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动型过载继电器

申请号 CN200910007851.8 申请日 2009-02-19 公开(公告)号 CN101515522B 公开(公告)日 2013-05-15
申请人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发明人 古畑幸生; 森下文浩; 鸭崎雄雄;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热动型过载继电器,其在将调整转盘保持在外部壳体上时,只用单一的调整转盘就能够稳定地保持。热动型过载继电器,其具在设置于外部壳体(1)的调整转盘插入孔(1b)中具有对稳定 电流 进行调整的带 凸轮 的调整转盘(9),其中在所述调整转盘(9)或调整转盘插入孔(1b)的一者设置压入部(9b),在另一者设置对压入部(9b)进行压入保持的卡止部(1c)。
权利要求

1.一种热动型过载继电器,其具有外部壳体,和插入到设置于外部壳体的调整转盘插入孔中且具有对稳定电流进行调整的凸轮的调整转盘,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调整转盘设置压入部,在所述调整转盘插入孔设置对压入部进行压入保持的卡止部,
利用设置在所述调整转盘的外周上的所述压入部,将所述调整转盘压入到所述调整转盘插入孔,由此将所述调整转盘插入到所述调整转盘插入孔,
所述调整转盘插入孔为三形,
所述调整转盘插入孔的调整转盘接触面为所述卡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动型过载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压入部是与外部壳体的卡止部相接的、设置于调整转盘的外周上的突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动型过载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为倒角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动型过载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调整转盘的外周上的突起,设置在全部外周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动型过载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调整转盘的压入部的突起,在外周上等间隔设置三个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动型过载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转盘的轴部为与所述调整转盘接触面相接触的大小,以使其与所述调整转盘接触面相接触。

说明书全文

热动型过载继电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与电磁接触器等组合使用的热动型过载继电器(thermal relay),详细地说,涉及其调整转盘的保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首先,利用图12说明上述热动型过载继电器的以往结构。在图12中,1为树脂模压制的外部壳体;2为接受与主电路连接的加热器的发热的弯曲的主双金属件;3为连接于主双金属件2的自由端的移位器(shifter);4为从动于移位器3的位移的释放杠杆;5为接点开闭用的反转动作机构6为由可动接点6a和固定接点6b构成的常闭接点;7为由设在可动触点片上的固定接点7a和可动接点7b构成的常开接点;8为下端由设在外部壳体1上的壳体槽1a支持,且利用支点4a与释放杠杆4的基端连接的调整连杆;9为调整转盘,其由头部9c和轴部9g构成,且在轴部9g的下端具有凸轮面9a,上述调整连杆8的上端8a与该凸轮面9a接触。而且,电流调整孔9d是为了调整稳定电流而插入螺丝刀的孔,电流设定刻度9e为与设在外部壳体1上的显示值匹配的刻度。在此,上述反转动作机构5由以下部件构成,即,一端卡止并支持于大致匚字形的支持片10的V形槽10a的摇动式可动板11,拉伸在该可动板11的前端部11a和支持片10的弹簧钩挂部10b之间的拉伸弹簧12,从可动板11向背后呈L字形突出的绝缘物制的常开接点用驱动杠杆13。在可动板11的前端部安装有常闭接点6的可动接点6a。另外,常闭接点6的固定接点6b安装在一端固定于外部壳体1的底部布置在平方向上的板弹簧构造的接点支持片14上。
[0003] 上述拉伸弹簧12在弹簧材的线条上形成螺旋状弹簧部12a,在拉伸弹簧12的中央部形成突出的突起部12b,并且在两端形成挂钩部。在这种结构中,在图12所示的稳定状态下,反转动作机构5的可动板11受到拉伸弹簧12的弹簧,从中立位置向顺时针方向倾斜,将常闭接点6的可动接点6a压付于固定接点6b,使接点保持为ON(接通)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常开接点7为OFF(断开)。
[0004] 当在主电路中流过过载电流时,主双金属件2加热弯曲,其自由端的移位使移位器3向右放移动。由此,释放杠杆4以支点4ab为中心而摇动。这时,使反转动作机构5的拉伸弹簧12的突起部12b向上方升高,同时,当拉伸弹簧12的位移超过可动板11的死点时,可动板11急速地反转驱动,使常闭接点6的可动接点6a离开固定接点6b,同时,利用驱动杠杆13对安装有可动接点7b的可动触点片施压,使可动接点7b与固定接点7a接触,将接点切换为ON(参照专利文献1)。
[0005] 接着,根据图12说明热动型过电流继电器的稳定电流值的调整方法。在图12中,当转动调整转盘9时,具有与凸轮面9a接触的上端8a的调整连杆8,以外部壳体1的壳体槽1a作为支点而位移。与此相伴,与调整连杆8连接的释放杠杆4也位移而移动,使释放杠杆4和移位器3的前端之间的间隙变化。
[0006] 在此,根据图13说明将调整转盘9保持在设置于外部壳体1的调整转盘插入孔1b中的方法。在图13中,为了将调整转盘9保持在规定的组装位置,在调整转盘9的周面和外部壳体1之间,如图13所示,加装线弹簧15,其是将弹簧线材(例如钢琴线)弯曲加工成如图所示形状而弯曲成形,利用其反弹力将调整转盘9压紧保持在固定位置上。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说明利用手柄连动配件和压紧弹簧保持调整转盘的结构。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160346号公报(对应美国专利USP6,459,355 B1)
[0008]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实开昭53-951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然而,在上述的先前的热动型过载继电器中,为了将调整转盘9保持在固定位置,必要线弹簧15或其他零件,制造装置时的零件数,装配工序数多,有成本提高的问题。
[0010]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不增加零件数,可以稳定地将调整转盘9保持外部壳体1中,改良调整转盘9的保持结构的热动型过载继电器。
[001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热动型过载继电器,其具有外部壳体,和插入到设置于外部壳体的调整转盘插入孔中且具有对稳定电流进行调整的凸轮的调整转盘,其中,在上述调整转盘或调整转盘插入孔的一者设置压入部,在另一者设置对压入部进行压入保持的卡止部(权利要求1)。另外,在上述热动型过载继电器中,可按下述的具体方式构成。
[0012] (1)上述压入部设置于调整转盘侧,卡止部设置于外部壳体的调整转盘插入孔(权利要求2)。
[0013] (2)设置于调整转盘的压入部,是与外部壳体的卡止部相接的、设置于调整转盘的外周上的突起(权利要求3)。
[0014] (3)设置于上述外部壳体侧的卡止部为部。(倾斜部)(权利要求4)。
[0015] (4)设置于调整转盘的外周上的突起,设置在全部外周上(权利要求6)。
[0016] (5)调整转盘的压入部的突起,在外周上等间隔设置三个以上(权利要求5)。
[0017] (6)调整转盘插入孔为三角形,调整转盘插入孔的调整转盘接触面为设置于上述外部壳体侧的卡止部(权利要求7)。
[0018] (7)上述调整转盘的轴部为与上述调整转盘接触面相接触的大小,以使其与上述调整转盘接触面相接触。
[0019] 以往为了保持调整转盘,使用弹簧构件或其他的部件而进行保持,但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只用单一的调整转盘而稳定保持在固定位置上,由此可减少部件数量和装配工序,实现降低成本。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转盘的主视图;
[0021] 图2为图1所示的调整转盘的立体图;
[0022] 图3为图2所示的调整转盘的压入部的放大图;
[0023] 图4为表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示调整转盘的组装状态的剖面图;
[0024] 图5为表示图4所示的调整转盘的压入部和外部壳体的卡止部的卡合状态的放大图;
[0025] 图6为表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调整转盘的剖面图;
[0026] 图7为表示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调整转盘的剖面图;
[0027] 图8为表示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调整转盘的立体图;
[0028] 图9为表示的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调整转盘的立体图;
[0029] 图1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所示的外部壳体,(a)为外部壳体的立体图,(b)为(a)的平面图。
[0030] 图11为表示图9、图10所示调整转盘和外部壳体的卡合状态的剖面图;
[0031] 图12为表示以往例的热动型过载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图;
[0032] 图13为表示以往例的调整转盘的固定方法的立体图;
[0033] 符号说明
[0034] 1 外部壳体 1a 壳体槽
[0035] 1b 调整转盘插入孔 1c 卡止部
[0036] 1d 倒角部(倾斜部) 1e 调整转盘接触面
[0037] 2 主双金属件
[0038] 3 移位器 4 释放杠杆
[0039] 4a 支点 5 反转动作机构
[0040] 6 常闭接点 6a 可动接点
[0041] 6b 固定接点 7 常开接点
[0042] 7a 固定接点 7b 可动接点
[0043] 8 调整连杆 8a 上端
[0044] 9 调整转盘 9a 凸轮面
[0045] 9b 压入部(突起) 9c 头部
[0046] 9d 电流调整孔 9e 电流设定刻度
[0047] 9f 卡止部 9g 轴部
[0048] 10 支持片 10a V型槽
[0049] 11 摇动式可动板 11a 前端部
[0050] 12 拉伸弹簧 12a螺旋部
[0051] 12b突起部 13 常开接点用驱动杠杆
[0052] 14 接点支持片 15 线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以下,根据图1~图11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方式。
[0054]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热动型过载继电器的调整转盘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调整转盘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压入部(突起)的放大图。图4为表示将本发明的调整刻度量压入保持在设置于外部壳体的调整转盘插入孔中的组装状态的剖面图。图5为图4所示的调整转盘的压入部和外部壳体的卡止部的卡合状态的放大图。
[0055] 即,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调整转盘9的轴部9g的外周上从外周突出地设有由突起构成的压入部9b,在调整转盘插入孔1b的下端部设置压入保持上述压入部9b的卡止部1c。另外,在稳定电流的调整中,将螺丝刀插入到设置于调整转盘9的头部9c的电流调整孔9d中,转动调整转盘9,由此调整稳定电流。为了显示稳定电流的设定值,在转动螺丝刀时,使设置调整转盘9的头部9c的电流设定刻度9e与设置在外部壳体1上的图未示的显示值匹配。
[0056] 如图4所示,利用设置在调整转盘9的外周上的压入部9b,将调整转盘9压入到设置在外部壳体1上的调整转盘插入孔1b,由此将调整转盘9插入外部壳体1的调整装盘插入孔1b。此时,能够在调整转盘插入孔1b的下端压入保持上述压入部9b,并且能够防止调整转盘9的脱出。被压入保持的调整转盘9的压入部9b,由于在F方向上对卡止部9c产生负荷,因此可使调整转盘9无晃动且稳定地保持在固定位置。另外,如图5所示,如果在外部壳体1的卡止部1c上形成倒角部(倾斜部)1d,则容易将调整转盘9插入调整转盘插入孔1b中。
[0057] 另外,图6、图7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图6、图7为表示将调整转盘压入保持在设置于外部壳体的调整转盘插入孔中的组装状态的剖面图。
[0058]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调整转盘9的外周上设置压入部9b,并配置在外部壳体1的调整转盘插入孔1b的下端部侧,但如图6、图7所示,也可以在设置于外部壳体1的调整转盘插入孔1b的下端部的卡止部1c上,设置与调整转盘9的压入部9b相同的压入部9b,并在调整转盘9侧设置卡止部9f。
[0059] 图8为表示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调整转盘9。在本实施例中,在调整转盘9的外周上,设置在3个以上位置构成的压入部9b。这样,容易将调整转盘9压入到设置于外部壳体1的调整转盘的插入孔1b中。将调整转盘9压入到外部壳体1的调整转盘插入孔1b中的方法与图4的实施例相同。
[0060] 图9~图11表示本发明另一的实施例。
[0061] 图9为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调整转盘的立体图,图10(a)为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外部壳体的立体图,图10(b)为图10(a)所示外部壳体的平面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将调整转盘压入并保持到设置于外部壳体的调整转盘插入孔的组装状态的剖面图。
[0062] 即,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调整转盘9的轴部9g的外周上突出地设置有由突起构成的压入部9b。在此,图9所示的调整转盘9的轴部9g,可以如图1的调整转盘9的轴部9g所示,使直径尺寸变小,也可以与调整转盘9的头部9c为相同的直径尺寸。另外,图10(a)、(b)所示的外部壳体1的调整转盘插入孔1b的孔形状构成为,具有使调整转盘9的轴部9g与外部壳体1相接触的调整转盘接触面1e、且成具有圆弧的三角形状。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调整转盘插入孔的调整转盘接触面1e的孔形状限定为三角形,但是,也可以使多边形的插入孔。
[0063] 如图11所示,通过将调整转盘9的压入部9b插入设置于外部壳体1的调整转盘插入孔1b而将调整转盘9插入,由此,将调整转盘9压入到设置于调整转盘插入孔1b的形成为三角形孔的调整转盘接触面1e。此时,在调整转盘插入孔1b的调整转盘接触面1e的下端压入并保持上述压入部9,同时能够阻止调整转盘9的脱出。由此,利用3个点来保持调整转盘9,能够无晃动且稳定地将其保持在固定位置。另外,梯子转盘9的轴部9g与设置于外部壳体1的调整转盘插入孔1b的形成为三角形孔的调整转盘接触面相接触,摩擦阻力增大,所以能够起到防止调整转盘9的误旋转的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