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单元

申请号 CN201110274097.1 申请日 2011-09-09 公开(公告)号 CN102401128A 公开(公告)日 2012-04-04
申请人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发明人 藤川幸则; 伊藤英昭; 黑木匠;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转换单元,所述转换单元用来检测目标物体在第一方向上以及在 正交 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运动,所述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可运动体,其布置为随着目标物体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一起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第一 基板 ,其设置有用来检测第一可运动体在第一方向上的 位置 的第一检测单元;第二可运动体,其布置为随着目标物体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一起在第二方向运动;以及第二基板,其设置有用来检测第二可运动体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的第二检测单元。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检测目标物体在第一方向上以及在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运动的转换单元,所述转换单元包括:
第一可运动体,其布置为随着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运动一起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
第一基板,其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可运动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的第一检测单元;
第二可运动体,其布置为随着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一起在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以及
第二基板,其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可运动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的第二检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换单元,还包括:
第一固定端子,其用于输出对应于所述第一可运动体的所述位置的信号,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第二固定端子,其用于输出对应于所述第二可运动体的所述位置的信号,所述第二固定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并排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转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可运动体和所述第二可运动体布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侧处,并且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布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该一个表面侧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第一固定接触点,所述第一可运动体能够以使得所述第一可运动体和所述第一固定接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随着所述第一可运动体的所述位置而改变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接触点;并且
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并排布置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平面内的多个第二固定接触点,所述第二可运动体能够以使得所述第二可运动体和所述第二固定接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随着所述第二可运动体的所述位置而改变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二固定接触点。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的三个第一固定接触点,所述第一可运动体能够以使得所述第一可运动体和所述第一固定接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随着所述第一可运动体的位置而改变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接触点,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并排布置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平面内的两个固定接触点,所述第二可运动体能够以使得所述第二可运动体和所述第二固定接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随着所述第二可运动体的所述位置而改变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二固定接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转换单元,还包括:
第一固定端子,其用于输出对应于所述第一可运动体的所述位置的信号,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第二固定端子,其用于输出对应于所述第二可运动体的所述位置的信号,所述第二固定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并排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和所述第一固定接触点彼此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和所述第二固定接触点彼此一体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转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将所述第一固定接触点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模制构件,并且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固定接触点固定在一起的第二模制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换单元,还包括:
第一固定端子,其用于输出对应于所述第一可运动体的所述位置的信号,所述第一固定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
第二固定端子,其用于输出对应于所述第二可运动体的所述位置的信号,所述第二固定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并排布置,以及模制构件,所述模制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子一体地模制以将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固定在一起。

说明书全文

转换单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换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检测目标物体在两个相互正交方向上的运动的转换单元是常规地可用的。转换单元用来检测例如机动车辆变速杆的运动(或位置)。这种类型的转换单元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9-196153中公开。
[0003] 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杆如图17中所示沿着第一、第二和第三换档路线L1、L2和L3运动。第一换档路线L1用于具有P、R、N和D档的自动模式(AT模式)中。第二换档路线L2连接至D档。第二换档路线L2形成为直线形状以在垂直于第一换档路线L1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用来转换自动换档模式和手动换档模式(MT模式),这称为模式转换操作。
[0004] 第三换档路线L3设置有在第三换档路线L3一端处的+档、连接至第二换档路线L2的S档以及位于第三换档路线L3另一端处的-档。第三换档路线L3形成为直线形状以在大致垂直于第二换档路线L2的方向上延伸。
[0005] 如果变速杆沿着第二换档路线L2从第一换档路线L1的D档运动至第三换档路线L3的S档,AT模式转换为MT模式。升档通过沿着第三换档路线L3将变速杆从S档运动至+档(通过向上运动变速杆)来执行。降档通过将变速杆从S档运动至-档(通过向下运动变速杆)来实施。如果外在升档或降档之后从变速杆移除,则变速杆自动地返回至S档(空档位置)。
[0006] 如图18中所示,转换单元包括用来检测变速杆在S档和D档之间的运动的第一转换器SW1以及用来检测变速杆从S档运动至+档和-档的第二和第三转换器SW2和SW3。
[0007] 换言之,转换单元包括三个转换器,即,第一、第二和第三转换器SW1、SW2和SW3。转换器SW1、SW2和SW3存储于三个外壳101、102和103内,每个外壳中一个转换器。外壳
101、102和103容纳于壳体H中。
[0008] 如能在图19中看到,端子单元104布置于转换单元的壳体H内。端子单元104包括三个端子104a。从三个转换器SW1、SW2和SW3引出的引线(未示出)通过焊接或其他结合方法连接至端子104a。
[0009] 上述常规转换单元设置有用来检测三种操作——即模式转换操作、升档操作和降档操作——的转换器SW1、SW2和SW3。这带来了零件数目变得更大并且转换单元的尺寸变得较大的问题。
[0010] 而且,三个转换器SW1、SW2和SW3存储于容纳于壳体H中的各个外壳101、102和103内。这导致壳体H的尺寸变得较大的问题。
[0011] 另外,引线需要连接至相应的转换器SW1、SW2和SW3并且还需要焊接至布置于壳体H中的端子单元104的相应端子1004a。这也引起零件数目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2] 鉴于上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尺寸较小的转换单元。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来检测目标物体在第一方向上以及在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运动的转换单元。所述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可运动体,其布置为随着目标物体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一起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第一基板,其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可运动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的第一检测单元;第二可运动体,其布置为随着目标物体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一起在第二方向运动;以及第二基板,其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二可运动体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的第二检测单元。
[0014] 该转换单元还可包括:第一固定端子,其用于输出相应于第一可运动体的位置的信号,第一固定端子连接至第一检测单元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固定端子,其用于输出相应于第二可运动体的位置的信号,第二固定端子连接至第二检测单元并且相对于第一固定端子并排布置。
[0015] 第一可运动体和第二可运动体可布置于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侧处,并且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可布置于第一基板的一个表面侧处。
[0016] 第一检测单元可包括多个沿着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固定接触点,第一可运动体能够以使得第一可运动体和第一固定接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随着第一可运动体的位置而改变的方式连接至第一固定接触点;第二连接单元包括多个并排布置于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平面内的第二固定接触点,第二可运动体能够以使得第二可运动体和第二固定接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随着第二可运动体的位置而改变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固定接触点。
[0017] 第一检测单元可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的三个第一固定接触点,第一可运动体能够以使得第一可运动体和第一固定接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随着第一可运动体的位置而改变的方式连接至第一固定接触点,第二连接单元包括两个并排布置于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平面内的第二固定接触点,第二可运动体能够以使得第二可运动体和第二固定接触点之间的连接状态随着第二可运动体的位置而改变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固定接触点。
[0018] 该转换单元还可包括:第一固定端子,其用于输出相应于第一可运动体的位置的信号,第一固定端子连接至第一检测单元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固定端子,其用于输出相应于第二可运动体的位置的信号,第二固定端子连接至第二检测单元并且相对于第一固定端子并排布置,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一固定接触点彼此一体地形成,第二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接触点彼此一体地形成。
[0019] 第一检测单元可包括将第一固定接触点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模制构件,第一固定接触点包括于第一检测单元内,第二检测单元包括用来将第二固定接触点固定在一起的第二模制构件,第二固定接触点包括于第二检测单元内。
[0020] 该转换单元还可包括:第一固定端子,其用来输出相应于第一可运动体的位置的信号,第一固定端子连接至第一检测单元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固定端子,其用来输出相应于第二可运动体的位置的信号,第二固定端子连接至第二检测单元并且相对于第一固定端子并排布置,以及与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一体地模制以将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固定在一起的模制构件。
[0021] 利用本发明,能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尺寸较小的转换单元。附图说明
[0022] 本发明的目标和特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明显,其中:
[0023]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转换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0024] 图2A、2B和2C是示出转换单元中使用的可运动体的示意图;
[0025] 图3A和3B是示出转换单元中使用的另一个可运动体的示意图;
[0026] 图4A和4B是示出转换单元中使用的固定端子区的示意图;
[0027] 图5是转换单元中使用的固定端子区块的立体图;
[0028] 图6是转换单元的立体图;
[0029] 图7是示出转换单元中使用的壳体的正视图;
[0030] 图8是示出转换单元的壳体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31] 图9是转换单元的示意图;
[0032] 图10是示出转换单元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0033] 图11是转换单元的示意图;
[0034] 图12是转换单元的背面立体图;
[0035] 图13A和13B是示出转换单元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36] 图14是示出转换单元中使用的可运动体的背面立体图;
[0037] 图15是示出转换单元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38] 图16是示出转换单元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0039] 图17是示出机动车辆的换档模式的图表;
[0040] 图18是示出常规转换单元的立体图;并且
[0041] 图19是常规转换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现在将参照构成本发明一部分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0043] 将参照图1至16对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转换单元进行描述。在以下的描述中,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将基于图1中所示的方向定义。前后方向正交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
[0044] 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用来检测例如机动车辆中的变速杆(目标物体)的运动(或位置)。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杆正好与图17中所示的常规变速杆一样地沿着第一、第二和第三换档路线L1、L1和L3运动。
[0045] 第一换档路线L1用于具有P、R、N和D档的自动模式(AT模式)。第二换档路线L2连接至D档。第二换档路线L2形成为直线形状以在正交于第一换档线路L1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用于转换自动换档模式和手动换档模式(MT模式),这称为模式转换操作。
[0046] 第三换档路线L3设置有在第三换档路线L3一端处的+档、连接至第二换档路线L2的S档以及在第三换档路线L3另一端处的-档。第三换档路线L3形成为直线形状以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二换档路线L2的方向上延伸。
[0047] 如果变速杆沿着第二换档路线L2从第一换档路线L1的D档运动至第三换档路线L3的S档,AT模式转换为MT模式。升档通过沿着第三换档路线L3将变速杆从S档运动至+档(通过向上运动变速杆)来执行。降档通过将变速杆从S档运动至-档(通过向下运动变速杆)来实施。在以下的描述中,升档操作和降档操作将统称为换档操作。
[0048] 如果外力在升档或降档之后从变速杆移除,则变速杆自动地返回S档(空档位置)。
[0049] 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设计为检测沿着两个相互正交的换档路线(第一换档路线L1和第二换档路线L2)运动的变速杆的操作(运动)。
[0050] 现在将对根据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的构造进行描述。
[0051]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和第二可运动体21和31、固定端子区块BK以及用于存储可运动体21和31以及固定端子区块BK的外壳1。可运动体21与第三换档路线L3中的换档操作一致地运动。可运动体31与第二换档路线L2中的模式转换操作一致地运动。
[0052] 如图2A、2B和2C所示,可运动体21包括基部211、由盘簧形成并且布置于基部211内的复位弹簧212、从基部211的下表面延伸的可运动端子台213以及固定至可运动端子台213的可运动接触构件22。图2B是可运动体21的后视图。
[0053] 基部211具有形成于其前和后表面上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槽部分211a和211b。因而,基部211形成为大致H状横截面。基部211包括一对形成于基部211上表面上的大致L状壁部分211c。两个壁部分211c在左右方向上以它们之间留有指定间隙的方式彼此相对。
[0054] 基部211还包括形成于其背面的大致中心处的大致矩形凹陷部分211d。复位弹簧212在压缩状态下保持于凹陷部分211d中以使得复位弹簧212的扩展/收缩方向在左右方向上。
[0055] 可运动端子台213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平行六面体基部部分213a以及从基部部分213a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心区域向上延伸并且接合至基部211的下表面的大致中心区域的连接件213b。因而,可运动端子台213形成为大致T状形状。可运动端子台213还包括从基部213a的前表面的大致中心区域突出的大致圆柱形填缝突起213c。
[0056] 如能在图2A中看到的,可运动接触构件22通过将条状金属板的纵向相反两端部弯曲大约180度来形成。可运动接触构件22包括矩形板状基板22a以及通过弯曲基板22a的纵向相反两端部形成的弯曲件22b。
[0057] 基板22a具有形成于其大致中心区域中的插孔22c。可运动端子台213的填缝突起213c插入插孔22c内并且经受热填缝,由此可运动接触构件22固定至可运动端子台213。
[0058] 弯曲件22b通过被弯曲并且被赋予弹力而形成。弯曲件22中的每一个具有通过在左右方向上切除弯曲件22的顶端部分而形成的切口22e。因此,一对平行的接触件22f形成于每个弯曲件22b的顶端部分中,并且切口22e介于一对平行的接触件22f之间。接触件22f的顶端部分在其厚度方向上凸出以形成具有大致三形横截面的凸出部分22g。这增大了接触件22f的厚度方向弹性。在可运动接触构件22中,弯曲件22b相对于通过热填缝固定至可运动端子台213的基板22a弯曲大致180度。因此,在接触件22f的凸出部分22g与稍后描述的固定接触部分24a相接触时,力沿将基板22a压靠可运动端子台213的方向上施加于基板22a上。因此,力在与可运动接触构件22从可运动端子台213的填缝突起
213c移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作用在可运动接触构件22上。这使得能防止可运动接触构件22从可运动端子台213脱离。
[0059] 回到图3A和3B,可运动体31包括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本体部分311、从本体部分311的前表面突出的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操作部分312以及固定至本体部分311的可运动接触构件32。
[0060] 本体部分311具有形成于其上表面上的大致矩形凹陷部分311a。可运动接触构件32保持于凹陷部分311a内。本体部分311还具有一对形成于其左右侧面上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滑槽311b。本体部分311包括形成于其背面的大致中心区域中的大致圆柱形突起
311c。突起311c具有倾斜部分311d,所述倾斜部分311d的直径从所述倾斜部分311d的顶端部分朝着所述倾斜部分311d的底端部分逐渐增大。
[0061] 操作部分312形成为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以具有小于本体部分311厚度的厚度。操作部分312的前端部分倒圆为圆形。操作部分312与本体部分311一体地形成。
[0062] 可运动接触构件32包括矩形板状基板321和从基板321的一个端部边缘在一个端部方向上延伸并且然后弯曲180°的一对弯曲件322。因而,可运动接触构件32形成为大致Y状形状。可运动接触构件32在其弯曲件322面向后的情况下布置于凹陷部分311a内。
[0063] 如图3A中所示,基板321具有两个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插孔321a。从凹陷部分311a的底面突出的两个大致圆柱形填缝突起311e插入插孔321a并且经受热填缝,由此可运动接触构件32固定至可运动体31。
[0064] 弯曲件322被赋予弹性并且形成为大致C状形状。切口322b形成于弯曲件322的顶端部分中以在弯曲件322的延伸方向上延伸。因此,一对平行的接触件322c形成于每个弯曲件322的顶端部分中,并且切口322b介于平行的接触件322c之间。在接触件322c的厚度方向上凸出的凸出部分322d形成于接触件322c的顶端部分中。在可运动接触构件32中,弯曲件322相对于通过热填缝固定至本体部分311的基板321弯曲大致180°。因此,在接触件322c的凸出部分322d与将稍后描述的固定接触部分341a接触时,力在使基板321压靠本体部分311的方向上施加于基板321上。因此,力在与可运动接触构件32从本体部分311的填缝突起311e移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作用在可运动接触构件32上。这使得能防止可运动接触构件32与本体部分311脱离。
[0065] 参照图4A和4B,固定端子区块BK包括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固定端子台23(第一基板)、定位于固定端子台23下面并且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固定端子台33(第二基板)、以及与固定端子台33一体地形成的端子保持体4(第三模制构件)。固定端子台23和可运动体21构成用来检测换档操作的换档检测转换器2。固定端子台33和可运动体31构成用来检测模式转换操作的模式转换转换器3。
[0066] 固定端子台23包括由树脂材料形成为矩形并且沿上下方向布置的模制板231(第一模制构件)、以及与模制板231一体地形成并且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三个固定接触端子24(24A、24B和24C)(第一检测单元)。
[0067] 如图4B中所示,模制板231具有形成于其背面的大致上半部区域中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布置的三个凹陷部分231a。插孔231b形成于模制板231的背面的左和右下部区域中。
[0068] 固定接触端子24包括形成于模制板231中的固定接触板241以及与固定接触板241一体地形成并且从模制板231的下表面的左边缘区域向外突出的固定端子242(第一固定端子)。
[0069] 参照图5,固定接触板241包括附连至模制板231的凹陷部分231a的底面的矩形板状固定接触部分241a以及从固定接触部分241a延伸穿过模制板231并且接合至固定端子242的延伸部分241b。三个固定接触端子24将按照从图5中的从左侧开始命名的顺序称为固定接触端子24A、24B和24C。如果不需要将固定接触端子24A、24B和24C彼此区分开,固定接触端子24A、24B和24C将统称为固定接触端子24。
[0070] 每个固定端子242包括从每个延伸部分241b的顶端向下延伸并且远离模制板231向外突出的连接部分242b以及从连接部分242b的顶端向后延伸的端子部分242a。因而,固定端子242形成为大致L状形状。就这一点而言,接合至固定接触端子24的三个固定端子242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布置。
[0071] 固定端子台33包括:相对于固定端子台23的形成方向(上下方向)在大致垂直方向(前后方向)上形成并且布置于固定端子台23的下部后侧处的大致矩形板状模制板331(第二模制构件);以及形成于模制板331的下表面上的一对固定接触端子34(第二检测单元)。
[0072] 模制板331由树脂材料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形状。
[0073] 固定接触端子34由金属材料制成。固定接触端子34中的每个包括布置于模制板331的下表面上的固定接触板341以及与固定接触板341一体地形成并且从模制板331的左表面向外突出的固定端子342(第二固定端子)。
[0074] 固定接触端子34的固定接触板341包括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形状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地布置于模制板331的下表面上的固定接触部分341a以及从固定接触部分341a延伸至左边并且接合至固定端子342的延伸部分341b。
[0075] 每个固定端子342包括从每个延伸部分341b的顶端延伸至左边并且远离模制板331向外突出的连接部分342b以及从连接部分342b的顶端向后延伸的端子部分342a。因而,固定端子342形成为大致L状形状。在接合至这两个固定接触端子34的这两个固定端子342中,连接部分342b在前后方向上并排布置。端子部分342a在端子部分242a的附近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布置。
[0076] 如图4A中所示,端子保持体4从模制板331的左端延伸至左边并且以与固定端子台33并排的关系布置于固定端子台23下面。端子保持体4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形状。如图4B中所示,端子保持体4的背面的上半部区域的厚度设置为大于其下半部区域的厚度,从而提供端子保持部分41。端子保持部分41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穿过端子保持部分41的固定端子242和342的端子部分242a和342a一体地形成。换言之,端子保持体4和固定端子台23和33通过同时模制彼此一体地形成。因此,固定端子区块BK通过同时模制形成为单个件。
[0077] 在端子保持体4中,从端子保持体4的下端向上延伸的两个切口4a以指定间隔在左右方向上形成。切口4a中的每个的内端形成为半圆形以使得下面提到的定位突起11h能装配至切口4a。
[0078] 参照图6,外壳1包括具有前开口的大致矩形盒状壳体11以及覆盖壳体11的前开口的壳盖12。
[0079] 如图7和8中所示,壳体11包括从背面11a竖直延伸并且互连左侧壁111和右侧壁112的分隔壁11b。壳体11的内部空间通过分隔壁11b在上下方向上等分以形成大致矩形的上部存储隔室11A和大致矩形的下部存储隔室11B。
[0080] 在存储隔室11A内,从壳体11的背面11a延伸的一对导向突起11e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布置。导向突起11e沿着左右方向形成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并且以指定间隔在左右方向上布置。
[0081] 参照图9和10,可运动体21存储于存储隔室11A内。壳体11的导向突起11e插入可运动体21的槽部分211b。复位弹簧212的左端和右端与导向突起11e接触。因此,可运动体21在存储隔室11A内布置为使得可运动体21能在左右方向上沿着导向突起11e运动。
[0082] 如图8和9中所示,可运动体21的可运动端子台213穿过形成于分隔壁11b的大致中心区域中的矩形切口11f伸入存储隔室11B。
[0083] 如能在图7和9中看到,从壳体11的背面11a延伸的一对大致圆柱形定位突起11g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布置于存储隔室11B内。在左定位突起11g下面,一对大致圆柱形定位突起11h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布置。
[0084] 再参考图11,固定端子区块BK存储于存储隔室11B内。定位突起11g插入固定端子区块BK的固定端子台23的插孔231b,从而将固定端子台23定位就位。定位突起11h装配至端子保持体4的切口4a,最终将端子保持体4定位就位。在壳体11内,端子保持体4和固定端子台33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布置。端子保持体4和固定端子台23在上下方向上并排布置。
[0085] 在存储于存储隔室11B内的固定端子台23中,固定端子台23的背面——在该固定端子台23的背面上,固定接触板241暴露——与可运动体21的可运动接触构件22相对。此时,形成于可运动接触构件22的弯曲件22b的顶端部分中的接触件22f的凸出部分22g开始与固定接触端子24B的固定接触部分241a接触。
[0086] 参照图12,大致矩形凹陷部分115形成于壳体11的背面的在前后方向上与端子保持体4相对的区域中。矩形插孔115b形成于凹陷部分115的底面115a上。由端子保持体4保持的固定端子242和342的端子部分242a和342a穿过插孔115b伸入凹陷部分115。
凹陷部分115以及伸入凹陷部分115内的固定端子242和342构成连接器插口C。从附图中未示出的控制单元比如ECU(发动机控制单元)延伸的信号线的插座插入并且连接至连接器插口C。在通过如稍后阐明的信号线检测到固定接触端子34之间的电连接时,控制单元将控制模式从AT模式转换至MT模式。当在MT模式下检测到固定接触端子24A和24B之间的电连接时,控制单元执行升档控制操作。当在MT模式下检测到固定接触端子24B和
24C之间的电连接时,控制单元执行降档控制操作。
[0087] 参照图13A,从壳体11的下表面向上突出的壁部分11d形成于存储隔室11B内。在左右方向上面向彼此的导向肋11j从壁部分11d以及壳体11的右侧表面112突出。导向肋11j沿着前后方向形成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
[0088] 大致圆柱形突起11K从壳体11的背面11a突出以在导向肋11j之间延伸。
[0089] 如图13B中所示,由盘簧形成的复位弹簧36的一个端部装配至突起11k。之后,如图14中所示,可运动体31的突起311c插入复位弹簧36的另一个端部。接着,如图15中所示,可运动体31装配于导向肋11j之间。导向肋11j插入形成于可运动体31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上的滑槽311b。因此,可运动体31以在前后方向上沿着导向肋11j运动的方式受到支撑
[0090] 返回参照图8,用于将转换单元固定至安装部分(未示出)的固定部分116从壳体11的上端突出。固定部分116形成为大致三角柱形状以在其从下端延伸至上端时具有向后逐渐增大的宽度。固定部分116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形成的大致矩形的接合孔116a。形成于附图中未示出的安装部分中的接合爪与接合孔116a相接合,由此转换单元能容易在一触式运动中附连至安装部分。
[0091] 如图6中所示,壳盖12包括顶板121、以与顶板121垂直的关系从顶板121的左上部边缘和右上部边缘延伸的一对接合爪122、以及布置于接合爪122下面以与顶板121垂直的关系延伸的一对接合爪123。
[0092] 顶板121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形状以覆盖壳体11的开口。顶板121具有以与可运动体31的操作部分312相对应的关系形成的插孔121a。操作部分312从插孔121a暴露至外部。
[0093] 矩形切口121b形成于顶板121的上端部分中。在顶板121附连至壳体11时,可运动体21的壁部分211c通过切口121b暴露至外部。
[0094] 如图10中所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导向突起121c形成于顶板121的背面的与壳体11的导向突起11e相对的区域中。导向突起121c插入形成于可运动体21的前表面上的槽部分211a。导向突起121c用来与插入形成于可运动体21的背面上的槽部分211b中的导向突起11e一起配合地引导可运动体21的左右运动。这使得可运动体21在左右方向上平稳地运动,从而增强可运动体21(或换档检测转换器2)的操作性。
[0095] 参照图12,接合爪122和123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形状。接合爪122和123的顶端部分向内弯曲以形成接合件(未示出)。
[0096] 导向槽113形成于壳体11的侧壁111和112中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类似地,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导向槽114在导向槽113下面形成于壳体11的侧壁111和112中。在左右方向上突出的接合突起113a和114a形成于导向槽113和114的前部区域中。
[0097] 在顶板121附连至壳体11时,接合爪122和123插入导向槽113和114,并且接合爪122和123的接合件122a和123a开始与接合突起113b和114b相接合。因此,壳盖12能与壳体11平稳地组合并且固定至壳体11。
[0098] 下面,将给出对如上面构造的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的操作的描述。
[0099] 如果变速杆初始地定位于第二换档路线L2中AT模式侧,则转换单元的模式转换转换器3和换档检测转换器2保持开启。换言之,在三个固定端子242之间以及两个固定端子342之间没有形成电连接。
[0100] 接着,如果变速杆沿着第二换档路线L2从第一换档路线L1的D档运动至第三换档路线L3的S档,可运动体31的操作部分312由变速杆直接地或间接地推动。作为响应,可运动体31在压缩复位弹簧36的同时向后运动,并且与固定端子台33相对。然后,可运动体31的可运动接触构件32的凸出部分322d开始与固定端子台33的固定接触板34相接触。就这一点而言,可运动接触构件32的弯曲件322的顶端部分分叉为两对接触件322c。这有助于在凸出部分322d与固定接触板板34接触时增大接触可靠性。而且,在接触件322c与固定接触板34相接触的区域中形成凸出部分322d有助于增大接触件322c的弹性并且进一步增强接触可靠性。
[0101] 固定接触端子34通过可运动接触构件32彼此电连接。固定接触端子34之间的电连接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检测,发动机控制单元又执行用于将AT模式转换为MT模式的模式转换操作。
[0102] 在AT模式转换为MT模式时,随着变速杆的运动一起操作的操作构件(未示出)装配于可运动体21的壁部分211c之间,从而将变速杆保持处于第三换档路线L3的S档。
[0103] 在变速杆沿着第三换档路线L3上下移位时,操作构件推动壁部分211c并且引起可运动体21抵抗复位弹簧212的偏置力在左右方向上运动。更具体地,在变速杆沿着第三换档路线L3从S档运动至+档时(升档),操作构件将壁部分211c推动至左边。因而,可运动体21运动至左边。此时,固定至可运动体21的可运动端子台213上的可运动接触构件22随着可运动体21的运动一起运动至左边。可运动接触构件22的弯曲件22b滑动至固定端子台23的背面上的左边。弯曲件22b中的一个(左弯曲件)的凸出部分22g开始与固定接触端子24A相接触。因此,固定接触端子24A电连接至与另一个弯曲件22b(右弯曲件)的凸出部分22g相接触的固定接触端子24B。发动机控制单元检测固定接触端子24A和24B之间的电连接并且执行升档控制操作。
[0104] 之后,如果偏置力从变速杆移除,可运动体21由复位弹簧212的恢复力运动至右边并且自动地返回至大致中心位置(空档位置)。就这一点而言,可运动接触构件22的弯曲件22b的顶端部分被分叉为一对接触件22f。这在弯曲件22b与固定接触板24相接触时帮助增加接触可靠性。而且,在接触件22f与固定接触板24相接触的区域中形成凸出部分22g有助于增大接触件22f的弹性并且进一步增强接触可靠性。
[0105] 在变速杆沿着第三换档路线L3从S档运动至-档(降档)时,与上述的升档操作相反,操作构件将壁部分211c推动至右边。因而,可运动体21运动至右边。此时,固定至可运动体21的可运动端子台213上的可运动接触构件22随着可运动体21的运动一起运动至右边。可运动接触构件22的弯曲件22b滑动至固定端子台23的背面上的右边。弯曲件22b中的一个(右弯曲件)的凸出部分22g开始与固定接触端子24C相接触。因此,固定接触端子24C电连接至与另一个弯曲件22b(左弯曲件)的凸出部分22g相接触的固定接触端子24B。发动机控制单元检测固定接触端子24B和24C之间的电连接并且执行降档控制操作。
[0106] 如果变速杆从MT模式侧运动至AT模式侧,则偏置力从操作部分312移除。因而,可运动体31由复位弹簧36的恢复力向前推动,并且弯曲件322运动远离固定接触板34。因此,固定端子342彼此电断开。在检测到电断开时,发动机控制单元将控制模式从MT模式转换至AT模式。
[0107] 在上述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中,升档操作和降档操作由单个转换器(换档检测转换器2)检测,并且AT模式和MT模式之间的模式转换操作由单个转换器(模式转换转换器3)检测。也就是说,三种操作能由两个转换器检测。因此,与具有对应于三种操作的三个转换器的常规转换单元相比,用于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能减少零件的数目并且简化结构。这使得能减小转换单元的尺寸。
[0108] 在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中,能将换档检测转换器2和模式转换转换器3直接地附连至外壳1的内部,而无需将它们彼此独立地存储于外壳1内。这避免了基于转换器提供不同外壳的需要,这使得能进一步减少转换单元的零件的数目以及减小转换单元的尺寸。
[0109] 在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中,相应的转换器2和3的输出端子(固定端子242和342)形成为L状形状。相应的输出端子的顶端部分(端子部分242a和342a)在相同的方向上并排布置于壳体11的凹陷部分115内。顶端部分(端子部分242a和342a)和凹陷部分115构成插口连接器C。因此,无需如同图19中所示的常规转换单元中那样在壳体H内提供端子单元104并且信号线设置于端子104a与相应的转换器SW1、SW2和SW3之间并且焊接至端子104a以及相应的转换器SW1、SW2和SW3。因此,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能由于比如信号线的这种部件的省略而减少零件的数目并且能由于比如焊接之类工作的省略而减少制造步骤的数目。
[0110] 在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中,发动机控制单元和相应的转换器能通过仅将从控制单元比如发动机控制单元延伸的信号线的插头连接器连接至插口连接器C来容易地彼此连接。换言之,连接转换单元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任务能通过使用连接器来容易地执行。
[0111] 在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中,如图16中所示,固定端子台33和端子保持体4在左右方向上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固定端子台23的下端部分并排布置。固定端子台33设置于固定端子台23的后侧处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端子保持体4设置为以与固定端子台23平行的关系(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可运动体21以与固定端子台23的背面相对的关系布置。因此,在上下方向上与可运动体21邻接并且在左右方向上与固定端子台33邻接的空间E形成于端子保持体4的后侧处。在空间E内,相应的固定端子242和342在相同的方向上(前后方向)延伸以形成插口连接器C。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转换单元中,前后方向上的厚度能通过在空间E中形成插口连接器C来减小。这使得能减小转换单元的尺寸。
[0112] 虽然已经参照实施例示出并且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发明如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下可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