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薄膜及具有按键薄膜的电子设备

申请号 CN201210204642.4 申请日 2012-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3515134A 公开(公告)日 2014-01-15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拥军; 万雪峰; 杨帆;
摘要 一种按键 薄膜 包括 覆盖 于 电路 板上的绝缘薄膜和若干 金属弹片 。金属弹片附着于绝缘薄膜的表面上并与 电路板 相对设置。当通过按压使得绝缘薄膜和金属弹片发生弹性形变时,金属弹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并形成回路,进而使得电路板产生相应的控制 信号 。绝缘薄膜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覆盖于第二绝缘层上。第二绝缘层与电路板 接触 ,其包括若干通孔。通孔与金属弹片一一对应。金属弹片容置于通孔内且附着于第一绝缘层上。第一绝缘层的厚度小于第二绝缘层的厚度。本 发明 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按键薄膜的 电子 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按键薄膜,其设置于电路板上;该按键薄膜被按压时可与电路板形成回路以使电路板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该按键薄膜包括绝缘薄膜和附着于绝缘薄膜上的若干金属弹片;该绝缘薄膜覆盖于电路板上;该金属弹片附着于绝缘薄膜的表面上并与电路板相对设置;当通过按压使得该绝缘薄膜和金属弹片发生弹性形变时,金属弹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并形成回路,进而使得电路板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其特征在于:该绝缘薄膜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覆盖于该第二绝缘层上;该第二绝缘层与电路板接触,其包括若干通孔;该通孔与金属弹片一一对应;该金属弹片容置于通孔内且附着于第一绝缘层的表面上;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小于第二绝缘层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薄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0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薄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1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薄膜,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弹片为球冠状;该金属弹片的高度大于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之和;当按键薄膜覆盖于电路板上时,该第一绝缘层与金属弹片相对处形成若干球冠状凸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薄膜,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弹片与围成该通孔的孔壁相隔有一定距离,用于给金属弹片提供弹性形变空间。
6.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上的若干按键;该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及位于电路板上的按键薄膜;该按键薄膜包括绝缘薄膜和若干金属弹片;该绝缘薄膜覆盖于电路板上;该金属弹片与按键一一对应,其附着于绝缘薄膜的表面上并与电路板相对设置;
当按压按键时该绝缘薄膜和金属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使得金属弹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并形成回路,进而使得电路板产生相应控制信号以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相应功能;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薄膜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覆盖于该第二绝缘层上,且与按键相对设置;该第二绝缘层与电路板接触,其包括若干通孔;该通孔与金属弹片一一对应;
该金属弹片穿过通孔附着于第一绝缘层的表面上;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小于第二绝缘层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05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1m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弹片为球冠状;该金属弹片的高度大于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之和;当按键薄膜覆盖于电路板上时,该第一绝缘层与金属弹片相对处形成若干球冠状凸起。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弹片与围成该通孔的孔壁相隔有一定距离,用于给金属弹片提供弹性形变空间。

说明书全文

按键薄膜及具有按键薄膜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薄膜,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按键薄膜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具有按键的电子设备通常包括按键、电路板及设置于按键和电路板之间的按键薄膜。按键薄膜通常包括单层的绝缘薄膜和金属弹片两部分。绝缘薄膜覆盖于电路板上,且金属弹片粘贴于绝缘薄膜中与电路板相对的表面上。当向下按压按键时,绝缘薄膜和对应的金属弹片向靠近电路板的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使发生弹性形变的金属弹片与电路板接触进而构成回路,进而电路板产生的控制信号以执行相应的控制功能。
[0003] 然而,在按键薄膜制造过程中,若绝缘薄膜的厚度过小时,会导致按键薄膜太软且不易粘贴于电路板上;若绝缘薄膜的厚度过大时,则导致按键薄膜弹变差且按键手感较差。因此,单层的绝缘薄膜不能同时满足容易粘贴且手感较好。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容易粘贴于电路板上且具有较好手感的按键薄膜。
[0005]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按键薄膜的电子设备。
[0006] 一种按键薄膜,其设置于电路板上。按键薄膜被按压时可与电路板形成回路以使电路板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按键薄膜包括绝缘薄膜和附着于绝缘薄膜上的若干金属弹片。绝缘薄膜覆盖于电路板上。金属弹片附着于绝缘薄膜的表面上并与电路板相对设置。当通过按压使得绝缘薄膜和金属弹片发生弹性形变时,金属弹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并形成回路,进而使得电路板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绝缘薄膜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覆盖于第二绝缘层上。第二绝缘层与电路板接触,其包括若干通孔。通孔与金属弹片一一对应。金属弹片容置于通孔内且附着于第一绝缘层上。第一绝缘层的厚度小于第二绝缘层的厚度。
[0007]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上的若干按键。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及位于电路板上的按键薄膜。按键薄膜包括绝缘薄膜和若干金属弹片。绝缘薄膜覆盖于电路板上。金属弹片与按键一一对应,其附着于绝缘薄膜的表面上并与电路板相对设置;当按压按键时。绝缘薄膜和金属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使得金属弹片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并形成回路,进而使得电路板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电子设备执行相应功能。绝缘薄膜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覆盖于第二绝缘层上,且与按键相对设置。第二绝缘层与电路板接触,其包括若干通孔。通孔与金属弹片一一对应。金属弹片容置于通孔内且附着于第一绝缘层上。第一绝缘层的厚度小于第二绝缘层的厚度。
[0008] 采用上述结构的按键薄膜及具有按键薄膜的电子设备,其利用第二绝缘层使得按键薄膜与电路板之间的粘贴操作变得更加容易。同时在按键被释放后利用较薄的第一绝缘层降低了第一绝缘层的阻力,进而使得在按压按键时具有更好的手感。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0010] 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的分解图。
[0011] 图3为图1中电子设备沿III-III方向的剖视图。
[0012] 图4为图3电子设备IV处的放大图。
[0013]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设备 100
壳体 10
上盖 12
按键设置区 13
开口 135
按键结构 15
按键 152
下盖 14
按键薄膜 20
绝缘薄膜 21
第一绝缘层 213
第二绝缘层 215
通孔 216
金属弹片 23
电路板 3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之电子设备100的立体图。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按键薄膜20(如图3所示)及电路板30。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子设备
100为便携式DVD播放装置。
[0015] 请参阅图2,壳体10大致为长方体状,其包括上盖12、下盖14及收容于壳体10内的零件(图未示),如光学读取头及转轴等。上盖12和下盖14卡合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上盖12大致为长方体板状,其具有按键设置区13和按键结构15。按键设置区13大致为长方形,其开设有若干开口135。按键结构15包括若干按键152。按键152通过开口135相对上盖12外露。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按键152可与上盖12一体成型。
[0016]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按键薄膜20覆盖于电路板30上,且与按键结构15相对设置。按键薄膜20与按键结构15相适配,用于在按键152被按压时发生弹性形变并与电路板30建立电性连接。按键薄膜20大致为长方体状,其包括绝缘薄膜21和金属弹片23。
[0017] 绝缘薄膜21包括第一绝缘层213和第二绝缘层215。第一绝缘层213覆盖于第二绝缘层215上,且将金属弹片23部分覆盖。第一绝缘层213大致为长方体状薄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213的厚度为0.05mm。
[0018] 第二绝缘层215覆盖于电路板30上,其大致为长方体状薄膜。第二绝缘层215包括与按键152一一对应的通孔21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层215的厚度为0.1mm。
[0019] 金属弹片23粘贴于第一绝缘层213与电路板30相对的表面上。金属弹片23大致为球冠状,其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发生弹性形变并与电路板30电性连接。金属弹片23的底面直径小于通孔216的直径,且高度大于第一绝缘层213和第二绝缘层215的厚度之和。
[0020] 电路板30大致为长方体板状,其用于在金属弹片23与电路板30电性连接构成回路时产生相应控制信号以控制电子设备100执行相应功能。
[0021] 组装后,将第一绝缘层213覆盖于第二绝缘层215上,并将第二绝缘层215覆盖于电路板30上。此时,金属弹片23穿过通孔216,且底部与电路板30相接触并未电性连接。由于金属弹片23的底面直径小于通孔216的直径,使得金属弹片23与围成通孔的孔壁相隔有一定距离。同时,由于金属弹片23的高度大于第一绝缘层213和第二绝缘层215的厚度之和,使得第一绝缘层213与金属弹片23相对处向背离电路板30方向凸起形成球冠状凸起。当按键152被按压时,压迫第一绝缘层213和金属弹片23向下发生弹性形变,使得金属弹片23向靠近围成通孔216的孔壁靠近并与电路板30建立电性连接。此时,电路板
30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电子设备100执行相应的控制功能。当按键152被释放后,金属弹片23恢复弹性形变并带动第一绝缘层213向背离电路板30的方向移动,进而给按键152提供一个回弹力。同时,第一绝缘层213会产生一个与回弹力相反的阻力。
[0022] 通过使用上述结构的按键薄膜20,其利用第二绝缘层215使得按键薄膜20与电路板30之间的粘贴操作变得更加容易。同时在按键152被释放后利用较薄的第一绝缘层213降低了第一绝缘层213的阻力,进而使得在按压按键152时具有更好的手感。
[0023]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