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

申请号 CN201380019152.X 申请日 2013-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4205283B 公开(公告)日 2016-06-22
申请人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高谷幸悦; 铃木健司; 中康弘;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能够任意地形成密封容器的 开关 。在消弧容器(102)中内置有保持规定间隔地配置的一对固定触头(104A)、(104B)和以能够与该一对固定触头 接触 和分离的方式配置的可动触头(106),上述消弧容器(102)包括:上面开放的桶状金属体(103);绝缘保持部件(105),其以配置在该桶状金属体的内面侧的上述一对固定触头与上述可动触头相对的方式保持该一对固定触头;和下端开放的桶状的 树脂 盖(107),其从上述桶状金属体的开放端面侧 覆盖 上述一对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上述树脂盖(107)的开放端的周围利用粘接剂密封于上述桶状金属体(103)的底面。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关,其在消弧容器中内置有保持规定间隔地配置的一对固定触头和以能够与该一对固定触头接触和分离的方式配置的可动触头,所述开关的特征在于:
所述消弧容器包括:
上面开放的桶状金属体;
绝缘保持部件,其具有以配置在该桶状金属体的内面侧的所述一对固定触头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对的方式保持该一对固定触头的触点保持部,和在该触点保持部的内侧一体形成的筒状部;和
下端开放的桶状的树脂盖,其从所述桶状金属体的开放端面侧覆盖所述一对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
在由所述桶状金属体和所述筒状部包围的所述树脂盖的开放端的周围形成有粘接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固定触头在与所述可动触头相对的触点部与外部连接端子部之间形成有U字形折弯部,所述绝缘保持部件形成有用于插入保持所述一对固定触头的U字形折弯部的触点保持部,所述树脂盖的侧面被插入在所述一对固定触头的U字形折弯部内,并利用粘接剂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保持部件形成有保持电弧消弧用永久磁磁铁保持部,该磁铁保持部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的触点部和所述可动触头的触点部相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桶状金属体的下面侧配置有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使所述可动触头以能够与所述一对固定触头接触和分离的方式移动。

说明书全文

开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消弧容器中内置有固定触头和以能够与其接触和分离的方式配置的可动触头的开关。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这种开关,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磁接触、开关、定时器等开关装置中使用的端子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中,由能够收纳触点机构的密封盒(case)和封闭该密封盒的上部的密封盖构成金属制的密封盒(case block)。而且,在密封盖形成有用于插入触点机构块的连接端子的一对插入孔,在将连接端子插入在该一对插入孔内的状态下,注入密封材料,固化而形成密封的端子的密封结构。此外,使上述密封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通过在液状热固化性聚合物(polymer)中添加无机质填充材料而设为与上述密封盒块的线膨胀系数同等的膨胀系数以上。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7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例中,在筒状的密封盒块内配置有绝缘盒并且在密封盒块的上端配置有密封盖,在该密封盖内形成端子孔,在该端子孔内配置有端子,在这种状态下,在端子孔与端子间注入密封材料并将其固化,形成消弧容器。
[0008] 这样在密封盖形成端子孔,在该端子孔配置端子之后将密封材料注入端子孔与端子间并固化的情况下,为了使密封材料完全遍及注入部位,需要比较大的注入压。因此,需要精密地形成注入密封材料的部位,以使得密封材料不泄露,存在成形成本增长的未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 因此,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现有例的未解决的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形成以包围触点机构的状态密封的消弧容器的开关。
[0010]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开关的第一方式为这样一种开关,其在消弧容器中内置有保持规定间隔地配置的一对固定触头和以能够与该一对固定触头接触和分离的方式配置的可动触头。上述消弧容器包括:上面开放的桶状金属体;绝缘保持部件,其以配置在该桶状金属体的内面侧的上述一对固定触头与上述可动触头相对的方式保持该一对固定触头;和下端开放的桶状的树脂盖,其从上述桶状金属体的开放端面侧覆盖上述一对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而且上述树脂盖的开放端的周围利用粘接剂密封于上述桶状金属体的底面。
[0012] 根据该结构,在形成气密性高的消弧容器时,能够不进行凸焊(projection welding)和激光焊接等焊接,在桶状金属体的内面侧配置保持一对固定触头的绝缘保持部件,以包围利用该绝缘保持部件保持的一对固定触头的方式配置桶状的树脂盖,利用粘接剂将该树脂盖的开放端的周围固定,由此实施密封。因此,能够不进行焊接(熔焊、welding)和钎焊(brazing)等产生热的接合,容易且可靠地形成气密性高的消弧容器。
[0013] 而且,因为利用粘接剂粘接桶状金属体与树脂盖,所以不需要如密封剂的注入那样施加压力地进行注入,能够容易地粘接树脂盖与桶状金属体。
[0014] 此外,本发明的开关的第二方式为,上述一对固定触头在与上述可动触头相对的触点部与外部连接端子部之间形成有U字形折弯部,上述绝缘保持部件形成有用于插入保持上述一对固定触头的U字形折弯部的触点保持部,上述树脂盖的侧面被插入在上述一对固定触头的U字形折弯部内,并利用粘接剂固定。
[0015] 根据该第二方式,一对固定触头在与可动触头相对的接触部与外部连接端子部之间形成有U字形折弯部,利用触点保持部保持该U字形折弯部,将树脂盖的侧面插入在U字形折弯部内,并利用粘接剂固定,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一对固定触头的固定。
[0016] 此外,本发明的开关的第三方式为,上述绝缘保持部件形成有保持电弧消弧用永久磁磁铁保持部,该磁铁保持部与上述一对固定触头的触点部和上述可动触头的触点部相对。
[0017] 根据该第三方式,在绝缘保持部件配置有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因此能够使电弧(arc)在规定方向上拉伸得较长,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电弧的消弧。
[0018] 此外,本发明的开关的第四方式为,在上述桶状金属体的下面侧配置有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使上述可动触头以能够与上述一对固定触头接触和分离的方式移动。
[0019] 根据该第四方式,在桶状金属体的下面侧配置有电磁铁装置,能够利用该电磁铁装置使可动触头以能够与固定触头接触和分离的方式移动,能够构成作为电磁开关的电磁接触器。
[0020] 发明效果
[0021] 根据本发明,在桶状金属体内配置以一对固定触头与可动触头相对的方式保持该一对固定触头的绝缘保持部件,利用桶状的树脂盖从桶状金属体的开放端侧覆盖一对固定触头和可动触头,利用粘接剂将该树脂盖的开放端的周围密封于桶状金属体的底面。因此,能够不进行凸焊和激光焊接、钎焊等需要加热的接合处理,仅通过利用粘接剂粘接桶状金属体与树脂盖就能够容易地形成气密性高的消弧容器。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0023]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0024]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的固定触头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0025]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利用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进行的电弧消弧的说明图。
[0026] 图5是用于说明将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配置在绝缘盒的外侧的情况下的电弧消弧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8]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作为开关的电磁接触器的整体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的一个例子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固定触头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0029] 在该图1~图3,10是作为开关的电磁接触器,该电磁接触器10由配置有触点机构的触点装置100和驱动该触点装置100的电磁铁装置200构成。
[0030] 由图1~图3显而易见,触点装置100具有收纳触点机构101的消弧容器102。如图1~图3所示,该消弧容器102具有上端开放的桶状金属体103,该桶状金属体103是利用冲压成形将、铝合金、不锈等金属板材成形为桶状而得到的。
[0031] 此外,消弧容器102具有例如合成树脂制的绝缘保持部件105,该绝缘保持部件105保持配置在桶状金属体103内的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另外,消弧容器102具有下端面开放的桶状的树脂盖107,该树脂盖107从桶状金属体103的开放端面侧插入,覆盖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和以能够与它们接触和分离的方式配置的可动触头106。
[0032] 桶状金属体103包括大致长方形的底板部103a和从该底板部103a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的方筒部103b。在底板部103a,在中央部形成有插入后述的电磁铁装置200的固定铁心的一部分的插入孔103c。在该插入孔103c的上部侧固定有定位片111,该定位片111与形成于通过固定铁心的中心部向上方延伸并用接触弹簧将可动触头106支承于上端的可动轴的凸缘部的下端接触而限制可动轴的下端位置
[0033] 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分别形成为左右对称形。这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包括:配置在消弧容器102的中央部,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相对的平的触点部104a;从该触点部104a的外侧端向下方延伸的U字形折弯部104b;和从该U字形折弯部104b的另一端侧向外侧水平地延伸的连接端子部104c。
[0034] 特别由图2和图3显而易见,绝缘保持部件105包括:与桶状金属体103的短边侧的侧板部103d和103e的内面接触地配置的底板部105a;在该底板部105a的上面与侧板部103d和103e相对地(相向地)形成的用于保持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头保持部105b和105c。
[0035] 此处,触头保持部105b和105c各自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彼此相对的内侧流槽状部121和外侧流槽状部122,该内侧流槽状部121和外侧流槽状部122插入保持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U字形折弯部104b的垂直板部。
[0036] 内侧流槽状部121包括:中央板部123,该中央板部123与桶状金属体103的侧板部103d和103e保持规定距离平行地在上下方向上以中央板部123的上端与桶状金属体103的上端相比突出的方式延伸;和从该中央板部123的前后端部在右方向突出的一对侧板部124和125。
[0037] 外侧流槽状部122包括:中央板部126,该中央板部126沿桶状金属体103的侧板部103d和103e中的一者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该中央板部126的上端与桶状金属体103的上端相比突出;和从该中央板部126的前后端部向左侧突出的一对侧板部127和128。
[0038] 另外,触头保持部105b和105c的内侧流槽状部121,其侧板部124和125被在前后方向膨出的侧壁部129和130连结为一体,形成筒状部131。此外,在侧壁部129和130的下面侧形成有向外侧突出而与桶状金属体103的方筒部103b的内面卡合的卡合片132。
[0039] 另外,在触头保持部105b和105c的外侧流槽状部122的中央板部126的该侧面,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卡合片133。该卡合片133与在桶状金属体103的方筒部103b的短边侧的上端形成的卡合凹部134卡合。
[0040] 而且,如图3所示,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从上方插入在触头保持部105b和105c而被保持。就该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插入保持而言,如果针对固定触头104B进行说明则如图3所示那样被保持。即,以使固定触头104B的U字形折弯部104b的内侧垂直板部104b1与触头保持部105c的内侧流槽状部121的中央板部123、侧板部124和125的内侧卡合且使U字形折弯部104b的外侧垂直板部104b2与外侧流槽状部122的中央板部126、侧板部127和128卡合的方式,从上方插入。
[0041] 关于固定触头104A也与上述同样地插入保持于触头保持部105b。
[0042] 树脂盖107中,在下端的开放端面,形成有以比其它部分的厚度厚的壁厚确保粘接面积的周凸缘部107a。此外,在周凸缘部107a,在与被保持于触头保持部105b和105c的固定触头104A和104B相对的位置,形成有用于插入该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U字形折弯部104b的底部的切口部107b。
[0043] 而且,可动触头106配置成使得左右两端部与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点部104a的下侧相对。该可动触头106被可动轴141支承,该可动轴141被固定在后述的电磁铁装置200的可动铁心212。
[0044] 可动轴141在上端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141a。施加规定的接触压的接触弹簧142被插入在该可动轴141的可动触头106的下端侧。
[0045] 该可动触头106在释放状态下成为两端的触点部与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点部104a保持规定间隔地分离的状态。此外,可动触头106被设定为,在闭合位置,两端的触点部因接触弹簧142产生的规定的接触压而与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点部104a接触。
[0046] 此外,在上述的绝缘保持部件105形成有磁铁保持部151和152。这些磁铁保持部151和152在触头保持部105b和105c的左右方向内侧且在保持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状态下,与该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点部104a和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从前后方向的侧面侧相对。在这些磁铁保持部151和152内,插入保持有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磁铁保持部151和152配置在侧壁部129和130的内侧。被上述的树脂盖107覆盖。
[0047] 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以在厚度方向上彼此的相对面成为同极、例如N极的方式被磁化。此外,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如图4所示那样设定成: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处于比可动触头106的左右的触点部稍靠内侧的位置。而且,在磁铁保持部151和152的左右方向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电弧消弧空间155和156。
[0048] 通过这样将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配置在树脂盖107的内周面侧,能够使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接近可动触头106。因此,如图4(a)所示那样,从两个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的N极侧出来的磁通φ在左右方向上从内侧向外侧,以大的磁通密度横穿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的相对部分。
[0049] 因此,如果将固定触头104A的连接端子部104c连接至电力供给源,将固定触头104B连接至负载侧,则闭合状态的电流的方向如图4(b)所示那样从固定触头104A通过可动触头106流到固定触头104B。而且,在从闭合状态使可动触头106从固定触头104A和104B向上方离开而成为释放状态的情况下,在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接触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之间产生电弧。
[0050] 对于该电弧,如图4(c)所示,由于来自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的磁通φ,作用于电弧的洛伦兹力F变大,该电弧被大大地拉伸至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侧的电弧消弧空间155侧。此时,因为电弧消弧空间155和156形成得与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的厚度的量一样宽,所以能够取得长的电弧长度,能够可靠地将电弧消弧。
[0051] 另外,在如图5(a)~(c)所示那样将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配置在树脂盖107的外侧的情况下,至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的相对位置为止的距离变长,在应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永久磁铁的情况下,横穿电弧的磁通密度变少。
[0052] 因此,作用于从闭合状态转变至释放状态时产生的电弧的洛伦兹力变小,不能充分地拉伸电弧。为了提高电弧的消弧性能,需要增加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的磁化量。
[0053] 而且,对于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为了缩短固定触头104A和104B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的距离,需要使树脂盖107的前后方向的进深变窄,存在不能确保用于消除电弧的足够的电弧消弧空间的问题。
[0054] 但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配置在树脂盖107的内侧,因此,能够解决将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配置在上述树脂盖107的外侧的情况下的问题。
[0055] 如图1所示,电磁铁装置200具有从侧面看时为扁平的U字形状的磁轭201,圆筒状辅助磁轭203被固定在该磁轭201的底板部202的中央部。在该圆筒状辅助磁轭203的外侧,配置有作为柱塞驱动部的卷线筒(spool)204。
[0056] 该卷线筒204包括:插入圆筒状辅助磁轭203的中央圆筒部205;从该中央圆筒部205的下端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下凸缘部206;和从与中央圆筒部205的上端相比稍靠下侧的位置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上凸缘部207。而且,在由中央圆筒部205、下凸缘部206和上凸缘部207构成的收纳空间卷绕安装有励磁线圈208。
[0057] 而且,在成为磁轭201的开放端的上端间固定有上部磁轭210。该上部磁轭210在中央部形成有与卷线筒204的中央圆筒部205相对的贯通孔210a。
[0058] 而且,在卷线筒204的中央圆筒部205内的上方侧,固定配置有固定铁心211,在该固定铁心211的下侧保持规定距离地配置有可动铁心212。在固定铁心211与可动铁心212之间插入有复位弹簧213,通过该复位弹簧213,可动铁心212被压向下方。此外,在可动铁心212固定有可动轴141。该可动轴141通过固定铁心211的中心轴孔在触点装置100内突出,在其上端,可动触头106通过接触弹簧142被保持。
[0059] 而且,固定铁心211和可动铁心212被上端开放的有底圆筒状的帽(cap)215覆盖。在该帽215的开放端在半径方向延伸形成的凸缘部216通过钎焊、焊接等被密封接合到桶状金属体103的下面。由此,形成消弧容器102和帽215经由桶状金属体103的贯通孔103c被连通的密封容器。
[0060] 而且,在由消弧容器102和帽215形成的密封容器内,封入氢气、氮气、氢与氮的混合气体、空气、SF6等气体。
[0061]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0062] 首先,为了构成电磁接触器10,在电磁铁装置200的磁轭210内配置卷线筒204。之后,在将可动铁心212和固定铁心211通过复位弹簧213插入在帽215内的状态下,利用钎焊、焊接等将帽215固定在桶状金属体103。此时,固定铁心211被固定在桶状金属体103的插入孔103c内,可动轴141的下方侧位置通过将定位片111固定在桶状金属体103的中央部而被限制。
[0063] 另一方面,关于触点装置100,在桶状金属体103内插入保持绝缘保持部件105。在该绝缘保持部件105的触头保持部105b和105c,插入保持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U字形折弯部104b,使得触点部104a成为内侧。在该状态下,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点部104a从上方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相对。
[0064] 之后,向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U字形折弯部104b如图1所示那样注入粘接剂,并且在树脂盖107的周凸缘部107a的下面侧涂敷粘接剂。在该状态下,以使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U字形折弯部104b的底板部插入在树脂盖107的切口部107b的方式,从上方使周凸缘部107a与桶状金属体103的底板部103a抵接。
[0065] 由此,利用粘接剂,粘接周凸缘部107a与桶状金属体103的底板部103a,并且粘接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U字形折弯部104b的底板部与树脂盖107的切口部107b。因此,由桶状金属体103、树脂盖107和帽215形成被密封的消弧室。
[0066] 之后,在粘接剂固化了的状态下,从在树脂盖107形成的未图示的气体注入孔注入氢气、氮气、氢与氮的混合气体、空气、SF6等气体,在气体注入后将注入孔密封。由此,能够构成电磁接触器10。
[0067] 对这样构成的电磁接触器10,在固定触头104A的连接端子部104c连接例如供给大电流的电力供给源,在固定触头104B的连接端子部104c连接负载。
[0068] 在该状态下,电磁铁装置200中的励磁线圈208处于非励磁状态,处于在电磁铁装置200不产生使可动铁心212上升的励磁力的释放状态。在该释放状态下,可动铁心212被复位弹簧213在从固定铁心211向下方离开的方向施力。
[0069] 因此,通过可动轴141与可动铁心212连结的触点机构101的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从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点部104a向下方离开规定距离。因此,固定触头104A和
104B间的电流路径处于切断状态,触点机构101成为断开状态。
[0070] 这样,在释放状态下,复位弹簧213引起的施力作用于可动铁心212,因此,可动铁心212不会由于来自外部的振动和冲击等而意外地下降,能够可靠地防止误动作。
[0071] 在从该释放状态起,对电磁铁装置200的励磁线圈208进行励磁时,在该电磁铁装置200产生励磁力,使可动铁心212抵抗复位弹簧213的施力压向上方。
[0072] 此时,在可动铁心212与磁轭201的底板部202之间,通过圆筒状辅助磁轭203形成磁路。因此,可动铁心212的上面与固定铁心211的下面之间的磁通密度变大,吸引可动铁心212的大的吸引力发挥作用。
[0073] 因此,可动铁心212抵抗复位弹簧213的施力迅速地上升。之后,可动铁心212的上升因可动铁心212的上端与固定铁心211的下端抵接而停止。
[0074] 这样,由于可动铁心212上升,通过可动轴141与可动铁心212连结的可动触头106也上升,其触点部106a以接触弹簧142的接触压与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点部104a接触。
[0075] 因此,成为外部电力供给源的大电流通过固定触头104A、可动触头106和固定触头104B被供给至负载的闭合(闭合)状态。
[0076] 此时,在固定触头104A和104B与可动触头106之间产生使可动触头106断开的方向的电磁斥力。
[0077] 但是,如图1所示,固定触头104A和104B由触点部104a和U字形折弯部104b形成有L字形部,因此,在上板部116和下板部118与和其相对的可动触头106中,流过相反方向的电流。
[0078] 因此,能够使由流过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L字形部的垂直板部的电流产生的磁通作用于固定触头104A和104B与可动触头106的接触部。因此,能够提高固定触头104A和104B与可动触头106的接触部的磁通密度,产生抵抗电磁斥力的洛伦兹力。
[0079] 利用该洛伦兹力,能够抵抗在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之间产生的断开方向的电磁斥力,能够可靠地防止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断开。
[0080] 因此,能够使支承可动触头106的接触弹簧142的按压力变小,与之相应地还能够使由励磁线圈208产生的推力变小,能够实现整个电磁接触器的结构的小型化。
[0081] 在从该触点机构101的闭合状态起切断供向负载的电流供给的情况下,使电磁铁装置200的励磁线圈208的励磁停止。
[0082] 由此,在电磁铁装置200使可动铁心212向上方移动的励磁力消失,由此可动铁心212由于复位弹簧213的施力而下降。
[0083] 由于该可动铁心212下降,通过可动轴141连结的可动触头106下降。与此相应地,在由接触弹簧142施加接触压的期间,可动触头106与固定触头104A和104B接触。之后,在接触弹簧142的接触压消失的时刻,成为可动触头106从固定触头104A和104B向下方离开的断开开始状态。
[0084] 当成为该断开开始状态时,在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之间产生电弧,电流的通电状态由于该电弧而继续。
[0085] 此时,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的相对磁极面为同极的N极,其外侧为S极,因此,从各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的该N极出来的磁通在俯视时如图4(a)所示那样,在可动触头106的长度方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横穿固定触头104A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的相对部的电弧产生部,到达S极,形成磁场
[0086] 同样在可动触头106的长度方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横穿固定触头104B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的电弧产生部,到达S极,形成磁场。
[0087] 因此,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的磁通均在可动触头106的长度方向彼此在相反方向上横穿固定触头104A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之间、和固定触头104B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之间。
[0088] 因此,在固定触头104A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之间,如图4(b)所示,电流I成为从固定触头104A侧流向可动触头106侧,并且磁通φ的方向成为从内侧朝向外侧去的方向。因此,根据弗莱明左手定则,如图4(c)所示,与可动触头106的长度方向正交且与固定触头104A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开关方向正交并朝向电弧消弧空间155侧的大的洛伦兹力F发挥作用。
[0089] 由于该洛伦兹力F,在固定触头104A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之间产生的电弧以从固定触头104A的触点部104a的侧面通过电弧消弧空间155内到达可动触头106的上面侧的方式被大幅拉长而消弧。
[0090] 此外,在消弧空间155,在其下方侧和上方侧,磁通相对于固定触头104A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间的磁通的方向,向下方侧和向上方侧倾斜。因此,被倾斜的磁通拉伸至电弧消弧空间155的电弧进一步向电弧消弧空间155的落的方向被拉伸,能够使电弧长度变长,能够获得良好的切断性能。
[0091] 另一方面,在固定触头104B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之间,如图4(b)所示,电流I从可动触头106侧流向固定触头104B侧,并且磁通量φ的方向成为从内侧向外侧去的右方向。
[0092] 因此,根据弗莱明左手定则,与可动触头106的长度方向正交且与固定触头104B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开关方向正交并朝向电弧消弧空间155侧的大的洛伦兹力F发挥作用。
[0093] 由于该洛伦兹力F,在固定触头104B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之间产生的电弧以从可动触头106的上面侧通过电弧消弧空间155内到达固定触头104B的侧面侧的方式被大幅拉伸而被消弧。
[0094] 此外,在电弧消弧空间155,如上所述,在其下方侧和上方侧,磁通相对于固定触头104B的触点部104a与可动触头106的触点部106a间的磁通的方向,向下方侧和上方侧倾斜。
[0095] 因此,被倾斜的磁通拉伸至电弧消弧空间155的电弧进一步向电弧消弧空间155的角落的方向被拉伸,能够使电弧长度变长,能够获得良好的切断性能。
[0096] 另一方面,在电磁接触器10的闭合状态下,在从负载侧向直流电源侧流过再生电流的状态下,成为释放状态的情况下,上述的图4(b)中的电流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因此洛伦兹力F作用于电弧消弧空间156侧,除了电弧被拉伸向电弧消弧空间156侧以外,发挥同样的消弧功能。
[0097] 此时,因为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配置于在绝缘保持部件105形成的磁铁保持部151和152内,所以电弧不与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直接接触。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的磁特性,能够实现切断性能的稳定化。
[0098] 此外,桶状金属体103与树脂盖107通过粘接剂被固定在一起,同样,树脂盖107与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U字形折弯部104b也通过粘接剂被固定在一起。因此,能够不进行钎焊和焊接等地固定桶状金属体103与树脂盖107。因此,在桶状金属体103与树脂盖107的固定中不需要施加热,因此不产生热变形和热应力,能够进行良好的密封。
[0099] 此外,因为能够利用绝缘保持部件105和树脂盖107覆盖桶状金属体103的内周面而将其绝缘,所以能够不产生电流切断时的电弧的短路,可靠地进行电流切断。
[0100] 另外,因为能够利用绝缘保持部件105和树脂盖107实现绝缘功能、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的定位功能和保护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不受电弧影响的保护功能,所以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101] 这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触点装置100中,消弧容器102包括:桶状金属体103;配置在该桶状金属体103的底板部103a的上面侧的保持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绝缘保持部件105;和覆盖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可动触头106和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
154的树脂盖107。而且,利用粘接剂将桶状金属体103与树脂盖107固定,并且还利用粘接剂粘接保持树脂盖107与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
[0102] 因此,能够利用粘接剂将桶状金属体103与树脂盖107粘接为密封状态。因此,作为消弧容器不需要使用昂贵的陶瓷,能够大幅降低消弧容器102的制作成本。而且,不需要为了保持气密性而进行钎焊和焊接等,只需利用粘接剂进行固定即可,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热变形和热应力的产生。
[0103]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对固定触头104A和104B的触点部104a、U字形折弯部104b和连接端子部104c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够以低的成本容易地制作固定触头104A和
104B。
[0104] 此外,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配置在树脂盖107的内侧,因此能够使横穿电弧的磁通密度变高,并且电弧消弧空间155和156能够形成得与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的厚度的量一样宽,所以能够取得长的电弧长度,能够可靠地将电弧消弧。
[0105] 此外,能够利用电磁铁装置200使上述触点装置100的可动触头106可动,能够容易地构成电磁接触器。
[0106]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构成触点机构101的固定触头104A、104B在可动触头106的附近呈L字形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还能够以在上下夹着可动触头106的方式呈C字形形成,能够应用其它任意结构的触点机构。
[0107]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由消弧容器102和帽215构成密封容器、在该密封容器内封入气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切断的电流低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气体封入。
[0108]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配置在树脂盖107的内周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将消弧用永久磁铁配置在树脂盖107的外周面,而且还可以省略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153和154。
[0109]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电磁铁装置200具有U字形的磁轭20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应用有底圆筒状的磁轭,总之,只要能够使可动触头106以能够与固定触头104A和104B接触和分离的方式可动,就能够应用任意的结构。
[0110]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电磁接触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电磁继电器、开关等具有消弧容器的开关。
[011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12]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不对以包围触点机构的状态密封的消弧容器进行凸焊和激光焊接、钎焊等需要加热的接合处理、仅通过利用粘接剂粘接桶状金属体与树脂盖来容易地形成的电磁接触器等开关。
[0113] 附图标记说明
[0114] 10     电磁接触器
[0115] 11    外装绝缘容器
[0116] 100    触点装置
[0117] 101    触点机构
[0118] 102    消弧容器
[0119] 103    桶状金属体
[0120] 104A、104B  固定触头
[0121] 104a      触点部
[0122] 104b      U字形折弯部
[0123] 104c       连接端子部
[0124] 105   绝缘保持部件
[0125] 105b、105c  触头保持部
[0126] 106       可动触头
[0127] 106a      触点部
[0128] 107       树脂盖
[0129] 107a      周凸缘部
[0130] 107b      切口部
[0131] 141       可动轴
[0132] 142       接触弹簧
[0133] 151、152   磁铁保持部
[0134] 153、154   电弧消弧用永久磁铁
[0135] 155、156  电弧消弧空间
[0136] 200   电磁铁装置
[0137] 201    磁轭
[0138] 203       圆筒状辅助磁轭
[0139] 204       卷线筒
[0140] 208       励磁线圈
[0141] 210       上部磁轭
[0142] 211       固定铁心
[0143] 212       可动铁心
[0144] 213       复位弹簧
[0145] 215       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