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一体型壳体和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设备

申请号 CN03816339.X 申请日 2003-07-07 公开(公告)号 CN100483588C 公开(公告)日 2009-04-29
申请人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发明人 小林善秋; 吉广贵明; 三上伸弘;
摘要 一种 开关 一体 型壳 体,包括壳体主体、开关按钮薄板、导电体以及盖板。壳体主体在其外表面设有多个凹坑。开关按钮薄板以 覆盖 多个凹坑的方式被设置于壳体主体的外表面上。导电体具有向下凸起的圆顶形状,并以与开关按钮薄板 接触 的方式被设置于多个凹坑的每一个中。盖板在除多个凹坑以外的壳体主体的部分上设置在壳体主体的外表面和开关按钮薄板之间,并在多个凹坑的每一个中设置为覆盖导电体的下表面。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关一体型壳体,包括:
壳体主体,在其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凹坑;
开关按钮薄板,以覆盖所述多个凹坑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的 外表面上;
导电体,具有向下凸起的圆顶形状,并以与所述开关按钮薄板接触的 方式被设置在所述多个凹坑的每一个上;以及
盖板,所述盖板在除所述多个凹坑以外的所述壳体主体的部分上设置 在所述壳体主体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开关按钮薄板之间,并且所述盖板在 所述多个凹坑的每一个中设置为覆盖所述导电体的下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还包括开关按钮,所述开关 按钮被配置在所述导电体上方的所述开关盖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还包括顶板,以覆盖所述开 关按钮的周边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开关按钮薄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所述壳体主体在所述 多个凹坑的每一个的中心具有突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所述突起与所述盖板 接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所述导电体的中心和 所述突起的轴中心之间的差在所述突起直径的2.5%以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所述差在所述突起直 径的1.25%以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所述导电体的中心和 所述突起的轴中心之间的差在0.05mm以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
所述开关按钮薄板包括:
第一电极,与所述导电体分离并被设置于所述开关按钮薄板的下表 面;以及
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开关按钮薄板的所述下表面,并与所述导电体 的端部连接;
当与所述凹坑对应的所述开关按钮薄板被推压时,所述导电体与所述 第一电极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所述第二电极以包 围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开关按钮薄板的所述下表面。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
所述开关按钮薄板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的第一配线图案和
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二配线图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配 线图案被埋在所述按钮薄板中。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所述开关按钮薄板 包括延展部和打通部,所述打通部具有圆弧形状,以包围所述第一和第二 电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
还具有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开关按钮薄板上,以覆盖对应于所 述凹坑的部分的周边,
所述打通部由所述顶板所覆盖。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
所述壳体主体包括:
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凹坑的中心,并贯穿所述壳体主体;
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分离,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附近,并 贯穿所述壳体主体;
所述盖板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二电极相 对的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导电体接触,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导电体分离, 并在与所述凹坑对应的所述开关按钮薄板的部分被推压时,与所述导电体 接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所述导电体的中心 和所述突起的轴中心之间的差在所述突起直径的2.5%以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所述差在所述突起 直径的1.25%以内。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所述导电体的中心 和所述突起的轴中心之间的差在0.05mm以内。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所述盖板在所述导 电体的中心具有开口,所述导电体具有通过所述开口并向下延伸的突起。
20.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其中,
所述壳体主体具有盒体形状,搭载了电子部件的电路板被收纳在所述 壳体主体中。
21.一种电子设备,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开关 一体型壳体。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收纳功能部的壳体结构和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PHS(个人移动电话系统)以及PDA(移动信息终端) 等小型移动终端中,小型化、薄型化的趋势正被加速。为了实现这种小型 移动终端的小型化、薄型化,正在发展构成这些终端的功能部件的小 型·薄型化、搭载有功能部件的印刷电路板的薄壁化、天线方式的小型 化、以及收纳功能部件·印刷电路板等的壳体的薄壁化等。
图1是以往的小型移动终端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在以往的小型移 动终端中,通常,前壳体501、开关按钮525、按键薄板(key sheet) 502、开关拱顶(Switch dome)524、开关基板555、以及搭载有电子部件 503的基板504在厚度方向上层叠,并固定在后壳体558上。在前壳体501 上有许多贯通孔,在这些贯通孔中贯穿着开关按钮525。在开关基板555 的上表面形成有配线图案522A、522B。开关拱顶524由可弹性变形的导 电材料形成,并且,其外周端部与配线图案522A电连接。当开关按钮 525被推压时,开关拱顶504通过按键薄板502弹性变形,从而其中间部 分与配线图案522B接触,由此配线图案522A和522B电导通。由此能够 输入预定的信息。
关于壳体,需求一种既能使移动设备整体的厚度变薄,又不降低机械 强度的结构。以往,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151136号公报中所述,或 增加加强肋,或使构成部件之间相互加固,来补偿壳体的刚性。
在图1所示的现有的小型移动终端中,如上所述,在其壳体上有许多 贯通孔。这正是大大降低前壳体501的刚性的原因。并且,在图1中,通 常开关按钮525的厚度为1.4mm左右,按键薄板502的厚度为0.7mm左 右,开关拱顶524的高度为0.3mm左右,开关基板555的厚度为0.8mm 左右,从而将这些相加的尺寸t2为3.2mm左右。为了使小型移动终端薄 型化,这些构成部件也趋于薄壁化。但是,这样的薄壁化将伴随弯曲刚性 或扭转刚性的降低,从而增大了这些构成部件变形或受损的可能性。特别 是,壳体尽管具有通过防止其自身的变形来防止内部基板504的变形的重 要功能,但由于具有许多用于使开关按钮525贯穿的贯通孔,所以由于这 样的薄壁化,容易通过使用者的开关操作或其他外而产生变形,并会导 致机械连接的构成部件的变形。特别是,若基板504变形,则由于基板 504上搭载有许多电子部件503,而且还布置有配线,因此可能会发生电 子部件503的脱焊或者配线损伤,从而可能导致移动终端的故障。此外, 为了防止这种状况的发生而使用肋等的措施成为妨碍设备薄型化的主要因 素。
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7-58815号公报中记载了与上述说明相关的移 动电话机的操作单元。在所述现有的例子中,主板被收纳在机壳体主体 内。在机壳体主体上形成有操作部凹部。在操作部印刷电路板上,印刷有 多个操作触点,并安装有LED。操作按钮薄板由具有透光性和弹性的材料 形成,并具有键顶(key top)。在键顶上进行屏蔽印刷(shielding print),使得与操作触点对应的位置上留有预定数的文字。操作按钮盖板 在与键顶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开口部,并在按钮盖板的下表面具有推压肋, 以推压操作按钮薄板。
此外,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0-27624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移动电 话。所述现有例子的移动电话在扁平的壳体的内部具有上层电路板和下层 电路板。在电路板之间有保护底板,并且开关薄板具有用于键输入的多个 开关,并由保护薄板支承板所支承。电池盒在上层电路板一侧具有向上方 突起的凸部,并被设置在下层电路板的下方。电池盒经由保护底板和下层 电路板的打通位置从而存在于上层电路板的背面的没有配置部件的区域。
此外,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1-14984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信息输 入键。所述现有例子的数据输入键包括由透光性树脂制成的键顶和印刷后 的透光性树脂薄板。所述键顶置于透光性树脂薄板上。
此外,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151136(P2000-151136A)号公报中 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装置。所述现有例子的移动终端装置包括搭载有部件 的印刷电路板、对应组装部件的配置位置来承接组装部件的承接肋被植入 并立在其上的下壳体、位于下壳体下部来防止下壳体变形的电池盒。
此外,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1-119455(P2001-119455A)中公开了 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结构。在所述现有例子中,壳体结构包括前壳和后 壳,基板被收纳于在前壳和后壳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后壳的侧壁形成为具 有厚壁部,并形成凹部。凹部被从侧壁延伸的肋划分成电池室和天线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维持刚性的壳体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型壳体结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壳体结构的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的构思中,开关一体型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开关按钮薄板、 导电体以及盖板。壳体主体在其外表面设置了多个凹坑。开关按钮薄板以 覆盖多个凹坑的方式被设置于壳体主体的外表面上。导电体具有向下凸起 的圆顶形状,并以与开关按钮薄板接触的方式被设置于多个凹坑的每一个 中。盖板在除多个凹坑之外的壳体主体的部分上设置在壳体主体的外表面 和开关按钮薄板之间,并在多个凹坑的每一个中设置为覆盖导电体的下表 面。
这里,开关一体型壳体还可以包括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被配置在 导电体上方的开关盖板上。此外,开关一体型壳体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开关 按钮薄板上的顶板,以便覆盖开关按钮的周边。
此外,壳体主体最好在多个凹坑的每一个的中心具有突起。突起也可 以与盖板接触。此时,导电体的中心和突起的轴中心之间的差最好在突起 直径的2.5%以内。差优选在突起直径的1.25%以内。或者,导电体的中 心和突起的轴中心之间的差优选在0.05mm以内。
此外,开关按钮薄板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远离导电 体并被设置于开关按钮薄板的下表面;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以与 导电体的端部连接的方式设置于开关按钮薄板的所述下表面。当与凹坑对 应的所述开关按钮薄板被推压时,导电体与第一电极接触。在这种情况 下,第二电极也可以以包围第一电极的方式被设置于开关按钮薄板的下表 面。此外,开关按钮薄板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电极连接的第一配线图案、以 及与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二配线图案。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和第二配线图案 可以埋在按钮薄板中。
此外,开关按钮薄板还可以包括延展部和打通部,所述打通部具有圆 弧形状,以包围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在这种情况下,开关一体型壳体还 可以具有设置于开关按钮薄板上的顶板,以便覆盖与凹坑对应的部分的周 边。打通部由顶板覆盖。
此外,壳体主体也可以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凹坑的 中心并贯穿壳体主体;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分离,并 设置于第一电极的附近并贯穿壳体主体。盖板具有与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一 开口和与第二电极相对的第二开口,第一电极与导电体接触,第二电极与 导电体分离,并在与凹坑对应的开关按钮薄板的部分被推压时,与导电体 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导电体的中心和突起的轴中心之间的差最好在突起 直径的2.5%以内,优选在突起直径的1.25%以内。此外,导电体的中心 和突起的轴中心之间的差优选在0.05mm以内。
此外,盖板在导电体的中心具有开口,导电体具有通过所述开口向下 延伸的突起。
此外,壳体主体具有盒体形状,搭载了电子部件的电路板被收纳在壳 体主体中。
此外,电子设备可以具有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开关 一体型壳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例子的小型移动终端的结构的示意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开关一体型壳体的示意剖面图;
图3是图2的开关部的示意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开关一体型壳体的示意剖面图;
图5是图4的开关部的示意剖面图;
图6是沿着图5的A—A线的开关一体型壳体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图5的开关部电路的电路图;
图8是示出图5的开关部的推压力—行程量特性的特性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开关一体型壳体的开关部的示意剖面 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开关一体型壳体的开关部的示意剖 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开关一体型壳体。
[第一实施例]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开关一体型壳体的剖面图。如图2所 示,本发明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包括盒体形状的壳体主体101和开关薄板 (switch sheet)102。在壳体主体10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坑111,在 凹坑111的中心部分形成有突起112。开关薄板102被设置成覆盖凹坑和 其外侧的至少一部分的壳体表面,并在除凹坑之外的壳体表面上被固定于 壳体主体111上。此外,在开关薄板102的上表面配置有开关按钮125。 开关部126以具有开关按钮125的方式形成在凹坑111的区域上。基板 104被配置于壳体主体101的内部,在所述电路板104之上搭载有电子部 件103,并布置有配线。
图3是图2的开关部的剖面图。在图3中,对于与图2相同的部分, 标注相同的参考标号,并适当省略说明。如图3所示,开关薄板102是开 关按钮薄板102A和盖板(cover sheet)102B的复合薄板,由可弹性变形 的材料形成。在除与凹坑111对应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开关按钮薄板 102A和盖板102B相互贴合并被固定在壳体主体101上。但是,在开关部 126,可弹性变形的导电体(电极)124具有向下凸起的浅碗状的形状,并 被夹持在开关按钮薄板102A和盖板102B之间。导电体124被配置于盖板 102B之上,从而承受从盖板102B向上推压开关按钮薄板102A的推压 力。在开关按钮薄板102A和配置有导电体124的盖板102B之间形成有向 下凸起的碗状空间。开关按钮125形成在导电体124上的开关按钮薄板 102A的表面上。开关按钮薄板102A是FPC(软性电路板),配线图案 (电极)122A和122B被形成在与形成有该开关按钮125的表面相反一侧 的表面上。配线图案122A和122B与图2基板上的电子部件103电连接。 此外,配线图案122A形成在配线图案122B周围的圆周上。导电体124从 盖板102B承受推压力,导电体124的外周部分与配线图案122A接触,其 结果是导电体124与配线图案122A总是电连接着。这里,配线图案122B 和导电体124之间的距离为0.2mm左右,这与配线图案122A的直径相 比,进而与凹坑111内的开关按钮薄板102A的宽度尺寸相比足够小。此 外,开关按钮薄板102A和盖板102B由弹性材料形成。
若使用者推压开关按钮125,则开关按钮薄板102A、盖板102B以及 导电体124弹性变形。从而配线图案122B很容易地被向下推压,并到达 导电体124的底部。此时,由于凹坑111中的突起112向上推压导电体 124的底部,所以配线图案122B和导电体124可靠接触。由此,配线图案 122A和配线图案122B通过导电体124电导通。
壳体主体101收纳有搭载了电子部件103的基板104,并具有作为支 承开关薄板102的基础的功能,从而承受使用者推压开关按钮125时所产 生的力。此时,壳体主体101具有在凹坑111上形成的开关部126。因 此,根据本发明的开关一体型壳体与现有的壳体不同,由于不具有用于开 关按钮的贯通孔,因此具有足够的刚性。由此,即使由于使用者的开关操 作等而被施加外力,壳体主体101也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不变形。此外,收 纳在壳体主体101内的基板104也不会变形,从而防止了基板104上所搭 载的电子部件103的脱焊或配线损伤。
如上所述,由于壳体主体101具有作为支承开关薄板102的基础的功 能,所以不需要用于安装开关的独立的基础。从而,本发明的开关一体型 壳体还具有能够使小型移动终端薄型化的优点。而且,由于开关按钮薄板 102A和盖板102B之间的开关用空间被容纳在壳体主体101的凹坑111 内,所以与现有的小型移动终端不同,开关拱顶的空间高度不会被加到终 端的厚度中。由此能够使小型移动终端薄型化。
具体来说,开关按钮125的厚度约为0.5mm,开关薄板102的厚度越 为0.1mm,壳体主体101的壁厚约为0.8mm。图2中用t1表示的尺寸是 累加这些而得的1.4mm左右。与图1所示的现有例子中的尺寸t2的值3.2 mm相比,能够变薄1.8mm左右。
此外,上述的壳体结构被固定在后壳体(图中未示)上,从而防止暴 露基板104的背面。当用某保护材料对基板104背面实施了电气、机械上 的保护时,也可以省略后壳体。
[第二实施例]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开关一体型壳体的示意剖面图。图5 是图4的开关部的放大剖面图。图6是沿着图5的A—A线的平面图。在 图4、5、6中,对于与图2、3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参考标号,并 适当省略说明。第二实施例与图2、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 在开关薄板102上、配线图案122A的外侧的配线图案122A、122B的同 心圆上形成有圆弧部,并且打通部127包括从圆弧部的两个端点平行延伸 的直线部和圆弧部,且在与开关按钮125对应的位置上具有贯通孔的顶板 106被粘合固定在开关按钮薄板102A的上表面。顶板106形成为覆盖打通 部127。后壳体158在壳体主体101的下方,被固定在壳体主体101上。 配线图案122A、122B的至少一部分被局部埋在开关按钮薄板102A中。 配线图案122A、122B在开关按钮薄板102A中,作为配线122C、122D从 纸面的右侧向左侧延伸,之后与基板104上的电子部件103电连接。图7 是形成于图5的开关按钮薄板上的电路的电路图。各种键开关由导电体 124和配线图案122A、122B形成,并且作为配线图案122A、122B的一部 分的配线122C、122D被收纳在位于图4壳体的左端部的连接器上,然后 与电子部件103电连接。
粘合层形成在盖板102B的上表面,且盖板102B在壳体的凹坑中与导 电体124粘合,而在壳体的除凹坑以外的部分与开关按钮薄板102A粘 合。在壳体的凹坑中,盖板102B有力的作用,以便由盖板102B抬起开关 按钮薄板102A。通过该力,导电体124呈向下凸起的圆顶状并被推压在 配线图案122A上,从而与配线图案122A电连接。
由于打通部127形成在开关按钮薄板102A上,所以可容易地进行将 摆动端部128作为摆动轴从而在剩余延展部的上下方向上的摆动操作。在 剩余延展部中,配线图案122A和122B形成在开关按钮薄板102A上,并 被打通部127的圆弧部所包围。此外,导电体124的中心与凹坑111内的 突起112的中心高精度定位,并用盖板102B固定。但是,导电体的中心 也可以远离突起112。
图8示出了向图5的开关按钮125施加的推压力,来作为开关按钮 125下降的行程量的函数。当使用者推压开关按钮125时,推压力慢慢增 大,一旦推压力超过由导电体124的材料、结构等决定的某一最大值时, 导电体124向下弯曲,从而推压力急剧减小。但是,当配线图形122B到 达导电体124时,推压力在显示最小值后,又急剧增大。此时,若如图5 所示在凹坑111内具有突起112,则在导电体124弯曲时,由于负荷将集 中施加到导电体124的中央部分,所以推压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PA 会变大。若所述推压力之差PA变大,则使用者指尖所受的反作用力之差 也将变大,从而指尖将会有明显的点击(click)感。点击感是在使用者按 下开关按钮125时手指感觉到已可靠进行开关操作的触觉。所述明显的感 觉对于带有按钮操作的设备来说是很重要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壳体 主体上形成有突起,所以能够明显感觉到所述点击感。为了获得更明显的 点击感,最好将突起112的直径设为1.5~1mm以下,高度设为0.2mm 左右。此外,所述点击感受到导电体124的中心轴和突起112的中心轴之 间的轴偏移的很大影响。例如,对于与配线图案122A连接的圆周直径为 4mm的导电体124来说,在0.3mm的轴偏移的情况下将导致约50%的点 击感(图8中的推压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PA)的下降,在0.1mm的 轴偏移的情况下将导致约20%的点击感的下降。此外,如果所述点击感的 下降小于20%左右,则使用者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点击感。在本实施例中, 由于能够以0.1mm(导电体124直径的2.5%)以内的轴偏移使导电体 124的中心轴和突起112的中心轴高精度定位,所以能够明显感觉到所述 点击感。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开关按钮125的厚度设为约0.3mm,开关薄板 102的厚度设为约0.2mm,壳体主体101的壁厚设为约0.7mm,此时,在 图5中用t1’表示的尺寸是将这些累加起来的1.2mm左右,这与图1所 示的现有例子中3.2mm的所对应的尺寸t2相比,可实现2mm左右的薄 型化。
[第三实施例]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开关一体型壳体的开关部的剖面图。 在图9中,对于与图5的构成部分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参考标号, 并适当省略说明。本实施例与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不是 在开关按钮薄板202A上形成配线图案,而是在凹入部上形成有贯穿壳体 主体的两个电极,并且在盖板的与两个电极相对的部分上设置了开口部。 这里,两个电极中的一个电极222A在凹坑的中心以贯穿壳体主体201的 方式形成,并且电极222A的顶部形成为突起212。另一个电极(配线图 案)222B形成在电极(配线图案)222A的旁边。
导电体224被固定成通过盖板开口部231与配线图案222A总是接触 并电连接,其中所述盖板开口部231设置在盖板202B的与电极222A相对 的部分上。此外,导电体224在开关按钮225没有被推压的状态下不与电 极222B接触。但是,当开关按钮225被推压时,导电体224通过设置于 与盖板202B相对的部位上的盖板开口部232而与电极222B接触,并与电 极222B电连接。在壳体主体201的凹坑211部的表面、与凹坑表面相反 一侧的表面、以及形成有电极222A、222B的贯通孔的表面上形成有绝缘 膜215。软性电路板214形成在壳体主体201的与凹坑211部相反一侧的 绝缘膜215上。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相同,配线图案222C、222D以从配 线图案222A、222B延伸、并与壳体主体201的下基板上所搭载的电子部 件连接的方式设置于软性电路板214上。当开关按钮225被推压时,导电 体224和配线图案222B接触。由此,配线222C和配线222D电导通。 即,由配线图案222A、222B和导电体224构成开关。
本实施例具有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由于软性电路 板不具有随着开关操作移动的移动部分,所以具有不存在由于开关操作的 重复而断线的效果。其结果提高了可靠性、耐久性。而且,由于在开关按 钮薄板上未形成配线图案,所以降低了伴随开关按钮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的电阻。从而,本发明具有可获得更明显的点击感的效果。
此外,并不是必须要在壳体主体201的凹坑211的整个表面、与凹坑 表面相反一侧的表面、以及形成电极222A、222B的贯通孔的表面上形成 绝缘膜215。只要在贯通孔的表面以及贯通孔的周边形成绝缘膜215即 可。此外,如果用良好的绝缘体形成壳体主体201,则无需设置绝缘膜 215。此外,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打通部也可以形成在开关按钮薄板上、 或者形成在开关按钮薄板和盖板上。
[第四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开关一体型壳体的开关部的剖面 图。在图10中,对于与图5的部分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参考标 号,并适当省略说明。本实施例与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 不是在壳体主体的凹坑中形成突起,而是在导电体中心的底部上形成了向 下的突起。
当使用者推压开关按钮325时,开关按钮薄板302A、盖板302B以及 导电体324弹性变形。配线图案322B被压向下方,从而配线图案322B与 导电体324接触,并且配线图案322B与配线图案322A通过导电体324电 连接。此时,当配线图案322B被压向下方,同时导电体324的突起312’ 向下弯曲时,使用者在指尖上感觉到的反作用力将急剧减小。利用此现 象,产生点击感。
壳体主体的凹坑部最薄部分的壁厚为0.35mm左右,这是成型材料很 难通过普通浇铸成型中的薄壁结构进行流动的尺寸。当在图5的平方向 注入液体材料时,突起具有为了在第二实施例中获得最明显的点击感而所 希望的尺寸,但在垂直方向上突出的结构中,可能会在突起和其下部之间 的边界产生皱纹或裂纹。从而,在制造壳体主体时,在普通的浇铸成型中 为了以良好的重复性形成上述尺寸的突起,而需要对注入条件等设定限 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会导致制造成本的上升。但是,在本实施例的 情况下,由于用导电体324形成了突起312’,因此避免了这样的困难。 这样,能够在普通的浇铸成型中,在一般的成型条件下以良好的重复性制 造壳体主体。
此外,如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为了得到明显的点击感,导电体底部 的中心轴和突起的中心轴之间的所容许的轴偏移,在导电体直径为4mm 的情况下,为0.1mm以内。若将图10所示的导电体324和突起312’冲 压成型的话,则能够将突起312’的中心轴的轴偏移控制在0.05mm(导 电体直径的1.25%)以内,从而可以稳定地成型导电体324。从而,通过 将点击感的下降控制在20%以内,能够进行不存在成本增加的冲压成型。 本实施例除了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效果之外,还具有降低制造成 本、提高开关部的组合性能的效果。
本发明的开关一体型壳体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本申请发明的范围 内进行各种变更后的开关一体型壳体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导 电体124、324被设定为从盖板受推压力而与配线图案122A、322A接触。 在推压导电体124、324并固定到配线图案122A、322A上的情况下,只要 能使导电体124、324和配线图案122A、322A接触,可使用任意的方法。 此时盖板不是必须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在凹坑具有开关部,而不具 有贯通孔。从而提高了刚性。由此可提高小型移动终端的机械及电可靠 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开关一体型壳体将壳体主体作为开关的基础使 用。从而不需要用于安装开关的独立的基础。由此可实现小型移动终端的 薄型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