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按钮开关

申请号 CN01102607.3 申请日 2001-02-06 公开(公告)号 CN1308351A 公开(公告)日 2001-08-15
申请人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发明人 浅井晃; 佐藤重典; 大场克一; 本间幸子;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增长 开关 体切换用键壳的行程且操作性能良好的按钮开关。本发明的两级按钮开关,在第一、第二 棘轮 弹簧 中的至少一个棘轮弹簧的上面设有缓冲部12或13,通过所述缓冲部来按压其中一个棘轮弹簧,由此能够延长第一级的按压行程A1。另外,设有引导驱动体11移动的导向部件10,所述驱动体11一边通过导向部件10受到引导,一边在键壳14的按压方向上滑动。
权利要求

1.一种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通过第一操作 反转的第一棘轮弹簧、通过第一棘轮开关的反转而受到操作 的第一开关体、位于第一棘轮弹簧对面的且按压第一棘轮弹簧 的驱动体、设置在该驱动体上的第二开关体、用不同于第一操 作力的第二操作力进行反转地操作第二开关体的第二棘轮弹 簧、按压第二棘轮弹簧的键壳,在所述第一、第二棘轮弹簧中 的至少一个棘轮弹簧的上部上设置了缓冲部,通过该缓冲部来 按压其中一个棘轮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 缓冲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棘轮的上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 缓冲部被设置在第一棘轮弹簧的上部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设有 保持所述键壳的外壳,所述键壳的操作部露在所述外壳的开口 的外面,而所述键壳通过所述缓冲部而被弹压支承在所述外壳 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棘轮弹簧的第一操作力大于所述第二棘轮弹簧的第二操作 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棘轮弹簧的直径小于第二棘轮弹簧的直径,而第一棘轮弹 簧的板厚大于第二棘轮弹簧的板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第一、 第二棘轮弹簧是由金属板簧形成的,而第一、第二棘轮弹簧分 别兼用作所述第一、第二开关体的活动触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它具 有设有第一、第二开关体的固定触头的挠性绝缘基板,使该挠 性绝缘基板弯曲成S形,与所述第一、第二棘轮弹簧相对地设置 所述挠性绝缘基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设有 支承所述第一开关体的支承部,在所述支承部上设置了延伸于 该键壳按压方向上的多个导向突起,在所述按压方向上通过这 些导向突起使所述驱动体滑动。
10.一种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通过第一操 作力而反转的第一棘轮弹簧、通过第一棘轮开关的反转而受到 操作的第一开关体、位于第一棘轮弹簧对面的且按压第一棘轮 弹簧的驱动体、设置在该驱动体上的第二开关体、用不同于第 一操作力的第二操作力进行反转地操作第二开关体的第二棘轮 弹簧、按压第二棘轮弹簧的键壳,设有引导所述驱动体移动的 导向部件,所述驱动体一边通过所述导向部件受到引导,一边 在所述键壳的按压方向上滑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 述导向部件由包围所述第二开关体的多个导向突起构成,所述 导向部件还具有支承第一开关体的支承部,所述延伸于所述键 壳按压方向上的导向突起设置在该支承部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 述导向突起成有挠性的柱状,在该导向突起的前端上设有固定 所述驱动体的钩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 述导向部件设有相互连接所述多个导向突起的连接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第 一开关体设置在挠性绝缘基板上,在所述导向部件的连接部的 下部设有突起,通过该突起,所述导向部件被安装在所述支承 部上,通过所述支承部与所述连接部夹持住被装在该支承部上 所述挠性绝缘基板。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 述驱动体具有装有所述第二开关体的平板部,在该平板部上, 在所述多个导向突起上分别设置了许多个导向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第 一、第二开关体的固定触头是在同一个挠性绝缘基板上形成 的,该挠性绝缘基板被设置成弯曲成S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驱动体上设有一对由突起构成的挂靠定位部,而在所述挠 性绝缘基板上设有一对孔,这一对挂靠定位部分别挂靠定位在 所述一对孔中,由此把第二开关体保持在所述驱动体上。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两级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第二棘轮弹簧是用金属板簧形成的,而第一、第二棘 轮弹簧分别兼用作所述第一、第二开关体的活动触头。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适用于数字照相机的两级按钮开关

根据图32-图35来说明传统的两级按钮开关的结构,在外壳 51内,第一、第二、第三开关体S3、S4、S5设置在外壳51内。第 一开关体S3如图34所示地由这样的薄膜开关构成,即弯曲设有固 定触头和活动触头的薄片53并通过设置在其间的绝缘片54形成 了所述薄膜开关。第二开关体S4由这样的薄膜开关构成,即通过 绝缘片54的开口使设置在薄片52上的固定触头与设置在薄片53 上的活动触头彼此相对地形成了薄膜开关。

另外,在外壳51内,设置了支承板55。在支承板55上安装了 致动件56。致动件56包括安装在支承板55上的安装部56a、与安 装部56a相连的弹性部56b、设置在弹性部56b的一端上的突起 56c、通过铰接部56d与安装部56a相连的致动部56e、设置在致动 部56e的端部上的突起56f、设置在致动部56e的中央部下部上的 突起56g。

所述薄片53被完全成U形,成型于前端的第一开关体S1设置 在致动部56e的上面,而在第一开关体S3上设置了操作小的小 直径圆顶状棘轮弹簧57。堆积三个薄片52、54、53地形成的第二 开关体S4设置在支承板55的上面,而在第二开关体S4上,操作力 大的大直径圆顶状棘轮弹簧5 8被设置在突起56g的下部上。另 外,在突起56f的下部上设置了第三开关体S5。

键壳59具有操作部59a、设置在操作部59a下部的两个突起 59b、59c以及设置在操作部59a一端上的支承部59d、设置在操作 部59a的另一端上的定位部59e。键壳59被安置成其支承部59d受 到悬臂支承的形式。

而当安装键壳59时,操作部59a露在外壳51开口51a之外,而 突起59b抵靠着致动件56的突起56c。另外,在突起59c压靠着棘 轮弹簧57的同时,定位部59e通过致动件56的弹性部56b的弹性而 定位于外壳51的内面上。

接着,说明传统的两级按钮开关的工作状态。首先,当按压 键壳59操作部59a时,键壳59以支承部59d为支点地倾斜并与突起 56c一起按压棘轮弹簧57。

这样一来,首先,操作力小的棘轮弹簧57反转,棘轮弹簧按 压薄片53(折返部),使活动触头接触薄片53的固定触头,第一开 关体S3变成接通状态。

此时,键壳59的行程A与操作力B如图35所示成曲线C3的形 式,并且其行程A3成为比较短的部分。

另外,当在这个状态下继续按压键壳59时,致动件56的致动 部56e通过铰接部56d倾斜,致动部56e的突起56g由此按压棘轮弹 簧58。

这样一来,操作力大的棘轮弹簧58随后反转,棘轮弹簧58 按压薄片53,由此使活动触头接触薄片52的固定触头,第二开关 体S4变成接通状态。此时,键壳59的行程A与操作力B如图35所 示成曲线C4的形式。

另外,突起56f通过致动部56e的倾斜而操作第三开关体S5, 第三开关体S5从接通状态转入断开状态。

接着,当不再按压键壳59时,键壳59通过弹性部56b而被弹 回,而致动部56e通过铰接部56d而返回原始状态。另外,棘轮弹 簧57、58通过自身弹性而反转回原状态,第一、第二开关体S3、 S4因此变成断开状态,第三开关体S5返回接通状态。

随后,当这样的两级按钮开关被用于数字照相机时,通过第 一级按压操作进行第一开关体S3的操作,使焦点重合,通过第二 级按压操作进行第二开关体S4的操作,从而操作快

不过,由于传统的两级按钮开关是这样的,即在键壳59压靠 棘轮弹簧57后上按压棘轮弹簧57,直接使棘轮弹簧57反转,所 以如图35所示,第一级按压操作的行程A3缩短。

因此,对焦时的按压行程短,其操作很困难并且操作性能恶 化。

传统的两级按钮开关是这样的,即在键壳59压靠棘轮弹簧57 后马上按压棘轮弹簧57,由此直接使棘轮弹簧57反转,因而存在 着第一级按压操作的行程A3缩短的问题。

因此,当这样的两级按钮开关被用于数字照相机时,对焦时 的按压行程短,所以其操作很难进行并且操作性恶化。

在传统的两级按钮开关中,致动件56是由安装部56a和通过 铰接部56d被支承在安装部56a上的致动部56e构成的,由于致动 部56e通过铰接部56d而可以移动,所以在横向上必须要留有大空 间,所以存在着结构增大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延长开关体切换用键壳的 行程并且操作性优良的两级按钮开关。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 供一种小型化的且操作顺利的两级按钮开关。

作为第一种解决方案提出了这样一种两级按钮开关,它包括 通过第一操作力反转的第一棘轮弹簧、通过第一棘轮开关的反转 而受到操作的第一开关体、位于第一棘轮弹簧对面且按压第一棘 轮弹簧的驱动体、设置在该驱动体上的第二开关体、用不同于第 一操作力的第二操作力进行反转地操作第二开关体的第二棘轮 弹簧、按压第二棘轮弹簧的键壳,在所述第一、第二棘轮弹簧中 的至少一个棘轮弹簧的上部上设置了缓冲部,通过该缓冲部来按 压其中一个棘轮弹簧。

作为第二种解决方案提出了这样的措施,即所述缓冲部被设 置在所述第二棘轮的上部。

第三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所述缓冲部被设置在第一 棘轮弹簧的上部上。

第四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设有保持所述键壳的外 壳,所述键壳的操作部露在所述外壳的开口的外面,而所述键壳 通过所述缓冲部而被弹压支承在所述外壳上。

第五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所述第一棘轮弹簧的第一 操作力大于所述第二棘轮弹簧的第二操作力。

第六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所述第一棘轮弹簧的直径 小于第二棘轮弹簧的直径,而第一棘轮弹簧的板厚大于第二棘轮 弹簧的板厚。

第七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第一、第二棘轮弹簧是由 金属板簧形成的,而第一、第二棘轮弹簧分别兼用作所述第一、 第二开关体的活动触头。

第八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它具有设有第一、第二开 关体的固定触头的挠性绝缘基板,使该挠性绝缘基板弯曲成S 形,与所述第一、第二棘轮弹簧相对地设置所述挠性绝缘基板。

第九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设有支承所述第一开关体 的支承部,在所述支承部上设置了延伸于该键壳按压方向上的多 个导向突起,在所述按压方向上通过这些导向突起使所述驱动体 滑动。

第十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它包括通过第一操作力而 反转的第一棘轮弹簧、通过第一棘轮开关的反转而受到操作的第 一开关体、位于第一棘轮弹簧对面的且按压第一棘轮弹簧的驱动 体、设置在该驱动体上的第二开关体、用不同于第一操作力的第 二操作力进行反转地操作第二开关体的第二棘轮弹簧、按压第二 棘轮弹簧的键壳,设有引导所述驱动体移动的导向部件,所述驱 动体一边通过所述导向部件受到引导,一边在所述键壳的按压方 向上滑动。

第十一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所述导向部件由包围所 述第二开关体的多个导向突起构成,所述导向部件还具有支承第 一开关体的支承部,所述延伸于所述键壳按压方向上的导向突起 设置在该支承部上。

第十二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所述导向突起成有挠性 的柱状,在该导向突起的前端上设有固定所述驱动体的钩部。

第十三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所述导向部件设有相互 连接所述多个导向突起的连接部。

第十四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第一开关体设置在挠性 绝缘基板上,在所述导向部件的连接部的下部设有突起,通过该 突起,所述导向部件被安装在所述支承部上,通过所述支承部与 所述连接部夹持住被装在该支承部上所述挠性绝缘基板。

第十五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所述驱动体具有装有所 述第二开关体的平板部,在该平板部上,在所述多个导向突起上 分别设置了许多个导向部件。

第十六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第一、第二开关体的固 定触头是在同一个挠性绝缘基板上形成的,该挠性绝缘基板被设 置成弯曲成S形。

第十七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在所述驱动体上设有一 对由突起构成的挂靠定位部,而在所述挠性绝缘基板上设有一对 孔,这一对挂靠定位部分别挂靠定位在所述一对孔中,由此把第 二开关体保持在驱动体上。

第十八种解决方案的结构是这样的,所述第一、第二棘轮弹 簧是用金属板簧形成的,而第一、第二棘轮弹簧分别兼用作所述 第一、第二开关体的活动触头。

本发明的两级按钮开关能够提供这样一种两级按钮开关,即 在至少第一、第二棘轮开关7、8中的一个的上部设置了缓冲部12 或13,通过该缓冲部而按压其中任何一个棘轮弹簧,因而能够延 长第一级的按压行程A1。由此一来,就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把这 样的两级按钮开关用于数字照相机中时增加对焦时的按压行 程、其操作也容易并且操作性能良好的两级按钮开关。

另外,能够提供一种通过把缓冲部13设置在第二棘轮弹簧8 的上部上而增加第一级的按压行程A1的两级按钮开关。

另外,因键壳14和第二棘轮弹簧8不直接接触,即使在键壳 14上有压印,也不会产生两者接触的声音。

而且,当把缓冲部12设置在第一棘轮弹簧7的上部时,能够 增加第一级的按压行程A1,同时,当组合装在第二棘轮弹簧8上 的缓冲部13时,能够提供一种能进一步增加第一级的按压行程 A1的两级按钮开关。

另外,设有保持键壳14的外壳9,在键壳14的操作部14a露在 外壳9开口9b外时,键壳14通过缓冲部13被弹性按压支承在外壳9 上,由此缓冲部13同时起到了按压键壳14的作用,在能够防止键 壳14压印的同时,部件数量能够减少并且能够提供价格低廉的两 级按钮开关。

另外,由于第一棘轮弹簧7的第一操作力比第二棘轮弹簧8 的第二操作力大,所以在上部的第二棘轮弹簧8先反转后,下部 的第一棘轮弹簧7才反转,能够通过下部操作力大的棘轮弹簧7 来稳定支承驱动体11。

另外,在使第一棘轮弹簧7的直径小于第二棘轮弹簧8的同 时,第一棘轮弹簧7的板厚比第二棘轮弹簧8厚,因而,能够可靠 地使第一棘轮弹簧7的操作力大于第二棘轮弹簧8的操作力,因此 能够提供操作可靠的两级按钮开关。

另外,在用金属板簧形成第一、第二棘轮弹簧7、8的同时, 第一、第二棘轮弹簧7、8分别兼起到了第一、第二开关体S1、S2 的活动触头的作用,因此,能够提供部件数量少、组装性能良好 且价格低廉的两级按钮开关。

另外,设置了设有第一、第二开关体S1、S2的固定触头3、4 的挠性绝缘基板2,所述挠性绝缘基板2被弯曲成S形,第一、第 二棘轮弹簧7、8被设计成彼此相对,因此,固定触头3、4能够成 型于挠性绝缘基板2的同一个面上并且生产性能优良。

另外,设有支持第一开关体S1的支承部件1,在支承部件1 上设有许多个在键壳14按压方向上延伸的导向突起10b,通过导 向突起10b的导向而使驱动体11在按压方向上滑动,因而,支承 驱动体11用的空间减少了,在能够小型化的同时,还能够顺利地 使驱动体11滑动。

本发明的两级按钮开关设有引导驱动体11的导向部件10,驱 动体11一边受导向部件10引导,一边在键壳14按压方向上滑动。 与过去相比,驱动体11的保持空间缩小,因而能够提供驱动体11 稳定移动的且操作性能优良的小型两级按钮开关。

另外,在导向部件10是由包围第二开关体S2地设置的多个导 向突起10b构成的同时,设有支承第一开关体S1的支承部件1,在 支承部件1上设置了延伸于键壳14按压方向上的突起10b,因此, 能够提供一种驱动体11能够稳定移动的小型两级按钮开关。

另外,导向突起10b成挠性柱状,在导向突起10b的前端上设 置了定位驱动体11的钩部10c,因此,在驱动体11的组装简单化 的同时,能够可靠地限制驱动体11的位置

另外,导向部件10设有相互连接多个导向突起10b的连接部 10a,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导向部件10的组装变得简单了且生产性 能良好的两级按钮开关。

另外,在第一开关体S1设置在挠性绝缘基板2上的同时,在 导向部件10的连接部10a的下部设置了突起10d,用突起10d把导 向部件10安装在支承部件1上,通过所述支承部件1和连接部10a 来夹持设置在支承部件1上的挠性绝缘基板2,因而,能够同时进 行导向部件10的安装与挠性绝缘基板2的安装并且在能够提供生 产性能良好的两级按钮开关的同时,能够防止第一开关体S1的晃 动。

另外,驱动体11具有安装第二开关体S2的平板部11a,在平 板部11a上设置了在导向突起10b上受引导的导向部11b,因此, 在稳定驱动体11移动的同时,能够实现顺利的移动。

另外,第一、第二开关体S1、S2的固定触头3、4是在同一个 挠性绝缘基板上形成的,而该挠性绝缘基板2被弯曲成了S形,因 此,能够在挠性绝缘基胺2的同一个面上形成固定出头3、4,并 且生产性能优良。

此外,在驱动体11设有一对有突起构成的挂靠定位部11c、 11d的同时,在挠性绝缘基板2上设置了一对孔2h、2j,这对挂靠 定位部11c、11d挂靠在孔2h、2j中地以便把第二开关体S2保持在 驱动体11上,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第二开关体S2相对驱动体11 的位置,并且能够进行第二开关体S2没有上浮的安装。

此外,在第一、第二棘轮弹簧7、8是用金属板簧形成的同时, 第一、第二棘轮弹簧7、8分别兼用作第一、第二开关体S1、S2 的活动触头,因而能够提供一种部件数量少、组装性能良好且价 格低廉的两级按钮开关。

图1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截面图。

图3是沿图1的3-3线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挠性绝缘基板的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导向部件的平面图。

图7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导向部件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导向部件的仰视图。

图9是沿图6的9-9线的截面图。

图10是沿图6的10-10线的截面图。

图11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驱动体的平面图。

图12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驱动体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驱动体的侧视图。

图14是沿图11的14-14线的截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导向部件与驱动体组合 状态的平面图。

图16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键壳的平面图。

图17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键壳的主视图。

图18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键壳的仰视图。

图19是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键壳的侧视图。

图20是沿图16的20-20线的截面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行程和操作力之间关系 的曲线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导向部件的其他实施例 的平面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导向部件的其他实施例 的主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导向部件的其他实施例 的仰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导向部件的其他实施例 的侧视图。

图26是沿图22的26-26线的截面图。

图27是沿图22的27-27线的截面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驱动体的其他实施例的 平面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驱动体的其他实施例的 主视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的驱动体的其他实施例的 仰视图。

图31是沿图28的31-31线的截面图。

图32是传统两级按钮开关的截面图。

图33是传统两级按钮开关的分解斜视图。

图34是传统两级按钮开关的第一开关体主要部分的截面 图。

图35是表示传统两级按钮开关的行程与操作力之间关系的 曲线图。

以下,根据图1-图21来说明本发明的两级按钮开关的结构。 由金属等构成的支承部1具有四个设置在外侧的安装孔1a和三个 设置在内侧的安装孔1b。由聚酯膜构成的挠性绝缘基板2尤其是 如图5所示地具有矩形基部2a、从基部2a的一边起在两侧开设切 口2b地延伸带状部2c、在相对带状部2c垂直的位置上从基部2a的 一边起延伸的带状引出部2d。

另外,挠性绝缘基板2具有四个设置在基部2a外周上的安装 孔2e、两个比安装孔2e更靠内地设置的安装孔2f、设置在带状部 2c的中央部上的圆孔2g、与圆孔2g有间隔地设置在带状部2c前端 上的一对矩形孔2h、2j。因此,在挠性绝缘基板2的上面,形成 等导电糊剂等,施加导电图样,在基部2a的中央部上设置了一 对第一固定触头3,而在带状部2c的前端部的一对孔2h、2j之间 设置了一对第二固定触头4,此外,这些固定触头3、4通过引出 导体5而被引到引出部2d上,另外,在挠性绝缘基板2的上面,通 过在刨除第一、第二固定触头3、4及引出导体5端部的部分上形 成的绝缘电阻层6(图5的阴影部分)被覆盖住。

兼用作第一活动触头的圆顶状第一棘轮弹簧7是由具有弹性 的不锈板簧形成的,例如,它们是由板厚为0.07毫米、直径为 5毫米的圆顶状不锈钢板簧形成的。棘轮弹簧7在挠性绝缘基板2 的基部2a上被设置成与第一固定触头3相对,并且它在正常状态 下接触位于一对第一固定触头3的内外侧的其中一个触头部并且 被设置成间隔设置在位于中央的另一个触头部上。

而且,第一棘轮弹簧7的外表面覆盖有单面涂有粘接剂的绝 缘片(未示出),并且第一棘轮弹簧被贴在挠性绝缘基板2上。在 第一棘轮弹簧7与第一固定触头3构成第一开关体S1的同时,棘轮 弹簧7通过比较大的操作力而反转,棘轮弹簧7的中央部接触/脱 离位于第一固定触头3中央的触头部。

兼用作第二活动触头的圆顶状第二棘轮弹簧8是由具有弹性 的不锈钢板簧形成,例如它是由板厚为0.05毫米、直径为6毫米的 大于第一棘轮弹簧7的圆顶状不锈钢板簧构成的。棘轮弹簧8在挠 性绝缘基板2的带状部2c的端部上被设置成与第二固定触头4相 对,并且它在正常时接触位于一对第二固定触头4内外侧上的其中 一个触头部并且被有间隔地设置在位于中央的另一个触头部上。

而且,第二弹簧棘轮8与第一弹簧棘轮7一样地,其外表面覆 盖有单面涂有粘接剂的绝缘片(未示出)并且第二棘轮弹簧被贴 在挠性绝缘基板2上。在第二棘轮弹簧8与第二固定触头4构成第 二开关体S2的同时,棘轮弹簧8通过小于第一棘轮弹簧7的操作力 反转,棘轮弹簧8的中央部接触/脱离位于第二固定触头4中央的 触头部。

此外,具有这样结构的挠性绝缘基板2的基本部2a在支承部1 的安装孔1a、1b分别对准安装孔2e、2f的状态下被设置在支承部 1上,而且,带状部2c如图2、4所示地可以以基部2a为支持部地 被弯曲成S形。

合成树脂成型件构成的外壳9包括筒状侧壁9a、具有设置 在侧壁9a上端的圆形开口9b的凸缘部9c、向下突出于侧壁9a下端 的四个突起9d。而且,外壳9在突起9d被插入安装孔2e、1a的状 态下把侧壁9a的下端部设置在挠性绝缘基板2上,突起9d的前端 部被热铆定在支承部1的下面,在外壳9被安装在支承部1上的同 时,挠性绝缘基板2的基部2a被安装在支承部1上。

由合成树脂成型件构成的导向部件10尤其是如图6-图10所 示地包括环状连接部10a、突出设置在连接部10a上方的多个(四 个)挠性导向突起10b、设置在导向突起10b的上端部且在中心方 向上突出的爪形钩10c、相对连接部10a下凸的三个突起10d、相 对连接部10a横向突出且在连接部10a之间设有沟槽10e而形成的 L形支持部10f。

而且,导向部件10在突起被10d插入安装孔2f、1b中的状态 下将连接部10a的下部设置在挠性绝缘基板2上,而突起10d的前 端部被热铆定在支承部1的下面上,在导向部件10被安装在支承 部1上的同时,挠性绝缘基板2的基部2a被安装在支承部1上。

此外,在安装导向部件10时,在导向部件10被设置在外壳9 内的同时,第一开关体S1转变成位于连接部10a的中央空间部内。

由于挠性绝缘基板2通过导向部件10的连接部10a被压装在 支承部1上,所以第一开关体S1不会晃动。

由合成树脂成型件构成的驱动体11尤其是如图11-图14所示 地包括平板部11a、由设置在平板部11a的外周部上的切口构成的 多个(4个)导向部11b、设置在平板部11a一端上的且局部在顶面侧 突出的L形挂靠定位部11c、设置在与挂靠定位部11c相对的位置 上的且比平板部11a的端面突出的挂靠定位部11d、由设置在平板 部11a的中央下部上的突起构成的按压部11 e。

而且,挠性绝缘基板2的孔2h被挂靠在驱动体11的挂靠定位 部11c上,而孔2j被挂靠在挂靠定位部11d上,当在挠性绝缘基胺 2的带状部2c上没有松弛时,通过这对挂靠定位部11c、11d把设 置于带状部2c上的第二开关体S2安装在平板部11a上。

此外,挠性绝缘基胺2的带状部2c沿驱动体11的下端侧弯 曲,并且在按压部11e被插入孔2g中时,使位于基部2a侧的带状 部2c位于导向部件10的沟槽10e内,用支持部10f来支持它。

而且,挂靠定位挠性绝缘基板2的带状部2c的驱动体11在使 导向部件10的导向突起10b外弯的状态下,并使其位于多个导向 突起10b之间以后,消除了导向突起10b的挠曲变形,从而使导向 突起10b对准导向部11b。

这样一来,在驱动体11可以以导向突起10b为导向结构地上 下移动的同时,通过设置于导向突起11b上端部的钩部10c来限制 向上抽出驱动体11以及限制驱动体11的位置。

另外,当安装驱动体11时,挠性绝缘基板2如图2所示地被大 体弯曲成S形。而且,通过驱动体11的按压部11e被插入挠性绝缘 基板2的孔2g中来保持弯成S形的挠性绝缘基板2的弹力平衡,从 而能够将挠性绝缘基板2保持在稳定位置上。

第一、第二缓冲部12、13是由海绵橡胶(发泡软橡胶)和海绵 状发泡聚酯类(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构成的,第一、第二缓冲部 12、13是由通过比第二棘轮弹簧8的操作力小的力而弹性变形(压 缩变形)的海绵体构成的。

而且,第一缓冲部12通过双面胶带被贴在第一棘轮弹簧7的 顶面(严格地说,是覆盖第一弹簧棘轮7外部的所示绝缘片顶 面),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第一缓冲部12在上方弹性按压驱动体 11并且把驱动体11压在钩部10c上,而第二缓冲部13通过双面胶 带被贴在用所示绝缘片覆盖的第二棘轮弹簧8的上面。

由合成树脂成型件构成的键壳14尤其是如图16-图20所示地 包括圆顶状操作部14a、突出设置在操作部14a外周部上的环状凸 缘14b、设置在凸缘14b上的直线部14c和由设置在操作部14a中央 下部的突起构成的按压部14d。

而且,键壳14被容纳在外壳9中,在操作部14a的表面露在开 口9b的同时,凸缘14b在被定位在外壳9凸缘9c的内面上的状态下 被保持固定住。

另外,当把键壳14保持在外壳9上时,直线部14c与设置在外 壳9上的直线部(未示出)重合,在防止键壳14转动的同时,按压 部14d接触第二缓冲部13,在正常时,通过第二缓冲部13在上方 弹性按压键壳14,凸缘14d被压在凸缘9c上,在键壳14上没有压 印地进行弹性按压和支承。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两级按钮开关的工作情况。首先,当按 压键壳14操作部14a时,键壳14使第一、第二缓冲部12、13弹性 变形地收缩移动。此时,第二缓冲部13通过键壳14按压部14d而 弹性变形地收缩,而第一缓冲部12在受键壳14按压的驱动体11 受导向部件10引导的情况下滑动,它由此通过驱动体11的按压部 11e而弹性变形地收缩。

另外,当继续按压键壳14时,第一、第二缓冲部12、13继续 弹性变形,当弹性变形超过极限时,通过第二缓冲部13按压操作 力小的第二棘轮弹簧8而使其反转,这样一来,通过第二棘轮弹 簧8而使第二开关体S2处于接通状态。

此时,键壳14的行程A与操作力B(键壳14所受力)如图21所示 描绘出一条顺畅的曲线C1,而其行程A1变长。

另外,当在此状态下继续按压键壳14时,驱动体11受导向部 件10引导在按压方向上移动,第一缓冲部12随之按压第一棘轮弹 簧7。这样一来,操作力大的第一棘轮弹簧随后反转,通过棘轮 弹簧7而使第一开关体S1处于接通状态。此时,键壳14的行程A 与操作力B如图21所示描绘出曲线C2。

接着,当不再按压键壳14时,第一、第二棘轮弹簧7、8通过 自身弹性而反转回原始状态,因而,在第一、第二开关体S1、S2 处于断开状态的同时,驱动体11通过第一缓冲部12的弹性恢复而 返回上方并转变成被定位在钩部10c上。而键壳14通过第二缓冲 部13的弹性恢复而返回上方,凸缘14b变成被弹性按压在凸缘9c 上。由此一来,进行了本发明的两级按钮开关的操作。

然后,当这样的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被用于数字照相机时, 通过第一级按压操作进行第二开关体S2的操作并对准焦点,而通 过第二级按压操作进行第一开关体S1的操作并操作快门。

当这样的本发明两级按钮开关按压键壳14时,首先通过缓冲 部12、13而获得了有理想操作力(弹力)且比较长的行程,同时, 随后通过使第二弹簧棘轮8反转而在第一级中获得了整个比较长 的行程A1。

另外,当压缩缓冲部12、13时,等于键壳14的操作部14a所 受负荷(操作力)的力也作用在第二棘轮弹簧8上,因而,曲线C1 具有连续且顺畅的特性,能够获得在第一级的按压操作时无失调 感的操作感。

因此,延长了对焦时的按压行程,其操作变得容易了,操作 性能也变得良好。

另外,图22-图27表示导向部件10的其他实施例。与前述实 施例的导向部件10的连接部10a比较宽的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 的连接部10a比较窄,因此力求实现外型的小型化。

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样并且同一部件用相同标记表 示,在这里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图28-图31表示驱动体11的其他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驱 动体11具有由切口构成的导向部11b不同,本实施例没有导向部 11b并因此谋求实现外型的小型化。

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样,并且同一部件用相同标记表 示,在这里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尽管将图22-图27所示的导向部件10与图28-图31所示的驱 动体11组合在一起,但驱动体11被支承在挠性绝缘基板2上并几 乎无法进行转动操作,驱动体11的平板部11a的外周在多个导向 突起10b上受到引导并且在键壳14的按压方向上滑动。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第一、第二缓冲部12、13的 情况,但只使用第一、第二缓冲部12、13中的任何一个也是可行 的。在只使用第一缓冲部12的情况下,首先,驱动体11通过键壳 14的按压操作而滑动,通过驱动体11使第一缓冲部12弹性变形地 收缩,随后,使操作力小的第二棘轮弹簧8反转。而在只使用第二 缓冲部13的情况下,首先,第二缓冲部13通过键壳14的按压操作 而弹性变形地收缩,随后,使操作力小的第二棘轮弹簧8反转。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第一、第二棘轮弹簧7、8兼用作 活动触头,但它们也可以不兼用作活动触头,而是,开关体S1、 S2是由成型于膜板上的触头相对的所谓薄膜开关构成的,因而, 也可以通过第一、第二棘轮弹簧7、8的反转来操作薄膜开关。

另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导向部件10的多个导向突 起10b通过连接部10a相连的情况,但是,导向部件10也可以是独 个形成导向突起10b的导向部件,导向突起10b的数量也不局限于 四个,如果其形状成圆弧状,则能够只设置两个突起。

另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用切口形成驱动体11的导 向部11b的情况,但导向孔11b或在驱动体11外周端部上的导向部 11b也是可行的。

另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键壳14被插入外壳9开口9b 并且将按压部14d保持设置在第二缓冲部13上的情况,但是不用 说,人们可以想象到能够适用于铰接部可以设置在键壳14上并且 铰接部固定在外壳9内面上,使其发生弹性变形的各种保持结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