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操作定时器

申请号 CN97113123.6 申请日 1997-05-26 公开(公告)号 CN1170218A 公开(公告)日 1998-01-14
申请人 埃莫森电器公司; 发明人 罗伯特·F·韦弗; 亨利·E·伯金; 丹尼尔·K·阿莫内特;
摘要 一种装置 定时器 具有便于自动化装配或人工装配的特点。定时器壳体 基座 从两个方向接纳定时器零件,定时器中的 马 达与运行驱动 凸轮 的 齿轮 系接合。驱动凸轮将运动传送至凸轮组,凸轮组与定时器闸刀 开关 接合。定时器也具有无噪声人工推进的特点,以便在没有任何噪声条件下使操作者选择各种定时器程序,并可为定时器操作员提供一种触觉。
权利要求

1、一种凸轮操作定时器,包括:
(a)壳体,它具有带基座平台、第一敞口侧、第二敞口侧、以及安置在基 座平台上并朝向第一敞口侧以接纳定时器零件的基座构件的基座;
(b)定时器零件,它们安装在壳体基座内的大致垂直于基座平台的轴上, 其包括:
(1)由基座构件接纳的凸轮组驱动件;
(2)通过由基座构件接纳的齿轮系与凸轮组驱动件连接的达;和
(3)安装于轴上、至少具有三个程序刀片的凸轮组,它由基座构件接纳 并且由凸轮组驱动件驱动旋转;
(c)由基座接纳安装在大致垂直于基座平台的第一侧盖,它具有朝向基座 构件、用于接纳定时器零件并将第一敞口侧封闭的第一侧盖构件;以及
(d)包含闸刀开关的第二侧盖,闸刀开关由基座接纳,在大致平行于基座 平台的轴上,将闸刀开关安置得与凸轮组有工作关系,并且封闭第二敞口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操作定时器,其中单一直轴装配是用自动 拾放机进行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操作定时器,其中马达具有由马达端子连 接器接纳的马达端子,使马达与闸刀开关以电气方式连接,马达端子连接器 通过闸刀开关安装在大致平行于基座平台的轴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轮操作定时器,其中马达端子具有马达端子 导轨,该导轨在马达端子线开关端头接合第一马达连接器和第二马达连接器 以前接合闸刀开关马达连接器导轨,用以将马达端子线开关端头引导入第 一、二马达连接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凸轮操作定时器,其中马达端子安装在线圈架 筒上,线圈架筒与场极电极接合,以支承马达端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操作定时器,其中凸轮操作定时器被绝缘, 因而无需将其接地。
7、一种装配凸轮操作定时器的方法,包括的步骤如下:
(a)提供壳体,壳体具有:
(1)基座,它带有基座平台、第一敞口侧、第二敞口侧、以及安置在基 座平台上并朝向第一敞口侧的基座构件,用以沿垂直于基座平台的轴线方向 和沿平行于基座平台的轴线方向接纳定时器零件;
(2)第一侧盖,用以封闭带朝向基座构件的第一侧盖构件的基座第一敞 口侧;以及
(3)第二侧盖,用以封闭基座第二敞口侧;
(b)沿垂直于基座平台的轴线方向通过第一敞口侧安装第一组定时器零 件;
(c)沿垂直于基座平台的轴线方向将第一侧盖连接在基座第一敞口侧 上,并使第一组定时器零件与第一侧盖构件接合,从而使第一组定时器零件 固紧定位;以及
(d)将第二组定时器零件安装入第二侧盖,并将第二侧盖连接在平行于基 座平台的轴上的壳体基座的第二敞口侧上。
8、一种凸轮操作定时器安装机构,包括:
(a)装置仪表板,具有控制轴孔和位于预定位置的安装槽;
(b)壳体,带有从壳体延伸的控制轴;
(c)安置于壳体上的安装突起,它在单一直轴上以可滑动方式与安装槽之 一接合,从而将凸轮操作定时器安装在装置仪表板中,控制轴穿过控制轴孔 延伸;以及
(d)安置在壳体上的紧突起,它与单一直轴上的安装槽之一连接,用以 将凸轮操作定时器锁定在装置仪表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凸轮操作定时器安装机构,其中将凸轮操作定 时器沿单一直轴方向滑动约0.125-0.375英寸(0.318-0.953cm),以便将凸 轮操作定时器安装并锁定在装置仪表板上。
10、一种将凸轮操作定时器安装入装置仪表板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a)将具有安装突起、锁紧突起和控制轴的凸轮操作定时器沿垂直于装置 仪表板的单一直轴插到具有安装槽和控制轴孔的装置仪表板,因此使安装突 起和锁紧突起均进入安装槽,并使控制轴穿过控制轴孔延伸;
(b)使凸轮操作定时器沿平行于装置仪表板的单一直轴滑动,因此使安装 突起和锁紧突起与安装槽接合;以及
(c)当锁紧突起与装置仪表板连接时,将凸轮操作定时器锁定在该装置仪 表板上,以防止凸轮操作定时器沿反向单一直轴滑动脱移。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凸轮操作定时器安装机构,其中凸轮操作定时器 在平行于装置仪表板的单一直轴上滑动约0.125-0.375英寸(0.318- 0.953cm),以便将凸轮操作定时器安装并锁定在装置仪表板中。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由凸轮操作的电气线路连接器和断路器,尤其涉及凸轮操作 的装置定时器的一般结构及制造方法。

多年以来,凸轮控制的定时器已被用来控制如洗衣机、衣服烘干机及洗 碟机等各种装置的功能。在各种装置中使用的凸轮控制定时器根据预定的程 序运行来控制各装置的功能。能够由凸轮操作定时器控制的装置功能的实例 是:搅动,洗涤,旋转,干燥,洗涤剂分发,注入热,注入冷水及排水。

凸轮操作定时器通常有带控制轴的壳体,控制轴作为转轴,用于使可以 称作凸轮组的鼓形凸轮转动。凸轮组与由电动机驱动的驱动系统连接,从而 使凸轮组转动。凸轮组程序构形件或刀片带有控制信息以便操作闸刀开关。 当凸轮组转动时,凸轮刀片与根据凸轮刀片程序进行开合的开关接合。按钮 通常置于控制轴的端部,控制轴穿过装置操作者所用的装置控制仪表板延 伸,以便选择装置程序。

凸轮操作定时器是复杂的机-电装置,它具有在精密公差下相互操作的 许多机械零件。现有的凸轮操作定时器不能用大批量自动化设备来进行装配 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定时器设计方案要求由多个轴组装零件。与自动化装 配相比,人工组装如凸轮控制定时器这样的复杂装置会要求更多的时间,且 会产生更多的质量偏差。由于自动化装配应该比人工装配更快,更少质量偏 差,故自动化组装凸轮操作定时器是合乎期望的。

某些现有的凸轮操作定时器使用容纳定时器零件的金属壳体。金属壳体 一般由两片或更多片金属薄板紧固在一起,形成局部封闭的壳体。金属壳体 通常要求与装置电绝缘,而且还要求连接接地母线。此外,金属壳体不能减 缓由凸轮操作定时器的驱动件或凸轮从动件产生的卡嗒声,该局部被封闭的 壳体会使得例如尘土或纤维的污染物进入凸轮操作定时器,并妨碍电气接 触或其他机械零件。由于金属壳体一般是由两片或更多片金属构成,所以确 保组件相互的精密公差配合是困难的。一种金属壳体的实例公开在授予Riny 的美国专利US,4,228,690中。

一些现有的凸轮操作定时器为相对简单的用途如为致冷压缩机除 霜定时器而设计,它们采用容纳定时器零件的塑料壳体。用于采用小型凸轮 组的凸轮操作定时器的塑料壳体实例公开在授予SMOCK等人的美国专利 US,4,636,595中。用于不采用凸轮组而采用薄片凸轮的凸轮操作定时器的塑 料壳体实例公开于授予Daniell等人的美国专利US,4,760,219中。

凸轮操作定时器通常安装于其空间受固件很大限制的装置仪表板 中。接地母线通常从凸轮操作金属壳体接通到装置仪表板内。凸轮操作定时 器要求将紧固件与接地母线分开,对于此装置的制造者难以用自动化安装方 式将定时器装入该装置中。

为了正确运行,先前的凸轮操作定时器通过将定时器开关连接到电气分 析机构上,将电流导引到定时器达使轮系驱动凸轮组,并随即操作定时器 开关来进行检验,如果此定时器的电气特性与预定的规范相匹配,那么定时 器就通过了这种检验,并可以准备出售。在由马达和轮系驱动下凸轮组转一 圈所需时间,对一般定时器来说往往要一个多小时。这就意味着,检验先前 的凸轮操作定时器的时间也要一个多小时。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凸轮操作定时器,它有壳体,壳体中容纳 安装在有限数量的直轴上的零件,以便简化组装并允许在更大程度上进行自 动化组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凸轮操作定时器,其零件相互定位并安 装在一个具有整体模铸成形的安装座的壳体中,以便减少定时器零件安装中 的配合公差变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凸轮操作定时器壳体,壳体由与电气零件 电绝缘的材料制作,并封闭定时器的零件,以便防止污染,而且取消了接地 母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凸轮操作定时器,它允许装置制造者无需 单个的螺钉或螺母螺栓那样的紧固件和接地母线,就可将凸轮操作定时器 安装在该装置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定时器壳体构成一体的凸轮操作定时 器安装紧固件,以便使凸轮操作定时器无需单个的安装零件就能装入装置仪 表板上,并且可以使将凸轮操作定时器安装入装置控制仪表板的工作自动 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允许凸轮组在检验阶段跟随定时器的基本组件自 由转动,从而使定时器检验所需的时间大大缩减。

包括本发明上述目的凸轮操作定时器装置及方法组成如下。一壳体,它 具有基座,基座上带有第一敞开侧,第二敞开侧及元件,元件朝向第一敞开 侧,用以接纳凸轮操作定时器零件。一封闭第一敞开侧的盖,具有元件朝向 基座,用于接纳凸轮操作定时器零件。安装在壳体中的定时器零件有:安装 于基座元件的定时器驱动机构,连接定时器驱动机构的、并由基座元件安装 在垂直于基座的轴上的马达,以及安装在轴上、装有三个或更多个程序刀片, 由定时器驱动机构驱动而转动、且由基座上的元件安装在垂直于基座的轴上 的凸轮组。

图1a展示一种装置;

图1b展示装配的凸轮操作定时器;

图2展示壳体基座;

图3a是展示壳体基座的外部视图;

图3b是展示壳体基座的内部视图;

图4a是展示壳体基座上的第一侧盖外部视图;

图4b是展示壳体基座的第一侧盖内部视图;

图5a是展示壳体基座的第二侧盖外部视图;

图5b是展示壳体基座的第二侧盖内部视图;

图6是展示选择的定时器零件及壳体基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展示马达和齿轮系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展示凸轮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展示闸刀开关与第二侧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10展示组装了齿轮系的马达;

图11a是展示马达线圈架筒的正视图;

图11b是展示马达线圈架筒的侧视图;

图12展示输出齿轮和花键连接器;

图13a展示安装了控制轴的凸轮组;

图13b是展示凸轮组的端视图;

图14展示控制轴和离合器

图15a是展示闸刀开关和第二侧盖的侧视图;

图15b是展示闸刀开关和第二侧盖的另一侧视图;

图16是展示闸刀开关和第二侧盖的仰视图;

图17展示接合了马达端子的马达端子连接器;

图18a展示第二马达端子连接器;

图18b展示第一马达端子连接器;

图19展示壳体基座和凸轮操作定时器组装的框图

图20展示在安装于装置仪表安装板上以前的凸轮操作定时器;

图21展示在安装装置仪表安装板上以后的凸轮操作定时器。

参看图1b-21,凸轮操作定时器52连接用于制造设计(DFM)及用于装 配设计(DFA)的主零件。根据DFM和DFA设计的装置是其制造和装配过程 的第一步。制造设计包括考虑如何制造为减少制造时间、制造成本、浪费和 改善质量而设计的各零部件。如果其几何形状简单,零件数量尽可能少,紧 固件、保持器导轨轴承构成一体而不是制成单独零件,那么各零件一般就 能制作地较好。如果有圆、有大致恒定的厚度及有容易将其从模具中脱出 的斜角,塑料零件就能够制作地较好。用塑料制作零件比用金属制作零件允 许单个零件具有更大的复杂程度,由此能使零件减少。

用于装配设计(DFA)包括为了减少零件数量并使零件更易于组装而考虑 如何将各零件装配成一制品。DFA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零件设计得更易 于操纵和组装。一般说来,如果零件能组装在直轴上,只有少数几根装配轴, 零件定向使其或者平行或者垂直于装配轴,零件只能在正确的位置上被组 装,组装零件的安装区宽大,在组装过程中零件与其它零件接触的地方制成 圆角,以便更好地将零件导引到安装区,并且零件在水平和垂直平面内均是 对称的,以便使自动化组装机更好地夹持和定位零件,那么这类零件就更容 易操纵。在“机械设计和用于装配设计”[Penton Education Division,1100 Superior Avenue,Cleveland,Ohio 44114(1984)]中,已介绍了用于制造的设计和 装配的设计,该书被用作本申请的参考资料。

参看图1a-10,20和21,如洗衣机、衣服烘干机和洗碟机那样的装置 50经常使用一种凸轮操作定时器52,根据预定程序控制各种装置的功能。 凸轮操作定时器52一般安装在置于仪表板安装板51上的装置仪表板上,板 51上有控制轴孔及安装槽。凸轮操作定时器52包括壳体54及定时器零件 56。定时器零件56中有马达58,齿轮系60,凸轮组62,凸轮组驱动件64, 闸刀开关66,主开关68,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以及子区间开关72。对于 壳体54及零件56更详细地介绍如下。

壳体54有基座74,壳体第一侧盖76及第二侧盖78。基座74具有第 一敞开侧80,第二敞开侧82,基座平台84,基座元件86,基座装配元件 88,基座密封缘90,基座第一侧盖紧固件92,基座第二侧盖紧固件94, 基座插入导轨96及基座安装件98。第一侧盖76安装在壳体基座74的第一 敞开侧80上,第二侧盖安装在壳体基座74的第二敞开侧82上。基座平台 84上带有基座元件86,并为定位壳体54及定时器组件56提供一个基准面。 壳体54由如填充聚酯聚丁烯对酞酸盐(PBT)的无机玻璃类的热塑性塑料模注 成形。壳体基座74最好模注形成一单个塑料件,并带有向第一敞开侧80扩 张的约1.5°的脱模斜角。

基座元件86包括基座驱动元件100,基座马达元件130,基座凸轮组 元件140及基座主开关元件148。基座元件86朝向第一敞开侧80,用以接 纳定时器56,而且基座元件86大致垂直于基座平台84。基座元件86实现 多个下列功能中的一个功能:将定时器零件56安置于壳体中并将其保持在壳 体中,而且还为零件56的运动提供支承面。基座元件86减少了会使装配复 杂化、增加质量缺陷及产生累积公差问题的单独的紧固件、连接件及轴承的 需求。在第一敞开侧80最近处的表面上,基座元件86通常或者被倒圆角或 者具有锥度,以便为定时器零件56的组装提供较大的安装区,并且也为了减 少安装过程中零件56不准确放置的可能性。由于壳体基座74最好制成单个 塑料件,而且基座元件86与基座构成整体,组装偏差大大减少。使用模注成 形的基座元件86减少了用于凸轮操作定时器52的零件数目。

基座驱动零件100包括驱动凸轮安装座102,驱动凸轮孔104,驱动凸 轮孔操作标记106,驱动弹簧安装座108,子区间枢轴销110,辅助驱动爪 止档112,遮蔽杆枢轴销114,延迟弹簧支承柱116,延迟单向弹簧座118, 延迟摇杆枢轴销120及延迟轮安装座122。驱动凸轮安装座102的内径为凸 轮组驱动件64的转动提供轴承,驱动凸轮孔104允许由工作人员肉眼检查驱 动凸轮606,以确定凸轮组驱动件64是否转动。在基座74外侧的驱动凸轮 孔操作标记106,允许工作人员使凸轮组驱动运行与凸轮组的转动相关,为 了适当偏压凸轮组驱动件64,驱动弹簧安装座108将驱动弹簧612置于基座 平台84上方约0.040英寸(0.102cm)处。子区间枢轴销110为子区间开关72 提供转动轴。辅助驱动爪止挡112限制凸轮组驱动件64的运动,遮蔽杆枢轴 销114为凸轮组驱动零件提供枢轴。延迟弹簧支承柱116在壳体基座74上提 供定位位置,以连接凸轮组驱动零件。延迟单向弹簧座118提供有助于偏压 一凸轮组驱动零件的表面。延迟摇杆枢轴销120为凸轮组驱动件提供枢轴。 延迟轮安装座122为凸轮组零件的转动提供枢轴,延迟轮安装座122包括延 迟轮安装第一轴承124,延迟轮安装斜面126和延迟轮安装第二轴承128。 第一、二轴承124,128及延迟轮安装斜面126提供双支承面,以便与整个延 迟轮安装座122总斜角相比减少延迟轮安装第一、二轴承124,128的斜角。

基座马达零件130包括马达架132,马达座134,马达座肋136及基座 马达紧固件138。马达架132和马达座134相互协同作用,将马达58定位于 基座平台84上方约1.19英寸(3.03cm)处。马达座肋136垂直地定位凸轮组件 驱动零件。基座马达紧固件138被倒角,以提供大的安装区,使之更容易在 装配过程中与马达58对准,而且在安装马达58之后加热拉软马达紧固件 138,将马达58连接在壳体基座74上。

基座凸轮零件140包括控制轴安装座142,衬套孔144及凸轮组支承 146。控制轴安装座142的外径用作凸轮组62的转动轴承。孔144在组装凸 轮操作定时器52时允许插入凸轮组零件。凸轮组支承146支承凸轮组62, 并且具有倒角以减少凸轮支承146之间的摩擦,支承146将凸轮组62置于 基座平台84上方约0.360英寸(0.914cm)处。

基座主开关零件148包括摇杆提升器枢轴销150,摇杆提升器保持器 152,摇杆提升器轴承154,开关提升器偏置件156,开关提升器枢轴销158, 开关提升器保持器160,开关提升器轴承162,摇杆支承164,摇杆支架166 以及提升杆槽168。摇杆提升器枢轴销150和开关提升器枢轴销158定位主 开关零件于基座平台84上,并且为主开关零件提供枢轴。开关提升器偏置件 156将主开关零件定位在基座平台84上方约0.055英寸(0.140cm)处,以便为 子区间开关72提供间隙。摇杆提升器轴承154和开关提升器轴承162是基座 平台84的升高部分,它在主开关零件运动过程中提供减少摩擦的支承表面。 摇杆提升器保持器152和开关提升器保持器160呈钩形,且与基座平台84 构成整体,以便使主开关零件相对基座平台84保持正确对准。摇杆支承164 将主开关零件定位于平台84上方约0.865英寸(2.197cm)处,摇杆支架166为 主开关零件提供枢轴和支承面。提升杆槽168定位主开关零件,且为主开关 零件提供转轴和支承运动。

基座组件88是在组装凸轮操作定时器52过程中采用的组装安装座。基 座组件88是在壳体基座74上的一圆孔,该圆孔与例如集装架和自由装配工 具(未示出)一类的自动化装配设备配合。在凸轮操作定时器52组装过程中, 基座组件88有助于将壳体基座74定位,并保持在凸轮操作定时器52的自动 或人工装配用的一种装配集装器上。

基座密封缘90与第一侧盖76协同作用,以减少污染物进入基座74与 第一侧盖76之间的壳体54的机会。基座第一侧盖紧固件92与盖76协同作 用,而且被加热拉软将第一侧盖76连接到基座74。基座第二侧盖紧固件94 包括基座第二侧盖销170,基座凹板紧固件172和基座凹板斜面174,它们 与第二侧盖78协同作用将盖78连接在基座74上。基座插入导轨96对准并 引导电气连接件(未示出),使与闸刀开关66匹配,基座插入导轨96提高电 气连接件与闸刀开关66的对准程度,以便改善电气连接状况,减少损伤电气 连接件和闸刀开关66的可能性。

基座安装件98包括第一安装接头176,第二安装接头178,销支承 件180和螺纹安装件182。基座安装件98与第一侧盖76协同作用,将凸轮 操作定时器52连接到装置仪表板安装板51上。将第一、二安装接头176、 178倒圆角,使它们易于插入装置仪表板安装槽中。第二安装接头178包括 第二安装接头槽,该槽用于容纳仪表板安装板51的一部分,用以将基座最接 近第二安装接头槽的这部分紧固于该安装板上。锁销支承件180与第一侧盖 76协同作用,将凸轮操作定时器52锁定在安装板上。螺纹安装件182具有 螺纹(未示出),它作为附加机构将凸轮操作定时器52固紧于装置仪表板上。

第一侧盖76具有第一侧盖零件184,第一侧盖紧固件186,第一侧盖 唇缘188以及第一侧盖锁销190,零件184包括有凸轮组轴套孔192、凸轮 组轴套轴承194、盖安装凹口196、止动从动件槽198、马达零件盖204以 及主开关零件盖206。凸轮组轴套孔192允许凸轮组62部分地伸过第一侧盖 76。凸轮轴套轴承194为凸轮组62提供转动支承与推力支承。凸轮组轴套 孔192不进行倒角,以便增加凸轮组轴套轴承194的强度。盖安装凹口196 允许盖装置机械紧固件,例如螺栓(未示出)有间隙而不损伤凸轮操作定时器 52。止动从动件槽198有止动从动孔200和止动弹簧导向件202,止动从动 件槽198和止动弹簧导向件202为与凸轮组62啮合的定时器零件56的运动 提供一轴,并有助于对零件56进行夹持。

马达盖件204包括盖齿轮轴插口208,盖马达轴插口210,盖花键连接 器孔212以及盖齿轮系隔板214。盖齿轮轴插口208从第一侧盖76延伸出约 0.149英寸(0.378cm),并具有倒角约45°的导引部,以便增大将第一侧盖76 装配在基座74上的安装区域,盖马达轴插口210从盖76延伸出约0.433英 寸(1.100cm),并具有倒角约45°的导引部,以便增大将第一侧盖76装配在 基座74上的安装区域。盖齿轮系隔板214用作将齿轮系60的绝大部分在壳 体54中分隔开。

盖主开关零件206包括盖第一提升器导引部216,盖第二提升器导引部 218,盖提升器支承220以及盖摇杆保持器222。盖第一、二提升器导引部 216、218协同作用,有助于沿轴向对准主开关零件。提升器支承220为主 开关零件的平稳运动提供支承表面。盖摇杆保持件222与壳体基座摇杆支承 件164协同作用,在第一侧盖76被装入时将主开关零件紧固在壳体基座74 中。

第一侧盖紧固件186包括第一侧盖连接孔224,盖凹板紧固件226及盖 凹板斜面228。第一侧盖连接孔224容纳辅助基座第一侧盖紧固件92,以便 将盖76与基座74对准,并连接于基座74,连接孔224进行倒角,以便在盖 76连接于基座74时提供较大的安装区域。盖凹板紧固件226容纳来自闸刀 开关66的辅助紧固件。盖凹板斜面228提供较大的安装区域,并且使来自闸 刀开关66的辅助紧固件易于连接。使用塑料使第一侧盖76加热拉软装到基 座74,从而无需使用如铆钉和螺钉一类的单独的紧固件。第一侧盖唇缘188 环绕盖76的周边部分延伸,在盖76与基座74间建立密封。第一侧盖锁销 190与在装置仪表板安装板51上的转动紧固件接合,有助于将凸轮操作定时 器52紧固到装置仪表板中。基座锁销支承件180与锁销190协同作用,通过 限制其弯曲的方法来保护第一侧盖锁销190。

第二侧盖78包括板安装件230,插销连接器232,第二侧盖紧固件234, 以及第二侧盖组装孔236。板安装件230与组装孔236协同作用,将闸刀开 关66连接在第二侧盖78上。板安装件230包括板支架238,板安装孔240, 以及板铆钉242。板支架238使闸刀开关66对准并稳定在第二侧盖78上。 然后将板铆钉240通过闸刀开关66和板安装孔240插入,以便把开关66紧 固到第二侧盖78中。插销连接器232有插销导引件244和斜表面246。插销 导引件244与电气插销(未示出)协同作用,使电气插销与开关66正确对准。 在电气插销安装在开关66上时,倾斜表面246与电气插销接合,将电气插销 锁定在第二侧盖78上。第二侧盖紧固件234包括第二侧盖连接孔248,第二 侧盖基座销250,以及第二侧盖斜面销252。紧固件234用于将盖78连接到 壳体基座74和第一侧盖76。连接孔248与基座第二侧盖销170接合,然后 将销170进行热拉软,为第二侧盖78对基座74的连接提供辅助装置。第二 侧盖安装孔236用作组装辅助装置,在将闸刀开关66连接时及在将第二侧盖 78连接于壳体基座74和第一侧盖76时用作组装辅助装置。

将所有定时器零件56均套入塑料定时器壳体54内的优点在于,凸轮操 作定时器52不需用接地母线就能与装置50电绝缘。电绝缘塑料壳体54的另 一优点是容易将整体塑料附件放入塑料壳体54中,它们被设计成与在装置控 制仪表板上的塑料附件协同作用,以使凸轮操作定时器52卡入装置50中, 而不是用另外的单个紧固件将其连接在装置50上。

参看图10和11,马达58包括场极电极254,定子杯256,线圈架258, 转子260和马达端子262。马达58通过齿轮系60将力矩传送至凸轮组驱动 件64。马达58是交流同步马达,在120V交流电50-60赫兹频率下运行, 产生转子转速为600RPM、在1.0R.P.M测量时的力矩为约100盎司一英寸 (0.072千克米)。由于马达58被壳体54包封而使马达双重绝缘,故不需要专 用于与马达58的单个壳体。马达58置于壳体54中层位置,齿轮系60置于 马达58上方,凸轮组驱动件置于马达下方。在装有闸刀开关66的第二侧盖 78连接到壳体54时,马达端子262可使马达58与开关66进行电气连接。

场极电极254有定子极264,转子腔266,场极电极轴承268,定子杯 槽270,齿轮轴孔272,场极电极接线板安装件274以及场极电极连接孔276。 场极电极定子极264由开缝的材料制作,并被弯曲形成转子腔266。通过将 转子腔材料弯曲定子极264,使定子极264弯曲朝向转子腔266,这可减少 在装配过程中转子260阻挡定子极的机会。场极电极轴承268是衬套轴承, 与场极电极254构成整体,它朝壳体基座平台84突伸,使得更容易安装齿轮 系零件。该无壳体的马达是允许采用场极电极轴承268的一个因素。

场极电极接线板安装件274有第一、二叉部278,280,它们与马达端 子262接合,使其对准端子262并支承端子262,场极电极接线板安装件274 相对场极电极254对准马达端子262。由于场极电极254连接到基座74,所 以马达端子262也相对基座74和第二开口侧82对准。场极电极接线板安装 件274在平行于壳体基座平台84的平面及在垂直于平台84的平面内支承马 达端子262。在第一、二叉部278,280之间有约为0.050英寸(0.127cm)的空 间,马达端子262与两叉部接合,使马达端子262加强,而且使在马达端子 262和连接第二侧盖78的闸刀开关66之间保持准确的对准角度。第一、二 叉部278,280的端部被制成锥度并与端子262接合,从而在装有闸刀开关 66的第二侧盖78安装到壳体54上时,基本防止了马达端子轴向移动。

场极电极连接孔276与基座马达紧固件138重合,使场极电极254在壳 体基座74中对准。基座马达紧固件138被拉软装入场极电极连接孔276,以 便将场极电极254固紧于壳体基座74,在经受约50.0磅(22.68Kg)拉离力的 情况下而不松脱。场极电极254有多种用途:它为将马达分组装配方式连接 到基座74提供了一种方法,它承载齿轮系60,它为齿轮系零件提供支承, 它还提供马达端子安装件。场极电极254由磁特性良好的低炭冲压成形。

定子杯256包括定子极282,转子轴孔284,线圈架终端口286以及定 子杯突起288,定子极282由转子腔266外侧的材料形成。线圈架终端口286 在定子杯256内为载有转子端子262的线圈架258提供一孔,以便通过定子 杯256延伸。插入之后,将定子杯突起288装入场极电极定子杯槽270,使 定子杯256固定到场极电极254。定子杯256由低炭钢冲压制作,其材料最 好与场极电极254的材料相同。

线圈架258包括线圈架缠绕突起290,线圈架反向缠绕柱292,线圈架 定子槽294及磁线296。线圈架卷绕突起290用来在磁线296被绕入线圈架 258时使线圈架258转动。线圈架反向缠绕柱用来使磁线296的卷绕方向反 向,突起290有一倒圆角的顶端,以便减少与卷绕产生干涉的可能性。线圈 架定子槽294使线圈架258与定子杯极264在线圈架258安装于定子杯内时, 在将定子杯向场极电极254拉软前对准。线圈架258最好由填充30%玻璃的 尼龙6/6制作。

磁线296通常是标准为43-48的线,在线圈架258上放有约10000 圈。磁线296有约5英寸长的7根丝线绞合在一起的端部,用以增加强度, 从而减少在磁线296连接于线圈架258与马达端子262时可能会出现的断 裂。线圈架258的卷绕在整个卷绕中可沿一个方向进行,也可以部分卷绕, 利用卷筒反向卷绕柱292使部分卷绕的卷绕方向反向。反向卷绕允许线圈架 的励磁水平用其他因素来平衡,如在使用大规格转子时的转子惯性及动力消 耗以及廉价线如40-50标准的线来平衡。调整马达励磁E的反向卷绕圈数 在以安箍数来测量时,用电流I和磁线圈数N由下列公式决定:E=I(N向前 -2N反向)。

转子260包括转子轴298,转子支承件300,模注成形的磁体302,单 向凸轮304以及转子齿轮306。转子轴298插入转子轴孔284并拉软装入定 子杯256。转子轴298顶端略成锥形,以便易于使转子260安装在转子轴298 上。转子支承件300有转子支承件第一、二端301,303,转子支承件第一端 301被倒角,以便使其更易于装在转子轴298上。其第二端303延伸到转子 齿轮306外,作为第一侧盖马达轴插口的轴向支承。模注成形的磁体302最 好是一种注塑模制成形的粘结素体的聚合物。将Nye723那样的合成润滑 剂放在转子轴298上,以减少摩擦。马达支承件最好由一种液晶聚合物模制 成形。转子齿轮306在60赫兹的场合下为10个齿,在50赫兹的场合是12 个齿,以便对第一级齿轮产生相同的回转速度。

马达端子262包括马达接线板308和马达端子线310。接线板308包括 接线板肋312,磁线导引件314,磁线柱316,马达端子插口318,端子线 槽320,中央马达端子导引件322以及侧马达端子导引件324。端子接线板 肋312从端子接线板308延伸出约0.169英寸(0.429cm),并与场极电极接线 板274接合,以使马达接线板308紧固于场极电极254,并使接线板308相 对壳体基座74与第二敞开侧82对准。与马达接线308构成整体的线圈架258 也有助于将接线板308紧固于场极电极254上。而且接线板肋312与场极电 极接线板第一、二叉部278、280协同作用,在平行、垂直于壳体基座平台 84的两个平面内支承并对准马达端子262。在将闸刀开关66装配在第二侧 盖78的过程中,使马达端子262与闸刀开关的安装区匹配,将马达端子262 正确地对准和支承是必须的。

磁线导引件314是一个宽约0.030英寸(0.076cm)深约0.060英寸(0.152cm) 的槽,用以将磁线296从线圈架258导向马达端子线310。磁线柱316与马 达接线板308协同作用,形成一条将磁线296从线圈架258导向马达端子线 310的通道。磁线柱316被倒圆角,以减少磁线296在被连接到马达端子262 过程中受到阻碍的可能性。

马达端子插口318容纳马达端子线310,而且是一个直径约为0.0355英 寸(0.0902cm)的圆。端子线槽320在安装马达端子线310过程中起辅助对准 的作用。当马达端子线310安装在端子线槽320中时,端子线槽320增大马 达端子线310的刚性,且使马达端子线保持平行对准。马达端子线槽320宽 约0.054英寸(0.137cm)、深约0.031英寸(0.079cm)。

中央马达端子导引件322及侧马达端子导引件324的作用是,在第二侧 盖78安装于基座74时使马达端子262与闸刀开关66对准。中央凸导引件 322在马达接线板308上方延伸约0.225英寸(0.572cm),并且从离开马达接 线板308方向收缩,使得易于插入闸刀开关66。当第二侧盖78安装在壳体 基座74上时,中央马达端子导引件322有助于使马达端子262相对闸刀开关 66定位安置。侧马达端子导引件324在离开马达端子接线板308约0.100英 寸(0.254cm)处延伸,从离开接线板308的方向收缩变窄,以有助于插入闸刀 开关66。在第二侧盖78组装入壳体基座74时,侧马达端子导引件324也有 助于使马达端子262相对开关66定位安置。

马达端子线310包括马达端子线圈端326及马达端子线闸刀开关端 328。马达端子线310最好用0.031英寸(0.0787cm)的正方形磷青铜510合金 制成,其具有最大半径约为0.003英寸(0.00762cm)的预的拐角。马达端 子线直线长度约为0.795英寸(2.019cm)。马达端子线圈端326及马达端子线 闸刀开关端328两者均切成60°锥角形。马达端子线圈端形状为马达端子 262插入马达端子插口318提供插入导向。马达端子线闸刀开关端的形状提 供一种插入辅助手段,以便在第二侧盖78上进行安装时,将端子线开关端 328导入闸刀开关66。端子闸刀开关端328在线圈架端子插口上方延伸约 0.170英寸(0.432cm)。

如下述那样将马达端子线310装入马达端子插口318。在线圈架258被 绕上磁线296之前,将马达端子线310插入马达端子线插口318。利用正方 形马达端子线310与圆端子插口318之间的阻障将端子线310紧固于插口318 中。在插入端子262后,端子闸刀开关端328被弯成约90°,这样就使电机 端子线开关端328安放在端子线槽320中。端子线槽320对准马达端子线开 关端并增加马达端子线开关端的刚性。在磁线被连接于马达端子线圈端并被 镀锡后,马达端子线圈端326利用滚子弯成锐角,以减少对磁线的损伤,并 且防止线圈端与第一侧盖掣子从动件槽198发生干涉。

在将电机58装入基座74之前,利用自动化组装设备,在一条垂直于场 极电极254的直轴上组装马达零件而将马达58装配起来。通过将马达298 向定子杯转子轴孔284拉软而开始对马达58进行装配,然后将齿轮系零件插 入场极电极齿轮轴孔272。在插入之后,就可以稍加润滑齿轮轴330以免腐 蚀生锈。将马达端子线310插入马达端子插口318中并使其折弯,以便使马 达端子线开关端328装入端子线槽320。使线圈架258绕卷上磁线296,并 将磁线296连接到马达端子线圈端326。将线圈架258放入定子杯256中, 然后将定子杯256连接于场极电极254。在定子杯256连接于场极电极254 时,接线板肋312与场极电极接线板安装件274接合,将马达端子接线板308 与场极电极对准,并将其固定于场极电极。用如Nye723GR那样的合成润 滑剂润滑转子轴298,并将转子支承件300置放于转子轴298上。将齿轮系 零件安装于场极电极254,并将其润滑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噪声。然后将组 装好的马达58放在基座马达零件130上。之后基座马达紧固件138被加热拉 软,固紧马达组件安装就位。最后将转子置放于转子轴298上。

参见图7、10和12,齿轮系60包括齿轮轴330,齿轮332及花键连 接件334。在凸轮组驱动件64处测量时,齿轮系60以1.0RPM从马达58处 传送约100盎司-英寸(0.072kg·m)的力矩,并在此过程中降低马达58转 速及增加其力矩。可以选择齿轮332使其改变总的齿轮系速比,从约250∶1 至1800∶1,它表示从约2.4RPM到0.3RPM的转速。由于齿轮系60位于壳 体54内,故无需采用齿轮系60的单独壳体。齿轮轴330包括第一级齿轮轴 336,第二、三、四级齿轮轴338,340及342。齿轮轴330装入马达场极电 极齿轮轴孔272。当马达分组件安装于壳体基座74同时第一侧盖76连接到 壳体基座74时,盖齿轮轴插口208与齿轮轴330接合,以帮助保持和维持齿 轮轴的正确对准,齿轮轴330约长0.590英寸(1.499cm),由淬火钢制作。一 旦安装完毕,齿轮轴330就涂上润滑剂,以减少锈蚀。

齿轮系被分成第一、二、三层齿轮。齿轮332包括第一、二、三、四级 齿轮344,360,372,384及输出齿轮396,全部齿轮由共聚物例如乙缩一类 的材料制作。每个齿轮332均有小齿轮外齿轮。齿轮332具有渐开线花键 轮廓,以便为啮合提供比某些其它类型轮廓更多的径向表面。也使齿轮332 成形得有预定量的间隙,以利于啮合,而且装在齿轮轴330上时允许齿轮332 稍微倾斜,以利于啮合。第一、二、三层齿轮组成下、中、上三个不同的啮 合层,从而使得在装配过程中,在某些轮系构形中齿轮一次只有一对齿轮啮 合。一次只有一对齿轮啮合的齿轮系60的装配比一次要求有两个以上齿轮的 啮合的齿轮系60要容易和简单些。在另一个齿轮系中,可以要求第三级齿轮 372在装配过程中与总数为三个的齿轮啮合,即可以要求第三级齿轮372同 时与第二、四级齿轮360、384啮合。齿轮332采用例如白、蓝、绿及橙色 等色彩编码以易于互相区别。

第一级齿轮344有第一级基座推力轴承346,第一级单向槽348,第一 级单向杆350,第一级孔352,第一级小齿轮354,第一级外齿轮356以及 第一级顶部推力轴承358。第一级基座推力轴承346在第一级齿轮344安装 于第一级齿轮轴336时,提供与场极电极254以摩擦方式接触的表面。第一 级单向槽348是一个容纳第一级单向杆350的空腔。单向杆350与第一级推 力轴承346的外直径连接,并装于单向槽348中,从而使得当单向杆350安 装于第一级齿轮344后,推力轴承346仍然为与场极电极254以摩擦方式接 触提供表面。单向杆350在第一级齿轮344安装在第一级齿轮轴336之前与 齿轮344连接。单向杆350与转子单向凸轮304协作,确保马达58只沿单向 运行。单向杆350最好用乙缩醛共聚物制作。第一级孔352与第一级轴336 共同协作为第一级齿轮344提供低摩擦转动轴。第一级孔352也被倒角成 45°,以便在将轴336放入孔352中时提供较大的安装区域。第一级外齿轮 356由转子齿轮306驱动,第一级小齿轮354驱动第二级齿轮360。当凸轮 操作定时器进行组装时,第一级顶部推力轴承358提供对应于第一侧盖齿轮 轴插口的摩擦接触表面。当第一级齿轮344与相连的第一级单向杆350安装 在第一级齿轮轴336上时,为了使马达58顺时针方向运行,将单向杆350 定向于朝向马达端子262的转子腔侧。如果将齿轮344及相连接的单向杆350 定向于背离马达端子262的转子腔侧,马达58就沿反时针方向转动。

第二级齿轮360有第二级基座推力轴承362,第二级孔364,第二级小 齿轮366,第二级外齿轮368以及第二级顶部推力轴承370。当第二级齿轮 360安装在第二级齿轮轴338上时,推力轴承362提供与场极电极254以摩 擦方式接触的表面。第二级孔364与第二级轴338共同为第二级齿轮360提 供了低摩擦力旋转轴,第二级孔364进行倒角约45°,以便在将孔364放置 于第二级齿轮轴338上时,提供较大的安装区域。第二级外齿轮368由第一 级小齿轮354驱动,第二级小齿轮366驱动第三级外齿轮380。第二级顶部 推力轴承370在装配凸轮操作定时器52时,提供与相应的第二侧盖齿轮轴插 口接触的摩擦表面。

第三级齿轮372有第三级基座推力轴承374的第三级孔376,第三级小 齿轮378,第三级外齿轮380以及第三级顶部推力轴承382。推力轴承374 在第三级齿轮372安装于第三级齿轮轴340上时,提供用于与场极电极254 接触的摩擦表面。第三级孔376与轴340共同为第三级齿轮372提供低摩擦 力旋转轴。在第三级孔376被置于轴340上时,将第三级孔376进行倒角约 45°从而可提供较大安装区域。外齿轮380由第二级小齿轮366驱动。第三 级小齿轮378驱动第四级外齿轮392。在安装凸轮操作定时器52时,第三级 顶部推力轴承382提供对应第三侧盖齿轮轴插口的接触摩擦表面。

第四级齿轮384有第四级基座推力轴承386,第四级孔388,第四级小 齿轮390,第四级外齿轮392以及第四级顶部推力轴承394。当第四级齿轮 384安置于第四级齿轮轴342上时,第四级推力轴承386提供用于场极电极 254接触的摩擦表面。第四级孔388与轴342共同为第四级齿轮384提供低 摩擦力旋转轴。将第四级孔388倒角约45°,以便在孔388放置于齿轮轴 342上时可提供较大的安装区域。第四级外齿轮392由第三级小齿轮378驱 动,第四级小齿轮390驱动输出齿轮396。第四级顶部推力轴承394在装配 凸轮操作定时器52时提供对应第一侧盖齿轮轴插口的接触摩擦表面。

输出齿轮396有输出延伸部398,输出基座推力轴承400,输出基座导 入部402,输出齿轮脱开轴承404,输出齿轮旋转轴承406,输出场极电极 推力轴承408,输出齿轮花键孔410,输出齿轮花键412,输出齿轮花键端 头414,输出花键连接器沟槽416以及输出盖推力轴承418。输出齿轮396 的作用是操作驱动凸轮606来使一些凸轮组驱动零件转动、夹持和维持正确 的对准。输出延伸部398通过马达场极电极254延伸,用以夹持和维持一些 凸轮组驱动零件的正确对准。输出齿轮推力轴承400与驱动凸轮606上的次 级驱动爪610接合,用以帮助锁定和紧固凸轮组驱动件64在基座74中。输 出基座导入部402有比驱动凸轮顶部630大的直径,为将输出齿轮396导入 驱动凸轮606上而提供较大安装区域。输出齿轮脱开轴承404与驱动凸轮脱 开轴承631接合,以便在花键连接件334安装之前,一直允许输出齿轮396 有独立于驱动凸轮606的转动。输出齿轮旋转轴承406与场极电极轴承268 接合,而给输出齿轮396提供旋转轴。输出场极电极推力轴承408与场极电 极254接合,因而将输出齿轮396相对场极电极254适当分隔,并且为齿轮 396与场极电极254提供接触摩擦表面。输出花键孔410提供容纳花键连接 件334的空间,输出齿轮脱开轴承404提供止档,以防止花键连接件334进 入输出延伸部398。输出齿轮花键4 12提供将输出齿轮396以摩擦方式连接 于花键连接件334的机构。输出齿轮花键端头414有约45°的端部,这有助 于在花键连接件334安装时,使输出齿轮396与花键连接件334同步。输出 齿轮花键连接件沟槽416有助于安装花键连接件334。输出盖推力轴承418 与第一侧盖76共同为与输出齿轮396接触提供摩擦表面,这有助于将齿轮 396保持在壳体54中。

驱动连接件334也可称为花键连接件,它包括花键连接件导入端420, 内连接件花键端头422,内连接件花键424,外连接件花键端头426,外连 接件花键428,花键连接件锁销430以及花键连接件装配辅件432。在不必 安装花键连接器的情况下,输出齿轮396可以在其输出齿轮脱开轴承404上 作独立于凸轮组驱动件64的转动,以允许检验夹具操作凸轮组驱动件64来 检验闸刀开关66的运行。一旦装上花键连接件334,输出齿轮396就直接连 接到使凸轮操作定时器运行的凸轮组驱动件64。

花键连接器导入端420延伸到内、外连接件花键端头422、426外,以 便提供较大的安装区域,该区域在装配过程中不要求花键连接件334与凸轮 组驱动件64啮合对准。内、外连接件花键端头422、426制成约45°的锥 形端,以便通过提供较大啮合安装区域而使花键连接件334的安装容易进 行。内连接件花键424与凸轮组驱动件64,共同在花键连接件334与凸轮组 驱动件64之间提供机械连接。外连接件花键428与输出齿轮花键412共同在 花键连接件334与齿轮396之间提供机械连接。花键连接件锁销430是一种 悬臂式弹簧,它制造得比外连接件花键428具有更大的外直径。在通过第一 侧盖花键连接件孔212安装时,锁销收缩使其通过第一侧盖花键连件孔212 插入,然后锁销扩张,将花键连接件334锁定在壳体54中。当花键连接件 334安装入输出齿轮花键孔410中时,输出花键连接件沟槽416为锁销扩张 提供了间隙。外齿轮脱开轴承404为花键连接件导入端420接触提供止挡, 以防止花键连接件334进入输出延伸部398中。花键连接件装配辅件432与 自动化或人工装配过程中的工具协同作用,以便于通过第一侧盖76插入花键 连接件334,而且插进输出齿轮396中。在花键连接件334与输出齿轮花键 孔410之间的配合最好允许花键连接件334浮动,以便在温度和湿度有变化 时减少凸轮组驱动件64咬粘的可能性。

直到将马达58安装在壳体基座74中并通过加热拉软将其固紧,以防止 由拉软工艺使用的高温损伤齿轮之前,齿轮系60尚未完全装配好,虽然在马 达58装入壳体基座74内前,第一级齿轮连同与其连接的单向杆就已安装在 第一级轴上。齿轮系组装的更详细的说明在下一部分中描述,其题目为“凸 轮操作定时器的装配”。

参见图8、13a-b和14,凸轮组62包括凸轮组毂434,凸轮组廓形件 436,控制轴438,离合器440以及循环选择器掣子442。凸轮组62呈轮鼓 形,而且在凸轮组廓形件上载有编码数据,用以根据预定的装置程序使闸刀 开关66打开和关闭。凸轮组毂434与控制轴438共同为凸轮组62提供旋转 轴。凸轮组62由凸轮组驱动件64带着转动,驱动件64通过齿轮系60与马 达58连接。通过装置操作员可以利用控制轴438使凸轮组62手动转动,以 便选择某种装置循环方式。凸轮组62最好用填充矿物或玻璃的聚丙烯来制 作。

凸轮组毂434包括中央辐板444,离合器腔446,离合器紧固件450, 毂延伸部452,毂延伸部沟槽454,毂控制标度盘定位器456,毂孔458, 毂内轴承460,毂移动止挡462以及毂外轴承464。中央辐板444将毂434 连接到凸轮组廓形件436。离合器腔446为将离合器440安装于凸轮组62 内部提供空间。离合器架448环绕离合器腔446周边延伸,以形成平稳的放 置离合器零件的平台。在离合器440安装在凸轮组62内后,离合器紧固件 450将离合器及控制轴438加热拉软装入毂孔458。在将凸轮组已装置在凸 轮操作定时器52中后,毂延伸部452穿过第一侧盖凸轮组毂孔。毂延伸部 452通常也穿过装置仪表板延伸。毂控制标度盘定位器456可带有将装置循 环数据通知装置操作员的标度盘。毂内轴承460与控制轴438共同为装在控 制轴438上的凸轮组62的转动提供支承。毂移动止挡462与控制轴438配合 作用,在控制轴被设备操作员从壳体基部74引导伸出位置时,限制控制轴 438在凸轮组62内的移动。毂外轴承464与控制轴438共同为在控制轴438 上的凸轮组62的转动提供第二支承。

凸轮组廓形件436包括开关程序刀片466,驱动474表面,掣子刀片 484,凸轮组面486,延迟廓形件488以及刀片凹槽490。开关程序刀片466 载有操作闸刀开关66的装置程序数据,该数据使开关66接通或断开电接触 件744,使装置功能“进行”或“终止”。例如能通过装置功能通和断的例子 如开关冷和热水,通和断马达控制线路、水线路、凸轮操作定时器马达 控制线路、装置马达起动线路、装置马达运行线路以及傍路线路等。开关程 序刀片466有在顶部半径468、中部半径470和底部半径上编码的装置程序。 在无任选的主开关68的凸轮操作定时器方案中,凸轮组廓形件436可以成形 得能断开闸刀开关66的全部电接触件744,使如洗碟机那样的装置50关断。

驱动刀片474包括主驱动刀片476,辅助驱动刀片478,延迟驱动刀片 480以及驱动齿482。主、辅助驱动刀片476、478啮合凸轮组驱动件,从 而使凸轮组62转动。延迟驱动刀片480被用于带有任选特性的延迟驱动件 604的凸轮操作定时器上。主、辅助及延迟驱动刀片476、478及480的宽 度均约0.046英寸(0.117cm)。延迟驱动刀片480与凸轮组驱动件64接合,使 凸轮组62以低于由凸轮组驱动件64与主、辅助驱动刀片476、478接合时 的转速转动。驱动齿482以预定间隔安置在主、辅助延迟驱动刀片476、 478、480上,用以为凸轮组驱动件64接合凸轮组,环绕控制轴转动提供增 大的摩擦表面。驱动齿482的间距在驱动刀片474上可以变化,以便在使凸 轮组转动4.5°-7.5°的每一个凸轮组驱动增量范围内变更凸轮组62的转 动速度。在主驱动刀片476的预定部分已有驱动齿482时,在延迟驱动刀片 480上相同的预定部分上就没有驱动齿482,反之亦然。凸轮组驱动件64通 过在延迟驱动刀片480或主驱动件上有驱动齿482而保持同步,但不是在两 者上均有驱动齿。延迟廓形件488安置在凸轮组内径上,与毂延伸部452相 对。延迟廓形件488包含有预定的信息数据,以便与凸轮组驱动件64的零件 接合或脱开。在一种双向装置中,延迟廓形件488的构形使得可以在任何方 向上都可操作。

掣子刀片484被循环选择器掣子442接合,为操作者从循环选择器掣子 442处提供触觉或听觉反馈信息,或者两者均提供,以便在转动轴控制钮504 时能更容易选择一种装置功能。掣子刀片484有能按装置循环而改变的廓 形。就单向凸轮组来说,掣子刀片484在选择循环之前能够以建立力矩来构 形,在运动以前从选定的循环中以更大的输出力矩来构形。就双向凸轮组而 言,掣子刀片484通常以与选出的输出力矩同样的确定力矩来构成标准形 状,从而使得在凸轮组每一方向上转动过程中给操作员相类似的反馈信息。 凸轮组面486也能与循环选择器掣子442接合,而将从循环选择器掣子442 传出的触觉或听觉或触觉、听觉两种反馈信息提供给操作员,以便更容易地 在轴控制按钮504转动时选择一种装置功能。

下面的凸轮组廓形件构形的介绍是凸轮组廓形件436如何布置的一个实 例。为了便于说明,对凸轮组开关程序刀片466,驱动刀片474及掣子刀片 486均从相对凸轮组毂延伸部的开关程序刀片起,给以0,2,4-14的编号。开 关程序刀片466是偶数计数的凸轮组刀片(0,2,...14)。主驱动刀片476是1 号,凸轮组刀片辅助驱动刀片478是3号,延迟驱动刀片480是5号,掣子 刀片484是13号。

控制轴438包括轴基座端492,轴孔494,轴移动止挡496,轴毂轴孔 498,轴控制端500,轴锁销502以及轴控制钮504。控制轴438与基座控 制轴安装件142、凸轮组毂434协同作用,为凸轮组62提供旋转轴。控制轴 438可沿轴向移动到第一降低位置和第二延伸位置。控制轴控制组504由装 置操作员选择装置循环,操作主开关68使装置50接通或关断。也可由操作 员用来起动任选的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控制轴438除了轴锁销502和轴控 制纽504外,最好用钢性塑料如G.F尼龙来制造。控制轴438可被任选用于 带主开关68的凸轮操作定时器上。如果在凸轮操作定时器方案中例如在洗碟 机中,不采用控制轴438,则离合器440也被取消,并且凸轮组毂434就被 改型与基座控制轴安装件142共同为凸轮组62的转动提供旋转轴。在不采用 控制轴438时,轴控制钮504就通过毂延伸沟槽454连接到毂延伸部452。

轴基座端492包括轴基座端装配零件506,轴环形斜面508,轴基座轴 承510以及轴扭转锁销512。轴基座端装配零件506在装配过程中为手动或 自动工具提供摩擦表面,使控制轴438转动。轴环形斜面508包括轴提升斜 面514,轴定位档销516以及轴提升轴承518。轴环形斜面508由装置操作 员用来起动主开关68及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轴提升斜面514与主开关68 和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协同作用,使控制轴438的轴向移动转变为平行于基 座平台84的、主开关68及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零件的直角位移。提升斜面 呈约45°角,其高度约0.140英寸(0.356cm),其外径约0.79英寸(2.007cm)。

轴定位销516与主开关及无噪声循环选择器零件协同作用,临时地将主 开关68锁定在被起动的“断开”位置,如果这样配置,也可将无噪声循环选 择器70临时锁定在被起动的“选择”位置。定位锁516也呈斜面形,并形成 约150°角,它相对轴提升斜面514约为30°的反向角。轴提升轴承518 与主开关和无噪声循环选择器组件协同作用,为在处于被起动的“断开”位 置时的控制轴438和主开关68以及处于被起动的“选择”位置中的无噪声循 环选择器70之间的转动提供支承。轴提升轴承518是宽度约0.010英寸 (0.025cm)的平表面,与轴438的长轴线平行。

轴基座轴承510包括轴基座端轴承522,轴基座内轴承524,轴基座离 合器轴承526,以及轴基座离合器轴承突部528。轴基座端轴承522与壳体 基座74协同作用,当控制轴438朝向基座74移动时,给控制轴438提供轴 向支承及移动止挡。轴基座内轴承524与壳体基座控制轴安装件142协同作 用,将控制轴锁定于壳体基座74,而且为控制轴438的转动提供支承。轴基 座离合器轴承526与离合器440协同作用,为凸轮组62在控制轴438上的转 动提供稳定的低摩擦支承。轴基座离合器轴承突部528在将控制轴438和离 合器440装配于凸轮组62过程中定位离合器零件。

轴扭转锁肋512包括轴肋端530,轴肋中断部532以及轴肋基座边缘 534。扭转锁肋512提供将离合器零件安装在控制轴438上的结构。扭转销 肋512宽度约0.045英寸(0.114cm),中断部532宽度约0.060英寸(0.152cm)。 轴肋基座边缘534与轴基座离合器轴承526间的距离为约0.0070英寸 (0.178cm)。轴肋端530被倒角约45°,以便使离合器零件更易于装配。轴 孔494延伸通过控制轴438全长,并且为轴锁销502提供安置空间。

轴移动止挡496与凸轮组毂移动止挡462协同作用,来控制控制轴438 移出并移到延伸位置的距离。这种移动借助于装置的操作者将主开关68放置 在未起动的“接通”位置,将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放置在未起动的“运行” 位置。移动止挡496在凸轮组毂434内的最牢固处中的一处为控制轴438提 供强制止挡。此止挡防止控制轴基座端492与离合器盘500接触,从而控制 移动。轴毂轴承498与凸轮组毂内轴承460协同作用,以便在凸轮组62由凸 轮组驱动件64驱动转动时,给凸轮组62围绕控制轴438的转动提供支承。

轴控制端500包括轴簧臂536,轴簧臂倒钩538,轴簧臂肋540以及轴 控制端止挡542。控制端500通常穿过装置控制仪表板延伸,而且提供使控 制钮504安装在控制轴438上的结构。轴簧臂536是矩形的并具有锥度,而 且安置在轴控制端500上分开约180°。簧臂536从轴控制端止挡542处延 伸出约0.415英寸(1.054cm)。当控制钮放置于两个簧臂536上时,控制钮就 装在两簧臂之间,以便允许由操作员将控制钮沿正、反时针两个方向转动。 轴簧臂倒钩538从轴簧臂端延伸出来,用以为将控制钮锁在控制轴438上提 供一种结构,以便在装置操作员将控制轴438移出装置仪表板时防止控制钮 从该轴上拉掉。控制轴端止挡542为控制钮在控制轴438上提供稳定的座, 而且轴端止挡542也限制控制钮朝轴基座端492移动。

轴锁销502包括轴锁销钮沟544,轴锁销止挡546,轴锁销定位簧548 以及轴锁销基座端550。轴锁销502通过基座毂孔144插入凸轮组毂孔458 中,将控制钮504锁定在控制轴438上。轴锁销钮沟544的设计是用来容纳 轴簧臂肋540,用以将轴锁销502固紧在安装位置。轴锁销止挡546从轴锁 销502延伸到与轴孔494相交处,以便限制轴锁销502朝轴控制端500的移 动。轴锁销定位弹簧548也与壳体基座控制轴安装座142干涉,以便在控制 钮安装在轴控制端500上之前限制轴锁销移出轴基座端492。轴锁销基座端 550是一平表面,在自动或手动将轴锁销502插入轴孔494时,它可以用作 装配辅件。轴锁销基座端550也可卡紧轴锁销502,如果要将凸轮操作定时 器52从装置仪表板上拆下时,用手动方法将轴锁销502及控制钮取下。

轴控制钮504包括轴控制钮簧臂槽552,轴钮倒钩座554以及轴钮止挡 556。轴钮簧臂槽552容纳轴钮簧臂536,以便使控制钮沿双向旋转控制轴 438。轴钮倒钩座554容纳轴簧臂倒钩538,用以防止当控制轴438被移出 基座平台84时使控制组从控制轴上拉掉。轴钮止挡556与轴控制端止挡542 协同作用,防止钮504在控制轴438朝向基座平台84移动时滑下,在安装轴 锁销502时,防止轴簧臂536向内倒弯,用以保持轴簧臂倒钩538与轴钮倒 钩座554接合。

离合器440包括掣子558以及离合器盘560。离合器在控制轴438向内 朝基座平台84移动时,将控制轴438连接到凸轮组62,以使装置操作员选 择装置循环。在控制轴438向外移动离开平台84时,离合器440使控制轴 438与凸轮组62分开,这样就使装置操作员在凸轮组62正在操作闸刀开关 时不能同时转动凸轮组62。离合器440可以设计得在控制轴438向内朝基座 平台移动时,可以允许凸轮组沿单方向或双方向转动。当离合器440安装在 控制轴438上而且连接于离合器腔446内的凸轮组62时,离合器440紧接在 凸轮组毂434的控制轴438上,从而使得更加易于将凸轮组62安装在壳体基 座内。离合器440可以用如乙缩醛那样的塑料制作。离合器440是用在带控 制轴438的凸轮操作定时器上的任选的离合器。

离合器掣子558包括掣子座562,掣子孔564,柔性销指566,扭转锁 销576,扭转锁止挡578,抗缠结突起580以及掣子装配销582。掣子座562 提供带有离合器掣子零件的稳定平台,并确定掣子孔564。掣子孔的大小使 得掣子558能安装在控制轴控制端500上方,并且定位于轴基座离合器轴承 突起528上。柔性销指566包括第一方向掣子簧568,第二方向掣子簧570, 第一、二方向掣子齿572、574。第一、二方向掣子簧568、570是一种悬 伸簧,它们从掣子座562开始延伸。第一、二方向掣子簧568、570可以弯 曲,以便容易使掣子558与离合器盘560接合,而且可弯曲得使掣子558与 离合器560脱开。第一、二方向掣子齿572、574各自分别安装于第一、二 方向掣子簧568、570上。第一、二方向掣子齿572、574均制成斜面形, 以便于与离合器盘560接合和脱开。

扭转锁销576及扭转锁止挡578与控制轴扭转锁肋512协同作用,将掣 子558紧固在控制轴438上。更具体地说,扭转锁销576与轴肋阻挡532接 合,扭转锁止挡578则与轴肋边缘534接合,以便将掣子座562紧固在轴基 座离合器轴承突起528上。扭转锁销576是一悬伸簧,当扭转锁销576转动 而与控制轴扭转锁肋512接合时就收缩,当其与轴肋阻挡532接合时就伸展。 扭转锁销576有约45°的斜面,它从掣子座562延伸出约0.025英寸 (0.064cm)。抗缠结突起580从靠近第一、二方向掣子齿572、574的掣子座 562延伸,以减少多于一个掣子558的可能。例如,在振动喂入器杯(未示出) 中,就出现缠在一起的现象,因而妨碍了装配。掣子装配销582不与掣子558 对称,而且从掣子座562延伸,以便于采用如振动喂入器杯和拾放机(未示出) 一类的自动化装配设备。

掣子簧568、570可以是单方向又可以是双方向的掣子簧。单方向掣子 簧包括第一方向掣子齿572。双方向掣子簧包括第一、二方向掣子簧572、 574。当使控制轴438在一个方向转动而引起离合器440滑动时,掣子齿与 离合器440脱开,然后又在偏压力作用下重新与离合器440接合。将第一、 二方向掣子齿572、574分隔开,因此使得所有的第一、二方向掣子齿572、 574同时与离合器盘560接合。单、双方向掣子齿均有约45°的、从离合器 掣子558表面上延伸约0.048英寸(0.122cm)的斜面。对于单方向掣子齿来说, 朝掣子斜面的转动引起滑动。

离合器盘560有离合器控制轴孔584,离合器控制轴轴承586,离合器 槽588,离合器安装槽590以及离合器装配销592。离合器盘560与离合器 掣子558协同作用,使控制轴438与凸轮组接合或分开。离合器盘560还为 凸轮组毂434在控制轴438上旋转提供支承。离合器控制轴孔584的直径约 0.574英寸(1.458cm),且有约45°深约0.030英寸(0.076cm)的倒角,该孔的 大小能使控制轴438滑动通过离合器轴孔584,然后阻挡在环形斜面突缘520 上。离合器控制轴承586与控制轴基座外轴承协同作用,以提供凸轮组毂434 在控制轴438上的旋转。

离合器槽588是分开的,以便在操作员移动控制轴438选择一种装置功 能时,使离合器掣子齿接合这些接合孔而将凸轮组62转动。为减少离合器掣 子齿与离合器槽588接合时的阻碍,离合器槽588的尺寸比离合器掣子齿的 大些。离合器槽588的外径约1.000英寸(2.540cm),内径约0.750英寸 (1.905cm)。离合器槽588以约12°的间距环绕离合器盘560。离合器盘装 配销592是一种装配辅件,它可使离合器盘560在振动喂入器杯和轨道总成 中对准。安装槽590接合离合器腔离合器紧固件450,以防止离合器盘560 作与凸轮组62无关连的单独转动。离合器盘560安置在凸轮组离合器架448 上,然后将两个或更多的离合器紧固件450加热拉软,以便将离合器盘560 紧固于凸轮组毂434。

将凸轮组62如下述那样装配。首先将离合器盘560装配在控制轴438 上,并且用控制轴将其夹持住。第二,也将离合器掣子558装在轴438上, 并用扭转锁销配件将其连接到轴438上。控制轴基座端零件506可以利用自 动化设备来转动控制轴438,以便安装离合器掣子558。一旦将掣子558安 装在控制轴438上,就将离合器盘560连接在控制轴上。第三,将带有被夹 持的离合器盘560及连接了掣子558的控制轴安装入凸轮组62。在将离合器 盘560安装入凸轮组62内过程中,为了将离合器盘560放入凸轮组62,应 使离合器盘安装槽590对准凸轮组突部450。将两个或更多的凸轮组突部450 加热拉软,以便将离合器盘560紧固在凸轮组中。当凸轮组62安置于控制轴 安装件142上时,基座凸轮组支承件146与离合器盘560接触,从而将凸轮 组62安放在基座平台84上方约0.1英寸(0.254cm)处,以免凸轮组62与定时 器零件56干涉。通过将凸轮组零件利用自动装配设备组装在平行于凸轮组毂 434的直轴上,使凸轮组62在安装于基座74之前先进行组装,对于这种情 况在后面题目为“凸轮操作定时器的装配”中将加以讨论。

对凸轮操定时器52来说,循环选择器掣子442是任选的,掣子442在 循环选择过程中对装置的运行提供一种触觉。掣子442包括掣子从动件598 及掣子簧596,从动件598与掣子刀片484接合,以便在循环选择期间将触 觉传递给装置操作员。掣子簧596将掣子从动件598朝凸轮组掣子刀片484 偏压。循环选择器掣子442安装在第一侧盖掣子从动件沟槽198中,第一侧 盖掣子簧导向器202与掣子簧596接合,而且掣子从动件598穿过掣子从动 器孔200延伸,以便与凸轮组掣子刀片484接合。循环选择器掣子442在闸 刀开关66已经安装之后,一般作为最后的定时器零件56之一,沿一垂直轴 线安装入第一侧盖掣子从动件沟槽198中。掣子442与凸轮组掣子刀片484 接合,该刀片484的廓形可以根据装置的循环而变化。掣子从动件598的构 形使能单方向或双方向运行。当操作员为选择一种装置功能而转动控制轴 438时,操作员接收到来自凸轮操作定时器的触觉或视听觉或者这两种感觉 的反馈信息,从而使操作员更容易选取装置功能。

凸轮组62的构形也可以使得无需采用控制器轴438及离合器440。毂 延伸部452可有毂控制标度盘定位器456,定位器456的构形可装入控制钮 504。在此方案中,可以取消离合器腔446,然后成形的毂基座轴承能与基 座控制器安装件142接合,从而为凸轮组62的转动提供旋转轴。在没有任选 的主开关68的凸轮操作定时器构形中,凸轮组436的构形可以切断闸刀开关 66的所有电气接触器744,从而关上如洗碟机那样的装置50。

参看图6,凸轮组驱动件64包括主驱动件602和延迟驱动件604。主 驱动件602包括驱动凸轮606,主驱动爪608,辅驱动爪610以及驱动簧612。 马达58通过输出齿轮396输送力矩给驱动凸轮606,后者依次操纵主、辅驱 动爪608、610使凸轮组62转动。驱动凸轮606、主辅驱动爪608、610 最好由具有良好耐磨损性能的刚性塑料如充填玻璃的尼龙制作。凸轮驱动件 64的装配在下一部分题目为“凸轮操作定时器的装配”中介绍。

驱动凸轮606包括驱动凸轮座614,子区间凸轮616,隔离架618,驱 动接合凸轮620,驱动凸起622,延迟驱动突起624,延迟驱动轴承626, 辅驱动凸轮628以及驱动凸轮顶部630。安装驱动凸轮606以便在基座驱动 凸轮座102上转动,且由连接到驱动凸轮顶部630的输出齿轮396驱动而旋 转。驱动凸轮606操纵作为使凸轮组转动的主机构的凸轮组主驱动件602。 如果期望凸轮组以较低速度转动,则延迟驱动件604作为使凸轮组转动的辅 助机构。驱动凸轮606还通过子区间凸轮616操作子区间开关72,以便操纵 独立于凸轮组62的至少一个闸刀开关66。

驱动凸轮座614包括驱动基座轴承632,驱动内键634及驱动推力轴承 636。驱动基座轴承632装入基座驱动凸轮安装件102中,以便使驱动凸轮 606转动。驱动基座轴承632具有在装配过程中使驱动凸轮606对准的内键 634。键634的另外的特点是,能使维修人员判断驱动凸轮606是否在转动, 因为一个运转中的定时器安静得难以确定马达58是否在运转驱动凸轮606。 驱动推力轴承636与最靠近第一敞开侧80的驱动凸轮安装件102的侧面接 合,以便沿轴向对准驱动凸轮606。

子区间凸轮616与子区间开关72接合,以便操纵独立于凸轮组62的至 少一个闸刀开关66。隔离架618有助于将子区间开关72安装在壳体基座74 中。子区间凸轮616用驱动冲程来程序化,除非被遮蔽驱动冲程总是根据凸 轮组62来连接或脱开一个开关。

主驱动接合凸轮620的作用是控制驱动突起622与驱动突起轨道640的 接合。驱动突起622与驱动突起轨道640协同作用,将驱动凸轮的旋转运动 转变为基本线性运动。凸轮620与接合轨道638接合,其作用是在预定的周 期中将驱动突起622与驱动突起轨道640脱开。驱动突起622呈钩形,它与 驱动突起轨道640接合,以防止将驱动突起622的转动转换到主驱动爪608 的抬起和沿直线的拉曳运动。称为延迟驱动凸轮的延迟驱动突起624与延迟 驱动件64协同作用,将驱动凸轮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基本的直线运动,以便去 操作延迟驱动件64。

辅驱动凸轮628与辅驱动轨道654接合,将辅驱动凸轮628的转动转变 为基本线性运动。辅驱动爪610接合凸轮组辅驱动刀片478,以便在主驱动 爪返回行程过程中防止主驱动爪608使凸轮组反转。辅驱动爪610具有约 0.006英寸(0.015cm)的线性切向拉曳运动,该运动在主驱动爪返程过程中将 凸轮组稍微向前推送,用以在主驱动爪返回行程终端处改善主驱动刀片476 与主驱动爪的接合。

驱动凸轮顶部630包括驱动脱开轴承631,驱动花键633以及驱动花键 端头635。驱动脱开轴承631是一个衬套轴承,在花键连接器334安装之前 凸轮操作定时器试验过程中,轴承631与输出齿轮脱开轴承404协同作用, 使驱动凸轮606脱开输出齿轮396。用花键连接器334连接驱动花键633, 使驱动凸轮606连接于输出齿轮396。将驱动花键端头635在花键每一侧制 作约45°的锥面而形成一尖端,以便更容易地安装花键连接器334。通过具 有成锥形的驱动凸轮花键端头635及花键连接器内连接器端头422两者,使 彼此相互妨碍而安装复杂化的平表面消除。一旦安装好花键连接器334,驱 动花键633就用外齿轮花键412锁定,使输出齿轮396与驱动凸轮606连接, 用于操纵凸轮操作定时器52。

主驱动爪608具有接合导轨638,驱动突起导轨640,第一、二驱动端 头保持器642、644,主驱动端头646,驱动柱脚648以及扭簧架650。接 合轨道638与驱动接合凸轮620协同作用,控制驱动突起622与驱动突起轨 道640的接合。驱动突起导轨640与驱动突起622协同作用,将驱动凸轮的 转动转变为主驱动爪608的直线运动。主驱动突起646以预定间隔采用切向 拉曳运动来接合凸轮组主驱动刀片476,以使凸轮组62转动。利用拉曳运动 减少主驱动爪608的弯曲,这可减少主驱动爪608与主驱动刀片476接合失 效的可能性。凸轮组的推进可以从约4.5°到7.5°的凸轮组转角来变化,这 转角取决于驱动刀片齿482的间隔。第一、二驱动端头保持器642,644在主 驱动端头646下面延伸,且可与主驱动刀片476有选择地接合,以便有助于 使主驱动爪608在操作过程中和进行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起作用过程中,保 持与凸轮组62的正确对准。主驱动柱脚648用于在组装期间正确地定位主驱 动爪608,而且为无噪声循环选择而缩回主驱动爪608提供手段。

辅驱动爪610有分开的柱脚652,辅驱动轨道654,第三驱动端头保持 器656,第四驱动保持器658,辅驱动端660,辅驱动柱脚662以及驱动簧 接触器664。分开的柱脚652骑跨于主驱动爪608上,以便正确地将辅驱动 爪610定位。辅驱动轨道654有约0.003英寸(0.008cm)的偏心量。辅驱动端 头660与辅驱动刀片478采用切向拉曳运动接合,以便在主驱动爪返回行程 过程中防止主驱动爪608使凸轮组反转,并且在主驱动爪608的返回行程过 程中使凸轮组62稍微转动。利用拉曳运动减少辅驱动爪610的弯曲,这可减 少爪610与辅驱动刀片478接合失效的可能性。第三、四驱动端头保持器 656、658的作用是保持辅驱动爪610与辅驱动刀片478进行正确地对准。 辅驱动柱脚662有助于在安装过程中使辅驱动爪610对准,而且也允许通过 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使爪610缩回。驱动簧接触器664偏置驱动簧612,以 减少驱动簧612与主驱动爪608间的干扰。

驱动簧612是一个扭簧,它具有螺旋卷666,第一簧端668以及第二簧 端670。驱动簧612在凸轮组62已安装在驱动簧安装基座零件108之后再进 行安装。以其第一簧端668接触主驱动爪608的簧突起650,以第二簧端670 接触辅驱动爪柱脚662。驱动簧612给主驱动爪608及辅驱动爪610提供约 0.200磅(0.090kg)的偏压力,驱动簧612是一种螺卷簧而不是片簧的原因是, 螺卷簧的优点是能提供更为恒定的力,而且螺卷簧的每一端都能实现偏压功 能。

延迟驱动件604包括延迟驱动轮672,延迟凸轮组爪674,延迟掣子爪 676,延迟单向爪678以及遮蔽杆680。延迟驱动件604是供选取的第二爪 驱动系统,它被编程以预定间隔替代凸轮组驱动件64的操作,以便为进入循 环延迟(in-cycle delay)和延迟到起动(delay-to-start)功能在百分之1500 -2200范围内大大减少正常的凸轮组转速。通过于延迟功能过程中减低凸轮 组旋转速度,可节省开关程序刀片间隔。根据装在凸轮组延迟廓形件488上 的预定程序,可用遮蔽杆680使延迟驱动件604起动和停止。延迟驱动件604 和凸轮驱动件64是同步的,因此在延迟驱动件604起动时,延迟掣子爪676 的角度位置就已得知,以便允许更精确地按其与凸轮组驱动件64的关系来控 制延迟驱动件604。延迟驱动件也可以用减速齿轮来实现。

延迟驱动轮672有延迟轮孔682,延迟掣子684,延迟爪端头保持器 686,延迟凸轮轴承687以及延迟驱动突起688。延迟驱动轮孔682有延迟 轮第一轴承683及延迟轮第二轴承685。当延迟轮孔682安装在壳体基座延 迟轮安装座122上时,延迟轮第一、二轴承683、685与壳体基座延迟轮安 装座122协同作用,以提供比通常的用单一支承面提供的要更加稳定的旋 转。延迟掣子684由延迟掣子爪676与延迟单向爪678接合,以便大大增快 延迟驱动轮672的转动。延迟爪端头保持器686是一个防止延迟掣子爪676 及延迟单向爪678朝第一侧盖76运动而不与掣子684对准。延迟凸轮轴承 687与延迟凸轮组爪674接合,使延迟凸轮组爪674对准延迟驱动突起688。 延迟驱动突起688接合延迟凸轮组爪674,使延迟凸轮组爪674以预定方式 往复运动,以便与凸轮组延迟驱动刀片480接合。

延迟凸轮组爪674具有延迟凸轮组爪对准导轨690,延迟凸轮组爪突起 导轨692,延迟凸轮组爪端头694,延迟凸轮组爪端头保持器696,延迟凸 轮组爪簧柱698,延迟凸轮组爪柱脚700,延时凸轮组爪支承件702以及延 迟凸轮组爪簧704。延迟凸轮组爪674由延迟轮672操作,与凸轮组延迟刀 片480接合,以便在预定的延迟周期内驱使凸轮组转动。在选择无噪声循环 过程中,延迟凸轮组爪674与无噪声循环选择器零件接合,将延迟凸轮组爪 674从凸轮组延迟刀片480上脱开,以便减少在手工转动凸轮组62时由爪674 产生的噪声。

延迟凸轮组爪对准轨道690接合延迟凸轮轴承687,以便使延迟凸轮组 爪突起轨道692对准延迟驱动突起688。延迟凸轮组爪突起轨道692与延迟 驱动突起688接合,以将延迟驱动轮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延迟凸轮驱动爪674 的基本直线运动。延迟驱动突起688与延迟凸轮组爪突起轨道692协同作用, 以便在延迟轮转动约90°过程中驱动凸轮组62,并在转动90°过程中使延 迟凸轮组爪674回缩。在这种前进和缩回过程之前有一个90°的停顿。当凸 轮组延迟操作使凸轮组62转动时,辅驱动爪610连续运行,防止在凸轮组延 迟驱动件604正在操作的时间周期内凸轮组62反转。

延迟凸轮组爪端头694与凸轮组延迟刀片480接合,在预定时间间隔内 使凸轮组62转动。延迟凸轮组爪端头保持器696有助于维持延迟凸轮爪端头 694正确地对准凸轮组延迟刀片480。延迟凸轮组爪簧柱698提供一种将延 迟凸轮组爪簧704固接于延迟凸轮组爪674与马达座134之间的机构,簧704 将延迟凸轮组驱动爪674压向凸轮组62,使之与延迟驱动刀片480接触。簧 704是一种带延迟凸轮组爪簧环706的延伸簧,它用环706朝向壳体基座平 台84的方向安装。环706之一与马达座134连接,并由马达座肋136定位, 另一个延迟凸轮组爪簧环706与簧柱698连接,用以朝凸轮组延迟驱动刀片 480偏压延迟凸轮组爪674。

延迟凸轮组爪柱脚700用作与无噪声循环选择器零件的接触点,以使延 迟凸轮组爪674从凸轮组延迟驱动刀片480上提升起来。延迟凸轮组爪支承 件702与马达定子杯256接触,将其作为推力轴承,用以维持延迟凸轮组爪 674与延迟轮672正确地对准,而且一旦安装马达58后,就将延迟凸轮组爪 674及延迟轮672安置在壳体基座74中。

延迟掣子爪676具有延迟掣子爪轨道708,延迟掣子爪轨道延伸部710, 延迟掣子爪端头712,延迟掣子爪端头保持器714,延迟掣子爪柱脚716以 及延迟掣子爪簧柱718。延迟掣子爪676由驱动凸轮606驱动,与延迟轮掣 子684接合,从而使延迟轮672转动。延迟掣子爪轨道708接合驱动凸轮延 迟驱动突起624,以便将驱动凸轮的转动转变为延迟掣子爪676的往复运动, 用以与延迟轮掣子684接合。延迟掣子爪端头712与延迟掣子684接合,加 快延迟驱动轮672的转动。延迟掣子爪端头保持器714在延迟轮轴承687与 延迟驱动轮672之间协同作用,防止延迟掣子爪676朝第一敞开侧80移动, 而不与延迟掣子684对准。延迟掣子爪柱脚716与壳体基座平台84协同作 用,防止延迟掣子爪676朝壳体基座平台84移动而不与延迟掣子684对准。 延迟掣子爪柱脚716也与遮蔽杆680接触,用以在延迟驱动件604不起动时, 在预定的周期内将延迟掣子爪676移动远离延迟掣子684,延迟掣子爪簧720 是一延伸簧,其一端与延迟掣子爪簧柱718连接,其另一端与基座延迟簧支 承柱116连接,用以将延迟掣子爪端头712偏压向延迟掣子684。

延迟单向爪678具有一个延迟单向枢轴724,延迟单向端头726,延迟 单向簧柱728以及延迟单向簧730。延迟单向爪678的作用是在被延迟掣子 爪676驱动时,防止延迟驱动轮672反转,延迟单向爪678的功能是当不进 行延迟情况下将延迟掣子爪676从延迟掣子684提升时,保持延迟驱动轮672 静止不动。延迟单向爪724安装在驱动凸轮延迟驱动轴承626上。延迟单向 端头726与延迟掣子684接合,延迟单向簧730是一压簧,其一端安装在单 向簧柱728上,另一端则安装在基座上。延迟单向簧座118上,用以将延迟 单向爪678推向掣子轮684。

延迟遮蔽杆680具有遮蔽枢轴孔732,遮蔽轴承734,遮蔽从动件736 以及遮蔽提升器738。延迟遮蔽杆680根据在凸轮组延迟廓形件488上编码 的预定程序操作,以便起动或关断延迟驱动件604。遮蔽杆680通过将遮蔽 枢轴孔732安放在基座遮蔽杆枢轴销114上而被安装在基座74上。遮蔽轴承 734与壳体基座平台84接触,以减少在遮盖杆680操作时的摩擦力。遮蔽从 动件736跟随凸轮组延迟廓形件488,使遮蔽杆680依照预定程序运动。遮 蔽提升器738响应遮蔽延迟廓形件488而与延迟掣子爪柱脚716接触,使延 迟掣子爪端头712离开延迟掣子684,从而使延迟驱动件604止动。由于采 用迟蔽杆680使延迟驱动件604运行和停止,可选择部分延迟增量,其选择 范围大致占整个延迟增量的95%-25%。

参看图9,15a-b和16-18,闸刀开关66包括端子端740,接触端742, 电接触器744,下接触器片组件746,凸轮从动件片组件748,上接触器片 组件750,闸刀开关端子752,马达端子连接器754,闸刀开关紧固件756, 闸刀开关高压线与汇流连接件758,装置马达起动开关760以及装置马达运 行开关762。闸刀开关66由第二侧盖78承载,并依照其与凸轮组程序刀片 466的工作关系放置,以便在第二侧盖78连接于壳体54时控制整个装置电 路。除非另外特别提出,开关66中的塑料模制零件是用如一种P.B.T.聚酯15 %G.F./20%M.F.塑料制作的,端子端740被固定并且装在壳体54上。接触 器端742可以移动,并且还承载着电气连接器744。

下接触器片组件746包括下接触器片764,下接触器片孔766,下开关 刀片768,下刀片电气接触器770以及刀片簧支承件772。下接触器片764 为下开关刀片768提供一壳体,而且是由如P.B.T.聚酯15%G.F./20%M.F. 塑料制作。下接触器片孔766被倒角,用以增大组装过程中铆钉的安装区域。 下开关刀片768是以0°偏离角模铸在下接触片764中的插入件。下开关刀 片768由具有良导电性及弹性的金属如260弹壳黄铜来制作。

下电气接触器770由具有良导电性及耐磨性的金属带制作,例如由- 镉化物合金带,铜合金基上的银-镉氧化物合金板,或一种铜合金来制作。 下电气接触器770用微电阻焊连接在下开关刀片768上,然后进行一种轻精 压作业使下电气接触件的顶表面微凸,以补偿在匹配下刀片电气接触器770 和凸轮—从动件下电气接触器798时密封角的角度允差变化。下电气接触器 用金属带制作,它们要求一种比现有技术冷压铆接接触更轻的精压操 作,这样一来,用金属带制作的下电气接触器770使下开关刀片768的变形 较小,使闸刀开关有较好的对准性及质量。下接触器770可以构成为一种轻 型接触器,这种接触器可以转换荷载高达约1.0安培,也可做成一种中型接 触器,它能转换荷载高达约13.0安培,或者做成能转换荷载达约15.0安培的 重型接触器。

刀片簧支承件772包括双凸轮凹槽制导器774,单凸轮凹槽制导器776, 下刀片槽778,下刀片子区间突起780,下刀片支承件782以及下刀片燃弧 挡板784。刀片簧支承件772也是模制到每个下开关刀片768中的插入件, 其作用是维持下开关刀片768相对凸轮组62的正确对准。在插入模制的刀片 簧支承件772过程中,下刀片开关端子也用来定位和连接支承件772,而且 下开关刀片768有一个有助于将支承件772固定于下开关刀片768的零件。 下刀片支承件782的作用又是用来维持刀片768相对上接触器片组件750的 正确对准。

双凸轮凹槽制导器774骑跨在程序刀片466上,与在程序刀片466两侧 上的凸轮组凹槽490接触。单凸轮凹槽制导器776与程序刀片466一侧面上 的凸轮组凹槽接触。单个制导器776被用于最末端闸刀开关66中的一个上, 用以减少闸刀开关的总宽度。单、双制导器774,776的作用就是保持下接 触器刀片768与凸轮组62之间的恒定距离。通过保持刀片768与凸轮组62 间的恒定距离,刀片簧支承件772补偿凸轮组与凸轮组行程不均匀运动的允 差变化。单、双凸轮凹槽制导器776、774两者均宽约0.032英寸(0.081cm)。 在制导器774内的程序刀片间距约为0.086英寸(0.217cm)。下刀片槽778为 凸轮从动件片组件748操作提供间隙。

下刀片子区间突起780可以与为单个刀片开关致动而设计的可任选的子 区间开关72一起使用。下刀片子区间突起780与子区间开关72协同作用, 以维持下开关刀片768与子区间开关72之间的正确对准。下刀片支承件782 与上片组件750协同作用,以维持上片组件750与凸轮从动件片组件748及 下片组件746之间的正确分离。下刀片支承件782约宽0.035英寸(0.089cm), 下刀片燃弧挡板784减少可能在刀片开关之间出现的燃弧。下刀片燃弧挡板 784可使刀片开关66比没有下刀片燃弧挡板784时更紧密地靠在一起。

凸轮从动件片组件748包括凸轮从动件片786、凸轮从动件片孔788、 凸轮从动件开关刀片790、凸轮从动件顶面792、凸轮从动件刀片底面794、 凸轮从动件刀片角件796,凸轮从动件下电气接触器798,凸轮从动件上电 气接触器800,凸轮从动件骑架802,凸轮从动件提升突起804,凸轮从动 件延伸提升突起806,凸轮从动件模压滑槽808以及凸轮从动件刀片子区间 突起810。凸轮从动件片786,凸轮从动件片孔788,凸轮从动件开关刀片 790,凸轮从动件下电气接触器798及凸轮从动件上电气接触器800在制造 时,其所用材料和规范类似于在下片组件746中的上面叙述过的相应零件, 但在下文中有例外。

凸轮从动件开关刀片790是以约8.5°的凸轮从动件刀片角件796模制 入凸轮从动件片786内的插入件。角件796定位在凸轮从动件片786内,从 最靠近凸轮从动件制导器802的该凸轮从动件片边缘测量时,位于距离该边 缘约0.022英寸(0.056cm)处。角件796可以安置在凸轮从动件片786内的任 意距离处,并仍然具有封闭此凸轮从动件角件的优点。具有位于刀片开关端 子752与最接近的凸轮从动件制导器802的边缘的凸轮从动件片之间的角件 796的优点之一是,在凸轮从动件上、下电气接触器800、798上的力更加 能够预测,这是因为凸轮从动件开关刀片790的可动部分内并不包含有角件 的缘故,封闭在凸轮从动件片786内的凸轮从动件角件的另一优点是,凸轮 从动件刀片簧的挠曲更加恒定。通过超越凸轮从动件开关刀片790的弹性极 限,在凸轮从动件开关刀片790中制出角件,以便在其中制出一个永久的角 度或角件。如果将角件796放置在凸轮从动件刀片的可动部分上,则材料 和制造偏差会减低凸轮从动件开关刀片簧挠曲的恒定性。闸刀开关挠度是由 公式 决定的。式中Y是挠度,W是在梁上的负载;X 是在梁上的一点,挠度就是在该点计算的;E是材料的弹性模量;I是此梁 截面的惯性矩;L是梁的长度。

凸轮从动件下电气接触器798和凸轮从动件上电气接触器800是以类似 于上述下刀片电气接触器770的方式连接于凸轮从动件790上,并具有与之 相似的优点,但有下述不同点及优点。凸轮从动件接触器798、800以相对 凸轮从动件刀片顶面792和凸轮从动件刀片底面794相交错的关系连接在凸 轮从动件刀片790上的,更具体地说,将凸轮从动件上接触器800连接于在 凸轮从动件制导器802与可动接触端742之间的凸轮从动件顶表面792,凸 轮从动件下接触器798则连接到位于凸轮从动件制导器802和固定端子端 740之间的凸轮从动件刀片底表面794,将凸轮从动件上接触器800安置在 凸轮从动件制导器802与可动接触器端742之间的更大的机械方面的优点 是,与将上接触器800安置于凸轮从动件制导器802与固定端子端740之间 相比,能产生更快、更精确的转换作用及更多的接触动作。使用交错的、用 轻精压方法由金属带制作的凸轮从动件上、下电气接触器800、798的附加 优点是,上、下电气接触器800、798可以是不同的型号,而不是规定两个 接触器都具有下电气接触器798或上电气接器800中之一的最高电流额定 值。例如,凸轮从动件下电气接触器798可以是一种低电流接触器,而上电 气接触器800则可以是高电流接触器,而不是采用两个高电流接触器,于是 降低了成本。而且通过在凸轮从动件刀片790上错开上、下接触器800、 798,在上、下两接触器之间的凸轮从动件刀片的电蚀降低了,这是由于在 凸轮从动件刀片790上接触器800上的燃弧出现位置不同于下接触器798燃 弧出现的位置的缘故。

凸轮从动件制导器802也是以类似于上述的刀片簧支承件772模制入下 开关刀片768中的方式,模制于凸轮从动件开关刀片790中的插入件,但有 下列不同,在插入两板模制成的凸轮从动件制导器802,凸轮从动件提升突 起804以及凸轮从动件延伸提升突起806过程中,凸轮从动件模制滑槽808 为塑料提供一通道。凸轮从动件制导器802接合开关程序刀片466,使凸轮 从动件刀片790依照一预定程序运动。凸轮从动件提升表面与主开关68接 合,使凸轮从动件刀片790远离下开关刀片768,以将电接触器断开。凸轮 从动件延伸提升突起806从凸轮从动件提升表面延伸约0.040英寸(即 0.102cm),并与在无噪声循环选择器结构中的主开关68接合,将凸轮从动件 制导器802提高到足以使之离开开关程序刀片顶面468,以便防止在无噪声 循环运行以及断开与开关刀片768的电接触过程中由凸轮从动件制导器802 产生的噪声。凸轮从动件刀片子区间突起810从凸轮从动件开关刀片790的 边缘延伸出约0.040英寸(0.102cm),并且与子区间开关72接合而操作刀片开 关。

上接触器片组件750包括上接触器片812,上接触器片孔814,上开关 刀片816,上刀片角件818,上电气接触器820,上刀片支承突起822,上 刀片支承槽824以及上开关刀片延伸部826。上开关刀片816,上电气接触 器820和上接触器片812均是以类似于上述的下刀片组件746中的相应件的 材料和规格制作的。上开关刀片816被模制入约为12°的上刀片角件上的上 接触器片812,其样式与上述的凸轮从动件刀片角件796的样式相类似。

上刀片支承件突起822接触下接触件簧支承件772,因而上电气接触件 820将与下电气接触件770保持一恒定距离的气隙。上片组件的零件接触在 下簧刀片上方约0.180英寸(0.457cm)的上簧刀片支承件。上刀片支承件突起 822位于上刀片接触件和上刀片固定端之间。支承件槽824形成在上刀片816 上,以允许与相邻的带有上刀片支承件突起822的刀片开关分隔开。上开关 刀片延伸部826与主开关68或噪声循环选择器70接合,以将上开关刀片816 提升,使与凸轮从动件上电气接触件800的电气连接断开。

闸刀开关端子752包括闸刀开关对准件828以及闸刀开关端子槽830。 闸刀开关对准件828可以是闸刀开关孔,在插入模制的下接触器片组件746、 凸轮从动件片组件748和上接触器片组件750过程中,这些孔可以用作对准 零件,闸刀开关孔828与片模制件销接合,以增加闸刀开关68在相应的下接 触件片764、凸轮从动件片768或上接触件片812内的模制精度。闸刀开关 端子槽830是一种装配辅件。装配夹具在装配闸刀开关66过程中接合端子槽 830,以便正确地将下接触件片组件746、凸轮从动件片组件748及上接触 件片组件相对闸刀开关端子752对准,通过上述的正确对准比未对准的塑料 模制可获得更精确的闸刀开关对准度。端子与开关刀片构成整体,并成形使 得符合全国电气制造联合会(NEMA)标准,端子由插头型电气连接器容纳。

闸刀开关高压线与汇流的连接件758包括水平连接件832。第一垂直连 接件孔834,第二垂直连接件孔836,连接件边缘838,连接件骑架马达连 接器槽840,连接件销842及连接件盖844。闸刀开关连接件允许在选择的 闸刀开关端子间作出永久性硬线连接,并为马达端子连接器754提供一定位 处,以便在闸刀开关66与马达端子262之间跨接电气连接。水平连接件孔 832可使在下接触器片组件746,或凸轮从动器组件748,或上接触器片组 件750上的选定的邻近闸刀开关端子752进行电连接。在不希望进行电连接 的所选定的相邻闸刀开关端子752上,连接这些端子752的材料被切开以便 将电气连接断开。水平连接件孔832提供足够的空间,所以切开的连接相邻 闸刀开关端子752的材料依然连接到闸刀开关66,从而减低制造复杂程度, 该复杂性是由于闸刀开关材料的不精确小件引起的。第一垂直连接件孔834 提供用以插入连接件销842的孔,以便在上、下开关刀片816与768之间构 成电气连接。第二垂直连接件孔836提供用以插入连接件销842的孔,以便 在凸轮从动件开关刀片790与上开关刀片816之间构成电气连接。连接件边 缘838形成安装连接件销842的槽。连接件边缘马达连接器槽840容纳马达 端子连接器零件,用以使之对准并固紧于下接触器片764。连接件销842用 在第一、二垂直连接件孔834、836内和闸刀开关端子752上,使选定的闸 刀开关端子752得到电气连接。连接件盖844将用在闸刀开关端子752上的 连接件销842与用在这些端子752上的电气连接器(未示出)进行电绝缘。

马达连接器端子754包括第一、二马达连接器846、848,凸马达连接 器导向件850及凹马达连接器导向件852。马达端子连接器754与马达端子 262协同作用,使闸刀开关66与马达58进行电气连接,其连接方式允许沿 着一条轴线将闸刀开关66自动化装配入壳体54中。第一马达连接器846包 括第一马达连接器轴端头854,第一马达连接器轴856以及第一马达连接器 夹858。第一马达连接器端头854被倒角45°,而且朝第一马达连接器轴 856中心偏置约0.01英寸(0.0254cm),以便在装配过程中将第一马达连接器 轴端头854及第一马达连接器轴856导入合适的第一垂直连接件孔834中。 第一马达连接器轴边缘被弯曲,以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阻碍的相对 锐缘,并且使第一马达连接器轴856加强。第一马达连接器轴导引边缘为了 更易于插入而被倒角约30°。第一马达连接器夹858是一包覆的销,它被成 形得能为与马达端子线开关端328良好地电气连接而产生弹簧压力。第二马 达连接器848包括第二马达连接器端头860,第二马达连接器轴862,第二 马达连接器夹864以及第二马达连接器轴延伸部866。第二马达连接器轴端 头860,第二马达连接器轴862以及第二马达连接器夹864均与先前所述的 第一马达连接器846的相应零件类似。第二马达连接器轴延伸部866接合连 接件边缘马达连接器槽840,这有助于定位和紧固第二马达连接器夹864。

凹凸马达连接器导向件852、850与下接触器片764是一整体件,而且 与马达的中央马达端子导引件322及侧马达端子导引件324接合,将马达端 子线开关端与第一、二马达连接器端头858,864在闸刀开关66被安装于壳 体54时对准。

闸刀开关紧固件756包括片铆钉242,凸片紧固件868及凹片紧固件斜 面870。片铆钉242穿过下接触器片孔766、凸轮从动片孔788,上接触器 片孔814及第二侧盖片安装孔242进行安装,将闸刀开关66紧固到第二侧盖 78。凸片紧固件868由下接触器片764和凸轮从动件接触器片786所用的材 料构成,并且与基座凹片紧固件172及盖凹片紧固件226接合,从而帮助将 闸刀开关66连同相连的第二侧盖78紧固于壳体基座74及第一侧盖76。凸 片紧固件斜面870是一倾斜的表面,它与基座凹片斜面174及盖凹片斜面228 协同作用,在将带有连接的第二侧盖78的闸刀开关66安装入壳体基座74 与第一侧盖过程中,用以增大装配区域和用作导向件。

通过将闸刀开关零件用自动化设备装配在垂直于闸刀开关端子752的直 轴上,将闸刀开关66在插入壳体基座74之前先进行组装,这些情况在后面 称作“凸轮操作定时器的装配”中予以讨论。上片组件750被叠放在凸轮从 动件片组件748顶面上,下片组件746则被叠放在凸轮片组件748下面。装 配夹具帮助片组件正确地对准。此外,第二侧盖槽有助于将上接触器片组件 750相对第二侧盖78正确地放置。片铆钉242穿过叠放着的上片组件750, 凸轮从动件组件748、下片组件746和第二侧盖78进行安装。这些铆钉牢牢 地将闸刀开关66固接到第二侧盖78。

闸刀开关端子槽830用于在安装入第二侧盖78过程中,将下接触器片 组件746,凸轮从动件片组件748和上接触器片组件750对准。组件746、 748及750的配合表面大致是平整的,以便按照基座刀片端子槽830将此配 合表面对准,更为精确地将下开关刀片768与凸轮从动件刀片790、上开关 刀片816对准。

参看图6,主开关68包括摇杆提升器872、开关提升器874、提升器 弹簧876、摇杆878和提升杆880。主电路开关68的作用是将凸轮从动件开 关刀片790及上开关刀片816提高到足以切断开关刀片790、768及816之 间的电气连接。当全部电气连接断开时,装置50就被关断。主开关68是用 于带控制轴438的凸轮操作定时器构形上的任选的。在某些构形中,开关提 升器874可以直接提升一个或多个凸轮从动件开关刀片796,从而取消对摇 杆提升器872,摇杆878及提升杆880的需求。

摇杆提升器872包括摇杆提升器枢轴孔882,摇杆提升器槽884,摇杆 提升器簧连接器886,摇杆提升器斜面888,摇杆提升器掣子890和摇杆提 升器接触器892。摇杆提升器枢轴孔882与壳体基座摇杆提升器枢轴销150 接合。摇杆提升器槽884在装配摇杆提升器872过程中,为壳体基座摇杆提 升器保持器152提供间隙。摇杆提升器簧连接器886为将摇杆提升器斜面888 推压向控制轴座142的提升器簧876提供一连接点。摇杆提升器斜面888成 45°角,它与已成45°角的控制轴提升斜面514互补。摇杆提升器掣子890 是与摇杆提升器斜面888相反向的60°斜面,它从摇杆提升器872上延伸出 0.006英寸(0.0152cm),从而形成一突起。摇杆提升器接触器892与摇杆878 协同作用,将运动传递至摇杆878。摇杆提升器872通过将摇杆提升器枢轴 销孔882与摇杆提升器销150对准,并将摇杆提升器槽884与摇杆提升器保 持器152对准而装入壳体基座74。一旦这些对准工作已经完成,摇杆提升器 872就直接落入壳体基座74中的垂直于此基座的轴上。当控制轴438被移向 一个下降位置时,操作摇杆提升器872。在开关提升器874被控制轴提升斜 面514致动时,开关提升器874就移动约0.135英寸(0.342cm)。

开关提升器包括开关提升器枢轴孔894,开关提升器槽896,开关提升 器簧连接器898,开关提升器斜面900,开关提升器掣子902和开关提升器 杆连接器904。开关提升器枢轴孔894与壳体基座开关提升器枢轴销158协 同作用,使开关提升器874作枢轴转动。开关提升器槽896允许在壳体基座 74中在直轴上装定位钩160,开关提升器簧连接器898为将开关提升器874 推向控制轴安装件142的提升器簧876提供连接点。开关提升器斜面900呈 45°斜角,它与已呈45°角的控制轴提升斜面514互补。开关提升器掣子 902是与摇杆提升器斜面888呈相反的60°的斜面,它从开关提升器874处 延伸出约0.006英寸(0.0152cm),形成一个突起。当开关提升器874由控制轴 斜面514致动时,开关提升器874移动约0.135英寸(0.342cm)。开关提升器 874的作用是将刀片790、816提升一距离,此距离应足以切断闸刀开关66 内的全部电气连接,由此可不用专的线路开关就将装置50切断。

提升器簧876具有提升器簧环906,而且簧876对主开关68而言是任 选的。提升器簧876的目的是提供约0.625磅(0.284kg)的附加偏压力,用以 将摇杆提升器872及开关提升器874推向控制开关提升轴承518,由簧施加 的这种偏压力在操作员将控制轴438移动到使凸轮操作定时器52操作的位置 时,给操作员一种明确的感觉。

摇杆878包括摇杆枢轴908及摇杆突起910。摇杆架166安置在摇杆安 装件164中。摇杆架166在主线路开关操作过程中摇杆878摆动时,作为摇 杆878的支承面的摇杆878是对称的,因此可以用其任何一端放入摇杆支承 件164中。摇杆端也被制成锥形以利于插入摇杆安装件164。摇杆臂槽防止 开关提升器枢轴基座零件158与摇杆臂的运动发生干涉。在运行过程中,摇 杆突起910移动约0.135英寸(0.343cm)。

提升器杆880包括提升杆槽912,提升柱914,提升平台916,开关提 升器突起918和开关提升器导引件920,提升杆槽912与摇杆突起910接合, 从而使提升杆880移动。提升柱914在提升杆槽912与提升平台916之间提 供一种机械连接。平台916有下、上提升平台922、924。下平台922有下 提升顶端926、下提升凹槽928和下提升平台延伸部930。下提升顶端926 与凸轮从动件刀片790接触,将这些刀片从程序刀片466上提升起来。下平 台提升凹槽928为下刀片燃弧档板784提供间隙。下提升平台延伸部930与 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一起使用,加强凸轮从动件刀片790的提升作用。上提 升平台924有上提升顶端932和上提升凹槽934。上提升顶端932接触上开 关刀片延伸部826,以便在主开关启动时,在上开关刀片816与凸轮从动件 开关刀片790之间提供气隙。上提升凹槽934使闸刀开关66之间的燃弧缩 减。开关提升器突起918接触开关提升器杆接触器904,使提升杆880在主 开关起动过程中运动。开关提升器导引件920与壳体基座提升杆槽168接合, 在致动过程中对准和导引提升杆880,提升杆880在第一侧盖76已安装于壳 体基座74之后再进行安装。提升杆导引件的功能是容纳、正确地安置无噪声 人工选择器的零件并能使其滑动地操作。开关提升器突起918接合开关提升 器杆接触器904,有助于提升杆880的移动。

现在介绍主开关68的操作。为向内移动控制轴438需要约5.5磅(2.48 公斤)的力。将控制轴438向外运动需约3.5磅(1.59公斤)的力。下提升平台 922接合凸轮从动件刀片790,将它们提升到程序刀片中间半径界限470上 方约0.02英寸(0.051cm)处,以便将凸轮从动件下电气接触器798提升,离开 下刀片电气接触器77。当主开关68处于其提升位置时,凸轮从动件制导器 802不能脱开程序刀片上半径界限468。因此,在凸轮组62转动过程中,由 于凸轮从动件制导器802接触程序凸轮刀片上半径界限468及主辅驱动爪 608、610接触驱动刀片驱动齿482而产生噪音。上提升平台924接合上开 关刀片816,使上电气接触器820提升脱开凸轮从动件上电气接触器800, 从而将电接触切断。凸轮组62也只能沿其被驱动的单一方向转动。为了确保 凸轮组62只在单一方向上转动,将离合器440设计成只沿一个方向接合。

参看图6,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包括与主开关68一样的零件,并带有 下列替代件及附加件。主开关摇杆提升器872由驱动提升器936替代,主开 关提升器874可以在具有延迟驱动件604的应用场合下由延迟提升器938取 代。除了对无噪声循环选择器的变型外,对先前讨论过的主开关零件不再进 行讨论。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的功能是将凸轮组驱动件64与提升凸轮从动 件脱开,以便使得在凸轮组被控制轴转动时,将由凸轮组驱动件64及凸轮从 动件拍击凸轮组62产生的啮合噪音降低或消除。选择器70也实现了主线路 开关不用专门的线路开关就将所有电路断开而使装置50关断的功能。

驱动提升器936也可以叫爪提升器,它包括爪提升器销孔940,爪提升 器槽942,爪提升器簧连接器944,爪提升器斜面946,爪提升器掣子948, 爪提升器驱动连接器950,爪提升器摇杆连接器952。爪提升器936的功能 是在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执动过程中内,将主、副驱动爪608和610从凸轮 组主、副驱动刀片476、478上脱开。爪提升器936是用具有低摩擦系数的 刚性塑料如乙缩醛或尼龙制作。摇杆提升器872和爪提升器936之间的主要 差别在于爪提升器驱动接触器950。接触器950比主驱动爪柱脚648宽些, 其原因在于主驱动爪表面有约0.18英寸(0.46cm)的线性移动,而且在此线性 移动过程中的任何时候,爪提升器936必须能够接触主驱动爪608,并且将 爪608从凸轮组掣子上移开。因辅驱动爪610在操作过程中仅移动约0.006 英寸(0.015cm),所以辅驱动爪面大致与辅驱动柱脚662同样大小。因此在爪 提升器936移动时,该辅驱动爪面总是处于使辅驱动爪610运动的位置上。 爪提升器槽942允许安装在壳体基座内定位沟152上方的直轴上。

延迟提升器938包括延迟提升器摇杆接触器954及延迟摇杆956。将延 迟提升器938与开关提升器874上的匹配部分相应的那些部分设计得相似并 执行相似的功能。除了完成与开关提升器874相同的功能外,延迟提升器938 还在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执动过程中,使延迟凸轮组爪674从凸轮组延迟驱 动刀片480上脱开。在选择器70执动时,延迟摇杆接触器962将运动传递到 延迟摇杆956。延迟摇杆956包括延迟摇杆枢轴孔958,延迟摇杆柱脚960, 延迟摇杆接触器962和延迟摇杆爪提升器964。

用于无噪声循环选择器中的提升杆880,在介绍带有附加件的提升延伸 部930的主线路开关的叙述之后,与上面讨论过的提升杆880相似。提升延 伸部930从下提升平台922突伸出约0.070英寸(0.178cm)。延伸部930与凸 轮从动件刀片延伸提升突起806接合,将凸轮从动件刀片790提升到程序刀 片顶部半径界限468上方0.010英寸(0.254cm)处。

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的目的是使提升杆880将闸刀开关66从它们与凸 轮组62的接触中移开,从而使凸轮组62可以沿任何方向转动,而没有那种 当闸刀开关66与凸轮组62接合时会出现的咔啦声。这一目的是通过沿朝第 二侧盖78方向,向提升杆880的相对端施加力来完成的。以这种方式施加了 提升杆880上的合适的力使杆880与闸刀开关66接合,从而使杆脱离与凸轮 组62的任何相互联系。

现在介绍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的操作。在控制轴438被延伸即向外拉 曳时,选择器70不操作,因而在主、辅驱动爪608、610移动凸轮组62时, 它能在控制438上自由转动。在控制轴438处于延伸的位置上时,爪提升器 驱动斜面946和开关提升器驱动斜面900,落在控制轴438的环形斜面514 上。随着控制轴438被压下,即朝向壳体54内推入。爪提升器驱动斜面946 及开关提升器驱动斜面900沿控制轴438的环形斜面滑动。该滑动作用力迫 使爪提升器936及开关提升器874向随着它们在各自的枢轴上转动时而径向 移开控制轴438。爪提升器936沿离开第二侧盖78的方向转动,开关提升器 874则朝向第二侧盖78枢轴转动。随着控制轴438实际上地下降,当控制轴 438的基座端大致接触到壳体基座74时,此环形斜面滑过爪提升器驱动斜面 946和开关提升器驱动斜面900,使控制轴438锁定于此下降位置。当控制 轴438接触到壳体基座74时,控制轴438就不能再下降了。

当爪提升器936枢轴转动时,爪提升器摇杆接触器表面952压靠摇杆 878。施于摇杆878上的力使摇杆878绕其支点转动。摇杆878转动的结果 是由摇杆878施加一个力,该力与由爪提升器摇杆接触器表面952施加于摇 杆878另一端上的力相反。提升杆880的摇杆槽是摇杆作用产生的力的承受 者。这样,爪提升器936的运动使一个力沿朝第二侧盖78的方向施加在提升 杆880的一端上。同时在爪提升器936作枢轴转动时,爪提升器驱动接触器 950对主驱动柱脚648施加压力,使主、副驱动爪608、610分别与凸轮组 主、副驱动器片476、478脱开。

当开关提升器874枢轴转动时,开关提升器杆接触器表面904将力施加 在提升杆880上。也在这时,通过摇杆878运动在提升杆880的另一端上边 施加一个力。这种作用使提升杆880朝第二侧盖78运动,然后当提升杆880 接近盖78时提升杆880接触到闸刀开关66,并将开关66拉离开凸轮组62。 闸刀开关66脱开凸轮组使凸轮组62可沿任何方向转动,并不产生由于与闸 刀开关相作用而产生的噪声。同时在延迟驱动的使用场合中,开关提升器874 被替换成延迟提升器938时,延迟提升器摇杆接触器954给延迟摇杆接触器 962施加一力,接触器962依次将力施加到延迟凸轮组爪柱脚700,使延迟 凸轮组爪674作枢轴转动,脱离开凸轮组延迟驱动刀片480。

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的一个特点是,循环选择比用主开关更安静。例 如,下面的资料显示以分贝计量的噪声值,它们是分别由带主开关68的凸轮 操作定时器及由带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QCS)的类似的凸轮操作定时器发出 的噪声,其在一千赫兹(1KHz)和四千赫兹(4KHz)两种情况下以分贝为单位测 量的,这时,控制轴以5R.P.M转动。     方案 噪音(分贝)1千赫 噪声(分贝)4千赫     主开关     54.0     59.1     QCS     37.3     24.0

参看图6,子区间开关72包括子区间杆966,子区间枢轴孔968,子 区间从动件970,子区间柱脚972,子区间驱动杆974和子区间台阶976。 子区间开关72在凸轮操作定时器52中是一个任选的零件,其功能是根据在 驱动凸轮子区间凸轮616上的预定程序来操作闸刀开关66,子区间凸轮616 与凸轮组的运动无关。子区间开关72由子区间凸轮616操作,以便驱动凸轮 从动件刀片子区间突起810,从而操作闸刀开关中的一个。子区间开关72 与子区间凸轮616一起的构成,使得在约1-180秒内去操作闸刀开关中的 一个。开关72通常的构成,使得在15-20秒时间间隔内去操作闸刀开关中 的一个,用于如洗衣机喷淋漂洗那样的机器功能中,子区间杆966由一种钢 锌预涂覆毛坯冲压而成,冲压的毛口侧背离壳体平台84,以利于安装,其成 型使得能避免与壳体54和定时器零件产生干扰。开关72可以构成单掷形, 用以通过驱动凸轮从动件刀片子区间突起810,使下刀片电气接触器770通 和断,也可以做成双掷形的,用以通过驱动凸轮从动件刀片子区间突起810, 使下电气接触器和上电气接触器820两者接通与断开。

子区间枢轴孔968与壳体基座子区间枢轴销110协同作用,为子区间杆 966操作提供支点。子区间从动件970与子区间凸轮616协同作用,将旋转 驱动凸轮的运动转变为线性运动。子区间柱脚972接触壳体基座平台84,将 子区间从动件970定位于子区间凸轮616的平面上,并在杆966响应子区间 凸轮616作枢轴转动时提供支承。子区间杆966在子区间枢轴孔968附近摇 摆约0.035英寸(0.0889cm),帮助它与子区间柱脚972一起将子区间杆970安 放在子区间凸轮616的水平面上。子区间驱动器974接触凸轮从动件刀片子 区间突起810,使凸轮从动件开关刀片790起动。子区间驱动器974的构成 使得在驱动过程中能提供支承面,子区间台阶976是任选的,它接触下刀片 子区间突起780,该突起780又通过下刀片支承件782,在子区间开关操作 过程中在凸轮从动件上、下电气接触器820、798之间维持一气隙。

现在介绍子区间开关72的操作。子区间从动件970接触子区间凸轮, 给子区间杆966提供线性运动,子区间从动件970的线性运动传递到子区间 驱动器974。驱动器974接触凸轮从动件刀片子区间突起810,并造成使子 区间驱动器974靠压凸轮从动件刀片子区间突起810,用以操作闸刀开关。 在凸轮组62操作子区间开关72试图操作的闸刀开关66时,可以将子区间开 关72的运行遮蔽。

凸轮操作定时器52既可以用自动化设备,也可以用手工装配线工人, 也可以由两者接合起来进行装配。定时器52的设计使得它的各零件56既可 以沿一条垂直于壳体基座平台84的垂直轴线,又可以沿与平台84平行的一 条水平轴线进行安装。该定时器52的特点是,并不需要如由机器人装置通常 做的那种沿多个轴线同时进行流水作业,从而降低装配设备成本和使装配简 化。此外,如以前介绍的那样,用于装配的设计(DFA)技术也可用于常规设 计凸轮操作定时器52,因此定时器零件56曾被设计得能在平行于或垂直于 装配轴线的方向沿直轴线上组装,零件56只可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进行装 配,组装定时器零件的安装区域是大的,定时器各零件56的大小使它们在装 配过程中可与其它零件56接触,以便将其更好地导向到安装区,而且定时器 各零件56在水平和垂直平面上均是对称的,以便使自动化装配机器更好地将 零件夹持和定向。这些特点使自动化和人工组装更加容易进行。

定时器52的自动装配是通过依预定程序,通过使用装配站的一个载卸 系统,沿着一条或多条直轴线将定时器零件56装入壳体基座74来实现的。 载卸系统利用载物架控制器,将含装有壳体基座74的载物架沿着实现完全装 配凸轮操作定时器52的一个轨道传送。载物架控制器可以是传送机,移动梁 或旋转工作台,它将载物架从装配站传送到装配地,而且在每个装配站上, 载物架在装配定时器零件56过程中是用控制器将其保持不动的。将壳体基座 74放置在载物架上,而且通过如基座装配零件88那样的各基座零件86定位 安装在此载物架内。在装配站上操作载物架时,载物架通过具体的操作将其 固定于装配站上,因此传送机在载物架下面滑动。同时载物架在装配站上操 作。载物架也可以用移动梁将载物架、传送机之间的摩擦接触终断,将其从 传送机提起使载物架固定。利用移动梁将载物架在装配站之间传送,也可以 减少会使定时器零件56定位错乱的、对载物架的振动。载物架可以由自动化 装配设备用电气方式加以读、写,以确定载物架应停在哪个装配站,已放在 了哪个装配站,以及在一个装配站进行的现场检验是否成功。每个用于定时 器零件56的自动化装配站一般均包括一个或多个载物架控制器,如传送机 带、移动梁或旋转工作台,零件源,拾放机和现场检验机。

用于容纳定时器零件56的拾放机的零件源包括振动喂入杯,固定座, 活座或托盘。振动喂入杯抖动每个零件使之进入适于装配的方向,之后将零 件向下送到通向拾放机的传送机带或在生产线上的送料器。固定座是一种用 于由拾放机拣拾制备定时器零件的装置。固定座可以为拾放机被动地使定时 器零件定向。活座与固定座类似,但活座主动地为拾放机定向或放置定时器 零件。托盘是一种基座,常常是由塑料制作,它通常夹持复杂的零件或子部 件,如凸轮组62,马达58和闸刀开关66,用以供拾放机拣拾。宁可用托盘 而不用振动喂入杯、固定座或活座的原因是凸轮组62,马达58及闸刀开关 66又大又复杂,这使振动喂入杯变得昂贵和易于损伤定时器零件56。

每个装配站一般构成有一个拾放自动化装配机。拾放机将定时器零件56 从一零件源运送至另一定时器零件或壳体54上。拾放机一般在轴上以直线运 动方式操作。例如拾放机沿着水平轴运动直至它到达可以放置在固定座、活 座或托盘里的源定时器零件上方为止。然后拾放机通常用真空吸盘在垂直轴 上将定时器零件送来。接着拾放机又沿相反的方向在同一垂直轴上将定时器 零件从固定座、活座或托盘中取出,然后又在水平轴上运动,直到定时器零 件直接越过壳体54上的安装区上方。而后拾放机就沿垂直轴运动,将该定时 器零件放置于安装区上。之后,拾放机进行与这些运动相反向的运动,去拾 取另一个定时器零件。一种拾放机可具有多个零件源及安装区,所指示的这 几点是公知的。

一般在每个定时器零件被安装于凸轮操作定时器52之后,要进行某些 种类的现场检验,以便核实定时器零件已经安装且已被正确地定位。多种机 构可以用来完成现场检查如机电、电子和光学视觉检查。如果定时器零件56 没被安装或被不正确地安装在定时器52中,就通过对该载物架上写上脱开指 令,将那个特定的凸轮操作定时器52从继续装配中脱出。此外在定时器零件 56安装过程中,可以用离子化空气喷射清扫然后抽真空吸去在进入壳体54 的道径上可能有的污染物。

在装配装置中的许多变化都是可能的,因此,下面的介绍应该被广义地 理解。此外,某些定时器零件56可根据所期望的定时器52的构形随机选取。 如前所述,凸轮操作定时器52的装配从马达58、凸轮组62及闸刀开关66 的装配开始。在这些子部件构成之后,凸轮操作定时器52就准备进行完整的 装配。凸轮操作定时器52的构成是通过首先将第一组定时器零件,沿垂直于 基座74的垂直轴线放入壳体54,然后将第二组定时器零件沿平行于壳体基 座74的水平轴线放入壳体54。第一组定时器零件包括基座件,马达58,凸 轮组62及第一侧盖76。第二组定时器零件包括带连接着的第二侧盖78的闸 刀开关66。

基座件是由在马达58安装以前安装在壳体基座74上的定时器零件组成 的。基座件包括子区间杆966,遮蔽杆680,爪提升器936,开关提升器874, 提升器簧876,延迟摇杆956,驱动凸轮606,主驱动爪608,延迟掣子爪 678,延迟单向爪678,延迟单向簧730,辅驱动爪610,延迟驱动轮672, 延迟掣子爪簧720,延迟凸轮爪簧704以及延迟凸轮组爪674。控制轴438, 延迟驱动件604,主开关68,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和子区间开关72零件等 上述件是任选的,这要取决于凸轮操作定时器52是否要由这些任选件构成。 如果一件或多件的特征不为凸轮操作定时器52所具备,装配程序就简化了, 取消用于这些任选零件的装配步骤。将这些件中的每一件安装入壳体54的详 细情况在下面进行介绍。现在介绍一步接一步地装配凸轮操作定时器52。

定时器52的装配以将基座74装置在传送带上开始。之后,拾放机将基 座74安放到使之稳定于传送机带上的载物架上。基座74以载物架与控制轴 安装件142和装配座98相互作用的方式紧固于该载物架上。

基座件以下面程序进行装配,除了已经指明的特定基座件必须比其它的 基座件先安装或后安装外,下列程序可以变更。第一个安装的基座件是子区 间杆966,其在一垂直轴上安装,此时子区间枢轴孔968与子区间枢轴销接 合,在子区间杆966定位后,将子区间从动件970枢轴转动远离驱动凸轮安 装件102,以允许稍后安装驱动凸轮606。第二组安装的基座零件从遮蔽杆 680,摇杆提升器672,开关提升器874及提升器簧876中选择。遮蔽杆738 和开关提升器874必须在此子区间杆966之后安装,但摇杆提升器872可以 在子区间杆966安装之前安装。在一个有无噪声循环选择器任选件的方案 中,摇杆872可以用爪提升器936来替代。遮蔽杆680沿垂直轴安装,以使 遮蔽枢轴孔732与遮蔽杆枢轴销114接合。摇杆提升器872沿垂直轴安装, 以使摇杆提升器枢轴孔882与摇杆提升器枢销150接合。将摇杆提升器872 对准,因此摇杆提升器槽884与摇杆提升器保持件152叠合。开关提升器874 沿垂直轴安装,开关提升器枢轴孔894与开关提升器枢轴销158接合。将提 升器874对准,因此开关提升器槽896与开关提升器保持器160叠合。任选 件提升器簧876在摇杆提升器872和开关提升器874安装后进行安装,提升 器簧环906定向得紧靠基座平台84。一个提升簧环906与摇杆提升器簧连接 器886连接,另一环906连接到开关提升器簧连接器886,以将摇杆提升器 872及开关提升器874压推向控制轴安装件142。

第三组安装的基座件是从驱动凸轮606,延迟驱动轮672及延迟摇杆956 中选出的。驱动凸轮606沿垂直轴安装,基座轴承632与驱动凸轮安装件102 接合,并将驱动凸轮606转至一预定的位置上,使其与凸轮组驱动件64同步。 一个装配辅销(未示出)穿过驱动凸轮安装件102放进驱动凸轮基座614,使 驱动凸轮606维持正确定向,并且使它沿垂直轴对准基座平台84。驱动凸轮 分离架618帮助保持先前安装的子区间杆966。延迟轮孔682接合延迟轮座 122,将延迟驱动轮672安装在垂直轴上,而且将延迟驱动轮672转到一预 定位置处,使延迟驱动件604与主驱动件602同步。延迟摇杆枢轴孔958接 合子区间枢轴销110,将延迟摇杆956安装在垂直轴上,延迟摇杆956在安 装过程中以转动方式定向,因此使延迟摇杆接触器962立即靠近延迟提升器 摇杆接触器954。

第四组安装的基座件是从主驱动爪608,延迟掣子爪676,延迟单向爪 678,辅驱动爪610,延迟凸轮组爪674及延迟掣子爪簧720中选出的。第 四组基座件沿顺序安装,但不包括辅驱动爪610及延迟凸轮组爪674,后两 者可以互换安装顺序。主驱动爪608沿驱动凸轮顶部630安装在垂直轴上, 驱动接合凸轮620接合轨道630,驱动突起622接合驱动轨道640。当主驱 动爪608座落在驱动凸轮606上时,主驱动爪608将与基座平台84平行,而 且主驱动柱脚648将接触基座平台84。然后延迟掣子爪676沿驱动凸轮顶部 630安装在垂直轴上,它定位于马达座134与延迟轮安装件122之间,延迟 驱动突起接合延迟掣子爪轨道708。当延迟掣子爪676座落在驱动凸轮606 上时,延迟掣子爪柱脚716将邻近遮蔽提升器738。延迟单向爪678的安装 是通过将延迟单向簧730放置在延迟单向簧柱728上开始的。然后将延迟单 向爪678沿驱动凸轮顶部630安装在垂直轴上,它定位于马达座134与延迟 轮安装件122之间,延迟单向爪枢轴销孔724接合延迟驱动轴承626。当安 装延迟单向爪678时,它将立即置于延迟掣子爪676上方,延迟单向簧730 则接触延迟单向簧座118,以便将延迟单向爪678偏压向延迟轮672。辅驱 动爪610沿驱动凸轮顶部630安装在垂直轴上,它定向与主驱动爪608平行, 辅驱动轨道654接合辅驱动凸轮628。当安装辅驱动爪610时,它将安置得 平行于主驱动爪608,辅驱动爪柱脚662接触基座平台。最后,延迟凸轮组 爪674安装在垂直轴上,定位延迟凸轮爪柱脚706在延迟摇杆爪提升器基座 第二敞开侧之间,延迟凸轮组爪突起轨道692接合延迟驱动突起624,而且 延迟凸轮组爪对准轨道690与延迟驱动定位凸轮接合。延迟掣子爪簧720安 装在垂直轴上,使延迟掣子爪簧环722定位得朝向基座平台84。一个簧环 722安放在基座延迟簧支承柱116上方,簧环722的另一端置于延迟掣子爪 簧柱718上方,以使延迟掣子爪676偏压向延迟轮672。延迟凸轮组爪簧704 安装在垂直轴上,延迟凸轮组爪簧环706向下推向基座平台84,一个簧环 706安装在马达座134上方,并座落在马达座肋136上。另一簧环706则在 安装马达58后再进行连接。

马达58在基座零件之后安装。马达58已在上面题为“马达说明”的部 分中介绍了,安装时还包括第一级齿轮和相连的单向杆。马达58安装在垂直 轴上。将它定位得使场极电极连接孔与基座马达紧固件138和置于马达架132 上的场极电极部分对准。驱动凸轮顶部630穿过场极电极输出齿轮轴承268 延伸。如果安装任选的延迟驱动件,延迟凸轮组爪支承件702将被安置得紧 邻定子杯256,以便在安装马达58时,将延迟轮组爪674和延迟凸轮672 收集在壳体基座74内。一旦马达58安放在马达架132和马达座134上,基 座马达紧固件138就被加热拉软,以便将马达58紧固在壳体机座74中。一 旦装上马达58,未被连接的延迟凸轮组爪簧环就能连接到延迟凸轮组爪簧柱 698上,以将延迟凸轮组爪674偏压向基座凸轮组零件140。

除了第一级齿轮和连接的单向杆以外,齿轮系60在马达58之后安装, 以便防止在基座马达紧固件138被加热拉软时损伤齿轮系60。此外,如果此 轮系60的结构带有任选的花键连接器334,则在凸轮操作定时器检验完成之 前,不会将花键连接器334安装。齿轮系60的结构带有三层不同的啮合层: 下、中、上各一层,因此使得在装配过程中不要求与两个以上的齿轮进行啮 合。通过减少在安装过程中要求啮合的齿轮数目,使齿轮系装配简化。通过 使齿轮具有渐开线花键廓形件以提供比其它某些种类更多的圆角面,而使齿 轮啮合更加容易。齿轮332的结构也带有预定量的便于啮合的间隙,因而齿 轮332在齿轮轴330上时由于这种附加的方便啮合的配合而允许有些微的倾 斜。

先安装的第一齿轮是在下层运行的那些齿轮:即输出齿轮396及第四级 齿轮384。第一级齿轮344也在下层运行,但在马达组装过程中已先被安装 了。因输出齿轮396能有助于将凸轮组驱动零件收集在基座74中,故最好将 其首先安装。输出齿轮396沿驱动凸轮顶部630安装在垂直轴上,用输出基 座导引端402将输出齿轮396导向驱动凸轮顶部630。输出基座导引端402 有一倒角缘和比输出齿轮脱开轴承404更大的内径,从而提供大的安装区 域,以便将输出齿轮脱开轴承404导引至与驱动凸轮顶部脱开轴承631相接 合。输出齿轮旋转轴承406接合场极电极轴承268,输出齿轮推力轴承408 则与场极电极254接合。输出延伸部推力轴承400接合辅驱动爪610,将辅 驱动爪610安置在驱动凸轮606上,并有助于将凸轮组驱动件64固紧在壳体 基座74中。输出齿轮脱开轴承404与驱动凸轮顶部脱开轴承631协同作用, 使驱动凸轮606在壳体基座74中维持正确地垂直对准。安装好的输出齿轮 396直到安装花键连接器334而有助于齿轮啮合之前,在不操作驱动凸轮606 的条件下可自由地移动。在安装输出齿轮396之后安装第四级齿轮384。第 四级齿轮384沿第四级齿轮轴342安装在垂直轴上,第四级孔倒角将第四级 齿轮孔388导引到第四级齿轮轴342上。第四级小齿轮390在安装过程中与 输出外齿轮啮合。一旦第四级齿轮384被安装,第四级基座推力轴承386就 与场极电极254接触,而且第四级孔388与第四级齿轮轴342协同工作提供 转动轴。

第二,安装在中层运行的齿轮是第二级齿轮360。第二级齿轮360沿第 二级齿轮轴338安装在垂直轴上,第二级孔导角将第二级齿轮轴338导引到 第二级孔364。第二级外齿轮368与第一级小齿轮354在装配过程中啮合。 一旦第二级齿轮360被安装,第二级基座推力轴承362就接触场极电极254, 而且第二级孔364与第二级齿轮轴338协同作用提供转动轴。最后,安装在 上层运行的齿轮是第三级齿轮372。第三级齿轮372沿第三级齿轮轴340安 装在垂直轴上。第三级孔的倒角将第三级齿轮轴340导引至第三级孔376。 在安装过程中,第三级小齿轮378首先与第四级外齿轮392啮合,在此啮合 完成之后,第三级外齿轮380与第二级小齿轮366啮合。在一些齿轮系结构 中,可要求第三级齿轮372同时与两个另外的齿轮啮合。可要求第三级齿轮 372与它的第三级小齿轮378和第三级外齿轮380在安装过程中同时啮合。 如果第三级小齿轮378不能设计得在第三级齿轮380与第二级小齿轮366啮 合之前与第四级外齿轮392啮合,那么有三个齿轮同时啮合的情况就可能出 现。一旦安装第三级齿轮372,第三级基座推力轴承374就与场极电极254 接触,而且第三级孔376与第三级齿轮轴340协同作用,提供一个转动轴。 在齿轮系60已安装后和在第一侧盖76安装前的某个时候,将齿轮系60润 滑,以减少齿轮系在运行过程中的噪声。

在马达58安装以后安装凸轮组62。对凸轮组组件的详细介绍已在上面 的题为“凸轮组介绍”的部分中提供了。在安装凸轮组62之前,需要将装配 探测头(未示出)朝向某个凸轮组驱动零件,以预防与凸轮组62在安装时出现 干涉。将主、辅驱动爪608、610离开控制轴安装座142枢轴转向驱动簧安 装座108,将延迟凸轮组爪674离开控制轴安装件142枢轴转向第二敞开侧 82。将凸轮组62安装在垂直轴上,控制轴基座内轴承524接合基座控制轴 座142。控制轴安装座142构成圆角,为控制轴基座内轴承524接合控制轴 座142提供更大的安装区域。当凸轮组62被安放于控制轴安装轴安装座142 上时,基座凸轮组支承件146接触离合器盘560,将凸轮组62定位在基座平 台84上约0.100英寸(0.254cm),以便防止凸轮组与定时器零件发生干涉。

在凸轮组安装之后,安装驱动簧612并连接延迟凸轮组爪簧704。将驱 动簧612放置入固定套(未示出)中,通过拾放机为安装时使驱动簧612弹性 加载和定向。接着将驱动簧612安装在爪簧安装件上方。驱动簧612必须卷 成盘状并放置于爪簧安装座上,而且通过将第一、二簧端668、670分离而 展开。在驱动簧螺卷666放置于爪簧安装座上后,驱动簧612就松开,这样 致使第一爪簧端668接触主驱动爪簧架650,第二爪簧端670接触辅驱动爪 柱脚662。延迟凸轮组爪簧704有一个置于壳体基座马达座134而且安置定 位放在马达座肋136上的延迟凸轮组爪簧环。其另外一个簧环现在连接到延 迟凸轮组爪柱698,以便朝向凸轮组62偏压延迟凸轮组爪674。

在驱动簧612已经安装,延迟凸轮组爪簧704已经连接之后,安装第一 侧盖76,侧盖76由振动喂入器杯装入传送机,并安放在固定套(未示出)内。 由于第一侧盖大,因而要求昂贵的振动喂入器杯,所以可用装配线操作员将 盖76放入传送机带上。固定套使第一侧盖76定向,可由拾放机将其放入壳 体基座74。随着侧盖76与基座74配合。第一侧盖零件184与基座零件86 配合,基座密封缘90与第一侧盖唇缘188配合,第一侧盖连接孔224与基座 第一侧盖紧固件92配合。基座和第一侧盖间的绝大多数配合几乎是同时进行 的,但是第一侧盖凸轮组孔与控制轴控制端506,然后与凸轮组毂延伸部452 的配合是在其它配合开始之前。盖摇杆保持器222与基座摇杆支承件164配 合。盖齿轮轴插口208与它们相应的齿轮轴330配合,盖马达轴插口210与 转子轴298配合。盖齿轮轴插口208和盖马达轴插口210有倒角导入端,以 增大装配用的安装区域。第一侧盖唇缘188与基座密封边缘90配合,第一侧 盖连接孔224与基座第一侧盖紧固件92配合。连接孔224被倒角以增大装配 用的安装区域。第一侧盖76的安装是通过将第一侧盖76向基座加热拉软完 成的。加热拉软是通过加热加压于基座第一侧盖紧固件92来实现的。

提升杆880由拾放机沿水平轴安装,该机器从振动喂入器杯中接纳杆 880。将提升杆880定向使在第一提升杆导引部216和盖提升杆轴承220之 间滑动,第一提升杆导引部216比第二提升杆导引部218提供更大的安装区 域,以便在定向提升杆880导向过程中有助于更多地约束第二提升杆导引部 218。在提升杆880接合第一导引部216后,杆880再与导引部218接合。 现在,第一、二导引部216、218已进一步对准提升杆880,提升杆槽912 安装在摇杆突起910上,开关提升器导引件920与提升杆沟槽168接合,而 且开关提升器突起918与开关提升器杆接触器904接合。

参看图9,现在讨论闸刀开关的安装。闸刀开关如在先前称做“闸刀开 关”的那部分讨论过的那样安装装配。将组装的闸刀开关放入夹持多个装配 的闸刀开关的托盘(未示出)中。拾放机从托盘中取出闸刀开关66,并将它放 入固定套,使之为安装而正确地定向,第二侧盖装配孔236由拾放机和固定 套采用,帮助定向和夹持闸刀开关66。另一个拾放机从固定套中取出开关 66,并利用平行于壳体基座平台84的直水平轴把开关66安装在壳体54上。 当将开关66安装在壳体基座74和第一侧盖76时,将控制轴438从平台84 上向外移动,以减少提升杆880与开关66的安装干扰。随着将安装于第二侧 盖78上的开关66安装于基座74,闸刀开关66与壳体54之间的第一次接触 几乎与闸刀开关凸片紧固件斜面870和基座凹片斜面174与盖凹片斜面228 间的接触同时出现。在第一次接触出现后,马达端子262和闸刀开关马达端 子接触器754之间的接触就开始。

马达端子中央马达端子导引件322与闸刀开关凹马达端子导引件852接 合,以帮助将马达端子线开关端328导向第一、二马达连接器卡子858、 864。大约在同时,中央马达端子导引件322接合凹马达端子导向件852, 马达端子侧马达端子导引件324接合闸刀开关凸马达端子导引件850,以进 一步帮助将马达端子线开关端328导向第一、二马达连接器卡子858、864。 当连接有第二侧盖78的闸刀开关沿直水平轴朝马达端子线端移动时,第一、 二马达端子连接器卡子858、864,在马达与闸刀开关66之间建立预定的电 气连接。

在马达端子线开关端328与第一、二马达连接器卡子858,864接合同 时,凸片固紧器868接合基座凹片紧固件172,第一侧盖凹片紧固件226和 座将闸刀开关66与相连的第二侧盖78锁定在与侧盖76相连的壳体基座74。 同时,基座第二侧盖销170接合第二侧盖连接孔248。

随之将第二侧盖78热装入基座74,并将第一侧盖76通过加热、加压 连接到壳体基座74的连接器销零件94。

可任选的循环选择器掣子442在开关66之后进行安装。掣子从动件598 及掣子簧600由振动喂入器杯安置,拾放机将掣子簧600置于掣子从动件598 上,并将掣子簧600和掣子从动件598置于固定套中使掣子簧600压缩,另 一拾放机将压缩过的掣子簧600和掣子从动件598取出,并将它们沿垂直轴 放入掣子从动件槽198中,随着拾放机松脱在第一侧盖掣子从动件槽198中 的掣子簧600和掣子从动件598,掣子簧600就与掣子簧柱202接合,以帮 助将簧600保持在槽198中。随着掣子簧被松脱,掣子从动件598就通过掣 子从动件孔200延伸,并与凸轮组掣子刀片484接合。

花键连接器334是最后一个安装的定时器零件,以将输出齿轮396连接 于驱动凸轮606。在闸刀开关检验完成之后才将花键连接器334装入。该检 验在下面称作“凸轮操作定时器检验”的部分中进行介绍。花键连接器334 从振动喷入器杯传送到传送机,在此拾放机用花键连接器组装辅件432将花 键连接器334从传送机上抓起,用以通过第一侧盖花键连接器孔212,并沿 垂直轴将其装配入输出齿轮花键孔410。花键连接器导入部420在花键连接 器上的外直径最小,这可在花键连接器334插入第一侧盖花键孔212时提供 更大的安装区域,花键连接器导入部420也提供在插入过程中不要求使花键 连接器334与输出齿轮花键孔410啮合对准的一个较大的安装区域。内连接 花键端头422和驱动凸轮驱动花键端头635两者都被制成锥端,以便通过提 供更大的啮合安装区域而使花键连接器334容易地插入驱动花键635。外连 接器端头426和输出齿轮花键端头414两者也被制成锥端,以便通过提供更 大的啮合安装区域而易于安装花键连接器334。花键连接器锁销指430是一 悬伸簧,它具有比外连接器花键428更大的外径。在穿过第一侧盖花键连接 器孔212安装时,锁销指430收缩而使其插过第一侧盖花键连接器孔212, 然后它又扩张将花键连接器334锁定在壳体54中。在花键连接器334安装在 输出齿轮花键孔410中时,输出花键连接器沟槽416为锁销指扩张提供间隙。 输出齿轮脱开轴承404为花键连接器导入部420接触提供止挡,防止花键连 接器334进入输出延伸部398。

在除了花键连接器334之外的装配已经完成之后,进行凸轮操作定时器 检验。检验的目的是检验包括马达58,齿轮系60,凸轮组62,控制轴438, 凸轮组驱动件64,闸刀开关66,子区间开关72以及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 的定时器零件的运行。定时器52的检验可以分为彼此独立的三类:闸刀开关 检验,主开关检验及凸轮组驱动件检验。

主开关检验是检查控制轴438、离合器440及无噪音循环选择器70的 运行情况。将凸轮操作定时器52放在检验夹具中,然后将连续检验机连接到 闸刀开关,以确定该开关是打开还是关闭。使控制轴438压下,并通过加力 于控制轴控制端500,使控制轴438沿两个方向转动。当控制轴438被推入 时,控制轴基座端提升斜面514操作爪提升器936和开关提升器874,使无 噪声循环选择器70运行。当控制轴基座端492接触壳体基座74时,控制轴 的运动就停止。当控制轴438完全压下时,闸刀开关66应该被打开,而使所 有的电气线路脱开。闸刀开关66由无噪声循环选择器70以在标题为“无噪 声循环选择器70”中先前讨论过的方式打开。在压下控制轴438而使控制轴 438转动时检验提升轴承。然后,通过施加力于控制轴控制端500,使控制 轴438延伸并沿两个方向转动。在主开关检验终结时,将凸轮组62旋转到一 预定位置,为进行凸轮操作定时器52的闸刀开关的检验作准备。

闸刀开关检验是检查通过凸轮组62的闸刀开关66的运行情况。将定时 器52放置在检验夹具中,该夹具有转子及数据记录器。将转子通过壳体零件 连接到控制轴438,使凸轮组62作不依靠马达56的转动。数据记录器连接 到闸刀开关,用以记录开关66的运行情况。开关66的运行是通过施加12 -20VDC到选择的上接触器端子、凸轮从动件接触器端子或下接触器端子 来确定的。虽然所加的直流电压(DC)可以通过马达端子262与闸刀开关之间 的连接施加到马达58,但该直流电压被维持得低到足以防止损伤马达58。 然后,数据记录器通过检测在闸刀开关上是否有电压而检测出某一特定的开 关是否被打开或关闭。

凸轮组62由转子转动,使闸刀开关66根据装载于程序刀片上的凸轮组 预定程序运行。驱动凸轮基座614通过驱动凸轮孔104,以约7.5分钟内转 动过360°的速率转动。某些凸轮操作定时器的构形需要较多的时间转动凸 轮组,而某些定时器则需较少时间。数据记录器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凸轮组62 从闸刀开关66收集数据。然后将从数据记录器收集到的数据与预定的标准进 行比较,以确定闸刀开关66是否有正确的功能。在完成闸刀开关检验后,将 花键连接器334插过第一侧盖76,以便将输出齿轮396连接到另外全部装配 完成的凸轮操作作定时器中的驱动凸轮606上。

凸轮组驱动检验是检查马达58、齿轮系60和凸轮组驱动件64的运行。 将凸轮操作定时器52放置在通过闸刀开关66施加直流电压到马达58上的检 验夹具中。检验夹具也检查在马达58已经驱动凸轮组驱动件64而使凸轮组 62转动后,凸轮组62是否运动一预定距离。

上述的凸轮操作定时器检验过程有许多优点,其中包括由于马达58与 凸轮组驱动件64脱开而可以较少的时间检验凸轮操作定时器52。

凸轮操作定时器52的构形使得能以传统的螺钉拧入安装式或按扣装入 式安装装配入装置50中,按扣装入式有许多超过传统安装方式的优点。在无 论那一种安装方案中,双绝缘凸轮操作定时器的优点是无需接地母线,这可 省略接地母线成本,简化在装置50内的装配工作,而且可以提高可靠性,这 是因为接地母线及其连接能够由于丧失连续性而变得失效。通常该装置定时 器是要求接地的装置仪表板内的唯一零件,所以,如果绝缘的凸轮操作定时 器52用作该装置的定时器,往往可以完全消除接地母线。绝缘凸轮操作定时 器52的优点可以用一个有全塑料门的洗碟机来说明。在该洗碟机中,一个绝 缘的凸轮操作定时器可以消除一个长约3英尺(0.914米)的,从底座穿过整个 塑料门到包含定时器的仪表板的接地母线。

按扣装入式安装通过先将凸轮操作定时器52插入装置控制仪表板矩形 槽中来实现。更具体地说,将第一、二安装突起176、178插入到装置控制 仪表板(未示出)的矩形槽,一般插装到凸轮操作定时器第一侧盖76与装置控 制仪表板齐平为止。装置控制仪表板一般是厚约0.030英寸(0.0762cm)的冲压 金属板或约0.100英寸(0.254cm)的塑料板。第一、二安装突起176、178具 有切成圆角的边缘和拐角,以便有助于导入到装置仪表板矩形槽中。相应于 第二安装突起178的装置控制仪表板矩形槽具有第二安装突起槽。

将定时器52插入装置控制仪表板矩形槽之后,定时器52沿第一安装突 起176方向滑动约0.125-0.375英寸(0.318-0.953cm),使突起176,178 与装置仪表板接合,以把定时器52紧固到装置仪表板,当定时器52滑动而 将其紧固到装置仪表板时,在对应于第二安装凸起178的装置控制仪表板矩 形槽上的锁舌就移动入第二安装突起槽中,将凸轮操作定时器52锁定于装置 控制仪表板。锁销190与装置控制仪表板接合,防止定时器52滑向第一安装 突起176而从装置仪表板上脱开定时器52。螺栓安装件182作为一辅件可起 螺钉作用(未示出),甚至在使用按扣装入式时也可以把定时器52固定到装置 仪表板。

在定时器52的传统的螺钉拧入式或按扣装入式安装中,基座安装件98 可以从第一侧盖76偏置一预定距离,以便在第一侧盖76和装置控制仪表板 之间,为外部零件如洗涤剂分发凸轮提供空间,这种零件连接到凸轮组毂延 伸部452中。

由装置操作员转动控制钮504,以选取所期望的装置循环即功能。在转 动控制钮过程中,操作员得到由凸轮组掣子442传送到控制钮的振动触觉反 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帮助操作员选择所期望的装置功能。当装置安放于光线 不好的地方如汽车库、洗衣房或地下室时,在选择装置功能中触觉对操作员 的帮助是十分重要的。

无噪声人工选择装置使操作员沿正、反时针的任一方向转动控制钮以选 定装置功能。因为大多数装置操作员凭直觉期望以最短距离转动控制钮来选 取一种装置功能,所以无噪声人工选择装置允许凸轮操作定时器52可以更合 乎人机工程学的方式控制运行。

当操作员期望选择一种装置功能时,他或她推动控制钮朝向装置仪表 板,于是无噪声人工选择装置就使爪驱动件和闸刀开关组件从凸轮组62上脱 开。

本申请和下列与本申请同一日申请的、尚未审批的、以下述题目命名的 申请相关,即:“凸轮操作定时器”,“凸轮操作定时器马达”,“凸轮操作定时 器掣子驱动”,“凸轮操作定时器闸刀开关”,“凸轮操作定时器无噪声循环选 择器”,“凸轮操作定时器子区间开关”及“凸轮操作定时器检验方法”。所有 这些前述的尚未审批的申请均在本申请中用作参考,而且这些前述的未审批 的申请不能由于上面提及而认为是现有技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