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0780001476.5 申请日 2007-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1361149A 公开(公告)日 2009-02-04
申请人 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发明人 加藤胜彦; 种山秀人; 内山仁;
摘要 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薄型且耐用性高、点击感出色,同时能够以低成本制造的按键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按键用部件(1)设有:一个以上的键头(3),至少具有与键头(3)的 位置 对应的孔(12)的金属板(5),以及配置在金属板(5)上的、与键头(3)相同的一侧或相反侧,同时,嵌入于孔(12)内、并在该孔(12)的位置上与键头(3)相接的弹性板(16);弹性板(16)具有,在金属板(5)的厚度方向上使聚 氨 酯 薄膜 (4)或聚 碳 酸酯薄膜和 硅 橡胶 (6)层叠的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按键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设有:一个以上的键头,
至少具有与上述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金属板,以及
配置在上述金属板上的、与上述键头相同的一侧或相反侧,同时,嵌入 于上述孔内、并在该孔的位置上与上述键头相接的弹性板;
上述弹性板具有,在上述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使聚薄膜橡胶层 叠的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用部件,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上述键 头的间隙内填充上述弹性板,从而形成隔板横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氨 酯薄膜和所说的硅橡胶之间设有加饰层。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说的金属板或所说的弹性板中的、相对于上述键头区域的外周部 上,形成有加饰框架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键头的下方配置有发光部件。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金属板外周部的一部分朝向与上述键头相反的方向弯曲。
7.一种按键用部件,其特征在于,
设有:一个以上的键头,
至少具有与上述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金属板,以及
配置在上述金属板上的、与上述键头相同的一侧或相反侧,同时,嵌入 于上述孔内、并在该孔的位置上与上述键头相接的弹性板;
上述弹性板具有,在上述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使聚酸酯薄膜和硅橡胶 层叠的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用部件,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上述键 头的间隙内填充上述弹性板,从而形成隔板横档。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按键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碳 酸酯薄膜和所说的硅橡胶之间设有加饰层。
10.如权利要求7~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用部件,其特征在 于,在所说的金属板或所说的弹性板中的、相对于上述键头区域的外周 部上,形成有加饰框架。
11.如权利要求7~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用部件,其特征在 于,所说的键头的下方配置有发光部件。
12.如权利要求7~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用部件,其特征在 于,所说的金属板外周部的一部分朝向与上述键头相反的方向弯曲。
13.一种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
将聚氨酯薄膜粘贴于金属板的工序;
在上述金属板上形成贯通上述金属板的、与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 孔的工序;
由粘贴有上述聚氨酯薄膜的一侧成形硅橡胶,并将由上述聚氨酯薄膜和 上述硅橡胶构成的弹性板放入上述孔内的工序;以及
在上述孔的位置上将上述键头粘贴于上述弹性板上的工序。
14.一种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
在金属板上形成贯通上述金属板的、与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 工序;
在上述金属板上配置聚氨酯薄膜的工序;
将液状硅橡胶供给于上述聚氨酯薄膜上的工序;
以上述金属板、上述聚氨酯薄膜、上述液状硅橡胶的顺序依次重叠的状 态进行成形,并将由上述聚氨酯薄膜和硅橡胶构成的弹性板放入上述金 属板的上述孔内的工序;以及在上述孔的位置上将上述键头粘贴于上述弹性板上的工序。
15.一种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
在金属板上形成贯通上述金属板的、与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 工序;
将液状硅橡胶供给于聚氨酯薄膜上的工序;
以使上述液状硅橡胶存在于上述聚氨酯薄膜上的状态进行成形,从而制 造将上述聚氨酯薄膜和硅橡胶层叠、且在与上述孔相吻合的位置上设有 凸部的弹性板的工序;
使上述凸部与上述金属板的上述孔相对应后,将上述金属板和上述弹性 板相粘贴的工序;以及
在上述孔的位置上将上述键头粘贴于上述弹性板上的工序。
16.一种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
将聚碳酸酯薄膜粘贴于金属板上的工序;
在上述金属板上形成贯通上述金属板的、与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 孔的工序;
由粘贴有上述聚碳酸酯薄膜的一侧成形硅橡胶,并将由上述聚碳酸酯薄 膜和上述硅橡胶构成的弹性板放入上述孔内的工序;以及
在上述孔的位置上将上述键头粘贴于上述弹性板上的工序。
17.一种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
在金属板上形成贯通上述金属板的、与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 工序;
在上述金属板上配置聚碳酸酯薄膜的工序;
将液状硅橡胶供给于上述聚碳酸酯薄膜上的工序;
以上述金属板、上述聚碳酸酯薄膜、上述液状硅橡胶的顺序依次重叠的 状态进行成形,并将由上述聚碳酸酯薄膜和硅橡胶构成的弹性板放入上 述金属板的上述孔内的工序;以及在上述孔的位置上将上述键头粘贴于上述弹性板上的工序。
18.一种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
在金属板上形成贯通上述金属板的、与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 工序;
将液状硅橡胶供给于聚碳酸酯薄膜上的工序;
以使上述液状硅橡胶存在于上述聚碳酸酯薄膜上的状态进行成形,从而 制造将上述聚碳酸酯薄膜和硅橡胶层叠、且在与上述孔相吻合的位置上 设有凸部的弹性板的工序;
使上述凸部与上述金属板的上述孔相对应后,将上述金属板和上述弹性 板相粘贴的工序;以及
在上述孔的位置上将上述键头粘贴于上述弹性板上的工序。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的是适合于电子设备等的按键的按键用部件及其制造方 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便携式电话机、便携式信息终端设备(PDA)等的电子 设备,要求小型化及薄型化。因此,对于使用于电子设备的操作部的按 键用部件,也同样地被要求小型化及薄型化。伴随于此,按键用部件的 从顶面至底面的距离被极端地缩减,因此采用起薄于树脂框架且具有刚 性的金属框架。
这样,由于不仅需要薄也需要提高刚性,因此使用于电子设备等的 按键的按键用部件,例如以以下的方法制造。首先,在由硬质树脂板、 金属板等具有刚性的板构成的硬质底座(hard base)的面内,形成透孔或/ 和凹口。接着,利用由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构成的衬垫部件堵塞该透孔 或/和凹口,同时,制造衬垫部件的按压部和浮动部被整体地形成的键 座。然后,通过粘接材料层将键头配置在各衬垫部件的与按压部相反侧 的面上,从而制造出按键用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已知的也有以如下所述的方法制造的按键用部件。首先,通 过注射模塑成形等的铸模成形以硬质树脂成形加强件,并在该加强件的 与弹性部件相接的部位上形成金属层。接着,将具有金属层的加强件移 动到成形金属模的内腔内之后,注入成为弹性部件的橡胶而进行铸模 成形。这样,得到将弹性部件和加强件整体成形后的底板(base sheet)。 然后,通过利用粘接材料层将各键头固定于该底板上而制造出按键用部 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按键用部件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 所公开的按键用部件的情况下,具有将键头进行固定的浮动部的衬垫部 件,主要由硅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的单体构成。在使用硅橡胶单体的情 况下,存在使浮动部的厚度过于薄的话(例如,为0.2mm以下的话),在 不小心拉伸按键的键头时会损坏浮动部的问题。另外,在使用强度大的 热塑性弹性体单体、例如聚酯类弹性体单体的情况下,能够使键座薄 型化。但是,在热塑性弹性体的情况下,通常是通过注射模塑成形制造 的,但是由于与液状硅橡胶相比流动性差,因此存在着在薄膜成形中尺 寸稳定性差、成品率不良等的问题点。另外,存在着在长时间重复按键 的操作时通过按压而键座发生变形,从而点击感降低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按键用部件的情况下,也存在与专利 文献1所公开的按键用部件相同的问题。因此,按键用部件的薄型化困 难。进而,在制造底板时,将预先成形的具有金属层的加强件设置于成 形用金属模的内腔内之后,需要再次进行成形。因此,也存在花费较多 的时间,由此制造工序变复杂、引起成本提高以及生产率降低这样的问 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薄型且耐用性高、点击感出色,同时,能够以低成本制造的按键用部件 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设有:一个以上的键头, 至少具有与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金属板,以及配置在金属板上的、与键 头相同的一侧或相反侧,同时,嵌入于孔内、并在该孔的位置上与键头 相接的弹性板;弹性板具有,在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使聚氨酯薄膜和硅 橡胶层叠的构成。
形成这种构成的按键用部件的话,能够使按键用部件的厚度相比现 有技术下被认为是极限的厚度进一步变薄,同时,能够提高按键用部件 的耐用性。也就是说,由于形成将聚氨酯薄膜和硅橡胶整体地层叠的弹 性板,因此能够实现进一步的薄型化,而且能够同时确保充分的强度以 及用于产生点击感的柔软性。另外,作为加强件使用金属板,因此能够 维持按键用部件的薄型化,同时,能够提高按键用部件的整体刚性。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是在上述发明上,在相邻键头的间 隙内填充弹性板,从而形成隔板横档。因此,能够对位于相邻键头的间 隙内的隔板横档的部分进行加饰处理。其结果是,不仅能够使按键用部 件的可见性和装饰性提高,同时也能够期待利用隔板横档部分的加强效 果。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是在上述发明上,在聚氨酯薄膜和 硅橡胶之间设有加饰层。因此,通过对聚氨酯薄膜和硅橡胶之间赋予加 饰层,与上述发明同样地,能够提高按键用部件的可见性及装饰性。其 结果是,能够实现薄型化、耐用性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对应多种多样设 计的要求。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是在上述发明上,在金属板或弹性 板中的、相对于键头区域的外周部,形成有加饰框架。因此,与上述发 明同样地,能够提高按键用部件的可见性及装饰性,同时也能够期待利 用加饰框架的加强效果。其结果是,能够呈现美观出色的高级感,且能 够提供多种多样设计的按键用部件。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是在上述发明上,在键头的下方配 置有发光部件。因此,能够实现按键用部件的薄型化,同时能够获得高 亮度且均匀的照光。其结果是,成为具有在黑暗处使键头部的可见性进 一步提高的照明功能的照光式按键用部件。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是在上述发明上,金属板外周部的 一部分朝向与键头相反的方向弯曲。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按键用部件组 装于电子设备,从而能够期待将通过本发明所获得的按键用部件应用于 广泛的范围内。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设有:一个以上的键头,至少具有 与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金属板,以及配置在该金属板上的、与键头相同 的一侧或相反侧,同时,嵌入于该孔内、并在该孔的位置上与键头相接 的弹性板;弹性板具有,在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使聚酸酯薄膜和硅橡 胶层叠的构成。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进而在相邻键头的间隙内填充弹 性板,从而形成隔板横档。因此,能够对位于相邻键头的间隙内的隔板 横档的部分进行加饰处理。其结果是,不仅能够使按键用部件的可见性 及装饰性提高,同时也能够期待利用隔板横档部分的加强效果。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进而在聚碳酸酯薄膜和硅橡胶之 间设有加饰层。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进而在金属板或弹性板中的相对 于键头区域的外周部,形成有加饰框架。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进而在键头的下方配置有发光部 件。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进而使金属板外周部的一部分朝 向与键头相反的方向弯曲。
这样,即使代替聚氨酯薄膜而采用聚碳酸酯薄膜,也能够获得与使 用聚氨酯薄膜的按键用部件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含有:将聚氨酯薄膜粘 贴于金属板的工序;在金属板上形成贯通该金属板的、与一个以上的键 头位置对应的孔的工序;由粘贴有聚氨酯薄膜的一侧成形硅橡胶,并将 由聚氨酯薄膜和硅橡胶构成的弹性板放入上述孔内的工序;以及在上述 孔的位置上将键头粘贴于弹性板上的工序。
通过采用这样的制法,能够容易地且以低成本制造可经受长期使用 的、薄型化出色的按键用盖部件。通过在金属板上形成贯通该金属板的、 与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孔,另外,由金属板的粘贴有聚氨酯薄膜 的一侧成形硅橡胶,并将由聚氨酯薄膜和硅橡胶构成的弹性板填充于上 述孔内,能够将金属板和弹性板整体地成形。因此,能够获得实现进一 步的薄型化,同时具有充分的强度和用于产生点击感的柔软性的按键用 部件。另外,在金属板上形成孔时,也可以采用将聚氨酯薄膜粘贴于金 属板上,之后从与粘贴有聚氨酯薄膜的面相反侧的面对金属板实施蚀刻 或冲切加工的方法。另外,也可以采用在金属板上形成孔之后,在金属 板的一面上粘贴聚氨酯薄膜的方法。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含有:在金属板上形成 贯通该金属板的、与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工序;在该金属板 上配置聚氨酯薄膜的工序;将液状硅橡胶供给于该聚氨酯薄膜上的工序; 以金属板、聚氨酯薄膜、液状硅橡胶的顺序依次重叠的状态进行成形, 并将由聚氨酯薄膜和硅橡胶构成的弹性板放入金属板的上述孔内的工 序;以及在上述孔的位置上将键头粘贴于弹性板上的工序。
采用这样的制法,也能够容易地且以低成本制造可经受长期使用的、 薄型化出色的按键用盖部件。通过在金属板上形成贯通该金属板的、与 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孔,以金属板、聚氨酯薄膜、液状硅橡胶的 顺序依次重叠的状态进行成形,并将弹性板放入上述孔内,能够将金属 板和弹性板整体地成形。因此,能够获得实现进一步的薄型化,同时具 有充分的强度和用于产生点击感的柔软性的按键用部件。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含有:在金属板上形成 贯通该金属板的、与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工序;将液状硅橡 胶供给于聚氨酯薄膜上的工序;以使液状硅橡胶存在于该聚氨酯薄膜上 的状态进行成形,从而制造将聚氨酯薄膜和硅橡胶层叠、且在与上述孔 相吻合的位置上设有凸部的弹性板的工序;使上述凸部与金属板的上述 孔相对应,将金属板和弹性板相粘贴的工序;以及在上述孔的位置上将 键头粘贴于弹性板上的工序。
采用这样的制法,也能够容易地且以低成本制造可经受长期使用的、 薄型化出色的按键用盖部件。通过在金属板上形成贯通该金属板的、与 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孔,将聚氨酯薄膜和液状硅橡胶成形而制造 设有与上述孔的位置相吻合的凸部的弹性板,并使金属板和弹性板相粘 贴,也能够获得使金属板和弹性板整体化而实现进一步的薄型化,同时 具有充分的强度和用于产生点击感的柔软性的按键用部件。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含有:将聚碳酸酯薄膜 粘贴于金属板的工序;在该金属板上形成贯通该金属板的、与一个以上 的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工序;由粘贴有聚碳酸酯薄膜的一侧成形硅橡胶, 并将由聚碳酸酯薄膜和硅橡胶构成的弹性板放入上述孔内的工序;以及 在上述孔的位置上将键头粘贴于弹性板上的工序。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含有:在金属板上形成 贯通该金属板的、与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工序;在金属板上 配置聚碳酸酯薄膜的工序;将液状硅橡胶供给于聚碳酸酯薄膜上的工序; 以金属板、聚碳酸酯薄膜、液状硅橡胶的顺序依次重叠的状态进行成形, 并将由聚碳酸酯薄膜和硅橡胶构成的弹性板放入金属板的上述孔内的工 序;以及在上述孔的位置上将键头粘贴于弹性板上的工序。
另外,其他本发明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含有:在金属板上形成 贯通该金属板的、与一个以上的键头位置对应的孔的工序;将液状硅橡 胶供给于聚碳酸酯薄膜上的工序;以使液状硅橡胶存在于聚碳酸酯薄膜 上的状态进行成形,从而制造将聚碳酸酯薄膜和硅橡胶层叠、且在与上 述孔相吻合的位置上设有凸部的弹性板的工序;使凸部与金属板的上述 孔相对应,将金属板和弹性板相粘贴的工序;以及在上述孔的位置上将 键头粘贴于弹性板上的工序。
这样,即使代替聚氨酯薄膜而采用聚碳酸酯薄膜,也能够获得与使 用聚氨酯薄膜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构成本发明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键头的材料,对于其种类或组成、 弹性模量色调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适当地采用热固性树脂等的公 知的高分子树脂。作为具体的键头材料的例子,例如可以举出聚碳酸酯 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树脂)、环树脂、树脂、丙 烯类树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硅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 脂、聚芳酯(PAR)树脂、聚4-甲基-1戊烯(TPX)树脂、聚氨酯(PU)树脂、 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醚(PPE)树脂、聚缩醛(POM)树脂、聚砜 (PSF)树脂、聚醚酰亚胺(PEI)树脂等的材料。从透光性、易成形性、表面 状态良好及成形后的装饰可加工性良好等的方面考虑,可以适当地使用 这些树脂中的特别是聚碳酸酯树脂或ABS树脂。特别是,以使用聚碳酸 酯树脂为更佳。但是,上述的树脂材料仅仅是一个例子,也可以采用其 他的树脂材料。另外,树脂材料可以是上述中的一种树脂材料,也可以 是两种以上的树脂材料的混合物。另外,构成本发明涉及的按键用部件 的键头的材料中也可以使用金属类材料。例如,也可以适当地使用不锈 、镁、、锌、等金属,或者这些金属的合金类。另外,以使 用不锈钢为更佳。
作为构成本发明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金属板的材料,也可以采用不 锈钢、铝、镁、铜、锌、钛等、或者这些金属的各种合金类。特别是, 从可加工性、高耐腐蚀性的方面考虑,以使用不锈钢为更佳。但是,上 述的金属材料仅仅是一个例子,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金属材料。
在本发明中,所谓的成形是形成特定形状的工序,与压的大小无 关。粘贴不仅为使粘合剂或双面胶带介于粘合对象物之间而使该粘合对 象物彼此之间整体化的方法,也包括以不存在任何夹杂物的状态使该粘 合对象物彼此之间整体化的方法。另外,聚碳酸酯薄膜除了100%聚碳酸 酯的薄膜外,也包括聚酯(适宜的是聚丁烯对酞酸盐)和聚碳酸酯的聚合物 合金(polymer alloy)。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薄型且耐用性高、点击感出色,同时可以低 成本制造的按键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按键用部件的A-A线剖面图。
图3是图2所示按键用部件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工序的流 程图。
图5是分步骤地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 工序的图。
图6是具有与图3所示形态不同的形态的按键用部件的剖面图。
图7是以与图1所示A-A线相同的线切断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 的按键用部件后的剖面图。
图8是图7所示按键用部件的C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工序的流 程图。
图10是分步骤地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 造工序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按键用部件的D-D线剖面图的放大图。
图13是以与图11所示D-D线相同的线切断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涉 及的按键用部件后的剖面图。
图14是以与图10所示D-D线相同的线切断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形 态涉及的其他形态的按键用部件后的剖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其他制造工 序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其他制造工 序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其他制造工 序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按键用部件            2键座
3键头                  4聚氨酯薄膜
5金属板                6硅橡胶
7加饰框架              8印刷层
9装饰层                10加饰层
11粘合层               12孔
13定位孔               14弯曲部
15按压件               16弹性板
18保护膜               20按键用部件
21键座                 23按压件
24装饰层               25 EL板
26弹性板               28贯通孔
30按键用部件           31键座
35隔板横档             36弹性板
37装饰层               38金属弹片
39 LED                 40按键用部件
41键座                 45导光板
55长形导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按键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的各适宜 实施形态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所说明的各适宜 实施形态。
(第一实施形态)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1的主视图。图2是 图1所示按键用部件1的A-A线剖面图。图3是图2所示按键用部件1 的B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按键用部件1设有键座2、配置于键座2表面 侧的透光性树脂制的键头3、以及配置于键座2中的相对于键头3的区 域的外周部的加饰框架7。键头3适宜的是聚碳酸酯树脂制的部件。但 是,键头3也可以由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树脂、例如ABS树脂构成。在 键头3的表面,形成有具有文字、数字或图案等的图样的装饰层9。另 外,装饰层9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通过采用印墨或涂料等 的公知方法而形成于键头3的表面。另外,为了改善印墨或涂料等的固 定性、粘合性或成色性等,以预先对键头3的表面实施各种公知的表面 处理等而进行改性为佳。另外,也可以在装饰层9的外侧形成由透明树 脂构成的保护层。形成这种保护层的话,能够有效地防止装饰层9受到 外伤。
如图3所示,键座2由具有孔12的金属板5、聚氨酯薄膜4以及硅 橡胶6构成。由聚氨酯薄膜4和硅橡胶6,形成弹性板16。另外,在相 邻的键头3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下,金属板5露出于按键用部件1的外 表,因此也可以在金属板5中的、与粘贴有聚氨酯薄膜4的面相反侧的 一面上实施电涂装或印刷等的加饰。这样,能够使按键用部件1的 设计性提高。在金属板5的孔12中,弹性板16的一部分使聚氨酯薄膜 4侧朝向表面侧而突出。在该突出的部分上,通过粘合层11粘贴有键头 3。另外,在孔12的位置上硅橡胶6的与键头3相反的一侧上,形成有 向与键头3相反的方向突出的按压件15。作为加饰框架7的材料,适宜 的是使用聚碳酸酯树脂。但是,也可以使用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树脂。 在加饰框架7的表面,也可以形成由文字、图形或记号构成的印刷层8。 关于形成印刷层8的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利用涂装法 或电镀法。
接着,对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1的制造工序进行 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1的制造工序的 流程图。图5是分步骤地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1 的制造工序的图。
首先,在金属板5上粘贴聚氨酯薄膜4(步骤S101)。在该实施形态 中,如图5(A)所示,将聚氨酯薄膜4加热压焊并粘贴于构成按键用部件 1的金属板5的、进行过预(primer)处理等的一面上。但是,不限于上述 方法,例如也可以将通过常温或加热而发挥粘合功能的粘合剂利用于金 属板5和聚氨酯薄膜4的整体化上。此时,以粘合时的温度为高于硅成 形时温度的温度(120~150℃)为佳。另外,也可以采用使用双面胶带或粘 着剂的粘着方法。另外,金属板5的适宜厚度为0.05mm以上0.5mm以 下的范围,以0.1mm以上0.2mm以下范围的厚度为更佳。在金属板5的 厚度为0.05mm以上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按键用部件1的整体刚性。另 外,在金属板5的厚度为0.5m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按键用部件1 的薄型化。另一方面,聚氨酯薄膜4的适宜厚度为0.03mm以上0.2mm 以下的范围,以0.05mm以上0.1mm以下范围的厚度为更佳。在聚氨酯 薄膜4的厚度为0.03mm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加压成形硅橡胶6时 聚氨酯薄膜4因被挤压而损坏的可能性。另外,在聚氨酯薄膜4的厚度 为0.2m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按键用部件1的薄型化。另外,在后 续的制造工序中聚氨酯薄膜4的颈缩量变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硅橡胶 6成形之前,预先通过金属模具热成形聚氨酯薄膜4。这样的话,聚氨酯 薄膜4能够均匀地延伸,能够防止印刷于聚氨酯薄膜4的加饰印刷层的 淡色化、色彩的飞白或色相不均、或者由于之后阶段中的硅橡胶的成形 而损坏等的情况。
其次,如图5(B)所示,在聚氨酯薄膜4的表面形成加饰层10(步骤 S102)。在该实施形态中,适宜的是通过将聚氨酯类、聚碳酸酯类或聚丁 烯对酞酸盐类等的印墨网板印刷于聚氨酯薄膜4的表面,而形成加饰层 10。该加饰层10是用于加饰、同时使硅橡胶6和聚氨酯薄膜4的粘合性 提高的层。另外,用于形成上述加饰层10的材料和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 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形成加饰层10的话,能够提高按键用部 件1的可见性和装饰性,并能够对应多种多样设计的要求。但是,加饰 层10的形成不是必须的工序。也可以代替加饰层10而设置由粘合剂或 双面胶带构成的层。
接着,从与粘贴有聚氨酯薄膜4的面相反侧的面对金属板5进行蚀 刻而形成孔12(步骤S103)。如图5(C)所示,在该实施形态中,通过对金 属板5的对应于键头3的区域的部分和定位孔13的部分进行蚀刻,在金 属板5上适当地形成孔12和定位孔13。另外,在定位孔13中的蚀刻之 后残留的聚氨酯薄膜4上设置贯通孔。因此,通过形成贯通孔,在制造 键座2时能够确保位置精度。但是,不限于上述形态,也可以变更制造 条件、金属板5的材料以及聚氨酯薄膜4的材料等。例如,也可以在将 保护膜18粘贴于加饰层10的表面之后再进行蚀刻处理。这是为了降低 进行蚀刻处理时聚氨酯薄膜4腐蚀的可能性。但是,金属板5的孔12不 限于上述的蚀刻方法,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穿孔加工等其他方法而形成。
接着,将具有选择粘合性的液状硅橡胶涂敷于加饰层10的表面,并 进行挤压成形(步骤S104)。如图5(D)所示,在该实施形态中,通过将具 有选择粘合性的液状硅橡胶进行挤压成形,能够使由金属板5、聚氨酯 薄膜4及硅橡胶6构成的键座2整体化。具体地说,通过在加饰层10的 表面涂敷选择粘合性的液状硅橡胶之后,使用具有能够对应于定位孔13 而进行定位的定位销及与产品形状相吻合的凹部的金属模具,将未固化 状态的液状硅橡胶进行挤压成形,从而能够形成聚氨酯薄膜4和硅橡胶 6整体化的、具有按压件15的弹性板16。
接着,形成金属板5的弯曲部14(步骤S105)。在该实施形态中,将 金属板5的外周部的多处朝向键座2的背面弯曲。关于形成弯曲部14(参 照图1)的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冲压等的方法。另外,弯曲 部14也可以不在步骤S104的下一工序中形成,而在后续的制造工序、 例如在粘贴键头3的工序(步骤S106)或粘贴加饰框架7的工序(步骤S107) 之后形成。另外,并不一定要形成弯曲部14。
之后,在由孔12突出的弹性板16的部分上粘贴键头3(步骤S106)。 如图5(E)所示,在该实施形态中,通过粘合层11在聚氨酯薄膜4表面上 的与各按压件15对应的位置上,粘贴带有装饰层9的键头3。
最后,将加饰框架7粘贴于金属板5(步骤S107)。如图5(F)所示, 在该实施形态中,利用双面胶带将预先进行了加饰处理的加饰框架7粘 贴于键座2上的、相对于键头3区域的外周部。加饰框架7,适宜的是 聚碳酸酯树脂制的部件。但是,加饰框架7也可以由聚碳酸酯树脂以外 的树脂、例如ABS树脂构成。另外,印刷层8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的限 定。但是,并不一定要形成加饰框架7。
图6是具有与图3所示形态不同的形态的按键用部件1的剖面图。 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按压件15前端的底面相对于弹性板16的下面而 设置于上部。这样的话,键座2的厚度整体变小,从而能够实现更进一 步的薄型化。但是,不限于该形态,也可以将按压件15前端的底面设置 于与弹性板16的下面相同的平面上。
(第二实施形态)
接着,对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20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20,具有与之前所说明的第一实施 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1共通的部分。另外,以下在第二实施形态之后 的实施形态的说明中,对于各共通的部分以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的符号 进行表示,另外,对于相同的工序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7是以与图1所示A-A线相同的线切断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 的按键用部件20后的剖面图。图8是图7所示按键用部件20的C部分 的放大图。
在第二实施形态中,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如图7及图8所示,键 座21由具有孔12的金属板5和弹性板26构成。另外,在金属板5的孔 12中,弹性板26的一部分使聚氨酯薄膜4侧朝向背面侧而突出。该突 出的部分是按压件23。另一方面,在按压件23的相反侧也设有突出部。 在该突出部上通过粘合层11粘贴有金属制的键头3。
作为键头3的材料,可以适当地使用之前所述的金属板的材料。以 采用不锈钢为更佳。另外,在键头3的表面上可利用激光、冲压或蚀刻 等方法形成贯通孔28,同时,可利用喷射或测量线等的加工方法在键头 3的表面上形成具有显示功能的文字、数字或图案等的图样的装饰层24。 另外,以在键头3表面上的包括该贯通孔28的区域上附着有透明的树脂 涂装层为佳。这是为了使来自键头3背面的光透过。
接着,对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20的制造方法进行 说明。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20的制造工序的 流程图。图10是分步骤地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 20的制造工序的图。图9所示的步骤S201~步骤S203及图10(A)~图 10(C)是,与图4所示的步骤S101~步骤S103的各步骤及图5所示的 图5(A)~图5(C)的各阶段相同的工序。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在金属板5上粘贴聚氨酯薄膜4(步骤S201)。如图10(A)所示, 该工序是用于使金属板5和聚氨酯薄膜4整体化的工序。
其次,如图10(B)所示,在聚氨酯薄膜4的表面形成加饰层10(步骤 S202)。该工序是形成用于进行加饰、同时使硅橡胶6和聚氨酯薄膜4的 粘合性提高的层的工序。但是,加饰层10的形成不是必须的工序。
接着,在金属板5上形成孔12(步骤S203)。如图10(C)所示,该工 序是由与粘贴有聚氨酯薄膜4的面相反侧的面对金属板5进行蚀刻而形 成孔12的工序。
之后,进行具有选择粘合性的硅橡胶的注射模塑成形(步骤S204)。 如图10(D)所示,在该实施形态中,通过将具有选择粘合性的硅橡胶进行 注射模塑成形,适当地将由金属板5、聚氨酯薄膜4及硅橡胶6构成的 键座21整体化。具体地说,在具有能够对应于定位孔13而进行定位的 定位销及与产品形状相吻合的凹部的注射模塑成形用金属模具上,配置 与被加饰层10覆盖的聚氨酯薄膜4整体化的金属板5之后,将未固化状 态的液状硅橡胶进行注射模塑成形,从而能够形成聚氨酯薄膜4与硅橡 胶6整体化,且具有按压件23的弹性板26。
接着,形成金属板5的弯曲部14(步骤S205)。在该实施形态中,使 金属板5的外周部的多处朝向与键座21相反的方向弯曲。另外,也可以 在后续的制造工序、例如在粘贴键头3的工序(步骤S206)或粘贴加饰框 架7的工序(步骤S207)之后形成。另外,并不一定要形成弯曲部14。
之后,在由孔12突出的弹性板26的部分上粘贴键头3(步骤S206)。 如图10(E)所示,在该实施形态中,通过粘合层11在硅橡胶6表面上的 与各按压件23的相反侧上形成贯通孔28,并在其表面侧上粘贴设有装 饰层24的键头3。
最后,将加饰框架7粘贴于硅橡胶6上(步骤S207)。如图10(F)所示, 在该实施形态中,利用双面胶带将预先进行了加饰处理的加饰框架7粘 贴于键座21上的、相对于键头3区域的外周部。另外,印刷层8的形成 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
(第三实施形态)
接着,对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30进行说明。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30的主视图。图12 是图11所示按键用部件30的D-D线剖面图的放大图。
在第三实施形态中,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如图11及图12所示, 键座31主要由具有孔12的金属板5、弹性板36以及作为发光部件的一 例的电致发光板25(以下,称为″EL板25“)构成。EL板25粘贴于弹性 板36的硅橡胶6侧,另外,EL板25沿着金属弹片38的形状而设置于 由硅橡胶6构成的按压件15和金属弹片38之间。因此,能够获得可实 现薄型化,同时,具有可进一步提高键头3在黑暗处的可见性功能的照 光式按键用部件30。另外,通过将聚氨酯薄膜4和硅橡胶6整体化后的 弹性板36嵌入于仅在键座31的Y轴方向上相邻的键头区域的间隙内, 设置有隔板横档35。因此,能够获得可谋求利用隔板横档35的设计性 和操作性,同时,能够通过隔板横档35而进行照光的照光式按键用部件 30。
键头3适宜的是聚碳酸酯树脂制的部件。另外,在对键头3的表面 进行遮光涂装后形成有利用激光而具有冲裁文字等图样的装饰层37。这 样,通过将键头3的一部分图样以外的区域进行遮光涂装,能够仅对该 一部分图样进行照光。
(第四实施形态)
接着,对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40进行说明。
图13是以与图11所示D-D线相同的线切断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涉 及的按键用部件40后的剖面图。
在第四实施形态中,与第三实施形态不同,如图13所示,键座41 由具有孔12的金属板5、弹性板36以及导光板45构成。导光板45沿 着金属弹片38的形状而设置于由硅橡胶6构成的按压件15和金属弹片 38之间。因此,将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用于发光部件的情况 下,由于来自LED39的光经过导光板45后依次透过硅橡胶6、聚氨酯薄 膜4、键头3,同时也透过隔板横档35,因此,即使配置少量的LED39, 多个键头3顶面的图样也能够以大致均匀的光亮进行照光。
图14是以与图11所示D-D线相同的线切断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形 态涉及的其他形态的按键用部件40后的剖面图。
如图14所示,例如也可以设置长形导光板55来代替导光板45。因 此,能够获得可以以少量的LED光源有效地使按键照光的按键用部件 40。
(第五实施形态)
接着,对本发明第五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 明。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1的其他制造工 序的流程图。第五实施形态涉及的制造方法与第一实施形态的制造方法 的不同点在于,通过对金属板5实施孔加工后粘贴聚氨酯薄膜4、接着 对聚氨酯薄膜4的表面供给硅橡胶并进行成形的方法,来制造按键用部 件1。以下,根据图15所示的流程对该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金属板5进行蚀刻而形成孔12(步骤S301)。进而,在该蚀 刻工序中,能够适当地形成用于将金属板5高精度地配置于金属模具上 的定位孔13。其次,在形成有该孔12的金属板5上粘贴聚氨酯薄膜4(步 骤S302)。在该实施形态中,也可以在对金属板5的一面进行预处理等之 后将聚氨酯薄膜4加热压焊,或者将通过常温或加热而发挥粘合功能的 粘合剂利用于金属板5和聚氨酯薄膜4的整体化上。另外,也可以采用 利用双面胶带或粘着剂的粘着方法。
其次,在聚氨酯薄膜4的表面上形成加饰层10(步骤S303)。在该实 施形态中,也能够适当地通过将聚氨酯类、聚碳酸酯类或聚丁烯对酞酸 盐类等的印墨网板印刷于聚氨酯薄膜4的表面而形成加饰层10。该加饰 层10是用于加饰、同时使硅橡胶6和聚氨酯薄膜4的粘合性提高的层。 另外,在形成了加饰层10后的聚氨酯薄膜4上,也可以适当地设置插入 到金属模具的定位销的定位用的贯通孔。通过该贯通孔的形成,在制造 键座2时能够确保向金属模具内部的配置位置的精度。
接着,将具有选择粘合性的液状硅橡胶涂敷于加饰层10的表面并进 行挤压成形(步骤S304)。在该实施形态中,也能够通过使用具有选择粘 合性的液状硅橡胶进行挤压成形,而将由金属板5、聚氨酯薄膜4及硅 橡胶6构成的键座2整体化。具体地说,将定位孔13及定位用的贯通孔 与金属模具的定位销的位置对位地粘贴有聚氨酯薄膜4的金属板5配置 于具有与产品形状相吻合的凹部的金属模具内,从聚氨酯薄膜4的上面 涂敷选择粘合性的液状硅橡胶(例如,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 X-34-1725)并进行挤压成形。适宜的成形条件是,温度:120℃、成形时 间:3分钟。其结果是,能够使金属板5、聚氨酯薄膜4、硅橡胶6整体 化。另外,以在挤压成形后将多余的溢料切除为佳。
接着,形成金属板5的弯曲部14(步骤S305)。关于形成弯曲部14 的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冲压等的方法。另外,弯曲部14也 可以不在步骤S304的下一工序中形成,而在后续的制造工序、例如在粘 贴键头3的工序(步骤S306)或粘贴加饰框架7的工序(步骤S307)之后形 成。另外,并不一定要形成弯曲部14。
接着,在由孔12突出的弹性板16的部分上粘贴键头3(步骤S306)。 适当地通过粘合层11在聚氨酯薄膜4表面上的、与各按压件15对应的 位置上,粘贴带有装饰层9的键头3。
最后,将加饰框架7粘贴于金属板5上(步骤S307)。适当地利用双 面胶带将预先进行了加饰处理的加饰框架7粘贴于键座2上的、相对于 键头3区域的外周部。加饰框架7,适宜的是聚碳酸酯树脂制的部件。 但是,加饰框架7也可以由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树脂、例如ABS树脂构 成。另外,印刷层8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并不一定要形 成加饰框架7。
(第六实施形态)
接着,对本发明第六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 明。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1的其他制造工 序的流程图。第六实施形态涉及的制造方法与第一实施形态的制造方法 的不同点在于,通过对金属板5实施孔加工后将聚氨酯薄膜4载置于金 属板5上、在该聚氨酯薄膜4上涂敷液状硅橡胶并将金属板5、聚氨酯 薄膜4及硅橡胶6整体成形的方法,来制造按键用部件1。以下,根据 图16所示的流程对该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金属板5进行蚀刻而形成孔12(步骤S401)。在该蚀刻工序 中,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地,也以形成定位孔13为佳。其次,在聚氨酯 薄膜4的表面上形成加饰层10(步骤S402)。在形成加饰层10后,与上 述实施形态相同地,以在聚氨酯薄膜4上设置插入到金属模具的定位销 的定位用的贯通孔为佳。接着,在形成有孔12的金属板5上,载置形成 有加饰层10的聚氨酯薄膜4(步骤S403)。以在对金属板5的一面进行了 预处理等之后载置聚氨酯薄膜4为佳。
其次,将具有选择粘合性的液状硅橡胶(例如,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 社制的X-34-1725)涂敷于加饰层10的表面,并进行挤压成形(步骤S404)。 该工序与第五实施形态的挤压成形工序相同。通过将液状硅橡胶进行挤 压成形,能够使金属板5、聚氨酯薄膜4及硅橡胶6整体化。以在挤压 成形后将多余的溢料切除为佳。
接着,形成金属板5的弯曲部14(步骤S405)。弯曲部14也可以不 在步骤S404的下一工序中形成,而在后续的制造工序、例如在粘贴键头 3的工序(步骤S406)或粘贴加饰框架7的工序(步骤S407)之后形成。
接着,在由孔12突出的弹性板16的部分上粘贴键头3(步骤S406)。 适当地通过粘合层11在聚氨酯薄膜4表面上的、与各按压件15对应的 位置上,粘贴带有装饰层9的键头3。
最后,将加饰框架7粘贴于金属板5上(步骤S407)。适当地利用双 面胶带将预先进行了加饰处理的加饰框架7粘贴于键座2上的、相对于 键头3区域的外周部。
(第七实施形态)
接着,对本发明第七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 明。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按键用部件1的其他制造工 序的流程图。第七实施形态涉及的制造方法与第一实施形态的制造方法 的不同点在于,通过对金属板5实施孔加工之后进行聚氨酯薄膜4和硅 橡胶6的整体成形、并将由聚氨酯薄膜4和硅橡胶6构成的弹性板16与 金属板5进行粘贴的方法,来制造按键用部件1。以下,根据图17所示 的流程对该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金属板5进行蚀刻而形成孔12(步骤S501)。其次,在聚氨 酯薄膜4的表面形成加饰层10(步骤S502)。为了在聚氨酯薄膜4上形成 加饰层10,也可以将在聚氨酯薄膜4内已形成有加饰层10的部件使用 于镶嵌成形。接着,将形成有加饰层10的聚氨酯薄膜4和硅橡胶6进行 整体成形(步骤S503)。具体地说,在形成有加饰层10的聚氨酯薄膜4上 预先形成定位用的贯通孔,并在具有定位销和与产品形状相吻合的凹部 的金属模具内,使该定位销和定位用的贯通孔对位而配置聚氨酯薄膜4 后,从聚氨酯薄膜4的上面涂敷选择粘合性的液状硅橡胶(例如,信越化 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X-34-1725)并进行挤压成形。适宜的成形条件是, 温度:120℃、成形时间:三分钟。在金属模具中凹部的内底面上,形成有 与孔12吻合的形状的凹部,在挤压成形后,在聚氨酯薄膜4和硅橡胶6 整体化后的弹性板16上形成与各孔12吻合的凸部。
其次,将形成有孔12的金属板5和弹性板16进行粘贴(步骤S504)。 在该粘贴中,可以使用双面胶带、粘合剂等的任意粘贴手段,但是以使 用双面胶带或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为更佳。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也 可以采用缩合型硅胶粘合剂或热熔粘合剂等。
接着,形成金属板5的弯曲部14(步骤S505)。弯曲部14也可以不 在步骤S504的下一工序中形成,而在后续的制造工序、例如在粘贴键头 3的工序(步骤S506)或粘贴加饰框架7的工序(步骤S507)之后形成。
接着,在由孔12突出的弹性板16的部分上粘贴键头3(步骤S506)。 适宜的粘贴方法是,通过粘合层11在弹性板16表面上的、与各按压件 15对应的位置上粘贴带有装饰层9的键头3的方法。
最后,将加饰框架7粘贴于金属板5上(步骤S507)。具体地是,利 用双面胶带将预先进行了加饰处理的加饰框架7粘贴于键座2上的、相 对于键头3区域的外周部。
另外,也可以在按键用部件20、30、40的制造方法中采用第五~第 七的各实施形态涉及的制造工序。
以上,对本发明涉及的按键用部件的各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 本发明涉及的按键用部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形态,也可以以各种变形形 态进行实施。
例如,也可以为使用通过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所得到的按键用部件 的键座21,成形为在其弹性板26的硅橡胶6侧的表面与EL板25面接 触地整体形成之后,利用粘合剂将键头3粘接于EL板25上的形态。
另外,键头的形状、配置及个数是根据需要而决定的,从而能够制 造出具有多种形态的照光式按键用部件。进而,在各实施形态中,也可 以代替聚氨酯薄膜4而使用聚碳酸酯来制造弹性板16、26、36。
实施例
接着,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所 例示的各实施例。
(实施例1)
首先,在厚度为0.15mm的不锈钢制板上涂敷底涂剂之后,通过加 热压焊而粘贴厚度为0.05mm的聚氨酯薄膜(esmer-URS(聚亚胺酯树脂薄 膜)、Nihon Matai Co.,Ltd(日本玛泰株式会社)制)。接着,通过网板印刷 将透明的聚氨酯类印墨(RUX、(日本)Seiko Advance Ltd.制)整面印刷于 聚氨酯薄膜的表面之后,进行干燥。接着,分别对不锈钢制板的各键头 区域间的隔板横档的部分、与按压件对应的部分、产品外周部及定位孔 的部分进行蚀刻,进而,利用冲孔加工在残留于定位孔部分的聚氨酯薄 膜的部分上设置贯通孔。其后,在透明的聚氨酯类印墨的印刷层上涂敷 选择粘合性的液状硅橡胶(X-34-1725、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之后,使 定位孔与具有与产品形状一致的凹部的金属模具的定位销对应而进行定 位后,以120℃的温度进行三分钟的挤压成形。然后,通过冲压,加工 不锈钢制板的外周部的弯曲部。其后,在对顶面进行遮光涂装后,通过 粘合剂粘贴利用激光进行冲裁文字加工的树脂制键头和聚氨酯薄膜。最 后,利用双面胶带将预先进行了加饰印刷的聚碳酸酯制框架粘合于不锈 钢制板的外周部,从而完成按键用部件。以低成本制造的按键用部件, 成为薄型且耐用性高、点击感出色的部件。
(实施例二)
首先,在厚度为0.15mm的不锈钢制板上涂敷底涂剂之后,通过加 热压焊而粘贴厚度为0.05mm的聚氨酯薄膜(esmer-URS(聚亚胺酯树脂薄 膜)、Nihon Matai Co.,Ltd(日本玛泰株式会社)制)。其次,通过网板印刷 将透明的聚氨酯类印墨(RUX、(日本)Seiko Advance Ltd.制)整面印刷于 聚氨酯薄膜的表面之后,进行干燥。接着,分别对不锈钢制板的与按压 件对应的部分、产品外周部及定位孔的部分进行蚀刻,进而,利用冲孔 加工在残留于定位孔部分的聚氨酯薄膜的部分上设置贯通孔。其后,在 具有与产品形状一致的凹部的金属模具上配置与聚氨酯薄膜整体化的不 锈钢制板,并将液状硅橡胶(X-34-1725、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供给于 聚氨酯类的印墨上后,通过注射模塑成形而进行成形。然后,通过冲压, 加工不锈钢制板的外周部的弯曲部。其后,在对顶面进行遮光涂装后, 通过粘合剂粘贴利用激光进行冲裁文字加工的树脂制键头和硅橡胶。最 后,利用双面胶带将预先进行了加饰印刷的聚碳酸酯制框架粘合于不锈 钢制板的外周部,从而完成按键用部件。以低成本制造的按键用部件, 成为薄型且耐用性高、点击感出色的部件。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制造或使用按键用部件的产业中。
专利文献1:日本国际公开公报、特开WO2004/112069号(权利要求 书)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5-190849号(权利要求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