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

申请号 CN201611248453.1 申请日 2016-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6601506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申请人 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小龙; 岳鹏; 熊娟; 毛开全; 午建伟; 吕月乾; 侯东升;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转换 开关 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部件、固定设置于转换开关 外壳 上的第一、二静触头;动触头本体中部为长圆环状、两侧向 外延 伸分别形成两个触头;触头侧面设有动 银 点;动触头本体的过渡处设有凹槽;动触头部件外壳中心设方孔,其内沿与动触头本体的长圆环状状轮廓相匹配,动触头本体卡在动触头部件外壳内侧;动触头部件外壳上设置有一对柱销,两个U型拉簧通过柱销分别固定在动触头部件外壳上,两个U型拉簧的中部卡在动触头本体上的凹槽处;动触头部件外壳内侧设有限位件,用于在动、静银点 接触 后产生触头压 力 。该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既能保证主备触头间具有较大开距,保证正常使用,又简化了产品结构,减少故障率。
权利要求

1.一种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部件(3)、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换开关外壳(1)上的第一静触头(5)和第二静触头(6);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触头部件(3)包括动触头部件外壳(301)、两个U型拉簧(302)和动触头本体(303);所述动触头本体(303)中部为长圆环状、两侧向外延伸分别形成两个触头;两个触头的侧面均设置有动点(307),当动触头本体(303)顺时针旋转时,一个动银点(307)与第一静触头(5)上设置的第一静银点接触,主电源导通;当动触头本体(303)逆时针旋转时,另一动银点(307)与第二静触头(6)上设置的第二静银点(601)接触,备电源导通;
所述动触头本体(303)的两个触头与长圆环状部位过渡处均形成有凹槽(305);
所述动触头部件外壳(301)中心设有与所述转换开关的方形主轴(2)相匹配的方孔,所述动触头部件外壳(301)的内沿与所述动触头本体(303)的长圆环状状轮廓相匹配,动触头本体(303)卡在动触头部件外壳(301)内侧;所述动触头部件外壳(301)上设置有一对柱销(304),所述两个U型拉簧(302)通过所述柱销(304)分别固定在所述动触头部件外壳(301)上,所述两个U型拉簧(302)的中部卡在所述动触头本体(303)上的凹槽(305)处;
所述动触头部件外壳(301)内侧对称固定设有第一限位件(308)和第二限位件(306);
所述第一限位件(308)设置在所述动触头本体(303)设置动银点(307)侧,与所述动触头本体(303)的侧面相切;用于在所述动触头部件外壳(301)带动所述动触头本体(303)旋转时使动银点(307)和第二静银点(601)接触后产生触头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拉簧(302)分为三段;
第一、三段对称,两段均与第二段垂直,第二段的形状为直线,第一、三段为直拉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08)和第二限位件(306)与所述触头本体(303)相切面为圆弧面。

说明书全文

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开关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包括了触头系统来完成常用电源的接通和分断,以及备用电源的接通和分断,要求有足够的触头间开距,以避免主备触头间短路,尤其是对于分断时间很短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可达20ms)。要求实现超程,产生可靠的触头压力。但是现有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触头系统结构复杂,一旦一个部件发生故障,则会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既能保证主备触头间具有较大开距,保证正常使用,又简化了产品结构,减少故障率。
[0004]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部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转换开关外壳上的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
[0006] 所述动触头部件包括动触头部件外壳、两个U型拉簧和动触头本体;所述动触头本体中部为长圆环状、两侧向外延伸分别形成两个触头;两个触头的侧面均设置有动点,当动触头本体顺时针旋转时,一个动银点与第一静触头上设置的第一静银点接触,主电源导通;当动触头本体逆时针旋转时,另一动银点与第二静触头上设置的第二静银点接触,备电源导通;
[0007] 所述动触头本体的两个触头与长圆环状部位过渡处均形成有凹槽;
[0008] 所述动触头部件外壳中心设有与所述转换开关的方形主轴相匹配的方孔,所述动触头部件外壳的内沿与所述动触头本体的长圆环状轮廓相匹配,动触头本体卡在动触头部件外壳内侧;所述动触头部件外壳上设置有一对柱销,所述两个U型拉簧通过所述柱销分别固定在所述动触头部件外壳上,所述两个U型拉簧的中部卡在所述动触头本体上的凹槽处;
[0009] 所述动触头部件外壳内侧对称固定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动触头本体设置动银点侧,与所述动触头本体的侧面相切;用于在所述动触头部件外壳带动所述动触头本体旋转时使动银点和第二静银点接触后产生触头压力。
[0010] 优选,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触头本体相切面为圆弧面。
[0011] 优选,所述U型拉簧分为三段;第一、三段对称,两段均与第二段垂直,第二段的形状为直线,第一、三段为直拉簧。
[0012] 本发明提供的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0013] 1)使用两个U型拉簧直接挂在动触头本体上,用于产生触头压力,简单可靠;
[0014] 2)具有较大的开距,确保主备电源间不会短路;
[0015] 3)采用高度集成化的模设计方法,整个触头系统集成于一个模块之中,动触头也集成到一个模块当中。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应用该触头系统的转换开关结构图;
[0017] 图2为图1去掉外壳后的内部结构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的动触头部件3立体图;
[0019]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0020]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0021] 图6位图3的仰视图;
[0022]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的第二静银点与动银点刚接触时的状态图;
[0023]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的第二静银点与动银点产生触头压力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0025] 如图1~8所示,一种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部件3、固定设置于转换开关外壳1上的第一静触头5和第二静触头6;按照需要设置第一、二静触头之间的距离,满足使用要求;
[0026] 动触头部件3包括动触头部件外壳301、两个U型拉簧302和动触头本体303;U型拉簧302分为三段;第一、三段对称,两段均与第二段垂直,第二段的形状为直线,第一、三段为直拉簧;动触头本体303中部为长圆环状、两侧向外延伸分别形成两个触头;两个触头的侧面均设置有动银点307,当动触头本体303顺时针旋转时,一个动银点307与第一静触头5上设置的第一静银点接触,主电源导通;当动触头本体303逆时针旋转时,另一动银点307与第二静触头6上设置的第二静银点601接触,备电源导通;另外,动触头本体303的长圆环状部位还通过软编织线8与固定在外壳1上的负载端子7相连;
[0027] 动触头本体303的两个触头与长圆环状部位过渡处均形成有凹槽305;
[0028] 动触头部件外壳301中心设有与转换开关的方形主轴2相匹配的方孔,动触头部件外壳301的内沿与动触头本体303的长圆环状轮廓相匹配,动触头本体303卡在动触头部件外壳301内侧;动触头部件外壳301上设置有一对柱销304,两个U型拉簧302通过柱销304分别固定在动触头部件外壳301上,两个U型拉簧302的中部卡在动触头本体303上的凹槽305处;
[0029] 动触头部件外壳301内侧对称固定设有第一限位件308和第二限位件306;第一限位件308设置在动触头本体303设置动银点307侧,与所述动触头本体303的侧面相切;用于在动触头部件外壳301带动动触头本体303旋转时使动银点307和第二静银点601接触后产生触头压力。第一限位件308和第二限位件306与触头本体303相切面为圆弧面。
[0030] 在使用时,转换开关的方轴2从动触头部件外壳301中心设有的方孔中穿过,转动方轴2,可同时带动动触头部件外壳301同步转动,继而带动动触头本体303转动。如图7所示,当方轴2逆时针转动时,动触头本体303同步转动,一个动触头银点307与第二静触头6的静触头银点601相接触,同时,第一限位件308和第二限位件307均与动触头本体303相切;当方轴2继续带动动触头本体303逆时针旋转时,第一限位件308依然给动触头本体303施加推力,而第二限位件306与动触头本体303之间出现间隙,此时,由于第二静触头6的位置是固定在转换开关的外壳1内部,所以动触头的动银点307与第二静银点601之间产生触头压力,如图8所示,备用电源接通。同理,当方轴2顺时针运动时可接通主电源。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