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键盘按键

申请号 CN201510387365.9 申请日 2015-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6328413A 公开(公告)日 2017-01-11
申请人 董祥伟; 发明人 董祥伟;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 键盘 领域内的一种防 水 键盘按键,包括固定设置在键盘上壳上的方形键座以及设置在键座内的按键,键座的一对内 侧壁 上设置有凸棱,按键包括键帽和触脚,触脚的一对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凸棱相匹配的凸起,键帽内绕触脚外周设置有与键座相匹配的方形罩壳,键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罩壳对应的方形罩座,罩壳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台,罩座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滑槽,本发明通过在键帽上设置方形罩壳,使得按键在装配到键座上时可包覆在键座的周围,从而增强了键盘的防水性能,且使得按键与键座的装配更加可靠,可用于键盘上。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键盘按键,包括固定设置在键盘上壳上的方形键座以及设置在键座内的按键,所述键座的一对内侧壁上设置有凸棱,所述按键包括键帽和触脚,所述触脚的一对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棱相匹配的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内绕触脚外周设置有与所述键座相匹配的方形罩壳,所述键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罩壳对应的方形罩座,所述罩壳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罩座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底面加工成楔形面,所述罩壳的四面均设置有凸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水键盘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脚上与设置凸起的外侧壁相对应的另一对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键座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棱柱。

说明书全文

一种防键盘按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键盘,特别涉及键盘按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的附件键盘也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为了防止杂物进入键盘中影响按键的正常工作、或者灰尘与水进入键盘中导致电路短路或烧毁,改变原有键盘的结构来实现防水、防尘和防杂物的功能,但这样需要改变原有键盘的结构,结构比较复杂、从而也使得制造成本高,而且,灰尘同样会落入到键盘上,或者是在特许环境中如医院中使用的键盘,因为需要经常使用消毒液清洗键盘,需要经常性的利用大量时间分别对每个按键反复擦拭,浪费时间,并且消毒液容易进入键盘内造成损坏,这就存在着一定的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键盘按键,增强了键盘的防水性能。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水键盘按键,包括固定设置在键盘上壳上的方形键座以及设置在键座内的按键,所述键座的一对内侧壁上设置有凸棱,所述按键包括键帽和触脚,所述触脚的一对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棱相匹配的凸起,所述键帽内绕触脚外周设置有与所述键座相匹配的方形罩壳,所述键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罩壳对应的方形罩座,所述罩壳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罩座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滑槽。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键帽上设置方形罩壳,使得按键在装配到键座上时可包覆在键座的周围,且罩座从外部再次包覆罩壳,多重密封结构增强了键盘的防水性能,且使得按键与键座的装配更加可靠。本发明可用于键盘上。
[0006] 为了使得本发明装配更加方便,所述凸台的底面加工成楔形面,所述罩壳的四面均设置有凸台上。
[0007] 为了按键与键座的装配更加便捷,所述触脚上与设置凸起的外侧壁相对应的另一对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键座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棱柱。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09] 其中,1上壳,2键座,2a凸棱,2b棱柱,3键帽,4触脚,4a凸起,4b凹槽,5罩壳,5a凸台,6罩座,6a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水键盘按键,包括固定设置在键盘上壳1上的方形键座2以及设置在键座2内的按键,键座2的一对内侧壁上设置有凸棱2a,按键包括键帽3和触脚4,触脚4的一对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凸棱2a相匹配的凸起4a,触脚4上与设置凸起4a的外侧壁相对应的另一对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4b,键座2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凹槽4b相对应的棱柱2b,键帽3内绕触脚4外周设置有与键座2相匹配的方形罩壳5,键座2上设置有与罩壳
5对应的方形罩座6,罩壳5底部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台5a,罩座6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5a对应的滑槽6a,凸台5a的底面加工成楔形面,罩壳5的四面均设置有凸台5a上。
[0011] 本发明安装时,将按键对应着键座2插入,设置在按键上的凸起4a和键座2上凸棱2a保证了按键与键座2之间的固定关系,设置在按键上的凹槽4b配合键座2上的棱柱2b使得按键的插入更加准确,同时,设置在按键上的方形罩壳5配合罩座,多重密封结构增强了键盘的防水性能。
[0012]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