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 电开关;继电器;选择器;紧急保护装置 / 致动器 / .透明的 / 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和使用该触点体的照明面板开关

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和使用该触点体的照明面板开关

申请号 CN200810177290.1 申请日 2008-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1459005B 公开(公告)日 2011-07-06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立畠直树; 相阪勉; 近久阳介;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其中:相对于在作为照明部分的原材料下表面 位置 具有凹凸形状部的TPU制的基片,以将凹凸形状部埋入的方式在下表面侧形成光的折射率比该基片的光的折射率低的膜,通过形成于该膜的下表面的粘接层保持可动触点。通过该可动触点体,构成能够减少光量的损失等、能够容易得到照明部分所需要的 亮度 的照明面板 开关 。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其具备:
按压输入型的可动触点,其由金属薄板形成为外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且向上方突出的圆顶形状;和
绝缘膜制的基片,其被配置成通过形成于下表面的粘接层保持所述可动触点使得沿着所述可动触点的上表面形状覆盖所述可动触点之上,并且引导从配置在侧面位置光源入射的光而照亮上表面侧;
其特征在于:
还使光的折射率比所述基片的光的折射率低的膜介于所述基片与所述粘接层之间,在夹着所述膜的所述基片的需要照明部分,在所述需要照明部分的下表面侧还具备凹凸形状部,
所述凹凸形状部被所述膜覆盖,
通过所述凹凸形状部将光向上方引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其中:
使所述凹凸形状部的光的折射率与所述基片的光的折射率大致相等或者比所述基片的光的折射率高。
3.一种照明面板开关,其中: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被定位配置在具备固定触点的电路基板上,构成单体开关。
4.一种照明面板开关,其中: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被定位配置在具备固定触点的电路基板上,构成单体开关。

说明书全文

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和使用该触点体的照明面板开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构成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的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和使用该可动触点体构成的照明面板开关。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搭载于便携式电话机、便携式信息终端等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面板,大多使用具备照明功能的键盘开关。作为这样的照明功能,有的使用LED直接照亮键盘,有的通过使用导光片等传递来自LED的光来进行照明。
[0003] 图2是以往的输入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在图2中,电路基板100具备中央固定触点101以及周边固定触点102。在向上方突出的圆顶形状部120内收纳保持有圆顶状的可动触点130的片状构件110,介由位于片状构件110的下表面的丙烯系的粘接层111粘贴于电路基板100的上表面侧。此时,可动触点130的中央部下表面空出间隔与中央固定触点101相对,可动触点130的外周下端被载置在周边固定触点102上。另外,可动触点130也通过圆顶形状部120的下表面的粘接层111粘接保持其上表面。
[0004] 在这样的构成中,作为片状构件110,使用例如由聚酸酯等形成的绝缘膜制的导光片。该导光片能够引导从侧端面入射的光而照亮其上表面侧。
[0005] 发光元件150被安装在电路基板100上,来自该发光元件150的光平行入射至由导光片构成的片状构件110内。因此,该发光部151与片状构件110的侧端面相对。另外,透明树脂体160,为了收集来自发光部151的光而使该光从片状构件110的侧端面高效地入射而配置。
[0006] 以往的输入装置如上所述那样构成,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
[0007] 首先,在从片状构件110的圆顶形状部120上向可动触点130施加按压时,可动触点130由于预定的大小的力而进行翻转动作,中央固定触点101与周边固定触点102介由可动触点130导通,变为开关接通状态。在解除该按压力时,可动触点130自己复原至原来的形状,返回到图2所示的原来的开关断开状态。
[0008] 在从发光元件150发光时,该光从侧端面入射至由导光片构成的片状构件110。该光被导入至包含以沿着可动触点130的上表面形状覆盖的方式进行遮盖的圆顶形状部120的部分在内的导光片内,将片状构件110的上表面侧照亮。由此,在将通过透光性材质形成有文字、符号等的键盘配置在片状构件110上时,它们的显示判别也容易进行且识别性以及输入操作性优异,特别在暗处的键盘操作时起到较大的作用。另外,作为与本发明申请相关的在先技术文献信息,已知有例如日本特开2007-53063号公报
[0009] 在以往的输入装置中,设为沿着可动触点130的上表面形状配置导光片作为片状构件110的构成。此外,在片状构件110的下表面形成有在与电路基板100粘贴等时所使用的粘接层111。因此,如果粘接层111相对于片状构件110的光的折射率的差较小,则通过片状构件110内的光会透过其界面,粘接层111与电路基板100的界面处的光量的损失变大。此外,光会泄漏到粘接层111的内部,产生粘接层111内的光的吸收、散射,由此导致的光量的损失变大。或者,意图之外的反射光或者散射光泄漏至片状构件110的上表面侧,难以得到照明部分所需要的亮度。此外,即使将粘接层111局部除去,但如果片状构件110与电路基板100、可动触点130等接触,则通过片状构件110内的光会在其界面反射或者散射,界面处的光量的损失变大。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和使用该可动触点体构成的照明面板开关,该可动触点体即使是在由导光片构成的基片的下表面侧具有 粘接层、通过该粘接层保持可动触点的构成,也能够抑制光量的损失、能够得到照明部分所需要的亮度。 [0011] 本发明是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该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包括:按压输入型的可动触点,其由金属薄板形成为外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且向上方突出的圆顶形状;和绝缘膜制的基片,其被配置成通过形成于下表面的粘接层保持所述可动触点使得该基片沿着可动触点的上表面形状覆盖该可动触点之上,并且引导从配置在侧面位置光源入射的光而照亮上表面侧;其特征在于:使光的折射率比基片的光的折射率低的膜介于基片与粘接层之间。
[0012] 通过这样的构成,使光的折射率比基片的光的折射率低的膜介于由导光片构成的基片自身的材料下表面与粘接层之间,所以与以往产品相比能够将更多的光封闭在基片自身内。因此,能够抑制光从不需要照明的部分泄漏的现象而降低光量的损失等,能够容易地确保照明部分所需要的亮度。
[0013]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照明面板开关,其中:上述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定位配置在具备固定触点的电路基板上,构成单体开关。该照明面板开关是简单的开关,其抑制了光量的损失从而能够得到照明部分所需要的亮度。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构成的照明面板开关的剖视图。
[0015] 图2是以往的输入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以往相同的构成部分附上相同符号,省略详细说明。
[0017] (实施方式)
[0018]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构成的照明面 板开关的剖视图。在图1中,基片1是作为导光片而形成的绝缘膜制的薄片,作为基片1的材质,可以列举聚酯、PET、聚碳酸酯、聚等。下面,对使用了在光的折射率为1.50~1.60的聚氨酯中、柔性特别优异的热塑性聚氨酯(下面记作“TPU”)制的绝缘膜的基片1进行说明。
[0019] 该TPU制的基片1,在位于需要照明部分的基片1自身的材料下表面区域,具有:点状地印刷形成多个小直径部而构成的凹凸形状部3,使得在可动触点130的保持位置能够向上表面侧照明。另外,作为上述印刷形成的小直径部的材质,可以列举在聚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等中混合有由、钛酸钡或者二氧化硅等形成的微粒子的填充物的材质。此时,即使在凹凸形状部3的光的折射率比基片1的光的折射率低的情况下,也能进行上表面方向的照明。但是,为了提高照明的效率,优选:与基片1的光的折射率相比,将凹凸形状部
3的光的折射率设为大致相等或者较高。此外,通过在凹凸形状部3的材料中混合由氧化钛、钛酸钡等无机氧化物形成的微粒子的填充物,能够使较多的光散射而提高照明的效率。 [0020] 另外,以将凹凸形状部3被埋入的方式,在基片1的下表面侧整个面上设置有光的折射率比基片1低的膜5。该膜5由例如光的折射率为1.35~1.40的氟系树脂形成。 [0021] 而且,在膜5的下表面形成有粘接层111,通过该粘接层111保持可动触点130的上表面部分。另外,图1所示的部分是与可动触点130的上表面部分相对应的基片1部分需要照明的部分。
[0022] 如上所述,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10。而且,在使用可动触点体10时,如图1所示,可动触点体10作为通过粘接层111粘贴在电路基板100上的简单的照明面板开关而起作用。
[0023] 在该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10中,可动触点130进行电路基板100上的对应的中央固定触点101以及周边固定触点102的接触、非接触,构成单体的按压型开关。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被配置在电路基板100上的发光元件150的发光部151与基片1的侧端面相对。
[0024] 接下来,对使用实施方式的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10构成的照明面板 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
[0025] 首先,在从基片1上向可动触点130施加按压力时,可动触点130的中央部弹性翻转,其中央部下表面与中央固定触点101接触。而且,变成中央固定触点101与周边固定触点102介由可动触点130导通的状态,可动触点130的外周下端以接触状态被载置于周边固定触点102。然后,在解除该按压力时,可动触点130复原为原来的形状,由此返回到所述中央部下表面从中央固定触点101离开的图1所示的开关断开状态。
[0026] 在此,使发光元件150发光,来自该发光部151的光从侧端面平行入射至基片1后,该光被导入基片1内。此时,基片1,其原材料的光的折射率为1.50~1.60,并且构成为其上表面侧被光的折射率为1.00的空气覆盖,其下表面侧被由光的折射率为1.35~1.40的氟系树脂形成的低折射率的膜5覆盖。因此,能够将光封闭在基片1的内部,与以往的没有低折射率的膜5而将粘接层直接形成于基片的下表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透过到粘接层111的光。由此,能够减少意图之外的反射光、散射光,降低光量的损失。 [0027] 关于作为粘接层111使用的聚硅酮系、丙烯系的材质的光的折射率,聚硅酮系的材质为1.42~1.45,丙烯系的材质为1.49~1.54。由于使光的折射率为1.35~1.40的膜5介于光的折射率为1.50~1.60的基片1的下表面与粘接层111之间,与以往构成的情况相比光的折射率的差变大,能够减少光从基片1向粘接层111的方向泄漏的量。即,能够减少基片1与粘接层111的界面、基片1与电路基板100的界面处的光反射、散射,能够抑制意图之外的反射光、散射光向基片1的上表面侧泄漏。
[0028] 此外,向粘接层111的内部泄漏的光也减少,所以也能够减少粘接层111内的光的吸收、散射,降低光量的损失。
[0029] 被导入基片1的光,通过凹凸形状部3散射,照亮对应的基片1上表面部分。此时,由于如上所述使意图之外的光量的损失等较少而进行光的导光,所以能够容易地得到照明部分所需要的亮度。此外,在反复进行对开关的按压操作后,在图1所示的开关中,反复出现将形成于可动触点130 的上方位置的凹凸形状部3的小直径部压扁的操作状态。但是,由于将凹凸形状部3形成于基片1的下表面,以将该凹凸形状部3埋入的方式形成上述的低折射率的膜5,所以通过膜5保护凹凸形状部3。根据该构成,即使在凹凸形状部3的相对于基片1的紧密粘接性较低、对向开关进行的按压操作的耐久性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上述构成提高耐久性。
[0030] 在凹凸形状部3处进行光的反射以及散射时,也会产生朝向凹凸形状部3的下方侧的光。在图1所示的开关中,使膜5的光的折射率比基片1的光的折射率低。此外,使凹凸形状部3的光的折射率与基片1的光的折射率相比大致相等或较高,还使膜5的光的折射率比凹凸形状部3的光的折射率低,以埋入膜5内的方式形成基片1的下表面的凹凸形状部3。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折射率比凹凸形状部3低的膜5的作用减少来自所述凹凸形状部3的朝向下方侧的光的比例,能够提高照亮基片1的上表面的比例。 [0031] 另外,在将凹凸形状部形成于基片1的上面侧的情况下,由膜5产生的凹凸形状部的保护作用消失,但由于膜5的光的折射率比基片1的光的折射率低,所以能够构成与以往产品相比向基片1的下表面方向泄漏的光的比例减少、减少了不需要的光从下方侧泄漏的现象的开关。
[0032]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构成10和使用该可动触点体构成的照明面板开关,能够实现以简单的构成抑制光的泄漏等,能够容易地得到能获得照明部分的所需要的亮度的开关。
[0033] 另外,作为基片1,也可以使用TPU以外的聚氨酯制的材料,或者也可以是作为导光片经常使用的其他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光的折射率为1.58~1.60的聚碳酸酯制的绝缘膜,光的折射率为1.53~1.57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绝缘膜,光的折射率为1.42~1.45的聚硅酮制的绝缘膜。此时,只要将膜5重叠地形成于这些原材料下表面,就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0034] 另外,膜5的材质也可以使用氟系树脂以外的材质,但重要的是采用与所使用的基片1材质的光的折射率的差较大的材质。此外,优选能够覆盖凹凸形状部3的外形的构成。关于其形成方法,印刷形成较容易,所以 优选,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形成方法来形成。 [0035] 此外,可动触点130,可以是导电金属板制的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或是其他形状的构成,而且,被构成为包含该可动触点的按压型开关也可以是上述构成以外的构成。 [0036] 本发明的带导光功能可动触点体和使用该可动触点体构成的照明面板开关,即使是在由导光片构成的基片的下表面侧具有粘接层、通过该粘接层保持可动触点的构成,也具有能够抑制光量的损失而得到照明部分所需要的亮度的有益的效果,在构成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时等有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