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0810171350.9 申请日 2008-10-21 公开(公告)号 CN101419872B 公开(公告)日 2011-04-27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唐木稔; 沼本信宏;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制造方法。将柔软性高的第1 树脂 膜(51)、和由刚性比其高的材质构成的第1加强膜(53),通过粘接剂层(52)贴合,形成了第1基材(56)。对该第1基材(56)实施半切加工,形成突起部件(45)。使该加工形成后的突起部件(45)留在第1加强膜(53)上地、将上述第1树脂膜(51)剥离掉,贴合到涂敷了粘接剂(47)的第2树脂膜(61)上。然后,使粘接剂(47) 固化 ,从而将突起部件(45)安装到第2树脂膜(61)上。由此,可以从柔软性高的树脂膜,抑制毛刺产生地、冲切出小径圆柱状的突起部件,并可高效率安装该突起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骤:
第1步骤,准备第1基材,该第1基材是在具有柔软性的第1树脂膜的下面通过粘接剂层贴合由刚性比上述第1树脂膜高的材质形成的第1加强膜而构成的,从上述第1基材的上面侧,实施将上述第1树脂膜和上述粘接剂层切断的半切加工,切成突起部件的形状,形成第1在制部件;
第2步骤,以使上述半切加工后形成的上述突起部件留在上述第1加强膜上的方式将上述第1树脂膜的不要部分剥离掉,形成使被剥离部位的上述粘接剂层露出的第2在制部件;
第3步骤,在具有柔软性的第2树脂膜的单面上,涂敷粘接上述突起部件用的粘接剂,形成第3在制部件;
第4步骤,进行对位使得留在上述第2在制部件上的上述突起部件可通过上述第3在制部件的上述粘接剂贴合于上述第2树脂膜,用上述第2在制部件的露出的上述粘接剂层将上述第2在制部件贴合于上述第3在制部件,形成第4在制部件;
第5步骤,在使上述粘接剂固化后,与上述突起部件的配置位置对应地、把可动接点安装到上述第2树脂膜的相反的一面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上述第3在制部件的上述第3步骤中,在上述第2树脂膜的单面贴合由刚性比上述第2树脂膜高的材质形成的第2加强膜而形成第2基材,接着,对于上述第2基材,与上述第2树脂膜重叠地形成构成电致发光元件的功能层,然后,将上述第2加强膜剥离,将露出的上述第2树脂膜面洗净,局部地涂敷粘接上述突起部件用的粘接剂。

说明书全文

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用的面板开关(Panel switch)等中使用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日益小型轻量化,作为该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用的面板开关,也开发出了厚度薄、操作感好、而且电接触稳定的面板开关。其中,采用所谓可动接点体构成的面板开关,被较多地开发出来。上述的可动接点体,是将若干个加工成圆顶(dome)状的、具有弹性的导电金属板制的各个可动接点,保持在绝缘性树脂片上而构成的。另外,上述电子设备,为了在夜间等也能良好地使用,其操作钮最好能被照亮,通常,广泛采用LED照明的方式。
[0003]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该已往的可动接点体、和采用该可动接点体构成的面板开关。
[0004] 图19是日本特开2004-193047号公报揭示的、采用已往的可动接点体构成的面板开关的剖视图。图20是该面板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0005] 图19和图20中,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下面称为PET)构成的树脂片制的基膜1的下面,以预定的图形,涂敷形成了粘接剂层2。
[0006] 具有弹性的导电金属板制的可动接点3外形为圆形、被加工成朝上方突出的圆顶状,各个可动接点3的上面部粘接在粘接剂层2上,从而被保持在基膜1上。
[0007] 如图20所示,在基膜1上,在与LED13的配置位置对应的若干部位,设有贯通孔1A。
[0008] 突起部件5,是将PET构成的树脂片冲切加工成小径的圆柱状而形成的。该突起部件5,用粘接剂6粘固在与可动接点3的中央位置对应的基膜1上。
[0009] 在基膜1和突起部件5的、用粘接剂6粘接的面上,分别具有易粘接层1B和5A,即使反复地进行后述的开关操作,突起部件5也不会脱落,能以预定的固定状态保持在基膜1的上面。
[0010] 为了更容易看清楚附图,在图20的分解立体图中,未画出易粘接层1B和5A。另外,图19的剖视图中,厚度方向的尺寸被放大,在以下各图中也同样。
[0011] 已往的可动接点体8,如上所述地构成。该已往的可动接点体8,通过基膜1的粘接剂层2,贴合在对应的配线基板10上,构成了面板开关而使用。
[0012] 在配线基板10的上面,在与可动接点3的各个配置位置对应的位置,具有一对固定接点11。固定接点11,由环状的外周固定接点11A、和其中心的中央固定接点11B构成。在可动接点体8装在配线基板10上的状态下,各可动接点3,以中央部下面与对应的中央固定接点11B隔开间隔地相向的方式外周下端以常时接触的状态载置在对应的外周固定接点11A上。这样,由各可动接点体8构成了按压式的单体开关。
[0013] 在配线基板10上的预定位置,安装着LED13。在配置着可动接点体8的状态,LED13位于设在基膜1上的贯通孔1A内。
[0014] 上述构造的面板开关,在其上方位置,配设着图未示的、由透光性部件构成的操作钮。将按下操作该操作钮时,操作钮下降,可动接点体8的对应的突起部件5被按下,该按下通过突起部件5等作用到对应的可动接点3的中央部。当按下力超过预定的大小时,可动接点3的中央部产生触感地反转,其中央部的下面与中央固定接点11B接触。这样,固定接点11A与11B之间通过上述可动接点3导通,开关成为ON状态。
[0015] 当按下操作解除了时,可动接点3自动地恢复成为原来的往上凸的形状,并将操作钮推回,开关成为原来的图19所示的OFF状态。另外,LED13亮灯时,操作钮被其光照亮。
[0016] 但是,上述构造中,操作钮被作为点光源的LED13照亮,所以,为了得到均匀的照明状态,必须要有导光体等。作为其改善对策,近年来,具有作为面状发光元件的电致发光元件(下面称为EL元件)的可动接点体,也已经被采用。下面,参照图21~图23,说明日本特开2001-273831号公报揭示的、具有EL元件的可动接点体19。
[0017] 如图21所示,可动接点体19中,在由透光性的PET构成的基膜15的下面,通过反复印刷·烧结,形成了构成EL元件的各功能层17。另外,在其最下层,如前述同样地,形成了粘接剂层2,将上述可动接点3的中央上面,保持在该粘接剂层2上。EL元件的各功能层17,如图22所示,是从基膜15侧起,至少依次叠置着透明电极层17A、发光体层17B、电介体层17C、背面电极层17D、绝缘层17E而构成的。
[0018] 另外,如图21所示,为了在运送保管等时,可动接点3、粘接剂层2不沾染灰尘,在粘接剂层2上贴合着隔离片20,其上面实施了剥离处理。
[0019] 该构造的可动接点体19也同样地,如图23所示,用粘接剂层2贴合在所述具有固定接点11的配线基板10上,构成了面板开关而使用。
[0020] 另外,其操作也几乎与前述的操作动作相同。即,从基膜15上进行按压操作,由此按下力通过基膜15、EL元件的各功能层17,作用到可动接点3上,使可动接点3反转动作,从而进行使之导通等等。并且,通过把预定的交流电压施加在EL元件的透明电极层17A与背面电极层17D之间,可动接点体19的EL元件,呈面状地发出预定颜色的光。因此,可以将配置在其上方位置的操作钮均匀地照亮。
[0021] 为了降低造价,上面说明的前者可动接点体8和后者可动接点体19中,基膜1、15、突起部件5都是采用PET制的膜。由于PET制的膜属于硬挺度高、弹性小的材质,所以,使按压操作时反转动作的可动接点3的动作力变弱。为了抑制由此引起的“卡搭”率的降低,采用厚度薄的膜,可得到良好的操作感。
[0022] 后者的可动接点体19,由于是面发光,可进行不均等少的照明,本来是比较理想的。但是,作为基膜15,即使采用例如厚度12μm~100μm的、薄的PET制膜,由于在其上重叠着EL元件,所以,刚性增高,使从可动接点3得到的操作感降低。另外,由于不像前者的可动接点体8那样附设有突起部件5,所以,必须减少与操作钮的组合偏差以得到良好的操作感,设备侧的制约也比较大。
[0023] 本申请人为了改进这些情况,首先进行了把基膜15的材料,换成柔软的材质、即聚酯树脂制的热塑性聚氨酯(下面称为TPU)的研究。与此同时,也进行了用柔软的材质形成并附设突起部件的研究。
[0024] 但是,当单纯地将TPU膜冲切加工成小径圆柱状的突起部件时,由于TPU膜的柔软性高,所以,用切刀切断时,最后会产生撕碎的感觉,经常形成为在切断方向的下端侧产生很多毛刺的加工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难以确保突起部件的安装稳定性,有时必须分选后安装。

发明内容

[0025]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一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制造方法。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抑制毛刺产生地、从TPU膜等柔软性高的树脂膜冲切形成突起部件,然后高效率地把该突起部件安装到对应的可动接点体上,制成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
[0026] 本发明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制造方法,有以下步骤:
[0027] 第1步骤,准备第1基材,该第1基材是在具有柔软性的第1树脂膜的下面通过粘接剂层贴合有由比第1树脂膜刚性高的材质构成的第1加强膜而形成的,从第1基材的上面侧,按照突起部件的形状,实施将第1树脂膜和粘接剂层切断的半切加工,形成第1在制部件;
[0028] 第2步骤,以使半切加工后形成的突起部件留在第1加强膜上的方式将第1树脂膜的不要部分剥离掉,形成使被剥离部位的粘接剂层露出的第2在制部件;
[0029] 第3步骤,在具有柔软性的第2树脂膜的单面上,涂敷粘接突起部件用的粘接剂,形成第3在制部件;
[0030] 第4步骤,进行对位使得留在第2在制部件上的突起部件可通过第3在制部件的粘接剂贴合于第2树脂膜,用第2在制部件的露出的粘接剂层将第2在制部件贴合于第3在制部件,形成第4在制部件;
[0031] 第5步骤,在使粘接剂固化后,与突起部件的配置位置对应地、把可动接点安装到第2树脂膜的相反的一面侧。
[0032] 根据该构成,从TPU膜等柔软性高的第1树脂膜进行形成突起部件的切断加工时,由于第1加强膜作为支承,所以,可抑制突起部件的切断毛刺,容易加工。另外,把第1加强膜作为生产辅助部件使用,可高效率地把突起部件安装到对应的可动接点体上,可高效率地连续制造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
[0033] 另外,本发明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制造方法,优选:在形成第3在制部件的第3步骤中,采用在单面上贴合着由刚性比第2树脂膜高的材质构成的第2加强膜的第2基材,与第2树脂膜重叠地形成构成电致发光元件的功能层,然后,将第2加强膜剥离,将露出的第2树脂膜面洗净,涂敷粘接突起部件用的粘接剂。
[0034] 根据该构成,第2树脂膜的处理性提高,并且,由于增加了洗净步骤,粘接剂的涂敷状态、粘接固定状态稳定。

附图说明

[0035] 图1是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剖视图。
[0036] 图2是图1所示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分解立体图。
[0037] 图3是说明上述制造方法中的第1步骤的第1剖视图。
[0038] 图4是说明上述第1步骤的第1俯视图。
[0039] 图5是说明上述第1步骤的第2剖视图。
[0040] 图6是说明上述第1步骤的第3剖视图。
[0041] 图7是说明上述第1步骤的第2俯视图。
[0042] 图8是说明上述第1步骤的第4剖视图。
[0043] 图9是说明上述制造方法中的第2步骤的立体图。
[0044] 图10是说明上述第2步骤的第1剖视图。
[0045] 图11是说明上述第2步骤的第2剖视图。
[0046] 图12是说明上述制造方法中的第3步骤的第1剖视图。
[0047] 图13是说明上述第3步骤的第2剖视图。
[0048] 图14是说明上述第3步骤的第3剖视图。
[0049] 图15是说明上述制造方法中的第4步骤的第1剖视图。
[0050] 图16是说明上述第4步骤的第2剖视图。
[0051] 图17是说明上述制造方法中的第5步骤的第1剖视图。
[0052] 图18是说明上述第5步骤的第2剖视图。
[0053] 图19是用已往的可动接点体构成的面板开关的剖视图。
[0054] 图20是图19所示面板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0055] 图21是其他已往的可动接点体的剖视图。
[0056] 图22是图21所示可动接点体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0057] 图23是采用图21所示可动接点体构成的面板开关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下面,参照图1~图1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与已有技术中说明的构造相同的构成部分,注以相同标记,其详细说明从略。
[0059] 图1是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分解立体图。
[0060] 图中,在由TPU膜构成的、被切断加工成预定外形形状的透光性基膜41的下面,叠置着构成EL元件的功能层17。进而在功能层17的下面,通过粘接剂层2,可动接点3分别被粘接保持在预定位置上。在与可动接点3的中央位置对应的、基膜41上的位置,通过粘接剂47,安装着从同样TPU膜冲切加工出的小径圆柱状突起部件45,构成了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
[0061] 从TPU膜冲切加工出的突起部件45的大小是,当可动接点3的直径为4mm时,安装直径为1.0~1.5mm的小径圆柱状突起部件45。本实施形态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由于是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所以,对于突起部件45,可抑制上述的切断毛刺产生地形成,也不必进行分选等,可得到稳定的安装状态。
[0062] 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如图所示,是以用第1加强膜53从上方侧覆盖着的形态制造的。关于该第1加强膜53,将在后面说明。也可以在将第1加强膜53剥离掉的形态,对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输送保管等。另外,为了使可动接点3、粘接剂层2不沾染灰尘,把上面经过了剥离处理后的隔离片20,从下方侧贴合在粘接剂层2上。
[0063] 下面,参照图3~图18,说明可得到上述形态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本发明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制造方法。
[0064] (第1步骤)
[0065] 首先,作为形成突起部件45的第1步骤,要准备柔软性高的、透光性的第1树脂膜51(TPU膜)(见图6)。然后准备图3的剖视图所示的母材55。该母材55,是把由刚性比第
1树脂膜51高的材质构成的第1加强膜53(PET膜),通过粘接剂层52,贴合在由同样高刚性的材质构成的辅助膜54(PET膜)上而构成的。这时,作为第1树脂膜51,只要是厚度与所需突起部件45的高度(150μm~300μm)对应的膜即可。另外,作为第1加强膜53,只要是能不困难地进行后述的半切加工的厚度的膜即可。例如,当上述材质的第1树脂膜51的厚度为150μm~300μm时,第1加强膜53最好为50μm以上。
[0066] 接着,如图3的剖视图、图4的俯视图所示,对于母材55,在设置了两端部的导孔70后,以这些导孔、其它基准孔为基准,呈框状地实施从辅助膜54侧至少将辅助膜54切断的半切加工。另外,被半切的框部55A内的区域,成为同时形成若干个突起部件45的形成区域。
[0067] 接着,把辅助膜54的、位于框部55A内的形成区域内的部分,如图5的剖视图所示那样剥离掉,使该形成区域内的粘接剂层52露出。然后,如图6的剖视图、图7的俯视图所示,把形状与形成区域相同或比形成区域稍小一些的、上述最先准备好的第1树脂膜51,通过粘接剂层52贴合在形成区域内,形成了第1基材56(见图6)。另外,从框部55A向外方的位置,依然是第1加强膜53和辅助膜54相互贴合着的母材55的状态,该部分硬挺度高,包括以后的步骤在内,都可作为捏手部分使用,所以,作业性也好。
[0068] 然后,对第1基材56,以导孔70等为基准,如图8的剖视图所示那样,按照突起部件45的形状,从第1树脂膜51侧,进行半切加工,使得第1树脂膜51和粘接剂层52成为切断状态。这样,在框部55A内的形成区域,同时形成了若干个小径圆柱状的突起部件45。突起部件45的形成位置,与往对应的可动接点体上安装的位置一致。经过了这样加工后的部件,是第1在制部件(见图8)。
[0069] 另外,在上述的半切加工时,由于第1树脂膜51是在由第1加强膜53支承着的状态下被切断加工,所以,可得到能容易大大抑制在切断方向的下端侧易出现的、产生突起部件45的切断毛刺的形成状态。另外,在该切断形成后,各突起部件45,是从第1树脂膜51冲切出的状态,而且,是借助粘接剂层52粘接在第1加强膜53上的状态。因此,可以将各突起部件45与硬挺度高的第1加强膜53一体地进行处理,可避免一个一个地处理突起部件45的麻烦。
[0070] (第2步骤)
[0071] 接着,第2步骤是,如图9的立体图和图10的剖视图所示,从第1在制部件上,剥离掉突起部件45以外的、第1树脂膜51的不需要的部分,形成第2在制部件(见图11)。即,第2在制部件,如图11的剖视图所示,以包括第1树脂膜51和粘接剂层52地被切断加工的状态形成的各突起部件45,留在第1加强膜53上,另外,在第1树脂膜51被剥离掉后的部分,粘接剂层52留在第1加强膜53上并露出。另外,为了像上述那样使粘接剂层52留在第1加强膜53上,可以预先使第1树脂膜51的、覆盖粘接剂层52的面粗糙化等等[0072] 另一方面,与第1步骤和第2步骤并行地,形成对应的可动接点体的一部分。下面,把该步骤作为第3步骤,进行说明。
[0073] (第3步骤)
[0074] 第3步骤中,也同样地,首先,如图12的剖视图所示,准备第2基材65。该第2基材65,是把柔软性高的第2树脂膜61(TPU膜)、和由刚性比第2树脂膜61高的材质构成的第2加强膜63(PET膜),通过粘接剂层62贴合而形成的。另外,第2树脂膜61相当于基膜41(见图1),所以,最好预先形成为产品的外形。虽然第2树脂膜61是由柔软性高的TPU膜构成的,但其厚度还是优选例如为150μm以下的薄厚度,最好采用50μm以下。另一方面,第2加强膜63,只要是能与前述同样地容易处理、在后述的印刷步骤中无妨碍的厚度即可。
[0075] 接着,如图13的剖视图所示,对第2基材65,与第2树脂膜61重叠地、与已往同样通过反复印刷·烧结以预定图形形成构成EL元件的功能层17。然后,与功能层17重叠地以预定的图形印刷形成粘接剂层2后,把临时的隔离片67贴合在粘接剂层2上。然后,将第2加强膜63和粘接剂层62一体地剥离掉,使第2树脂膜61构成的基膜41的、与形成了EL元件的功能层17的面相反侧的面露出。另外,也可以从第2树脂膜61侧朝着第2加强膜63进行半切加工来进行外形形成,从而同时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这时,由于第2树脂膜61由第2加强膜63支承着进行外形加工,所以,可以减少其外形轮廓部产生切断毛刺。
[0076] 接着,在第2树脂膜61的露出面上,与各突起部件45的配置位置对应、局部地(分布地)涂敷粘接突起部件用的粘接剂47,形成了第3在制部件(见图14)。这时,使得露出的第2树脂膜61的一面侧,成为没有浆糊残留、没有污物等的状态是很重要的。其原因是,如上所述也能够得知,该露出面位于可动接点体的上面侧,要把各突起部件45粘接固定在该面上。即,如果该面上存在着杂质等,则会妨碍粘接剂47的粘接稳定性。因此,要用预定的药剂,把在上述步骤中露出的一面侧清洗干净,然后,分布地涂敷粘接剂47。这样,即使有肉眼看不见的等的杂质转移到或残存在露出的第2树脂膜61的面上,也能将其清除,可以防止固化后的粘接剂47的粘接力降低。
[0077] (第4步骤)
[0078] 接着,在第4步骤,将图11所示的第2在制部件和图14所示的第3在制部件组合起来,形成了第4在制部件。即,如图15的剖视图所示,进行对位使得第2在制部件的突起部件45可通过第3在制部件的粘接剂47安装到由第2树脂膜61构成的基膜41上。然后,用第2在制部件的露出的粘接剂层52,将第2在制部件贴合到第3在制部件上,形成图16所示的第4在制部件。
[0079] (第5步骤)
[0080] 接着,作为第5步骤,使粘接剂47固化,将突起部件45粘接固定在基膜41上,然后,如图17的剖视图所示,把贴合在构成EL元件的功能层17一侧的临时隔离片67剥离掉,使粘接剂层2露出。然后,把可动接点3的中央位置,上下地对准各突起部件45的配置位置,用在EL元件的功能层17一侧露出的粘接剂层2,将可动接点3粘接保持住。这样,如图18的剖视图所示,得到上面侧被第1加强膜53覆盖状态下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最后,把用于保护可动接点3、粘接剂层2的隔离片20,贴合在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的下面侧,便完成了图1所示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
[0081]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往设备上安装时,将第1加强膜53、隔离片20剥离掉,与已往同样地,用粘接剂层2贴附安装到对应的配线基板上,由此构成了面板开关来进行使用。即,本实施形态中,把从柔软性高的TPU膜以切断毛刺等少的方式形成的突起部件45,安装到同样柔软性高的TPU膜制的基膜41上,构成了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用该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构成面板开关。因此,与设备侧的操作钮对准位置的制约也少,突起部件45的安装稳性好,可长期得到良好的操作感。
[0082]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即便使用柔软性高的TPU膜,而且采用厚度薄的该膜,也可以抑制切断毛刺发生地、形成突起部件45。另外,能在把第1加强膜53等作为生产辅助材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制造步骤。因此,在制部件等的处理性也好,可连续地制造高质量的带突起的可动接点体。另外,由于该制造方法可以把突起部件45一起地安装到可动接点体上,所以,也可得到制造工时减少的效果。
[0083] 另外,把TPU制的突起部件45安装到TPU制的基膜41上的构造中,突起部件45最好设为透光性,另外,第1加强膜53、其粘接剂层52也最好设为透光性,另外,粘接剂47最好是由聚氨酯丙烯酸酯构成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即,如果是该材质的粘接剂47,则粘接剂47和作为被粘接部件的基膜41、突起部件45彼此都是相同的聚氨酯类树脂。因此,这些粘接界面间的亲和性增高,可用牢固的粘接状态,把突起部件45固接在基膜41上。而且粘接剂47的固化时间也短。
[0084] 另外,本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第1树脂膜51和第2树脂膜61都是采用TPU膜的例子,但是,两者的材质也可以不相同。另外,也可以采用TPU膜以外的由柔软性高的材质构成的树脂膜。另外,即使是由PET等刚性高的材质构成的膜,只要切成例如50μm的厚度,也会难以处理,但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足以应对。
[0085] 另外,本实施形态中,详细说明了具有EL元件的各功能层17的形态,但是,不形成各功能层17的形态,本发明也适用。这时,作为第2树脂膜,也可以采用由单一基材构成的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