有底的环状槽部。然后,使刀片8从一侧的环 状槽部的底面向另一侧的环状槽部6b的底面穿过,以此沿厚度方向对层叠板 6进行穿孔加工,从而获得装饰板B3。
接着进行说明的装饰板C1到装饰板C3,是在装饰板B1到装饰板B3的 泡沫层2和基体材料板4之间分别具有作为“隔离层”的弹性层9的装饰板。 下面,对装饰板C1~装饰板C3进行详细说明。
装饰板C1:装饰板C1与装饰板B1的不同的结构在于,如图7A所示, 具有弹性层9。其余的构成与装饰板B1相同。
弹性层9是夹在柔适涂层3的背面3a和基体材料板4之间的固态层,而 且是具有使传到基体材料板4上的热和压力难以传到柔适涂层3的功能的层。 此外,能够设置贯穿柔适涂层3、基体材料板4及弹性层9的壁厚的通孔40。 如图32A所示,在该通孔40的边缘部上也形成压缩部2a。
在此,对弹性层9的材质进行说明。弹性层9可以使用热固化橡胶或热 可塑性弹性材料等的橡胶状弹性物,特别是适合热传导性低的、热吸收性高 的、缓和压缩压力的、吸收压缩压力的。例如,在热固化橡胶中,可以举出 天然橡胶、硅橡胶、乙丙橡胶、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等, 在热可塑性弹性材料中,可以举出苯乙烯类热可塑性弹性材料、烯烃类热可 塑性弹性材料、酯类热可塑性弹性材料、聚氨酯类热可塑性弹性材料等。另 外,除了橡胶状弹性物之外,半硬质树脂的聚乙稀或兼备透明性和抗冲击性 的丁苯嵌段共聚物在热传导性低、热吸收性高、缓和并吸收压缩压力的方面 能够合适地使用。在这种材料之中,伸拉特性或撕拉强度高、压缩压力的缓 冲性或冲击吸收性高、而且具有良好的层压加工性的聚氨酯橡胶或聚氨酯类 热可塑性弹性材料为适合。另外,若考虑到与泡沫层2或基体材料板4的密 封性及粘合性、泡沫层2或基体材料板4的层叠工序,则进一步优选为聚氨 酯类热可塑性弹性材料。弹性层的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上,更优选变为 150μm~500μm。在弹性层9的厚度为不足50μm的情况下,热和压力的缓冲 效果小,不能将柔适涂层3的泡沫层2所受的热或压力抑制到小。因此,泡 沫层2容易被压扁,有可能会破坏柔软触感。另外,在50μm以上~不足150μm 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向柔适涂层3的热和压力的传递,从而泡沫层2不容易 被压扁。还有,在150μm以上的情况下使所得到的装饰板C1的表面变形时 的负荷小,能够给操作者以良好的柔软的手触感。另外,当超过500μm时能 够充分抑制向柔适涂层3的热和压力的传递,但导致装饰板C1的整体厚度变 厚,从而从薄型化的观点来看,最好在500μm以下。
根据附图,对于装饰板C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表皮成1、泡沫层2、 弹性层9在将各材料形成为板状之后,通过层压作业将这些各层和基体材料 板4层叠粘合而得到大的层叠板10(图8A)。接着,使用热压焊法或超声波 熔敷法,从表皮层1侧按压夹具7到大的层叠板10(图8B),将泡沫层2以 沿厚度方向压扁的方式压缩而形成有底的环状槽部10a(图9A)。然后使刀 片8接触环状槽部10a的底面(图9B)并而沿厚度方向对层叠板10进行穿 孔加工,从而获得装饰板C1。
说明装饰板C1的作用效果。根据装饰板C1,除了发挥与装饰板B1相同 的作用效果的以外,由于具有使从基体材料板4侧传过来的热和压力难以传 递到柔适涂层3的弹性层9,因此能够使层叠在装饰板C1的外表面侧的柔适 涂层3从背面侧所受到的热和压力的影响变小。例如,在进行形成装饰板C1 和树脂成形体成为一体的成形体的嵌入成形的情况下,当以柔适涂层3与金 属模面相接触的方式进行装饰板C1的嵌入成形时,射出到金属模内的熔解树 脂冲击到基体材料板4上,从而使基体材料板4受到该熔解树脂的热和压力。 由于弹性层9将该基体材料板4所受到热和压力进行缓冲,从而不容易传到 柔适涂层3,并能够使构成柔适涂层3的背面侧的泡沫层2受到的热和压力的 影响变小。泡沫层2受到的热和压力的影响小则能够使泡沫层2难以压扁, 从而能够抑制柔软触感的消失。
弹性层9具有应变现象,能够提高缓冲受到的压力的效果。因此,能够 降低泡沫层2所受的压力的影响,能够使泡沫层2难以压扁。由此,能够抑 制柔软触感的消失。
装饰板C2:装饰板C2与装饰板C1的不同,如图7B所示,在于柔适涂 层3、弹性层9、基体材料板4中的各自的边缘部的结构。其余的结构及作用 效果与装饰板C1相同。
柔适涂层3与装饰板C1相同,具有赋予柔软触感的功能,并且基体材料 板4为薄膜状且具有向装饰板C2赋予定形性的功能。而且,在装饰板C2的 边缘部上也形成将泡沫层2沿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2a,但与装饰板C1不 同地,伴随着压缩部2a的形成在基体材料板4侧的背面4a上形成阶梯面5。 而且,能够设置贯穿柔适涂层3、基体材料板4及弹性层9的壁厚的通孔40。 如图32B所示,在该通孔40的边缘部上也形成压缩部2a。
对装饰板C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与装饰板C1相同地,表皮层1、泡 沫层2、弹性层9将各材料形成为板状之后,通过层压作业将这些各层和基体 材料板4层叠粘合而得到大的层叠板10。接着,使用热压焊法或超声波熔敷 法,从基体材料板4侧将夹具7按压到大的层叠板10,从而将泡沫层2以沿 厚度方向压扁的方式压缩而形成有底的环状槽部。而且使刀片8从表皮层1 侧向环状槽部的底面穿过并沿厚度方向对层叠板10进行穿孔加工,从而获得 装饰板C2。
装饰板C3:装饰板C3与装饰板C1的不同的构成点,如图7C所示,在 于柔适涂层3、弹性层9、基体材料板4中的各自边缘部的结构。其余的结构 及作用效果与装饰板C1相同。
柔适涂层3与装饰板C1相同,具有赋予柔软触感的功能,并且基体材料 板4为薄膜状且具有向装饰板C3赋予定形性的功能。而且,在装饰板C3的 边缘部上也形成将泡沫层2沿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2a,但与装饰板C1不 同地,伴随着压缩部2a的形成在表皮层1侧的外表面1a和基体材料板4侧 的背面4a这两个面上形成阶梯面5。而且,能够设置贯穿柔适涂层3、基体 材料板4及弹性层9的壁厚的通孔40。如图32C所示,在该通孔40的边缘 部上也形成压缩部2a。
下面,对装饰板C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与装饰板C1相同,表皮层1、 泡沫层2、弹性层9在将各材料形成为板状之后,通过层压作业将这些各层和 基体材料板4层叠粘合而得到大的层叠板10。接着,使用热压焊法或超声波 熔敷法,从表皮层1侧和基体材料板4侧这两侧将夹具7按压到大的层叠板 10,将泡沫层2以沿厚度方向压扁的方式压缩而形成有底的环状槽部。而且 使刀片8从一侧的环状槽部的底面向另一侧的环状槽部6b的底面穿过并沿厚 度方向对层叠板10进行穿孔加工,从而获得装饰板C3。
装饰成形体的实施方式(图10~图15):装饰成形体能够使用上述装饰板, 并以如图10~图15所示的方式实施。
第一实施方式{图10,图11}:将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成形体11用图10, 图11来显示。装饰成形体11是覆盖安装在移动电话机等上的外部连接端子 的套构件11,图10是套构件11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套构件11的剖面图。 第一实施方式的套构件11具有装饰板B1和作为“芯材”的套主体12。
装饰板B1如上所述具有柔适涂层3和基体材料板4,并将基体材料板4 层叠在柔适涂层3的背面3a上,其中,上述柔适涂层具有表皮层1和泡沫层 2。而且在装饰板B1的边缘部上形成有将泡沫层2沿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 2a,伴随着该压缩部2a的形成在表皮层1侧的外表面1a上形成阶梯面5。该 装饰板B1在后述的套主体12的表面上粘合有基体材料板4的背面4b。
套主体12形成为壁厚薄的矩形平板。在与图外的外部连接端子相对向的 背面上设有凹部12a,并在该凹部12a的大致中央形成有与外部连接端子相卡 合的卡合突起12b。另外,用于将套构件11安装在图外的机壳(chassis)上 的安装突起12c,向与卡合突起12b相同方向突起,并在该安装突起12c的前 端上设有防脱部12d,以便套构件11难以从机壳脱落。
作为芯材的套主体12可以使用由能够与基体材料板4粘合的热可塑性弹 性材料构成的材料。可以举出烯烃类热可塑性弹性材料、苯乙烯类热可塑性 弹性材料、酯类热可塑性弹性材料、聚氨酯类热可塑性弹性材料等各种热可 塑性弹性材料。
对套主体1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以使装饰板B1与套主体12的 表面成为同一形状的方式,使用金属模和夹具进行预成形。接着,以该装饰 板B1的表皮层1与套主体12的成形金属模的模槽面相接触的方式嵌入该装 饰板B1,并关闭成形金属模。之后,向模槽内射出用于形成套主体12的热 可塑性弹性材料来形成套主体12。此时熔解树脂冲击到装饰板B1的基体材 料板4上并粘合。最后,打开成形金属模,能够得到作为装饰成形体11的套 构件11,上述套构件11是将装饰板B1和套主体12成形为一体的。
对套构件1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根据套构件11,在套主体12的表面 上具有装饰板B1,因此能够保持柔软触感,并能够实现高耐久性的套构件11。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使用装饰板B1进行了例示,但代替装饰板B1可 以使用装饰板A1~A3,B2,B3,C1~C3。
第二实施方式{图12~图15}:将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成形体13用图12~ 图15来显示。装饰成形体13是移动电话等机壳13,图12是机壳13的立体 图,图13是机壳13的剖面图。第二实施方式的机壳13具有装饰板C1和作 为“芯材”的树脂成形体14。
装饰板C1如上所述具有柔适涂层3和弹性层9和基体材料板4,并将弹 性层9层叠在柔适涂层3的背面3a上,将基体材料板4层叠在弹性层9的背 面9a上,其中,上述柔适涂层具有表皮层1和泡沫层2。在这种装饰板C1 上形成有贯穿柔适涂层3、弹性层9及基体材料板4的壁厚且以俯视方式观察 为矩形形状的通孔15。在该装饰板C1的外边缘部及通孔15的孔边缘部上形 成将泡沫层2沿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2a,伴随着该压缩部2a的形成在表皮 层1侧的外表面1a上形成阶梯面5。该装饰板C1在后述的机壳13的表面上 粘合有基体材料板4的背面4b。
树脂成形体14是热可塑性树脂,并形成为浅底矩形形状的容器。在该树 脂成形体14的边缘上设置有与图外的树脂成形体相卡合的环状突起14a,并 在该树脂成形体14的底面上设置有与装饰板C1的通孔15一起形成贯通孔的 通孔14b。
作为芯材的树脂成形体14可以使用由能够与基体材料板4粘合的热可塑 性弹性树脂构成的材料。可以举出如下各种热可塑性树脂,即,聚乙稀树脂、 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 聚苯醚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苯硫树脂、聚苯醚树脂等。
根据附图,对机壳1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通过层压作业将表皮 成1、泡沫层2、弹性层9、基体材料板4层叠粘合从而得到大的层叠板10(图 14A)。接着,使用热压焊法或超声波熔敷法,将夹具7从表皮层1侧按压到 大的层叠板10(图14B),将泡沫层2以沿厚度方向压扁的方式压缩而形成 有底的环状槽部10a(图15A)。而且使刀片8抵接至环状槽部10a的底面(图 15B)并沿厚度方向对层叠板10进行穿孔加工,从而获得设有通孔15的装饰 板C1。以使装饰板C1与树脂成形体14的表面成为同一形状的方式使用金属 模和夹具进行预成形。接着,以该装饰板C1的表皮层1与树脂成形体14的 成形金属模的模槽面相接触的方式嵌入该装饰板C1,并关闭成形金属模。之 后,向模槽内射出用于形成树脂成形体14的热可塑性弹性材料来形成树脂成 形体14。此时熔解树脂冲击到装饰板C1的基体材料板4上并粘合。最后, 打开成形金属模,能够得到作为装饰成形体13的机壳13,该上述机壳13是 将装饰板C1和树脂成形体14成形为一体的。
下面,对机壳13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根据机壳1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套 构件11相同地,在树脂成形体14的表面上具有装饰板C1,因此能够保持柔 软触感,并能够实现高耐久性的机壳13。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使用装 饰板C1进行了例示,但代替装饰板C1可以使用装饰板A1~A3,B1~B3, C2、C3。
装饰按键板的实施方式{图16~图27}:装饰按键板能够使用上述装饰板, 并以如图16~图27所示的方式实施。
第一实施方式{图16~图19}:将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16显示在 图16~图19中。如16是装饰按键板16的俯视图,图17是装饰按键板16 的剖面图,图18是由装饰板B1构成的撑片(Frame Sheet)17的俯视图,图 19是撑片17的剖面图。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16具有撑片17、键顶18、 基片19、印刷粘合层20。
撑片17由上述的装饰板B1构成,且以俯视的方式观察形成为矩形形状。 撑片17具有柔适涂层3和基体材料板4,并将基体材料板4层叠在泡沫层2 的背面2a上,其中,上述柔适涂层3具有表皮层1和泡沫层2。在这种撑片 17上形成有贯穿柔适涂层3及基体材料板4的壁厚且以俯视的方式观察为矩 形形状的多个通孔17a。而且在撑片17的边缘部及通孔17a的孔边缘部上形 成将泡沫层2沿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2a,伴随着该压缩部2a的形成在表皮 层1侧的外表面1a上形成阶梯面5。从薄型化的要求来看,撑片17的厚度优 选为0.2mm~0.5mm左右。
以俯视方式观察键顶18形成为矩形形状。而且被设置在撑片17中的通 孔17a的孔内。从与撑片17的高度的协调性方面来看,键顶18的厚度优选 为0.2mm~0.6mm左右。
基片19形成为与撑片17的外形相同的矩形。该基片19保持装饰按键板 16的形状,并成为在表面上承载撑片17和键顶18的基部。而且在键顶8被 按压时基片9稍微被弯曲,从而按压设置在位于基片19的背面侧的图外的基 板上的触点。此外,在基片19的背面,按压图外的触点的部分上设有象按压 件似的鼓起点。从薄型化的要求来看,基片19的厚度优选为150μm以下,更 优选为50μm以下。
印刷粘合层20是将撑片17和键顶18粘合在基片19上的粘合剂层,通 过印刷来形成。该印刷粘合层20使用通过加热来软化和熔解的原料。如图17 所示,存在于键顶18和基片19之间的印刷粘合层20,被设置在键顶18的整 个底面18a上,并沿着键顶18的侧面18b形成为一个面。另一方面,设置在 于撑片17和基片19之间的印刷粘合层20未设置到撑片17与键顶18邻接的 边缘上。因此,在撑片17与键顶18邻接的边缘上,没有印刷粘合层20,生 成撑片17和基片19不粘合的间隙部21。而且,该间隙部21中基片19成为 不被撑片17约束的非约束区域。
键顶18的材质由热固化树脂、热可塑性树脂等硬质树脂来构成。例如, 作为热固化树脂可以使用,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硅树脂等;作为热可塑 性树脂可以使用聚碳酸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 聚酯树脂、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还可以使用这些的混合树脂等。
基片19的材质由树脂薄膜构成,可以使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树脂薄膜、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薄膜、聚氨酯树脂薄膜、聚酰胺树脂薄 膜、聚丙烯树脂薄膜、聚苯乙烯树脂薄膜、氟树脂薄膜、离聚物树脂薄膜、 聚碳酸酯树脂薄膜、聚氯乙烯树脂薄膜等。
印刷粘合层20的材质可以使用通过加热来软化或熔解的物质。例如,可 以举出丙烯酸类、氯乙烯类、聚酯类、聚氨酯类等的树脂、蜡、橡胶等。印 刷形成时的作为墨水的状态为如下,即,具有在涂敷时仅能够印刷的流动性, 且之后具有保持固态状态的性质。可以使用被溶剂溶解和被分散的溶剂稀释 型的墨水,或将在常温下为固态状态的固体物热熔解成液体状的类型的墨水。 但是,从在键顶18等的规定的底面上高精度精细地印刷的印刷适合性的观点, 或溶剂很快被蒸发而印刷后立即变成固态状态来保持印刷的形状的观点来 看,优选使用溶剂稀释型墨水。其中,从抑制在加热、通过按压来进行的粘 合工程中印刷粘合层20的下垂、变形的观点来看,与通过加热熔解型相比, 软化型的材质更好。
下面,对按键板16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将表皮层1、泡沫层 2、基体材料板4层叠粘合而成的层叠板6的表皮层1侧上,使用热压焊法或 超声波熔敷法,形成有底的环状槽部之后,将刀片8接触环状槽部的底面进 行穿孔加工,从而获得设有通孔17a的撑片17(装饰板B1)。接着,在键顶 18上形成了文字、记号等,通过丝网印刷、移印、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在 撑片17、键顶18上形成印刷粘合层20。之后,将撑片7、键顶18对基片19 进行对位,用热压焊机等从基片19侧加热并按压规定的区域,使基片19与 撑片17、键顶18粘合。通过以上,能够得到装饰按键板16。此外,关于加 热、按压的条件,因作为印刷粘合层20来使用的材料、印刷粘合层20的层 厚、基片19的膜厚度等而变化,按压部20的表面温度为120℃~220℃,更 优选为140℃~170℃;按压时间为1秒~20秒,更优选为5秒~10秒;压力 为30kg~500kg/20~25cm2,更优选为50kg~300kg/20~25cm2。
对装饰按键板16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根据装饰按键板16,因为将装饰 板B1作为撑片17来使用,所以能够具有保持柔软触感的撑片17,从而能够 实现高耐久性的装饰按键板16。另外,因为具有由树脂薄膜构成的基片19, 设置在基片19上的键顶18以及印刷粘合层20,从而能够实现薄型装饰按键 板16。而且,通过印刷粘合层20能够高精度地控制键顶18和基片19的粘合 位置和涂敷厚度,从而能够形成键顶18牢固地粘合且不容易脱落的薄型的装 饰按键板16。特别是由于在键顶18之间具有撑片17,因此能够实现如下的 薄型的装饰按键板16,即,指甲的前端难以进入键顶18和基片19之间且键 顶18不容易脱落的装饰按键板16。
第二实施方式{图20~图23}:将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22显示在 图20~图23中。图20是装饰按键板22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21是沿图20 的SM-SM线的剖面图,图22是由装饰板B1构成的显示层23的立体图, 图23是显示层23的剖面图。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22具有键顶25和 基片26,上述键顶25具有显示层23和键顶主体24。
显示层23由上述的装饰板B1构成,以俯视的方式观察形成为矩形形状。 即,显示层23具有柔适涂层3和基体材料板4,并将基体材料板4层叠在柔 适涂层3的背面3a上,其中,上述柔适涂层3具有表皮层1和泡沫层2。而 且在显示层23的外边缘部上形成将泡沫层2沿厚度方向压扁的压缩部2a,伴 随着该压缩部2a的形成在表皮层1侧的外表面1a上形成阶梯面5。在这种显 示层23上印刷形成有表示数字、记号等的显示部23a(在图中为“1”)。用图 外的粘合剂将上述的显示层23粘合在后述的键顶主体24的操作面24a上, 从而构成键顶25。
以俯视方式观察键顶主体24形成为与显示层23相同的矩形形状。而且, 在与操作面24a相反方向的背面24b侧端部上设有向外侧凸出的环状锷部 24c。该键顶主体24的背面24b侧用图外的粘合剂粘合在后述的基片26上。
基片26是承载键顶25的基部,在基片26的操作面侧凸出地形成有粘合 键顶25的底座部26a。在与操作面相反方向的背面侧上,在每个底座部26a 上向按压方向凸出地形成有按压件26b,上述按压件26b按压设置在图外的基 板上的触点。
键顶主体24的材质是热可塑性树脂等的硬质树脂。例如,可以使用聚碳 酸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对苯 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还有这些的混合树脂。
基片26的材质是具有高反弹性的橡胶态弹性体。例如,可以使用硅橡胶、 丙烯酸橡胶、乙丙橡胶、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苯乙烯类 热可塑性弹性材料、烯烃类热可塑性弹性材料、酯类热可塑性弹性材料、聚 氨酯类热可塑性弹性材料等。
对装饰按键板2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装饰板B1的表皮层1 上印刷形成显示部23a来取得显示层23。接着,将该显示层23的基体材料板 4侧粘合在模具成形的键顶主体24的操作面24a上,从而得到键顶25。最后, 在模具成形的基片26的底座部26a上用图外的粘合剂粘合键顶主体24的背 面24b,从而能够得到装饰按键板22。
对装饰按键板22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根据装饰按键板22,因为在键顶 25的表面上具有由装饰板B1构成的显示层23,所以能够具有保持柔软触感 的键顶25,并能够实现高耐久性的装饰按键板22。另外,能够分别对键顶25 实施各种设计的装饰,从而能够实现崭新设计的装饰按键板22。
第三实施方式{图24,图25}:用图24,图25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 按键板27。图24是由装饰板B1构成的操作板28的俯视图,图25是表示操 作板28的剖面图。第三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27具有操作板28和按压件29。
操作板28由上述的装饰板B1构成,且以俯视方式观察形成为矩形形状。 即,具有作为“撑片”的柔适涂层3和作为“基片”的基体材料板4,并在泡沫层 2的背面2a上层叠有基体材料板4,其中,上述柔适涂层3具有表皮层1和 泡沫层2。而且,操作板28的边缘部上形成有将泡沫层2沿厚度方向压扁的 压缩部2a,伴随着该压缩部2a的形成在表皮层1侧的外表面1a上设置有阶 梯面5。在这种操作板28的操作面28a上形成有底的作为“凹部”的显示部28b, 并且该显示部28b的周围成为按压操作部,其中,上述显示部28b显示数字、 记号等。
按压件29由树脂构成,且形成为半球状。而且,在与操作面28的操作 面28a相反方向的背面28c上设有从该背面28c向按压方向以半圆形屋顶状 凸出的按压件29。
按压件29的材质可以使用反应固化型树脂或热可塑性树脂等硬质树脂。 例如,优选为丙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液体状的光反应固化型树 脂。如果使用这些树脂,能够通过滴落或复制到操作板28的背面28c来简单 地成形按压件29。
对装饰按键板27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对装饰板B1按压已被加 热的夹具和刻印,形成有底的作为“凹部”的显示部28b,从而的获得操作板 28(装饰板B1),其中,上述显示部28b显示数字、记号等。此时,泡沫层 2被压缩,形成显示部28b的凹面。最后,用液体状树脂在操作板28的背面 28c上成形按压件29,从而获得装饰按键板27。
对装饰按键板27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根据装饰按键板27,因为将装饰 板B1作为操作板28来使用,所以能够具有保持柔软触感的操作面28a,从 而能够实现高耐久性的装饰按键板27。
形成在操作板28上的显示部28b的凹面上没有外露泡沫层2,从而在使 用时泡沫层2不容易被损坏。因此,能够实现高耐久性的装饰按键板27。
从操作板28的背面的28c凸出的按压件29能够准确地按压图外的触点, 从而能够实现能够进行准确的按压操作的装饰按键板27。
第四实施方式{图26,图27}:将第四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30显示在 图26,图27中。图26是装饰按键板30的俯视图,图27是沿图26的SP- SP线的剖面图。第四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板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饰按键 板17不同的点在于键顶31的结构。
即,该装饰按键板30,不仅其框架部分,键顶部分也由上述的装饰按键 板B1构成。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装饰按键板16中具有与由装饰板B1 构成的撑片17不同的树脂构成的键顶18,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 是撑片32,键顶31也由装饰板B1形成。即,对一张装饰板B1进行加工而 变成撑片32和键顶31。
以俯视方式观察环状的隔槽31a以矩形形状形成在该装饰按键板30上, 从而形成键顶31和撑片32的边界。而且,在键顶31的表面上印刷形成有显 示数字、记号等的显示部31b。在隔槽31a的侧面上形成有将泡沫层2沿厚度 方向压扁的压缩部2a,伴随着该压缩部2a的形成在表皮层1侧的外表面1a 形成有阶梯面5。从与撑片32的高度的协调性方面来看,键顶31的厚度优选 为0.2mm~0.6mm左右,从薄型化的要求来看,撑片32的厚度优选为0.2mm~ 0.5mm左右。由薄膜构成的基片33通过由印刷形成的印刷粘合层34在装饰 板B1的背面上与装饰板B1粘合。
对装饰板3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使用热压焊法或超声波熔敷法, 在将表皮层1、泡沫层2、基体材料板4层叠粘合的层叠板6的表皮层1侧形 成由压缩部31a构成的隔槽31a。在被隔槽31a隔开的键顶31部分上印刷形 成显示部31b,该显示部31b显示文字、记号等。而且,与键顶31和撑片32 相对应地在装饰板B1的背面上设置印刷粘合层34,并与基片33粘合。之后, 将刀片8抵接至隔槽31a的底面来设置贯穿装饰板B1的通孔17a。通过以上 可以得到装饰按键板30。
对装饰按键板3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根据装饰按键板30,因为将装饰 板B1使用在键顶31及撑片32,所以能够变为保持柔软触感的键顶31及撑 片32,从而能够以斩新的设计实现高耐久性的装饰按键板30。
在各实施方式中共同的变形例:在装饰按键板16、22、27、30中例示了 使用装饰板B1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装饰板A1~A3、B2、B3、C1~ C3。特别是,要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装饰按键板16中的撑片中使用装饰板 B2、B3、C2、C3则因为在基体材料板4侧具有阶梯面,所以能够容易地设 置间隙部21。
例子
下面,通过显示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 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此外,对于装饰板,将上述的装饰板B1作为 代表例来进行说明。
1.装饰板的制造
实施例1:将作为表皮层(1)的厚度30μm的聚氨酯薄膜和作为泡沫层 (2)的厚度350μm的聚氨酯膨胀物进行层加工,从而获得柔适涂层(3)。 还有,在柔适涂层(3)的泡沫层(2)侧上将作为基体材料板(4)的厚度125μm 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进行层叠加工,从而制造层叠板(6)。接着, 使用超声波熔敷法,对层叠板(6)从表皮层(1)侧按压超声波用夹具(7), 将泡沫层(2)以沿厚度方向压扁的方式压缩而形成有底的环状槽部(6a)。 而且,将刀片(8)接触环状槽部(6a)的底面并沿厚度方向对层叠板(6) 进行穿孔加工,从而制造在外边缘部上具有压缩部(2a)的试验材料1的装 饰板(B1)。将试验材料1的剖面显示在图28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的照片上。 另外,环状槽部(6a)的剖面,如图29的扫描行电子显微镜照片所示,泡沫 层(2)中的压缩部(2a)的厚度为120μm,从而可知与起初的厚度(350μm) 相比被压缩到大致34%。表皮层(1)的厚度为25μm,从而可知与起初的厚 度(30μm)相比被压缩到大致84%。
比较例1:制造与实施例1相同的层叠板(6)之后,不形成环状槽部(6a) 用刀片(8)进行穿孔加工来制造试验材料2。
2.装饰板的评价
对于装饰板的耐磨性和耐醇性,以如下方式进行测量,并进行了评价。 其测量结果显示在表1中。
“耐磨性”:使用磨砂橡皮(株式会社SAKURAKUREPASU社制造的 RADIC 500B),以负荷为500g、移动行程为25mm、速度为往返60/分钟的 条件,摩擦装饰板的边缘部。然后测量了到装饰板损坏为止的往返次数。在 表1中显示其测量值。
“耐醇性”:使用浸透了消毒用酒精(81.4%的乙醇)的脱脂,以负荷为 1,000g、移动行程为25mm、速度为往返60/分钟的条件,擦装饰板的边缘 部。然后测量了到装饰板损坏为止的往返次数。在表1中显示其测量值。
如表1所示,在耐磨性评价中,在试验材料1中磨砂橡皮往返到800次 的时刻为止,装饰板1没有被损坏,与此相对,在试验材料2中在600次时 装饰板被已损坏。此外,在耐醇性评价中,在试验材料1中到200次时为止 装饰板没有被损坏,与此相对,在试验材料2中5次时装饰板已损坏。通过 以上可知试验材料1是高耐久性的装饰板。
表1
试验材料1 试验材料2 耐磨性(次) 800  600 耐醇性(次) 200  5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