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机器用面板

申请号 CN97129746.0 申请日 1997-12-26 公开(公告)号 CN1217130C 公开(公告)日 2005-08-31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丰臣; 发明人 大藏通孝;
摘要 一种能简单地安装在机器 外壳 表面上、与机器内部的控制装置连接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在第一柔性 电路 基板 的表面上形成 开关 的接点部分和可变 电阻 的接点部分,并配置发光 二极管 。该基板具有引出 连接线 图形的引出部分,其上叠置隔层。在隔层上叠置第二柔性电路基板,该基板上设置开关的接点部分和可变电阻的可动侧 电极 。面板被构成叠层体,通过粘接层与机器的外壳连接。从叠层体延伸出的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引出部分插入外壳内部,并连接机器的控制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操作机器用面板,具有向容纳在机器(3)内部的控制 装置(300)供给操作信号的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且被固定在 上述机器外壳(5)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一柔性电路基板(7),该第一柔性电路基板(7)具有主要 部分(7A)和引出部分(7B),主要部分(7A)在其上形成有包含 上述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的接点部分(SW11、21)的第一电路 图形(13),引出部分(7B)形成从该主要部分延伸出的且与上述 第一电路图形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图形,所述主要部分和引出部分设 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前表面上;
隔层(33),该隔层(33)具有使上述接点露出的窗口部分(W11, W12),并叠置在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7)的上述前表面上;
导电部件(49,29),该导电部件对应上述窗口部分配置,通 过与上述接点部分接触而产生操作信号;
第二柔性电路基板(9),该第二柔性电路基板(9)被叠置在 上述隔层(33)上,且具有第二电路图形(15),该第二电路图形 (15)具有上述导电部件或与上述导电部件导电地连接;和
遮盖层(39),该遮盖层(39)被叠置在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 板(9)上,且至少与上述导电部件对应的部分具有挠性;
其中,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7)的主要部分(7A)、上述 隔层(33)、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9)及上述遮盖层(39)依次 叠置,形成一叠层体,
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引出部件(7B)从上述叠层体处 引出并可插入上述机器内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在其后表面上连接到所述 机器的外壳的外表面上,从而,在使用时,所述机器的外壳的外表 面用于对第一柔性电路基板进行加强。
2.一种操作机器用面板,具有向容纳在机器(3)内部的控制 装置(300)供给操作信号的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且被固定在 上述机器外壳(5)上,包括:
第一柔性电路基板(7),该第一柔性电路基板(7)具有主要 部分(7A)和引出部分(7B),主要部分(7A)在其上形成有包含 上述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的接点部分(SW11、21)的第一电路 图形(13),引出部分(7B)形成从该主要部分延伸出的且与上述 第一电路图形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图形,所述主要部分和引出部分设 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前表面上;
隔层(33),该隔层(33)具有使上述接点露出的窗口部分(W11, W12),并叠置在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7)的上述前表面上;
导电部件(49,29),该导电部件对应上述窗口部分配置,通 过与上述接点部分接触而产生操作信号;
第二柔性电路基板(9),该第二柔性电路基板(9)被叠置在 上述隔层(33)上,且具有第二电路图形(15),该第二电路图形 (15)具有上述导电部件或与上述导电部件导电地连接;和
遮盖层(39),该遮盖层(39)被叠置在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 板(9)上,且至少与上述导电部件对应的部分具有挠性;
其中,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7)的主要部分(7A)、上述 隔层(33)、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9)及上述遮盖层(39)依次 叠置,形成一块叠层体,
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引出部件(7B)从上述叠层体处 引出并可插入上述机器内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进一步包括用于显示机器的操作状 态且固定在机器的外壳(5)上的发光元件(LED1-LED9);
所述发光元件导电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图形上,并且固定在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所述前表面上;
所述隔层(33)设有一个用于在其中容纳所述发光元件的窗口;
所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9)在其与所述发光元件对应的部分上 设有窗口,或者该部分具有透光性;
所述隔层(33)至少其对应于所述发光元件的部分具有透光性;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在其后表面上连接到所述机器的外壳的 外表面上,从而,在使用时,所述机器的外壳的外表面用于对第一 柔性电路基板进行加强。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 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由一个以上的开关及一个以上的可变电阻 的至少一种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 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由可变电阻构成,
上述可变电阻由上述接点部分,薄或厚电阻膜(27)和上述导 电部件(29)构成,其中
接点部分由在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7)的上述表面上相互以 一定间隔形成的多个线状电极(21)构成,
薄或厚电阻(27)形成在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前表面 上,相互导电地连接上述多个线状电极,
上述导电部件(29)包含于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第二 电路图形(15)内,并被配置在与上述多个线状电极相对位置上,
为了从位于上述电阻膜一端的至少一个上述线状电极和上述导 电部件间得到与电阻值成正比的上述操作信号,而构成上述第一电 路图形(13)及上述第二电路图形(15)。
5.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 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由可变电阻构成,
上述可变电阻由上述接点部分、薄或厚电阻膜(227)和上述导 电部件(254)构成,其中
接点部分由第一线状电极组和第二线状电极组构成,第一线状 电极由在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前表面上相互以一定间隔形 成的多个线状电极(221)构成,第二线状电极由与构成上述第一线 状电极组的上述多个线状电极(221)不接触那样相互错开地配置在 上述多个线状电极间、而且相互通过连接线(224)导电地连接的多 个线状电极(222)构成,
薄或厚电阻(227)形成在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前表面 上,相互导电地连接上述第一线状电极组的多个线状电极,
上述导电部件(254)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线状电极组地配置 且包含于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第二电路图形内,
为了从位于上述第一线状电极组的一端侧的至少一个上述线状 电极和上述连接线间得到与电阻值成正比的上述操作信号,而构成 上述第一电路图形。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构 成上述第一线状电极组及上述第二线状电极组的上述多个线状电极 及上述导电部件与上述多个线状电极相对的部分的至少一方上沿线 状电极的纵向按一定间隔,用绝缘涂料通过印刷方式形成多个点状 绝缘隔层(216,256)。
7.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 发光元件由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在容纳上述发光元件的上述 窗口部分的内部配置使从上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扩散且让其透过 的透光部件(45)。
8.根据权利要求7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 透光部件(45)配置在上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 透光部件配置在上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横侧,
上述遮盖层的与上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部分只让来自上述透光 部件(145)的光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发 光色不同的上述发光二极管配置在上述透光部件(145)的横侧,
上述遮盖层的与上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部分只让来自上述透光 部件的光通过。
11.一种操作机器用面板,具有向容纳在机器(3)内部的控制 装置供给操作信号的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和显示上述机器运转 状态的发光元件(LED10,100),且被固定在上述机器的外壳上, 包括:
第一柔性电路基板(107),该第一柔性电路基板(107)具有 主要部分(107A)和引出部分(107B),主要部分(107A)在其上 固定有第一电路图形(113)和与该第一电路图形导电地连接的上述 发光元件,引出部分(107B)形成从该主要部分处延伸出的且与上 述第一电路图形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图形,所述主要部分和引出部分 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前表面上,并且所述发光元件固定 在所述主要部分上;    
第一隔层(133),该第一隔层(133)具有容纳上述发光元件 的窗口部分,并叠置在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前表面上;
第二柔性电路基板(109),具有主要部分(109A)和引出部 分(109B),该主要部分(109A)被叠置在上述第一隔层上,且在 其前表面上形成包含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的接点部分 (SW31-SW35)的第二电路图形(115)且在与上述发光元件对应的 位置形成窗口部分(W41,W42),引出部分(109B)形成从该主 要部分处延伸出的且与上述第二电路图形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图形;
第二隔层(119),该第二隔层(119)具有使上述接点部分露 出的至少一个窗口部分和与上述发光元件对应的窗口部分,并被叠 置在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表面上,
导电部分(149),该导电部件相对于上述第二隔层的上述窗口 部分配置,通过与上述接点部分接触而产生操作信号;和
遮盖层(139),该遮盖层(139)被叠置在上述第二隔层(119) 上,且至少与上述导电部件对应的部分具有挠性;
其中,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107)的主要部分(107A), 上述第一隔层(133),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主要部分 (109A),上述第二隔层(119)及上述遮盖层(139)依次叠置,形 成一块叠层体,
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和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引出部 件(107B,109B)分别从上述叠层体处引出并可插入上述机器内部;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在其后表面上连接到所述机器的外壳的 外表面上,从而,在使用时,所述机器的外壳的外表面用于对第一 柔性电路基板进行加强。
12.一种操作机器用面板(201),具有向容纳在机器(3)内 部的控制装置(300)供给操作信号的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和显 示上述机器运转状态的发光元件(LED41,LED42,200),且被固 定在上述机器外壳(5)上,包括:
第一柔性电路基板(207),该第一柔性电路基板(207)具有 主要部分(207A)和引出部分(207B),主要部分(207A)在其上 固定有第一电路图形(213)和与该第一电路图形导电地连接的上述 发光元件,引出部分(207B)形成从该主要部分处延伸出的且与上 述第一电路图形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图形,所述主要部分和引出部分 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前表面上;
第一隔层(233),该第一隔层(233)具有容纳上述发光元件 的窗口部分,并叠置在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前表面上;
第二柔性电路基板(209),具有主要部分(209A)和引出部 分(209B),主要部分(209A)被叠置在上述第一隔层(233)上, 且在其前表面上形成包含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的接点部分 (SW51,VR2)的第二电路图形(215)且在与上述发光元件对应的 部分形成窗口部分,引出部分(209B)形成从该主要部分处延伸出 的且与上述第二电路图形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图形;
第二隔层(251),该第二隔层(251)具有使上述接点部分(SW51, VR2)露出的至少一个窗口部分和与上述发光元件对应的窗口部分, 并被叠置在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前表面上;
导电部分(249,254),该导电部件相对于上述第二隔层的上 述窗口部分配置,通过与上述接点部分接触而产生操作信号;和
第三柔性电路基板(257),该第三柔性电路基板(257)被叠 置在上述第二隔层上,且具有包含上述导电部件(254)或与上述导 电部件(254)导电地连接的第三电路图形;
遮盖层(239),该遮盖层(239)被叠置在上述第三柔性电路 基板上,且至少与上述导电部件对应的部分具有挠性;
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主要部分,上述第一隔层,上述第二 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主要部分,上述第二隔层,上述第三柔性电路 基板及上述遮盖层依次叠置,形成一块叠层体,
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和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引出部 件分别从上述叠层体处引出并可插入上述机器内部;
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在其后表面上连接到所述机器的外壳的 外表面上,从而,在使用时,所述机器的外壳的外表面用于对第一 柔性电路基板进行加强。
13.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 述第三柔性电路基板具有一个引出部分,该引出部分形成有与上述 第三电路图形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图形,
上述第三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引出部分从上述叠层体处引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 于,上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主要部分在其后表面上连接到上 述机器的上述外壳的外表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 述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由1个以上的开关及1个以上的可变电 阻的至少一方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 述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由可变电阻构成,
上述可变电阻由上述接点部分,薄或厚电阻膜(27)和上述导 电部件(29)构成,其中
接点部分由在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前表面上相互以一 定间隔形成的多个线状电极(21)构成,
薄或厚电阻膜(27)形成在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前表 面上相互导电地连接上述多个线状电极,
上述导电部件(29)包含于上述第三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第三 电路图形内并被配置在与上述多个线状电极相对位置上,
为了从位于上述电阻膜一端的至少一个上述线状电极和上述导 电部件间得到与电阻值成正比的上述操作信号,而构成上述第二电 路图形及上述第三电路图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 述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由可变电阻构成,
上述可变电阻由上述接点部分,薄或厚电阻膜(227)和上述导 电部件(254)构成,其中
接点部分由第一线状电极组和第二线状电极组构成,第一线状 电极由在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前表面上相互以一定间隔形 成的多个线状电极(221)构成,第二线状电极组由与构成上述第一 线状电极组的上述多个线状电极(221)不接触的相互错开地配置在 上述多个线状电极间的而且相互通过连接线(224)导电地连接的多 个线状电极(222)构成,
薄或厚电阻(227)形成在上述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前表面 上,相互导电地连接上述第一线状电极组的多个线状电极,
上述导电部件(254)相对于上述第一及第二线状电极组配置且 包含于上述第三柔性电路基板的上述第三电路图形内,
为了从位于上述第一线状电极组的一端侧的至少一个上述线状 电极和上述连接线间得到与电阻值成正比的上述操作信号,而构成 上述第二电路图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7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在 构成上述第一线状电极组及上述第二线状电极组的上述多个线状电 极及上述导电部件与上述多个线状电极相对的部分的至少一方上沿 线状电极的纵向按一定间隔,用绝缘涂料通过印刷方式形成多个点 状绝缘隔层(216,256)。
19.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 述发光元件由一个片状发光二极管构成,在容纳上述发光元件的上 述窗口部分的内部分别配置使从上述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扩散且让 其透过的透光部件(245)。
20.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 述发光元件由多个片状发光二极管构成,上述透光部件配置在发光 的多个上述发光二极管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 述发光部件由分别向横向发光的多个片状发光二极管构成,
上述发光二极管配置在上述透光部件的横侧,
在上述透光部件的下面配置有光反射膜,
上述遮盖层的与上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部分只让来自上述透光 部件的光通过。
22.根据权利要求21记载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特征在于,上 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色有二种以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操作机器用面板,该操作机器用面板具有向收纳 在供暖机器和电器等的内部的控制装置提供操作信号的操作信号发 生用电器部件,而且该操作机器用面板固定在机器的外壳上。

背景技术

在燃油供暖机器,燃气供暖机器等的机器的操作部上设置有驱动 供暖机器的开关和可变电阻,以及显示该机器的运转状态的发光显示 装置等的电气部件。对于现有的操作机器用面板,这些电器部件实际 上是安装在如绝缘胶木基板或玻璃环树脂基板那样的硬质电路基 板上,该电路基板由合成树脂框支承。把支承电路基板的框固定在机 器外壳上,以便于使外部操作所需的电器部件和发光显示部件位于机 器外壳的开口处。在其上,于表面处印上文字或符号等标记,另外, 具有可让来自发光显示装置的光透过的部件,与开关等的外部操作必 需的部件对应的部分用挠性盖板部件盖住外壳上的开口。
现有的操作机器用面板的结构是在机器外壳上必须形成一个大 开口。因此外壳设计很困难,此外,有时受到操作机器用面板安装位 置的限制。对于现有的结构,操作机器用面板的安装作业较为麻烦。
对于燃油供暖机器等的机器,通过手动操作在最小燃烧量和最大 燃烧量之间调节燃烧量,来选择所期望的燃烧量。实现这种调节的手 段是采用了滑动可变电阻。然而,目前所用的滑动式可变电阻是机械 式滑动滑的结构,如果采用机械式滑动滑块的结构,那么,减薄操 作机器用面板厚度受到限制,无论如何,不能采用将部分操作机器用 面板容纳在外壳内部的结构。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安装在机器外壳外面上,而 且能简单地进行与机器内部的控制装置连接的操作机器用面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能达到上述目的外,还比现有的 要薄而且通过粘接可安装在机器外壳外面上的操作机器用面板。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内含 有可变电阻器,而且较薄的操作机器用面板。
本发明再有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和 发光元件且较薄的操作机器用面板。
本发明最后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使用发光面小的发光元件也 能增大发光显示部面积的操作机器用面板。
本发明是改进备有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或操作信号发生用 电器部件和发光元件、且被固定在机器外壳上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其 中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向容纳在机器内部的控制装置供给操作 信号。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包括按钮开关和可变电阻等,发光元 件包括发光二极管
申请的第一基本构造是使用二种类型的挠性基板,隔层和盖板 部件。第一种柔性电路基板具有主要部分和引出部分,该主要部分形 成表面上包含一个以上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的接点部分的第一 电路图形,引出部分形成从该主要部分处延伸且与第一电路图形连接 的多个接线图形。隔层为一层以上的结构,具有能使第一柔性电路基 板的接点部分露出的一个以上窗口部分,并叠置在第一柔性电路基板 的表面上。在与隔层对应的部位配置导电部件(例如可动接触部件 等),该导电部件与接触部分接触而发生操作信号。第二柔性电路基 板具有叠放在隔层上方且包含前述的导电部件或与导电部件导电地 连接的第二电路图形。第二电路图形包含导电部件时,导电部件意味 着其构成第二电路图形的一部分。盖层被叠放在第二柔性电路基板 上,至少盖层的与导电部件对应的部分具有挠性。盖层可以是一层结 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例如,在发光元件上或横侧配置使光扩散的透 光部件,特定部位的厚度增厚时,也可以在原来的盖层下侧配置厚度 调整用隔层。
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主要部分,隔层,第二柔性电路基板及盖层 依次叠加在一起形成一块叠层体。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引出部分从该 叠层体上可插入地导出机器内部外。
这样的叠层体构成操作机器用面板的主要部分,构成第一柔性电 路基板的一部分的引出部分从叠层体处导出,因此只要将该引出部分 导入机器外壳内部,把叠层体固定在机器外壳外面上,就可结束操作 机器用面板的安装。于是,本发明的操作机器用面板能够简单地安装 在机器外壳外面上,而且与机器内部的控制装置的连接简单。另外, 叠层体的构造就有可能使操作机器用面板薄型化。
把操作机器用面板安装在机器外壳外面上时,也可以通过粘接层 把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主要部分的后表面直接连接在机器外壳外面。 而且,当然也可以通过规定的绝缘板把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直接安装在 外壳外面上。
也可以把显示机器运转状态的发光元件设置在第一柔性电路基 板上。在此种情况下,在隔层上形成容纳发光元件的窗口部分,第二 柔性电路基板在与发光元件对应的部分上有窗口部分或该部分具有 透光性。另外,在盖层上也可使与发光元件对应的部分具有透光性。
在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包含可变电阻时,为了使叠层体变 薄,可变电阻可采用如下的构成:首先,在第一柔性电路基板表面上 相互以规定间隔形成多个线状电极,并将它们作为接点部分。为了将 这些线状电极彼此导电地连接,在第一柔性电路基板表面上形成薄膜 或厚膜。而且,在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第二电路图形中,在与多个线 状电极相对的位置上包含导电部件。为了从位于电阻膜一端的一个以 上线状电极和导电部件间检测电阻值,而构成第一电路图形和第二电 路图形。对于这样的构造,一旦用手指按压与导电部件对应的盖层部 分,导电部件与第一电路图形的多个线状电极接触,得到与电阻膜的 一端和导电部件接触的线状电极间的电阻膜的电阻值成正比的操作 信号。若采用这样的结构构成可变电阻,则不需要现有的机械式滑动 的滑动片,即使内装可变电阻,操作机器用面板的厚度能够变薄。为 了将第二电路图形的输出从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引出部分的接线图 形处输出,在适当的地方使第一电路图形和第二电路图形导电地连 接。最简单的方式是将一块柔性电路基板弯折形成第一柔性电路基板 和第二柔性电路基板,在弯折部分上形成第一及第二电路图形的连接 图。另外也可以在第二柔性电路基板上也设置引出部分,从第一及第 二柔性电路基板的两者处分别导出引出部分。
可变电阻也可以如下方式构成。首先,在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表 面上形成第一线状电极组和第二线状电极组,第一线状电极组由相互 保持一定间隔的多个线状电极构成,第二线状电极由与构成第一线状 电极组的多个线状电极不接触的、彼此错开地配置在这些线状电极间 且相互用连接线导电地连接的多个线状电极构成。在第一柔性电路基 板表面上形成薄电阻膜或厚电阻膜,电阻膜导电地将第一线状电极的 多个线状电极相互连接起来。另外,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第二电路图 形包含导电部件,该导电部件与第一及第二线状电极组相对。为从位 于第一线状电极组的一端侧的一个以上线状电极和第二线状电极组 的连接线间得到与电阻值成比例的操作信号而构成第一电路图形。第 二柔性电路基板的第二电路图形上所含有的导电部件具有使第一线 状电极组的规定线状电极和第二线状电极的规定线状电极短路的功 能。因此当使用这样的构成时,为了不必从第二电路图形处输出信号, 不必导电地连接第一及第二电路图形,因此结构就会简单。
在把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和显示机器运转状态的发光元件 两者内装在操作机器用面板的内部时,往往发光元件本身或发光元件 附带的其它部件的厚度会增厚。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同地在柔性电路 基板上配置两者时,恐怕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的导电部件和柔性 电路基板上的接点部分间的距离会过长。当该距离过长时,不仅是操 作性能不良,而且恐怕导电部件和接点部分间的接触也会发生不良。 为了消除该问题,优选本发明的第二基本构成。
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在按压接通开关这样的开关中不含可变电 阻时,以如下方式构成。第一柔性电路基板具有主要部分和引出部分, 主要部分的表面上固定了第一电路图形和与该第一电路图形导电地 连接的发光元件,引出部分形成从该主要部分延伸且与第一电路图形 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图形。具有容纳发光元件的窗口部分的一层以上的 第一隔层叠在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表面上。第二柔性电路基板叠在第 一隔层上。第二柔性电路基板具有主要部分和引出部分,主要部分在 表面上形成包含开关的接点部分的第二电路图形而且在与发光元件 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窗口部分,引出部分形成从该主要部分延伸的且与 第二电路图形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图形。而且,把第二隔层叠在第二柔 性电路基板表面上,该第二隔层为一层以上结构,并具有露出接点部 分的一个以上的窗口部分和与发光元件对应的窗口部分。因此,通过 与接点部分接触发生操作信号的导电部件配置在与第二隔层的窗口 部分对应的部位上。而且,至少把与导电部件对应的部分具有挠性的 盖层叠在第二隔层上。
包含可变电阻时,把第三柔性电路基板叠在第二隔层上,第三柔 性电路基板包含构成可变电阻一部分的导电部件或具有与该导电部 件导电地连接的第三电路图形,也可以在第三柔性电路基板上叠置盖 层。第一柔性电路基板及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引出部分分别被从这样 形成的叠层体处导出。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发光元件上或横侧配置使来自发光元件 的光扩散并透过的透光部件时,即使透光部件的厚度不厚,也不必担 心在导电部件和接点部分间产生不良接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适用本发明操作机器用面板1的燃油供暖机器(燃油炉) 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操作机器用面板一例的平面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的断面图。
图4是图2的IV-IV线的断面图。
图5是图2的V-V线的断面图。
图6示出图的操作机器用面板中所用的二块柔性电路基板由一 块大的柔性电路基板构成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另外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断 面图。
图8是图7实施例中所用的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平面图
图9是图7实施例中所用的第一隔层的平面图。
图10是图7实施例中所用的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平面图。
图11是图7实施例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平面图。
图12是数字显示用段的电路基板的平面图
图13是数字显示用段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
图14是操作机器用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15是图14的XV-XV线断面图。
图16是图14的XVI-XVI线断面图。
图17是图14实施例中所用的第一柔性电路基板的平面图。
图18是图14实施例中所用的第二柔性电路基板的平面图。
图19是图14实施例中所用的第二隔层的平面图。
图20是图14实施例中所用的第三柔性电路基板的底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本发明的操作机器用面板1的燃油供暖机器(燃油 炉)3的透视图。
本操作机器用面板1通过粘接剂粘接到燃油供暖机器3的外壳5 的顶板5A上。图2是操作机器用面板1的其中一例的平面图。顶板 5A与操作机器用面板1的粘接区域比其它部分稍稍向内侧凹进。在该 粘接区域上形成一个小缝(图中未示出),从操作机器用面板1向外 壳5内部延伸的引出部分7B插入该小缝内。在把操作机器用面板1 安装到外壳5上时,首先要把引出部分7B插入缝内。
图3-图5分别是图2的III-III线断面图,IV-IV线断面图及 V-V线断面图。另外,图6是示出图2的操作机器用面板1所用的2 块柔质电路基板7及9由一块大柔质电路基板11构成的状态的柔质电 路基板11的平面图。第一及第二柔质电路基板7和9是这样构成的, 即在聚酯膜等的柔质基板材料上形成第一及第二电路图形13及15, 第一及第二电路图形13及15是使用如膏类的导电膏经印刷而成。 如图3-图5所示,除了第一及第二电路图形的接点部分,在第一及第 二柔质电路基板7及9上分别形成绝缘外涂层17及19,绝缘外涂层 17及19是用绝缘树脂通过丝网印刷而成。
如图6所示,第一柔质电路基板7的主要部分7A上的第一电路 图形13具有5个压通按钮SW1-SW5(图2)的接点部分SW11-SW15, 可变电阻的接点部分VR1,与这些接点部分连接的多个配线L1及L2 和与由发光二极管LED1-LED9构成的发光元件连接的多个配线L3。 在第一柔质电路基板7的引出部分7B上形成由第一电路图形13的配 线L1-L3的延长部分构成的多个连接柱。在图1中,连接由7段发光 二极管LED8...构成的数字显示元件和由7段发光二极管LED9...构成 的数字显示用元件的配线L3的部分被省略了,引出部分7B的前端侧 的配线也省略了。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在引出部分7B的前端侧上形 成了与接线柱连接的接线柱连接电极。该引出部分7B的前端的接线 柱连接电极插入机器外壳5内部的接线柱内,该接线柱设置在配置于 机器5内部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基板上。当与控制基板间的距离较长时, 引出部分7B的前部的接线柱连接电极插入从控制基板伸出的中继键 的端部上的接线柱内。
发光二极管LED1-LED9...分别是片状的发光二极管,通过导电 连接剂与第一电路图形13上的多个电极连接。发光二极管 LED1-LED7的目的显示运转模式,运行时间及有无必要补充燃料等。 发光二极管LED8...及LED9...显示数字,显示运转程度和温度等。从 配置在机器3的外壳5内部的控制装置通过配线L3供给驱动这些发 光二极管LED1-LED7的驱动信号。可变电阻的接点部分VR1由第一 柔性电路基板7的表面上的彼此基本等间隔的多个线状电极21...构 成。这些线状电极21...彼此平行地构成电极列,位于电极列两端的多 个线状电极21...利用端部电极23和25相互导电地连接。为了跨接其 它的线状电极21...的一端和端部电极23与25,使这些电极彼此相互 导电地连接而形成有薄的或厚的电阻膜27。电阻膜27为薄状时,以 喷溅方式形成,电阻膜27为厚状时,用电阻膏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形 成。
形成在第二柔质电路基板9后表面(与第一柔质电路基板7的表 面相对的面)上的第二电路图形15由按压接通开关SW1-SW5(图2) 的接点部分SW21-SW25,可动侧电极29和配线L4及配线L5构成, 可动侧电极29构成与可变电阻的接点部分VR1接触的导电部件。配 线L4及L5通过连接第一柔质电路基板7和第二柔质电路基板9的连 接部分或折返部分31连接第一电路图形13的配线。第一硬质电路基 板7上以点线记载的图表示在第二硬质电路基板9重叠在第一柔质电 路基板7上的状态下的第二电路图形15的位置。可动侧电极29与线 状电极21相对,接点部分SW21-SW25与接点部分SW11-SW15相对。
在第二柔质电路基板9上,与发光二极管LED1对应的位置处形 成第一窗口部分W1,而与发光二极管LED2-7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第 二窗口部分W2,在与由发光二极管LED8及LED9构成的数字显示 元件对应的部分上形成第三窗口部分W3。
如图3至图5所示,在第一及第二柔质电路基板7及9之间配置 了单层结构的隔层33,该单层隔层33具有分别容纳接点部分 SW21-SW25,接点部分SW11-SW15,由线状电极21构成的可变电阻 的接点部分VR1及发光二极管LED1-LED9的多个窗口部分W11, W12,W13。另外,隔层33是具有柔软和弹的多孔绝缘板,该绝缘 板通过对聚酯树脂粉末进行加热压缩而成。该隔层33具有非常薄的 粘合层,该粘合层的两面涂上接合剂或粘合剂。在图3-图5中,没有 示出隔层33的两面的接合层。
在本例中,如图3-图5所示,在第二柔质电路基板9上叠置一厚 度调整用隔板35,该隔板35在内侧面(与第二柔质电路基板9相对 的侧面)具有非常薄的接合层。该隔板35由柔质挠性合成树脂(例 如聚酯膜)板材形成,如图4所示,在与发光二极管对应的部分上分 别具有多个窗口部分W22。在隔板35上形成的多个窗口部分与图1 所示的柔质电路基板9上形成的窗口部分W1-W3对应。使用该隔板 35的目的正如后述的那样于发光二极管上配置使光扩散的透光部件 的情况下,消除该透光部件厚度。如果单纯地增加隔层33的厚度, 或者隔层33由几层构成并增加其厚度,或者增加第二柔质电路基板9 的厚度,则不必设置隔板35。
另外,如图3-图5所示,在本例中,在隔板35上通过由透明粘 接剂或接合剂构成的接合层37叠置遮盖层39。遮盖层39的至少与开 关操作部及可变电阻操作部对应的部分(图2中由符号SW1-SW5及 VR示出的部分)具有柔软性即挠性。另外,该遮盖层39的至少与发 光元件对应部分具有透光性。具体地说,遮盖层39在与透明聚酯膜 的发光元件对应的部分(图2中用符号39A示出的部分)上于内侧面 通过进行适当印刷保持透明或透光部分。在图3-图5中,没有形成这 样的印刷层。
在本例中,为了提高强度,在第一柔性电路基板7的内侧面上通 过粘接层与增强用板43粘合。这样,增强板43为非必须品,不容置 疑,把第一柔性电路基板7通过粘接层直接粘接在机器外壳5上也是 可以的,该粘接层由粘接剂或接合剂构成。
如图3所示,在形成多个线状电极21...的部分上通过成形加工形 成多个突起,线状电极21构成第一柔性电路基板7的可变电阻的接点 部分VR1。这些突起7A仅在用一定强度的力按压遮盖层39的操作部 分时才允许可动侧电极29与线状电极21接触。通过随意地调节突起 7A的高度,就能够调节可变电阻的操作感。在本例中,由于通过端部 电极23及25连接位于电极列两端位置的多个电极21...,所以即使在 电极列的两端所押位置多少有些不同,但能够确实可靠地输入最小电 阻值和最大电阻值。
在本例中,如图4所示,在发光二极管LED7的上方配置透光部 件45,该透光部件45由半透明塑料材料如丙烯板构成,使从发光二 极管LED发出的光扩散并透过。该透光部件45的作用在于使从小的 发光二极管LED7发出的光在内部扩散以增加发光面积。在透过部件 45的周围配置由着色的塑料构成的不透光部件47,该部件47没有透 光性,用以防止从透光部件45的侧面漏出的光。在发光二极管LED7 以外的其它发光二极管部分上也设置与图4示出的构造相同的结构。 对应于多个发光二极管,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具有扩散性和透光性的透 光部件。在由发光二极管8...及9构成的数字显示段的情况下,在一 块大的不透光部件47上形成7个孔,这7个孔构成8字形,这些孔的 开口部的一端分别用透光部件覆盖,在透光部件下分别配置发光二极 管。于是,使用发光二极管能够明确地显示数字。
如图5所示,对于构成按压接通开关的部分,在第一柔性电路基 板7的接点部分SW11和第二柔性电路基板9的接点部分SW21间配 置可作反转的盘状导电部件(タケト金属板)49。第一柔性电路基板 7的接点部分SW11的外周部被由绝缘材料构成的遮盖层17所覆盖, 导电部件49的外周部位于遮盖层17的上方。当从上方按压遮盖层39 的与开关SW1的操作部对应的部分时,导电部件49因其中央部与第 一柔性电路基板7的接点部分SW11接触而变形,导电部件49的中央 部与接点部分SW11接触时,接点部分SW11和SW21间导通,形成 接通状态,并输出操作信号。当松开操作部的按压时,导电部件49 进行反转动作返回到原来状态。这样,保持关闭状态,无信号输出。
图7是本发明不同的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断面图。在本例中,与 图2-图6所示的上例所用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相似的部件的符号是在 上例的符号上再加100而得的符号。如果比较本例和图2-图6的例, 所不同的方面首先是不用可变电阻作为向容纳在机器内部的控制装 置供给操作信号的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而是用按压接通开关, 透光部件145配置在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LED的横向。另外的 不同点是发光元件配置在第一柔性电路基板107上,按压接通开关的 接点部分形成在第二柔性电路基板109上。而且,设置在第一柔性电 路基板107和第二柔性电路基板109之间的隔层133的厚度比上述实 施例的厚度要厚得多,并不使用厚度调整用的隔板35。
配置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柔性电路基板107具有如图8所示的 第一电路图形113。第一柔性电路基板107的第一电路图形113包含 驱动为单独显示的发光二极管LED10-LED16的第一驱动电路配线 L11和驱动数字显示段100的第二驱动电路配线L12。本例中,从第 一柔性电路基板107的主要部分107A处导出二条引出部分107B1和 107B2。
发光二极管LED10-LED13分别被配置在由丙烯板构成的一块大 透光部件45的横侧。发光二极管LED10及12和发光二极管LED11 及13的颜色不同。这是通过将二种发光色组合起来,改变一个透光 部件45的发光色,从而达到通过一个透光部件45能够识别地显示出 如机器的运转状态和停止状态。如图7所示,在本例中,在透光部件 45的下方形成薄反射膜144,射入透光部件145的光经反射膜144反 射,尽可能多地从透光部件45上的面射出。具有反射膜144的透光部 件45经粘接层142粘接到第一柔性电路基板107的表面上。其它的发 光二极管LED14-LED16上配置透光部件46。在图8中,只在图中未 示出的LED14上配置透光部件46。把多个发光二极管置于透光部件 45横侧与置透光部件46于发光二极管上的情况对照是为了确保大发 光面积和得到规定细长的显示等。
图9是第一隔层133的平面图。如图7所示,第一隔层133的厚 度使其上表面位于安装在第一柔性电路基板107的LED的上表面上 方。该隔层133也与最初的那个实施例一样具有柔性和一定的弹力。 在该隔层133上形成容纳发光元件的5个窗口部分W31-W35。另外, 在隔层133的两面上形成由粘接剂构成的粘接层132及134。
在第一隔层133上通过粘接层134接合第二柔性电路基板109。 图10是第二柔性电路基板109的平面图。在第二柔性电路基板109 的表面(背对第一隔层133)上形成第二电路图形115,该电路图形 115具有5个按压接通开关SW21-SW25的接点部分SW31-SW35。这 些接点部分SW31-SW35由一对相对的电极构成,利用可反转的盘状 导电部件149,通过使一对相对的电极短路,就能使按压接通开关成 为接通状态,而发出操作信号。第二柔性电路基板109具有主要部分 109A和引出部分109B,连接第二电路图形115的连接线图形113通 过引出部分109B引出。
在第二柔性电路基板109的整个表面上通过丝网印刷绝缘树脂形 成绝缘覆盖层119,以便除去第二电路图形115的接点部分 SW31-SW35。该覆盖层119构成第二隔层,覆盖接点部分SW31-SW35 外缘部的部分构成容纳可反转的导电部分(タケト金属板)的窗口部 分。导电部分149通过覆盖层119而被配置在接点部分SW31上。因 此,按压导电部分149的中间部位,中间部接触构成接点部分SW31 的一对电极时,开关成为接通状态,发出操作信号。当必须使第二隔 层更厚时,可以使覆盖层119由多层构成,或在覆盖层119上再覆盖 一层由绝缘板材构成的隔板。
在覆盖部件139的后表面上用不透光的涂料印刷一层不透光层 138。由于覆盖部件139具有挠性,且由具有透光性的聚酯膜形成,因 此没有印刷不透光层138的部分(139A-139C)成为发光部分。通过 适当地选择透光部件145及覆盖部分139的折射率及透明度,就能够 调节光的强度。通过适当选择覆盖部件139的材质,覆盖部分139的 透光部分139A-139C就能够发挥透光部件145的功能。于是,无需透 光部件45。图11是第二实施例的操作机器用面板的平面图。
图12是本例中所用的数字显示段100的电路基板100A的平面 图。在该电路基板100A上形成电路图形100B,该电路图形100B是 用7个发光二极管LED构成7段显示窗,一个发光二极管LED构成 小数点。在本例中,电路基板100A是使用由聚酰亚胺构成的基板, 电路图形通过蚀刻贴上的箔方式形成。在电路基板100A的一端上 形成连接用的8根电极100C,在另一端上形成接地电极100D。由铜 箔形成的电极100C及接地电极100D通过等离子体熔融方式连接第一 电路基板107的第一电路图形113的配线或连接线图形112的端部。
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否设计信号板也是任意的。
如图13所示,电路基板100A的表面除了设置发光二极管LED 的电极部外由绝缘覆盖层100E覆盖。隔层部件100G通过粘接层100F 粘接在覆盖层100E上,隔层部件100G具有容纳发光二极管LED的 8个窗口部分100M,并由不透光材料形成。由丙烯板构成的具有透光 性的透光板100J分别相嵌在8个窗口部分100M的上侧开口部。在隔 层部件100G上粘接后表面上印刷形成不透光层100I的盖板100K。 不透光层100I是通过在透光板100对应的部分上形成透光部分而形成 的。这样,利用在电路基板上配置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构造,单独地形 成数字显示用字段100时,具有把数字显示用字段100作为通用品大 量地制造的优点。
在本例中,虽然把透光部件145配置在发光元件的横侧,但完全 可以将这种结构原封不动地用于图2-图6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上。
图14是本发明的操作机器用面板201的第三实施例的平面图。 该操作机器用面板201与参照图7-图13说明的操作机器用面板101 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不同之处是信号发生电器部件具有新型结构 的可变电阻,为构成可变电阻而使用第三柔性电路基板257。以下附 图中,与图7-图13例中使用的相同或相近的部分的符号是在图7-图 13中使用的符号上再加100而得的符号。
在本例中,如图17所示,在第一柔性电路基板207的表面上设 置的第一电路图形213上仅连接发光二极管LED41及LED42和数字 显示段200。在二发光二极管LED41和42间配置使从这些发光二极 管发出的光扩散且透过的透光部件。引出部件207B从第一柔性电路 基板207的主要部分207A处延伸出,在该引出部分207B上形成连接 第一电路图形213的连接用图L14。
在第一柔性电路基板207上配置第一隔层233,该隔层233的两 面上具有由粘接剂或接合剂构成的接合层。该第一隔层233用与上述 隔层33相同的材料形成,并形成有容纳二个发光元件的二个窗口部 分。
在第一隔层233上叠加第二柔性电路基板209。在图18中,示出 了第二柔性电路基板209的平面图。图18也示出了用于说明的机器外 壳内部容纳的控制装置300。在第二柔性电路基板209的表面上形成 第二电路图形215,该电路图形214包含按压接通开关SW41和接点 部分SW51和可变电阻的接点部分VR2。接点部分SW51由配线L04 及L05的两端部上形成的一对相对电极构成。可变电阻的接点部分 VR2由第一线状电极组和第二线状电极组构成,第一线状电极组由彼 此以一定间隔形成在第二柔性电路基板209的表面上的多个线状电极 221...构成,第二线状电极组由与构成第一线状电极组的多个线状电极 221...不接触的交替配置在多个线状电极221...之间且相互由连接线 224导电连接的多个线状电极222...构成。位于构成第一线状电极的多 个线状电极221...两端的多个电极由端部电极223及225相互导电地 连接。端部电极223及225分别连接配线L01和L03。连接构成第二 线状电极组的多个222的连接线224的端部连接配线L02。在端部电 极223及225和构成第一线状电极组的多个线状电极221...的端部上 形成相互导电地连接多个线状电极221...的薄电阻膜或厚电阻膜227。 在从第二柔性电路基板209的主要部分209处延伸的引出部分209B 上形成连接线图形L15,引出部分209B端部上形成接线柱连接用的 电极。实际上,引出部分209B的端部电极插入在配置于机器内部的 控制装置300的接线柱内,第二柔性电路基板209的第二电路图形215 导电地连接控制装置内部的电路。控制装置300根据开关或可变电阻 输出的信号进行规定的控制。虽然图中未示出,第一柔性电路基板207 的引出部分207B的端部电极也导电地连接控制装置300,从控制装置 300向发光元件输出驱动信号。
在第二柔性电路基板209的表面上为了除去接点部分SW51及 VR2,丝网印刷绝缘树脂膏即绝缘涂料,形成绝缘层219。在形成绝 缘层219的同时,使用相同的绝缘涂料,在多个线状电极221...及222... 中的几个上沿该线状电极的纵向形成多个点状绝缘隔层216。另外, 在第二柔性电路基板209上形成容纳发光元件的窗口部分W51及 W52。在第二柔性电路基板209上通过粘接层252叠置如图19所示的 第二隔层251。第二隔层251使用与第一隔层233相同的材料形成的。 在第二隔层251上形成容纳接点部分SW51及VR2的4个窗口部分 W61-W64,其中接点部分SW51及VR2形成在发光元件和第二柔性 电路基板209上。
第二隔层251上叠置第三柔性电路基板257。如图20所示,在第 三柔性电路基板257的后表面(相对于第二隔层251的面)上形成第 三电路图形。在本例中,第三电路图形是可与形成在第二柔性电路基 板209上的可变电阻的接点部分VR2的多个线状电极221...及222接 触的接点图或导电部件254。通过印刷银涂料类的导电膏形成该导电 部件254。如图15及图16所示,在第三柔性电路基板257的后表面 上使用导电膏即绝缘涂料形成绝缘层255以便除去导电部件254。在 本例中,由于设置了导电部件254,因此为防止形成高度差而形成了 绝缘层255,但如果增加粘接层的厚度或减薄导电部件254的厚度则 不必该绝缘层255。另外,在形成绝缘层255时,在导电部件254上, 在与线状电极221...及222...中的几个相对的部分上沿线状电极221... 及222...纵向使用形成绝缘层255的涂料形成多个点状绝缘隔层256。 如图16详细示出的那样,绝缘隔层216和绝缘隔层256不是相对而是 彼此相反地形成。在第三柔性电路基板257上形成容纳发光元件或使 来自发光元件的光通过的窗口部分W71-W72。第三柔性电路基板257 通过粘接层253叠置在第二隔层251上。第三柔性电路基板257上通 过粘接层237接合盖层239,该盖层239内侧面上具有不透光层238。 如图14所示,在盖层239上设置了5个部位的透光部分239A-239C。
用手指按压盖层239相当于可变电阻的部分上,设置在第三柔性 电路基板257上的导电部件245与构成可变电阻的接点部分VR2的线 状电极221...及222...两者接触时,线状电极221...的局部和线状电极 222...的局部相互通过导电部分245而连接,在配线L01(端部电极 223)和配线L02(或连接线224)之间或者在配线L02(或连接线224) 和配线L03(端部电极235)之间产生与电阻值对应的操作信号。
控制装置300对与电阻值成正比的操作信号如何处理是随意的。 例如,在一个规定的周期内读取操作信号,在读入的多个操作信号值 高于规定值且保持一致时,把该值作为输入电阻值进行处理。
在本例中,如图15所示,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一样,分开 地准备开关导电部件249,而且,在把导电部件254设置在第三柔性 电路基板257上时,也可在开关的导电部件249的对应位置上用银膏 等的导电膏形成开关用的导电部件249。如果第三柔性电路基板257 具有适宜的挠性,即使不用可反转的盘状导电部件249,也能够得到 足够的开关功能。在本例中,是否设置后面板是随意的。
无论如何图14-图20示出的可变电阻的构造也适用于图2-图6 示出的第一操作机器用面板。相反,图2-图6示出的可变电阻的构造 也适用于图14-图20示出的操作机器用面板。对于开关的构造,图4- 图6示出的开关构造也适用于图14-图20示出的操作机器用面板。此 时,在第三柔性电路基板257上也与其它柔性电路基板一样设置引出 部分,也可以从叠层上引出引出部分。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开关,可变电阻和发光元件容纳在操作机 器用面板1的内部,当然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信号发生用片状微处理 器,构成其它处理电路的电气部件也可以容纳在操作机器用面板1的 内部。
如本发明所示,由于采用由叠层构成操作机器用面板的主要部分 从叠层处导出构成规定的柔性电路基板部分的引出部分的构造,把该 引出部分导入机器外壳内部,只要将叠层固定在机器外壳的外面,操 作机器用面板的安装就结束了,可以简单地把操作机器用面板安装在 机器外壳外面,而且与机器内部的控制装置的连接简单。
本发明当包含可变电阻时,由于采用只要一接触就能够选择任意 的电阻值的构造,因此能够实现操作机器用面板的薄型化。
若采用把发光元件配置在下侧柔性电路基板上,开关或可变电阻 等的操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的接点部分配置在上侧的柔性电路基 板上的构造,则即使发光元件较大,且发光元件上附带配置透光部件, 与可动接点的导电部件的距离不会因此增大,能够确实可靠地操作操 作信号发生用电器部件。
发光元件上或横侧配置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扩散的透光部件,则 能够扩大发光表面积,而且能够得到任意开头的发光显示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