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申请号 CN01118641.0 申请日 2001-06-06 公开(公告)号 CN1171263C 公开(公告)日 2004-10-13
申请人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场克一; 本间幸子;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包括:旋转操作体,其具有开口,可进行自身恢复到规定 位置 的旋转;旋转式电气部件部,其通过旋转操作体旋转驱动;键盖,其设置于上述开口内,沿上述旋转操作体的旋 转轴 线方向按压操作;按压 开关 部,其设置于上述旋转式电气部件部的中央部,通过上述 键盘 ,实现按压驱动;配置在所述旋转式电气部件部的中央部的柔性 基板 ;所述按压开关部包括动作 力 不同的第1按压开关元件和第2按压开关元件,上述第1、2按压开关元件沿键盖的按压操作方向叠置地形成在上述柔性基板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包括:
旋转操作体,其具有开口,可进行自身恢复到规定位置的旋转;
旋转式电气部件部,其通过旋转操作体旋转驱动;
键盖,其设置于上述开口内部,沿上述旋转操作体的旋转轴 线方向按压操作;
按压开关部,其设置于上述旋转式电气部件部的中央部,通 过上述键盘,实现按压驱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在所述旋转式电气部件部的中央部 的柔性基板;所述按压开关部包括动作不同的第1按压开关元 件和第2按压开关元件,上述第1、2按压开关元件沿键盖的按 压操作方向叠置地形成在上述柔性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旋转操作体的下面设有可与该旋转操作体一起旋转的滑 动件,上述旋转式电气部件部包括滑动图形,该滑动图形可与该 滑动件实现滑动接触;该滑动图形和第1与第2按压开关元件中 的相应固定触点均形成于上述柔性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按压开关部包括:
驱动体,其设置于上述第1按压开关元件和第2按压开关元 件之间,以按压驱动其中一个按压开关元件;
导向机构,其立设在支承上述按压开关部的支承板上,对上 述驱动体的侧面导向;
快动机构,该第1按压开关元件的快动机构设置在上述键盖 的下侧,该第2按压开关元件的快动机构设置在上述驱动体的下 侧,该快动机构使上述第1和第2按压开关元件分别在进行输入 时,产生咔嗒声撞击触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 于,该装置包括设置上述第1和第2按压开关元件的支承板,上 述导向机构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该导向机构围绕上述 按压开关部而设置,沿上述键盖的按压操作方向延伸的多个导向 凸部成整体设置于上述支承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 于,该装置具有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具有:多个上述导向凸部; 框架部,该框架部将这些导向凸部的基端侧连接;多个安装凸部, 该多个安装凸部从该框架部,朝向与上述导向凸部相反的方向延 伸,按照通过上述框架部和支承板夹持上述柔性基板的方式,将 上述安装凸部安装于上述支承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导向凸部呈可弹性变形的柱状,并且在上述导向凸部的 自由端侧,设置有可与上述驱动体嵌合的爪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旋转操作体的下面设有可与该旋转操作体一起旋转的滑 动件,上述旋转式电气部件部包括滑动图形,该滑动图形可与该 滑动件实现滑动接触;上述滑动图形和第1与第2按压开关元件 中的各固定触点均形成于上述柔性基板的同一表面上,使该柔性 基板呈S形弯曲,设置于靠近上述键盖一侧的上述按压开关元件 的固定触点形成区域设置于上述驱动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 于,在上述驱动体上,设置有一对搭扣部,在上述柔性基板上, 设置有分别与上述成对的搭扣部扣合的一对被搭扣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旋转式电气部件部具有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随着上述 旋转操作体的旋转而发生弹性变形。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进行旋转操作和按压操作的复合型输入装置,本 发明特别是涉及适合用于数码照相机等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下述复合操作型的输入装置日益普及,在该输入装置 中,在可旋转的捏手(旋转操作体)的中央部,设置键盖,如果对 捏手进行旋转操作,则可使电阻值等的输出信号变化,如果对键 盖进行按压操作,则进行按压开关的开关切换。过去的这种输入 装置基本上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通过捏手旋转驱动 的旋转式电气部件部的内侧,设置通过键盖而按压驱动的按压开 关部,在旋转式电气部件部中,装配滑动件,该滑动件与滑动图 形滑动接触,与捏手一起旋转,此外,在按压开关部中,装配有 带有快动机构的按压开关部,该按压开关部使滑动触点和固定触 点相对。于是,可有选择地进行捏手的旋转操作和键盖的按压操 作的这两种的输入操作,人们期望体积较小的复合操作型的输入 装置适用于各种电动设备。
在上述的已有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可选择地进行旋转操 作和按压操作这两种输入操作,但是在比如,带有变焦功能的数 码照相机的场合,由于要求下述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可对应于 适合旋转操作的变焦,以及适合2级的按压操作的对焦和快操 作,故不能够使已有产品适合用于上述的电动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这样的已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该复合操作型 输入装置可进行旋转操作和2级的按压操作,可适合用于带有变 焦功能的数码照相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其包括:旋转操作体,其具有开口,可进行自身恢复到规定位置的 旋转;旋转式电气部件部,其通过旋转操作体旋转驱动;键盖, 其设置于上述开口内部,沿上述旋转操作体的旋转轴线方向按压 操作;按压开关部,其设置于上述旋转式电气部件部的中央部, 通过上述键盘,实现按压驱动;其中,还包括配置在所述旋转式 电气部件部的中央部的柔性基板;所述按压开关部包括动作不 同的第1按压开关元件和第2按压开关元件,上述第1、2按压 开关元件沿键盖的按压操作方向叠置地形成在上述柔性基板上。
在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输入装置中,如果按动键盖,首先, 动作力较小的其中一个按压开关元件从断开切换到接通,如果进 一步按压键盖,则进行2级的按压操作。此外,通过使旋转操作 体旋转,可使旋转式电气部件的输出信号变化,如果去除该旋转 操作力,则旋转操作体自身恢复到规定位置。另外,作为使旋转 操作体自身恢复的自身恢复机构,最好在旋转式电气部件部中, 装配有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伴随旋转操作体的旋转而发生弹性 变形
另外,在上述的方案中,上述旋转操作体的下面设有可与该 旋转操作体一起旋转的滑动件,上述旋转式电气部件部包括滑动 图形,该滑动图形可与该滑动件实现滑动接触;该滑动图形和第 1与第2按压开关元件中的相应固定触点均形成于上述柔性基板 上。由此,能获得部件数量很少,装配性也良好的复合操作型输 入装置。
此外,在上述的方案中,上述按压开关部包括:驱动体,其 设置于上述第1按压开关元件和第2按压开关元件之间,以按压 驱动其中一个按压开关元件;导向机构,其立设在支承上述按压 开关部的支承板上,对上述驱动体的侧面导向;快动机构,该第 1按压开关元件的快动机构设置在上述键盖的下侧,该第2按压 开关元件的快动机构设置在上述驱动体的下侧,该快动机构使上 述第1和第2按压开关元件分别在进行输入时,产生咔嗒声撞击 触感。则可沿键盖的按压操作方向,使驱动体顺利地实现滑动, 由此,无需采用铰接机构等的容易形成较大尺寸的按压驱动机 构,容易使装置的整体尺寸减小。此时,如果形成下述导向机构, 该导向机构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该导向机构围绕上述 按压开关部而设置,沿上述键盖的按压操作方向延伸的多个导向 凸部成整体设置于上述支承板上,该支承板设置第1和第2按压 开关元件,则可通过适合减小整体尺寸的多个导向凸部,进一步 顺利地实现驱动体的滑动。
还有,如果该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采用下述方案,其中该装 置具有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多个导向凸部;框架部,该框 架部将这些导向凸部的基端侧连接;多个安装凸部,该多个安装 凸部从该框架部,朝向与上述导向凸部相反的方向延伸,按照通 过上述框架部和支承板夹持上述柔性基板的方式,将上述安装凸 部安装于上述支承板上,则可防止支承板上的柔性基板的浮起, 故最好采用上述方案。另外,如果上述导向凸部呈可弹性变形的 柱状,并且在上述导向凸部的自由端侧,设置有可与上述驱动体 嵌合的爪部,则可在不使结构复杂的情况下,防止驱动体的脱落, 或实现非操作时的高度限定,装配性也提高,故最好采用该方案。
再有,上述旋转操作体的下面设有可与该旋转操作体一起旋 转的滑动件,在上述旋转式电气部件部包括滑动图形,该滑动图 形可与上述滑动件实现滑动接触的一般的方案的场合,如果采用 下述方案,其中上述滑动图形和第1与第2按压开关元件中的各 固定触点均形成于上述柔性基板的同一表面上,使该柔性基板呈 S形弯曲,设置于靠近上述键盖一侧的上述按压开关元件中的固 定触点的形成区域设置于上述驱动体上,则可采用下述柔性基 板,该柔性基板仅仅在一个表面上形成导电图形,价格较低,装 配也容易,故最好采用该方案。此时,如果在上述驱动体上,设 置有一对搭扣部,在上述柔性基板上,设置有分别与上述成对的 搭扣部扣合的一对被搭扣部,则在不采用双面粘接片等的情况 下,将柔性基板简单地安装于驱动体上,故使装配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分解透 视图;
图2为该输入装置的平面图;
图3为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为沿图2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为以省略键盖的方式表示的上述输入装置的平面图;
图6为上述输入装置中的旋转操作体的底面图;
图7为上述输入装置中的键盖的平面图;
图8为上述输入装置中的接纳体的平面图;
图9为上述接纳体的底面图;
图10为上述接纳体的剖视图;
图11为上述输入装置中的带滑动件的滑动件支座的底面图;
图12为上述输入装置中的柔性基板的展开图;
图13为上述输入装置中的驱动体的平面图;
图14为上述驱动体的侧面图;
图15为上述输入装置中的导向机构的平面图;
图16为上述导向机构的侧面图;
图17为上述输入装置中的支承板的平面图;
图18为表示该输入装置的自身恢复结构和止动机构的非操 作时的说明图;
图19为对应于图18的旋转操作时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5中的表示整体结构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为适合用 于带有变焦功能的数码照相机。该输入装置主要由下述部分构 成,该部分包括由金属板等形成的支承板1;柔性基板2,在该 柔性基板2的聚酯薄膜等的绝缘性的主材上,形成导电图形;第 1瞬动作用弹簧3,该第1瞬动作用弹簧3同时用作第1活动触 点,其呈球顶状;合成树脂形成的导向机构4,该导向机构4具 有多个导向凸部4a;合成树脂形成的驱动体5,该驱动体5具有 按压突部5a,由该导向凸部4a导向,可实现升降;第2瞬动作 用弹簧6,该第2瞬动作用弹簧6同时用作第2活动触点,其呈 球顶状;金属制的滑动件7;合成树脂形成的滑动件支座8,该 滑动件支座8上安装有滑动件7;合成树脂形成的接纳体9,该 接纳体9具有平顶部10或筒状部11;自身恢复用的扭簧12;合 成树脂制的键盖13;合成树脂制的旋转操作体14,该旋转操作 体14与滑动件支座8形成一体。
在支承板1中,如图1和图17所示,开设有用于安装导向 机构4的3个小孔1a;6个方孔1b,该6个方孔1b按照包围上 述小孔1a的方式设置,以便安装接纳体9;圆孔1c,该圆孔1c 设置于4个部,以便将支承板1本身安装于图中未示出的外部 机构上。
如图12所示,柔性基板2包括矩形的基部2a;带状部2c, 该带状部2c按照设置有切口2b的方式从该基部2a的一边延伸; 带状的伸出部2d,该带状的伸出部2d沿与该带状部2c相垂直的 方向,从基部2a的一边延伸。在基部2a中,开设有呈圆周状设 置的4个长孔2e和2个缺口2f;2个小孔2g,该2个小孔2g设 置于长孔2e的内侧;位于4个角部的安装孔2h。在带状部2c中, 开设有圆孔2i,该圆孔2i用于使驱动体5的按压凸部5a穿过; 一对止动孔2j,2k,该对止动孔2j,2k用于与驱动体5嵌合。另 外,在上述柔性基板2的一个面上,在基部2a上形成一对第1 固定触点15和圆弧状的滑动图形16,并且在带状部2c的前端部 上,形成一对第2固定触点17,另外形成有引线18,该引线18 将各固定触点15,17或滑动图形16延伸到伸出部2d上。此外, 这些导电图形是通过涂敷等的导电膏而形成的,在滑动图 形16上,设置有基本上呈带状(圆弧状)的电阻图形(外侧的图形) 与集电图形(内侧图形)。此外,这些导电图形中的除了第1和第2 固定触点15,17或滑动图形16,或者伸出部2d的前端部处的引 线18以外的部分,由绝缘性的抗蚀图形19(图12的阴影线部分) 覆盖
在该柔性基板2中,在使上述安装孔2h与上述圆孔1c对准, 并且使长孔2e和缺口2f与上述方孔1b对准的状态,将基部2a 放置于支承板1上。另外,如图1,3所示,柔性基板2中的带 状部2c按照呈S形弯曲的方式装配。
同时用作第1活动触点的球顶状的第1瞬动作用弹簧3由不 锈制的板簧形成,比如,按照板厚为0.07mm,直径为5mm的 球顶状进行成形加工。该瞬动作用弹簧3设置于柔性基板2的基 部2a的第1固定触点15的形成区域上,在平时与外侧的圆环状 的固定触点15接触,以可离合的方式与内侧的圆形的固定触点 15相对。另外,该瞬动作用弹簧3可通过其中一个表面涂敷有粘 接剂的图中未示出的绝缘片覆盖,固定于柔性基板2上。还有, 第1按压开关元件S1由第1瞬动作用弹簧3和第1固定触点15 构成,通过对该第1瞬动作用弹簧3施加稍大的按压操作力,使 反转的瞬动作用弹簧3的中央部,与相对的圆形的固定触点15 接触,从而实现内侧与外侧的固定触点15之间的导通。
同时用作第2活动触点的球顶状的第2瞬动作用弹簧6由不 锈钢制的板簧形成,比如,按照板厚为0.05mm,直径为6mm的 球顶状进行成形加工,通过小于第1瞬动作用弹簧3的按压操作, 可使其中央部反转。该第2瞬动作用弹簧6设置于柔性基板2中 的带状部2c的第2固定触点17的形成区域上,在平时与外侧的 圆环状的固定触点17接触,以可离合的方式与内侧的圆形的固 定触点17相对。还有,该瞬动作用弹簧6也与第1瞬动作用弹 簧3相同,可通过其中一个表面涂敷有粘接剂的图中未示出的绝 缘片覆盖,固定于柔性基板2上。另外,第2按压开关元件S2 由第2瞬动作用弹簧6和第2固定触点17构成,通过对该瞬动 作用弹簧6施加稍大的按压操作力,使反转的瞬动作用弹簧6的 中央部,与相对的圆形的固定触点17接触,从而实现内侧与外 侧的固定触点17之间的导通。
如图1和图15,图16所示,导向机构4包括可弹性变形的 柱状的4个导向凸部4a;框架部4b,该框架部4b将各导向凸部 4a的基端连接;3个安装凸部4c,该3个安装凸部4c从该框架 部4b,沿与导向凸部4a相反的方向延伸。在各导向凸部4a的前 端侧(自由端侧),设置有朝向内方突出的爪部4d。另外,在框架 部4b上,以使其局部朝向外方呈L形突出的方式,设置嵌合槽 4e。
该导向机构4通过下述方式固定于支承板1上,该方式为: 将各安装凸部4c穿过柔性基板2的小孔2g和切口2b,或支承板 1的小孔1a,将框架部4b设置于柔性基板2的基部2a上,在此 状态,在支承板1的底面,对各安装凸部4c的前端部加热。由此, 处于将第1按压开关元件S1设置于框架部4b的内侧空间的状态, 但是由于柔性基板2的基部2a夹持于框架部4b和支承板1之间, 故不必担心该按压开关元件S1相对支承板1浮起。
如图1和图13,14所示,驱动体5包括按压凸部5a,该按 压凸部5a用于按动第1瞬动作用弹簧3;平板状部5b,该平板状 部5b使上述按压凸部5a相对中央部突出;嵌合缺口5c,该嵌合 缺口5c分别形成于该平板状部5b的外周部的4个部位,使导向 凸部4a以松动方式穿过;L字型的钩部5d,该钩部5d从平板状 部5b,朝向侧方突出;小凸部5e,该小凸部5e在与该钩部5d 相反的一侧,从平板状部5b朝向侧方突出。
在该驱动体5中,通过下述方式,将带状部2c的第2固定 触点17的形成区域在未松弛的状态,设置于平板状部5b上,该 方式为:分别将设置于柔性基板2中的带状部2c上的一对止动孔 2j,2k,与钩部5d和小凸部5e扣合。因此,不必担心第2按压 开关元件S2相对平板状部5b浮起。此外,如图3所示,驱动体 5中的按压凸部5a穿过呈S形弯曲的带状部2c中的圆孔2i,并 且在该圆孔2i中的靠近基部2a的一侧,带状部2c的折返部分插 入导向机构4的嵌合槽4e。另外,在使扣合带状部2c的驱动体5 中的嵌合缺口5c位于导向机构4的导向凸部4a的状态,如果在 将各导向凸部4a朝向外方弯曲的同时,按动板状部5b,则在将 各导向凸部4a的弯曲解除的阶段,以可升降的方式将驱动体5 装配于导向机构4的内侧,将按压凸部5a设置在第1瞬动作用弹 簧3上。此外,由于驱动体5的升降动作通过嵌合缺口5c内部的 导向凸部4a导向,故该动作顺利地进行。另外,通过各导向凸部 4a的前端侧的爪部4d,实现防止朝向驱动体5的上方的抽出,并 且可限制非操作时的驱动体5的高度。
如图1和图11所示,滑动件支座8为外周形状为多边形状, 在中央部具有开8a的平板环状体,在等间距的4个位置,形成 有连接孔8b。滑动件7安装于滑动件支座8的底面上,该滑动件 7在柔性基板2的基部2a上的滑动图形16上实现滑动接触。
如图1和图8~10所示,接纳体9包括平顶部10,该平顶部 10在中央部具有开口10a,在4个部位,开设有圆弧状的长孔10b; 止动凸部10c,该止动凸部10c立设于该平顶部10上;筒状部11, 该筒状部11从平顶部10的外周部,朝向下方垂直设置;6个安 装凸部11a,该6个安装凸部11a等间距地突设于该筒状部11的 底面上。另外,在平顶部10上,立设有环状壁10d,该环状壁 10d从内侧,限制自身恢复用的扭簧12的位置;弹簧支座部10f, 该弹簧支座部10f将锥状面10e抵压于扭簧12的端部上,扭簧 12装配于环状部10d与弹簧支承部10f之间。
如图3,4所示,在接纳体9的开口10a的内部,设置设有 第2按压开关元件S2的驱动体5或导向机构4的导向凸部4a。 另外,在接纳体9的筒状部11的内侧,在与平顶部10相对的状 态,设置滑动件支座8,该滑动件支座8的外周面与筒状部11的 内周面滑动接触。另外,将设置于接纳体9的平顶部10上的旋 转操作体14的4个连接凸部14b分别穿过长孔10b,接着穿过滑 动件支座8的连接孔8b,在滑动件支座8的底面,对各连接凸部 14b的前端部进行加热,使旋转操作体14和滑动件支座8形成一 体。因此,旋转操作体14的旋转动作由相对滑动件支座8的外 周面,用作轴承面的筒状部11的内周面导向。
如图1,2和图5,6所示,旋转操作体14在中央部,具有 用于设置键盖13的开口14a。在该旋转操作体14的底面,在等 间距的4个位置,突设有连接凸部14b,通过这些连接凸部14b, 将该旋转操作体14与滑动件支座8形成一体。另外,在旋转操 作体14的底面,设置有按压壁部14c,该按压壁部14c用于按动 设置于该旋转操作体14与接纳体9的平顶部10之间的扭簧12 的端部;止动移动通路14d,该止动移动通路14d用于以移动的 方式插入平顶部10上的止动凸部10c,限制旋转量。此外,在通 过旋转操作体14阻止旋转的状态,将键盖13中的,突设于内底 面中央处的按压凸部13a设置于第2瞬动作用弹簧6上,如图3, 4所示,从而旋转操作体14的内壁部对键盖13的升降动作进行 导向。
在对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动作进行 描述时,首先对通过键盖13而按压驱动的按压开关部的动作进 行描述,接着对通过旋转操作体14而旋转驱动的旋转式电气部 件部的动作进行描述。
如果操作者通过手指,将键盖13按动,首先在按动规定量 的时刻,由于键盖13的按压凸部13a使动作力较小的第2瞬动作 用弹簧6进行反转动作,故将第2按压开关元件S2从断开切换 到接通状态。接着,当进一步按动键盖13时,由于在第2按压 开关元件S2保持在接通的状态下,驱动体5下降,故该驱动体5 的按压凸部5a使动作力较大的第1瞬动作用弹簧3作反转动作, 将第1按压开关元件S1从断开切换到接通状态。于是,在操作 者轻轻地按动键盖13时,如果产生咔嗒声撞击触感,则便可知 道第2按压开关元件S2接通,当强力地按动键盖13时,如果产 生咔嗒声撞击触感,则可知道第1按压开关元件S1接通。具体 来说,在本实施例的场合,如果第2按压开关元件S2接通,则 实现数码照相机的对焦,如果第1按压开关元件S1接通,则进 行快门操作。
另外,如果操作者使旋转操作体14旋转,则滑动件7成一 体转动,其在滑动图形(电阻图形和集电图形)16上滑动,由此, 输出与旋转运动的滑动件7的位置相对应的电阻值。即,可输出 对应于旋转操作体14的旋转量而不同的电阻值,在本实施例的 场合,通过旋转操作体14的旋转操作,进行数码照相机的变焦。
下面对该操作旋转体14的自身恢复机构进行描述,如图18 所示,当不对旋转操作体14进行旋转操作时,一对弹簧按压壁 部14c和弹簧支座部10f的一对锥面10e与扭簧12的两个端部弹 性接触,但是如果使旋转操作体14旋转,如图19所示,其中一 个弹簧按压壁部14c与扭簧12中的一个端部离开,该端部压靠于 接纳体9的弹簧支座部10f的锥面10e上,在此状态,另一端部 压曲于另一弹簧按压壁部14c上。于是,如果去除对旋转操作体 14的旋转操作力,则通过已压曲的扭簧12的端部,将按压壁部 14c压回,旋转操作体14自身恢复到图18所示的规定位置。即, 操作者将手指离开旋转操作体14,则变焦倍数自动地恢复到原始 状态。另外,如果使旋转操作体14旋转,则接纳体9的止动凸 部10c沿止动移动通路14d移动,在使旋转操作体14旋转规定量 的时刻,如图19所示,止动凸部10c与止动移动通路14d的端面 相接触,限制旋转操作体14的进一步旋转。于是,即使在旋转 操作体14上作用有过大的旋转操作力的情况下,仍不必担心连 接凸部14b与接纳体9的长孔10b的端面碰撞而发生损坏。
按照上述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按动键盖13,首先动作 力较小的一个按压开关元件S2从断开切换到接通,当进一步按 动键盖13时,动作力较大的另一按压元件S1从断开切换到接通, 由此,实现2级的按压操作。此外,通过使旋转操作体14旋转, 可使旋转式电气部件部的输出信号适当变化,还可通过自身恢复 机构,使该旋转操作体14自身恢复到规定位置。因此,在将该 复合型输入装置用于数码照相机时,如果通过第1和第2按压开 关元件S1,S2,进行适合2级的按压操作的对焦以及快门操作, 并且通过旋转操作体14进行适合旋转操作的变焦,则可提高操 作性,另外还可促进整体尺寸的减小。再有,在本实施例中,按 照下述方式设定,该方式为:在按压操作时,靠近键盖13的第2 瞬动作用弹簧6首先进行反转动作,接着下方的第1瞬动作用弹 簧3进行反转动作,但是也可将先进行反转动作的动作力较小的 瞬动作用弹簧设置于下方。
此外,由于上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 方式为:在共用的柔性基板2的同一表面上,形成第1和第2按 压开关元件S1,S2和旋转式电气部件部的滑动图形16,使该柔 性基板2呈S形弯曲,将上方的按压开关元件(第2按压开关元件 S2)的固定接点的形成区域设置于驱动体5上,故柔性基板2可采 用仅仅在一个表面上形成导电图形的低价格的类型,另外其装配 作业也容易。此外,由于在该柔性基板2中,可通过将一对止动 孔2j,2k分别与驱动体5的钩部5d和小凸部5e扣合,可按照不 松开的方式,将带状部2c的固定触点的形成区域设置于平板状部 5b上,故可在不采用双面粘接片等的情况下,简单地将柔性基板 2安装于驱动体5上。
本发明按照上面描述的形式实施,其获得下面所述的效果。
由于本发明涉及下述复合型输入装置,该复合型输入装置包 括旋转式电气部件部,该旋转式电气部件部通过旋转操作体旋转 驱动;按压开关部,该按压开关部通过设置于旋转操作体的开口 内的键盖按压驱动,该按压开关部包括动作力不同的,沿键盖的 按压操作方向叠置的第1按压开关元件和第2按压开关元件,故 可进行旋转操作和2级的按压操作,另外容易使整个装置的尺寸 减小,可适合用于带变焦功能的数码照相机。
另外,如果在共用的柔性基板上,形成第1和第2按压开关 元件的各固定触点和旋转式电气部件部的滑动图形,则容易减小 部件数量,提高装配性。此时,如果采用下述结构,其中在柔性 基板的同一表面上,形成相应固定触点和滑动图形,使该柔性基 板呈S形弯曲,在按压驱动其中一个按压开关元件的驱动体上, 设置另一按压开关元件的固定触点的形成区域,则可采用仅仅在 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导电图形的,价格较低的,装配作业也容易的 柔性基板。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