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滑动键

申请号 CN201010580845.4 申请日 2010-12-09 公开(公告)号 CN102573343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洪; 赵婷婷; 周晓晖; 李敏俐;
摘要 一种 电子 装置,包括一壳体及设于该壳体上的一滑动键,该壳体上设有用于卡设所述滑动键的一穿孔,该滑动键包括一操作部、自该操作部延伸的一卡设部及自该卡设部延伸的至少一弹臂,该弹臂的顶端高于该卡设部的顶端,该弹臂的末端与该操作部及该卡设部相间隔,该操作部抵靠于该壳体的外表面,该卡设部及弹臂穿过该穿孔而突伸于该壳体内,当该卡设部穿过该穿孔内时,该弹臂的顶端受穿孔上缘的 侧壁 挤压 而使得该弹臂向下发生弹性形变,当该弹臂穿过该穿孔后,该弹臂恢复形变而抵靠于该壳体的内表面防止该滑动键从该穿孔脱落。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及设于该壳体上的一滑动键,该壳体上设有用于卡设所述滑动键的一穿孔,其特征在于:该滑动键包括一操作部、自该操作部延伸的一卡设部及自该卡设部延伸的至少一弹臂,该弹臂的顶端高于该卡设部的顶端,该弹臂的末端与该操作部及该卡设部相间隔,该操作部抵靠于该壳体的外表面,该卡设部及弹臂穿过该穿孔而突伸于该壳体内,当该卡设部穿过该穿孔内时,该弹臂的顶端受穿孔上缘的侧壁挤压而使得该弹臂向下发生弹性形变,当该弹臂穿过该穿孔后,该弹臂恢复形变而抵靠于该壳体的内表面防止该滑动键从该穿孔脱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呈纵长状,其宽度与所述滑动键的卡设部沿该穿孔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宽度相当,该弹臂的底端高于该卡设部的底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包括与该卡设部连接的一连接部及自该连接部朝向该操作部延伸的一弹性部,该弹性部的顶端高于所述卡设部的顶端,该弹性部与该卡设部的侧边相间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的顶端包括朝向操作部倾斜向上延伸的一斜面,该斜面的顶端高于所述卡设部的顶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还包括自该斜面的顶端朝向该操作部呈平延伸的一平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顶端与该卡设部的顶端平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呈扁平状,所述卡设部自该操作部的一侧面朝向该壳体延伸,该操作部的另一侧设有若干凸起。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容于该壳体内的一开关模组,该卡设部的末端形成一一端开口的卡设槽,该开关模组的一端卡设于该卡设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与该卡设部的末端相连。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外表面设有一滑槽,该滑槽未贯穿该壳体,该穿孔位于该滑槽的中央,该滑动键的操作部收容于该滑槽内。
11.一种滑动键,用于卡设于一电子装置的壳体内,该滑动键包括一操作部、自该操作部延伸的一卡设部及自该卡设部延伸的一弹臂,其特征在于:该弹臂的顶端高于该卡设部的顶端,该弹臂的末端与该操作部及该卡设部的侧部相间隔,该操作部抵靠于该壳体的外表面,该卡设部及弹臂穿过该穿孔而突伸于该壳体内,当该卡设部穿过该穿孔内时,该弹臂的顶端受穿孔上缘的侧壁挤压而使得该弹臂向下发生弹性形变,当该弹臂穿过该穿孔后,该弹臂恢复形变而抵靠于该壳体的内表面防止该滑动键从该穿孔脱落。

说明书全文

电子装置及其滑动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滑动键。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装置例如便携式DVD播放机中,通常包括可滑动地安装于机壳上一穿孔内的一滑动键,用于控制DVD播放机开关的开启和关闭。传统的滑动键一般包括抵靠于机壳外侧的一抵靠部及自该抵靠部突伸的一卡设部。该卡设部的两侧向上凸起。安装该滑动键时,使该滑动键的卡设部穿过该穿孔,该卡设部的凸起受挤压而向下发生弹性变形使得该卡设部可穿过该穿孔,当该卡设部穿过该穿孔后,该卡设部的两侧恢复形变而使其凸起抵靠于该机壳的内侧,从而防止该滑动键从该穿孔脱落。由于在安装滑动键的过程中需要使该卡设部的两侧发生弹性变形,当该卡设部的宽度(即凸起所在的两侧之间的距离)较小时,该卡设部不易发生变形,从而使得该滑动键的安装过程极为困难。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滑动键及使用该滑动键的电子装置。
[0004]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及设于该壳体上的一滑动键,该壳体上设有用于卡设所述滑动键的一穿孔,该滑动键包括一操作部、自该操作部延伸的一卡设部及自该卡设部延伸的至少一弹臂,该弹臂的顶端高于该卡设部的顶端,该弹臂的末端与该操作部及该卡设部的侧部相间隔,该操作部抵靠于该壳体的外表面,该卡设部及弹臂穿过该穿孔而突伸于该壳体内,当该卡设部穿过该穿孔内时,该弹臂的顶端受穿孔上缘的侧壁挤压而使得该弹臂向下发生弹性形变,当该弹臂穿过该穿孔后,该弹臂恢复形变而抵靠于该壳体的内表面防止该滑动键从该穿孔脱落
[0005] 一种滑动键,用于卡设于一电子装置的壳体内,该滑动键包括一操作部、自该操作部延伸的一卡设部及自该卡设部延伸的一弹臂,该弹臂的顶端高于该卡设部的顶端,该弹臂的末端与该操作部及该卡设部的侧部相间隔,该操作部抵靠于该壳体的外表面,该卡设部及弹臂穿过该穿孔而突伸于该壳体内,当该卡设部穿过该穿孔内时,该弹臂的顶端受穿孔上缘的侧壁挤压而使得该弹臂向下发生弹性形变,当该弹臂穿过该穿孔后,该弹臂恢复形变而抵靠于该壳体的内表面防止该滑动键从该穿孔脱落。
[0006] 上述电子装置中,该滑动键的弹臂的末端与该操作部及该卡设部的侧部相间隔,因此,该弹臂更容易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安装过程更为简便。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0008]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0009] 图3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另一度的视图。
[0010] 图4为图3所示电子装置的滑动键的放大图。
[0011] 图5为图3所示电子装置的部分组合图。
[0012] 图6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沿VI-VI线的剖视图。
[0013] 图7为图5所示电子装置的开关处于另一状态的视图。
[0014]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5] 壳体 10
[0016] 电子装置 100
[0017] 底板 12
[0018] 侧壁 14
[0019] 滑槽 142
[0020] 穿孔 144
[0021] 顶板 16
[0022] 电路板 20
[0023] 开关模组 22
[0024] 主体部 222
[0025] 开关 224
[0026] 滑动键 30
[0027] 操作部 32
[0028] 凸起 322
[0029] 卡设部 34
[0030] 侧板 341
[0031] 连接板 342
[0032] 卡设槽 344
[0033] 弹臂 36
[0034] 连接部 361
[0035] 弹性部 362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一壳体10、收容于该壳体10内的一电路板20、及嵌设于该壳体10上的一滑动键30。
[0037] 该壳体10包括一底板12、自该底板12的周缘向上延伸的一侧壁14、及盖设于该侧壁14上方的一顶板16。该底板12、侧壁14及顶板16共同构成一收容空间(未标号)用于收容该电路板20及其它电子元件。本实施例中,该侧壁14与该底板12一体成型。
[0038] 该侧壁14的外表面于靠近其一角落处向内凹陷形成一纵长的滑槽142。该滑槽142的凹陷的深度小于该侧壁14的厚度,即该滑槽142未贯穿该侧壁14。该滑槽142沿平方向延伸。该滑槽142的外围轮廓大致呈环形跑道状。该侧壁14于对应该滑槽142的中央位置形成一穿孔144。该穿孔144大致呈长方形。该穿孔14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
142的长度方向一致。该穿孔144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所述滑槽142的长度和宽度。该穿孔144贯穿侧壁14。
[0039] 该电路板20设于该壳体10的底板12上,该电路板20上设有一开关模组22。该开关模组22的位置靠近该穿孔144所在的侧壁14。该开关模组22包括一呈长方体状的主体部222及自该主体部222的一侧突伸的一开关224。开关224朝向该穿孔144所在侧的侧壁14延伸,且该开关224的末端与该侧壁14相间隔。该开关224正对该侧壁14的穿孔144。该开关224可沿该主体部222的长度方向相对该主体部222移动。
[0040] 请同时参阅图4,该滑动键30包括位于其一端的一扁平状的一操作部32、自该操作部32的一侧面垂直延伸的一卡设部34及位于该卡设部34两侧的两弹臂36。该操作部32的形状与所述滑槽142的形状相似,也大致呈环形跑道状。该操作部32的长度小于该滑槽142的长度,操作部32的宽度略小于该滑槽142的宽度。该操作部32的外侧面形成若干凸起322。
[0041] 该卡设部34自该操作部32的内侧面朝向该侧壁14突伸。该卡设部34沿该操作部3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小于该操作部32的宽度,并小于所述侧壁14的穿孔144的长度。该卡设部34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侧板341及连接于该两侧板341之间的一连接板342。该两侧板341均与该操作部32垂直且朝向该侧壁14突伸。该两侧板341的形状结构相同。该两侧板341均呈板状且沿竖直方向设置。该连接板342连接于该两侧板341之间。该连接板342也呈板状。该连接板342呈水平设置。该连接板342自该操作部
32突伸的长度小于该侧板341自该操作部32突伸的长度,从而使该卡设部34的末端形成一U形的卡设槽344。该卡设槽344的开口朝向所述侧壁14。
[0042] 该两弹臂36分别自该卡设部34的两侧板341的外侧延伸。该两弹臂36的形状结构相同。每一弹臂36大致呈L形。该弹臂36包括连接于该侧板341沿长度方向上的末端的一连接部361及自该连接部361朝向该操作部32延伸的一弹性部362。该连接部361呈板状,其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该侧板341垂直连接,该连接部361的顶端大致与该侧板341的顶端平齐。该连接部361的底端高于该侧板341的底端。该弹性部362自该连接部361面朝该操作部32的一侧朝向该操作部32延伸但与该操作部32相间隔。该弹性部362大致呈楔形,其底端自该连接部361朝向该操作部32逐渐向上倾斜延伸。该弹性部362的顶端包括自该连接部361朝向该操作部32向上倾斜延伸的一斜面及自该斜面的顶端呈水平延伸的一平面。该弹性部362的顶端高于该侧板341的顶端。该弹性部362与该侧板341相间隔。
[0043] 请同时参阅图5及图6,安装该滑动键30时,将该滑动键30的卡设部34对准该壳体10的侧壁14的穿孔144及所述开关模组22的开关224,将该滑动键30的末端(即该卡设部34的末端连同该弹臂36的连接部361)穿设于该穿孔144内。继续按压该滑动键30使其朝向该开关模组22移动,该弹臂36的弹性部362顶端的斜面抵靠于该穿孔144顶端的外围,使得该滑动键30在朝向开关模组22移动时,其弹臂36的弹性部362受到穿孔上缘的侧壁挤压向下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该滑动键30顺利朝向该开关模组22移动。当该滑动键30的弹臂36完全穿过该穿孔144时,该弹臂36的弹性部362恢复弹性形变向上弹起,而抵靠于该穿孔144外围的侧壁14的内表面上,从而防止该滑动键30从该侧壁14脱落。此时,该开关模组22的开关224恰好收容于该滑动键30的卡设部34的卡设槽344内。
[0044] 请同时参阅图7,由于该滑动键30的卡设部34的宽度小于该穿孔144的长度,因此,该滑动键30可沿该穿孔144滑动,从该滑动键30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从而带动该开关224移动至穿孔144的另一端,使该开关模组22连通或断开。可以理解地,由于滑动键30的弹臂36所起的作用是将该滑动键30卡设于该侧壁14的穿孔144,因此,该滑动键30仅包括位于该卡设部34一侧的一弹臂36时,也能较好地卡设于该穿孔144内。
[0045] 上述电子装置100中,该滑动键30的弹臂36的弹性部362与该卡设部34的侧板341及该操作部32相间隔,因而当该弹性部362受穿孔上缘的侧壁14挤压时,该弹性部362比较容易向下发生弹性变形,而使该滑动键30的装配更为简便。此外,当该电子装置100因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而使得该穿孔144的尺寸减小,即该穿孔144的长度变小时,该滑动键
30的整体尺寸也会相应地变小。但由于该弹臂36的弹性部362与该卡设部34与操作部
32相间隔,因而该弹性部362比较容易变形,从而使该滑动键30的装配过程较为方便。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