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

申请号 CN201510099173.8 申请日 2015-03-06 公开(公告)号 CN104795282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2
申请人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晓翊; 李东东; 郑彬;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交流 接触 器。解决了现有交流接触器触头消耗不均匀,温升高的问题。它包括壳体、触头系统、电磁系统和接线组件,所述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动触头和动触头支持,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接线板和 紧 固件 ,所述动触头上设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靠近动触头支持的一侧的厚度小于外侧厚度,所述静触头位于动触头下方对应 位置 ,静触头上设有静触点,动触点的下表面和静触点的上表面平行使动触点、静触点接触时为面接触。本发明的交流接触器的触头消耗均匀,温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

1.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1)、触头系统(2)、电磁系统(3)和接线组件(4),所述触头系统(2)包括静触头(21)、动触头(22)和动触头支持(23),所述接线组件(4)包括接线板(41)和固件(4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22)上设有动触点(221),所述动触点(221)靠近动触头支持(23)的一侧的厚度小于外侧厚度,所述静触头(21)位于动触头(22)下方对应位置,静触头(21)上设有静触点(211),动触点(221)的下表面和静触点(211)的上表面平行使动触点(221)、静触点(211)接触时为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静触头(21)用于安装静触点(211)的上表面与动触点(221)的下表面平行,所述静触点(211)的厚度平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22)包括导片(222),所述动触点(221)设在铜导片(222)上,所述动触头支持(23)上设有动触头安装台(24),所述铜导片(222)上设有凸台(2221),动触点(221)通过凸台(2221)与铜导片(222)连接,所述动触头安装台(24)上设有供凸台(2221)穿过的方孔(2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点(211)为触点,其材料为AgCdO(15),所述动触头(221)为银触点,为AgSnO2(9)In2O3(4)-T(I.O)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21)与接线板(41)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21)还包括引弧部(212)和静触点安装部(213),所述引弧部(212)端部的宽度比引弧部(212)与静触点安装部(213)连接处的宽度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41)上设有引弧片(51),所述引弧片(51)上设有方形孔(512),所述引弧部(212)端部穿过方形孔(512),所述接线板(41)上方设有灭弧装置(5),所述引弧片(51)套设在接线板(41)上,包括折弯部(511)和竖直部(513),折弯部(511)的尾端穿过竖直部(513)上的方形孔(512),所述竖直部(513)延伸进灭弧装置(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顶盖(11)、中继壳(12)和底座(13),所述中继壳(12)安装在底座(13)上,所述电磁系统(3)包括动芯(31)和静铁芯(32),所述静铁芯(32)设置在底座(13)中,所述动铁芯(31)上设有动铁芯安装座(33),所述动触头支持(23)上套设有竖部(231),所述的竖部(231)设置在动铁芯安装座(33)上,所述竖部(231)上设有竖向(232),所述竖向凸块(232)上设有竖向导轨(233),所述中继壳(12)上设有与竖向导轨(233)对应的竖向凹槽(121)和用于卡接竖向导轨(233)的横向凹槽(1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支持(23)上设有限位轴(234),所述限位轴(234)下设有压紧板(235),所述压紧板(235)位于铜导片(222)和限位轴(23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部(231)内设有中空槽(2311),所述动触头支持(23)底部设有挡板(236),所述的挡板(236)和所述的中空槽(2311)顶面之间设有弹性件(237)。

说明书全文

交流接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接触器领域,具体涉及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0002] 为提高交流接触器动静触头间的导电性能,市面上的交流接触器一般会在触头的相应位置设置触点,但经过动触头和静触头的长时间接触分合会造成银触点的磨损老化,降低了交流接触器工作的稳定性。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在交流接触器运行时,电弧是由内至外运动,触点外侧损耗较严重,市面上的触点厚度一致,往往触点外侧已损耗完,内侧仍有较多残余,十分浪费,且现有交流接触器温升较高,不适合长时间使用,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点内外侧损耗平均,使用时间更长、温升较低的交流接触器。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触头系统、电磁系统和接线组件,所述触头系统包括静触头、动触头和动触头支持,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接线板和固件,所述动触头上设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靠近动触头支持的一侧的厚度小于外侧厚度,所述静触头位于动触头下方对应位置,静触头上设有静触点,动触点的下表面和静触点的上表面平行使动触点、静触点接触时为面接触。
[000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静触头用于安装静触点的上表面与动触点的下表面平行,所述静触点的厚度平均。
[000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种改进,所述动触头包括导片,所述动触点设在铜导片上,所述动触头支持上设有动触头安装台,所述铜导片上设有凸台,动触点通过凸台与铜导片连接,所述动触头安装台上设有供凸台穿过的方孔。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种改进,所述静触点为银触点,其材料为AgCdO(15),所述动触头为银触点,为AgSnO2(9)In2O3(4)-T(I.O)材料制成。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种改进,所述静触头(21)与接线板(41)为一体式结构。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种改进,所述静触头还包括引弧部和静触点安装部,所述引弧部端部的宽度比引弧部与静触点安装部连接处的宽度窄。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种改进,所述接线板上设有引弧片,所述引弧片上设有方形孔,所述引弧部端部穿过方形孔,所述接线板上方设有灭弧装置,所述引弧片套设在接线板上,包括折弯部和竖直部,折弯部的尾端穿过竖直部上的方形孔,所述竖直部延伸进灭弧装置。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包括顶盖、中继壳和底座,所述中继壳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电磁系统包括动芯和静铁芯,所述静铁芯设置在底座中,所述动铁芯上设有动铁芯安装座,所述动触头支持上套设有竖部,所述的竖部设置在动铁芯安装座上,所述竖部上设有竖向,所述竖向凸块上设有竖向导轨,所述中继壳上设有与竖向导轨对应的竖向凹槽和用于卡接竖向导轨的横向凹槽。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种改进,所述动触头支持上设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下设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位于铜导片和限位轴之间。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种改进,所述竖部内设有中空槽,所述动触头支持底部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和所述的中空槽顶面之间设有弹性件。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交流接触器中的动触头上设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内侧靠近动触头支持的一侧的厚度小于外侧厚度,在接触器运行时产生的电弧损耗较厚侧的动触点,触点消耗比较平均,延长了接触器的使用时间,所述静触头位于动触头下方对应位置,静触头上设有静触点,动触点的下表面和静触点的上表面平行使动触点、静触点接触时为面接触,动静触头接触效果更好,同时使动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更少,且由内至外运动,损耗较厚侧的动触点,接触器的工作时间更长。
[0015]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流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动触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静触头与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静触头与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静触头、接线板和引弧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头机构装在中继壳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头机构装在中继壳上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头机构装在中继壳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1、触头系统2、电磁系统3和接线组件4,所述触头系统2包括静触头21、动触头22和动触头支持23,所述接线组件4包括接线板41和紧固件42,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22上设有动触点221,所述动触点221靠近动触头支持23的一侧的厚度小于外侧厚度,在接触器运行时产生的电弧损耗较厚侧的动触点,动触点消耗比较平均,延长了接触器的使用时间,所述静触头21位于动触头22下方对应位置,静触头21上设有静触点211,动触点221的下表面和静触点211的上表面平行使动触点221、静触点211接触时为面接触。动静触头接触效果更好,同时使动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更少,且由内至外运动,损耗较厚侧的动触点,接触器的工作时间更长。为了更节省触电材料,静触头21用于安装静触点211的上表面与动触点221的下表面平行,即静触头1上表面倾斜或者静触头整体倾斜,安装在静触头上的静触点的厚度一致,节省静触点材料。
[0025] 经长期的使用经验,所述动触点的下表面与平面的夹为3度时,电弧损耗动触头较平均,因为静触头用于安装静触点的上表面与动触点的下表面平行,所以静触头上表面倾斜或者静触头整体倾斜角为3度。
[0026] 所述动触头22包括铜导片222,所述动触点221设在铜导片222上,所述动触头支持23上设有动触头安装台24,所述铜导片222上设有凸台2221,动触点221通过凸台2221与铜导片222连接,所述动触头安装台24上设有供凸台2221穿过的方孔241。动触点与铜导片上的凸台焊接在一起,由于动触点与铜导片的接触面较大,且铜导片的电阻较低吗,则温升较低,不会烧熔铜导片,安全可靠;同时铜导片内置在动触头安装台内,强化了触头机构的磁场,引弧效果更好。
[0027] 所述静触点211为银触点,其材料为AgCdO15,所述动触头221为银触点,为AgSnO29In2O34-TI.O材料制成。银触点能够增强触头系统的导电性,同时防止触头化;而动触点采用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gSnO2(9)In2O3(4)-T(I.O)材料,该材料耐电弧性能较好,但是温升较高,成本高,所述静触点采用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gCdO(15)材料,该材料温升较低,成本较低,相对的耐电弧形能较低,由于动静触头分离时,电弧对动触点损伤较低,因此动触点的材料为耐电弧性能较好的AgSnO2(9)In2O3(4)-T(I.O),同时,考虑到接触器的温升不能太高,所以静触点的材料为温升较低的AgCdO(15)。
[0028] 之前的交流接触器的静触头和接线板是用螺栓连接,为点接触,导致接触器温升过高,将所述静触头21与接线板41制成一体式,导热效果更好,降低了接触器的温升,同时减少了装配过程,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0029] 所述静触头21还包括引弧部212和静触点安装部213,所述引弧部212端部的宽度比引弧部212与静触点安装部213连接处的宽度窄。引弧部越靠近端部宽度越窄,由于尖端放电的原理,使电弧在引弧部上更容易向端部移动。而且所述接线板41上设有引弧片51,所述引弧片51上设有方形孔512,所述引弧部212端部穿过方形孔512,所述接线板41上方设有灭弧装置5,引弧片的竖直部513延伸进灭弧装置5,移动到引弧部尖端上的电弧会沿着引弧片进入灭弧装置;所述引弧片51套设在接线板41上,包括折弯部511和竖直部
513,引弧片与接线板、静触头接触充分,折弯部511的尾端穿过竖直部竖直部513上的方形孔512,能够及时将静触头和接线板上的电弧通过竖直部导入灭弧装置。
[0030] 引弧部212和静触点安装部213为一体式结构,引弧效果更好,同时增强散热效果,降低交流接触器的温升。
[0031] 所述壳体1包括顶盖11、中继壳12和底座13,所述中继壳12安装在底座13上,所述电磁系统3包括动铁芯31和静铁芯32,所述静铁芯32设置在底座13中,所述动铁芯31上设有动铁芯安装座33,所述动触头支持23上套设有竖部231,所述的竖部231设置在动铁芯安装座33上,所述竖部231上设有竖向凸块232,所述竖向凸块232上设有竖向导轨
233,所述中继壳12上设有与竖向导轨233对应的竖向凹槽121和用于卡接竖向导轨233的横向凹槽122。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将动铁芯吸合,由于动铁芯安装在动铁芯安装座内,动触头支持上的竖部与动铁芯安装座连接,因此设置在动触头支持上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由于竖向导轨固定在中继壳上,竖部上的竖向凸块与竖向导轨配合,保证动触头能竖直向下,准确与静触头接触闭合。
[0032] 所述动触头支持23上设有限位轴234,所述限位轴234下设有压紧板235,所述压紧板235位于铜导片222和限位轴234之间。由于压紧板的作用,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时不会上滑,能够紧密闭合在一起,保证电流通畅。
[0033] 所述竖部231内设有中空槽2311,所述动触头支持23底部设有挡板236,所述的挡板236和所述的中空槽2311顶面之间设有弹性件237。当套设在动触头支持上的竖部随着动铁芯安装座下移时,中空槽的顶面下压弹性件使动触头支持下移,从而带动触头下移与静触头碰触;内设弹性件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更紧密。
[0034]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发明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发明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发明,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