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动触点

申请号 CN200810145010.9 申请日 2008-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1359538A 公开(公告)日 2009-02-04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野义郎;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可动触点,其具有中央向上方突出形成的拱状部和在该拱状部上距离中心 位置 等间隔的位置上向下方突出形成的至少三个突起。上述突起是向下方突出的四 角 锥形状,其 顶点 部形成为球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动触点,其具有由弹性薄板金属构成且中央向上方突出形成的拱状部和在该拱状部中距中心位置等间隔的位置上向下方突出形成的至少三个突起,其中,所述突起为向下方突出的四锥形状,其顶点部形成为球面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动触点,其中,四角锥形状的所述突起的 底部由长方形构成,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拱状部的径向平行吻 合,并且所述突起的顶点部的位置设定于在配置有该四角锥形状的位置的 范围内沿所述径向从所述拱状部的所述中心位置向外侧偏移的位置上。

说明书全文

可动触点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移动电话等各种电子设备中使用的按压型 开关的可动触点。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移动电话为首的移动体通信设备等电子设备的小型薄型化 的进展显著,特别是在其操作部等上使用薄型结构的按压型开关备受欢 迎。并且,构成该按压型开关时,多采用所谓的将可动触点保持在片部件 上而构成的可动触点体,并且在该可动触点体中也要求维持高感触•高寿 命的部件。
参照图7和图8如下说明使用这样以往的可动触点体的结构的开关。 图7是搭载以往的可动触点体而构成的按压型开关的剖面图,图8是 其分解立体图。
图7和图8中,可动触点1由弹性金属薄板构成的外形为圆形,并且 中央向上方突出为拱状而形成。另外,片部件5由下面形成有粘接剂的PET 等材料形成,粘接在相邻的隔离部件10上。
多个可动触点1分别配置在隔离部件10的贯通孔11内,通过片部件 5的下面的粘接剂将它们各自的上面粘接保持。另外,片部件5通过其下 面的粘接剂也粘接在隔离部件10的上面,通过这些部件构成可动触点体 15。另外,这样的结构被采用:作为可动触点l在拱状部的中央位置7上 以120°节距形成朝向下方的其大小为小径的半球状突出的突起3。
并且,可动触点体15配置使用在配线基板25上,该配线基板25具 有在与各可动触点1的配设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成一对配置的固定触点 20、 21。通过这样的配置状态,构成图7所示的薄型结构的按压型开关。 即,作为该按压型开关在可动触点1中包含突起3的下端部的中央位置7 的下面与固定触点20之间隔开间隔而相对配置。并且,作为按压型开关
形成为如下的结构:可动触点1的外周下端搭载配置在形成为环状的固定 触点21之上。
可动触点体15中按压型开关纵横阵列状并列构成。这时单体的按压
型开关当从片部件5之上向可动触点1的中央部施加压下的时则一边伴 随着节度一边使其中央部翻转动作,三个突起3的下端部接触配线基板25 上的对应的位置的固定触点20。由此,经由可动触点1将固定触点20和 固定触点21之间导通,从而形成开关ON的状态。
并且,解除该压下力时,则按压型开关中,可动触点l在自身的弹性 恢复力下自行复位到原来向上方突出的拱状,从而三个突起3从中央的固 定触点20离开,返回到图7所示的开关OFF的状态。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相关的在先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可知特开2004 — 139997号公报
但是,上述以往的可动触点体15使用的可动触点1其动作时相对于 固定触点20通过三个突起3以三点接触,并且,该突起3的各自的形状 形成朝向下方突出的半球状的结构,所以接触稳定性高,所以曾是理想的。 但是,形成该可动触点1的各自的突起3时,不得不通过与其对应的前端 为细径的、整体的形状形成半球状的冲模来加工形成。因此,为了通过这 样的前端细径的冲模形成可动触点1,对于具有细径的前端的冲模的耐久 性差,需要高频度更换冲模,加工生产可动触点1时的生产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以如下形状构成的
可动触点:在动作时能够确保稳定的接触状态,并且为了提高生产性在加 工形成时使用的冲模的耐久性也提高,由此能够降低其更换频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
本发明的可动触点具有由弹性薄板金属构成且中央向上方突出形成 的拱状部和在该拱状部中距中心位置等间隔的位置上向下方突出形成的 至少三个突起,所述突起为向下方突出的四锥形状,其顶点部形成为球 面状。采用这样的本发明的可动触点,则在动作时能够确保三点以上的稳 定的接触状态,并且形成突起用的冲模也能够通过四角锥的部件加工形成
其前端部。因此,能够较大获得冲模的前端部的壁厚,作为冲模也提高其 耐久性,所以能够降低更换频度。另外,作为可动触点也能够采用拱状部 和突起的接连部分平滑的曲面状态的结构,该接连部分的应力集中能够减 少。而且,作为可动触点比以往的半球形状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稳定地确 保突起高度,所以能够进一步确保稳定的接触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可动触点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可动触点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可动触点的作为要部的突起的从下面侧
看到的放大俯视图。
图4是形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可动触点时用的冲模的侧视图。 图5是形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可动触点时用的冲模的仰视图。 图6是搭载了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体而构
成的按压型开关的剖面图。
图7是搭载以往的可动触点体而构成的按压型开关的剖面图。
图8是搭载以往的可动触点体而构成的按压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的附图中,为了 便于理解将结构分别放大表示。另外,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其说明省略。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可动触点的剖面图,图2是该可动触点 体的仰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可动触点的作为要部的突起的 从下面侧看到的放大俯视图,图4是形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可动触点 时用的冲模的侧视图,图5是该冲模的仰视图。
图1和图2中,可动触点体30由弹性薄板金属构成,其具有外形从 上面和下面看为圆形,中央形成为向上方突出的拱形状的拱状部31。并且, 在该拱状部31的中央位置32上以120°节距配置形成大致四角锥形状向
下方突出的突起35。
该三个突起35以相同形状配置在距离可动触点30的中心位置33等 距离的位置上,其四角锥形状的底部36如图2和图3所示形成为长方形 的形状。而且,该长方形的长度方向36a与可动触点30的径向37平行吻 合设置。并且,其四角锥形状的顶点部35a的位置设定于在配置有四角锥 形状的位置的范围内向径向37的外侧偏移的位置上。而且,其顶点部35a 形成为以球面状相连形成的形状。
用于形成该突起35的冲模40如图4和图5所示,前端部41为与突 起35的形状对应的四角锥形状,而且其顶点部42形成为由与底部43平 行的平坦面构成的形状。另外,四角锥形状的倾斜面44由平面形成,所 以能够将冲模40的前端部41形成为高精度,并且,也容易将顶点部42 设定在从四角锥形状的中心偏移的位置上。
这样使顶点部42偏移,则作为冲模40的前端部41也能够使其裙部 分的壁厚比以往常见的形成为半球状的突起时的冲模形成得大。因此,冲 模40的耐久性提高,其更换频度减少,能够实现生产性的提高。另外, 在冲模40的前端部41上的顶点部42上设置平坦面,从而可动触点30的 突起35的顶点部35a自然加工形成为以球面状相连的形状。
另外,作为可动触点30也能够形成为拱状部31和突起35的接连部 分为平滑的曲面状态的结构,其接连部分的应力集中也能够得以减少。而 且,作为可动触点30能够容易比以往的半球状的结构稳定确保突起高度, 所以能够进一步确保稳定的接触状态。
这样加工的可动触点30在构成各种按压型开关时使用。例如,虽图 示省略,不过可列举在开关盒内收容该可动触点30并通过操作体等按压 可动触点30而进行开关动作的实施方式,或者与以往相同地使可动触点 30的拱状部31保持在片部件5上的实施方式。
在此,参照图6的剖面图简单说明将可动触点30的拱状部31保持在 片部件5上的实施方式。另外,图6和以下的说明中,与以往相同的结构 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可动触点30其上面通过除在片部件5的下面配置有突 起35的位置外而图案形成的粘接剂45来粘接保持在片部件5上。并且,
本实施方式1的可动触点30仅通过上述的部件作为可动触点体50形成。 并且,可动触点体50配置在具有对应的固定触点20、 21的配线基板 25上,通过片部件5下面的碰到可动触点体30的周围位置上的粘接剂45 粘接在配线基板25上,由此作为薄型结构的按压型开关而构成。
该开关的动作中,当从片部件5之上按压可动触点30的中央部,则 该中央部反转动作,三个突起35以三个位置与和中央部对峙的固定触点 20接触。由此,形成将搭载可动触点30的外周下端的固定触点21和中央 的固定触点20之间经由可动触点30导通的开关ON状态。另一方面,当 解除该按压力时,可动触点30自行复位原来的形状,返回图6所示的开 关OFF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1的可动触点30中也是在中央部进行翻转动作 时,与以往一样地形成为球面状的突起35的顶点部35a能够在三个位置 上接触固定触点20的结构,所以接触稳定性优良。
而且,本实施方式1的可动触点30中,各突起35如上述那样以大致 四角锥形状向下方突出形成。这样的结构中,各突起35在比以往的半球 状突起大的形成区域中形成,也能够稳定容易确保必要的突起35的高度。 与此同时,突起35和其周围的拱状部31的接连部分能够形成平滑的曲面 状态,在该部分的应力集中少这一点上比以往的结构有利。
另外,突起35的顶点部35a的位置设定于在配置其四角锥形状的位 置的范围内沿着径向37从拱状部31的中心位置33向外侧偏移的位置上。 这样,能够使四角锥形状的中央侧的倾斜面44的角度相对于固定触点20 的表面20a小。因此,可动触点30的中央侧部分的变形自由度变大,也 具有能够得到良好的动作触感的优点。
另外,如上所述,作为突起35的个数,如在本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 例子那样优选三个,但是也可以设计为该数目以上,另外,可动触点30 的外形不限定于圆形,例如也可以是椭圆形状等。
另外,四角锥形状的底部的形状不限于长方形,只要是四边形即可。
本发明的可动触点具有在动作时能够确保稳定的接触状态,并且也能 够提高加工形成时使用的冲模的耐久性,能够以更好的生产性进行制造这 样的有利效果,构成按压型开关等的要部而用于各种电子设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