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

申请号 CN201410814862.8 申请日 2014-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4795258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2
申请人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发明人 后藤崇志; 片桐和夫;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能够多次连续地使脉冲大 电流 通过的 开关 。所述开关具备:第一臂,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接点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臂的自由端侧;第二臂,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第二接点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侧,且与所述第一接点构件 接触 ,在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接触之后,两个接点构件的接触 位置 伴随着所述第一臂以及所述第二臂的旋转动作而位移。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关,其中,
该开关具备:
第一臂;
第一接点构件;
第二臂;以及
第二接点构件,
所述第一臂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所述第一接点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一臂的自由端侧,
所述第二臂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所述第二接点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侧,与所述第一接点构件接触,在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接触之后,两个接点构件的接触位置伴随着所述第一臂以及所述第二臂的旋转动作而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还具备使所述接触位置位移的位移机构,
所述位移机构在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接触之后,使所述第一臂进行压回所述第二臂的旋转动作,由此使所述接触位置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机构具有向所述第一臂给予压回所述第二臂的弹的弹性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轴配置在将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的接触位置夹在中间而相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轴配置在将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的接触位置夹在中间而相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轴配置在将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的接触位置夹在中间而相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的接触位置配置在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的接触位置配置在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的接触位置配置在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还具备包围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的接触部的环状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部件由树脂材料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还具备覆盖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以及所述环状部件的壳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备气体导入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内被置换为非活性气体或者氢气。

说明书全文

开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更详细来说,涉及对脉冲大电流进行通电的开关。

背景技术

[0002] 在利用电磁对金属进行塑性加工的电磁成形技术等中,进行管的扩管、凸缘成形、缩管凿密、板成形等各种成形。在电磁成形中,将成形对象的材料设置在电感器的附近,在几微秒以内的极短时间将充电于电容器的能量作为脉冲状的大电流外加于电感器。由此产生磁通,在成形对象的材料中产生感应电流,利用弗莱明左手法则使成形对象的材料进行塑性变形
[0003] 作为在电磁成形等中使用的脉冲电流开关,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间隙开关(gap switch)的脉冲电流开关。由于间隙开关需要根据例如湿度等使用环境的环境来调整放电间隙即电极间的距离,因此,存在成形材料的成形量的偏差较大而不适合量产的问题。
[0004] 在间隙开关之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闸流管开关、半导体开关、点火开关之类的开关。其中,作为在量产工序中使用脉冲大电流进行多次放电即触发(shot)的开关,认为点火开关是最佳的。
[0005] 除此之外,考虑应用使接点彼此机械接触进行通电的机械开关。在应用于大电流的通电的机械开关中,例如有专利文献3。该开关将接点材料设定为特定的组成来抑制接点彼此的粘着即熔敷。
[0006] 在先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11434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53182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73848号公报
[0011] 但是,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中,虽能够降低熔敷的程度,但例如在如电磁成形品的量产设备那样连续地进行多次放电的情况下,无法完全避免熔敷,因此开关很快变为无法使用,导致生产率的降低与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0012]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3]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该开关能够防止接点彼此的熔敷,且多次连续地使脉冲大电流通过。
[0014]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 本发明的开关具备:第一臂,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接点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一臂的自由端侧;第二臂,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第二接点构件,其配置在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侧,且与所述第一接点构件接触,在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接触之后,两个接点构件的接触位置伴随着所述第一臂以及所述第二臂的旋转动作而位移。
[0016] 另外,本发明的开关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使所述接触位置位移的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在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接触之后,使所述第一臂进行压回所述第二臂的旋转动作,由此使所述接触位置位移。
[0017] 另外,本发明的开关也可以构成为,所述位移机构具有向所述第一臂付与压回所述第二臂的弹力的弹性构件。
[0018] 另外,本发明的开关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轴配置在将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的接触位置夹在中间而相对的位置。或者,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臂的旋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的接触位置配置在同一侧。
[0019] 另外,本发明的开关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包围所述第一接点构件与所述第二接点构件的接触部的环状部件。
[0020] 另外,本发明的开关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环状部件由树脂材料构成。
[0021] 另外,本发明的开关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覆盖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以及所述环状部件的壳体。
[0022] 另外,本发明的开关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壳体具备气体导入口。
[0023] 另外,本发明的开关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壳体内被置换为非活性气体或者氢气。
[0024] 发明效果
[0025]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多次连续地使脉冲大电流通过的开关。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1及其动作例进行说明的主视图,A是示出初始状态的主视图,B是示出接点构件的接触开始的状态的主视图,C是示出接点构件的接触位置的位移结束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0027] 图2是用于对接点构件的接触位置的位移进行说明的放大主视图。
[0028]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12的主视图。
[0029] 图4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开关13的结构进行说明的主视图。
[0030] 图5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开关14的结构进行说明的主视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
[0032] 1、12、13、14:开关
[0033] 3:第一臂
[0034] 4:第一接点构件
[0035] 5:第二臂
[0036] 6:第二接点构件
[0037] 74a:第一弹性构件
[0038] 74b:第二弹性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0040] <第一实施方式>
[0041] (开关1)
[0042] 首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1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的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以图1的X轴正方向作为前方,以X轴负方向作为后方,以Y轴正方向作为右方,以Y轴负方向作为左方,以Z轴正方向作为上方,以Z轴负方向作为下方。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X轴正负两方向统称为纵深方向,将Y轴正负两方向统称为横向,将Z轴正负两方向统称为高度方向。
[0043] 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适用于在短时间内释放所积蓄的能量,是适合于脉冲大电流的通电的结构。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开关1具备第一臂3、第一接点构件4、第二臂5以及第二接点构件6。
[0044] 第一臂3自上端向下端侧延伸。第一臂3除了其下端部之外形成为纵长并且在纵深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的板状。第一臂3的下端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具体而言,第一臂3的下端部形成为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呈矩形状的第一支承部31,在该第一支承部31上设置有在纵深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承轴311。第一支承轴311构成第一臂3的旋转轴。
[0045] 第一臂3经由第一支承部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一支承轴311。第一支承轴311固定于开关1中的第一支承轴311的规定的固定位置。
[0046] 第一臂3由导体形成。导体从确保导电性以及强度的观点来说优选金属,更优选为、铜合金或者钨等。铜合金从成本、加工容易性等观点来说优选为黄铜等。另一方面,第一支承轴311从确保与第一臂3的绝缘性的观点来说优选为绝缘体。在这种情况下,绝缘体也可以是纤维增强塑料(FRP)等。从顺畅地进行第一臂3的旋转的观点来说,优选在第一支承轴311与第一臂3之间配置润滑剂。在这种情况下,润滑剂也可以是润滑脂等。
[0047] 第一接点构件4配置在第一臂3的自由端侧即上端侧。即,第一接点构件4经由第一臂3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接点构件4以从第一臂3向右方突出的形态配置在第一臂3的上端部右侧面。
[0048] 第一接点构件4的形状不受限定,例如,也可以选择实质上的圆柱形状或者棱柱形状等各种形状。需要说明的是,从使后述的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位置顺畅地位移的观点来说,优选第一接点构件4的右侧面41是平坦面。另外,从尽可能减少在两个接点构件4、6间产生的高频放电对表皮效应造成的影响而恰当地实现两个接点构件4、6的导通的观点来说,优选尽可能大地形成接点构件4的右侧面41的面积。
[0049] 第一接点构件4由导体形成。导体从确保导电性以及强度的观点来说优选为金属,更优选为铜、铜合金或者钨等。铜合金从成本、加工容易性以及接点构件4的熔敷难度等观点来说优选为黄铜。
[0050] 第二臂5自下端向上端侧延伸。第二臂5除了其上端部之外形成为纵长且在纵深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的板状。第二臂5的下端部位于第一臂3的上端部的右方。第二臂5的上端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具体而言,第二臂5的上端部形成为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呈矩形状的第二支承部51,在该第二支承部51上设置有在纵深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支承轴
511。第二支承轴511构成第二臂5的旋转轴。
[0051] 第二臂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二支承轴511。第二臂5由与第一臂3相同的导体形成。从确保与第二臂5的绝缘性的观点来说,优选第二支承轴511是纤维增强塑料等绝缘体。从顺畅地进行第二臂5的旋转的观点来说,优选在第二支承轴511与第二臂5之间配置有润滑脂等润滑剂。
[0052] 第二接点构件6配置在第二臂5的自由端侧即下端侧。即,第二接点构件6经由第二臂5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二接点构件6以从第二臂5向左方突出的形态配置在第二臂5的下端部左侧面。第二接点构件6在右方与第一接点构件4对置。第二接点构件6的形状不受限定,例如,也可以选择实质上的圆柱形状或者棱柱形状等各种形状。第二接点构件6由与第一接点构件4相同的导体形成。
[0053] 第二接点构件6构成为与第一接点构件4接触。第二接点构件6构成为与第一接点构件4一并使第一臂3与第二臂5导通。
[0054] 开关1构成为,在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彼此接触之后,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位置伴随着第一臂3以及第二臂5的旋转动作而位移即移动。在使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位置位移时,也可以适当地调整并给予两臂3、5的旋转速度、旋转方向或扭矩、或者接触时的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所成的度等。另外,也可以进一步设置用于使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位置位移的机构。
[0055] 如图1B所示,第一支承轴311与第二支承轴511配置在将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位置P夹在中间而相对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与接触位置P的位移无关地确保了两个支承轴311、511的位置将接触位置P夹在中间而相对的关系。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开关1的横宽,能够使开关的装置整体紧凑。
[0056] 如图1所示,在第一臂3的下端部连结有第一导线17。另外,在第二臂5的上端部连结有第二导体18。第一导体17以及第二导体18与未图示的电源以及负载连接。负载也可以使用电磁成形用的电感等。导线17、18也可以使用多芯圆线等。
[0057] (开关1的动作例)
[0058] 接下来,对开关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首先,在初始状态下,如图1A所示,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处于非接触状态,不进行脉冲电流的通电。
[0059] 接下来,从初始状态开始,从未图示的动力源向第一臂3以及第二臂5传递动力等,由此使两个臂3、5旋转。此时,第一臂3以第一支承轴311为中心在图1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另外,第二臂5也以第二支承轴511为中心在图1中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图1A中的两个虚线箭头表示两臂3、5的旋转方向。
[0060] 如图1B所示,利用这样的第一臂3以及第二臂5的旋转使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开始。此时,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位置P相对于连结第一支承轴311的中心与第二支承轴511的中心的假想直线L位于左侧即第一接点构件4侧。在图1B的状态下,第一接点构件4的右侧面41中的下端部的附近的部位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左侧面61的下端部成为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位置P。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两个接点构件4、
6的大小等,也可能存在第一接点构件4的右侧面41的下端部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左侧面
61的下端部的附近的部位接触的情况。
[0061] 图1B这样的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初期、即接触的开始时刻下的接触位置P的形态也可以通过使第二臂5的旋转速度比第一臂3的旋转速度快等而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那样,使第一臂3向与作用于第一接点构件4的重力相反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二臂5向沿着作用于第二接点构件6的重力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第一接点构件4的重力沿着阻碍旋转的朝向作用于第一臂3,第二接点构件6的重力沿着促进旋转的朝向作用于第二臂5,因此,能够高效地形成两个臂3、5的旋转速度之差。
[0062] 在图1B的状态下,第一臂3与第二臂5彼此导通,此外,各臂3、5分别经由所连结的导线17、18与外部的电源导通。其结果是,在第一臂3与第二臂5之间,基于电源的能量而使脉冲电流通过。
[0063] 接下来,在图1B之后,通过使第一臂3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1C所示,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移动到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位置的位移结束的位置。此时,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位置P位于假想直线L上。此时,两个接点构件4、6也可以使侧面41、61的整面进行面接触。图1C的单点划线框表示接触位置P的位移结束且接点构件4与接点构件6进行面接触的状态。
[0064] 图1C这样的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位置的移动结束后的形态能够通过使第二臂5的旋转方向从图1B的时刻开始反转、即成为逆时针方向而体现。
[0065] 接下来,在图1C的状态之后,利用动力源的控制等使第一臂3以及第二臂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第一臂3以及第二臂5恢复到初始状态(图1A)。之后,依次反复进行向图1B的状态的转变、向图1C的状态的转变以及向图1A的状态的转变。
[0066] 在此,在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接触时,利用两个接点构件4、6的电位差在两个接点构件4、6间的间隙部产生放电(电火花),有时因该放电而在两个接点构件4、6产生熔融部位。并且,在两个接点构件4、6的熔融部位彼此以相互接触的状态直接凝固固化的情况下,两个接点构件4、6被熔敷。
[0067]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中,如图2所示,在从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开始(图2A)到接触位置的位移结束(图2C)的期间中,能够使彼此接触的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位置P位移。更具体而言,在图2的情况下,接触位置P随着时间经过而向下方位移。图2A中的虚线箭头表示接触位置P的位移方向。由此,能够避免两个接点构件4、6的熔融部位彼此以相互接触的状态直接凝固,不会产生两个接点构件4、6的熔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位置发生位移的方向不限定为图
2所说明的下方,例如,也可以是纵深方向等。
[0068]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使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位置伴随着第一臂3以及第二臂5的旋转动作而位移,从而能够防止两个接点构件4、6的熔敷。由此,能够使两个接点构件4、6反复接触以及分离,因此,能够多次连续地使脉冲大电流通电。
[0069]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由于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在两个接点构件4、6间不产生轴向压缩的状态、即两个接点构件4、6的侧面41、61彼此相互倾斜的状态(参照图1B)下开始,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熔敷。
[0070]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伴随着两个接点构件4、6的反复接触,两个接点构件4、6的形状因反复熔融而逐渐变化,因此,能够使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开始时的接触位置在每次通电时都移动。由此,能够防止接点构件的一部分集中并熔损,能够实现开关的寿命增长。
[0071] <第二实施方式>
[0072] (开关12)
[0073]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12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12的主视图。
[0074] 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1相比进一步限定了结构。
[0075]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开关12具有壳体2,在该壳体2的内部收纳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结构部3~6、17、18。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壳体2处于壳体2的未图示的前壁部打开的状态。前壁部也可以利用铰链等开闭部件200支承为能够开闭。
[0076] 如图3所示,第一臂3配置在壳体2内的靠近底壁部21的位置。第一臂3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固定于壳体2的后壁部22的第一支承轴311。
[0077] 如图3所示,第二臂5配置在壳体2内的靠近上壁部23的位置。第二臂5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固定于壳体2的后壁部22的第二支承轴511。
[0078] 如图3所示,开关12具有驱动第一臂3以及第二臂5的臂驱动机构7。
[0079] 臂驱动机构7的形态并不特别限定,但如图3所示,臂驱动机构7也可以具备臂驱动轴71、第一臂连结构件72、第二臂连结构件73以及三个弹性构件74a~74c。
[0080] 进一步详细叙述图3所例示的臂驱动机构7,如图3所示,臂驱动轴71在高度方向上形成为纵长。臂驱动轴71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保持在壳体2内。
[0081] 三个弹性构件74a~74c均构成为发挥克服从外部作用的压缩力的弹力。各弹性构件74a~74c可以采用压缩弹簧,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橡胶缓冲件、空气阻尼器等。各弹性构件74a~74c以使弹力的发挥方向与臂驱动轴71的轴向匹配的状态固定在臂驱动轴71上的相互不同的位置。
[0082] 具体而言,一个弹性构件74a(以下,称作第一弹性构件)在臂驱动轴71的上端部固定于臂驱动轴71的外周。更具体而言,第一弹性构件74a的上端与固定在臂驱动轴71的外周的第一凸缘751的下端面连接。另外,第一弹性构件74a的下端与第二臂连结构件73的右端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臂连结构件73的右端部以包围臂驱动轴71的状态与第一弹性构件74a连接。另外,第二臂连结构件73的右端部与固定在臂驱动轴71的外周的第二凸缘752的上端面相接。
[0083] 另一个弹性构件74c(以下,称作第三弹性构件)以包围臂驱动轴71的状态固定在臂驱动轴71的下端部。更具体而言,第三弹性构件74c的上端与固定在臂驱动轴71的外周的第四凸缘754的下端面连接。另外,第三弹性构件74c的下端与壳体2的底壁部21连接。
[0084] 剩余的一个弹性构件74b(以下,称作第二弹性构件)以包围臂驱动轴71的状态固定在臂驱动轴71的第三弹性构件74c的上方附近位置。更具体而言,第二弹性构件74b的上端与固定在臂驱动轴71的外周的第三凸缘753的下端面连接。另外,第二弹性构件74b的下端与第一臂连结构件72的右端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臂连结构件72的右端部以包围臂驱动轴71的状态与第二弹性构件74b连接。另外,第一臂连结构件72的右端部与第四凸缘754的上端面相接。
[0085] 第一弹性构件74a以及第二弹性构件74b作为使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位置发生位移的位移机构而发挥功能。详细内容见后述。
[0086] 臂驱动轴71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位于利用第三弹性构件74c的弹力能够进行滑动的范围内的最上端。另外,能够使超过第三弹性构件74c所带来的朝向上方的弹力的、朝向下方的外力作用于臂驱动轴71。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臂驱动轴71上设置由强磁性体等构成的未图示的磁力作用部,在该磁力作用部的外周设置产生朝向臂驱动轴71的轴向的磁场的螺线管,由此向磁力作用部作用朝向下方的磁力。在这种情况下,从向开关通电时避免电流从臂3、5泄漏而对螺线管造成损伤的观点来说,优选臂驱动轴71由绝缘体形成。绝缘体从确保臂驱动轴71的强度以及轻型化等观点来说优选为纤维增强塑料等。
[0087] 第一臂连结构件72将第一臂3连结于臂驱动轴71的靠近下端的部位。如上所述,第一臂连结构件72与臂驱动轴71经由第二弹性构件74b而连结。第一臂连结构件72从确保与第一臂3的绝缘以及强度的观点来说,优选利用纤维增强塑料等形成。
[0088] 第二臂连结构件73将第二臂5连结于臂驱动轴71的靠近上端的部位。如上所述,第二臂连结构件73与臂驱动轴71经由第一弹性构件74a而连结。第二臂连结构件73从确保与第二臂5的绝缘以及强度的观点来说,优选利用纤维增强塑料等形成。
[0089] 另外,也可以在以上结构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在壳体2上设置气体导入口30。并且,也可以利用经由气体导入口30从外部的气体供给源输送的非活性气体或者氢气置换壳体2内。非活性气体也可以是氮气、氩气等。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接点构件4、6的化,另外,能够抑制在接点构件4、6的放电时产生的火花。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进一步在壳体2设置气体排出口31。
[0090] 在向壳体2内供给的气体比空气重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优选将气体导入口30配置在壳体2的靠近下端部的位置,优选将气体排出口31配置在壳体2的靠近上端部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使壳体2内充分充满气体的基础上排出多余部分,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接点构件4、6的氧化,另外,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接点构件4、6的放电时的火花。
[0091] 此外,从维护性、组装容易性等观点来说,优选接点构件4、6能够相对于臂3、5装卸。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臂3、5侧形成内螺纹,在接点构件4、6侧形成外螺纹,也可以通过拧紧或松开螺纹这样的简单作业来进行接点构件4、6的装卸。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接点构件4、6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适合在装卸接点构件4、6时与扳手啮合的平面4a、6a。
[0092] 另外,也可以将用于释放接点构件4、6的热量的散热片形成于臂3、5。
[0093] 此外,臂驱动机构71的动力源不限定为螺线管,也可以应用能够使臂驱动轴71上下移动的各种动力源。
[0094] (开关12的动作例)
[0095]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2的动作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2中,首先,利用作用于臂驱动轴71的第三弹性构件74c的弹力、即朝向上方的力来形成图1A所示的初始状态。
[0096] 接下来,利用作用于臂驱动轴71的朝向下方的外力来形成图1B所示的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的初始状态。具体而言,利用作用于臂驱动轴71的朝向下方的外力使臂驱动轴71克服第三弹性构件74c的弹力而向下方移动。此时,第三弹性构件74c作为阻尼器而发挥功能,稳定地进行臂驱动轴71的朝向下方的移动。并且,与臂驱动轴
71的朝向下方的移动连动地使与臂驱动轴71连结的第一臂3以第一支承轴311作为中心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另外,此时,与臂驱动轴71连结的第二臂5以第二支承轴511作为中心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如此,两个接点构件4、6形成接触状态。针对臂驱动轴71的朝向下方的外力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利用未图示的电源装置对螺线管进行的间断通电等以恒定的时间间隔反复进行。
[0097] 接下来,图2所示的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位置的位移通过作为位移机构的一例的第一弹性构件74a以及第二弹性构件74b而体现。具体而言,从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的初始状态(参照图1B)起,当臂驱动轴71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时,从凸缘751、753作用于第一弹性构件74a的上端以及第二弹性构件74b的上端的朝向下方的力增大。
[0098] 由此,从上方压缩第一弹性构件74a以及第二弹性构件74b。于是,在第一弹性构件74a以及第二弹性构件74b产生想要消除压缩状态的复原力。具体而言,在第一弹性构件74a中产生想要将与该第一弹性构件74a的下端连结的第二臂连结构件73向下方按压的力、即想要使第二臂5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弹力。另外,在第二弹性构件74b中产生想要将与该第二弹性构件74b的下端连结的第一臂连结构件72向下方按压的力、即想要使第一臂3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弹力。
[0099] 并且,此时,因两个弹性构件74a、74b的弹性系数的不同等,第二弹性构件74b的弹力超过第一弹性构件74a的弹力,从而优先进行第一臂3的朝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此时,第二臂5经由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部被第一臂3压回,向逆时针方向后退。如此,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位置向下方位移,转变为图1C的状态。但是,第一臂3压回第二臂5的机制并不限定于以上情况。
[0100] 在图1C之后,在使针对臂驱动轴71的朝向下方的外力作用结束的基础上,利用第三弹性构件74c的弹力使臂驱动轴71向上方移动,与该移动连动地使第一臂3以及第二臂5复原到初始状态(图1A)。
[0101]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2,利用位移机构74a、74b,在两个接点构件4、6接触之后使第一臂3进行压回第二臂5的旋转动作,从而能够简单且可靠地使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位置发生位移。另外,位移机构74a、74b具有向第一臂3付与压回第二臂5的弹力的第二弹性构件74b,从而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以低成本进行接触位置的位移。另外,由于能够在臂驱动机构7中组装位移机构74a、74b,因此,能够使开关的结构进一步简化。另外,由于第一支承轴311与第二支承轴511配置在将两个接点构件4、6的接触位置P夹在中间而相对的位置,因此,能够将臂驱动机构7中的一个臂驱动轴71运用于第一臂3以及第二臂5这两者的驱动中。由此,能够抑制零件数量。
[0102] <第三实施方式>
[0103]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开关13进行说明。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开关13的结构的图。
[0104] 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以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位置P作为基准的第一支承轴311与第二支承轴511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轴311与第二支承轴511相对于接触位置P配置在相同的一侧、即图4的上侧。
[0105] 另外,如图4所示,第一接点构件4的右侧面41相对于第一臂3的长边方向具有斜度。另外,第二接点构件6的左侧面61相对于第二臂5的长边方向具有斜度。
[0106]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3,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时的第一臂3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臂5的旋转方向是彼此相反的方向。具体而言,第一臂3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二臂5向图4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接触。
[0107] 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3是适合于想要抑制开关的高度的情况的结构。
[0108] <第四实施方式>
[0109]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开关14进行说明。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开关14的结构的图。
[0110] 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4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开关12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4还具备包围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部的环状部件20。环状部件20与第一臂3以及第二臂5一并被壳体2(参照图3)覆盖。
[0111] 环状部件20从确保绝缘性的观点来说优选为绝缘体,另外,从确保耐热性以及耐冲击性的观点来说更优选由氟树脂形成。氟树脂也可以是聚四氟乙烯等。
[0112]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开关14,能够利用环状部件20保护壳体2免受因第一接点构件4与第二接点构件6的接触而产生的喷射气流的影响。另外,即便因喷射气流而导致接点构件4、6的熔融金属飞散,也能够利用环状部件20防止飞散的扩大。
[0113] 需要说明的是,环状部件20也可以应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开关13。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