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开关装置

申请号 CN200780032418.9 申请日 2007-08-21 公开(公告)号 CN101512699A 公开(公告)日 2009-08-19
申请人 IDEC株式会社; 发明人 境井贵行;
摘要 本 发明 的按钮 开关 装置,通过按压体(84)对操作体(70)赋予由按键开关的操作 力 及 橡胶 体的复原力所提供的向上加压力,由按钮部(72)的按压操作,操作体(70)将按压体(84)的左、右片的后端部按下,以抵接于台阶部的两抵接片为 支点 ,按上按压体(84)前端的动作片,使按键开关接通。此时,按压按钮部(72)时,对应于按压部位而切换操作体(70)的转动中心,使操作体(70)的按压部位与转动中心的距离与按压部位无关,保持为大致相同,操作负荷与按压部位无关而大致均匀。而且,通过改变与应该成为支点的两抵接片抵接的台阶部(88)的 位置 ,能够任意可变地设定操作负荷。
权利要求

1. 一种按钮开关装置,通过按钮部的向下的按压操作而切换接通或断开的开关,从所述按钮部的中央偏离到一端部而被配置在开关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具有:操作体,其能够与所述按钮部的按压操作及操作解除连动地上下移动,配置在所述开关壳体内,周缘的多个卡合位置卡合于所述开关壳体而不从所述开关壳体脱离,在按压时,以适合于按压部位的所述卡合位置为转动中心,使该按压部向下转动;按压体,其配置于所述开关壳体内所述操作体的下方,以两端间的任意位置为支点,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在上下彼此相反方向摇动,利用一端侧的向上移动而按压所述开关;加机构,其对所述按压体的一端侧向下加力,对另一端侧向上加力;抵接部,其形成在所述操作体的下表面的大致中央,与所述按压体的另一端部抵接,利用与所述按钮部的按压连动的所述操作体的向下移动,而使所述按压体的另一端部抵抗所述加力机构的加压力而向下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机构是所述开关,所述加压力由所述幵关的操作力产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关与所述按压体之间,设置有覆盖所述开关的挠性橡胶体,所述加力机构是所述橡胶体,所述加压力由所述橡胶体的复原力 产生。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关壳体或所述按压体上设置有突部,该突部的位置成为所述按压体的所述支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部设置为,其位置能够在向所述按压体的一端的方向或向 另一端的方向上自由移动且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体大致为矩形,所述多个卡合位置形成在所述操作体的四处。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电路板,其配置于所述开关壳体内的一端侧,安装有所述开关和 发光元件,和导光部件,其将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引导至所述按钮部。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背面盖,其能够在与所述开关壳体的背面相平行的两方向上自由 滑动,并自由装拆地安装,第一钩体,其一体形成在所述背面盖滑动方向一方的端部,用于开关的安装保持,第二钩体,其一体形成在所述背面盖的所述滑动方向另一方的端部,和加力体,其配置在所述开关壳体的背面与所述背面盖之间,相对 于所述开关壳体向滑动方向的一方向对所述背面盖加力。

说明书全文

按钮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发明是涉及一种按钮开关装置,其配置为,使通过对按钮部的
按压操作而切换接通(ON)或断开(OFF)的开关偏离到按钮部的中 央的一端侧,例如是关于适用于由开关壳体内的照明而显示操作状态 的情况的按钮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适用于利用开关壳体内的照明而显示操作状态的情况的按 钮开关装置,例如是如图12所示的结构。BP,如图12所示,在开关 壳体1的下面侧配置有印刷电路板3,在该印刷电路板3的上面安装有 发光二极管5(以下称为LED),具有圆锥台的周面状的反射面、将LED 5的光向上反射的反射镜7与LED 5 —起配置在开关壳体1的大致临 近中央部,在印刷电路板3的反射镜7的右方,安装有利用由按键开 关构成的内置开关9。
进一步,利用可自由装拆地安装有按钮11的操作体13封闭开关 壳体1的上面,利用按钮11的按下而使操作体13 —体按下,通过按 下该操作体13,使得配置在内置开关9的上面的开关片9a,通过具有 挠性的橡胶体15而向下方按压,而使内置开关9成为接通状态。
此时,操作体13的左端13a装载于开关壳体1左端的台阶差部17, 卡止在开关壳体1左上端的卡止突起部19的下面,操作体13的右端 下面向下方垂下并一体形成的钩状部13b,从下方可自由装拆地卡合于 开关壳体1右端的截面为L字形的卡合部21 。
而且,由橡胶体15的弹性而对操作体13赋予向上的加压,在 由按钮11的按下而抵抗该加压力将操作体13按下时,以操作体13的 左端13a为支点,操作体13右端的钩状部13b,如图12中的箭头所示, 向下方向转动,操作体13右端部下面压迫橡胶体15,而按下内置开关 9的开关片9a,使得内置开关接通。
4然而,当按钮11的按压解除时,由橡胶体15的弹性使操作体13 的钩状部13b向上方向转动,操作体13的钩状部13b再次与开关壳体 1的卡合部21相卡合,操作体13回到按下前的原来状态。
而且,也可以利用橡胶体15以外的弹簧等施加对操作体13的加 压力。
作为这样的按钮开关装置的另一例子,有按钮的按下时按钮的一 端与连接部件抵接,以其一端作为支点,按钮的另一端侧转动,使开 关动作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而且,作为不同的例子,还有在按钮本体的下面一侧设置有一对 支撑轴,在这两个支撑轴上固定有2枚重叠弯折的弹簧部件,由弹簧 部件的弯折片而进行开关的按压操作,此时,无论是按钮本体的哪个 部分被按下,都是以弯折片的一部分为支点,按钮本体被按下(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4-119238号公报(段落0012,图2)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5-266754号公报(段落0022、 0023、 0026,图8、图9)

发明内容

但是,这些以往的按钮开关,由于在对按钮或按钮本体进行按压 操作时的支点仅有一个,所以,根据按钮或按钮本体的按下部位,从 支点到按下部位的距离会有很大不同,其结果是,距离支点远的部位 与距离支点近的部位的操作负荷的差增大,对于操作者存在因操作部 位的不同而使操作负荷不同的差异感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与操作体及按 钮部的按下部位无关,操作负荷大致均匀,进一步能够对操作负荷进 行可变设定的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其通过按 钮部的向下的按压操作而切换接通或断开的开关,从上述按钮部的中 央偏离到一端部而被配置在开关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具有:操作体, 其能够与上述按钮部的按压操作及操作解除连动地上下移动,配置在 上述开关壳体内,周缘的多个卡合位置卡合于上述开关壳体而不从上述开关壳体脱离,在按压时,以适合于按压部位的上述卡合位置为转
动中心,使该按压部向下转动;按压体,其配置于上述开关壳体内上 述操作体的下方,以两端间的任意位置为支点, 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在 上下彼此相反方向摇动,利用一端侧的向上移动而按压上述开关;加 力机构,其对上述按压体的一端侧向下加力,对另一端侧向上加力; 抵接部,其形成在上述操作体的下表面的大致中央,与上述按压体的 另一端部抵接,利用与上述按钮部的按压连动的上述操作体的向下移 动,而使上述按压体的另一端部抵抗上述加力机构的加压力而向下移 动。
而且,权利要求2上述的按钮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加力机 构是上述开关,上述加压力由上述开关的操作力产生。
而且,权利要求3上述的按钮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开关 与上述按压体之间,设置有覆盖上述开关的挠性橡胶体,上述加力机 构是上述橡胶体,上述加压力由上述橡胶体的复原力产生。
而且,权利要求4上述的按钮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开关 壳体或上述按压体上设置有突部,该突部的位置成为上述按压体的上 述支点。
而且,权利要求5上述的按钮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突部设 置为,其位置能够在向上述按压体的一端的方向或向另一端的方向上 自由移动且固定。
而且,权利要求6上述的按钮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体 大致为矩形,上述多个卡合位置形成在上述操作体的四处。
而且,权利要求7上述的按钮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电路 板,其配置于上述开关壳体内的一端侧,安装有上述开关和发光元件, 和导光部件,其将上述发光元件的光引导至上述按钮部。
而且,权利要求8上述的按钮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背面 盖,其能够在与上述开关壳体的背面相平行的两方向上自由滑动,并 自由装拆地安装,第一钩体,其一体形成在上述背面盖滑动方向一方 的端部,用于开关的安装保持,第二钩体,其一体形成在上述背面盖 的上述滑动方向另一方的端部,和加力体,其配置在上述开关壳体的 背面与上述背面盖之间,相对于上述开关壳体向滑动方向的一方向对上述背面盖加力。 发明的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由于操作体下表面中央的 抵接部与按压体抵接,所以在未对按钮部进行按压操作的状态下,操 作体通过按压体而受到加力机构的向上的加压力,就没有必要另外设 置对操作体进行向上加力的弹簧等加力体,能够减少部件的数目,达 到简化结构的目的。
进一步,按压体是由下面动作的操作体的抵接部将其另一端向下 按压,而夹持支点的另一端则是向相反的方向、即向上运动,通过这 样按下开关而使其接通或断开。此时,由于按压体的另一端、支点、 一端是分别构成受力点、支点与作用点的关系,所以开关的操作力(操 作负荷)是其开关固有的一定的值,所以,通过适宜地设定支点的位 置,就能够可变地设定应该施加于另一端的负荷。
更具体地,当支点的位置靠近按压体的另一端(受力点)时,按 下开关、为了使其为接通或断开而必须施加于按压体另一端的负荷就
增大;反之,当支点的位置靠近按压体的一端(作用点)时,按下开 关、为了使其为接通或断开而必须施加于按压体另一端的负荷就减小。 这样,通过变更按压体的支点位置,就能够适宜地变更开关操作 的负荷。
而且,在对按钮部进行按压操作时,与该按压操作连动,以对应 于操作体按压部位的卡合位置为转动中心,操作体的压下部位抵抗加 压力,向下转动。
因此,对应于操作体的按下部位而切换转动中心,使得不论操作 体的按下部位在何处,按下部位与支点的距离都大致相同,与以往的 支点固定于一处的情况相比,操作负荷能够与操作体的按下部位无关, 大致保持为均匀。
而且,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使用开关作为加力 机构,由于开关的操作力作为加压力是通过按压体而给予操作体,所 以不仅是没有必要另外设置为了对操作体加力的操作体,而且没有必 要设置作为加力机构的弹簧,能够进一步减少部件的数目。
7而且,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由于是使用挠性的 橡胶体的复原力,所以在通过按压体给予操作体加压力时开关的操作 力过弱的情况下,不会引起装置的大型化,非常有效。
而且,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由于是以上述开关 壳体或上述按压体上设置的突部为支点,所以能够由操作体的按压而 确实地摇动按压体。
而且,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通过移动设置于开 关壳体或按压体上的突部的位置,在适当位置进行固定,就能够在设 置装置的现场,根据使用者的喜好而方便、简单地变更按压体的另一 端所应该施加的负荷。
而且,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由于操作体的多个 卡合位置是在操作体的四角形成,所以操作体的按下部位与其转动中 心的距离能够与按压部位无关,大致保持相同。,能够确保操作负荷的 均匀性。
而且,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由于能够将开关及 发光元件安装于同一电路板(电路板),由导光部件将发光元件的光导 向至按钮部,所以,与将发光元件及开关分别安装于不同电路板,在 按钮的下方配置发光元件的情况,以及配置于按钮的下方以外、与开 关不同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不引起装置的大型化,可以提供更薄 型的按钮开关装置。
而且,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钮开关装置,在将按钮开关装置 安装于固定部件的规定安装位置的情况下,背面盖侧的第一钩体挂在 反面一侧的安装场所,同时,在对于开关壳体底壳加力体的加压力而 滑动背面盖的状态下,通过挂在安装开关壳体侧的第二钩体的场所, 就能够简单地将按钮开关装置安装于规定的位置,因此,装置的安装 能够非常容易地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3是沿图2的X-X线的切断右侧面图。
8图4是沿图2的Y-Y线的切断右侧面图。
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去除了按钮部分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5中进一步去除了操作体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7是从斜上方看到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斜下方看到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一个实施方式中某一状态下安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IO是一个实施方式中不同状态下安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11是一个实施方式中另一不同状态下安装动作的说明图。
图12是以往的例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50 开关壳体
56 印刷电路板
58 按键开关
60 LED (发光元件)
62 导光部件
66 橡胶体
70 操作体
72 按钮部
78 卡合凹部(卡合位置)
80 卡合爪(卡合位置)
84 按压体
88 台阶部(突部)
94 背面盖
100线状弹簧
106第一钩体
108第二钩体
A、 B、 C、 D、 E、 F、 G、 H、 I按压部位 Pl、 P2、 P3、 P4 转动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图11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
外观立体图。图2是平面图。图3是沿图2的X-X线的切断右侧面图。 图4是沿图2的Y-Y线的切断右侧面图。图5是表示去除了按钮部分 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图6是表示图5中进一步去除了操作体的内部 结构的平面图。图7是从斜上方看到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从斜下方 看到的分解立体图。图9〜图11是按钮开关装置在不同状态下安装动 作的说明图。 (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装置,具有图1〜图8所示的结构。就是说, 本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装置,具有树脂制的开关壳体50,开关壳体50 包括:矩形的框体50a;在该框体50a的上面靠前的位置上将框体50a 内划分为前后, 一体形成且具有框体50a的高度的大致一半高度的分 隔板50b;封闭由该分隔板50b形成的前端部空间的上面的第一闭塞板 50c;以及对从去除由分隔板50b形成的前侧的从中央靠前到后端的空 间的下面进行封闭的第二闭塞板50d。
而且,利用框体50a、分隔板50b及第一闭塞板50c,使形成在框 体50a内的前端部的构成平面视图上为横长的长方形的空间,作为后 述的印刷电路板的配置空间52a而使用;利用框体50a、分隔板50b及 第二闭塞板50d,使形成在框体50a内的从中央靠前到后端形成的构成 平面视图上大致为正方形的空间,作为后述的按钮部的上下可动空间 52b而使用。
首先,在框体50a内的前端形成的配置空间52a中,配置有印刷 电路板56,其上安装有后述的发光元件的点亮控制用的半导体集成电 路54为主的各种电路元件,在该印刷电路板56的大致中央部,安装 有按键幵关58。而且,印刷电路板56其背面与第一闭塞板50c相对设 置,按键开关58位于配置状态的印刷电路板56的下面恻,在该状态 下,通过向上对按键开关58按压开关固有的规定值以上的操作力,而 使按键开关58成为接通状态。
而且,在配置状态的印刷电路板56的下面后端部,以排列状态安 装有作为发光元件的6个(但是,个数并不一定是限于6)发光二极管 (以下称为LED) 60,由丙烯等透明材料所构成的截面为L字形的导光部件62,将这些LED 60的光导光至可动空间52b中配置的后述的 按钮部72。
此时,特别是如图3所示,导光部件62是由宽度小于可动空间52b 的左右宽度的平板状基部62a,和从该基部62a的前端向上大致弯曲 90°的弯曲部62b构成,弯曲部62b的上端面加工成分别与各个LED 60 接近、易于导光的波纹状,同时,基部62a与弯曲部62b的边界,形 成对于各部分62a、 62b大致成45。的偏向用倾斜面62c。而且,基部 62a从配置空间52a侧,经由分隔板50b的下侧,沿着第二闭塞板50d, 导入可动空间52b内。弯曲部62b的后面与分隔板50b的前面抵接并 卡止,而将导光部件62设置于框体50a内,弯曲部62b的上端面的6 个山形部分,分别与各LED60接近且相对配置。
进一步,各LED60所发出的光,从接近弯曲部62b的上端面的接 近部位进入弯曲部62b的内部时,由倾斜面62c反射,其方向大致偏 离卯° ,而使各LED 60的光向基部62a的面方向扩散,从下方照射 到配置在其上方的按钮部72,显示因按钮部72的按压导致的按键开关 58的接通状态。而且,为了提高各LED60对按钮部72的照明效果, 沿着导光部件62的下面配置有白色的反射片64。
而且,在印刷电路板56的安装状态下的按键开关58上,安装有 从下方覆盖该按键开关58的平面视图为四边形的挠性橡胶体66,由该 橡胶体66的复原力与按键开关58的操作力所合成的向下的力,通过 后述的按压体84,对于按钮部72作用向上的加压力。就是说,橡胶体 66与按键开关58,具有作为按压体84的加力机构的功能。因此,没 有必要另外设置为了对按钮部72加力的弹簧等加力机构,能够达到减 少部件数量的目的。
接着,在从框体50a的中央靠前向后端所形成的可动空间52b内, 可上下自由移动地配置有大致成为正方形框体的操作体70,在该操作 体70的内顶U,可自由装拆地安装具有透光性由树脂等构成的平面视图 上大致为正方形的按钮部72。
这里,操作体70设置有:框状部70a,和框状部70a的上面内周 侧一样地被去除并沿该框状部70a的内周形成的台阶部70b。按钮部 72设置有,比操作体70向上方突出的按压操作部72a,和在其周围一
ii体形成的突缘部72b,形成在该突缘部72b的上面侧的多个缺口部72c 处,与形成在操作体70的框状部70a的内周的爪部70c相卡合,由此, 将按钮部72能够自由装拆地安装于操作体70,在对按钮部72的按压 操作部分72a进行按压操作时,操作体70与其连动在框体50a内上下 移动。
而且,在操作体70的框状部70a的各边外侧中央,形成上下的导 槽74,同时,在框体50a的可动空间52b内周的前后左右,形成与各 导槽74相对应的引导条76,在操作体70的框状部70a的左边外侧上 面及右边外侧上面的各前后端部上,切开缺口地形成共4个卡合凹部 78,在框体50a的可动空间52b内周的左右,与各卡合凹部78相对应, 形成向下的卡合爪80,操作体70的左右单方分别挠性变化,而将操作 体70插入可动空间52b,此时,两引导条76嵌入两导槽74中,并且, 各卡合爪80与各卡合凹部78相卡合,操作体70在不能向上方拔出的 状态下,可自由移动地配置于可动空间52b内。
此时,如上所述,由于是通过后述的按压体84,由该橡胶体66 的复原力与按键开关58的操作力所合成的向下的力,对于按钮部72 及操作体70施加向上的加压力,所以在抵抗该加压力而对安装在操作 体70上的按钮部72向下按压操作时,操作体70与按钮部72的按压 连动,以各卡合爪80中与按钮部72及操作体70的按压部位相对应的 卡合凹部78,以及与其相卡合的卡合爪80为转动中心,操作体72的 按压部位向下转动。
例如,在按下按钮部72的右前端部时,以左后侧的卡合凹部78 以及与其相卡合的卡合爪80作为转动中心,在按下按钮部72的左前 中央部时,以右后侧的卡合凹部78以及与其相卡合的两个卡合爪80 作为转动中心,在按下按钮部72的左端中央部时,以右侧的两卡合凹 部78与卡合于该凹部的卡合爪80作为转动中心,在按下按钮部72的
右端中央部时,以左侧的两卡合凹部78与接合于该凹部的卡合爪80 作为转动中心,根据经按钮部72而对操作体70的按下部位,来切换 操作体70的转动中心。
如图7、图8所示,在平面视图上为匚字形的金属性的按压体84, 配置于配置空间52b内的操作体70的下方,如图5、图6所示,按压
12体84的左右两边84a、 84b,位于比操作体70的左右下方的大致中央 部靠近前端的位置,同时,桥接按压体84的左右两边84a、 84b的前 边84c,如图3所示,导入配置空间52a内,在前边84c的前端中央一 体形成的矩形动作片84d,与橡胶体66中央的突部下面抵接。
另外,在按压体84的左右两边84a、 84b的外侧大致中央部,分 别突出一体形成抵接片86a、 86b,在位于两抵接片86a、 86b下方的开 关壳体50的框体50a上面,分别向上方隆起一体形成的构成支撑按压 体84的支点的、在操作体70的左右两边的下面大致中央部分别向下 突出设置的抵接部卯,且与按压体84的左右两边84a、 84b的后端部 上面抵接。
进一步,按压体84具有以抵接于左右台阶部88的两抵接片86a、 86b为支点,以抵接于左右的抵接部90的按压体84的左右两边84a、 84b的后端部为受力点,以抵接于橡胶体66的动作片84d为作用点的 "杠杆"的功能,由按钮部72的按压,使对应于该按压部位的操作体 70的部位向下转动时,由操作体70的两抵接部卯,将按压体84的左 右边84a、 84b的后端部向下按下,由此,夹持成为支点的抵接片86a、 86b,对位于受力点相反侧的动作片84d向上按压,经由橡胶体66抵 抗复原力和操作力而按压按键开关58,使按键开关58接通。这里,虽 然是在左右台阶部88上与按压体84的两左右抵接片86a、 86b抵接而 作为支点,但是,也可以没有抵接片86a、 86b,而是使按压体84的左 右两边84a、 84b的中央部下面直接与左右的台阶部88抵接。
而且,按压体84的受力点的位置,是与按钮部72及操作体70的 中心在平面视图上并排为同一列而设定,由此,不论按钮部72的按压 部分在何处,都使施加于按压体84受力点的操作负荷大致均匀。
而且,如果将按压体84的支点位置,即左右的台阶部88与按压 体84抵接的位置向受力点侧或作用点侧变更,则可以任意变更设计施 加于按压体84的受力点的操作负荷。就是说,由于应该施加于作用点 侧的按键开关58的操作力与橡胶体66的复原力的合力为一定,所以, 例如,如果支点向受力点靠近,则必须增大用于抵抗按键开关58的操 作力与橡胶体66的复原力的合力的操作负荷,反之,如果支点向作用点靠近,则可减小用于抵抗按键开关58的操作力与橡胶体66的复原 力的合力的操作负荷。
特别是如图8所示,在开关壳体50下面侧的第二闭塞板50d上形 成从左右两端部向外伸张的前后方向的突条体92,在这些突条体92 与框体50a的左右两边之间,形成前后方向的导向路。
而且,如图3、图4所示,在开关壳体50下面侧设置有覆盖该下 面侧的背面盖94,在上述导向路内可自由滑动移动的向内的钩状卡合 体96,与背面盖94的左端前后及右端前后分别一体形成,由此,背面 盖94覆盖开关壳体50的下面,可自由装拆地安装。
在该背面盖94的后端面上部,如图7所示,形成由矩形凹部和其 左右的线状的槽构成的收容部98,在该收容部98中收容有中央呈向前 侧凹状弯曲的作为加力体的线状弹簧IOO,并且其两端卡止,中央部可 前后移动。另外,在第二闭塞板50d的后端部下面,如图8所示,向 下突出一体形成有卡合突起102,线状弹簧100的中央弯曲部分从前侧 与该卡合突起102抵接,由此,背面盖94在由线状弹簧100向前方加 力的状态下,可自由滑动地安装于开关壳体50的下面侧。还有,在不 施加由线状弹簧100的向前方的加压力的状态下,釆用使背面盖94不 从开关壳体50脱离,且背面盖94容易滑动,特别是,后侧左右的钩 状卡合体96与框体50a采用以凹凸组合而卡止的结构。
进一步,在背面盖94的下面前端, 一体形成有向前横长的开关安 装保持用的第一钩体106,在开关壳体50的框体50a的下面后端,一 体形成有向后横长开关安装保持用的第二钩体108。
而且,在将组合的按钮开关装置安装于规定的固定部件的安装位 置的情况下,如图9〜图11所示,固定部件110上穿透设置有与开关 壳体50具有大致相同形状的矩形安装孔112,如图10所示,安装孔 112中卡止有第一钩体106,在该状态下,如果将开关盖50向前方牵 拉,则抵抗线状弹簧100的加压力,使背面盖94相对于开关壳体50 向后方滑动,两钩体106、 108间的距离縮短,第二钩体108也能够卡 止于安装孔112。
14其后,如果解除了开关盖50向前方的牵引,则由线状弹簧100的 加压力,使背面盖94相对于开关壳体50向前方滑动,回到原来的状 态,如图11所示,将按钮开关装置安装于固定部件110的安装孔112。 (中央按下的动作)
接着,对由按钮部72的按压操作引起的按钮开关装置的具体动作 进行详细说明,由于操作体70与按钮部72的按下连动,所以在以下 的动作说明中,对按钮部72的按下部位与操作体70同一进行说明。
具有上述结构的按钮开关装置,适用于机器启动开关等,在使用 者按下按钮部72的情况下,由于操作体70抵抗由按键开关58的操作 力与橡胶体66的复原力的加压力,操作体70的两抵接部90按下按压 体84的左右84a、 84b的后端部,所以,以抵接于左右的台阶部88的 两抵接片86a、 86b为支点,按压体84的前端动作片84d向上按压, 由此,按键开关58通过橡胶体66,抵抗这些复原力及操作力而按下, 成为接通状态。
此时,由按键开关58的接通而使各LED60点亮,由导光部件62 将各LED 60的光导光至按钮部72,各LED 60的点亮状态维持到规定 条件的成立(开关操作后机器成为规定的状态等),使用者能够目视 到对按钮部72照明、按键开关58成为接通状态。
然后,按下图2所示的按钮部72中央的B部分时,对按钮部72 的按压力施加于操作体70的大致中央部。此时,操作体70不是以各 卡合爪80与各卡合凹部78的卡合位置的任意一点为支点,操作体70 抵抗由橡胶体66的复原力及按键开关58的操作力所引起的向上的加 压力,向下方平行移动,对按钮部72的按压力会原封不动地传递到位 于操作体70的中央附近的两抵接部卯。此时,按下时操作体70通过 两抵接部90而接受的反力,是通过按压体84而接受的橡胶体66的复 原力及按键开关58的操作力的合力,它相当于操作负荷。
结果是,由操作体70的两抵接部90而按下按压体84的后端部, 如上所述,以抵接于左右的台阶部88的两抵接片86a、 86b为支点, 按压体84前端的动作片84d向上按压,由此按下按键开关58成为接 通。
(端部按下动作)接着,按下图2所示的按钮部72的中央B部分的左侧A部分时, 由于对按钮部72的按压力是靠近操作体70的左端部而施加的,所以, 抵抗通过按压体84的左边84a施加于操作体70的左端部的加压力, 以右侧的卡合爪80与两卡合凹部78的卡合位置Pl、 P2为转动中心, 使操作体70的左端部向下转动,操作体70的左端部向下运动。
而且,由操作体70的左端部向下运动,虽然特别是操作体70左 侧的抵接部90对按压体84的左边84a强力按压,但是由于按压体84 本身具有一定的刚性,所以,即使是仅按下左边84a,按压体84的右 边84b也会同样地被按下。
结果是,与按下按钮部72的中央B部分时相同,以抵接于左右的 台阶部88的两抵接片86a、 86b为支点,按压体84前端的动作片84d 向上按压,由此,按键开关58通过橡胶体66而抵抗这些复原力与操 作力,按压为接通状态。
另一方面,按下图2所示的按钮部72的中央B部分的右侧C部分 时,由于对按钮部72的按压力是靠近操作体70的右端部而施加,所 以,抵抗通过按压体84的右边84b而施加于操作体70的右端部的加 压力,以左侧的卡合爪80与两卡合凹部78的卡合位置P3、 P4为转动 中心,使操作体70的右端部向下转动,操作体70的右端部向下运动。
而且,由操作体70的右端部向下运动,虽然特别是操作体70右 侧的抵接部90对按压体84的右边84b强力按压,但是由于按压体84 本身的刚性,右边84b的按下也会使左边84a同样地被按下,结果是, 与按下按钮部72的中央B部分时相同,以抵接于左右的台阶部88的 两抵接片86a、 86b为支点,按压体84前端的动作片84d向上按压, 由此,按键开关58通过橡胶体66而抵抗这些复原力与操作力,按压 为接通状态。
此时,对比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A部分及C部分时的操作负荷, 由于从按下部位的A部分到支点Pl、 P2的距离,和按下部位的C部 分到支点P3、 P4的距离大致相同,且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A部分及 C部分时操作体70所接受的反力也大致相同,所以,分别按下按钮部 72的A部分及C部分时的操作负荷几乎没有差别。
16而且,对比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A (或C)部分时的操 作负荷,由于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A (或C)部分时操作体 70所接受的反力没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 及A (或C)部分时操作负荷的差也很小,就不会像以往的那样,按 钮操作时的支点仅有一个,按下距离该支点远的部位时与按下距离该 支点近的部位时的负荷的差较大。
这样,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A (或C)部分时的操作负 荷,就不会大到使用者有不舒服的感觉,是大致相同的操作负荷。
然而,按下图2所示的按钮部72的中央B部分的后侧的E部分时, 对按钮部72的按压力是靠近操作体70的后端部而施加,以各卡合爪 80与各卡合凹部78的卡合位置中的前侧、即上述P2、 P4为转动中心, 操作体70的后端部,抵抗因橡胶体66的复原力与按键开关58的操作 力所合成的向上的加压力,操作体70的后端部向下运动。
而且,由操作体70的后端部向下运动,以抵接于左右的台阶部88 的两抵接片86a、 86b为支点,按压体84前端的动作片84d向上按压, 由此按下按键开关58成为接通。
而且,按下图2所示的按钮部72的中央B部分的前侧的H部分 时,对按钮部72的按压力是靠近操作体70的前端部而施加,以各卡 合爪80与各卡合凹部78的卡合位置中的前侧、即上述P1、 P3为转动 中心,操作体70的前端部,抵抗由橡胶体66的复原力与按键开关58 的操作力所合成的向上的加压力,操作体70的前端部向下运动。
而且,由操作体70的前端部向下运动,以抵接于左右的台阶部88 的两抵接片86a、 86b为支点,按压体84前端的动作片84d向上按压, 由此按下按键幵关58成为接通。
此时,对比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E部分及H部分时的操作负荷, 由于从按下部位的E部分到支点P2、 P4的距离,与按下部位的H部 分到支点P1、 P3的距离大致相同,且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E部分及 H部分时操作体70所接受的反力也大致相同,所以,分别按下按钮部 72的E部分及H部分时的操作负荷几乎没有差别。
而且,对比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E (或H)部分时的操 作负荷,由于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E (或H)部分时操作体70所接受的反力没有大的差异,所以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E (或H)部分时操作负荷的差也很小,就不会像以往的那样,按钮操 作时的支点仅有一个,按下距离该支点远的部位时与按下距离该支点 近的部位时的负荷的差较大。
这样,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E (或H)部分时的操作负 荷,就不会大到使用者有不舒服的感觉,是大致相同的操作负荷。 (角部按下动作)
进一步,按下图2所示的按钮部72的左后侧的D部分时,由于对 按钮部72的按压力是靠近操作体70的左后端部而施加,所以,抵抗 通过按压体84的左边84a而施加于操作体70的左后端部的加压力, 操作体70的左后端部,以右前侧的卡合爪80与两卡合凹部78的卡合 位置P2为转动中心,向下转动,操作体70的左后端部向下运动。
而且,按下图2所示的按钮部72的右后侧的F部分时,由于对按 钮部72的按压力是靠近操作体70的右后端部而施加,所以,抵抗通 过按压体84的右边84b而施加于操作体70的右后端部的加压力,操 作体70的右后端部,以左前侧的卡合爪80与两卡合凹部78的卡合位 置P4为转动中心,向下转动,操作体70的右后端部向下运动。
另一方面,按下图2所示的按钮部72的左前侧的G部分时,由于 对按钮部72的按压力是靠近操作体70的左前端部而施加,所以,抵 抗通过按压体84的左边84a而施加于操作体70的左前端部的加压力, 操作体70的左前端部,以右后侧的卡合爪80与两卡合凹部78的卡合 位置P1为转动中心,向下转动,操作体70的左前端部向下运动。
进一步,按下图2所示的按钮部72的右前侧的I部分时,由于对 按钮部72的按压力是靠近操作体70的右前端部而施加,所以,抵抗 通过按压体84的右边84b而施加于操作体70的右前端部的加压力, 操作体70的右前端部,以左后侧的两卡合爪80与两卡合凹部的卡合 位置P3为转动中心,向下转动,操作体70的右前端部向下运动。
而且,无论是按压操作体70的左后端部、右后端部、左前端部、 右前端部的哪个部位,由于按压体84自身具有一定的刚性,所以与图 2中的按压操作体72的A、 C部分的情况同样,按压体84的全体都被 按下,结果是,与按下按钮部72中央的B部分时同样,按压体84的
18前端的动作片84c,以抵接于左右台阶部88的两抵接片86a、 86b为支 点,向上按压,由此,按键开关58通过橡胶体66而抵抗这些复原力 及操作力,按下为接通。
此时,对比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D部分及F部分时的操作负荷, 由于从按下部位的D部分到支点P2的距离,与按下部位的F部分到支 点P4的距离大致相同,且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D部分及F部分时操 作体70所接受的反力也大致相同,所以,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D部 分及F部分时的操作负荷几乎没有差别。
而且,对比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D (或F)部分时的操 作负荷,由于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D (或F)部分时操作体 70所接受的反力没有大的差异,所以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D (或F)部分时操作负荷的差也很小,就不会像以往的那样,按钮操作 时的支点仅有一个,按下距离该支点远的部位时与按下距离该支点近 的部位时的负荷的差较大。
这样,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D (或F)部分时的操作负 荷,就不会大到使用者有不舒服的感觉,是大致相同的操作负荷。
还有,根据与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D部分及F部分时同样的理由, 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G部分及I部分时的作负荷,也大致相同,对于 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G (或I)部分时的作负荷的差,也是 与分别按下按钮部72的B部分及D (或F)部分时同样的理由,不会 大到使用者有不舒服的感觉,是大致相同的操作负荷。 (操作负荷的可变设定)
如上所述,这样的操作负荷,能够通过适宜地变更按压体84的支 点的位置而任意地进行可变设定。就是说,由于应该施加于按压体84 的作用点侧的、按键开关58的操作力与橡胶体66的复原力的合力为 一定,所以,在欲使负荷大于现状时,可使支点向受力点侧靠近,在 欲使负荷小于现状时,可使支点向作用点侧靠近,通过改变支点位置, 可以在大的范围(比上述合力大的范围,或小的范围)内,可变地设 定操作负荷。而且,支点位置的调整可以通过切削或堆积台阶部88来 应对。另外,优选为,成为支点的两台阶部88的位置能够在前后方向上 自由移动,且两台阶部88的位置能够固定于受力点、作用点之间任意 的位置,两台阶部88可以设置于开关壳体50。例如可以使设置开关壳 体50的前后方向的滑动槽,由支撑机构沿该槽而支撑两台阶部,使其 能够同时滑动,在滑动槽中途的多处设置卡止部,支撑机构能够卡止 于任何一个卡止部,而固定台阶部的位置。
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能够与按钮部72的按压部位相对 应,切换成为操作体70的转动中心的卡合位置的位置,所以,即使是 在按下了按钮部72中央以外的端部及角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按压时 的操作负荷与按压按钮部72中央部的情况大致相同,能够使操作负荷 与按钮部72的按压部位无关,大致保持均匀。
而且,由于按键幵关58的操作力与橡胶体66的复原力的合力是 通过按压体84而作为操作体70的加压力,所以没有必要专设置为 了操作体70的加力的弹簧等加力机构,能够减少部件的数目,廉价地 构成装置。
进一步,通过适宜地调整按压体84的支点的位置,能够可变地设 置开关操作负荷,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喜好及按钮开关装置的使用状况, 而容易地进行操作负荷的可变设定。
而且,持续按压按钮部72时,使按压体84前端的动作片84d与
按键开关58抵接,并且通过操作体70对按压体84左右边84a、 84b
的后端持续施加强的负荷的状况,但是,例如与在按压体是矩形框状
的情况下,持续按压按钮部时,矩形框状的按压体的两端部分与内置
开关等抵接,阻止进一步的按下,同时对矩形框状的按压体的中央部 继续地持续施加强的负荷,即,使按压体的两端部分在被支撑的状态
下对按压体的中央部施加负荷的所谓双方支撑状态的按钮装置相比,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按压体84,是由台阶部88所支撑,对按压体84的 后端(左右边84a、 84b的后端)施加负荷的所谓单方支撑状态,能够 大幅度减轻对按压体84的负荷。结果是,能够实现按压体84的长寿 命,有希望达到全体开关装置的长寿命。
进一步,由于各LED 60与按键开关58安装于同一印刷电路板56, 由导光部件62将各LED60的光引导至按钮部72,所以,与将各LED
2060安装于与按键开关58不同的电路板、配置于按钮部72的下方,或 配置于按钮部72的下方以外、与按键开关58不同的位置的情况相比, 能够避免装置的大型化,得到更薄型的按钮开关装置。
而且,在背面盖94侧设置第一钩体106,同时在开关壳体50侧设 置第二钩体108,在背面盖94相对于开关壳体50抵抗线状弹簧100 的加压力而滑动的状态下,由于第一钩体106挂在规定的场所,同时 第二钩体108也能够挂在此处,按钮开关装置能够简单地安装于规定 的位置,所以开关装置的安装操作能够容易地进行。
还有,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 范围内,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按压体84的支点由开关壳体50上 形成的台阶部88构成,但是取代台阶部88,也可以是由突起其他的突 部构成支点,或者,也可以是利用设置在按压体84侧的突部,或该突 部与开关壳体50侧的凹部的组合而构成支点。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对将橡胶体66与按键开关58作为 按压体84的加力机构的情况进行的说明,但是,当然也可以是设置为 了对按压体84加力的专用弹簧及其他橡胶弹性部件而作为加力机构。
而且,对操作体70给予加压力的橡胶体66,没有必要特别地设置, 也可以是仅由以按键开关58为主的其他开关的操作力,通过按压体84 对操作体70向上加力。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的是以开关壳体50为主,操作体 70的平面视图为矩形的例子,但是,当然也可以是圆形等其他对称的 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等的效果。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按钮部72可自由装拆地安装于操作 体70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按钮部72与操作体70 —体化的结构。
进一步,作为按钮开关装置,也没有必要一定是内置LED60、其 他灯的发光元件、导光部件62等。
而且,配置于开关壳体50的开关也不限于上述按键开关60,只要 是能够发生操作力的开关,都可以,例如可以是叶片开关。进一步, 上述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60,对于通过按压而接通(所谓A接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通过按压而断开(所谓B接点)的结 构。
而且,除按键开关60等有接点开关以外,也可以使用无接点开关,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设置橡胶体66等具有挠性的部件,如橡胶体66, 将挠性部件的复原力作为按压体84—端(前端)的加压力。
本发明的按钮开关,能够适用于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的机器 的启动,具体地,能够适用于以复印机的启动开关为代表的,特别是 以内置了发光元件,由发光状态而报知有无开关操作的电子设备用的 各种开关为代表的其他薄型的操作开关。
22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